十大不安全行为

合集下载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完整版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完整版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4.忘记关闭设备;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7.奔跑作业;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械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载;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件紧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他。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他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其他。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用手清除切屑;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便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所明火;9.私自搭乘矿车;10.在绞车道行走;11.未及时了望;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8.其他。

十二、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其他。

不安全行为(行为隐患)汇总

不安全行为(行为隐患)汇总

不安全行为(行为隐患)汇总不安全行为(行为隐患)汇总序号名称1 未按时参加班前会,对工作内容不了解2 未按规定穿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质量不合格的劳保用品3 工作前末对作业环境和所做的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和危害辩识4 工作前未进行作业规程的贯彻学习5 作业前未按规定检查工器具6 人员无证上岗,从事其工作能力以外的工作7 检修设备前未执行停送电制度8 对申请停电设备不验电就挂锁、加装保护装置后进行检修9 动火作业时未检查备用的消防设施10 用洗油清洗设备时附近有明火11 清洗设备后的废油不按规定回收12 割炬使用中途人员离开时没关闭气瓶阀门13 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电、气焊作业没有通风设施14 电焊机接地线不按规定搭接15 起重作业前未检查所用工具的完好性和安全性16 高空作业时使用的工具没有防脱落保护17 高空作业时安全带没有挂在牢固、结实的构件上18 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带电设备没有防触电防护19 组装轴承时使用铁锤直接敲击轴承20 切割油筒时没有进行清洗和惰性气体置换21 使用氧气、电焊没有事先清理现场积尘积煤22 在高温和有明火的地方使用清洗剂、自喷漆等易挥发气体23 未办理工作票停、送电在设备运行中使用工具检查或检修设备24 进入设备检修时,设备外无监护人员25 进入可转动的设备检修时,没使用止转装置26 人工抬运较重的物品长时间工作,管理人员不安排休息,工作人员疲劳作业27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工作中不听指挥28 工器具使用、操作不当29 戴手套操作转动设备30 操作转动设备未佩戴防护用品31 操作或使用没有防护罩的转动设备32 使用不合标准的电动工具班前、班中饮酒,酒后上岗、串岗、脱岗、睡觉。

33 班中做与工作无关的事34 在有放射源的地方长时间停留35 设备外监护人员脱岗或睡觉登高作业时使用不合格的登高设备36 跨越运行中的设备37 在运行设备的上方工作没有防护措施38 未按规定进行岗位交接39 私自处理设备故障40 生产中处理现场故障时未与现场运行工及时联系41 使用对讲机说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42 检修带压设备时,不卸压就进行工作43 检修带电设备时,不停电就进行工作44 在厂房内不按规定的线路行走45 检修现场照明亮度不够46 在设备内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照明设备47 进入设备内部检查时未设在外监护人员48 在岗位上或停止运行的设备内睡觉49 两项及以上的交叉检修作业一方完成时不按规定送电试车50 设备检修完成后不试车51 设备检修后未安装或未修复防护罩52 作业完毕后未解除检修保护装置就送电试车53 作业完毕后未清理设备内物品和杂物就送电试车54 作业完毕未清理现场材料或废品55 作业结束后未清点人数56 厂区内超速行驶57 带烟、火进入工业厂区或在厂区内吸烟58 擅自挪用消防火工具59 未按规定参加班前会、安全例会、或其它活动60 在有粉尘场所作业未按规定戴防尘口罩61 擅自挪用消防火工具62 安全活动或安全例会迟到、早退63 擅自拆卸、挪用或损坏安全标志、防护、信号装置64 未按规定要求填写停送电工作票、动火工作票、检修工作票65 未停机戴手套处理旋转设备66 机动车辆客货混载67 在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清扫等68 其他违反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行为69 任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装置和警示标志等70 管理者本人或指定非工种人员操作机器、设备、车辆71 管理者本人在现场对违章行为不制止,对群体性违章问题不采取措施。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4、忘记关闭设备;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7、奔跑作业;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械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载;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件紧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它。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它。

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其它。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用手消除切屑;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汕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合明火;9、私自搭乘矿车;10、在绞车道行走;11、未及时了望;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8、其它。

十二、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2、操纵带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其它。

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一般有五种表现形式:(1)在没有排除故障的情况下操作,没有做好防护或提出警告;(2)在不安全的速度下操作;(3)使用不安全的设备或不安全地使用设备;(4)处于不安全的位置或不安全的操作姿势;(5)工作在运行中或有危险的设备上。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

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4。

忘记关闭设备;5。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7。

奔跑作业;8。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械超速运转;10。

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

客货混载;13。

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

工件紧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

其他.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3。

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他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

其他。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

用手清除切屑;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3。

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

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便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所明火;9。

私自搭乘矿车;10.在绞车道行走;11。

未及时瞭望;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

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

未佩戴呼吸护具;6.未佩戴安全带;7。

未戴工作帽;8。

其他.十二、不安全装束1。

在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

其他.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100种人的不安全行为1.班前、班中饮酒,酒后上岗、串岗、脱岗、睡觉。

2.擅自进入危险区域(喷溅、煤气、放射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温烫伤、吊物下方)等。

跨越运转设备、卷扬。

3.上下楼梯手未扶栏杆。

4.高处作业不佩带安全带或设置安全网。

5.违反起重作业“十不吊”6.机动车辆混装乙炔、氧气或使用翻斗车装运气瓶。

7.擅自拆卸、挪用或损坏安全标志、防护、信号装置。

8.在有粉尘场所作业未按规定戴防尘口罩。

9.气瓶在阳光下暴晒、靠近热源、坐在气瓶上吸烟。

10.电焊机一、二次接线端无防护罩或电源线未包扎。

11.焊接、切割作业未戴防护镜、焊工手套,电焊不穿绝缘鞋。

12.移动车辆运行未了望或车停在坡上不塞三角垫。

13.乙炔瓶在使用储存时未保持直立位置等。

14.作业现场不走安全通道。

15.在吊物下行走、站立,攀登运动中的物体(件)。

16.坐在栏杆、轨道上休息。

17.未按规定要求填写检修报告书(包括:登高、动火、工作票等)。

18.坐、乘吊物升降装置。

19.未停机戴手套处理旋转设备。

20.登高作业不使用梯子。

21.检修作业挂单牌。

22.进入危险区域工作未做到二人同行,一人作业一人监护。

23.在禁火区吸烟或向禁火区抛烟头。

24.用手代替工具进行作业。

25.戴手套指挥吊物或多人指挥、不用标准手势、哨音指挥。

26.拆除作业无统一指挥。

27.施工现场不在构筑物周围设安全警戒线,拆除护栏、楼板、楼梯等有用设施,在拆除前不进行安全交底。

28.临时性作业不进行安全交底,不制定安全措施。

29.使用吊(夹、索)具无最大起重量标牌。

30.煤气警报器擅自关机,有问题不汇报,作业时不使用。

不做CO含量分析,不设监护人或无检测器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

31.用有油脂的手套、棉纱和工具接触氧气瓶、瓶阀、减压器及管路等。

32.戴油脂手套从事切割作业。

33.使用氧气瓶、乙炔气瓶时,气瓶安全附件或安全距离不符和要求。

34.起重作业上升限位、抱闸、警铃失灵进行起吊作业。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

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

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4.忘记关闭设备;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6。

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7。

奔跑作业;8。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

机械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

客货混载;13。

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

工件紧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他.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3。

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

其他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其他。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用手清除切屑;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

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3。

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便开始作业;6。

冒进信号;7。

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

易燃易爆场所明火;9。

私自搭乘矿车;10.在绞车道行走;11.未及时瞭望;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

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

未穿安全鞋;4。

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6。

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8。

其他。

十二、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2。

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

其他.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十大驾车不安全行为

十大驾车不安全行为

十大驾车不安全行为
一是未取得或未携带驾驶证、行驶证、内部准驾证、准行手续,以及驾驶车辆与证件标明车型不符等五证驾驶车辆行为。

二是超过道路限制车速以及国家法律、地方法规和企业内部明令规定车速的超速驾车行为。

三是饮酒后8小时之内及醉酒后24小时之内驾驶车辆的酒后驾车行为。

四是连续驾驶车辆时间超过规定时限、休息时间不足的疲劳驾车行为。

五是驾乘人员行车中不系安全带以及安全带佩戴不规范或安全带失效的不安全行为。

六是行车不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警指挥驾驶操作的违反交通信号行为。

七是行车中强行超车、强行会车、争抢车道、占道行驶、弯道超车、坡路超车等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的争道抢行行为。

八是超过核定载客人数、超宽、超高的“三超”驾车行为。

九是车辆的制动、转向、灯光、电子控制等系统以及轮胎、喇叭等关键部件存在不安全隐患运行的带病驾车行为。

十是车辆运行中使用手机、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1—。

常见的“十大”不安全现场管理行为

常见的“十大”不安全现场管理行为

第一:不坚持组织召开安全生产班前会大家都知道,安全生产班前会在现场安全工作落实过程中起到预防的作用,从每天上班的源头开始抓安全,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引起现场人员在思想上对安全要求的重视,防止因其粗心、疏忽或不知情而出现违规违纪的情况,不仅会给责任人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更会伤害、损失现场所有人员的共同利益。

第二:不关注检查作业人员的作业状态影响现场安全的最主要的一个要素就是人。

人影响安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人的行为、人的状态通常在管理现场安全过程中,都会非常关注人的行为,比如:—人的操作行为—人的指挥行为—人的移动行为往往却忽略了人的状态,尤其是精神状态,有时人的行为合规了不代表人的精神状态合规。

所以要想管好现场的安全工作,不仅要特别关注人的行为,更要特别关注人在展现行为同时的状态,最怕的就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昏昏欲睡的状态—面露异常表情的状态—站姿和以往不一样的状态—眼神和以往不一样的状态—肢体和以往不一样的状态第三:安全检查从不做任何的安全提醒安全检查对安全工作的持续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之目的,更能有效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

所以,《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要经常监督检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同时,很多企业也非常重实现场的安全工作检查。

我们大家都知道,安全检查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由多种管理行为组合而成,查只是其中一个动作而已,目的就是为了督促合规性、验证符合性。

所以,在检查现场安全过程中,不仅要检查,更要做到正确的提醒,目的:—让现场的人员知道其状态、行为存在不合规的现象—引起现场人员对自身状态、行为的对标检查纠正—提高现场人员的安全警惕心、安全规则意识最怕的就是去现场检查安全,只是检查,而不做任何的安全提醒。

第四:总是坐在办公室里面等安全反馈现场安全工作之所以难做、难管,主要在于影响现场安全的因素多而复杂。

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要常去现场、勤去现场,严格落实“三现”主义,才能真正精准掌握现场的安全真实情况,才能做出适宜的、有效的、可行的安全管理对策或措施。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4.忘记关闭设备;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7.奔跑作业;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械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载;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件紧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他。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他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其他。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用手清除切屑;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便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所明火;9.私自搭乘矿车;10.在绞车道行走;11.未及时了望;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8.其他。

十二、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其他。

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4.忘记关闭设备;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7.奔跑作业;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械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载;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件紧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他。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他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其他。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用手清除切屑;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便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所明火;9.私自搭乘矿车;10.在绞车道行走;11.未及时瞭望;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8.其他。

十二、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其他。

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1.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为十三大类1. 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 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 开关为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 忘记关闭设备。

(5)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 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7) 奔跑作业。

(8) 材料或送料过快。

(9) 机器超速运转。

(10) 违章驾驶机动车。

(11) 酒后作业。

(12) 客货混载。

(13) 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14) 工作件固定不牢。

(15) 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 其他。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 拆除了安全装置。

(2) 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

(3) 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 其他3. 使用不安全设备(1)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2)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 其他。

4. 用手工代替工具操作(1) 用手代替劳动工具。

(2)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 其他。

5. 物体存放不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性用品等存放不当。

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 冒险进入涵洞。

(2) 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3) 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

(4) 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

(5) 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

(6) 冒进信号。

(7) 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8) 易燃易爆场合出现明火。

(9) 私自搭乘矿车。

(10) 在绞车道行走。

(11) 未及时瞭望。

7. 攀、坐不安全位置如攀坐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等。

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如在吊物下作业、在起吊物下停留。

9. 机器运转时违规作业如在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作业。

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工作时精神不集中、东张西望等。

保安论述员工常见的不安全行为

保安论述员工常见的不安全行为

保安论述员工常见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禁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关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漏电等,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记、警告信号,操作错误、奔跑作业,机器超速运转,手伸进冲压模,工件紧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安全装置被拆除、堵塞,作用失效,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器加工,物品存放不当。

5、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接近漏料处,危险品房,配电房等。

6、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7、未穿戴劳保用品: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忽视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