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过庭《书谱》关于“书理”的探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 第11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6 No.11 2017年11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Nov. 2017

130 文章编号:1008-8717(2017)11-0130-03

论孙过庭《书谱》关于“书理”的探究

刘 晓 东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文学与新闻系, 云南 丽江 674199)

摘 要:孙过庭《书谱》较前代书论“去浮华,重阐理”,重视对书理的探究,研究《书谱》如何探究书理,旨在更深入了解《书谱》的精髓和书法本质。对《书谱》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书谱》探究的书理主要有:书法继承和发展的规律,即“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用笔原理:妙通自然,得心应手,寻根问由,探究前人笔法渊源和传承,融会诸体和执、使、转、用的笔法;书法本质在于抒发性情,和文学理论中的缘情观、“情动形言”观相通。

关键词:孙过庭;《书谱》;书理 中图分类号: J29 文献标识码:A 唐•孙过庭《书谱》较前代书论最进步的地方,是其对“书理”的探究,不再仅用直观、夸饰的语言描述书法,而是通过思辨深入阐释书法的本质规律,诚如《书谱》中自言:“诸家势评,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 熊秉明先生对此指出:“(孙过庭)认为前人是用浮华的辞藻描写了书法的外形,并未触及到书法之所以为艺术的内在法则。”[1]《书谱》体现了“唐代书法理论研究也取得

重大的突破,开始去浮华而重阐理。”[2]

孙过庭批评

前人“内迷其理”,他自己又是怎样探究“书理”的呢?自熊秉明先生等指出这一问题后,现今似乎未见就专门对此进一步的探讨、研究的成果,尽管《书谱》向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一试,对《书谱》中最能体现探究书法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的思想进行梳理、研究。

一、关于书法继承与发展规律的探究 孙过庭用“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来概括书法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他开篇对钟、张及“二王”师承、地位作比较,称王羲之能兼通众长,出古入今,又进一步论述古今关系,指出:“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

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书风由淳厚到妍美、由质到文的转变,如前进的车轮,是自然发展的规律,由此得出“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书法继承与发展观。再进一步通过潜在的推理得出:继承古人,顺应当今,便是融合了质和文,得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古今融合、继承创新达到的至高境界。

这一观点是符合书法史的客观事实和逻辑的。王羲之被后世尊崇,正是其“不激不励,风规自远”的书风达到了儒家尽善尽美、文质兼备的“中和”的理想,这和王羲之所处的时代又是紧密相联的。东晋是新、旧书风的转型时期,他恰好在这个时代,把书风推向新的高度而不失古质。这证明,没有无源的水,今来源于古,没有对古的继承,今将会干渴,但如果食古不化,违背事物发展的常规,将被历史的车轮压没。因而,“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可谓切中书法发展的本质。在孙过庭之前,书论家对书法的起源,如来源于自然等(蔡邕《九势》等),书法的继承、渊源(庾肩吾《书品》等)、以及潮流、时弊(赵壹《非草书》等)诸问题有直观的论述,但将继承、创新、时弊系统的、辩证阐理的,

收稿日期:2017-06-29

作者简介:刘晓东(1985—),男,云南曲靖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讲师,艺术学硕士,研究方

向:书法。

孙过庭是第一人。

二、关于“挥运之理”的探究

(一)妙通自然,心手合一,下必有由

孙过庭关于书法点画和用笔原理有一段论述,是他结合自己学书法二十多年,长期对钟、张、二王的书迹留心观察,并联想自然物象得出的: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

以自然喻书法,前代书论已见,如蔡邕《九势》、传卫夫人《笔阵图》等。但孙过庭《书谱》批评它们“尚可发启童蒙”,“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所谓‘纵横有象,方得为书’(蔡邕《九势》)之论,就属这类,甚至可以说直到当今,这种把现象当本质的美学理论依然存在。”[3]《笔阵图》也用七种自然物象来比喻七种基本笔画形态,也提到了执笔、笔力,但“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过于简单,只指出了形,但形是怎么写出的,形又和什么相联系,这些问题《笔阵图》没有深入探究。而孙过庭《书谱》这段自然比喻的描写,既写出了点画形态,又能让读者从中体会书写的过程和状态,即用笔、结构、章法中的多种对比、变化处理,字势的平、正与险、奇,点画的轻重,行笔的流动与迟涩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更指出了挥运之理的根本,即点画形态不是人工刻意追求的,而是通过一定的运笔规律自然形成的,和自然之理相通,得自然之趣。点画形态与书写技法和原理密切相关,因笔势、笔意而自成形势,人们从这些形、势能联想到各种自然物象和情景,如“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等。要做到“同自然之妙有”的关键在哪呢?孙过庭指出“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即心手合一。《书谱》多次提到了心手合一的原理:

詎知心手会归,若同源而异派;转用之术,犹共树而分条者乎?

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非其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

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譬夫绛树青琴,殊姿共艳;隋殊和璧,异质同妍。何必刻鹤图龙,竟惭真体;得鱼获兔,犹恡筌蹄。

关于心手相应,虞世南等提出“心为君,手为辅”“迟速虚实……得之于心,应之于手”[4]等观点。孙过庭的观点较上述相似但更具体,且有创见的是孙过庭阐述心手合一的同时,提到了“下必有由”“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博究始终之理”等,说明心手合一,就是要明白点画的原理和由来,懂书理,懂书写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去自然书写,达到自然的美,而不是机械效仿。学习前人,掌握了他们的笔法原理,心手合一的自然书写,即使背离羲之、献之的法则而不失误,违反钟繇、张芝的规范仍得工妙。就像绛树和青导这两位女子,容貌不同,却都美丽;随侯之珠与和氏璧这两件宝物,形质虽异,却都珍贵。何必一定要去刻意画鹤描龙,使天然真体逊色;捞到了鱼、猎得了兔,又何必定要吝惜捕获的器具呢。

(二)执、使、转、用,融会贯通,溯源析流

孙过庭把运笔原理具体总结为执、使、转、用。执笔要注意深浅长短,即拿笔的松紧、稳定与灵活,要能熟练控制,有效调节;“使”,指书写时上下、左右运行的控制,横、竖之类的写法;转,指转折、钩、盘旋、连带、回环之类的技巧;用,指点画有揖让向背一类的法则。执、使、转、用要融会贯通。要梳理和综合前代各家、诸派的精妙笔法,研究他们的特点和长短,从而得出启发掌握正确的用笔规律。这也是《书谱》的写作宗旨和目的,在文理上,孙过庭也试图做到文约理深,使读者阅后即可清晰把握,下笔顺畅无滞,而不像那些诡词异说。“其贵使文约理赡,迹显心通;披卷可明,下笔无滞的理论主张,至今仍为学者所仰重”[5]。

孙过庭还探究了“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的用笔原理。他认为东晋以后的作者模仿王、谢等家,无论写楷书还是草书,都没有真正掌握用笔原理。他认为要通过溯源析流,明白楷、草的异同,才能掌握它们的书写规律。“应变时用,行书为要;题榜镌石,楷书最宜。”二者又相通:写楷书缺草意,则呆板;写草书缺楷意,则凌乱。二者都有一点一画的写法,笔画间都有连带、转折、呼应,都要有形质和情性。不同的是,楷书以点画建构形质,使转表现性情;而草书以点画表现情性,使转建构形质。楷书实用居多,点画规范、清晰、严整,但如果笔画间无呼应、联系,缺少使转笔法,则缺少生动、情性,缺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