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消毒实验与分析
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去除粪大肠菌群的研究
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去除粪大肠菌群的研究摘要:城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虽然其水质得到很大改善,但水中细菌数量依旧很大,尤其存在着粪大肠菌群等病原菌。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将粪大肠菌群数列为出水基本控制指标之一。
为保障污水排放水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次氯酸钠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粪大肠菌群等病原菌,通过次氯酸钠投加量对二级出水消毒效果的影响,分析次氯酸钠的污水处理效益。
关键词:污水处理;粪大肠菌群;次氯酸钠引言:通过次氯酸钠投加量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粪大肠菌群去除研究,一方面,能够确保污水排放达到相关要求,维护水生态健康;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过度投加造成的资源浪费、运营成本增加和余氯过高造成水生态的污染。
1.次氯酸钠处理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的优势现如今,城市污水处理普遍成熟,针对废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消毒方法主要有投加次氯酸钠,投加二氧化氯,紫外消毒,臭氧消毒等【1】。
其中,二氧化氯虽然具有用量少、效果好的优势,但二氧化氯不稳定且具有爆炸性,现场制备易出现氯气中毒的生产事故;紫外消毒虽然杀菌快,无二次污染的风险,但不能持续消毒,很多被紫外线照射后的微生物都具有光复活能力,因此不能完全保障出水排放达标;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氧化有机物、高效杀菌消毒,但其设备投资高、操作复杂、能耗大、运营成本高,且无持续消毒效果;而次氯酸钠可以在水中水解成次氯酸,继而分解成新生态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2】,此外次氯酸钠还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可持续消毒、不涉及危化品、安全高效等优点,备受污水处理厂的青睐。
2.某污水厂对次氯酸钠浓度降解的研究实验某污水处理厂,原采用向次氯酸钠药剂商购买有效氯为10%的次氯酸钠液体药剂,置于厂内药罐中存放使用。
但是生产人员发现,在水量没有大幅度变化的前提下,每批置于药罐存放一段时间的次氯酸钠投加量都明显高于第一天送达的次氯酸钠的投加量,才能确保出水粪大肠菌群达到该厂一级A(小于等于1000个/L)的排放标准。
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次氯酸钠消毒试验研究
[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2002[S]. [2] Lazarova V, Savoye P, Janex M L, et a1. Advanced Wastewater
15
20
Disinfection Technologies: State of the Art and Perspectives [J].
常用的消毒剂有液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臭 氧等,或采用紫外光(UV)消毒[2-3]。液氯消毒会产生 致癌含氯化合物,且氯气的毒性导致其运输、使用和 贮藏的复杂性;二氧化氯、臭氧具有不稳定性,必须 在现场制造,因而投资大、成本高和设备管理复杂等; UV 消毒灯管的定期清洗和更换成本较高,相关产品 还有待进一步国产化[4]。相对而言,次氯酸钠消毒安 全方便、基建费用低,且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建设 的城市污水厂大多有加氯消毒设施,包括加氯剂、氯 库、混合接触池等,但当时 GB 8978-1996 对城市 污水二级处理厂出水水质中的大肠菌群数及余氯量 未作规定而大都闲置[5-6]。所以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 国情,有必要对各类消毒方式性能进行综合比较研究。
由文献[12]可知:水中的加氯量由需氯量和余 氯组成,需氯量是用于灭活水中微生物、氧化有机物 和还原性物质等所消耗的部分;余氯是用于抑制水 中残余病原微生物再度繁殖的部分。因此,当接触消
2.2.1 次氯酸钠投加量
毒池的出水中的余氯稳定某一固定值时,说明污水
根据试验中某污水厂正常运行时的处理水量, 厂出水在接触消毒池中已消毒完全,可以安全排放,
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可确保消毒后出水粪大肠菌群控制在 104 L-1 以下,达到 GB 18918-2002 的
次氯酸钠消毒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次氯酸钠消毒技术的研究与分析第一章: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人类对卫生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
卫生消毒作为维护人类健康的关键环节之一,一直备受关注。
次氯酸钠消毒技术是现代卫生消毒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本文旨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第二章:次氯酸钠消毒技术次氯酸钠消毒技术是一种在水处理和卫生消毒领域广泛使用的消毒方法。
通过加入次氯酸钠,迅速释放出次氯酸等氧化剂,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以及去除有害物质。
次氯酸钠消毒技术的优点在于不会像氯气消毒那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异味,在消毒过程中也不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控制。
由于次氯酸钠消毒技术具有宽谱杀菌、环保节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卫生、医院消毒、餐厅卫生等领域。
其原理是通过次氯酸钠与水反应,形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离子,一定浓度的次氯酸可以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和一些有害物质。
第三章:次氯酸钠消毒技术的应用1. 医院消毒医院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场所,各种病菌不断交替传播,卫生状况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次氯酸钠作为一种有效的消毒剂,在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它可以对设施、设备和药品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导致的医源性疾病。
2. 外科手术室消毒外科手术是一个体现了现代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
为确保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和手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外科手术室的卫生状况十分关键。
次氯酸钠消毒技术在外科手术室消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手术室的卫生水平。
3. 家庭卫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家庭消毒中,次氯酸钠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来消毒厕所、地板、桌子等家庭卫生物品,杀死细菌和病毒,确保家庭卫生。
第四章:次氯酸钠消毒技术的优缺点1. 优点(1)宽谱杀菌:次氯酸钠消毒技术可以杀死多种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其杀菌效果可达到99%以上。
(2)环保节能:次氯酸钠消毒技术不会产生有毒物质,同时在分解后的物质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3)操作简单:相对于其他消毒剂,次氯酸钠的使用和控制操作非常简单,不需要其他特殊设备。
次氯酸钠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的应用探讨
次氯酸钠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的应用探讨朱杰(徐州国祯水务运营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8)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的提高,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粪大肠杆菌要求也由一级B提高到一级A,消毒已成为污水处理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而言,不仅要确保出水达标还要考虑消毒工艺的经济性,本文以16.5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探讨次氯酸纳消毒工艺运行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出水达标次氯酸纳;消毒;粪大肠杆菌引言2012年国家环保部颁发实施的《城镇污水处理运 行、维护及安全操作规程》,该规程中关于消毒工艺的 描述有四种,分别是:紫外线消毒、液氯消毒、二氧化氯 消毒、臭氧消毒。
这四种消毒工艺也是城市污水处理厂 较为常见的消毒工艺。
随着国家对江河湖泊流域治理的重视,城市污水 处理厂的出水达标与否,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流域 治理效果的关注。
在此情况下,消毒工艺已成为污水处 理厂重要的一道流程工序,选择一种成本低、安全性 高、易于操作的消毒工艺,已成为众多城市污水处理厂 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1紫外消毒紫外线消毒属于物理性质的消毒方法,其原理是 利用紫外光破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DNA,使微生物结 构造成破坏,照射后的微生物无法完成分裂复制从而 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紫外消毒技术是城市污水处理 厂常用的技术之一,其技术成熟可靠,但对一些设计为 一级B出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而言,由于色度和SS 高,加上二沉池中的会有大量青苔生长,消毒设备的灯 管需要经常清理保养,这种情况下极易损坏灯管,造成 维修费用较高,带来的是消毒效果的不稳定、时效性 差,粪大肠肝菌复活率较高。
2液氯消毒向水中加人液氯时,在水中会生成HOC l,HOC 1是起到消毒作用的物质。
有研究表明,氯的消毒效果受接触时间、投加量、水质(含氮化合物浓度、SS浓度)、温 度、p H以及控制系统的影响。
液氯消毒效果虽然不错,但成本高,危险性大,安全性差,由于有毒性,其手续办 理复杂,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选择上,液氯不是最佳选择。
污水处理中如何用好次氯酸钠
污水处理中如何用好次氯酸钠次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
它可以有效地除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细菌,提高水质。
下面将介绍如何用好次氯酸钠进行污水处理。
首先,正确使用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但过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装置腐蚀。
因此,在使用次氯酸钠之前,需要进行合理的污水质量分析和处理方案设计。
根据污水的水质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确定适宜的次氯酸钠投加量。
投加操作时,可以采用分批投加的方式,以避免过量使用。
其次,合理调节次氯酸钠酸度。
适当调节次氯酸钠溶液的酸碱度可以提高其消毒效果。
通常情况下,在pH值为6-7时,次氯酸钠溶液最为稳定,消毒效果最佳。
因此,在投加次氯酸钠之前,可以根据污水的酸碱度进行酸碱度调节,将其调节至适宜的范围。
第三,加强混合和接触。
次氯酸钠的溶液在污水中投加后,需要与污水充分混合和接触,才能充分发挥其氧化和杀菌的作用。
因此,在次氯酸钠的投加点,可以设置搅拌装置来加强混合。
同时,在污水处理装置中适当设置静态混合器或其他混合设备,以提高次氯酸钠与污水的接触时间和接触表面积。
第四,监控和调节次氯酸钠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
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直接影响其氧化和杀菌效果,因此需要进行监控和调节。
可以通过在线监测仪器监测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节,确保次氯酸钠的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在适宜的范围内。
最后,合理利用和处理次氯酸钠废液。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次氯酸钠废液。
废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次氯酸钠,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将废液进行集中处理和回收利用。
可以采用化学中和、氧化还原等方法对次氯酸钠废液进行处理,将其中可以回收利用的次氯酸钠提取出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要想好好利用次氯酸钠进行污水处理,需要合理使用、调节酸度、加强混合和接触、监控和调节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并对废液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
次氯酸钠检测方法
次氯酸钠检测方法次氯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常用于消毒和漂白过程中。
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准确测定次氯酸钠的浓度对于确保水质和环境安全非常重要。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次氯酸钠检测方法。
一、重量法测定次氯酸钠浓度:1. 制备一定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0.05mol/L)。
2. 取一定体积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过量的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
3. 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反应液中的碘,直至溶液由紫色转变为黄色。
4. 根据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的体积计算次氯酸钠的浓度。
二、电位滴定法测定次氯酸钠浓度:1. 准备一定浓度的硫酸钾溶液(0.1mol/L),作为滴定液。
2. 将次氯酸钠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并酸化得到二氧化氯。
3. 在盐桥电池中设置双稳电极,并将滴定液接入到电位滴定装置中。
4. 在滴定过程中,运用滴定电位告知滴定的过程。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次氯酸钠浓度:1.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次氯酸钠溶液在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2. 利用次氯酸钠在一定波长下有明显的吸收峰,根据比色原理进行浓度计算。
四、荧光分析法测定次氯酸钠浓度:1. 样品中的次氯酸钠与荧光物质反应产生荧光分子。
2. 利用荧光光谱仪测量样品中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次氯酸钠的浓度。
五、电导法测定次氯酸钠浓度:1. 测量次氯酸钠溶液的电导率,利用电导率和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次氯酸钠的浓度。
2. 利用电导率测量仪或电导仪进行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测定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且需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
同时,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配备标准物质进行校准,并注意样品的保存和处理方法以避免化学反应对测定结果的干扰。
此外,由于不同测定方法的原理和条件不同,测定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结合多个准确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
次氯酸钠报告
次氯酸钠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次氯酸钠溶液的氧化性质和漂白作用。
二、实验原理
次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使有机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使其褪色、变色或分解。
本实验利用次氯酸钠的漂白作用来探究其氧化性质。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所需试剂及玻璃仪器取出,清洗干净。
佩戴防护手套、眼镜等防护用品,注意安全。
2.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10滴鲜果汁。
3. 将其中一只试管加入2滴次氯酸钠溶液,并轻轻晃动试管,观察果汁发生的变化。
4. 将两只试管同时放置在白纸上,比较两只试管中果汁的颜色差异。
四、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加入次氯酸钠溶液的果汁呈现出明显的漂白作用,变得更为清澈,颜色变浅。
与另一只试管中颜色较为鲜艳的果汁形成鲜明的对比。
五、实验分析
次氯酸钠溶液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将果汁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产生漂白作用。
这是由于次氯酸钠分解后生成游离氯离子和次氯酸离子,氯离子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将果汁中的色素、色素中间体和其他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漂白的效果。
六、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探究次氯酸钠溶液的氧化性质和漂白作用,揭示了次氯酸钠作为强氧化剂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同时也提醒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佩戴防护用品,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次氯酸钠漂白实验报告
次氯酸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报告次氯酸钠广泛运用于给水、排水工程及其它领域之中,可以进行消毒、漂白、助凝、抑制丝状菌、洗膜等等,作为一篇科普+专业类文章,本文从次钠的自身性质及作用机理谈起,方方面面讨论一下次钠。
一、次氯酸钠的性质次氯酸钠是一种无机物,分子式为N a C l O,在没有作为广泛的水类消毒剂之前,广泛用于漂白、消毒中,近几年来,随着氯气及二氧化氯的弊端渐露,采用次钠消毒大有取代了氯气及二氧化氯消毒趋势,成为水处理消毒的主流消毒工艺。
次氯酸钠消毒液一般成微黄色液体,颜色和二氧化氯溶液差不多,溶液随着次钠浓度的增加,黄色渐深,一般含量在13%的浓度达到极限,再高会有不少结晶析出,次钠属于强碱弱酸盐,见光、遇热均容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氧气,此外次钠属于危化品(5%以上溶液),但等级不高,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中: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的危险货物编号是:83501;别名:漂白水;U N号:1791;C A S号:7681-52-9。
二、次氯酸钠的作用1、消毒作用消毒作用是次钠的最主要的作用之一,作为氯类消毒剂,其消毒机理和氯气基本相同,主流认为有以下两种:其一是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成次氯酸:N a C1O+H2O=N a O H+H C1O H C l O=H C l+{O}而后次氯酸分解生成新生态氧,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其二是认为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所以可以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得其糖代谢失调死亡:R-N H-R+H C1O=R N C+H2O个人认为,两种反应应该都有作用。
在作为给水消毒剂的时候,一般后加氯投加量可以在2m g/l有效氯左右,而前加氯视原水特点而定,前后加氯量最好进行小试实验,如果遇到水中有氨氮的时候,会发生折点加氯效应,更应该进行小试实验进行投加。
次钠的投加点可以有多个,一般设置在配水井、出水跌落井、消毒专用混合井等利于次钠混合的地方,接触时间不得小于30分钟,但一些厂将次钠投加点设置在滤池进水端,认为定量投加可以有利于滤砂的反洗,我个人是不推荐的,因为次钠的投加将破坏滤砂的生物作用,削弱滤砂的过滤效果,且影响后续投加的计量计算。
次氯酸钠溶液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影响
次氯酸钠溶液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影响本文对用次氯酸钠消毒法的反应原理、反应过程、影响条件作了分析,又根据本污水厂的水质特征,理论上找出了次氯酸钠最小投放量,和次氯酸钠投加使二级出水氨氮值、化学需氧量值降低的规律。
1、次氯酸钠消毒作用原理次氯酸钠(NaClO)加入处理水中后,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次氯酸钠的消毒作用主要依靠HclO,而ClO-的作用较弱,据测定HClO比ClO-要强80倍,当水中含氨态氮时,投次氯酸钠后生成各种氯胺:NH3+HClO=NH2CL+H2O;NH2CL+HClO=NHCL2+H2O;NHCL2+HClO=NCL3+H2O氯胺有消毒作用,称为化合氯,而把HClO、ClO一称為游离氯,在平衡状态下水中各种氯胺的比例决定于PH值、(氯/氨)值和温度。
一般来说当PH.9时,一氯胺占优势,当PH=7时,一氯胺和二氯胺近似等量,当PH6.5时,主要为二氯胺,只有当PH4.4时才产生三氯胺,至于三氯胺,其消毒作用极差,又有恶臭,在通常的水处理条件下不大可能生成。
2、次氯酸钠消毒的影响条件1.次氯酸钠浓度:一般来说,浓度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效果好。
2.接触时间:接触时间愈长,效果越好3.水质特征:温度、PH值、氨的浓度。
下面主要谈谈PH值的影响。
取6.16本污水厂的出水,调节不同的PH值后,用多管发酵法做粪大肠菌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说明,氯胺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消毒作用,当PH5.63时,粪大肠菌为0,由此可知,二氯胺的消毒作用比一氯胺强,氯胺在水中的消毒作用,实质上是依靠其水解产物HOCL,只有当水中HOCL 因消毒而消耗后,氯胺才不断水解释放出HOCL,继续起消毒作用。
所以氯胺的消毒作用缓慢,需要较长的接触时间和较大的投药量,但是氯胺消毒有其独特的优点1:氯胺较稳定,在水中的存留期长,逐渐释放出HOCL,消毒作用持久。
2:能减少三卤甲烷和氯酚的产生,可使氯酚臭味减轻。
次氯酸钠投加方式对污水处理消毒的影响
次氯酸钠投加方式对污水处理消毒的影响为保护收纳自然水体,控制污水中病原微生物,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将粪大肠菌群数作为病原微生物指标对排水加以管控。
目前城镇污水处理主要采取紫外线、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和臭氧方式对尾水消毒。
次氯酸钠消毒因具有管理简单和效果稳定等优势而被应用广泛,按不同方式投加次氯酸钠,不仅直接影响消毒效率也会对污水处理稳定性产生间接影响。
因此,以南京市一污水处理厂为对象,考察不同次氯酸钠投加点位、投加量对消毒及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为污水的安全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1 进水水质进水主要指标(当地园区接管标准):COD值121.4~197.3mg/L(≤500mg/L),NH4+-N值7.28~16.12mg/L(≤35mg/L),pH值6.22~8.68(6~9)。
试验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主要是生物医药、电子制造类企业,没有居民住宅小区。
园区接管标准是基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制定,对企业排水按粪大肠菌群数≤5000个/L要求,但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中不可避免混入部分市政用水,进水粪大肠菌群数约在106个/L。
试验用次氯酸钠符合《次氯酸钠》(GB19106-2013)要求,外观呈现浅黄色透明状,其中有效氯≥10%,游离碱为0.1%~1%。
1.2 工艺流程该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4×104m3/d,出水执行一级A标准。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预处理段包括粗、细格栅和曝气沉砂池;二级生物处理包括AAO+二沉池;三级处理包括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次氯酸钠消毒工艺。
试验在工艺中设置3个不同次氯酸钠投加点位:A 点位,即二沉池出水段;B点位,即高效沉淀池出水段;C点位,即滤布滤池出水段。
均利用管道和构筑物混合作接触消毒用。
1.3 试验设计依次在A、B、C3个点位由低到高按0.6mg/L、0.9mg/L、1.2mg/L投加量(有效氯计)依次投加次氯酸钠,分析出水粪大肠菌群数和NH4+-N变化情况。
次氯酸钠溶液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影响
次氯酸钠溶液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影响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它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以提高出水水质。
本文将探讨次氯酸钠溶液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影响,并分析其机理和优势。
首先,次氯酸钠溶液可以有效杀灭污水中的微生物。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是一个主要的污染物来源。
通过添加适量的次氯酸钠溶液,可以迅速氧化和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
这种消毒作用不仅可以保证出水的卫生质量,还可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其次,次氯酸钠溶液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有机物是污水处理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添加次氯酸钠溶液会引发次氯酸钠与有机物之间的氧化反应,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有机物的含量,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同时,次氯酸钠溶液还可以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异味,提高出水的气味品质。
第三,次氯酸钠溶液对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氨氮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指标,其高浓度会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添加次氯酸钠溶液可以将氨氮氧化成无害的氮气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有效改善了污水处理出水中氨氮超标的问题。
此外,次氯酸钠溶液的使用还能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
次氯酸钠溶液具有较强的杀菌和氧化性能,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通过合理的投加剂量和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
然而,次氯酸钠溶液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
首先,对次氯酸钠溶液的投加量需要进行精确控制,过量或不足的投加都会影响到处理效果。
其次,次氯酸钠溶液对环境有一定的毒性,需要注意避免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次氯酸钠溶液与其他物质的混合使用也需要谨慎,以免引发不可预知的化学反应。
综上所述,次氯酸钠溶液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具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杀灭微生物、去除有机物、降解氨氮等方式,次氯酸钠溶液能够提高出水水质,并改善处理厂的运行效果。
次氯酸钠的分析范文
次氯酸钠的分析范文次氯酸钠(NaClO2)分析是指对次氯酸钠化合物的性质和组成进行检测和测定的过程。
次氯酸钠常被用于行业和实验室中,所以对其进行分析和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将对次氯酸钠的分析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次氯酸钠进行外观和纯度的检测。
合格的次氯酸钠应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杂质、无异味。
可以使用肉眼观察样品的外观,或者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晶体形态来判断其纯度。
其次,进行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
对次氯酸钠进行化学反应,以明确其成分和组成。
最常用的方法是进行氯离子(Cl-)的定性试验。
可以用氯化银(AgCl)试剂进行Cl-的反应,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有Cl-的存在。
此外,还可以用硝酸银(AgNO3)试剂进行Cl-的反应,若生成白色沉淀也能说明有Cl-存在。
再次,进行化学成分的定量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等。
其中,酸碱滴定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用稀硫酸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氢钠,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直到溶液的pH值达到指示剂改变颜色的点,从而实现对次氯酸钠的测定。
另外,还可以使用红外光谱法进行次氯酸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法能够通过检测样品中吸收、透射和散射红外光的情况,推断样品中的化学键类型和功能团。
通过与标准样品比较和红外光谱图的峰值分析,可以确定次氯酸钠的组成和含量。
最后,还可以使用色谱法进行次氯酸钠的分析。
色谱法是一种将混合物的组分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层析色谱法等。
可以通过检测样品在特定条件下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来确定次氯酸钠的含量和纯度。
综上所述,对次氯酸钠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外观检测、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定量测定、红外光谱法和色谱法等。
根据实际需求和样品特性,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判断和测定次氯酸钠化合物的性质和组成,从而保证其质量和安全。
次氯酸钠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次氯酸钠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 掌握次氯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
2. 了解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原理:次氯酸钠(NaClO)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
在酸性条件下,次氯酸钠会与碘化钾(KI)反应,生成碘单质(I2),碘单质再与硫代硫酸钠(Na2S2O3)反应,根据硫代硫酸钠消耗量可以计算次氯酸钠的含量。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烧杯、量筒、漏斗、滤纸等。
2. 试剂:次氯酸钠标准溶液、碘化钾溶液、硫代硫酸钠溶液、盐酸、淀粉指示剂等。
实验步骤:1. 标准溶液的配制:(1)称取0.1g次氯酸钠,用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得到浓度为0.1mg/ml的次氯酸钠标准溶液。
(2)准确移取25.00ml次氯酸钠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盐酸,混匀。
2. 标准曲线的绘制:(1)准确移取0.0ml、0.5ml、1.0ml、1.5ml、2.0ml、2.5ml次氯酸钠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ml盐酸,混匀。
(2)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3)以次氯酸钠浓度为横坐标,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1)准确移取25.00ml待测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盐酸,混匀。
(2)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次氯酸钠的含量。
实验数据:1. 标准曲线数据:| 次氯酸钠浓度(mg/ml) | 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 || :---------------------: | :---------------------------: || 0.0 | 0.0 || 0.2 | 1.5 || 0.4 | 3.0 || 0.6 | 4.5 || 0.8 | 6.0 || 1.0 | 7.5 |2. 样品测定数据:| 样品编号 | 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 || :-------: | :---------------------------: || 1 | 5.2 || 2 | 4.8 || 3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²=0.9988。
次氯酸钠在污水厂消毒的应用与讨论
次氯酸钠在污水厂消毒的应用与讨论污水厂的消毒方式有多种,加氯消毒,二氧化氯,次氯酸钠,臭氧,紫外线等等,这些消毒方式在各个污水厂的设计中都有采用,这些类型的消毒方式,消毒原理各自不同,各有各的优势和缺点,经过非典SARS以后污水厂实际使用的情况,包括从原料的采购,使用的便宜性,安全性,运营费用的多个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污水厂愿意接受甚至改造使用次氯酸钠作为污水厂的消毒剂。
但是很多污水处理厂的管理人员对次氯酸钠在污水厂的消毒加药都存在着一定的认知不足,比较常见的就是贮存,加药量,余氯,粪大肠菌群能否达标等等方面欠缺;还有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等。
下面将围绕次氯酸钠展开污水厂的消毒工作探讨。
一、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污水厂的出水必须经过消毒,这是由于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包含对人类有害的细菌,原生动物的卵囊虫及胞囊,蠕虫,病毒等。
众多的有害微生物的检验工作量非常巨大,为了更快速的检测污水中的有害微生物数量,把粪大肠菌群数作为污水厂的生物学危害的指标,污水厂在排出厂之前,要进行相应的流程,来把粪大肠菌群数降低到一定的指标范围内,使污水中的有害微生物降低环境可接纳,这就是污水厂的消毒。
要注意污水厂的消毒不是灭菌,消毒是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了,灭菌是全部灭杀。
污水厂的消毒中常用的其他消毒剂有很多,次氯酸钠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次氯酸钠是作为氯消毒剂的一种,其消毒原理和氯气的消毒原理基本相同,是通过对微生物体内的酶(也就是现在很流行的“酵素”)的活性抑制来实现微生物的灭活消毒的。
在氯消毒剂中常用有效氯的说法来进行消毒效果的衡量,氯气消毒的作用机理是在氯气在水中通过夺取生物体内电子变成Cl-来进行消毒,所以有效氯是指氯气生成Cl-的数量,而次氯酸钠(NaClO)中的Cl氯离子为+1价位,变为-1价位,要夺两个电子,也就是两个当量的氯,因此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就是:Cl(有效)=(Cl当量)×(Cl实际百分数)=2×Cl÷NaClO×100%=2×35.5÷(23+35.5+16)×100%=95.3%在一些文献资料中,对氯的消毒都是采用有效氯来计算的,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就是95.3%。
用次氯酸钠处理废水中氨氮实验报告
用次氯酸钠处理废水中氨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采用次氯酸钠处理废水中的氨氮,调试比例使废水达标准排放。
并且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比例,已确定初步的处理成本。
二、实验步骤
取水样后,检测其氨氮浓度,量取好体积,根据氨氮浓度按比例调试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待反应一段时间后,鼓气反应半小时。
检测其中的氨氮有效氯含量。
在继续鼓气2个半小时到4个小时赶走多余的有效氯。
三、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论
1.根据实验数据可看出,按氨氮重量mg:10%次氯酸钠重量g=1:~时都可以使氨氮达标,但在1:时处理效果最好,鼓气半小时情况下氨氮除至最低值,且余氯含量低。
2.因残余有效氯对COD测定有干扰,在余氯含量高于%以上时,需鼓气赶除,余氯含量在%左右时经3小时鼓气可降至%左右。
在此范围内COD含量在40mg/l 左右,达到标准。
不过最好鼓气时间达到4到5小时,待余氯基本除去。
3.按比例加入次氯酸钠时,如加入的过多或少,余氯含量都偏高,鼓气也很难除去,因此对氨氮检测结果必须精确,原水不能用目视比色法,应用标准曲线法或使用氨氮测试仪。
加入的次氯酸钠量也需准确。
4.按废水氨氮含量在100mg/L时,按比例1:计算,1000L废水需公斤10%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市场价格大约在600元/吨,即处理1吨氨氮含量在100mg/L的废水原料成本为元/吨。
若氨氮含量在200 mg/L,则原料成本为元/吨。
为不使处理成本太高,需在处理之前就要控制好。
研发部
2012-4-13。
次氯酸钠对色度的去除实验分析
次氯酸钠对色度的去除实验
实验目的
检测次氯酸钠溶液对MBR系统出水水质色度的去除效果。
实验过程
1、取MBR系统7月3号的产水100ml作为实验样品
2、用吸管取含氯量≥10%的次氯酸钠溶液对实验样品进行
滴定,边滴边搅拌,观察样品水质颜色变化情况,见下图:
a)滴0.2ml NaClO溶液后的情况(左边为产水,中间为
实验样品,右边为RO水)
b)滴0.4ml NaClO溶液后的情况
c)滴1ml NaClO溶液后的情况
实验结论:
1、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投加NaClO溶液对产水色度的去除是有一定效果的。
2、NaClO溶液对色度的去除方面有一定的限度,对色度不能完全去除。
随着NaClO溶液投加量的增加,色度改善效果不明显。
成本分析:
以投加0.4mL NaClO溶液的水质色度作为排放标准的话,也就是,100mL的产水需要消耗0.4ml的NaClO溶液,
按1天10吨产水计,每天需要消耗NaClO溶液40L。
根据网上工业漂白水(含氯量10%)报价500-600元/吨计算,每天的花费大约20-25元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资源 节约 与环保 》 2 0 1 5年 第 3期
『 1 ] -废 处 理 T 程 技 术 手 册— — 废 水卷 , 化学1 一 业 出版 社 . [ 2 ]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污 染 物 排 放标 准 G B 1 8 9 1 8 — 2 0 0 2 [ S ] . [ 3 ] 李 振华 , 城市污水厂二 级处理 出水 次氯酸钠 消毒 试验研究 , 水 处理技术 , 2 0 1 1 . 5 : 1 1 0 — 1 1 6 . 作 者 简 介 朱 彩琴 ( 1 9 7 9 一) , 女, 汉, 江苏省苏州 市人 , 本科 , 中级职称 , 研究方 向: 城镇 污水处理 , 从 事的工作 : 污水处理厂 的运营管理。
城 镇 污 水 处 理厂 次 氯 酸 钠 消 毒 实验 与分 析
朱 彩琴
( 无锡市高新水务有 限公司
江苏无锡
2 1 4 0 2 8)
5 0 m L的量筒一个 , 粪大肠菌群数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仪一个 。 实验方法 : 采用仪器法 , 仪 器 型 号 为 国 产 程 控 定 量 封 口机 ( 带 5 1 / 9 7孑 L 定 量盘橡胶托垫 , 仪器检测范围 ≤2 4 1 9 6个。
3 . 3实 验检 测 结 果 3 . 3 . 1 实 验 的检 测 数 据 如 表 2所 示 :
表 2 次氯酸钠消毒实验结果
1次 氯酸 钠消 毒 的原理 及优 缺 点
1 . 1原 理
取 样 时 间
M BR 山
水 水
( 个 / I)
1 i f 331
次 氯 酸 钠 消 毒 目前 在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运 用 的 还是 比较 少 , 次 氯酸钠 消毒 的原 理是次氯 酸钠 的灭 菌杀病毒 原理大致 有如下三 种作用方式 :
后 静 簧 2 5mi “
后 静 2 5mi 后静肾 2 5mi 束 榆
3 . 3 . 2含 有 效 氯 1 0 %的 次 氯 酸钠 溶 液 比重 为 1 . 1 7 g / L ,按 照取 样 量 5 0 m L, 3 0 m L , 2 5 mL , 2 0 m L, 1 5 m L , 1 0 mL分 别为 : 其次 , 次氯 酸在杀菌 、 杀病 毒过程 中 , 不仅可作用 于细胞壁 、 折 算成投 加浓度 , 8 4 mg / L, 3 . 5 1 mg / L, 2 . 9 2 mg / L, 2 . 3 4 mg / t , 1 . 7 6 mg / L, 1 . 1 7 mg / L 。 病毒外壳 , 而且 因次氯酸分子小 , 不带 电荷 , 还可渗透入菌 ( 病毒 ) 5. . 3 . 3实 验数 据 分 析 体内, 与菌 ( 病毒) 体蛋 白 、 核酸、 和酶等 有机高 分子 发生 氧化反 3 ( 1 ) MB R m水 相 对 于 传 统 工 艺粪 大 肠 菌 群 数 低 , 但 也 不 能 达 应, 从 而杀 死病原微 生物 。 R — N H — R+HC 1 0一 R 2 N C 1 +H 2 O 同时, 次氯酸产生出的氯离 子还 能显 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 的 到一 级 A标 准 ; ( 2 ) 当接触 时 间较短 时 , 投 加 稀 释 后 的次 氯 酸 钠 量 到 3 0 mL 渗透压 , 使其 细胞丧 失活性而死亡 。 1 . 2优 缺 点 时, 也 就是投加 量( 以有效氯含 量计 ) 为3 . 5 1 ( mg 氯) / ( L出水 ) 时 优点 次氯酸钠 难 以形 成因存在游 离氯 而生成不利 于人体健 取得较好 的消毒 , 粪 大肠菌群数基本检不出 ; ( 3 )而当接触时间为 3 0 mi n时 ,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只需 康 的致 癌物质 ;也 不会象 臭氧那样 只要空气 中存在很 微弱 的量 ( 0 . 0 0 1 m g / m, ) 便 会对 生命 造成 损 伤 和 毒 害 ; 而且 , 还 不 会 象 氯 气 同 1 5 mL , 也就是投加量只需 1 . 7 6 ( m g氯 ) / ( L出水 ) ; 水反应会最后形成盐酸那样 , 对金属管道造成严重腐蚀 。 ( 4 ) 接触 2 5 m i n后 , 再水 封 2 h , 大肠杠菌数不会增加 。 缺 点 :虽 然 说 次 氯 酸 钠 没 有 氯 气 同 水 反 应 后 产 生 的 盐 酸 那 4 结 论 样 对 金 属 管 道 造 成 严 重 腐 蚀 ,但 次 氯 酸 钠 还 是 会 产 生 比较 大 的 4 . 1 实验表 明无锡市 s污水处理厂 的次氯酸钠 的投加量 比设计 规 腐蚀 的。 范的氯消毒投 加量低得多 ,设计规范值为 6 1 5( mg 有效氯 ) / ( L 2次 氯酸 钠 消毒 实验 的 目的 水) , 实 验 结 果 当接 触 时 间 为 5 a r i n钟 时 , 也 只需 投加 3 . 5 1 ( m g氯 ) / 无锡市 s 污 水处理厂一期 2万吨 , 采用 的 A , A / O — S B R +滤布 ( L出水 ) ,而 当 接 触 时 问 达 到 3 0 m i n时 ,只 需 投 加 只需 1 . 7 6 ( m g / ( L出水 ) 。 滤池 , 消毒 采用的是紫外消毒 , 二期工艺 2万 吨采用 的是 MB R工 氯 ) . 2 M B R T艺 的出水在没有外增消毒条件时 ,难 以稳定达到一级 艺, 用 的臭 氧消毒 。 考虑到 : 紫外消毒对一期 消毒后粪大肠菌群数 4 并 不 能 完 全 达 到 一 级 A标 准 以及 臭 氧 消 毒 设 备 使 用 的安 全 性 以 A的出水标准 , 即难以达到粪大肠菌群数 ≤1 0 0 0个 , I J 。 及突发设备故 障方 面的问题导致消毒设备不能正 常运行 , 故计划 4 . 3 从 消毒 的成本来看 , 当接触时间为 3 0 m i n时 , 吨水消毒 的次氯 . 7 6 * 0 . 0 0 7 = 0 . 0 1 2 元/ 吨水 , 比紫 外 消 毒 的 通过此 实验 获取 次氯酸钠 消毒的一些 数据来设 置次氯 酸钠消毒 酸 钠 实 际运 行 成本 为 1 的 应 急 措 施 以 及 为 以 后 公 司 改 扩 建 项 目的 消 毒 方 式 提 供 一 些 基 运 行 成 本 0 . 0 2 元 / 吨水 低 , 应 该 说 在 经 济上 也 是 可行 并 且 比紫 外 础性数据。 消毒更有优势 。 4 . 4不同的厂 , 由于水质差异 , 可能 消毒所需投加 的次氯酸钠量也 3次 氯 酸 钠 消 毒 实 验 过 程 有差异 , 需要根据实验获得 。
3 . 1实验 设 置
参 考 文 献
实验从 停 留时 间和投加 量两个维 度分别对 传统工艺 出水和 MB R T艺 出水 进 行 测 定 , 确 定 合适 的停 留 时 间 和投 加 浓 度 。 实用采用 的是厂 家已经配 置好的含有 效氯浓度 1 0 %的溶液 l mL稀释 1 0 0倍后再 根据实验 的投 加浓度取一定 体积投入到 1 L 的出水 中, 根据实验设置停 留一定时间后进行粪大肠菌群数检测 。 3 . 2实验 设 备与 方法 实验设备 : l mL移液 管 1 支, l L定容器 一个 , 1 . 5 L烧杯两个 ,
>24 l9 7
次氯酸钠消杀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 , 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 [ ( ) ] ( 其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可表
示为: N a C 1 0+ ’ H 2 O— HC 1 0+ N a O H HC 1 0一 HC 1 + ) ,新生 态 氧 的极 强 氧化 性使 菌 体 和病 毒上 的蛋 白质等 物质 变性 ,从 而 致死 病源 微生 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