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翼小说的漫画化讽刺手法初探
1048-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1048-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摘要:在我国现代小说创作中,张天翼是左联时期出现的具有光辉成就和深远影响的著名作家之一。
他继承了鲁迅开创的现代小说的讽刺艺术,致力于讽刺艺术的多样化的探索与创造,根据不同的讽刺对象,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创作上取得了成功,并对我国现代文学讽刺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笔者认为,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具有以下特点。
关键词:张天翼:讽刺特点:讽刺艺术目录:1绪论 (2)1.1研究背景 (3)1.2张天翼简介 (3)1.3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3)2张天翼小说的三大讽刺主题 (3)2.1反伪善。
(3)2.2反庸俗 (4)2.3反封建 (4)3讽刺艺术的特点 (4)3.1强烈的主观性 (4)3.2善于揭示和强化矛盾 (5)3.3艺术的真实性 (6)3.4心理描写 (6)结语: (7)参考文献: (7)1绪论1.1研究背景张天翼1906年出生于南京。
民国11年,他与同学戴望舒、杜衡、施蛰存合办小型文艺刊物,并在《星期六》、《法月》、《星期》等刊物发表作品。
民国13年秋,考入上海美专学习一年;次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课余仍广泛阅读文艺书籍并从画写作。
民国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体验下层社会生活,是夏毅然退学,在沪、宁等地充当小员司,做家庭教师、会计、记者、机关办事员、文书等,备尝解职失业之苦。
民国18年,与鲁迅通信。
民国2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积极从事革命文艺创作和其他革命活动。
民国26年冬,从事抗日宣传工作,频赴陶龛学校等处讲学,以鬻字献金支援抗日,并于此写成《谭九先生的工作》等短篇小说{1].次年任教湖南国学院。
民国28年,任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副刊编辑。
民国33年,因病回湘乡休养,年底带病赴重庆“文协“总会工作,以后病情反复不定。
民国37年,赴上海后,病又转危,由组织护送至澳门镜湖医院治疗。
1950年5月康复,赴北京。
1951年以的天边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人民文学》编委、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中共党委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参加第二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主席团成员,任第一到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048-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1048-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摘要:在我国现代小说创作中,张天翼是左联时期出现的具有光辉成就和深远影响的著名作家之一。
他继承了鲁迅开创的现代小说的讽刺艺术,致力于讽刺艺术的多样化的探索与创造,根据不同的讽刺对象,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创作上取得了成功,并对我国现代文学讽刺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笔者认为,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具有以下特点。
关键词:张天翼:讽刺特点:讽刺艺术目录:1绪论 (2)1.1研究背景 (3)1.2张天翼简介 (3)1.3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3)2张天翼小说的三大讽刺主题 (3)2.1反伪善。
(3)2.2反庸俗 (4)2.3反封建 (4)3讽刺艺术的特点 (4)3.1强烈的主观性 (4)3.2善于揭示和强化矛盾 (5)3.3艺术的真实性 (6)3.4心理描写 (6)结语: (7)参考文献: (7)1绪论1.1研究背景张天翼1906年出生于南京。
民国11年,他与同学戴望舒、杜衡、施蛰存合办小型文艺刊物,并在《星期六》、《法月》、《星期》等刊物发表作品。
民国13年秋,考入上海美专学习一年;次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课余仍广泛阅读文艺书籍并从画写作。
民国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体验下层社会生活,是夏毅然退学,在沪、宁等地充当小员司,做家庭教师、会计、记者、机关办事员、文书等,备尝解职失业之苦。
民国18年,与鲁迅通信。
民国2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积极从事革命文艺创作和其他革命活动。
民国26年冬,从事抗日宣传工作,频赴陶龛学校等处讲学,以鬻字献金支援抗日,并于此写成《谭九先生的工作》等短篇小说{1].次年任教湖南国学院。
民国28年,任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副刊编辑。
民国33年,因病回湘乡休养,年底带病赴重庆“文协“总会工作,以后病情反复不定。
民国37年,赴上海后,病又转危,由组织护送至澳门镜湖医院治疗。
1950年5月康复,赴北京。
1951年以的天边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人民文学》编委、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中共党委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参加第二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主席团成员,任第一到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简析张天翼讽刺小说的典型形象
简析张天翼讽刺小说的典型形象讽刺作家张天翼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个诙谐的老人,爱说讽刺话” ,二姐又特别“爱说弯曲的笑话,爱形容人,往往挖到别人心底里去” 。
这样张天翼也不知不觉地用讽刺的眼光去打量周围一些小人物。
而且他从小随父亲辗转各地,接触过不同阶层的人物,这些都为他塑造讽刺形象奠定了生活基础。
另外处在20 世纪30 年代的黑暗社会中,许多作家都选择讽刺来反映现实人生。
张天翼观察社会反映生活的侧重点是生活中的喜剧因素,他的笔锋几乎触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展现出一幅黑暗旧中国的缩影。
在他的小说里,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讽刺典型,有被迫卖身的妻子(《团圆》),有鱼肉乡里的土豪(《三太爷与桂生》),有受贿而从轻报灾的委员(《呈报》),有借抗战中饱私囊的投机者(《谭九先生的工作》),有空虚动摇的知识分子(《移行》)、庸俗的小市民(《陆保田》)、哗变的士兵(《二十一个》)、觉醒的佃农(《蜜蜂》)、心理变态的母亲(《善女人》)、寻找刺激的无聊文人(《温柔制造者》)等。
对这些典型的讽刺对象,张天翼发出了不同的笑,有对愚昧不幸的劳动人民的含泪苦笑,有对动摇庸俗的小知识分子轻松的嬉笑,还有对虚伪狡诈的官僚地主愤激的冷笑。
、含泪苦笑愚昧不幸的城乡劳动人民张天翼小说的讽刺典型之一是愚昧不幸的城乡劳动人民,在他的讽刺人物画廊中,描写得最经常,刻画得最出色,也最能体现他的讽刺艺术就是这些拼命“往上爬”的人物。
作者写出了他们的丑态,他们受沉重生活的挤压,但又不甘心自己卑微的地位,而是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上爬,碰壁受辱也要往上爬,穷途末路还是要往上爬。
张天翼从生活的底层挖掘出这些喜剧因素,将他们灵魂上的丑病揭示出来,从而希望把他们灵魂中肮脏的东西清除。
《皮带》中的低级士官邓炳生投靠亲戚梁处长当上了少尉,于是幻想着能够步步高升,当“靠山”走后,他的幻想彻底破灭,跪在军官标志的斜皮带前痛苦流涕;《请客》中小公务员云守诚不顾家人的生活,透支下个月的工资,企图用“饭局”为自己换来一个书记职务的“出缺”,结果受胡科长戏弄,竹篮打水一场空。
浅析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浅析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作者:张茜来源:《北方文学·下旬》2013年第10期摘要:张天翼作品题材广泛、人物各异,小说涉及面极广、内容丰富多彩。
他擅长抓住人物性格中的某一点进行深度描写,使作品中的人物极具代表性。
其创作深受鲁迅影响,将讽刺的笔锋直指畸形的社会,对社会上各类型人物做了生动的描绘和无情的鞭笞。
作品通过体现“国民劣根性”的面子观及对“向上爬”的心理描写,对当时社会进行讽刺。
他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揭示出人物的内涵,冷漠、辛辣、讽刺的艺术手法始终贯穿在作品中,使其作品与其他同时期的作品与众不同。
关键词:张天翼讽刺夸张对比尖峭讽刺是一种喜剧艺术,偏重于主题反映时的外在手段,可针对敌人,也可用于人民的缺点。
只要立场正确,有善意和热情,达到针砭时弊、引导社会前进,便是成功。
鲁迅对“讽刺”这个词组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义:“我想,一个作者用了精炼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一旦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
在中国现代文坛中,张天翼的名字总是与讽刺联系在一起。
其作品以新颖的立意,扭转了曾经风靡一时的革命加恋爱的描写公式和浪漫蒂克的文学风气。
《中国现代小说史》对其评价是:“张天翼最好的小说属于讽刺的范畴,在这些小说里,他不大分辨阶级和个人,不论乡绅、小资产阶级或普罗阶级,都一视同仁,成为他讽刺的题材,张天翼是这样的一个作家,他拒绝将他对于社会的写实观察跟革命乐观派的教条结合在一起。
然而,就在他这种拒绝划清善和恶,希望和腐化的上面,蕴藏了作者的讽刺力量。
”作品《陆宝田》中小录事陆宝田对上司竭力奉迎,甚至不惜告密、卖友。
但也难逃被开缺的厄运,他临死前还不忘把公事拿到家里办,惦记着打听某个有背景的先生的公寓住址,好去巴结,给人一种深沉的苦笑。
张天翼的创作受到鲁迅影响,他敢于直面人生,将讽刺的笔锋直指畸形的社会,对社会上各类型人物进行诙谐的刻画,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社会“百丑图”。
论张天翼漫画化的讽刺手法
“ 瞪着 眼 ”、 “ 咬着 牙 , 嘴唇 在 颤 抖 着 ” 、 “ 命地 喝 许 多 没 来 他 优 雅 的外 表 和 风 度只 是 故 作 姿态 ,吓 唬 人 的 ,哪 怕 是一
唧 唧 的下 巴, 用 力把 唧唧 的嘴 扳 开得 大 大的 。 第八 号 用 一根 酒 ” 、 “ 里嘶 哑 地 骂着 ” 、 “ 嘴 打碎 了一 只 茶 杯 ”等 等 。原
拨 开 第五 号 用一 块 玻 璃 镜对 唧 唧 的嘴 里 一 照 , 点点 头说 :
座 谈会 时 ,他 “ 发脾 气 ”、 “ 着 ”、 “ 地 跳起 来 了 ”、 吼 猛
“ 已经都嚼好 了。”第六号就扶着唧唧 的上颚,第七号扶着
棍 子 ,对 唧唧 的 口里 一戳 ,就把 嚼碎 的 东西戳 下食 道 去 了,
把 菜放到唧唧 口里,然后第二 号扶着唧唧的上颚 ,第三号扶 意 仪 表 和形 象 ;他 经 常 “ 洋 火 ” 、 “ 雪茄 ” 、 “ 兰 花 划 抽 翘
着唧唧的下巴,叫道: “ ,二 ,三 ! 一 ”就把唧唧的上颚和下 指 ” 、 “ 几 下 手板 ” ,显 得 很有 领 导 风度 ,风 雅 高贵 ;当 拍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论 张 天 翼 漫 画 化 的 讽 刺 手 法
。张 琪
摘 要:张天翼 以独特的讽刺风格在他 的作 品中采取 了夸张、对 比、细节 、反讽 等漫画化讽刺手法,勾勒 出被讽
刺人 物 的嘴 脸 ,展 示人 物 的性 格 特征 ,达 到 讽 刺 的 效果 。
关键词:夸张
现 ,不 动 卢色 地 将 丑 恶 的荒 诞 与 荒唐 淋 漓 尽 致地 公 之 于众 , 无 需评 判 ,意 向即很 明确 。 如 写 大林 一心 要 当个 有 钱人 ,在 做 了 叭 哈的 儿 子 并改 叫 唧 唧之 后 ,他 一 点事 情 都 不 做 :
浅析张天翼儿童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
浅析张天翼儿童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张天翼是我国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崭露头角的儿童文学作家,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拓荒者之一。
他在开始文学创作活动不久,就开始为儿童写作。
30 代发表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等儿童文学作品。
解放后,从1951年到1956 年先后发表了《去看电影》、《罗文应的故事》等七篇体裁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
这七篇作品于1959 年被结集出版,名为《给孩子们》。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张天翼的这些儿童文学作品依旧深受广大小朋友的欢迎。
那么张天冀的儿童文学作品究竟魅力何在?张天翼的这些作品在主题、语言、情节等方面都很有特色,老少皆宜,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一、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20世纪三十年代,张天翼的儿童文学创作主要遵循现实主义原则。
他突破了那种只写身边琐事和内心世界的文学框框,在作品中正面反映现实社会的阶级矛盾,主要揭露旧社会的黑暗。
如《大林和小林》主要揭露统治阶级的贪婪、凶残和腐朽,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同时赞美劳动者的坚强、正义和勇敢;《秃秃大王》不仅展示了大财主秃秃大王的腐朽生活和黑暗统治,同时打破了人们对天使、神仙、菩萨等的迷信。
《失题的故事》批判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等等。
有人认为儿童纯真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不应让他们从小就认识社会的黑暗,否则会给他们美好的心灵留下阴影,使他们对社会形成不信任感,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于这个问题,张天翼曾经在《奇怪的地方》的序文中这样写道:“只要不是一个洋娃娃,是一个真的人,在真的世界上过活,就要知道一点真的道理。
”在处理技巧上,张天翼总是把“善”与“恶”对照起来写。
而且在“善”与“恶”的对抗中,“善”最终总是战胜了“恶”。
如四四格、第二四四格、叭哈先后被劳动者用铁球打死,大林最后孤独地死在富翁岛上,而小林等人最后则过上了自由、独立的生活;秃秃大王最后被消灭掉,无数被关在秃秃宫的人被救了出来……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小读者对旧社会黑暗现实的认识,而且也坚定了他们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信念。
1048-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1048-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摘要:在我国现代小说创作中,张天翼是左联时期出现的具有光辉成就和深远影响的著名作家之一。
他继承了鲁迅开创的现代小说的讽刺艺术,致力于讽刺艺术的多样化的探索与创造,根据不同的讽刺对象,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创作上取得了成功,并对我国现代文学讽刺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笔者认为,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具有以下特点。
关键词:张天翼:讽刺特点:讽刺艺术目录:1绪论 (2)1.1研究背景 (3)1.2张天翼简介 (3)1.3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3)2张天翼小说的三大讽刺主题 (3)2.1反伪善。
(3)2.2反庸俗 (4)2.3反封建 (4)3讽刺艺术的特点 (4)3.1强烈的主观性 (4)3.2善于揭示和强化矛盾 (5)3.3艺术的真实性 (6)3.4心理描写 (6)结语: (7)参考文献: (7)1绪论1.1研究背景张天翼1906年出生于南京。
民国11年,他与同学戴望舒、杜衡、施蛰存合办小型文艺刊物,并在《星期六》、《法月》、《星期》等刊物发表作品。
民国13年秋,考入上海美专学习一年;次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课余仍广泛阅读文艺书籍并从画写作。
民国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体验下层社会生活,是夏毅然退学,在沪、宁等地充当小员司,做家庭教师、会计、记者、机关办事员、文书等,备尝解职失业之苦。
民国18年,与鲁迅通信。
民国2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积极从事革命文艺创作和其他革命活动。
民国26年冬,从事抗日宣传工作,频赴陶龛学校等处讲学,以鬻字献金支援抗日,并于此写成《谭九先生的工作》等短篇小说{1].次年任教湖南国学院。
民国28年,任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副刊编辑。
民国33年,因病回湘乡休养,年底带病赴重庆“文协“总会工作,以后病情反复不定。
民国37年,赴上海后,病又转危,由组织护送至澳门镜湖医院治疗。
1950年5月康复,赴北京。
1951年以的天边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人民文学》编委、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中共党委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参加第二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主席团成员,任第一到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048-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1048-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摘要:在我国现代小说创作中, 张天翼是左联时期出现的具有光辉成就和深远影响的著名作家之一。
他继承了鲁迅开创的现代小说的讽刺艺术, 致力于讽刺艺术的多样化的探索与创造, 根据不同的讽刺对象, 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创作上取得了成功, 并对我国现代文学讽刺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笔者认为, 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具有以下特点关键词:张天翼:讽刺特点:讽刺艺术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张天翼简介....................1.3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 2张天翼小说的三大讽刺主题 . .......2.1反伪善。
......................2.2反庸俗 .........................2.3反封建 .........................3讽刺艺术的特点.....................3.1 强烈的主观性..................3.2善于揭示和强化矛盾 . ........3.3艺术的真实性..................3.4心理描写 ......................参考文献: .............................1绪论2 3 3 3 3 3 4 4 4 4 5 6 6 7结语:..................................1.1研究背景张天翼1906 年出生于南京。
民国11 年,他与同学戴望舒、杜衡、施蛰存合办小型文艺刊物,并在《星期六》、《法月》、《星期》等刊物发表作品。
民国13 年秋,考入上海美专学习一年;次年夏, 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课余仍广泛阅读文艺书籍并从画写作。
民国1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体验下层社会生活,是夏毅然退学,在沪、宁等地充当小员司,做家庭教师、会计、记者、机关办事员、文书等,备尝解职失业之苦。
被漫画化了的旧式文人——论张天翼《砥柱》的叙事艺术
Cartooned old-style man of letters—— On narrative art in An Indispensable Role by Zhang Tianyi
作者: 郁勤
作者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出版物刊名: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73-76页
主题词: 张天翼 《砥柱》 讽刺 叙事艺术
摘要:张天翼的讽刺艺术辛辣、犀利、冷隽,融道德讽刺、政治讽刺、人性讽刺于一体。
他在短篇小说《砥柱》中通过一次轮船旅行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众生像进行了一次浓缩和速写,灵活交叉运用第三人称限知式视角和自由间接引语。
从而使文本生成了浓烈的喜剧效果和
个性化的讽刺艺术。
浅析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张天翼的讽刺艺术鉴赏《华威先生》
华威先生》是一篇典范的讽刺作品,在当时曾发挥过巨大的影响,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以辛辣的笔触,揭露了混在抗日文化阵营中的国民党官僚、党棍假抗日真反共的反动实质,有力的抨击了他们所奉行的国民党当权派在抗日中竭力防范人民,限制人民,敌视人民的反动路线。
小说的主人公华威先生,是一个国民党文化官僚的典型形象,他虚伪庸俗,极其浅薄,而又自命不凡,对他的上司极尽阿谀奉承迎之能事,而对人民群众千方百计加以压制.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张之时,华威先生首先“顺应时代的潮流”,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积极抗战的爱国者、领导者,他一边声明着自己“不怕吃苦”一边却不停的叫喊着“忙”,但实际上这位“抗战要人"什么具体的抗战工作都不干,非但不干,还要千方百计地阻碍别人干,他的“忙”只是为了尽可能地控制各种各样的抗日团体和他们的抗日活动,每日里赶来赶走,蜻蜓点水式地参加每一个抗日团体的会议,发几句空洞干瘪的指示,余下的时间,则全部忙于“不是别人请他吃饭,就是他请人吃饭”了,这就尖锐地揭穿了华威先生的浅薄虚伪和卑劣.华先生每会必到,不遣余力地鼓吹“一切服从国民党蒋介石的领导”,显然是针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力量蓬勃发展的形式而发的反动谬论,华先生到处推销这种黑货,适足暴露了他本人就是那个反动领导中心所派遣的一名鹰犬,当革命群众识破了华威先生的阴谋,看透了他的本质,终于摆脱了他的监视,自行成立了救国组织,并且开展了活动的时候,华威先生就凶相必露。
伸出魔爪来镇压了,自己不抗日也不让别人抗日的罪恶行经,不仅表明华威先生这种国民党官僚政客,力图控制一切抗日组织的贪梦的领导欲,而且也暴露了他们对人民抗日力量的仇恨和恐惧心理,更戳穿了他们政治上的反动和精神上的空虚。
小说以华威先生和抗日群众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为中心,在揭露和讽刺华威先生政治上的反动,灵魂上的丑恶的同时还满腔热情地写出了革命群众抗日的积极要求和力量。
总之华威先生以抗日领导者的身份钳制人民爱国行动的结果,是群众利用“部务会议”的合法手段,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了自己的工作,华威先生在日益壮大的抗日力量面前,既恐惧又空虚,只好怀着这种复杂的感情,痛苦地倒在沙发上发抖了.小说通过一系列的生动细节,刻画了这个虚伪、狂傲、不学无术、庸俗卑劣的国民党官僚形象,通过这个形象,使人们看到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的本质,并揭示出国民党对人民抗日运动的无限恐惧。
简析张天翼讽刺小说的典型形象
简析张天翼讽刺小说的典型形象讽刺作家张天翼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个诙谐的老人,爱说讽刺话” ,二姐又特别“爱说弯曲的笑话,爱形容人,往往挖到别人心底里去” 。
这样张天翼也不知不觉地用讽刺的眼光去打量周围一些小人物。
而且他从小随父亲辗转各地,接触过不同阶层的人物,这些都为他塑造讽刺形象奠定了生活基础。
另外处在20 世纪30 年代的黑暗社会中,许多作家都选择讽刺来反映现实人生。
张天翼观察社会反映生活的侧重点是生活中的喜剧因素,他的笔锋几乎触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展现出一幅黑暗旧中国的缩影。
在他的小说里,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讽刺典型,有被迫卖身的妻子(《团圆》),有鱼肉乡里的土豪(《三太爷与桂生》),有受贿而从轻报灾的委员(《呈报》),有借抗战中饱私囊的投机者(《谭九先生的工作》),有空虚动摇的知识分子(《移行》)、庸俗的小市民(《陆保田》)、哗变的士兵(《二十一个》)、觉醒的佃农(《蜜蜂》)、心理变态的母亲(《善女人》)、寻找刺激的无聊文人(《温柔制造者》)等。
对这些典型的讽刺对象,张天翼发出了不同的笑,有对愚昧不幸的劳动人民的含泪苦笑,有对动摇庸俗的小知识分子轻松的嬉笑,还有对虚伪狡诈的官僚地主愤激的冷笑。
、含泪苦笑愚昧不幸的城乡劳动人民张天翼小说的讽刺典型之一是愚昧不幸的城乡劳动人民,在他的讽刺人物画廊中,描写得最经常,刻画得最出色,也最能体现他的讽刺艺术就是这些拼命“往上爬”的人物。
作者写出了他们的丑态,他们受沉重生活的挤压,但又不甘心自己卑微的地位,而是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上爬,碰壁受辱也要往上爬,穷途末路还是要往上爬。
张天翼从生活的底层挖掘出这些喜剧因素,将他们灵魂上的丑病揭示出来,从而希望把他们灵魂中肮脏的东西清除。
《皮带》中的低级士官邓炳生投靠亲戚梁处长当上了少尉,于是幻想着能够步步高升,当“靠山”走后,他的幻想彻底破灭,跪在军官标志的斜皮带前痛苦流涕;《请客》中小公务员云守诚不顾家人的生活,透支下个月的工资,企图用“饭局”为自己换来一个书记职务的“出缺”,结果受胡科长戏弄,竹篮打水一场空。
试论张天翼小说中体现的讽刺艺术
2016年09月下半月刊张天翼笔下的人物形象丰富、其小说内容不仅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不尽相同。
张天翼的笔锋极其犀利辛辣,在其小说作品中善于深入地挖掘人物性格特征,作品人物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作品大多直接指出了当时社会的阴暗面,并对社会乱象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和嘲讽,讽刺艺术可以说始终贯穿于张天翼的小说作品中,并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成就。
一、张天翼小说中体现的讽刺艺术分析(一)作品创作中的讽刺思想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张天翼的小说作品的评价是“张天翼最好的小说是他的讽刺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他不分个人和阶级,无论是小资产阶级、普罗阶级还是乡绅,都一概而论,成为他笔下嘲讽和批判的对象。
”在张天翼的《陆宝田》中,主人公陆宝田对其上司极尽阿谀奉承,甚至不惜出卖亲友,但最后的陆宝田依然落得被开缺的下场。
在小说的结尾,作者设计了一段极其荒诞、极具讽刺意味的情节,在陆宝田临死前,还不忘托人打听某个大人物的住址,希望去巴结。
这样讽刺令人发笑,又引人深思。
张天翼的小说创作中敢于对当时社会的丑陋、腐朽、黑暗进行赤裸裸地揭示,同时又用诙谐犀利的笔墨刻画出一个个入木三分的人物形象。
张天翼的小说作品中多以人物刻画取胜,对于各种阶层、各种类型人物的劣根性都有极其精彩的讽刺。
如《包氏父子》中,作者就刻画了一个可笑的儿子形象和一个可悲的父亲形象。
父亲老包是一个具有典型封建奴才思想的老奴,儿子小包成长于半殖民地,一身的流氓习气。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绘这对拥有不同奴才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奴才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动荡下普通老百姓可笑又可悲的生存现状[1]。
张天翼的作品明显受鲁迅思想的影响,尤其是《阿Q正传》对作者的影响极其深刻。
在张天翼的小说创作中,虽然阿Q的时代已经远去,但是鲁迅笔下国民的劣根性却始终存在,尤其是中国传统观念下的面子思想,张天翼对其深恶痛绝,他认为“面子”严重阻碍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醒,“面子”像鸦片一样,让无知的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在不知不觉中摧毁一个人的肉体和精神。
张天翼的童话语言与讽刺语言
张天翼的童话语言与讽刺语言
张天翼是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童话作品语言清新、幽默、富有想象力和讽刺意味。
在张天翼的童话中,他经常使用夸张、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情感体验,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例如,在他的代表作《大林和小林》中,他用“大林和小林”这一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性的善恶两面,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同时,张天翼的童话作品也常常带有讽刺意味,通过夸张和反讽等手法,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弱点。
例如,在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宝葫芦的秘密》中,他通过讲述一个神奇的宝葫芦,揭示了人性的贪婪和虚伪,同时也表达了对科技进步的反思和警醒。
总的来说,张天翼的童话作品语言清新、幽默、富有想象力和讽刺意味,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情感体验,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张天翼小说的漫画化讽刺手法初探
作者: 李桂芳
作者机构: 湖南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留学生院
出版物刊名: 文学教育
页码: 84-85页
主题词: 张天翼 漫画化手法 讽刺手法 小说 反讽 形象生动 漫画家 人物形象 艺术表现形式文学作品
摘要: 漫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即画家把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通过寥寥几笔的勾勒,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文学作品中,一些作家借用漫画家这种表现生活的方式,给作品中的人物简略勾勒几笔,使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为了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为了凸现"笑",作为"文字漫画家"的张天翼,作为在青年时代专攻过美术的张。
浅析《华威先生》的讽刺艺术
浅析《华威先生》的讽刺艺术《华威先生》的讽刺艺术张天翼是现代文学史上“左联”的重要青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讽刺风格,为世人所瞩目。
《华威先生》是其代表作,作者以异常开阔的艺术视野,在文艺界普遍歌颂抗日热潮中独树一帜,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厚土壤,使用纯熟的汉民族语言,从现实中发现美与丑,体验喜与悲。
在《华威先生》中,作者不用具有中心意味的事件,不用大的矛盾冲突和十分连贯的情节,而是以叙事者“我”作为外视点,用漫画的方式,通过对华威先生三次参加会议的忙碌、衣着以及像“变色龙”一样的市侩形象,重复的陈词滥调以及可笑的行为动作的描写,以简单的“写意”手法,几笔就勾画出虚伪狂妄、庸俗浅薄的文化官僚的形象.仅仅写了华威先生的几个生活片段,就让人读起来放不下;人物鲜明深刻,栩栩如生,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小说高超的讽刺艺术。
小说高超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鲜明的对比,达到绝妙的讽刺效果。
1.优雅的风度与发火失态的对比。
华威先生是具有十足的绅士风度的。
他左手无名指上还带着结婚戒指”,他抽雪茄烟,“拿着雪茄烟的时候就叫无名指微微地弯着,而小指翘得高高的,构成一朵兰花的图样”。
多么注重仪表和形象。
但是,当他没能参加日本问题座谈会时,他“猛地跳起来”,“瞪着眼”又开始恐吓威胁,最后,撕下文明的面纱,出口谩骂“混蛋”“妈的”。
原来,他优雅的仪表和风度只是故作姿态,装出来唬人的,一旦有一点点威胁到他所谓的领导地位的风吹草动,他就会丑态毕露、歇斯底里,甚至丧失起码的人格和尊严。
2.自身言行的对比。
小说开头写“我”与华威先生是亲戚,“我”尊敬地称他为“华威先生”,他立刻就显出一幅谦虚的样子,心甘情愿地屈尊降为“威弟”或“阿威”。
但谦虚仅此而已,随即开始自我吹嘘:刘主任“硬叫”他修改县长公余工作方案,“三点钟又还有一个集会”,“王委员又打了三个电报来”“硬要”他到汉口去一趟等等。
开口一个“硬叫”,闭口一个“硬要”,不外乎想借此表明与他交往的人物都是上层重要人物和他的重要性,一切都要他来领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天翼小说的漫画化讽刺手法初探
漫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即画家把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通过寥寥几笔的勾勒,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文学作品中,一些作家借用漫画家这种表现生活的方式,给作品中的人物简略勾勒几笔,使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为了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为了凸现“笑”,作为“文字漫画家”的张天翼,作为在青年时代专攻过美术的张天翼,在他的讽刺作品中也采取了夸张、对比、细节、反讽等漫画化讽刺手法,用极精炼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件最富于特征的部分加以放大,生动逼真地展露对象的特征,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出华美外衣下的愚妄和可笑,充分发挥“笑是一把非常锋利的刀子”的功能。
一、夸张
张天翼塑造讽刺形象漫画化手法之一是夸张,为了表达对人物的憎恶,张天翼采取夸张手法,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平凡而富有典型意义的情节,紧紧抓住被讽刺对象身上的矛盾性,加以合乎逻辑的夸张,达到令人拍案叫绝的效果。
有的以美写丑,《小账》里这样写苍蝇:它“仿佛涂过胭脂,身子绿得发光,像个艳妆女人似的那么美丽可爱”,它们洁身
自好,“只要你手一动,它们似乎怕你弄脏了她衣裳,嗡地叫着就暂时飞开去”;它们害羞,筷子一伸过去,“就不好意思地暂时避那么一下”;它们伶俐,飞到腌菜盘里还“怪细巧地搓着腿子”,小说对苍蝇的描写不禁让人对社会产生联想,由此挖掘了讽刺的广度和深度。
有的用数字夸张,《稀松的恋爱故事》男女主人公百无聊赖地谈着恋爱,花销是这样的:猪股癞糖134盒,甜酒2打又3瓶,逛公园每周2次,看电影每周4次,picnic66次,抒情诗69首,上馆子200余次,共计用银1500余元。
《华威先生》里作者是这样夸张华威先生外形的:“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皮包。
并且永远带着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
左手无名指上带着他的结婚戒指,拿着雪茄的时候就叫这根无名指微微地弯着,而小指翘得高高的,构成一朵兰花的图样。
”这段属粗线条漫画式的勾勒,“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包”显示华威先生是个包不离手的忙人;他的手杖“老粗”且“黑油油”的,而且“永远带着”,这又写出了他官气十足、不可一世;无名指上的戒指和拿着雪茄烟的特有姿态,进一步将人物虚伪做作的性格表现出来。
《包氏父子》中作者给包国维画了这样一组漫画:“他走起路来像个运动员,每踏一步,他胸脯连着脑袋,都得往前摆一下,仿佛老给别人打招呼似的。
”“像个运动员”暗示包国维日思夜想向上爬的心理,“胸脯连着脑袋”把包国维
的虚荣性格夸张得惟妙惟肖。
“他对镜子正面瞧瞧,偏左瞧瞧,偏右瞧瞧,他抿一抿嘴。
他脖子轻轻扭一下。
他笑了笑。
他眯眯眼睛。
他扬扬眉毛,又皱着眉毛把脑袋斜着,不知道什么根据,他老觉得一个美男子是该有这副脸嘴的。
”他进家门从不用手,总是“磅”的一脚,把门踢开;他回答父亲的话,也老是不耐烦地重复喊叫,如:“我要的是司丹康,司丹康,司丹康!懂吧,司丹康!”这一连串的动作和语言,生动地刻画出一个爱慕虚荣又沾染上流氓习气,内心空虚而外表张扬的城市贫民形象。
二、对比
张天翼塑造讽刺形象漫画化手法之二是对比,将同一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语言、行动进行鲜明、尖锐的对照描写,揭示人物性格,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人物“突然翻一个身”,露出了本相,从而增强“笑”的喜剧效果。
如小包在郭公馆对阔少爷温顺得像头小绵羊,而回到自己的家里却对父亲粗声恶气;华威先生在各种会议上大谈抗战,而在自己家里竟对没有请他演讲的抗日青年破口大骂;闵贵林对农民凶神恶煞般抽手就打,而自己被豪绅蓝四爷打却还巧言赔笑……这些强烈的对比用人物的言行将人物的种种伪装撕破。
《呈报》写一个县里的办案人员彭鹤年,本要据实呈报灾民的苦情,
但到后来,土豪六爷的师爷送来五十块“小意思”,他就准备重新拟写公文,于是从公正“翻”出贪利。
《善举》中,半夜归来的赌赢了钱的柴先生,得意之中发了善心,把一个叫花子让进了厨房,甚至让女仆冲开水泡冷饭给他吃,但在等待女仆回来时,感激涕零的叫花子跟在柴先生后面不断致谢,终于把寒冷、瞌睡的柴先生惹怒了,暴跳如雷,用煤铲子把叫花子推出门去,从“施善”变为“伪善”。
张天翼巧妙运用多种对比手法,使作品中的人物达到自我暴露、自我讽刺的效果。
或者是制造同一场合下人物的言论与行为的鲜明对比。
《砥柱》中的主人公黄宜庵是一位“理学家”,他表面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一肚子男盗女娼。
为了攀附权贵,他不惜把女儿许给老爷做儿媳。
作品构思巧妙自然,人物的言行对比强烈,假道学的嘴脸不攻自破。
或者是把人物在不同场合的言行进行对比,《清明前后》中谢老师对三个大兵的前后态度截然不同,为了让三个大兵替他报仇,他煞费苦心请他们吃饭,跟他们称兄道弟,说自己的亲爹娘也赶不上他们,说“不守诚信的,卖朋友的是畜牲是禽兽”,等到大兵狙击罗二爷大祸临头时,他连看都不看一眼那几个大兵,最终把他们出卖了。
三、细节
张天翼塑造讽刺形象漫画化手法之三是细节描写,利用逼真的生活细节描绘使人物性格最触目的特征迅速凸现出来。
《背脊与奶子》中的长太爷第二次亲近任三嫂时,本来拿了五块大洋作为调戏她的费用,最后到她的跟前却只给了三块而自己扣下了两块。
这个小细节自然地写出了人物的吝啬小气。
《谭九先生的工作》中的谭九先生本来是学法律的,他的屋里也摆着一些法律书籍,但他经常翻阅的却是曾国藩湘军史和一本老皇历,这个细节就显出谭九思想的反动和迷信。
《包氏父子》的细节描写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写小包外出,“发亮的皮鞋在人行道上响着:橐、橐、橐、橐、橐”,声音何其久远。
他回家时,从不用手开门:“突然――磅!房门给谁踢开:撞到板壁上又弹了回来”,声音之响,弹力之足,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小包看书时的神态更绝:“他拖过一本书来随便翻几下,又拿这翻书的手抹抹头发。
那本书就像有弹簧似地合上了”。
一连串的动作“拖书”、“抹头发”、“合书”,瞬间的动作变化,留下了回味无穷的形象。
再如小说结尾包国维被开除了,“老包忽然瞧见许多黑东西在滚着,地呀天呀的都打起旋来。
他自己的身子一会儿飘向天,一会儿又钻到地底里,他嘴唇像念经似地动着,嘴巴成了白色。
”“他脑袋摇摇的,身子跟着脑袋的方向退了几步。
他背撞到了墙上,腿子一软,一屁股坐到了地下。
”作者就
用了富有特征的动作细节,来刻画老包美梦破灭的心理变化。
四、反讽
张天翼塑造讽刺形象漫画化手法之四是反讽,通过反讽达到讽刺目的,并且将幽默的笔调融合在反讽的叙述中,通过一系列的庄语谐用和正语反用,更强化了反讽力度。
这种用法最鲜明地体现在小说题目与内容的不协调中,还通过结构反讽来进行讽刺,主要表现为通过近乎纯客观的叙述态势,照相式地还原生活本相,发掘出了人性的丑陋,由写实达到极其强烈的反讽艺术效果。
《“新生”》主人公李逸漠口口声声要“新生”紧握拳头,脸发热,鼻子发酸,声音庄严而激烈,可最后在现实的生活中,却还是回到了喝酒度日,游手好闲的生活,所谓的“新生”,只是空头支票而已。
《善女人》本指虔信佛教的女人,可长生奶奶的善也只是嘴上说说,实际上却是把钱通过菩提庵的老师太拿去放高利贷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并且逼走媳妇,逼得儿子逃亡。
《保镖》题目为“保镖”,保镖顾名思义应该是保护被保护者安全的,而小说所写的向铁皮却为了自己的利益,把他保护的来大成送给了来大成的对头。
这位保镖刚一登场时,对逃避追捕的农会朋友非常讲义气,称兄道弟,诅咒不服从命令的下属,痛骂反革命;然而,武装护送,竟
送到土豪杨财神手里,一个反转,暴露出向铁皮当年投机革命,如今绞杀革命的残忍、无耻的本来面目。
《欢迎会》中体操教员赵国光为了巴结上司而排演了爱国剧《还我河山》,结果在一片忙乱中,大英雄艾国魂却念了卖国贼的台词,演成了一出卖国剧,身兼编剧、导演和舞台监督的赵先生不仅没被万巡视员慧眼识英才,反而被当作汉奸交军法处严办。
《欢迎会》中的“欢迎会”最后却变成了得罪会,精巧的情节构思和绝妙的结局安排,完整地展示了小人物巴结权势终至丧命的真实过程。
《砥柱》题目“砥柱”原指坚强的、能够起支柱作用的人,而小说中被誉为“砥柱”的人物黄宜庵,却是一个虚伪、淫恶、假道学、假卫道之人,满口“礼也者,为人之本”,而骨子里却坏到极点。
作者把黄宜庵的卑鄙可憎与其女儿的朴实无瑕进行了鲜明的性格对照,题目与内容的矛盾,构成了强烈的反讽意蕴,通过黄宜庵及其女儿的清晰对比,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令人一目了然。
李桂芳,女,湖南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留学生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