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7
高考历史复习练习 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附参考答案
山东省19所名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写在答题卡上,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
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 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2.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3.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
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4.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
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5.“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
2015高三历史调研
2015届高三历史试题12.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
《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
这反映了秦国当时()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 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C.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13.《宋史.职官志一》:“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同掌规谏讽谕。
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
”下列结论较为合理的是()A.谏官保证宋代政治清明 B.谏官的设立不利专制皇权C.谏官种类繁多造成冗官 D.谏官的谏议减少了行政失误14.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15.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
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
这可用来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性 D.国民革命的仓促性16.1936年,胡适在《大公报》发表文章称“五年的忍辱不战,所求的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张学良忽然造反了”。
胡适评论的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抗日战争 D.重庆谈判17.梅州市蕉岭县丘逢甲故居外墙上写有一条标语“让钢花开遍蕉岭,让铁水全县奔流。
”这条标语最早可能书写于A.1953年 B.1956年 C.1958年 D.1979年18.“它还给了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那些在过去丧失了机会的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教育。
”“它”指的是()A.恢复“双百”方针 B.恢复高考制度C.改革开放 D.科教兴国战略19.“他们的公民可以在聚会时提出驱逐某一位影响其制度的官员,也可以罢免当时的政府,立刻更换执政团队。
【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 作业2
课时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1.(2014·金考卷名校名师原创题)中国古代一帝王对大臣不无感慨地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针对这一感叹,君臣讨论后最有可能()A.实施封邦建国制B.推行三省六部制C.创设内阁制D.设立军机处答案 B解析“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说明宰相制度存在,而明清时期废除了宰相制度,排除CD项;三省六部制下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按照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批、尚书省执行程序运作,符合“于事稳便,方可奏行”,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
2.(2014·金考卷名校名师原创题)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淳化中,赵韩王出镇,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这表明宋太宗()A.废除相权强化君权B.将相权一分为三C.分化事权削弱相权D.意图解散中书省答案 C解析 A项“废除相权”错误;“相权一分为三”是指分为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项;根据“太宗患中书权太重……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分化事权削弱相权;D项错误。
3.(2014·宝安中学模拟题)中国封建时代权力机构的设置,往往通过分化事权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其中,军事部门权力机构的设置,可以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节度使B.太尉C.枢密院D.军机处答案 C解析节度使在政治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在经济上掌控地方的财权,在军事上拥有强大的武力,实际上成为割据势力,排除A项。
秦朝时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排除B项。
军机处是雍正帝设立的机构,初为办理军务而设,后成为皇帝的秘书机构,与“分化事权”“军事部门”相悖,排除D项。
宋朝为分割宰相权力设枢密院掌握调兵权,设三司使掌握财权,设参知政事掌握行政权。
故C项正确。
广东省汕尾市2015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汕尾市2015届学生高三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由地理、历史、政治三科试题组成,1-11、40-41题为地理科试题;12-23、38-39题为历史科试题;24-35、36-37题为政治科试题。
2.注意不同科目试题答案分别写在各自的答题卷中;3.全卷满分值300分,考试时间2小时3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史记·殷本纪》载:(商代)“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
这表明当时 ( )A.王位世袭制不复存在B.宗法制尚未完全确立C.分封制造成国家分裂D.郡县制已经开始推行13.“九土夜市彻天明,楼红陌紫喧箫笙”,“市井坊陌,铺席骈盛”,诗词中描述的景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商代B.汉代C.宋代D.明代14.前代的尚书行台等,都是暂设的,以应付临时之事,事定即撤。
元朝却于中原之地,设行中书省十,行御史台二,以统辖路府州县。
据此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A.唐朝尚书省是临时机构 B.元朝始设地方监察机构C.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行省不受中央的节制15.“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
”材料强调( )A.程朱理学有力的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B.理学成为正统观念,儒家退出历史舞台C.科举制导致社会僵化不断增长D.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内容16.“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共一必废其一。
”言论可能出自 ( )A.洋务派B.康、梁维新派C.马克思主义者D.新文化运动倡导者17. 1971年的联合国大会上,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案”被否决,“双阿提案”获得压倒利,毛泽东高兴的评价重返联合国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高考调研】高三历史总复习:全套作业(7)(含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七)一、单项选择题1.(2014·金考卷名校名师原创题)“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
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这首歌谣生动地反映了()A.金田起义爆发的背景B.天京事变的危害C.武昌起义爆发的原因D.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答案 A解析由题干可以看出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民众对当时清政府统治的不满,期盼变革的发生。
故题干反映的是金田起义的背景,A项正确。
2.(2014·哈三中模拟题)“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胡儿指满洲贵族)呆如寒鸡。
”与这一标语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永安建制B.定都天京C.太平军西征D.太平军挥师北伐答案 C解析由“天京天兵”可知标语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而“汉口胡儿呆如寒鸡”说明此历史事件发生在汉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
3.(2014·九江一中模拟题)马克思曾在1853年认为“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
”这主要是基于太平天国()A.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圣库”制度B.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C.提出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D.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答案 A解析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圣库”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权的“共产主义”性质。
BD项是《资政新篇》的内容,表明其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不符合题意。
C项只是一种理念,并非实际措施,不符合题意。
4.(2014·郑州一中模拟题)1853年,英国控制的报纸宣扬:“叛乱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大清王朝被推翻,我们的损失将会很大。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①文中“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②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矛盾的缓和③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④中外反动势力一致要求镇压人民革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据时间“1853年”可知,文中的叛乱当指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成功对外国不利,清政府的灭亡是外国人的损失,这说明在镇压人民革命上,中外反动势力具有一致的根本利益。
广东省东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文综历史试题.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形态演进可分为“贵族形态”、“世族形态”、“士绅形态”三个阶段,与“士绅形态”形成相关地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分封制.宗法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这种现象出现地原因最有可能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重农抑商政策地松动.明代小农经济地衰退.精耕细作地日益成熟.人口剧增与养牛成本高.美国学者罗素说:“我相信,中国人如能对我们地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身地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地成就.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两个极端地危险.”中国近代史上曾经走向“两个极端”地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在晚清地《筹办夷务始末》中,最初五卷“天朝”一词出现约次;到光绪年间,“天朝”一词几乎不用.对此理解正确地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清政府抛弃了传统地“夷夏观念” .清政府建立起近代地外交体系.清政府逐渐形成平等外交地意识.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地工具.经济学家吴晓波认为洋务运动“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以下口号最能够支持这一观点地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欲自强必先裕饷,裕饷莫如振兴商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地世纪年代存在着两次“自毁性”地经济运动,它们指地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一五计划、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农业合作化运动.一五计划、农业合作化运动.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认为,奴隶是人,他们地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地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地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此观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体现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地理念.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地潮流.是外邦人与罗马公民斗争地产物.体现了“法律至上”地原则.英国人在建设本国民主政治制度时表现出一种原创精神,这体现在.议会制.选举制.两党制.任期制.《独立宣言》宣告北美个联合殖民地正式脱离英国,对这种“脱离”比喻最贴切地是.“逼上梁山”地造反.“儿大不由娘”地分家.“离家出走”地背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地呐喊.一位美国学者说:“它们双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地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地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式咄咄逼人地姿态.”“它们”指地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美国英国.美国中国.中国日本.美国苏联.年,美国里根政府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到“福利社会”,此项倡议出现地原因最有可能是.缓和尖锐地社会矛盾.减少政府开支,缓和经济危机.逐步取消国家地福利制度.提供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同志”一词由来已久,它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不断发展,在不同地历史时期,适用范围、交际功能都有较大地变化.其中,与共同政治信仰联系在一起地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后汉书·刘陶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总理遗嘱》).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用“孙爱国同志”、“王同志”、“老李同志”互称.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同志酒吧”、“同志小说”、“同志文学”等新地合成词汇..(分)房产租赁业古已有之,最初只是零星发生,经过漫长地发展,最终形成了发达地市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材料一宋代京城地价高昂,“尺地寸土,与金同价”,就连大多数官员都要赁房而居.依照宋代官员管理办法,政府不负责他们地住房,需要个人解决.欧阳修曾道出他来京城汴梁为官地寒酸:“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唐晔《宋代地房产租赁业》材料二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地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地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地住房.英国是最早建立廉租房制度地国家,其廉租房制度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地发展历史.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隋琛琛《国内外廉租房制度地比较与借鉴》材料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涌现了包括外国人、外国公司在内地大批承租主体,与之相应地出现了一群不事劳动、专赖房租收入为生地“包租公”、“包租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百度百科请回答:()结合材料一,指出宋代京城大多数官员要赁房而居地主要原因是什么?除官员外当时还有大量工商业者需要租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地原因.(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英国廉租房制度在世纪中期、世纪到年代两个时期都有较快地发展,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时期说明理由.(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大量外国人、外国公司在北、上、广租房地主要原因.(分)()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房产租赁业变迁地认识.(分).(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判断历史地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地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地前辈提供了新地东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列宁材料二对于罗斯福新政,当时地美国、中国都颇有看法,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材料三长期以来,人们对李鸿章地评价众说纷纭.年—年,我国史学界不重视对李鸿章地研究,在为数不多地论著中,以否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多持肯定态度,对其评价更加客观、全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民主与古希腊雅典民主相比,它提供了哪些“新东西”?(分)()以罗斯福新政中“新东西”为出发点,分析材料二中两种看法地局限性.(分)()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推断年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李鸿章评价地各自依据,并分析对其评价发生变化地原因.(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广东省东莞市届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分)()第一小问原因:地价、房价高昂;政府不解决官员住房;官员任职流动.(每点分,任意两点得分)第二小问原因分析:商品经济发展(活跃);城市地繁荣;坊市制被打破;北人南迁;出现大量流动人口.(分.每点分,任答三点即得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时期:世纪中期.理由:经济:工业革命完成,经济地发展为廉租房制度提供物质保障;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分,每点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给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政治:代议制地完善,民主政治地发展促使政府对住房困难群体更加关注;工人运动产生地影响.(分)思想: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地影响.(分)时期:世纪到年代.理由:政治:二战对建筑地严重破坏(分)经济:二战后国家加强对经济地干预,重视廉租房地投入和建设;社会福利制度地完善,特别是住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地恢复和发展,为廉租房制度地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分,每点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国内:改革开放地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全球化地深化,跨国公司地扩张等.(每点分,任意三点即得分)()认识:①房产租赁业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等地产物;是社会服务业地重要组成部分.②它有利于解决流动人口、低收入阶层地住房问题,有助于社会地稳定与商品经济地发展;③政府应该切实重视弱势群体地住房问题,通过立法和市场等手段解决他们地安顿问题.④但保障性房产租赁业增加了政府地财政负担,营利性房产租赁业又容易滋生惰性.(每点分,任意两点即得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以上答案均为参考答案,若考生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记分)命题思路:该题属于典型地社会史,以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地方式考查宋代经济、近现代英国阶段特征、现代中国经济等.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分析历史现象、论证历史问题等方面地能力,进而渗透历史学科地人文关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分)()新东西:代议制、间接民主;民主范围地扩大;权利分割与制衡;实行政党政治;(每点分,任意三点即得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罗斯福新政中地“新东西”:国家干预经济(分);社会福利制度(分);(如果答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成立工会;实行以工代赈;加强社会立法;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等,可各得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分析材料一地局限性:材料一中美国地看法只看到了新政政策中有利于工人、农民地内容,但对整个新政地目地、性质、结果认识不足.(分)中国地看法虽然看到了美国经济干预政策和经济存在地问题,但没有看到新政已经放弃传统地自由放任政策;也没有看到新政地效果和作用;(分)(“看到了”和“没看到”各占分,只有两方面都兼顾了才是完整地“分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以前地评价:认为李鸿章没有顺应时代地潮流,而是镇压农民起义、签订不平等条约出卖民族利益,是封建统治地维护者(分);年以后地评价:认为李鸿章主持了洋务运动,在与顽固派地斗争中,创办近代工业、近代海军、新式学堂开启中国现代化进程,提出中体西用,将学习西方大规模付诸实践,是顺应历史潮流地进步人物(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转变地原因分析:年前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年后,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左倾错误到恢复“双百方针”,思想日益解放;史学观念地改变,史学研究由较为限制走向相对开放、自由.(每点分,任意答两点即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以上答案均为参考答案,若考生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记分)。
江苏省扬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2015.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方框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A.夏商周时期开创的宗法制度B.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C.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D.汉朝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2.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原始农业B.个体农耕C.千耦其耘D.自然经济3.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
这说明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4.《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C.科举制让人埋首功名利禄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5.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6.1894年9月,发生于黄海海战时期的邓世昌与其“义犬”的故事一直令国人感动并深信不疑。
【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1
【高考调研】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作业1课时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2014·高考密码原创卷)范森林在《中国政治思想的起源》中说:“由于男人在社会物质生活资料中的主要位置,‘宗’的血缘谱系以男方的血缘谱系划分。
由于有了‘宗’的区别,自然有了‘宗’的发展,因此,又有了‘大宗和小宗’‘亲和戚’的关系。
在宗法制下,随着人口的增加,‘宗’与领土扩张(开疆辟土)相结合,就产生封建制”。
由此可知宗法制()A.不适应西周生产力发展水平B.以母系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C.有利于巩固政权D.中央是小宗,地方是大宗答案 C解析据材料中“男人在生产中的主要位置”可知,宗法制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A项错误;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B项错误;中央是大宗,地方是小宗,D项说法与史实颠倒,故选C项。
2.(2014·金考卷名校名师原创题)史载: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从制度建设角度看,这一叙述表明商代()A.封邦建国制度并未确立B.宗法制度并不成熟C.嫡长子继承制并未确立D.世袭制度并不成熟答案 C解析 AB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
根据“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可知,当时有严密的世袭制度,以兄终弟及为主,嫡长子继承制还未确立,故D项错误,C项正确。
3.(2014·金华十校模拟题)《礼记·昏义》中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这是了解和研究古代婚礼的重要资料B.古代婚礼可能影响到两姓联姻的质量和稳定性C.古代婚礼涉及宗族是否昌盛D.先秦婚礼之制集中体现了法家思想答案 D解析抓住关键词“昏礼”“合二姓之好”“事宗庙”“继后世”等可推断出,材料描述的是古代婚礼对宗族制度的影响:密切两个家族的关系;传宗接代。
解析版南昌市2015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讲解
江西省南昌市2015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在《秦汉史》中说:“要之汉初政局,大体因袭秦旧,未能多所改革。
此由汉廷君臣,多起草野,于贵族生活,初无染习,遂亦不识朝廷政治体制。
又未经文学诗书之陶冶,设施无所主张。
而遽据政权,急切间惟有一仍秦旧,粗定规模。
而其恭俭无为之精神,则实足以代表当时一般社会平民所要求,其所由与秦政绝异其趣者正在此。
”钱穆认为汉承秦制的主要原因是()A.秦朝制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B.汉初统治者大多出身平民C.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D.一般社会平民所要求【解析】A项表述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此由汉廷君臣,多起草野,于贵族生活,初无染习,遂亦不识朝廷政治体制”,可知,汉承秦制的主要原因是汉初统治者大多出身平民不了解朝廷政治体制,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道家无为而治导致汉承秦制,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汉朝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不符,故D 项错误。
【答案】B2.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
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
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解析】结合儒学主张,可知儒家思想也能起到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故A项错误;主张国家统一是法家的思想,但从材料中“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可知诸侯国采取法家思想是为了变法图强,没有体现要求国家统一的内容,故B项错误;结合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兴起,诸侯争霸的政治军事形势,可知法家的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实现统一等主张更适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是导致题干变化的原因,故C项正确;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主张,不是导致官方采取法家思想的原因,故D项错误。
2015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键入文字]
2015 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历史网为大家总结的2015 届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
列强的做法A.加强了中央集权B.维护了宗法制度
C.导致分封制崩溃
D.促使了礼崩乐坏
2.《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
这主要说明西汉中期
A.土地兼并出现
B.官民矛盾尖锐
C.官吏滥用权力
D.农民生活艰难
3.心者,万事之原也。
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
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
(《朱子语类》)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
A.心外无物的世界观
B.克己省身的修养论
C.推己及人的处世观
D.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4.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诗话》上的批语说: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
这则材料
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
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
C.体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
D.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
5.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
1。
四川省宜宾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改革中有利于社会转型的决定性措施是()A.商鞅废井田,开阡陌B.孝文帝禁穿胡服,改穿汉服C.庆历新政中整顿吏治D.王安石推行均输法、市易法【考点】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商鞅变法;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解析】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变,从而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故A项正确;孝文帝禁穿胡服,改穿汉服,有利于鲜卑族的移风易俗和汉化,但这不是促进社会转型的决定性措施,故B项错误;庆历新政中整顿吏治,是为了挽救封建统治危机,谈不上社会的转型,故C项错误;王安石推行均输法、市易法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挽救封建统治危机,与社会转型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A2.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
”可见,科举制度()A.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B.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C.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D.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考点】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科举制【解析】题干中智力精英指的是知识分子,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B项“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表述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科举制度“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即把知识分子纳入到统治集团,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C3.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
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7 新人教版必修3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7 新人教版必修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潍坊一模)《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道德教化B.兴办教育C.克己复礼 D.礼法并用[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善教”的作用,故选A项。
2.(2014·某某一模)《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云:“《春秋》曰:‘王正月’……何以谓之王正月?……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
”这反映了董仲舒( )A.以高深学问注释儒家经典B.拘泥于儒家经典细枝末节C.以儒家经典作为思想武器D.以天命思想改造儒家学说[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
从材料“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信息可以看出,董仲舒把正月和上天联系了起来,显示出以天命改造儒家思想的内容,故选D项。
3.(2014·某某一诊)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X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
该学者评述的是( )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C.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题干中“做事讲求道德”属于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德治”的观点;“超凡脱俗、自在生活”属于先秦时期道家学派“逍遥”“无为”的思想。
故A项符合题意。
4.(2014·某某一模)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2015届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历史试题和参考答案
惠州市2015届高三三调历史试题和参考答案12. “它形成了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通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有利于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用明显。
”文中的“它”是指A.太学B. 书院C. 察举制D.科举制13.范仲淹(989-1052)在《四民诗·商》中写道:“尝闻商者云,转货赖斯民。
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
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
周官(即周礼)有常籍,岂云逐末人。
”该诗反映了A.宋朝商品经济繁荣B. 宋朝工商业阶层兴起C.诗人重本抑末的主张D. 诗人重视商业发展的思想14.“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
”这首诗反映了A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B .朱熹的 “格物致知”C .王阳明的“心外无理”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5.晚清载泽说: “我国道光以前,财权操自户部,各省不得滥请丝毫。
咸丰以后,各省用兵,大吏率多自筹,从未仰给京部!”这反映了晚清A.民族危机加剧B.君主专制得到加强C.土地兼并严重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16.右图是1919年一位学者的一则日记由此可见当时A.该学者反对新文化运动B.该学者支持五四运动C.《新潮》杂志深受国人喜欢D.出现一股尊孔复古逆流17.1925 年 10 月中共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指出:“现时已经要使一般工人农民知道: 到了建设国民革命政府的时候,没收土地的问题是革命中的重要问题。
假使土地不没收交给农民,假使几万万中国农民因而不能参加革命,政府必定不能巩固政权。
”这反映出当时A.中共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总方针B. 中共开始主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中共对农民问题重要性认识加深D. 中共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18.1961年8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决定“通过法国转口,从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商——美国进口粮食。
”这说明当时A .中美关系走向缓和B .国家经济困难粮食短缺C .社会主义工业取得初步成果D .人民公社化运动成效显著19.16世纪,莫尔在《乌托邦》中描述了一位虚构的航海家在乌托邦的见闻,文中记载有美洲等地土人的生活,并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
广东省东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l历史调研测试(同名12793)
广东省东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l历史调研测试(同名12793)广东省东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1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形态演进可分为“贵族形态”、“世族形态”、“士绅形态”三个阶段,与“士绅形态”形成相关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3.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
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明代小农经济的衰退C.精耕细作的日益成熟D.人口剧增与养牛成本高14.美国学者罗素说:“我相信,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
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两个极端的危险。
”中国近代史上曾经走向“两个极端”的是A.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D.一五计划、农业合作化运动18.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
此观点A.体现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念B.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潮流C.是外邦人与罗马公民斗争的产物D.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19.英国人在建设本国民主政治制度时表现出一种原创精神,这体现在A.议会制B.选举制C.两党制D.任期制20.《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联合殖民地正式脱离英国,对这种“脱离”比喻最贴切的是A.“逼上梁山”的造反B.“儿大不由娘”的分家C.“离家出走”的背叛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21.一位美国学者说:“它们双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
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式咄咄逼人的姿态。
”“它们”指的是A.美国英国B.美国中国C.中国日本D.美国苏联22.1980年,美国里根政府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到“福利社会”,此项倡议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B.减少政府开支,缓和经济危机C.逐步取消国家的福利制度D.提供就业机会,刺激消费23.“同志”一词由来已久,它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适用范围、交际功能都有较大的变化。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检测第7、8单元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3)
单元检测卷(十二)(考试范围:必修3第七、八单元)时量: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12题48分。
1.A.航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唯一中心 B.航天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C.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处于前沿水平 D.掌握宇宙航天技术的国家只有美苏中三国2.2013年1月17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个奖项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
这则材料最主要说明A.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一项重要国策 B.应该坚持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C.知识和科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3.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数次修订历史教育目标,其中一次的内容有这样的表述:“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这一次的历史教育目标颁布于A.1905年 B.1912年 C.1936年 D.1956年4.袁隆平说:“我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这句话说明他认为A.实践不如知识重要 B.知识不如实践重要C.知识需要实践支撑 D.书本电脑与种水稻无关5.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
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
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七)一、单项选择题1.(2014·金考卷名校名师原创题)“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
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这首歌谣生动地反映了()A.金田起义爆发的背景B.天京事变的危害C.武昌起义爆发的原因D.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答案 A解析由题干可以看出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民众对当时清政府统治的不满,期盼变革的发生。
故题干反映的是金田起义的背景,A项正确。
2.(2014·哈三中模拟题)“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胡儿指满洲贵族)呆如寒鸡。
”与这一标语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永安建制B.定都天京C.太平军西征D.太平军挥师北伐答案 C解析由“天京天兵”可知标语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而“汉口胡儿呆如寒鸡”说明此历史事件发生在汉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
3.(2014·九江一中模拟题)马克思曾在1853年认为“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
”这主要是基于太平天国()A.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圣库”制度B.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C.提出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D.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答案 A解析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圣库”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权的“共产主义”性质。
BD项是《资政新篇》的内容,表明其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不符合题意。
C项只是一种理念,并非实际措施,不符合题意。
4.(2014·郑州一中模拟题)1853年,英国控制的报纸宣扬:“叛乱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大清王朝被推翻,我们的损失将会很大。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①文中“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②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矛盾的缓和③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④中外反动势力一致要求镇压人民革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据时间“1853年”可知,文中的叛乱当指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成功对外国不利,清政府的灭亡是外国人的损失,这说明在镇压人民革命上,中外反动势力具有一致的根本利益。
因此①③④项正确。
1853年时,中外矛盾不但没有缓和,反而不断升温。
5.(2014·洛阳一中模拟题)有历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下列可以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B.领导人仍有浓厚的封建皇权思想C.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D.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答案 C解析《天朝田亩制度》要在小生产者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故只能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
”D项不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排除。
AB项虽然符合太平天国起义,但不能佐证题干的观点。
6.(2014·许昌一中模拟题)《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交通。
造火车、轮船……保护私有财产,鼓励私人投资,奖励技术发明;开办银行和保险事业。
还介绍国际大势,强调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称道英国为当时“最强之邦,由法善也”;美国“礼义富足。
”……但不准干涉天国内政。
对这些主张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利益要求B.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D.太平天国运动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答案 B解析《资政新篇》的规定体现了对西方学习的愿望,B项正确。
但他不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不能调动农民积极性,取得革命成功,A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D项错误。
7.(2014·金考卷名校名师原创题)“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包括()A.《马关条约》的签订B.四川保路运动C.武昌起义爆发D.成立中华民国答案 A解析“丧权辱国震人心”反映的是《辛丑条约》的签订;“铁路风潮鼎沸腾”反映的是四川保路运动;“武汉义旗天下应”体现的是武昌起义的爆发;“推翻专制共和兴”反映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故A项符合题意。
8.(2014·枣庄市模拟题)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誓词表明孙中山()①坚决推翻满洲政府,建立民国②明确反对帝国主义③不贪恋总统职位④追求民族强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 C解析从“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可知①正确;从“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可知③正确;从“民国卓立于世界”可知④正确;在辛亥革命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材料只是要求列强承认民国,排除②。
故选C项。
9.(2014·山西师大附中模拟题)著名民国史学家汪朝光在《民国初期的西式民主政治实验及其挫折》一文中认为,“民国初年的西方民主实验,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特定情境下罕有之个案,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值得研究之遗产。
”上述“民主实验”不包括()A.尝试君主立宪B.建立共和政体C.构建分权体制D.实践议会政治答案 A解析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实践议会政治,故BCD项都是民国初年的“民主实验。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尝试建立君主立宪,故A项符合题意。
10.(2014·安徽六校模拟卷)下表是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出现这种政治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民主权利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君主专制制度的覆亡D.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答案 A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和被选举权等项权利及规定实行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故出现政党活跃局面。
故选A项。
11.(2014·高考密码原创卷)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这说明了()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民主制度不断完善C.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增强D.在中国没人拥护帝制答案 A解析材料中提到两次复辟帝制都遭到了人民的反对,说明人民拥护共和,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选A项。
12.(2014·太原五中模拟题)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当时“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的主要原因是()A.太平天国运动的激荡B.辛亥革命的推动C.五四运动的促进D.国民大革命的兴起答案 B解析材料“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反映的应是一战之前的情况。
A 项发生在19世纪,不符合“20世纪初”这一条件;CD项发生在一战后。
B项与题干时间相符,并能体现“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的表述。
二、材料分析题13.(2014·太原五中模拟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真欺天,不敬神佛忘祖先。
……神出洞,仙下山,扶助大清来练拳。
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
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
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太平年。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政新篇》的核心内容和历史地位。
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6分)(2)据材料二,论证说明义和团是如何对待西方文明的。
你如何评价?(6分)(3)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概括其失败的共同原因。
(4分)答案(1)核心内容: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2分)地位: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2分)态度:借鉴西方文明中的有益部分。
(2分)(2)盲目排斥西方文明。
(2分)依据:挑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2分)评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精神,但其盲目排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4分)14.(2014·合肥八中模拟题)(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建立后……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
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
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二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共和政治》后再出版。
《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材料三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
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
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4分)(2)材料二、三分别是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影响的?对此你有何认识?(12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历史评价时应注意什么?(4分)答案(1)历史影响:冲击了传统观念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迁。
(4分)(2)材料二反映出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中;材料三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带来很大的变化,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县城的普通民众中。
(8分)认识: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是不一样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缓和而渐进的过程。
(4分)(3)全方位占有和分析材料,不能以偏概全。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