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具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的除法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运算后,对除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但是,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例如为什么除不尽、余数是多少、如何继续除法运算等。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有余数的除法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比除数小的性质,以及如何继续除法运算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实物等。

2.教学环境:教室、黑板、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猴分桃子,引导学生思考:小猴有12个桃子,想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还剩几个桃子?引发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兴趣。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回顾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培养学生灵活运用除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回顾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能够熟练完成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学生掌握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的概念及相关术语的运用。

•学生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教材、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学生准备:复印好相关练习题,准备好作答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引入有余数的除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顾上一次课所学的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点,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顾。

3. 教学展开•通过多个例题进行复习和讲解,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 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一定数量的拓展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

七、课堂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强调有余数除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八、布置作业•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

九、课后反思•教师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查找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本节课的《有余数的除法复习》教案,希望本节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4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

2014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课本59-73页的内容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

3、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时安排:7课时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4课时2.解决问题 2课时3.小小设计师 1课时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第一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课本59-60页的例1以及相应的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摆一摆。

用9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2个小或者1个大)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方法1:9根小棒,每3根一摆,可以摆3个小三角形。

方法2:9根小棒,每9根一摆,可以摆1个小三角形。

3、列式计算摆两个小三角形:9÷3=3(个)9表示什么?3呢?摆一个大三角形:9÷9=1(个)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师: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颗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颗草莓,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颗草莓来摆一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学案例
到除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通过讲解购物时如何找零,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包含意义。
2.设计有趣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小熊分糖果”的故事引出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例如,提出“如果把8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2.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学生能够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数学。通过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感,从而培养自信心。同时,我会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我会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在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他们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概念,但对于有余数的除法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理解除法的包含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游戏等活动中共同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开展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此外,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a.让学生尝试用除法算式表示情境中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b.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的特点。
c.分组讨论,总结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规则。
d.教师进行点评,强调计算规则的重要性,并给出正确示例。
3.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同时,通过拓展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提高拓展:选取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要求学生思考并解答。例如,让学生计算以下问题:“如果你有20颗糖果,要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人能得到几颗糖果?还剩几颗糖果?如果每人多得一颗糖果,会剩下几颗糖果?”此类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道综合性的除法题目,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小组成员需要合作探讨解题思路,共同完成计算,并在分享过程中相互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采用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4.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除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2.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深化学生对整数除法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以学生熟悉的情境为例,如分水果、分配玩具等,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采用自主探究和分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探讨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规则。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新课标(2014秋)

《有余数的除法》复习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复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及第69—71页第3、6—11题。

本节课教学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第6题的第(2)题、第8题、第10题的第(3)题,这类题前面没有出现过,并且思维难度比较大,教学时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充分地感知事物后面蕴藏的数学信息,发展应用意识。

(二)核心能力有余数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数的运算”部分的内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及其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三)复习目标1.在交流成长小档案,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提高回顾与反思的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3.通过对熟悉生活事例的探讨和研究,进一步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复习重点进一步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复习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复习任务:第六单元的知识学完了,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相关知识。

(可以是思维导图、表格、文字、图画等)(二)课堂设计1.知识整理师:同学们,大家已经对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了自己的整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1)组内交流下面请四人小组准备好课前自己整理的作品,交流并完善,然后推选出你们组最好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并介绍你们小组的作品。

(2)全班展示师:哪个小组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推选的作品。

师:其他的同学请专心听,认真看,仔细想,一会儿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3)知识梳理,完成导图师:刚才,我们倾听了一些小组的汇报,欣赏了他们的作品。

集结大家的思路我们可不可以以××同学的为例,在此基础上这样整理,整理出我们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计算法则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目标:1.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 能够正确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理解。

2.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掌握。

3. 有余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科书、教具、课件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有余数除法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需求。

2. 引导学生观察有余数除法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导入1. 讲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解释余数的含义。

2. 讲解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通过例题示范计算过程。

3. 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 设计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互相检查,共同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错误。

四、应用拓展1. 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 设计一些有趣的应用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法则。

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板书设计:1.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法则。

2.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有余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基础练习:布置一些基本的除法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特别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要求学生准确计算出商和余数。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运算方法。
2.应用题: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分配物品、计算购物时的找零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5.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与有余数除法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例如“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或“历史上的除法运算发展”,并撰写研究报告,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拓展知识视野。
6.家长参与题:设计一些需要家长参与的题目,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增进亲子间的沟通。例如,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份有关有余数除法的调查问卷,了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除法问题。
7.反馈与评价: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鼓励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3.操练: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4.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律,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余数的概念,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余数的概念,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整除和素数的知识,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的话题。

2. 学习余数的概念1.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当一个数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剩下的部分称为余数。

2.让学生举例说明余数的概念,加深印象。

3.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1.引导学生回顾整除和余数的概念,介绍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2.通过实例演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步骤,让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4. 练习1.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练习。

2.收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和订正。

5. 拓展1.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拓展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余数的概念,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拓展练习:收集生活中的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尝试解决。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余数的概念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方法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多加练习和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巩固和拓展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困惑,请及时向老师提出,老师会尽力帮助你解决问题。

祝大家学习愉快!。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学会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法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除法与乘法的关系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练习和讲解来帮助他们建立联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实例分析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余数的除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有余数的除法的PPT,包括基本概念、运算方法、实例分析等内容。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合作材料: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有余数的除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老师拿出一块巧克力,说:“我有10块巧克力,要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块?”学生可能会回答:“2块。

”老师接着问:“还剩几块?”学生回答:“0块。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2块,还剩1块,该怎么算呢?”从而引出有余数的除法。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PPT呈现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6《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6《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
(1)教师展示一个水果分配的问题:妈妈买了18个苹果,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
(2)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除法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要求:
-请学生在作业本上规范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家长协助监督,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和签字。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除法运算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和计算方法仍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逐步掌握并熟练运用。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培养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评价。
(4)教师总结各小组的表现,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重点、难点。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1)教师给出几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突破重难点,注重算理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理,通过举例、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不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2. 不清楚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3. 不能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以及有余数的除法和除法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采用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2.准备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题;3.准备课堂小测验的试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分食物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小动物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它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呈现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题,引导学生思考:有余数的除法和除法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6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6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6篇)二班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分糖的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在分糖过程中,明白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试商〕。

教学重、难点:1.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如何试商。

教学预备:老师:糖图,多媒体课件,同学:每组一包糖〔14块〕,彩笔,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感知余数。

1、师:今日,李老师给大家预备了一些小礼物,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生:想!师:好,我们倒出来看看,是什么?喜爱吗?〔老师倒出袋子里的糖〕生:是糖。

喜爱![评析:课的引入抓住了同学的奇怪心和低段儿童喜爱吃糖的特点,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为下面的探究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2、师:老师为每个小组都预备了14块糖,假如每人分一块,这些糖最多能分给多少人?生:可以分给14个人。

师:对吗?好,咱们一起分一分。

〔课件演示:14块糖,一人一块,我们就一块一块的圈起来,最终分给了多少人?〕生:14个人!师:假如每人分2块呢?能分给几个人?生:假如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7个人!师:你想的真快!咱们来看,〔课件演示:14块糖,每人分2块,一起数!〕生:分给了1个人,2个人,3个人……师:谁来说说分的结果?生:有14块糖,每人分两块,可以分给7个人!师:回答的真完好!3、师:按这样分法,每人还能分3块,4块,甚至更多,你想每人分几块呢?生a:我想每人分4块。

生b:我想每人分7块。

4、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老师给你一个机会,按你的想法在桌上分一分这些糖,看最多能分给几个人,然后在图上圈一圈表示出来,好吗?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开头吧!5、同学小组活动分糖,并在图中画圈儿表示。

6、同学分小组汇报:〔1〕、师:分完了吗,同学们?哪个小组情愿到前面展现你们组分的状况?组1:我们小组有14块糖,第一种分法是,每人分3块,一共分给了4个人,还多着两块。

2014年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2014年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观看动画,引出活动问题: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二、摆一摆,比较感知(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问题: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问题: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7÷2=3(盘)……1(个)问题: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要求:(1)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问题:1. 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

2. 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3. 如果用10根小棒来摆呢?4. 11根、12根呢?5. 余数和谁有很密切的关系?是什么关系?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用一堆小棒摆。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余数、商、被除数、除数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能够运用竖式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观察问题,理清思路,正确使用除法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余数的概念和应用。

2.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余数的概念。

2.运用余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下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基本概念,并引出余数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除法中的余数概念。

2.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1.第一组示范演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巩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3. 运用于实际问题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新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新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新备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是新备教案的主题。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了解有余数的除法和无余数的除法的区别,学会用除法计算未知数,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简单的乘除法,对于除法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实际问题中的除法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了解有余数的除法和无余数的除法的区别。

2.培养学生用除法计算未知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了解有余数的除法和无余数的除法的区别。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除法计算未知数,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练习法、问题解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和无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课件、操作材料等。

2.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每个学生都有操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如分水果,引入除法概念。

展示一个水果盘,里面有15个水果,让学生想办法将这些水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能得到几个水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有余数的除法和无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有余数的除法和无余数的除法的区别,以及如何进行计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每人有一份操作材料。

根据材料上的题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和无余数的除法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和无余数的除法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计算法则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

教学难点:1.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有余数除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计算器、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有余数除法。

2. 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强调注意事项。

2. 通过例题,让学生逐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实际应用1.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 强调学生要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1.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2.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3. 注意事项4. 实际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练习、应用等环节,让学生逐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面、准确的理解。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进行总结,梳理知识点。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归纳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b.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解题技巧。
c.教师点评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课后加强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表内乘法口诀,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在此基础上,有余数的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他们可能对除法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巩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对除法运算步骤不够熟悉,容易混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难以将有余数的除法运用其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逐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使其在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步骤,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物品分配、时间计算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使其能够发现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巩固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一、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的小动物你们肯定猜不到。

它非常小非常小,小到你蹲下才可以看见它。

它喜欢东西,但只能吃到你掉在地上的糖果。

没错,它就是小蚂蚁。

我今天带来的小蚂蚁名字叫阿乔,它是蚂蚁王国护卫队的一员。

但最近它总是被排挤,原因怎么也想不通。

希望你们帮它想一想。

故事:蚂蚁阿乔不久前刚成为了蚂蚁护卫队的一员,它可开心了。

可是才开心了没几天,它发现自己好像被护卫队的人排挤了。

每次大家都开开心心排队上班,只有它一个人落单。

落单就落单吧,每次检阅的时候女王都说阿乔一个人站在那里不好看,让阿乔下次再来参与。

到底是为什么呀?每次别的小蚂蚁都可以找到队伍,而阿乔孤孤单单的。

这几天阿乔都为了这个事情闷闷不乐。

师: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接着往下听,帮助阿乔找到“落单”的原因。

二、探究新知1.初探余数(1)师:每次参与阅兵的蚂蚁排列的方式都不同。

你瞧,今天参与阅兵的蚂蚁有25只,它们一排站4只小蚂蚁。

“一、二、三、四”,每只蚂蚁都喊着响亮的口号,阿乔这时候也在列。

可它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小蚂蚁在队伍里,只有它“落单”站在队尾?聪明的你们能帮它想一想吗?学情预设:25÷4=6(排)……1(只)(2)师:6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所以阿乔就是25只小蚂蚁里剩下来的“余数”。

真的不是因为大家排挤它吗?还有一次,也是这25只小蚂蚁。

这次队伍分成了三列,阿乔又独自站在了队尾。

这次又是为什么呢?学情预设:25÷3=8(只)……1(只)(3)师:8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也就是说,阿乔每次排队的时候到它就不够再排一队,所以它就“落单”了。

2014新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2014新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1、出示P60例1图片
提问: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能摆几盘?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摆一摆,并说说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摆3盘,正好摆完摆3盘,还剩1个。

6÷2=3(盘) 7÷2=3(盘)……1(个)3、学生交流想法。

我们通过摆一摆知道了第一小题摆3盘,没有剩余。

第二小题摆3盘,还剩余1个。

4、揭示课题:像这样平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叫做有余数
的除法。

5、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认识有余数除法的名称。

7÷2=3(盘)……1(个)
.
.
.
余数
※注意:商的后面先写省略号再写余数。

根据具体实际问题,商的单位名称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是不同的。

7、提问:余数表示什么?
8、交流:余数表示剩余个数。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第60页的“做一做”第1题。

(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先圈画再填空。

(2)、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第60页的“做一做”第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引出活动
问题: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题:
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问题:
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问题:
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 问题:
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要求:
(1)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用一堆小棒摆。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问题:
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 证明自己的想法。

问题:1. 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

2. 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
3. 如果用10根小棒来摆呢?
4. 11根、12根呢?
5. 余数和谁有很密切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余数<除数
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呢?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60页“做一做”,第2题。

第64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竖式与试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
系。

2.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一)呈现题目,明确题意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 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 “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问题:结果怎样呢?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三)交流想法,解决问题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结果怎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尝试:摆、圈、列除法算式的办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你们知道吗,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想一想摆、圈、写算式问题:你是怎样写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预设: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过渡:这位同学的写法,就是我们通用的竖式写法,
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3÷4=3(组)……1(根)
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二)独立书写,及时巩固
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问题:
1. 竖式怎么写呢?请你自己写一写。

2. 小组互相学习,看看写得怎么样。

3. 这个竖式中的每个数什么意思?
三、交流想法,体会试商方法
问题:我们应该从哪儿开始思考呢?
四、回顾例题,整理所学内容
问题: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