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专...考研内部资料
考研专业课系列辅导之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强化讲义全国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编光华职业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目录第一部分强化阶段的“一个目标两项任务” (3)第二部分强化课程主讲内容 (4)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4)第二章相平衡热力学 (8)第三章相平衡状态图 (10)第四章化学平衡热力学 (17)第五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20)第六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21)第七章界面层的热力学及动力学 (28)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29)第九章电化学系统的热力学及动力学 (31)第十章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 (36)第十一章物理化学实验 (38)第三部分历年真题解析 (39)3.1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2010年真题解析 (39)3.2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2009年真题解析 (39)3.3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2008年真题解析 (41)3.4兄弟院校试题练习 (41)第四部分结束语 (83)第一部分强化阶段的“一个目标两项任务”专业课强化阶段学习时间是9月初至11月初,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学员要达到“一目标”完成“两任务”。
“一个目标”是指做专业课真题自我模拟成绩达到最少120分。
得到这个分数,说明学员已经全面掌握了目标学校的考研基础知识点。
“两项任务”是指掌握教材知识点,研究真题并总结思路。
具体如下:强化阶段任务一:在认真学习完考研专业课公用知识点的基础上,扩展并掌握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考研知识点,完成强化、巩固过程,并逐步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图,形成学员自有的知识体系,具体步骤如下(1)通识教材针对指定教材,毫无遗漏的将教材的章节知识点、例题及习题,仔细完整的进行一遍自学,并对把握不准的知识点做好标记;(2)阅读讲义在听课前,先自学一遍强化班讲义,在自学过程中,将讲义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标记在教材中。
如果同学还没有完成前面两步,我建议你暂时不要听课,先完成以上两个步骤,然后再听课,这样效果甚佳。
统计热力学基础
统计热力学基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热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各种独立子系统的微观状态数的求法,不同系统的统计规律,系统的各热力学函数的表示式,配分函数的计算,固体的热容理论导出的基本思路。
重点与难点:统计热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不同系统的微观状态数的计算,玻尔兹曼分布律的含义,系统的热力学函数的表示式,配分函数的计算,不同的固体热容理论的基本方法。
概论统计热力学的研究任务和目的统计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微观粒子所构成的宏观系统。
从这一点来说,统计热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一样的。
但热力学是根据从经验归纳得到的四条基本定律,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确定系统变化的方向和达到平衡时的状态。
由于热力学不管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微观运动形态,因此只能得到联系各种宏观性质的一般规律,而不能给出微观性质与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
而统计热力学则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基本运动特性出发,运用统计的方法,推导出系统的宏观性质,和变化的可能方向。
统计力学的研究方法是微观的方法,它根据统计单位(微粒)的力学性质如速度、动量、位置、振动、转动等,用统计的方法来推求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例如压力、热容、熵等热力学函数。
统计力学建立了体系的微观性质和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统计力学又可称为统计热力学。
相对于热力学,统计力学对系统的认识更深刻,它不但可以确定系统的性质,变化的方向和限度,而且还能确定系统的性质的微观根源,这一点要比热力学要深刻。
对于简单系统,应用统计热力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当然统计热力学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由于统计力学要从微观粒子的基本运动特性出发,确定系统的状态,这就有一个对微观粒子的运动行为的认识问题。
由于人们对于物质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地修改充实物质结构的模型,所对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也要随之修改,所以统计理论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同时模型本身也有近似性,所以由此得到的结论也有近似性。
无机化学-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注:①G为广度性质,与参与过程的物质的量成正 比。
②逆过程G与正过程的G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等于各③反如应果一G个之反总应和是。多个反应的和,总反应的rG
化学热力学的四个重要状态函数
判断一个反应进行的方向时,如果: rG<0反应自发进行 rG>0反应不自发进行 rG=0平衡状态 当rG<0时(产物的G<反应物的G)该反应就自动 向生成产物的方向进行,在反应中反应物不断减 小而产物不断增加,G为广度性质,当G反应物=G产 物即rG=0时反应就不再朝一个方向进行了,这就 是化学反应的限度,即化学平衡。
状态函数。
化学热力学的四个重要状态函数
二、焓(H) 设一封闭体系在变化中只做体积功,不做其它功, 则U=Q+W中W代表体积功:-pV(N/m2×m3)
W=Fl=pSl=-pV
V=V2-V1 若体系变化是恒容过程(体积不变),即没有体积功 则W=0,U=Qv Qv为恒容过程的热量,此式表示在不做体积功的 条件下体系在恒容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 加体系的内能。
我们可以从体系和环境间的热量传递来恒量体系 内部焓的变化。
如果化学反应的H为正值,表示体系从环境吸收 热能,称此反应为吸热反应。即:
∑H反应物<∑H生成物 ∑H(生成物-反应物)>0 如果化学反应的H为负值,则表示体系放热给环 境,称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即:
∑H反应物>∑H生成物 ∑H(生成物-反应物)<0
rG=-RTlnKa
此式只表示在等温下,rG与K平衡在数值上的关 系。
∴rG=-RTlnKa+RTlnJa
=RTln(Ja/Ka)
大学物理上册(第五版)重点总结归纳及试题详解第五章热力学基础
⼤学物理上册(第五版)重点总结归纳及试题详解第五章热⼒学基础第五章热⼒学基础⼀、基本要求1.掌握功、热量、内能的概念,理解准静态过程。
2.掌握热⼒学第⼀定律,能分析、计算理想⽓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中功、热量、内能的改变量。
3.掌握循环过程和卡诺循环等简单循环效率的计算。
4.了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5.理解热⼒学第⼆定律及其统计意义,了解熵的玻⽿兹曼表达式及其微观意义。
⼆、基本内容1. 准静态过程过程进⾏中的每⼀时刻,系统的状态都⽆限接近于平衡态。
准静态过程可以⽤状态图上的曲线表⽰。
2. 体积功pdV dA = ?=21V V pdV A功是过程量。
3. 热量系统和外界之间或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温度不同⽽交换的热运动能量。
热量也是过程量。
4. 理想⽓体的内能2iE RT ν=式中ν为⽓体物质的量,R 为摩尔⽓体常量。
内能是状态量,与热⼒学过程⽆关。
5. 热容定体摩尔热容 R i dT dQ C V m V 2)(,== 定压摩尔热容 R i dT dQ C p mp 22)(,+== 迈耶公式 R C C m V m p +=,, ⽐热容⽐ ,,2p m V mC i C iγ+==6.热⼒学第⼀定律A E Q +?=dA dE dQ +=(微分形式)7.理想⽓体热⼒学过程主要公式(1)等体过程体积不变的过程,其特征是体积V =常量。
过程⽅程: =-1PT 常量系统对外做功: 0V A =系统吸收的热量:()(),21212V V m iQ vC T T v R T T =-=-系统内能的增量:()212V iE Q v R T T ?==-(2)等压过程压强不变的过程,其特征是压强P =常量。
过程⽅程: =-1VT 常量系统对外做功:()()212121V P V A PdV P V V vR T T ==-=-?系统吸收的热量: (),2112P P m i Q vC T v R T T ??=?=+-系统内能的增量: ()212iE v R T T ?=-(3)等温过程温度不变的过程,其特征是温度T =常量。
统计热力学
统计热力学统计热力学是宏观热力学与量子化学相关联的桥梁。
通过系统粒子的微观性质(分子质量、分子几何构型、分子内及分子间作用力等),利用分子的配分函数计算系统的宏观性质。
由于热力学是对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系统而言,这决定统计热力学也是研究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系统,对这种大样本系统,最合适的研究方法就是统计平均方法。
微观运动状态有多种描述方法:经典力学方法是用粒子的空间位置(三维坐标)和表示能量的动量(三维动量)描述;量子力学用代表能量的能级和波函数描述。
由于统计热力学研究的是热力学平衡系统,不考虑粒子在空间的速率分布,只考虑粒子的能量分布。
这样,宏观状态和微观状态的关联就转化为一种能级分布(宏观状态)与多少微观状态相对应的问题,即几率问题。
Boltzmann 给出了宏观性质—熵(S )与微观性质—热力学几率(Ω)之间的定量关系:ln S k =Ω。
热力学平衡系统熵值最大,但是通过概率理论计算一个平衡系统的Ω无法做到,也没有必要。
因为在一个热力学平衡系统中,存在一个微观状态数最大的分布(最概然分布),摘取最大项法及其原理可以证明,最概然分布即是平衡分布,可以用最概然分布代替一切分布。
因此,有了数学上完全容许的ln Ω≈ln W D,max ,所以,S =k ln W D,max 。
这样,求所有分布的微观状态数—热力学几率的问题转化为求一种分布—最概然分布的微观状态数的问题。
波尔兹曼分布就是一种最概然分布,该分布公式中包含重要概念—配分函数。
用波尔兹曼分布求任何宏观状态函数时,最后都转化为宏观状态函数与配分函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配分函数与分子的能量有关,而分子的能量又与分子运动形式有关。
因此,必须讨论分子运动形式及能量公式,各种运动形式的配分函数及分子的全配分函数的计算。
确定配分函数的计算方法后,最终建立各个宏观性质与配分函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热力学:基础:三大定律研究对象:(大量粒子构成的)宏观平衡体系研究方法:状态函数法手段:利用可测量量p-T-V+C p,m和状态方程结果:求状态函数(U,H,S,G,等)的改变值,以确定变化过程所涉及的能量和方向。
第五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5-2 基本概念
5-2-1 系统与环境 5-2-2相 5-2-3状态与状态函数 5-2-4过程 5-2-5 热与功 5-2-6 热力学标准态
5-2-1 系统与环境
被人为划定的作为研究对象的物质叫 系
统(体系或物系) 系统(体系)以外的与系统有密切关系 的周围部分称为环境。
系统的分类
按照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关系, 将系统分为三 类: (1)开放系统 体系和环境之间既有物质的交换又有能量的交换。
5-2-5 热与功
1. 定义:
热(Q)是体系与环境之间因温度差异而引起的能量传递 形式。即热不是物质,不是系统的性质,而是大量物质微 粒作无序运动引起的能量传递形式。 除热之外,体系与环境之间所有其他能量传递形式都叫功 (W)。 在热力学中又把功分为两大类,一类叫膨胀功(体积 功);另一类则是除膨胀功而外的 “其他功”,或叫“有 用功”,也叫非体积功。
非均相系统(或多相系统)
1、定义: 状态:由表征体系宏观性质的物理量所确定的体系存 在形式称为体系的状态。表征体系宏观性质的 物理量主要有P、V、T、n 、U 、H、S、G等。 状态函数: 确定体系状态的物理量, 如P、V、T、n 、U 、 H、S、G 等是状态函数。 2、状态函数的分类: (1)广度性质,也称容量性质:它的数值与体系中的 物质的数量成正比。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加合性。 如V 、 n 、 m 、 U 、H、S、G等。 (2)强度性质:它的数值与体系中的物质的数量无 关,没有加合性,仅有体系中物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 的。如T、P、密度、粘度等性质, 无加合性, 称强度 性质的物理量。
注意:热力学标准态未对温度加以限定,所以任何温度 下都有热力学标态。环境状态:298K,101.325kPa;理 想气体标准状态:273K,101.325kPa。 一般情况下,如果未指定温度时,温度T=298.15K 。
中科大物理化学621考试范围
中科大物理化学621考试范围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一些重要的量子力学概念。
考试重点内容包括:•波粒二象性:物质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波函数的定义、归一化条件和本征值问题•不确定关系:海森堡不确定关系原理及其应用•薛定谔方程:含时和不含时的薛定谔方程、简谐振子和氢原子的波函数解析解第二章: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量子力学所使用的数学工具和形式化描述。
考试重点内容包括:•哈密顿算符:哈密顿算符的定义和性质•算符的本征值问题:算符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的定义和求解•算符的可观测量:算符的期望值、方差和一些重要的可观测量•算符的对易关系:对易和不对易算符的定义和性质•角动量代数:角动量算符的定义、性质和角动量算符的对易关系第三章:原子和分子量子化学本章主要介绍了原子和分子体系中的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方法。
考试重点内容包括:•氢原子的波函数和能谱: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解析解和能级结构•多电子原子:Hartree-Fock自洽场理论和自旋-轨道耦合•分子轨道理论:LCAO-MO法和Hückel法•分子光谱学:基本的光谱仪器和分子光谱的分类第四章:固体量子化学本章主要介绍了固体材料中的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方法。
考试重点内容包括:•准粒子理论:电子和晶格的周期性势场和Bloch定理•能带理论:一维晶体的能量和波函数•能带结构计算:近自由电子模型和紧束缚模型•晶体的导电性: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结构和导电性质第五章:分子动力学和统计热力学本章主要介绍了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统计力学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考试重点内容包括:•统计力学基础:微观与宏观的联系、分布函数和统计系综•基本统计物理量:能量、熵和压强的统计定义和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牛顿运动方程、分子间相互作用势和时间积分方法•平衡态统计热力学:熵的产生、热力学势和平衡态条件第六章:化学动力学和过渡态理论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动力学和过渡态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5第五章 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基础
第五章 热力学基础
5-1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
5-2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5-3 热力学第二定律
教学基本要求
一、理解准静态过程及其图线表示法. 二、理解热力学中功和热量的概念及功、热量和内能的微观意 义,会计算体积功及图示. 会计算理想气体的定压和定体摩 尔热容. 三、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分析计算理想气体等体、等压、 等温和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和内能的改变量.
m i dQV dE RdT M 2
摩尔定容热容: 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 1mol 的理想气体 温度升高(或降低)1K时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 1mol 理想气体 CV ,m
dQV dT
单位
J mol K
1
1
i 由 dQV CV ,mdT RdT 2 i 可得 CV ,m R 2 m 物质的量 为 的理想气体 M
以S表示活塞的面积,p表示气体的压强,dl Fdl pSdl
dW pdV
W
V2
1
p
dV
S
dl
V
pdV
p
1
功的大小等于在p-V图 中曲线下的面积.
3. 准静态微元过程能量关系
p
2
dQ dE pdV
O V dV 1
V2
V
功的图示
p
p1
I
m Q p C p ,m (T2 T1 ) M
( E2 E1 ) p(V2 V1 )
m m CV ,m (T2 T1 ) R(T2 T1 ) M M m (CV ,m R )( T2 T1 ) M
可得 C p,m CV ,m R
《大学物理》学习指南
《大学物理》学习指南《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及医学类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该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建议学生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定理和定律,学会分析物理过程,课后适当做些习题,以巩固物理知识。
为了学生更好学好《大学物理》,给出了每章的基本要求及学习指导。
第一章 质点力学一、基本要求1.掌握描述质点运动状态的方法,掌握参照系、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概念。
2.掌握牛顿运动定律。
理解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保守力和非保守力的概念。
3.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4.理解力、力矩、动量、动能、功、角动量的概念。
二、学习指导1.运动方程: r = r (t )=x (t )i +y (t )j +z (t )k 2.速度:平均速度 v =t ∆∆r 速度 v =t d d r平均速率 v =t ∆∆s 速率 dtdsv =3.加速度:平均加速度 a =t ∆∆v 加速度 a =t d d v =22d d tr4.圆周运动角速度t d d θω==Rv角加速度 t t d d d d 2θωβ== 切向加速度 βτR tva ==d d 法向加速度 a n =22ωR R v = 5.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至其他物体所施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作用力时所获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a 的方向与合外力F 的方向相同。
即dtPd a m F ρρρ==牛顿第三定律: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当物体A 以力F 1作用于物体B 时,物体B 也必定以力F 2作用于物体A ,F 1和F 2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6.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系。
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参考系称为非惯性系。
7.变力的功 )(dz F dy F dx F r d F W z y x ++=⋅=⎰⎰ρρ 保守力的功 pb pa p ab E E E W -=∆-= 8.动能定理 k k k E E E W ∆=-=129.功能原理 W 外+W 非保守内力=E -E 010.机械能守恒定律 ∆E k =-∆E p (条件W 外+W 非保守内力=0)11.冲量 ⎰=21t t dt F I ρρ12.动量定理 p v m v m I ρρρρ∆=-=12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p 系统末态-p 系统初态=∆p13.动量守恒定律 p =∑=n i 1p i =恒矢量 (条件 0=∑ii F ρ)14.力矩、角动量 F r M ρρρ⨯= P r L ρρρ⨯=15.角动量定理 1221L L dt M t t ρρρ-=⎰16.角动量守恒 恒矢量=∑i L ρ (条件0=∑ii M ρ第二章 刚体力学一、基本要求1.掌握描述刚体定轴转动运动状态的方法,掌握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概念。
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例2:混合气体中有4.4 g CO2,14 g N2 和12.8 g O2 , 总压为2.026×105Pa,求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解:n(CO2)=4.4 g/44 g· -1=0.10 mol mol n(N2) =14 g/28 g· -1=0.50 mol mol n(O2) =12.8 g/32 g· -1=0.40 mol mol n总= n(CO2)+ n(N2) +n(O2) =1 mol x(CO2)= n(CO2)/ n总=0.10 x(N2) = n(N2) /n总= 0.50 x(O2) = n(O2) /n总= 0.40 p(CO2)= 0.10 × 2.026×105Pa =2.0×104Pa p(N2) = 0.50 × 2.026×105Pa = 1.0×105Pa p(O2) = 0.40 × 2.026×105Pa = 8.1×104Pa
pB = nB RT/V
无机 化学精品课程
设有一混合气体,其中有i 个组分则:
pi = ni RT/V pT = p1 + p2 + p3 + p4 + pj =n1 RT/V +n2RT/V+n3RT/V+ …… + niRT/V =(n1+n2+……ni)RT/V =nTRT/V p1/pT =n1/nT; p2/pT = n2/nT…….pi/pT =ni/nT p1 =pT×x1; p2 =pT×x2……pi =pT×xi
无机 化学精品课程
2.注意:
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基本单元应指明,可以是原子,分 子,离子,电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物质的量: 单位名称为 摩尔 单位符号为 mol ● 摩尔是用以计算系统物质中所含微观基本单元数目 多少的一个物质的量 ● 摩尔体积: 1 mol 物质的体积,符号Vm, 单位m3·mol-1或L·mol-1
第5章 热力学(1)
Q E2 E1 W
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
实质: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数学表达式中各量值的意义: 第一定律的符号规定
Q
E2 E1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W
系统对外界做功 外界对系统做功
+
系统吸热 系统放热
§5-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一类永动机:外界不供给能量而可以不断地对外作功 循环水
adb adb
b
42 208 250J
e a
0 d
V
例1. 如图所示,系统从状态a沿acb变化到状态b ,有334J的热 量传递给系统,而系统对外作的功为126J.
(2)当系统从状态b沿曲 线bea 返回到状态a时,外界对系统
作功 84 J ,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了多少热量?
Qbea Wbea ( E ) 84 208 p 292J
准静态过程(理想化的过程)
准静态过程 系统状态变化所经历的所有中间状态 都无限接近平衡状态的过程。
各部分压强、温 度等相同
各部分密度、压 强等不同
活塞无限缓慢地压缩 可视为准静态过程
活塞快速地压缩 非准静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可以用 p —V 图上的连续曲线表示。
准静态过程(理想化的过程)
1、定义:准静态过程是指在过程中 任意时刻,系统都以一种无限缓慢的、接
过程不同,曲线下面积不同
(可正、可负、可零)
气体在一准静态过程中作功的计算
示功图: p - V 图上过程曲线下的面积
W
V2
p dV
V1
若
dV 0 dW 0
p
dV 0 dW 0 dV 0 dW 0
热力学知识:热力学中的基本热学模型和统计热学模型
热力学知识:热力学中的基本热学模型和统计热学模型本文将重点介绍热力学中的基本热学模型和统计热学模型。
一、基本热学模型热力学基础与热学模型相关的从物理学基本假设中得出的公理集合被称为热力学。
热功学是能量与物理系统宏观状态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
基本热学模型是热功学的基础之一。
基本热学模型将物质视为由拥有质量、容积、分子数、温度等属性组成的物质集合,而物体的宏观属性则可以从这些属性中导出。
下面是基本热学模型中重要的几个概念:1.温度温度指的是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程度,即分子平均的动能。
当物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其温度相等。
2.热力学工作热力学工作是热力学基本模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它代表着由物质系统输出的能量。
热力学工作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机械工作、磁力学工作、化学工作等。
3.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描述了物质系统的状态如何从一个初始状态到达一个最终状态。
这些过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等体过程、绝热过程等。
4.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热力学基本模型中的核心原则。
它们包括运动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二、统计热学模型统计热力学是研究大量分子的动态行为,通过热力学的平均值来描述宏观量的变化规律。
统计物理学和热力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统计热学模型是热力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下面是统计热学模型的几个重要概念:1.微观状态微观状态描述的是物质系统的具体状态。
在统计热学中,我们通常使用分子的位置和动量来描述微观状态。
2.热平衡如果两个物体之间可以自由交换热量,并且其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那么我们可以将它们视为处于热平衡状态。
3.分子混沌分子混沌是指大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微观尺度上所表现出来的无序状态。
由于这种混沌导致的不确定性,我们通常使用概率方法来描述物理系统的行为。
4.统计熵统计熵是一种度量物质系统无序程度的方法。
它与物体的微观状态数目有关,通常用于描述物体的热力学性质。
03-统计热力学基础
三、统计热力学基础(313题)一、选择题 ( 共38题 )1. 1 分 (1301)玻耳兹曼熵定理一般不适用于: ( )(A) 独立子体系 (B) 理想气体 (C) 量子气体 (D) 单个粒子2. 1 分 (1302)非理想气体是: ( )(A) 独立的全同粒子体系 (B) 相依的粒子体系(C) 独立的可别粒子体系 (D) 定域的可别粒子体系3. 2 分 (1304)下列各体系中属于独立粒子体系的是: ( )(A) 绝对零度的晶体 (B) 理想液体混合物(C) 纯气体 (D) 理想气体的混合物4. 1 分 (1362)玻耳兹曼分布 _______ 。
(A) 是最概然分布,但不是平衡分布(B) 是平衡分布,但不是最概然分布(C) 即是最概然分布,又是平衡分布(D) 不是最概然分布,也不是平衡分布5. 1 分 (1363)对于近独立非定位体系,在经典极限下能级分布 D 所拥有的微观状态数t 为:( )(A) ∏=i i i n !!i N N N t g (B) ∏=i i i n !!iN g N t n (C) ∏=ii n !!iN N N t g (D) ∏=i i n !!i N g N t n 6. 1 分 (1364)对于服从玻耳兹曼分布定律的体系,其分布规律为: ( )(A) 能量最低的单个量子状态上的粒子数最多(B) 第一激发能级上的粒子数最多(C) 视体系的具体条件而定(D) 以上三答案都不对7. 2 分 (1369)近独立定域粒子体系和经典极限下的非定域粒子体系的 ( )(A) 最概然分布公式不同(B) 最概然分布公式相同(C) 某一能量分布类型的微观状态数相同(D) 以粒子配分函数表示的热力学函数的统计表达示相同8. 2 分 (1370)如果我们把同一种分子分布在二个不同能级ε与ε'上的n 与n ' 个分子看成是“不同种”的分子 A 与 A',则这“两种分子”将可按 A' A 进行转化而达到平衡。
探讨热力学中的平衡和不可逆性
孤立系统
系统与外界既不 能交换能量,也
不能交换物质
开放系统
系统与外界可以 交换能量和物质
热力学平衡态的判断条件
热力学平衡
系统各部分内部达到热平 衡 系统无宏观运动
力学平衡
系统内外力平衡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相平衡
系统中相的分布达到平衡 状态
化学平衡
系统中化学反应速度相等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02
第2章 热力学平衡条件
热平衡与统计热力学
统计热力学 中的热平衡
概念
热力学平衡与热 动平衡
统计热力学 中的熵定义
统计熵与宏观熵 的关系
配分函数与 热力学量的
关系
配分函数的物理 意义
热力学不可逆性与统计热力学
统计热力学的不可 逆性
不可逆过程的特征 不可逆性与热力学第二定 律
统计热力学中的熵 增原理
统计热力学中的熵增关系 熵增与系统演化的方向性
热力学第二 定律的表述
热量不可自发从 低温物体传递给
高温物体
等温过程和 绝热过程的 熵变关系
熵守恒
卡诺定理与 热机效率
热机效率最大值
不可逆过程的熵产生
01 不可逆过程中的熵产生
永不减少
02 熵产生与熵增原理的关系
熵增原理驱动
03 熵产生的计算方法
熵变计算
深入理解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揭示了在自然和人造系统中,熵总是增 加的事实。这个原理不可逆性和时间箭头的方向 性,也为能量转化提供了方向性,是热力学中重 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 06
第6章 热力学与其他领域的 联系
热力学与力学的 联系
热力学系统的力学特 性包括内能与动能、 势能的关系。与经典 力学相比,热力学通 过研究系统的能量转 换和传递,揭示了能 量守恒的规律与力学 运动规律之间的关联。
热学第5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l卡诺的伟大就在于,他早在1824 年,即第二定律发现之前 26年就得到了 “不可能性”,假如年轻的卡诺不是因病于 1832年逝世,他完全可以创立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只要彻 底抛弃热质说的前提,同时引用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 律,就可严密地导出卡诺定理。
l事实上,克劳修斯就是从卡诺在证明卡诺定理的破绽中意 识到能量守恒定律之外还应有另一条独立的定律。
L
T
S T
L
五. 理想气体的熵 T dS =dQ
dS =(dU + pdV )/T
对于理想气 体
dS
CV ,m
dT T
R
dV V
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CV,m 可近似认为是常数,则
S
S0
CV ,m
ln
T T
R ln
V V0
利用 pV = RT 可得: dV/V = dT/T- dp/p
统状态的一个独立参数,另一个独立参数可任意取。
例如以T 为纵轴,S 为横轴, 作出热力学可逆过程曲线图,这种 图称为温-熵图即T-S 图。
T-S 图中任一可逆过程曲线下的面积就是在该过程中 吸收的热量。
在图中,顺时针可逆循环中的线段 a-c-b 过程是吸热 过程,b-d –a 是放热过程。
整个循环曲线所围面积就 是热机在循环中吸收的净热量, 它也等于热机在一个循环中对 外输出的净功。
T a( A)
T a ( B )
T a ( E )
b dQ 值仅与处于相同初末态的值有关,而与路径无关
aT
dQ
( T
)可逆
0
b dQ 是一个态函数,这个态函数称为熵,以符号 S 表示
a可逆 T
Sb Sa
b dQ a可逆 T
第五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汉符里 · 代维的实验 焦耳的长期研究
正确认识
焦耳
焦耳
1)热不是传递着的物质,而是物质大量微粒热运动的宏观表现,热量 不是物质所含热质的多少,而是传递着的能量。
2)作功和传热是使物质系统的能量发生改变的两种方式,作功与广 义位移相关,而传热则与系统温度不均匀相联系的能量传递。
又该怎样定量地讨论热量呢?这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
(3)内能的组成:分子热运动动能(平动加转动和振动)、分子间的 相互作用势能(理想气体无)、原子、分子内部的其他能量(不变量) (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 形式,绝热的准确含义
dU đA = đQ
绝热 đQ=0
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必须注意几点
A.最常用的形式是:dU = đA + đQ B.功是过程量,一般不对应于始末状态的态函数差值;热量也是 过程量,也不对应于始末状态的态函数差值;内能是态函数,热 力学过程内能的改变只由对应于始末状态的态函数差值确。内能、 功和热量三个量在地位上不等价。 C.符号规定:DU = A + Q DU 的符号是由计算结果确定的; A﹥0,表示外界对系统作功,反之,A﹤0; Q﹥0,表示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反之,Q﹤0; 例,理想气体作等温膨胀,系统对外功A﹤0,对外作功序言有动 力,就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Q﹥0, DU =? 。 (5)这个公式非常重要
cv R 1
和
c p cv
R 1
五,气体的内能,焦汤效应 1,焦耳实验,气体的内能 气体自由膨胀,A=0,如果绝热,Q=0,内能不变U2=U1
热力学方法则是依据若干实验事实总结出相应的宏观规律,采取简单描 述方法,从而是现象的、非本质的。适合于研究过程变化的结果而不去追究 细节,突出能量核心线索。与实际工作大为有利。这正是后面章节的内容。 系统从一个平衡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态,它的研究既要用到分子物理 学,也要用到热力学,起点和终点主要用到分子物理学,对于过程若不考虑 细节则主要用到热力学,从而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的综合使用相辅相成,才 能较好地解决热学问题。 §1,热力学过程 §2,功
统计热力学
这就是定域体系的自由能公式,式中Q称为分子配分函数。
❖ 总结
定域体系有三个重要公式:
1、总微观状态数
γν ι
Ω Ν! ι
D
i νι!
2、最可几分布
FkT lnQN
3、热力学函数
*
ni N
g ie i g ie i
i
基本粒子:如电子、中子、光子等。 复合粒子:如原子、分子等。 复合粒子构成体系:如一升气体,一摩尔晶体等。 (2)统计体系分类 按照体系内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可把体系分为近独立 粒子体系和相依粒子体系。 按照体系内粒子是否可区分,也可把体系分为定域粒子体 系和离域粒子体系。
(3)微观态和宏观态 体系的微观态是指在某一瞬间,体系中全体
N个全同粒子构成体系,总自由度为Nf (f 为一个粒 子自由度),需要2 Nf 维相空间。
Γ空间:描述N个粒子构成体系,整个气体运动状态的 相空间,也叫做气体相空间。 Γ空间中的一个相点 代表体系的一个微观运动状态。
测不准原理:△q× △p≈ h
相胞:hf
❖ §1.2 粒子微观运动状态的描述 一、自由粒子
ni !
2、最可几分布
ni* e i e(i)/kT gi
3、热力学函数
Sk
i
[ni*lnngi*i ni*]
❖ §2.3 费米-狄拉克统计
由质子、中子、电子以及由奇数个这些基本粒子组成的复合粒子构成的体系 服从费米-狄拉克统计。这个统计分布的特点是每一状态最多容纳一个粒子。
一、微观状态数
D D
如果每个容器最多容纳物体数目不受限制,有多少种排列方式(N≤M)?
N个可区分的物体,排列在M个不同容器中,物体的数目不受限制,可能的方式 数有多少?
《化工热力学与统计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热力学与统计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应用化学本科专业课程代码:18E01227学时分配 24赋予学分:2先修课程:物理化学高等数学化工原理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后续课程:毕业论文/设计二、课程性质与任务化工热力学与统计热力学是化学工程的重要分支和基础学科,是应用化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化工热力学与统计热力学的原理和应用知识,是从事化工过程的研究、开发以及设计等方面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工程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
化工热力学与统计热力学就是运用经典热力学的原理,应用几率规律和力学定律求出大量粒子运动的统计规律,结合反映系统特征的模型,解决工业过程(特别是化工过程)中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和预测、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计算、能量的有效利用等实际问题。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化工过程的实际问题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认识,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化工热力学与统计热力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有关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使学生能够掌握化工热力学与统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能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原理和模型计算化工中涉及热力学数据,能够利用相平衡原理和化学反应平衡原理分析问题不仅能学习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且,也能学习到物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1化工热力学与统计热力学发展简介1-2化工热力学与统计热力学内容和应用1-3化工热力学与统计热力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4学时)2-1纯物质的P-V-T关系2-2气体的状态方程2-3对比态原理及其应用2-4真实气体混合物的P-V-T关系——混合规则2-5液体的P-V-T性质第三章流体的热力学性质(4学时)3.0 引言3.1 热力学性质间的关系3.2 热力学性质的计算3.3 逸度与逸度系数3.4 两相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及热力学图表第四章流体混合物的热力学性质(6学时)§4.1 变组成体系热力学性质间的关系式与化学位§4.2 偏摩尔性质§4.3 混合物的逸度和逸度系数§4.4 理想溶液和标准态§4.5 活度和活度系数§4.6 混合过程性质变化§4.7 超额性质§4.8 活度系数与组成的关联第五章统计热力学基础(8学时)§5.1 粒子各运动形式的能级及能级的简并度§5.2 能级分布的微态数及系统的总微态数§5.3 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5.4 玻耳兹曼分布§5.5 粒子配分函数的计算§5.6 系统的热力学能与配分函数的关系§5.7 系统的摩尔定容热容与配分函数的关系§5.8 系统的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5.9 其它热力学函数与配分函数的关系§5.10 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五、教学设备和设施多媒体教室、化工热力学教学软件等六、课程考核与评估1 本课程为选修考查科目;2 本课程采用总评成绩评定方法,期末考查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统计热力学基本方法
第五章 统计热力学基本方法在第四章我们论证了最概然分布的微观状态数lnt m 可以代替平衡系统的总微观状态数ln Ω,而最概然分布的微观状态数又可以用粒子配分函数来表示。
在此基础上,为了达到从粒子的微观性质计算系统的宏观热力学性质之目的,本章还需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导出系统的热力学量与分子配分函数之间的定量关系;(2)解决分子配分函数的计算问题。
§5.1 热力学量与配分函数的关系本节的主要目的是推导出系统的热力学函数与表征分子微观性质的分子配分函数间的定量关系。
在此之前先证明β = - 1/(kT )一 求待定乘子β对独立可别粒子系统: ln Ω = ln t m = ln (N !∏ii i !g iN N ) = ln N ! +i iiln g N∑ -∑ii!ln N将Stirling 近似公式代入、展开得 ln Ω = N ln N +i ii ln g N ∑ -∑iii ln N N代入Boltzmann 关系式 (4—6)得 S = k (N ln N +i ii ln g N ∑ -∑iii ln NN )按Boltzmann 分布律公式 N i = qNg i exp (βεi ) ,代入上式的ln N i 中,利用粒子数与能量守恒关系得独立可别粒子系统: S = k (N ln q -βU ) (5—1a) 独立不可别粒子系统: S = k (N ln q -βU - ln N ! ) (5—1b) 上式表明S 是(U ,N ,β)的函数,而β是U ,N ,V 的函数,当N 一定时,根据复合函数的偏微分法则 NV N U N N V U S U S U S ,,,,⎪⎭⎫⎝⎛∂∂⎪⎪⎭⎫ ⎝⎛∂∂+⎪⎭⎫ ⎝⎛∂∂=⎪⎭⎫ ⎝⎛∂∂βββ 对(5—1a,b )式微分结果均为 N V U S ,⎪⎭⎫ ⎝⎛∂∂N V N V U U q N k k ,,ln ⎪⎭⎫ ⎝⎛∂∂⎥⎥⎦⎤⎢⎢⎣⎡-⎪⎪⎭⎫ ⎝⎛∂∂+-=βββ (5—2) 又 q =)exp(g iiiβε∑ 所以NV q ,ln ⎪⎪⎭⎫ ⎝⎛∂∂β = NV q q ,1⎪⎪⎭⎫ ⎝⎛∂∂β= )exp(g 1i i i i βεε∑q =N U(5—3)代入(5—2)式得 NV U S ,⎪⎭⎫ ⎝⎛∂∂= - k β 对照热力学中的特征偏微商关系 TU S NV 1,=⎪⎭⎫ ⎝⎛∂∂ 便可以得到 kT 1-=β二 热力学函数U ,S ,F 与粒子配分函数q 的关系1 热力学能U 由(5—3)式得 U = N N V q ,ln ⎪⎪⎭⎫ ⎝⎛∂∂β , 将kT 1-=β代入得 U = NkT2 NV T q ,ln ⎪⎭⎫ ⎝⎛∂∂ (5—4a ) 系统的摩尔热力学能 U m = RT 2NV T q ,ln ⎪⎭⎫ ⎝⎛∂∂ (5—4b )由于(5—3)式对独立可别与独立不可别粒子系统具有相同的形式,所以(5—4)式适用与整个独立粒子系统。
07_统计热力学基础小结
核的总配分函数等于各原子的核配分函数的乘积。 q n ,total = (2s n + 1)(2 s n '+1)(2 s n "+1)... = ∏ (2 s n + 1) i
i
仅在此种近似下,核配分函数才与温度 T 无关,此时有: H n = U n = CV (n) = 0 p = -(∂An/∂V)T,n=0 An = − NkT ln qn ∂A S n = − n = Nk ln q n ∂T V , N Gn = − NkT ln qn = An 分子全配分函数 q = q t ⋅ q r ⋅ qV ⋅ qe ⋅ q n 化学反应体系的公共能量标度 按公共能量标度, q ' = ∑ g i e −(ε 0 +εi ) / kT =e −ε 0 / kT ∑ g i e −ε i / kT = e −ε 0 / kT ⋅ q 能量标度的改变只对具能量单位的量 U、H、F、G 有影响,即多一项 U0 例如:对非定位系 A = − kT ln qN + U0 N!
1
二.波尔兹曼能量分布式 N i* = N gi e − εi / kT ∑ gi e−εi /kT
i
最可几分布时 i 能级上的粒子数 e −ε i / kT 称波尔兹曼因子
Ni g e − ε i / kT = i − ε i / kT N ∑ gie
i
i 能级上的粒子数占总粒子数之比,也称能级分布数
同左
同左
CV =
∂ ln q p = NkT ∂V T , N
同左
对来自第一定律的函数(H、U、CV、p)表达式相同 对来自第二定律的函数(S、A、G)表达式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5.1概论
量子力学是20世纪二十年代产生的一门现代理 论。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论,1924年后建立了量 子力学,薛定锷从粒子的波动性,类比于驻波,建 立波动方程,海森堡从粒子的粒子性,建立了矩阵 方程,后来狄拉克把两者统一起来,建立了矢量方 程,所以量子力学的理论非常深奥。
8
5.1概论
量子力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粒子的行为,研
1 V ( )h 2
振动量子数,取 0, 1, 2, 3
~ c 振动频率: ~振动波数,单位 ( m 1 )
V 也是量子化的。
gV 1
所有振动能级都是非简并能级。
V 10kT
29
5.2 粒子运动形式、能级、简并度
(4)原子核和电子的运动能级
I)
粒 子 在 能 级 上可 以 有
不同的分布方式 I 、 II 、 III 、
、S,每一种分布方式称为一个能级分布(简称分布)。
33
5.3 粒子的能级分布及系统微观状态数
2、系统的微观状态: 实现某一个能级分布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每一种方
能量i必是量子化的。如果一个粒子具有能量值i,我们就
说这个粒子分布在能级i上。
(1)分子总是处在一定的能级上,除基态外各能级的g都很大。
(2)宏观静止的平衡态系统,分子却不停地在能级间跃迁,在
同一能级中不断改变状态。
31
5.2 粒子运动形式、能级、简并度
2、关于能级间隔及数学处理:
一般处于电子基态
统计力学弥补了这两方面的不足,它把宏观与微
观联系起来,所以统计力学在热力学与量子力学
架起了一座桥梁。
10
5.1概论
统计力学研究的方法是微观方法,对于微观粒
子的微观性质(平动、转动、振动、能级、简并
度…),用统计力学,求出其统计平均值,从而得
到体系的宏观热力学性质(T、V、P、S、Cp…,从
这个意义上讲,统计力学又叫统计热力学。
一个能级的能量值,而不能是任意值。
18
5.2 粒子运动形式、能级、简并度
1、微观粒子的不同运动形式: 微观粒子的运动不同于宏观物质的运动,可以用量
子力学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微观粒子有多种不
同的运动形式。 例如,分子具有5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分别是:
分子整体在空间中的平动(t)
分子绕其质心的转动(r) 分子内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v) 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e) 原子核运动(n)
1
第五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2
第五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概论 粒子运动形式、能级、简并度 粒子的能级分布和系统的微观状态数 最概然分布和Boltzmann熵定理 Boltzmann分布 粒子配分函数及其分离 配分函数和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各种运动配分函数的计算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
能级
量子态 能级简并度
楼层
房间 楼层房间数(可能的量子态数量)
25
5.2 粒子运动形式、能级、简并度
能级 基态
能级对应的量子状态
nx、ny、nz
能级的能量值 ε
简并度 g
(1 , 1 , 1)
3h2 8mV
2 3
1 3
第一激发态
第二激发态
(2 , 1 , 1) (1 , 2 , 1) (1 , 1 , 2) (2 , 2 , 1) (2 , 1 , 2) (1 , 2 , 2) (2 , 2 , 2)
谱等等 ) 出发,但是,统计热力学研究的对象却不是 单个的分子,或者原子,其研究的对象和经典热力学 的研究对象一样,也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或者离 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宏观物质体系。 在统计热力学中,把构成宏观物质体系的各种
不同的微观粒子,统称为:“子”
14
5.1概论
4、统计体系的分类
根据体系中的每个粒子是否可以分辨,可将统计
对于电子和原子核的运动,能级差较大,所以 在通常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中,电子和原子核基 本上都处于基态,因此在一般的热力学处理中,可 以不考虑原子核和电子的运动能级,电子运动和核 运动能级表达式没有统一的公式。
e 102 kT n更大
30
5.2 粒子运动形式、能级、简并度
小结:
1、t、r、V、 e、n均是量子化的,所以分子i的总
系的宏观性质,用热力学函数的改变值来判断过
程进行的方向与限度。由于热力学基本原理是人
们无数经验的总结,因此热力学得出的结论与规
律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与普适性。
6
5.1概论
热力学有其局限性,它只关心体系中大量 粒子的整体行为,并不关心粒子的结构以及个
别粒子的行为,热力学无法从物质的微观结构
来解释系统的宏观性质,从而阐述系统发生变 化的根本原因,因而给人一种“知其然,而不 知其所以然”的感觉。 物质的宏观性质归根结底是微观粒子运动 的客观反映,所以量子力学和统计热力学正好 弥补了热力学的这一缺陷。
体系分为“定域子体系”和“离域子体系”,或者分 为“定位体系”和“非定位体系”。 (1)定域子体系 体系中每个粒子是可以分辨的, 可以设想把体系中每个粒子分别编号 而不会混淆,例如晶体体系。 (2)离域子体系 体系中每个粒子是无法彼此分辨。
例如粒子作无序运动的气体体系。
15
5.1概论
统计体系的分类
j 分子转动量子数,取0, 1, 2, 3。 转动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27
5.2 粒子运动形式、能级、简并度
转动能级简并度:
gr 2 j 1
转动能级间隔: r 10 23 J 10 2 kT
28
5.2 粒子运动形式、能级、简并度
(3)振动能级表达式:
考虑双原子分子模型,视为简谐振动,则:
统计体系的分类
(4)相依子体系 体系中粒子之间的作用势能
不能忽略。体系的内能中包含有粒子之间的作用 势能,如实际气体、液体等。
U
n
i
i i
UP
17
5.2 粒子运动形式、能级、简并度
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则需要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量子力学的研究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只能 是特定的量子状态,而不能是任意的运动状态。 微观粒子所具有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只能是某
19
5.2 粒子运动形式、能级、简并度
平动、转动和振动是分子的整体运动的三种形式,
而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 (e)和原子核运动 (n)两种运动形
式则是分子内部更深层粒子的运动形式。 平动、振动和转动都与体系的温度相关,故:平
动、振动和转动为热运动;
电子运动、原子核内运动与体系的温度几乎无关, 故:电子运动和原子核内运动为非热运动。
h 2 2 2 t ( nx n y nz ) 2/ 3 8mV
各种运动形式能量中能量最低的能级称为各自 的基态能级。基态上: nx= ny= nz=1,则:
2
3h 0 2/ 3 8mV
2
23
5.2 粒子运动形式、能级、简并度
平动能级间隔:
能级间隔指相邻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一般:
( M 1)! N!
(4)将N个相同的物体放入M个不同容器中(每个容器 的容量不限),则放置总方式数:( M N 1)!
5.1概论
4
5.1概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将N个不同的物体放入M个不同容器中(每个容器
的容量不限),则放置总方式数:M N
(6)将N个不同的物体分成K份,要保证每份的个数分
别为N1、N2、……NK,总的分法数为:
总处于基态(除核 反应)
t r V e n 不可当作连续( ) 近似连续( )
32
5.3 粒子的能级分布及系统微观状态数
1、系统中粒子的能级分布:
在满足:
U ni i i N ni i
t与体积V有关: 从平动能级表达式可知:V越小, t越大
24
5.2 粒子运动形式、能级、简并度
微观粒子的每一个量子状态都有一个特定的能量值, 但是,不同的量子状态的能量值可能是相等的,也就是
说,一个能级可以对应的不同的量子状态,某一个能级
所对应的量子状态数,称为这个能级的简并度。
系统 粒子 摩天大楼 人
根据体系中的粒子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可将
统计体系分为“独立子体系”和“相依子体系”。
(3)独立子体系 体系中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
忽略不计,粒子之间没有作用势能,体系的内能是 体系中每个粒子所具有的能量之和,如理想气体。
U n11 n2 2 ni i
i
16
5.1概论
律,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统计热力学研究的方法
统计热力学从微观粒子的结构信息和运动规律 出发,利用统计的方法,得到由大量微观粒子构成 的宏观物质体系的宏观规律性。
13
5.1概论
(3)统计热力学研究的对象
统计热力学研究时,虽然是从单个物质微粒的性
质 ( 例如分子的振动频率、分子的转动惯量、分子能
N! N1! N 2 ! N K !
N!
N !
i i 1
K
2、Stirling公式(近似公式): 若N值很大,则
ln N! N ln N N
N越大越精确。
5
5.1概论
2、经典热力学、统计热力学、量子力学的关系 经典热力学是以大量粒子组成的系统为研 究对象,从实验中归纳出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 定律,这是热力学的基础。讨论了热力学平衡体
究方法是通过求解薛定锷方程,得出粒子运动的
波函数以及对应的能级,并且结合实验得出的光
谱数据,从而得出粒子运动的性质与规律,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