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概论 免疫知识点整理共107页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概论

医学免疫学概论
机体识别和清除一切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 具有免疫记忆效应 机体识别和清除一切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机体识别和清除一切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针对于特定相应的抗原发挥作用 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机体识别和清除一切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针对于特定相应的抗原发挥作用 机体识别和清除一切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免疫球蛋白 补体
细胞因子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统组成
人 体 淋 巴 组 织 分 布
各种免疫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免疫的类型
• 特异性免疫的基本类型
–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免疫的类型
• 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
– 识别阶段 – 增殖与分化阶段 – 效应阶段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中枢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
骨髓 胸腺
淋巴结 脾脏 黏膜淋巴组织
抗原提呈细胞 淋巴细胞
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 针对于特定相应的抗原发挥作用 针对于特定相应的抗原发挥作用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 不可遗传 机体识别和清除一切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 个体差异性 针对于特定相应的抗原发挥作用
免疫的类型 机体识别和清除一切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针对于特定相应的抗原发挥作用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 特异性免疫 针对于特定相应的抗原发挥作用

免疫学基础知识

免疫学基础知识

精选ppt
NK细胞杀伤靶细胞
20
三 免疫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
➢ 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和活化后产物杀伤效应 ➢ 抗原递呈作用 ➢ 免疫调节作用:分泌细胞因子
巨噬细胞吞噬细菌
精选ppt
21
三 免疫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捕获和处理抗原,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将抗原肽提呈给T 细胞, 使T 细胞活化、增殖的一类免疫细胞。
胞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细胞、效应分子和记忆细胞; 3. 效应阶段: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
精选ppt
5
一 免疫学概论
免疫应答类型
固有免疫:机体先天的、固有的免疫。 适应性性免疫:受病原体感染或接种疫苗而获得的免疫。
固有免疫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皮肤
吞噬细胞、NK细胞
粘膜
抗菌蛋白
皮肤及粘膜分泌物
炎症应答
适应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淋巴细胞
抗体
精选ppt
6
一 免疫学概论
免疫系统组成
㈠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脾、淋巴结、黏膜及皮肤相关淋巴组织。
㈡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系(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 粒细胞系(噬中性粒细胞、噬酸性粒细胞、噬碱性粒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巨噬细胞,肥大细胞)。
精选ppt
13
三 免疫细胞
三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T细胞 B细胞 NK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抗原递呈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B细胞等
其他免疫细胞
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精选ppt
14
三 免疫细胞

免疫学重点笔记

免疫学重点笔记

免疫学重点笔记
1. 免疫系统的组成
- 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和细胞组成,包括淋巴结、脾脏、骨髓
和白血细胞等。

-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并消除外来入侵的病原体,维持
机体的免疫稳态。

2. 免疫系统的两种免疫反应
- 免疫系统有两种免疫反应方式: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 先天性免疫是通过遗传获得的免疫能力,可以立即对抗病原体。

- 获得性免疫是通过经历感染或接种疫苗等方式获得的免疫能力,需要一段时间来建立。

3. 免疫细胞的种类及功能
- 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

- 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和B细胞,T细胞主要负责细胞免疫,B 细胞主要负责体液免疫。

- 巨噬细胞主要负责吞噬和消化病原体,粒细胞主要参与炎症反应。

4. 免疫系统的疾病及治疗
- 免疫系统的疾病包括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等。

- 免疫缺陷病可以通过免疫增强治疗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 自身免疫病可以通过免疫抑制治疗来减轻症状和控制疾病发展。

- 过敏反应可以通过避免过敏原和使用抗过敏药物来治疗。

以上是免疫学的重点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多信息,请随时提问。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1•固有免疫(inn ate immu nity ):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一、骨髓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㈠骨髓的功能1.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2.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二、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㈠胸腺的结构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

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1 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调节•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一、淋巴结4•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二、脾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1.T、B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3•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过滤作用(过滤血液)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1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2(B细胞)产生分泌型IgA四、免疫细胞免疫细胞(immunocyte ):是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之有关的细胞。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免疫学知识点:1.免疫的概念、特性及功能:免疫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排除“非己”,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免疫具有识别“自己”与“非己”的特性,能识别非自身物质间的微小差异如同分异构体、旋光性等。

免疫还具有特异性和免疫记忆功能,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更多、更快、反应更强烈。

免疫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能够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抗衰老和抗肿瘤。

2.生物体的防卫系统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构成,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的方法与途径:生物体的防卫系统包括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吞噬细胞、NK细胞、抗菌蛋白、炎症应答和淋巴系统。

免疫系统由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构成,包括骨髓、法氏囊(禽类)胸腺、淋巴结、脾、淋巴组织、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和免疫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

免疫分子包括分泌型和膜型,如抗体、补体、细胞因子、TCR、BCR、CD、MHC等。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的方法与途径包括睡眠充足、不要酗酒、保持乐观、多参加运动、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外周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的免疫作用:淋巴结是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和过滤作用(淋巴液)。

脾脏是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的场所,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和滤过作用(血液)。

4.T、B细胞的种类及各自的作用:T细胞包括CD4+T(初始T细胞、Th1细胞、Th2细胞)和CD8+T(杀伤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CD4+T作用包括辅助B细胞体液免疫和T细胞细胞免疫,CD8+T作用包括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和分泌抑制因子减弱或抑制免疫应答。

B细胞包括B1细胞亚群和B2细胞亚群,B1细胞亚群主要产生IgM类的低亲和力抗体,不发生抗体类别转换,无免疫记忆,B2细胞亚群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抗原递呈和免疫调节。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分子信使,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能够调节和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

免疫学知识分章节归纳

免疫学知识分章节归纳

免疫学知识分章节归纳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此功能过低或缺失易发生免疫缺陷病,应答过强发生超敏反应(2)免疫监视: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易导致肿瘤的发生(3)免疫自身稳定: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机制。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1、骨髓功能: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和产生抗体的主要部位2、胸腺功能:是T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免疫调节作用;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1、淋巴结 (浅皮质区是非胸腺依赖区深皮质区是胸腺依赖区)2、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过滤作用。

2、脾 (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含B细胞)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过滤作用。

3、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主要分布于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

其功能和特点为:1).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2).产生分泌型lgA。

第三节淋巴细胞归巢及再循环1、参与再循环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

2、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1)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趋合理2)增加淋巴细胞与抗原及抗原提呈细胞接触的机会3)使机体所有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称为一个有机整体第三章抗原第一节1、抗原: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B/T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2、免疫原性:指抗原被T/B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识别及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能力。

3、免疫反应性:抗原与其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原性;一些小分子不能诱导免疫应答,仅与应答效应物结合,称为不完全抗原)4、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抗原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功能单位。

免疫学概论 免疫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概论 免疫知识点整理

识别阶段
(二)活化阶段
C4、C2是C1的底物,在Mg2+的存在下,分别裂解为 C4a,C4b两个片段和C2a,C2b两个片段。
C4b与C2a结合成C4b2a,成为C3转化酶。 C3在C3转化酶作用下,裂解成C3a和C3b。 C3b与C4b2a相结合产生C4b2a3b为经典途径的C5转化酶。
• 裂解片段,F(ab’)2,无Fc片段 • 与抗原结合可发生凝集反应
第四章 补体系统 ( Complement system)
补体系统的激活
补体系统激活途径
补体的激活过程依据其起始顺序的不同,可分为 三条途径: • 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激活的途径,最 先被人们所认识,故称为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 • 由MBL(Mannose-binding lectin)结合至细菌启 动激活的途径,MBL途径(lectin pathway); ; • 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而从C3开始激活 的途径,称为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 研究细胞因子有助于阐明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 机制,有助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特别 是利用细胞因子治疗肿瘤、感染、造血功能障 碍以及自身免疫病等已收到初步疗效,具有非 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
根据功能可大致分为六大类: • 白细胞介素 • 干扰素 • 肿瘤坏死因子 • 集落刺激因子 • 趋化因子 • 生长因子
(二)旁路途径的激活
当细菌的脂多糖,肽 聚糖,病毒,肿瘤细 胞等激活物质出现时, H因子,I因子不能灭 活C3b,C3bBb,使旁 路途径被激活。
C3 转化酶
C5 转化酶
(三)激活效应的扩大
当C3被激活后,裂解 为C3b,C3b又可在B 因子和D因子的参与作 用下合成新的C3bBb, 进一步促使C3裂解, 血浆中有丰富的C3、B 因子、Mg2+就可能在 激活部位产生显著的 扩大效应,又称为正 反馈途径。

免疫学知识点梳理

免疫学知识点梳理

免疫学知识点梳理免疫学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1.免疫的概念2.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特点比较。

3.免疫的三大功能防御、自稳、监视,相应的病理反应为超敏及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

4.免疫系统的组成5.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6.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

7.主要的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有哪些。

8.克隆选择学说第二章抗原1.抗原的定义2.完全抗原与半抗原的定义及特点3.抗原表位的分类(线性表位-T细胞和构象表位-B细胞)、抗原结合价4.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交叉抗原的生物学意义。

5.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理化因素、宿主因素、免疫途径及方法)6.抗原的种类:1)抗体产生是否对T细胞依赖:TD抗原、TI抗原2)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3)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7.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免疫佐剂、超抗原、丝裂原第三章抗体1.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定义。

2.抗体的基本结构:重链(H链)和轻链(L链);可变区(V区):超变区(CD1-3)和骨架区(FR1-4)恒定区(C区):CH 1-4;CL铰链区:CH1与CH2之间。

结构域和功能区:VH和VL抗原结合位点;CH1和CL为Ig同种异型遗传标志所在;CH2和CH3为补体C1q结合位点;CH3和CH4能与多种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产生免疫效应。

3.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2个Fab(抗原结合片段),1个Fc(可结晶片段)胃蛋白酶水解片段:1个Fab’ 2段,多个pFc’段4.抗体的类型:根据重链C区氨基酸组成的差别分为,IgG、IgA、IgM、IgD、IgE。

型:根据轻链C区氨基酸组成的差别分为,λ和Κ5.抗体三类不同的抗原决定基:同种型:同一种属所有个体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同种异型: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Ig分子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

存在于Ig C区和V区。

免疫知识基础知识点总结

免疫知识基础知识点总结

免疫知识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免疫系统结构免疫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和细胞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淋巴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等。

其中,淋巴器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包括胸腺和淋巴组织(如淋巴结、扁桃体、腺样体等)。

这些器官通过淋巴循环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免疫系统。

二、免疫细胞免疫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等。

其中,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细胞,它们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主要起着细胞免疫的作用,而B淋巴细胞主要分泌抗体来进行体液免疫。

三、免疫分子免疫系统的分子主要包括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

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能够识别和结合外来抗原,从而协助其他免疫细胞来清除抗原。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生物活性分子,它们能够影响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化等过程。

补体是一组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组成的系统,它们具有溶解细菌、促进炎症反应等功能。

四、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多种调节因素的影响,包括免疫系统本身的调节和外界环境的调节。

免疫系统内部的调节主要包括免疫耐受和免疫记忆。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从而避免对自身组织的损害。

免疫记忆是指免疫系统对曾经接触过的抗原产生持久的免疫应答,从而使得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清除抗原。

外界环境的调节主要包括病原体的逃逸机制、药物的调节以及环境因素等。

综上所述,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通过多种细胞和分子相互协作来保护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了解免疫系统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如何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清除自身异常细胞以及维护机体稳态的学科。

下面是关于免疫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

1.免疫系统与免疫反应:免疫系统主要由淋巴器官、白细胞和免疫分子等组成。

当机体遭受病原微生物入侵时,免疫系统会启动免疫反应,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防线。

先天免疫反应快速、非特异性,主要由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等执行。

获得性免疫反应慢速、高度特异性,主要由T细胞和B细胞等负责。

2.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包括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无粒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T细胞分为CD4+辅助T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负责调节和执行免疫反应。

B细胞是抗体的主要产生细胞,可以识别病原微生物并分泌抗体。

自然杀伤细胞具有直接杀伤病原微生物和异常细胞的能力。

3.免疫分子:免疫分子包括抗体和细胞因子。

抗体是B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可以识别并结合病原微生物,标记其进行清除。

细胞因子是一类分泌蛋白,包括白介素、干扰素等,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进或抑制免疫反应。

4.先天免疫:先天免疫是机体固有的免疫防御机制,与病原微生物的非特异性结合和杀伤有关。

这种免疫反应在感染初期迅速发生,不依赖于记忆和特异性识别,主要通过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执行。

5.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在机体遭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后逐渐形成的具有记忆和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反应需要T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配合,通过特异性抗原识别和抗体生成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传播。

6.免疫记忆:免疫记忆是指机体对特定抗原的记忆反应,包括细胞免疫记忆和体液免疫记忆。

细胞免疫记忆由经历感染并留在体内的记忆性T细胞完成,可以快速识别和清除再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体液免疫记忆由记忆性B细胞完成,可以迅速分泌抗体对抗特定病原微生物。

7.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是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耐受,以避免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

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一、免疫学功能
四、佐剂
1.定义: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的物质
2.功能:①延缓抗原的降解,延长在体内的潴留时间
②增强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和提呈能力
③非特异性增强和放大免疫应答
④提升免疫效果
⑤改变免疫类型
六、Th 淋巴细胞的分类及特点
七、免疫球蛋白分类
根据重量恒定区不同而分5 类
九、肿瘤相关抗原
肝癌——AFP 结肠癌——CEA 鼻咽癌——EB 病毒宫颈癌——HPV 乙肝——HBV 前列腺癌——PSA
十、免疫缺陷病
十一、我国常用疫苗:乙肝、卡介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麻疹活疫苗
1.灭活疫苗: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脑乙脑钩端螺,外加一个狂犬病
2.减毒活疫苗:脊髓麻疹卡介苗
3.类毒素疫苗:破伤风、白喉类毒素
4.疫苗接种时间:出生就打卡介苗,乙肝疫苗016
脊髓灰质炎234, 345 月百白破
8 月不忘麻疹苗。

免疫知识点总结

免疫知识点总结

免疫知识点总结免疫系统的研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科学领域,它涉及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其基本知识和原理对于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免疫系统的基本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免疫记忆和免疫调节等方面。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淋巴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是免疫反应发生和调节的重要场所。

(2)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是免疫系统的主要执行细胞。

(3)单核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是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

(4)溶解因子:包括抗体、亲和素、补体等,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分子。

(5)调节因子:包括细胞因子、淋巴因子等,是免疫系统的重要调控分子。

2. 免疫系统的结构免疫系统的结构包括原发淋巴器官和继发淋巴器官两部分。

原发淋巴器官是指胸腺和骨髓,是淋巴细胞的生成和发育的场所。

继发淋巴器官是指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是淋巴细胞的聚集和活化的场所。

免疫系统的结构还包括三种免疫细胞的分布:T细胞主要在胸腺发育,B细胞主要在骨髓发育,而淋巴细胞主要在脾脏和淋巴结活化。

二、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外界侵染和异物侵入的复杂生物过程,主要包括抗原识别和抗原消灭两个阶段。

1. 抗原识别抗原是能够诱导免疫应答的分子,通常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结构成分、肿瘤细胞的特异抗原、外源层次抗原等。

抗原识别是机体免疫应答的第一步,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T细胞抗原受体(TCR):T细胞通过TCR识别MHC抗原肽复合物。

(2)B细胞抗原受体(BCR):B细胞通过BCR识别游离抗原。

(3)抗体:抗体能够特异性地结合抗原,促进抗原的清除。

2. 抗原消灭抗原消灭是机体针对抗原进行的多种免疫应答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两种方式。

免疫学概论 免疫知识点整理107页PPT

免疫学概论 免疫知识点整理107页PPT

谢谢!
107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免疫学概论 免疫知识点整理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医学免疫学重点整理

医学免疫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免疫术语免疫( 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辨别“自己”和“非己”,对自己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清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响。

免疫系统的构成免疫器官免疫分子免疫细胞白细胞中枢外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胸腺脾脏固有免疫构成细胞TCR免疫球蛋白骨髓淋奉承吞噬细胞BCR补体法氏囊(禽类)黏膜有关淋巴组织树突状细胞CD 分子细胞因子皮肤有关淋巴组织NK 细胞黏附分子NKT 细胞MHC 分子其余(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因子受体和嗜碱性粒细胞等)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 细胞B 细胞免疫的主要功能免疫防守:防备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消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余有害物质。

免疫监督:随时发现和消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免疫自己稳固:经过自己免疫耐受和免疫调理两种主要的体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固。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色固有免疫(先本性免疫 / 非特异性免疫)分类......适应性免疫(获取性免疫 / 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观点: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久进化中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物质基础:组织屏障: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B1细胞、T 细胞固有免疫效应分子:补系统统、细胞因子、溶菌酶、抗菌肽、乙型溶素作用特色:先本性(无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先( 0~ 96 小时)非特异性(模式辨别受体)无记忆性适应性免疫( acquired immunity):观点: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 B 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己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含消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物质基础: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 APC)作用特色:获取性(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后( 96 小时后启动)特异性( TCR/BCR)记忆性耐受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术语黏膜有关淋巴组织( MALT , 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观点: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会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免疫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重点知识总结

一、免疫学概述(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表现,了解免疫学发展史) 1、免疫的概念: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的过程。

机体识别非己抗原,对其产 生免疫应答并清除,但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的一种生理反应。

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免疫分子膜型分子 分泌型分子 中枢 胸腺 骨髓 法氏囊 (禽类)外周脾脏 淋巴结 粘膜相关 淋巴组织 皮肤相关 淋巴组织干细胞系淋巴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 其他A P C (树突状细胞、 内皮细胞等) 其他免疫细胞 (粒细胞、肥大 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等)TCR BCR C D 分 子 粘附分子 MHC其他免疫球蛋白 补体分子 细胞因子3、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功能生理表现(有利) 病理表现(有哲) 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 抗感染超敏反应性疾病 免疫缺陷病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 清除突变细胞 清除病毒感染细胞 恶性肿瘤病毒持续性感染 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自己”耐受“非己”产生适度应答 清除衰老或损伤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二、免疫器官和组织(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的组成及作用,了解T 、B 淋巴细胞 的发育成熟及分布,了解淋巴细胞再循环) 1、免疫器官的组成: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骨髓功能:(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HSC 可分化成髓样干细胞和淋巴样干细胞,髓样 干细胞可分化为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淋巴样细胞可分化为B 细胞、T 细胞和 NK 细胞等 (2)B 细胞和 NK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后抗体产生的主要部位(1)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调节作用: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胸腺激素,促进胸腺细胞增殖和分 化为成熟T 细胞,对外周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也有调节作用胸腺 结构:皮质胸腺髓质功能:浅皮质区 深皮质区(3)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阴性选择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 (T 、B) 定居的场所,也是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 应答的主要部位 淋巴结 结构: 功能:(1)T 细胞和B 细胞定居的场所:75%T 细胞,25%B 细胞 (2) 免疫应答场所 (3)过滤作用(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脾 结构:白髓 (white pulp): (1) 脾小结(2)动脉周围淋巴鞘 动脉周围淋巴鞘-- T 细胞区 红髓 (red pulp):(1) 脾索(2)脾血窦 脾小结-- B 细胞区 边缘区:白髓和红髓交界的狭窄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