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厌食症的治疗与护理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药研究概况和进展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药研究概况和进展

2 中 医药 治 疗
中 医学认 为 , 厌食 主要病 变脏 腑 在脾 胃 , 脾 主 运化 , 胃司受 纳 , 二 者 和调 , 则 口能 知 五谷 饮 食 之 味, 若 喂养 不 当 、 他病 损 伤 、 情 志异 常 等 , 易造 成 脾 胃不 和 , 纳化失 职, 导 致 厌 食 。 临 床 多 从 脾 胃 人 手, 采 用多 种疗 法 。 2 . 1内治法 2 . 1 . 1辩证 论 治 根 据厌 食 症 的病 机 及 临 床表 现 , 各个 学者有 不 同分 型和 治疗 的观点 。邹 丽 萍 …认 为d , J L 厌食 症应 分 为 3型 , 赵嫦 玲 认 为应分 为 4 型, 而谢 晓丽 ¨ 则 认 为应 分 为 5型 。依 据分 型 用
不能 食乳 。 ” 《 杂病 广 要 》 亦云 : “ 脾 不 和 则食 不 化 ,
胃不 和则不 思 食 , 脾 胃不 和则 不 思 而 且 不 化 。 ” 充 分说 明本 病 病 位 在 脾 胃。其 病 因 除与 急 、 慢 性感 染性疾 病及 药 物影 响有 关 , 还 与喂 养方 式 、 疾 病 及 药物 因素 、 饮食 习惯 、 饮 食结 构 、 精 神 心理 、 气 候 因 素、 社 会环 境 、 自然 坏境 、 维 生 素 B及 微 量 元 素 z n 缺乏 等 因素 。此外孩 子 进餐 时 父母 缺 乏 正确 的 营 养知 识 以及 采 取 不 正 确方 式 , 如诱骗、 打骂 、 过 分 溺爱 等 , 这 都 在 不 同程 度 上影 响 了 孩 子 三餐 饮食 摄人 的质 量和 数量 , 加 之零 食过 多引起 厌食 。
1 病 因病 机
小儿脏 腑娇 嫩 , 形 气未 充 , 脾 常不 足 , 又“ 寒 暖 不能 自调 , 乳食 不知 自节 ” , 加 之喂 养 不 当 , 内外 合 因极 易导致 脾 胃不 和 、 受 纳 运化 失 司 而发 为本 病 。 宋 ・ 钱 乙《 d , J L 药 证 直诀 ・ 虚赢》 云: “ 脾 胃不 和 ,

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探讨

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探讨

2 2 疾 病 的影响 . 多种 急 、慢 性 疾病 常 常 伴 有 儿童 厌食 症 的 发 生 , 可能 与发 这 热 、病 原 体毒 素 的作 用 有关 。大 家 比较 熟悉 的如 病 毒性 肝 炎 、脾 胃功 能 失 调 、肠 道 寄 生 虫 、贫血 等 疾病 , 会 出现 厌 食 的 表 现 。 都 身 体 各 系 统 、器 官 有 病 , 其是 消 化 系统 超 负 荷 运 行 时 , 可 使 尤 均 消 化机 能 降 低 。 所 以 儿童 厌 食 要 及时 找 医 生 诊 治 , 要 自行 胡乱 不 用 药 , 免耽 误 治 疗 最 佳 时 机 , 致 病 情 加 重 。 以 导
不吃 或 不好 好 吃 , 则到 一定 时 间(0 n左右 ) 长就 会把 饭菜 收起 4 mi 家
来 , 他 只 能等 到 下 一 顿饭 时 才 能 吃 东西 , 在两 餐 之 间 , 准 自 而 且 不 取 任 何食 物 。在 开始 时 , 儿童 不 会 相 信 家长 , 往会 对 家长 胡 闹 , 往 强 迫 家长 投 降 , 经 过 几 次 饿肚 皮 的 经验 后 , 自然 会 学乖 了 , 但 他 会 自觉 地好 好 吃 饭 的 , 因为 一 个聪 明的 儿童 不 会 让 自己挨 饿 的 。这
用讲故事、看 电视或其它哄劝、g诱手段作为进食交换条件。否 I
则 , 分 散儿 童的 注意 力 , 将 影响 消化机 能 , 时注 意 力不集 中又 影 吃饭 响 食欲 , 欲 减退 就 更不愿 意 进 食 的恶 性循 环就 产里 及 临床 医 生趋 向于采 用 “ 饿 ” 饥 疗 法 。要 肯 定 而 又郑 重 地 告 诉儿 童 , 果 他吃 饭 时 没有 正 当理 由 如
种 做法 , 大影 响 了儿 童 的情 绪 , 成 了条 件 反 射性 拒 食 , 终发 大 形 最 展成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摘要: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

多发于1-6岁的儿童,可导致患儿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该病可有多种因素引起,中、西医对其病因各有见解。

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有中医疗法、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文将详细分析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希望能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病因;治疗;研究进展小儿厌食症是指以食欲不振、见食不贪甚至厌恶进食的一种疾病。

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城市儿童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1]。

该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对患儿的营养状况,机体免疫力、智力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其健康成长[2]。

本文对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病因分析1.1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分析中医学认为,脾胃健运才能知饥欲食[3]。

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位为脾,其主要病因为脾失健运,胃纳失常。

小儿的脏腑娇嫩,脾脏功能尚不健全。

喂养不当、情志失调、先天不足、他病伤脾等都会影响脾胃的纳运功能,造成食欲减退[4]。

古代文献中对其病因也有诸多论述[5]:如《灵枢?脉度》指出“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内经》有云“脾胃者,仓察之官,化物出亦”;《素问?痹论》记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五藏别论著》指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幼幼集成》中记载“或因病有伤胃气,久不思食”。

现代中医研究对其病因也有新突破:周黎黎[6]认为,饮食不当、过用滋补、他脏虚弱、外感六淫、疾病影响和不合理用药是导致脾胃阴虚厌食症的主要原因。

1.2西医对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分析西医认为小儿厌食症的发病与喂养方式、自然因素、精神心理、社会因素、药物影响、疾病感染有关[7]。

①喂养方式:出生后4-6个月是婴儿的味觉敏感期,6-7个月是其食物质地敏感期,如果此期间不给婴儿添加各种味道、质地的辅食,其在1岁后往往拒绝新食物。

断奶过晚,会使婴幼儿过分依恋母乳而拒绝饮食。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

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O c t .2023,V o l .31N o .20җ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03660,82160921)通信作者:李玉霞,E -m a i l :604719348@q q.c o m 第一作者:景姬,E -m a i l :934908322@q q .c o m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җ景 姬1李玉霞1,2张 雪1,闵 叶1,席文婷1(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00)ʌ摘要ɔ 该文总结分析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相关研究,发现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涉及先天与后天因素,病变责之于脾胃,病机关键为脾胃不和,纳运失常;临床证型包括邪热不清证㊁湿滞中焦证㊁肝气犯胃证㊁伤食积滞证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推拿㊁针刺㊁穴位贴敷等外治法,经典方药㊁自拟方㊁中成药口服及中医食疗等内治法,以及内外合治法㊂ʌ关键词ɔ 小儿厌食症;食积;伤食;脾胃不和;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 27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2026 小儿厌食症在儿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小儿均可患病,多发于1~6岁儿童,主要表现为患儿在较长时间内食量减少㊁食欲不振㊁厌恶进食㊂小儿厌食症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夏季暑湿当令,更易困遏小儿脾气,致脾失健运,可加重病情㊂厌食症患儿除食量减少外,身体无其他明显不适,预后状况良好,但长期不愈者,气血生化乏源,抗病能力减弱,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1]及睡眠障碍[2]等疾病㊂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㊂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㊂1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古籍并无小儿厌食症的记载,与 不思食 恶食 等病的证候表现类似㊂‘幼科发挥㊃脾经兼证“云: 诸困睡,不嗜食,吐泻,皆脾脏之本病也㊂ 厌食病名首见于1982年张奇文主编的‘幼科条辨“[3]㊂1984年王伯岳㊁江育仁主编的‘中医儿科学“将小儿厌食症正式作为独立章节加以论述[4]㊂1.1 病因 小儿厌食症归属中医 食积 恶食 伤食 范畴㊂明㊃万全‘育婴家秘“曰: 小儿之病,多过于饱也,或母有气实形壮者,其乳必多,求儿不哭,纵乳饮之,定乃伤子乳也;母之气弱形瘦者,其乳必少,恐子之哭,必取谷肉耙果之类,嚼而哺之,不饱不止,定乃伤于食也㊂故小儿之病,胃最多也㊂ 叶翠[5]通过对古籍分析总结发现,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为饮食不节㊂胡爱国[6]对300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小儿厌食症病因排名前三的是乳食不节㊁先天不足及多病久病㊂1.2 病机与证候 小儿厌食症病位在脾胃,基本病机为脾胃不和㊂韩海琼等[7]分析倪菊秀教授分型辨治小儿厌食经验,归纳出邪热不清㊁湿滞中焦㊁肝气犯胃㊁伤食积滞㊁痰浊内恋㊁脾虚便溏㊁胃阴不足7种证型㊂肖祥等[8]分析153首小儿厌食症处方发现,主要证型为脾胃气虚㊁肝旺脾虚㊁脾胃阴虚㊁脾虚食积㊁脾虚湿困㊂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证型较多,但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故辨治该病应遵循辨证论治原则㊂2 中医治法2.1 外治法 针对小儿厌食症,临床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为推拿㊁针刺㊁穴位贴敷等,操作简单,患儿接受度高㊂(1)推拿 推拿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常用外治手法㊂蔡洁[9]将7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补脾经㊁清肝经各400次㊁运板门300次㊁顺运内八卦300次㊁按揉足三里50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水涵木推拿法(揉二人上马㊁太溪㊁涌泉各100次)施治,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食量㊁烦躁易怒㊁兴奋躁动㊁嗳气㊁夜寐难安症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㊂李博等[10]将82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辨证论治,对于脾胃不和证患儿,清脾土500次,运内八卦200次,清补肠500次,推四横纹49 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0月第31卷第20期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O c t .2023,V o l .31N o .2010遍,同时摩腹200次,按足三里200次,并捏脊5遍;对于脾胃气虚证患儿,改清脾土为补脾土500次,其余同上,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8.05%(P <0.05),观察组患儿的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血锌(Z n )及血清瘦素(L P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0.05)㊂总之,小儿推拿可以提高厌食症患儿摄食量,改善烦躁㊁嗳气㊁夜啼等临床症状,增强患儿的社交能力等㊂(2)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较为常用的穴位为四缝㊂明㊃董宿在‘奇效良方㊃针灸门“中曰: 四缝四穴,在手四指内中节,是穴用三棱针出血,治小儿猢狲劳等证㊂ 针刺四缝可通过调节脏腑功能㊁调畅三焦气机,达到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目的㊂彭文超[11]将48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仅用推拿(揉四横纹㊁运板门㊁运内八卦等)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结合针刺四缝穴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组食欲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㊂刘英才等[12]观察点刺治疗460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每日取四缝㊁内关㊁中脘㊁足三里等穴位治疗1次,治疗3~5次后,患儿病情康复㊂何媛等[13]将72例厌食症患儿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山麦健脾口服液口服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四缝治疗,治疗后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针刺组血清胃泌素(G A S )水平㊁唾液淀粉酶活力㊁β-内啡肽水平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 <0.05)㊂可见,针刺对小儿厌食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临床可依据不同的中医证型选用不同腧穴进行针刺治疗,但关于针刺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㊂(3)穴位贴敷 刘丽平[14]将60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健儿消食口服液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黄屏风膏药穴位贴敷(以肺俞㊁膈俞㊁膻中穴为主穴)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患儿腹胀㊁便秘等伴随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㊂韩成恩等[15]将60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山白消食合剂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和胃贴敷脐(将3ʒ3ʒ2ʒ2ʒ1ʒ1比例的白术㊁茯苓㊁甘松㊁肉豆蔻㊁鸡内金㊁枳实研成细末㊁混匀,以醋调成稠糊状,取适量药物敷于神阙穴,每日1次)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在改善患儿食欲㊁体质量及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6.9%㊂2.2 内治法 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内治法包括经典方药㊁自拟方㊁中成药内服及中医食疗等㊂(1)经典方药 经典方药出自中医古籍,经由历代医家实践而成,疗效明确㊂邹伟等[16]将102例脾虚积食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葡萄糖酸锌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总有效率㊁Z n 含量高于对照组(P <0.05)㊂袁洋等[17]将80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混悬液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导滞汤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 <0.05)㊂汪正涛[18]将75例脾失健运型厌食症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予以加味枳术丸口服治疗,对照组38例予以口服复合维生素B 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84.21%(P <0.05)㊂胡洁[19]采用加味异功散治疗30例厌食症脾虚肝旺证患儿,改善食欲㊁食量㊁脾气大㊁口气㊁趴睡㊁夜寐不安等症状的疗效较好㊂向希雄运用藿朴夏苓汤合保和丸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厌食症患儿疗效显著[20]㊂周拓疆等[21]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可能通过调节G A S ㊁神经肽(N P Y )㊁L P 水平来改善患儿厌食症状㊂(2)自拟方 现代医家参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检查㊁诊断及中药药理㊁药化研究的新成果,结合自身的诊疗经验,辨证论治,制定出针对病机㊁病原且具有高效㊁速效作用的方剂[22]㊂如夏睿明教授根据重庆当地暑湿之邪较明显的特点,自拟方藿茵胆草饮(藿香㊁莱菔子㊁鸡矢藤㊁茵陈㊁山药㊁炒麦芽㊁炒谷芽㊁炒鸡内金㊁太子参㊁龙胆㊁石斛)治疗顽固性小儿厌食症,方中重用藿香㊁茵陈芳香化湿,龙胆健运脾气,诸药配伍,使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得以恢复[23]㊂何洲[24]将110例脾胃阴虚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观察组以健脾消积㊁滋阴宜胃为法,采用自拟调肝益胃汤(桑叶㊁莱菔子㊁黄芪㊁党参㊁当归㊁白术㊁白芍㊁鬼针草㊁鸡矢藤㊁神曲㊁钩藤)治疗,对照组采用儿宝颗粒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疗效㊁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㊂曾静雯[25]将56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观察组予以自拟方平肝消食方59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0月第31卷第20期综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O c t.2023,V o l.31N o.20口服(柴胡㊁白芍㊁枳实㊁茯苓㊁神曲㊁炒麦芽㊁白术㊁陈皮㊁焦山楂)治疗,对照组予以 多酶片 口服,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9.29%,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㊂李薇薇等[26]自拟五谷运脾消疳汤(炒五谷虫㊁炒鸡内金㊁砂仁㊁炙甘草㊁焦麦芽㊁焦山楂㊁焦神曲㊁陈皮㊁党参㊁麸炒白术㊁茯苓)治疗小儿厌食症,总有效率达97.1%㊂以上研究表明现代医家的自拟方对于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的疗效㊂(3)中成药近年来,中成药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方面有诸多报道㊂李战等[27]将270例脾胃湿热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山麦健脾口服液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王氏保赤丸口服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80.7%)㊂李莉等[28]将72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杞枣口服液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两组患儿血微量元素及D-木糖吸收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㊂邓丽华等[29]将4480例厌食症患儿分为观察组(脾胃宁口服液)和对照组(化积口服液),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食量㊁面色㊁舌质舌苔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㊂姜畅[30]采用小儿健脾丸治疗84例厌食症患儿,结果发现观察组(42例,采用小儿健脾丸治疗)总有效率达92.9%,高于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73.8%(P<0.05),且中成药口感较好,更容易被患儿接受㊂中成药治疗效果相对单一,不能辨证调整药味,临床应用也受限㊂(4)中医食疗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药膳对厌食症患儿有良好的临床疗效㊂刁本恕针对小儿厌食症,提出 补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醒脾 血肉有情之品善补血肉有情之体 等治疗思路,采用食疗汤剂健脾开胃汤内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31]㊂郑建华等[32]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药膳组采用益气健脾粥(白糖参㊁莲子㊁焦山楂㊁瘦肉㊁大米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健胃消食片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药膳组L 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药膳组N P Y和促人生长激素释放肽(G h r e l i 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药膳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㊂可见,中医食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㊂2.3内外合治法中药内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同时,配合一定的外治手法,可以增强疗效,促进疾病康复㊂杨濮钟等[33]将9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㊁对照组1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刮痧联合消积运脾汤治疗,对照组1组采用消积运脾汤治疗,对照组2组采用神曲消食口服液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1组的76.67%及对照组2组的70.00%㊂黄河[34]将12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健胃消食片治疗,观察组予以益脾降胃方联合摩腹捏脊法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食欲㊁食量㊁体质量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H b)㊁尿淀粉酶均高于对照组(P<0.05)㊂韩淑莉等[35]将16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四缝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四缝联合运脾方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8.75%(P<0.05),两组患儿血铁㊁血锌㊁H b含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㊂林佛龙等[36]将66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观察组予以小儿推拿配合异功散(人参㊁麸炒白术㊁茯苓等)合三星汤(焦山楂㊁炒麦芽㊁炒谷芽)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推拿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食欲不振㊁食量减少及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㊂董小康[37]采用异功散加减穴位贴敷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结果发现总有效率达90.82%,治疗后患儿的各项症状与体征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㊂中药内治法遣方用药灵活,强调个体化辨证用药;外治法可减少中药服用时的不良反应,直接作用于发病原因㊁病变部位,规避首过消除而提高病灶有效部位的药物浓度㊂内外合治相辅相成,能更好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㊂3小结厌食症作为儿童的常见病㊁多发病,长期反复发作会降低患儿的免疫功能,容易诱发其他系统疾病,影响患儿生长发育㊂本文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概况,发现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方法众多,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小㊂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建立客观化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加强中医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使中医疗法更易为患儿及家属接受㊂依照现有的新医学模式,发挥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优势,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和创新,以69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0月第31卷第20期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O c t .2023,V o l .31N o .20期不断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㊂参考文献[1]陈彦伶.小儿厌食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205-206.[2]赵青.小儿厌食和睡眠障碍相关性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9):67-69.[3]张奇文.幼科条辨[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72-174.[4]王伯岳,江育仁.中医儿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443-445.[5]叶翠.小儿厌食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学研究[D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6]胡爱国.小儿厌食病因病机探讨[J ].河南中医,2004,24(5):58-59.[7]韩海琼,孙婷,沈佳颖,等.倪菊秀分型辨治小儿厌食症经验[J ].河南中医,2021,41(11):1672-1674.[8]肖祥,吴宣諭,孙香娟.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用药规律分析[J ].现代中医药,2022,42(2):63-68.[9]蔡洁.滋水涵木推拿法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的疗效观察[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10]李博,骆志昭,雷颖.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22,14(3):46-47,51.[11]彭文超.推拿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的疗效观察[J ].大众科技,2016,18(11):57-58.[12]刘英才,许阳阳,唐乐.点刺为主治疗小儿厌食症460例[C]//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山东针灸学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第2届学术年会暨山东针灸学会第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济南:山东针灸学会,2017:145-146.[13]何媛,林洁.针刺四缝穴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0):2168-2172.[14]刘丽平.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疗效观察[J ].中医药学报,2016,44(4):120-121.[15]韩成恩,劳慧敏,曹宏.健脾和胃贴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的临床研究[J ].光明中医,2015,30(6):1216-1218.[16]邹伟,高志燕,王文兰,等.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小儿脾虚积食型厌食症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6):1151-1154.[17]袁洋,陈光明,李志武,等.导滞汤治疗小儿厌食症饮食积滞型40例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19,15(4):34-36.[18]汪正涛.加味枳术丸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临床疗效观察[D ].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19]胡洁.加味异功散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证)的临床观察[D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20.[20]吴晶,向希雄.向希雄治疗脾胃湿热型小儿厌食症经验[J ].湖北中医杂志,2018,40(10):17-19.[21]周拓疆,董文阁.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J ].光明中医,2020,35(18):2875-2877.[22]范仁忠,龚云,马宗华,等.专方治疗的历史简况和当代专方的特点[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12(4):1-3.[23]刘荣满,夏睿明.夏睿明教授自拟方:藿茵胆草饮治疗顽固性小儿厌食症[J ].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0):3101-3102.[24]何洲.自拟方调肝益胃汤治疗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症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9,38(7):34-35.[25]曾静雯.平肝消食方在小儿厌食症治疗中的应用[D ].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26]李薇薇,姬卫国,王心好,等.自拟五谷运脾消疳汤治疗小儿厌食证68例临床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4):564-566,576.[27]李战,倪菊秀.王氏保赤丸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型)疗效观察[J ].上海医药,2018,39(13):18-19.[28]李莉,杨柳君,熊吕江.杞枣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4):2038-2040.[29]邓丽华,向希雄,张雪荣,等.脾胃宁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21,19(1):139-142.[30]姜畅.小儿健脾丸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8,37(4):24-25.[31]焦一菲,刁本恕.刁本恕饮食疗法治疗小儿厌食证[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8,10(2):175-177.[32]郑建华,陈文滨,王绮云,等.中医辨证施膳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临床效果比较[J ].现代医院,2020,20(6):929-932.[33]杨濮钟,孙晓丽,杨雪,等.刮痧联合消积运脾汤治疗食积内热型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6):75-77.[34]黄河.益脾降胃方联合摩腹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研究[J ].现代养生,2021,21(18):86-88.[35]韩淑莉,林少侨.运脾方联合刺四缝对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血清胃泌素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2021,34(8):139-142.[36]林佛龙,王旭波,劳建昌.小儿推拿配合异功散合三星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J ].黑龙江医药,2021,34(3):626-627.[37]董小康.异功散加减穴位贴敷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0,28(20):58-59.(收稿日期:2022-07-08)[编辑:白晓晖周荣荣]79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0月第31卷第20期。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概况标签:小儿厌食症;中医药治疗;方药;综述小儿厌食症以长期食欲减退,见食不贪,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各个年龄都可发病,尤以1~6岁小儿多见。

因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被认为是富裕社会儿童的主要摄食问题之一。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恶食”、“伤食”、“食积”、“痰滞”等范畴。

由于厌食症的长期存在,造成机体营养失调,免疫力下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近年来,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日趋增高,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中尤为突出.故受到家长及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李健认为本病常常由于小儿过食生冷肥甘而导致;区鹿兰认为小儿时期脏腑娇嫩,脾胃虚弱,如果喂养不当,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小儿常因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而致本病;伍雪峤将此病的病因病机概括为;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恣食生冷;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脾胃气虚;化源不足,脾胃阴虚,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吴瑞萍等认为应注意小儿情绪变化而引起厌食,特别是因家长溺爱对小儿进食采取不适当的态度,反而引起神经性厌食。

胡爱国通过对300例患儿的调查,将病因分为5种:(1)饮食不节,喂养不当。

(2)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3)多病久病,损伤脾胃。

(4)环境变化,思虑伤脾。

(5)暑湿熏蒸,脾阳失展。

原晓风教授总结厌食病因,指出脾胃因素是产生厌食的内在根本因素。

汤一新等认为小儿厌食以脾阴不足者为多,其原因有3:(1)食品结构的改变。

(2)社会因素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影响。

徐世军总结李秀亮教授治疗厌食的经验,指出脾胃阴虚是脾胃功能失调在本病中的根本表现。

原因是;家长过分溺爱,片面追求高营养,脾胃负担过重,高热量耗伤脾胃阴津,形成阴虚的病理。

陈宣在总结厌食的治法时提到虫阻脾胃亦可致厌食。

熊磊提出从肾论治厌食,原因为:(1)脾与肾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2)小儿五脏皆虚,肾虚为最。

儿童厌食症的治疗与护理文献综述

儿童厌食症的治疗与护理文献综述

儿童厌食症的治疗与护理文献综述前言厌食症是指儿童时期非疾病因素而出现较长时期的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常见病症,多见于1~6岁的儿童,发病率约为12%~34%,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末秋初多见。

儿童厌食症虽然不是重病,但是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日久将会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发育迟缓,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近年来儿童厌食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对近年有关儿童厌食症的治疗与护理方法进行综述。

一、儿童厌食症病因分析综述中医认为,儿童厌食症多与乳食不节、痰湿内生、脾胃虚弱、情志不舒等因素有关,其病在脾胃,治疗多以调理脾胃为主。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食欲是由下丘脑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两个调节系统控制,其中存在葡萄糖感受器,故过食高糖物质易产生饱感。

石炎等人在2008年《中外医疗》期刊上发表的“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探讨”一文中,将厌食症的病因归纳为不良饮食习惯、疾病的影响、身体缺少微量元素三个主要原因。

曾章国通过对96例患儿和同期96例健康儿童对照,认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和铁、锌缺乏及铅水平升高可能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也有研究者发现,婴儿时期饮食结构单一,未及时添加辅食,会影响到消化腺的分泌,也是儿童厌食症产生的原因。

综合各家观点分析,不良饮食习惯是儿童厌食症的最主要病因,此外,疾病因素、微量元素缺乏、心理因素也是儿童厌食症的病因。

二、儿童厌食症治疗方法综述1、中医疗法中医治疗厌食症的方法有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

内治法又包括辨证施诊、经验用方、古方化裁,总的来说就是采用中药汤剂或者散剂等,让患儿口服进行治疗,常用方剂有养胃增液汤、平胃散、香砂六君汤、桂枝汤等。

外治法包括推拿疗法、针灸疗法、耳压疗法、敷贴疗法、联合外治,常用方法有揉中脘与足三里、捏脊、针灸四缝穴与足三里、经皮敷贴给药、穴位敷贴与针灸结合治疗等;内外合治法是指内服药与外用药或推拿疗法等相互结合治疗,常用方法有外用穴位敷贴加口服中药治疗法。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概况及展望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概况及展望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概况及展望发表时间:2010-07-09T16:48:56.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9期供稿作者:侯春芝 (黑龙江省海伦市人民医院黑龙江海伦15230[导读] 从中医病因病机、临床分型、内治法、外治法等对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进行了详尽的综述。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9-0221-02【摘要】从中医病因病机、临床分型、内治法、外治法等对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进行了详尽的综述。

认为中医治疗厌食症以辩证论治方药为主,重在调理脾胃功能,同时说明本病以预防为主。

【关键词】厌食症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见食不贪,甚至拒食的一种脾胃病证。

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但以1~6岁小儿多见。

临床以不思饮食,食而不化或嗜食异物,大便不调为主症。

本病迁延日久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本病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亦越来越引起重视。

现就近几年来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及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一病因病机1.饮食不节喂养失宜由于小儿乳食不能自节,贪吃零食,进食不定,饥饱无度,以致损伤脾胃,即《素问·痹论》所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或因家长缺乏喂养常识,片面强调高营养、高热量饮食,过度溺爱,恣意纵儿,过食肥、甘、粘、腻、生、冷或难消化的零食、水果等,均可伤及脾胃,如《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食滞》说“小儿恣意肥甘生冷,不能运化,则肠胃积滞矣”。

亦说明饮食结构不合理,乳食壅积,损伤了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形成厌食。

总之,饮食因素是导致小儿厌食的主要病因。

2.多病久病脾胃受损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和五脏强弱的不均衡性(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肝常有余、心常有余),导致了小儿五脏相互关系的特殊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研究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研究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研究论文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背景介绍厌食症可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等,对患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疾病,表现为长期食欲减退、厌食甚至拒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研究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势,有利于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目的与意义02文献综述中医认为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是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病机主要涉及气机不畅、升降失司和气血津液失调。

总结词中医认为小儿厌食症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脾胃虚弱和情志失调。

饮食不节包括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导致脾胃受损、运化失职,从而产生厌食症状。

脾胃虚弱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容易受到饮食、情志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厌食症状。

情志失调是由于家长对小儿的过度呵护,使小儿失去自我调节能力,导致厌食症状。

详细描述总结词西医认为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是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病理机制主要涉及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和神经心理功能障碍。

详细描述西医认为小儿厌食症的病因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器官炎症、消化酶分泌不足、胃肠道菌群失调等,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厌食症状。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导致代谢紊乱,影响小儿食欲和消化吸收功能。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性厌食症、抑郁症等,导致神经心理功能障碍,出现厌食症状。

0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临床试验通过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试验,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

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传统西医治疗组的比较,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和效果。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概况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概况
收 稿 1 :0 7—0 0 3期 2 0 8— 9
基金项 目: 东省 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 目( 0 0 00 广 C 35 42)
作者简介 : 石艳红( 9 5 , , 17 一) 女 主治医师 , 在读项士研 究生。研 究方向 : 小儿厌食症。
. .. — —
43 ・— ・ - —
毒性 脑膜炎 。
C F成分 的改 变增 加 鉴别 诊 断 的 困难 。小 儿 结 核 S
儿科 医生 应仔 细询 问结核 接触 目前 结 核 性脑 膜 炎 的早 期 诊 断主 要依 靠详 细 性脑 膜炎是 多发病 , 的病 史询 问 、 密 的 临床 观 察及 对 本 病 的警 惕 性 , 史 , 周 重复 P D等结 核实验室检查 , P 即能做出诊 断。
综合资料全面分析 , 最可靠的依据是脑脊液中查见 同时儿科医生不但 要看放 射科 的 x线报告 , 还应 结核 杆菌 j 。该 病例误 诊 的主 要原 因是 : 1 起 病 自己 阅读胸 片 , 助 于减 少误 诊 和漏 诊 。另 外 , () 有 及
时 间太短 ;2 脑 脊液 改变不 典型 ;3 家长 隐 瞒病 时 的头部 C () () T或 Mf 检 查 对结 核 性 脑 膜 炎 的 诊 断 l I
脊 神经 根 , 使交 感 和副 交 感 神 经功 能 恢 复协 调 , 促
儿多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 本病发病率有 化失职 , 胃失和降, 食滞 中焦而不欲食 , 久则脾虚更 逐渐增加趋势, 以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 , 且 因而被 难运化 , 加重中焦食滞 , 而成虚实夹杂之候。汤一 认为是富裕社会儿童主要摄食问题之一。本病迁 新 认为该病属脾 阴不足者多 , 因有三 : 原 一是食 延日 , 久 可导致小儿营养不 良、 贫血 、 佝偻病及免疫 品结构的改变 ; 二是社会因素 的影响 ; 三是 自然环 力 低下 , 出现 反复 呼吸道 感染 , 儿 童生长 发育 、 对 营 境 的影 响。 王宏 等 治 疗 J3 2例 小 儿 厌 食 症 患 1 养 状态 和智 力发 展 也 有不 同程 度 的影 响。小 儿 厌 者 , 出小 儿饮食 习惯不 良是 造成厌 食症 的 主要原 得 食症 已成为儿科临床 上的常见病 、 多发病 , 越来越 因。徐世军 总结李秀亮教授经验 , 强调家长过 引起大家的重视。现对近年来小儿厌食症的中医 分溺爱、 片面追求高营养 、 胃负担过重、 脾 高热量耗 治 疗进行 整理 和分 析如下 。 伤脾 胃阴津 , 从而 脾 胃阴虚是本 病脾 胃功 能失 调 的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外治法治疗概述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外治法治疗概述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外治法治疗概述小儿厌食症是以小儿长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为特征,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较长,一般为2月以上,各年龄段小儿均可发病,但以1~6岁的城镇儿童较多见[1]。

中医认为小儿厌食多与乳食不节、喂养失当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等因素有关,其病位在脾胃。

厌食症若长期发展,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以及各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机体免疫力低下,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且易患各种疾病[2]。

近几年来本病有日渐增多趋势,因小儿厌食的同时更厌药,所以很难配合内服药物治疗。

中医经络学说将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有机的练成一个整体,内脏疾病必然反映到体表,通过中药外敷、针灸、推拿等刺激体表的某些特定穴位,能调整内脏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现将近5年有关小儿厌食症中医外治法的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1 针刺疗法1.1 刺四缝林昱等[3]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采用三棱针在患儿双手四缝穴处经常规消毒后点刺,约1分深,挤出淡黄色液体,7天点刺1次,直到刺后不再有黄白色黏液为止,结果痊愈6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

石素娥[4]用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用一次性灭菌注射针头刺双手四缝穴,约0.2~0.5分深,出针后挤出无色或黄色透明液体,每周1次,针刺2~3次。

结果痊愈234例,显效6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8%。

胡定柱等[5]取一次性采血针,点刺四缝穴,每指缝刺1~2 针,挤压四缝穴,根据淡黄色液体溢出量定下次就诊时间,液体较多者每周1次,稍少者隔周1次,共2~4次,结果痊愈152例,好转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8%。

1.2 多穴位点刺杨雪梅[6]对脾胃气虚者取穴胃俞、脾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公孙;胃阴不足者取足三里、内庭、太溪、胃俞;若大便干结加支沟、天枢。

所有患儿均不留针,均采用点刺方法,每日行针1次,双穴者可左右交替取穴,10次为1疗程,治疗1~3个疗程,总有效率88.9%。

浅谈小儿厌食的调养及治疗

浅谈小儿厌食的调养及治疗
参考 文献
【】 高鸿. l 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0 1j J. 2 ] ,8 年 , 很多学 者对 内科住 院患者 的焦虑I 郁情绪 进行 了研 究井证 _ 抑
虑、 抑郁的情绪( 这两种情绪互为因果、 互相
【】 陈丽花 . 2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索调查【 . J 现代预防医 ] 学 ,0 ,81)28 - 46 2 1 3(3:45 2 8 . 1 【1 李晓宏 , 3 李琰, 李志东. 张军红, 刘晓红 医院感染患者抑郁、 焦虑现状 的病 例对 照研 究【 . J 中国心理 卫生 杂 志,0 12()3-3 】 2 1 ,51:5 7 【】 库木斯. 4 巴雅合买提, 张星. 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调查【. 等. J临 ] 床精神医学杂志,0 02()16 a 1 ,O3:7 . 【】 郑光慧, 5 邓利容, 刘华琼.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 素【. J 华西 医学 ,0 12()4 2 5 . 】 2 1,63:5-43
3 讨 论
影响)但对于妇科肿瘤住院患者的焦虑一 , 抑郁情绪却研究不多 。 为了探讨 妇科 肿瘤住 院患者 焦虑 一 郁情绪 的 现状 及其 影 响因素 、 抑 为了给我 院进 一 步 开展妇 科肿瘤 住 院患者 的心 理干预 工 作提供 依据 , 笔者 对我 院21g 1 0o 月 ~2 l年2 02 月收治的 17 5例妇科肿瘤 住 院患 者进行 了情绪调 查。 结果 显示 , 此17 5 例患者的平均焦虑标准分和平均抑郁标准分分别为5 .8 .2 5 6 ±65 分 和 5 .9 .9 , 虑情绪 的发 生率和 抑 郁情绪 的 发生率 分别 为7 .7 65 士57分 焦 19% 和7.7 自认为经济状况好和睡眠状况好是妇科肿瘤患者出现焦虑情绪 70%; 的保 护 因素 , 性肿瘤和 剧 烈疼 痛是 妇科肿 瘤患 者出现 焦虑情绪 的危 险 患恶 因素, 自认为经济状况好是妇科肿瘤患者 出现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 患恶 性肿瘤、 经济压力和外貌改变是妇科肿瘤患者出现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这 一结 果与 以往 的研究结 果 相一 致 。 由此可见, 妇科肿瘤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焦虑_ 抑郁的情绪 。 这就需要 我们在临 床工作 中 , 患者 的具体 隋况 、 根据 采取具 有针 对性 的措 施 ( 励 如鼓 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指导患者正确地直泄情绪、 邀请同类疾病患 者与其 交谈 等) 来预防 或减轻 妇科 肿瘤 住 院患者 的焦 虑— - 情绪 。 抑郁

小儿厌食症的诊疗及护理

小儿厌食症的诊疗及护理

小儿厌食症的诊疗及护理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长时间食欲减退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一种疾病。

多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消化不良、生活不规律、惊吓、恐惧、紧张不安、慢性便秘等胃肠道疾病有关。

【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胃纳减少、挑食、偏食、不思饮食或拒食。

随时间延长,出现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神疲乏力、注意力涣散,久则生长发育缓慢。

【治疗与护理】
(1)调节饮食:根据患儿饮食习惯,调节所喜爱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等。

(2)治疗原发疾病:由原发疾病引起者,针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治疗。

(3)中药治疗:可用启脾丸0.5~1粒/次,2次/日,口服,适用于厌食腹胀消化不良者;或小儿香橘丹1粒/次,2次/日,适用于厌食腹泻者。

(4)护理措施:①合理喂养,婴儿应以母乳喂养为主,科学添加辅食,饮食多样化,以增加食欲,给易消化食物,酌情增加蛋白质食物。

②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要定时定量,不偏食、挑食,餐前不要进零食、饮料,注意营养平衡。

③加强运动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

④改善进餐环境,吃饭应有安静、轻松
愉快的气氛,吃饭时忌训斥孩子。

小儿厌食现代文献研究_刘斐[精华]

小儿厌食现代文献研究_刘斐[精华]

125第13卷 第4期 2011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4Apr . ,20112 《金匮要略》中甘草在丸、散剂中使用规律丸、散剂基本不用甘草,甘草在方中的作用不再是缓和药性,而是起到补虚益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久病。

久病必虚,难以速补,作丸、散剂以图缓治。

《金匮》中丸剂共有18方,其中使用甘草者仅有大黄蛰虫丸、薯蓣丸、竹皮大丸三方。

大黄蛰虫丸和薯蓣丸主治虚劳病证,甘草和中益气,本经云甘草“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是补五脏,实乃治虚劳之要药也。

竹皮大丸甘草重用7分,取其安中益气之功。

散剂共有31方,其中使用甘草者仅有王不留行散,重用甘草18分,取其“长肌肉,金疮肿”之功。

3 甘草生用、炙用的规律按照原方,甘草在《金匮要略》中生用49方,炙用24方。

笔者观察到同一个方子,甘草在《伤寒论》中炙用,而在《金匮要略》生用,如小柴胡汤、理中汤、甘草泻心汤等。

许多医家怀疑是抄写错误,不无道理。

《本经疏证》中讲到“如本经别录主治,大率除邪气,治金疮,解毒,皆宜生用;缓中,补虚,止渴,皆宜炙用”,诚然是也,甘草生用多泻,炙用多补。

在《金匮要略》中,一般而言,对于中焦虚寒、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营卫不和以及虚寒所致的痛证多炙用,如四逆汤、甘草附子汤、小建中汤、桂枝汤等;对于热症、疮疡、肿毒、饮证等多生用,如白虎加人参汤、排脓汤、升麻鳖甲汤、甘草麻黄汤等[2]。

4 甘草忌用规律《金匮要略》没有明确甘草的忌用。

然观诸病篇章,百合病、黄疸实证、消渴小便不利、淋证篇几乎没有使用甘草。

再结合其他篇章,笔者发现大实证、急症没有使用甘草,如大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外台》走马汤、白头翁汤等。

正如《黄帝内经》中“急则治其标”,急症极少使用甘草。

由此,笔者总结甘草不宜使用的情况有:湿热壅中或正气不虚而邪实或虽正气较虚但病情紧急急需去其标。

儿童厌食症中医证候文献分析

儿童厌食症中医证候文献分析

厌 食 症是指 儿 童时期 非疾 病 因素而 出现较 长 时
期 种 常 见 病
厌食 的临 床疗效 类 , 名 家 经 验 总结 或 个 案 分 析 ; ( 3 )
中医类文 献 。
证, 多见 于 1 ~ 6岁 的 儿 童 , 发病 率 约 为 1 2 ~ 3 4 , 城 市 发病 率 高 于农 村 , 一 年 四 季均 可 发病 , 尤 以夏末 秋 初 多见 _ 1 ] 。虽儿 童 厌 食 不 是重 病 , 但厌 食 症发病 近 年有增 高趋 势 , 其 病 程长 , 长期厌 食 可影 响 儿童 正常 的生 长发 育并 可造 成神经 精神 异常 或严 重 的 营养不 良等 , 并 为许 多 其 他 疾 病 的发 生 发 展 形 成
通讯 作 者 : 王雪 峰 , 1 1 0 0 3 2沈 阳 , 辽 宁 中 医药 大 学 附 属 医 院 儿 科 。
【 摘要】 目的 方法
总结 1 9 9 0 — 0 1 / 2 0 1 3 — 1 1现 代 医 学 文 献 中 儿 童 厌 食 症 中 医 证 候 的特 点 , 指 导临床 治疗 。
查阅 C N KI 中 国期 刊 网全 文 数 据 库 收集 1 9 9 0 — 0 1 / 2 0 1 3 - 1 1发 表 在 国 内 医 学 期 刊 上 有 关 儿 童 厌 食 证
候 的 文献 。制 定 纳 入 标 准 、 排除标准 , 进 行 文献 筛 选 、 计量分 析 , 从 而 探 讨 儿 童 厌 食 症 证 型 。 结 果 符 合 纳 入 标 准且 不 符 合 排 除标 准 的 文献 7 3篇 , 分 析病 例 1 3 3 l 7例 , 其 中 涉 及 到 厌 食 症 的证 型 一 共 有 2 4种 。 结

158例厌食儿童的分析与护理

158例厌食儿童的分析与护理
于第 2天早上取下 , 日 1次 ,d为 1个 疗程 ; 山楂 9 , 每 5 生 g 陈 皮、 白术各 6 , g将药磨成细末 , 填于脐上 , 日换药 2次 , 每 连续 3

例 , 6 .% , 占 87 因精神 因素 引起厌 食的 2 , 2 . % , 它 O例 占 2 3 其 因素引起厌 食的 6 , 7 ; 7—1 中导致厌食 的 主要 例 占 % 而 5岁
5 。 ̄d J 推拿法 : d  ̄L 令其母平坐 , 曲膝 弯曲呈 9 O度 , 大腿靠
拢平放 。将患儿仰 卧于上 , 家长 用双 手轻 握手 足 。医者 以鱼 际着力 , 由上脘 、 中脘 、 经建里 、 下脘 至神 阙。推、 、 、 , 揉 按 摩 反 复推之 至脘腹柔 软为度 。再 将患 儿 翻转 , 于腿 上 , 俯 采用 推、
的主要原 因, 因喂养不 当引起厌食 的 3 , 7 . % , 6例 占 6 6 其它 因
素引起 的厌食 1 例 , 2 . % ; 6岁 中 , 致厌食 的主要 1 占 3 4 3— 导
原 因是 饮 食 结 构 不 合 理 , 因饮 食 结 构 不 合 理 引 起 厌 食 的 5 7
9, g加醋适量 , 捣粘 如膏 , 摊在 纱 布上敷 于脐 部 , 临睡前 敷上 ,
食的一种常见病症 。中医古籍本无此病名 , 然有“ 恶食” “ 、 不能
食” “ 06年 8月收
如果大量进食甜食 , 糖在机体分解所产 生热量 足够机体需要 ,
使机体不产生饥 饿感 , 也就没有食欲 。
治 18例厌食患儿 , 5 现将分析及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
2 1 婴幼 儿饮食 过分单一 , . 导致儿 童无食欲 : 有些儿 童已经 8 9个月 了, 、 还只吃母乳 , 家长认 为母乳最有 营养 , 岂不 知 , 孩 子虽小也懂得 区分色香味 , 常换换花样 丰富的食物 , 经 可增加

儿童厌食

儿童厌食

儿童厌食一、诊治概要1.什么是厌食?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

临床以厌恶进食为主证,且病程较长。

本病为一独立病症,非指其它各种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食欲不振症状。

1980年以来,国内各地陆续有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报道。

1982年12.月,南京中N'-学院儿科教研室编著的《中医儿科学》正式提出了厌食这一病名,并设专节加以阐述。

1985年4月,由卫生部组织编写并审定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儿科学》亦将厌食作为小儿常见病症之一。

自此,厌食作为儿科的一种独立病症而确立。

2.厌食的中医命名释义是怎样的?厌食指无主动进食的愿望,甚至厌恶进食。

古代有与此类似的病名记载,在北宋五怀隐《太平圣惠方》中曾出现“厌食”病名,但非专指小儿而言,而且该书说:“夫厌食者,与食症无异也。

”就其所述症状看,相当于积滞之类,与现代的厌食概念有所不同。

古代类似现代厌食的名称有以下几种:“不思食”,出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五脏病》:“脾病, 困睡,泄泻,不思饮食”。

不思饮食即无主动进食的欲望,系脾病主证之一。

“不嗜食” “千金地黄丸治胃气不调,不嗜食,生肌肉”。

不嗜食即不喜进食,食欲极差。

“恶食”,见清·张璐《张氏医通·恶食》。

恶食即厌恶进 食。

’3.小儿厌食症的发病情况如何?在日常门诊工作中,常可见到家长带孩子来看“厌食症”,说孩子不爱吃东西,比同年龄的其他孩子长得瘦小,很令父母 ’ 烦恼和忧愁。

其不吃东西的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孩子饭量小,勉强吃上半碗到一碗饭,更多的是不爱吃鱼、肉等荤菜,爱吃清淡的菜肴,甚至偏爱酱菜、萝卜干等小菜。

也不爱吃糕饼、巧克力等零食,而爱吃话梅、橄榄等零食。

本病城乡儿童均可发生,而以城市中发病率为高,各年龄皆可发病,尤多见于学龄前1~6岁的幼儿。

学龄儿童患病明显减少。

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特点,但在夏季炎热,暑湿当令,易于困遏脾阳。

【儿科学文献知识】脾系病症——厌 食

【儿科学文献知识】脾系病症——厌 食

脾系病症——厌食厌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夏季暑湿当令之时,可使症状加重。

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以1~6岁为多见。

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

患儿除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预后良好,但长期不愈者,可使气血生化乏源,抗病能力下降,而易罹患他症,甚或影响生长发育转化为疳证。

[病因病机]本病多由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引起,其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

盖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调和,则口能知五谷饮食之味,正如《灵枢·脉度》所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若脾胃失健,纳化不和,则造成厌食。

1.喂养不当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

若家长缺乏育婴保健知识,婴儿期未按期添加辅食;或片面强调高营养饮食,如过食肥甘、煎炸炙煿之品,超越了小儿脾胃的正常纳化能力;或过于溺爱,纵其所好,恣意零食、偏食、冷食;或饥饱无度;或滥服滋补之品,均可损伤脾胃,产生厌食。

如《素问·痹论》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2.他病伤脾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得阴则和。

若患他病,误用攻伐;或过用苦寒损脾伤阳;或过用温燥耗伤胃阴;或病后未能及时调理;或夏伤暑湿脾为湿困,均可使受纳运化失常,而致厌恶进食。

3.先天不足胎禀不足,脾胃薄弱之儿,往往生后即表现不欲吮乳,若后天失于调养,则脾胃怯弱,乳食难于增进。

4.情志失调小儿神气怯弱,易受惊恐。

若失于调护,卒受惊吓或打骂,或所欲不遂,或思念压抑,或环境变更等,均可致情志抑郁,肝失调达,气机不畅,乘脾犯胃,形成厌食。

[临床诊断]1.诊断要点(1)有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史。

(2)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

(3)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

(4)除外其他外感、内伤慢性疾病。

2.鉴别诊断疰夏:为季节性疾病,有“春夏剧,秋冬瘥”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除食欲不振外,可见精神倦怠,大便不调,或有发热等症。

小儿厌食症的护理对策

小儿厌食症的护理对策

小儿厌食症的护理对策摘要】目的观察护理行为干预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口服胃动力药和消化酶,配合护理行为干预,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1~3月后统计疗效。

结果痊愈26例(占30%),显效31例(占31%),有效27例(占30%),无效4例(占5%),总有效率95%。

结论护理行为干预配合胃动力药和消化酶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255-02小儿厌食症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症,是一种排除全身性和消化道器质性疾病,以长期食欲减退,食量明显减少,挑食、偏食,甚至拒食为临床表现的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该疾病如果长时间不能治愈,可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1],免疫力下降,容易罹患其他疾病,如:贫血、佝偻病、营养素缺乏症、胃肠道及呼吸道反复感染。

是家长及儿科医务人员非常重视的疾病。

作者采用胃动力药和消化酶,配合护理行为干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88例患儿均来自什邡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儿科门诊,其中男55例,女33例;年龄最大10岁,最小1岁,平均5.5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2年,平均5.4月。

1.2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拟定,表现为:①消化道功能紊乱引起的食欲降低,食量显著减少持续2周以上;②排除肠道寄生虫病、贫血及心肺肝肾等脏器引起的疾病。

2 治疗方法2.1 西药治疗给予吗丁啉每公斤体重0.3mg,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小儿消食片1-3岁2-3片/日,3-7岁3-5片/日。

2.2 护理干预2.2.1 小儿厌食症原因分析①家长缺乏小儿喂养知识,以小儿意愿为主。

有些家长对小儿的营养需求知识知之甚少,不清楚不同发育阶段的小儿该怎样喂养。

家长在喂养中完全依赖小儿个性和食欲,对已会说话的小儿,家长往往按照孩子的喜好喂养,而不是按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进行合理喂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厌食症的治疗与护理文献综述
前言
厌食症是指儿童时期非疾病因素而出现较长时期的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常见病症,多见于1~6岁的儿童,发病率约为12%~34%,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末秋初多见。

儿童厌食症虽然不是重病,但是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日久将会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发育迟缓,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近年来儿童厌食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对近年有关儿童厌食症的治疗与护理方法进行综述。

一、儿童厌食症病因分析综述
中医认为,儿童厌食症多与乳食不节、痰湿内生、脾胃虚弱、情志不舒等因素有关,其病在脾胃,治疗多以调理脾胃为主。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食欲是由下丘脑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两个调节系统控制,其中存在葡萄糖感受器,故过食高糖物质易产生饱感。

石炎等人在2008年《中外医疗》期刊上发表的“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探讨”一文中,将厌食症的病因归纳为不良饮食习惯、疾病的影响、身体缺少微量元素三个主要原因。

曾章国通过对96例患儿和同期96例健康儿童对照,认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和铁、锌缺乏及铅水平升高可能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也有研究者发现,婴儿时期饮食结构单一,未及时添加辅食,会影响到消化腺的分泌,也是儿童厌食症产生的原因。

综合各家观点分析,不良饮食习惯是儿童厌食症的最主要病因,此外,疾病因素、微量元素缺乏、心理因素也是儿童厌食症的病因。

二、儿童厌食症治疗方法综述
1、中医疗法
中医治疗厌食症的方法有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

内治法又包括辨证施诊、经验用方、古方化裁,总的来说就是采用中药汤剂或者散剂等,让患儿口服进行治疗,常用方剂有养胃增液汤、平胃散、香砂六君汤、桂枝汤等。

外治法包括推拿疗法、针灸疗法、耳压疗法、敷贴疗法、联合外治,常用方法有揉中脘与足三里、捏脊、针灸四缝穴与足三里、经皮敷贴给药、穴位敷贴与针灸结合治疗等;内外合治法是指内服药与外用药或推拿疗法等相互结合治疗,常用方法有外用穴位敷贴加口服中药治疗法。

2、西医疗法
针对胃肠动力障碍者,可以采用胃肠动力药,比如胃复安、吗丁啉混悬剂;针对微量元素缺乏者,可以根据检测结果予以治疗,缺锌者给予硫酸锌、葡
萄糖酸锌等;缺铁者给予硫酸亚铁、枸橼酸铁胺等。

针对消化酶缺乏者,可以给予胃酶合剂、多酶片等纠正消化不良;针对小儿由于饮食不当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引起的厌食症,可给予双歧杆菌治疗。

也有研究者采用其他药物来治疗小儿厌食症。

杜会杰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来治疗小儿厌食症;欧立平等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厌食症;张其伟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配合多潘立酮和葡萄糖酸锌,三药联用治疗厌食。

3、中西医结合疗法
冯东辉等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发现其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多酶片;王楠等采用健脾生血颗粒联合甘草锌治疗厌食,使患儿食欲明显改善,治疗疗程缩短。

4、其他治疗方法
心理、行为疗法通过认知行为对胃神经官能症儿童进行心理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该方法强调对患儿施治的同时,必须对其父母的心理进行调整,尽可能调动周围群体力量。

心理治疗中,最常采用的是家庭治疗和支持治疗。

对于有情绪障碍者,辅以小剂量抗抑郁药有助于症状缓解,改善睡眠,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三、儿童厌食症护理方法综述
对于厌食症患儿的护理,要在积极用药治疗的同时,从饮食习惯和精神因素两方面着手,进行有效的护理。

1、饮食护理
指导家长对患儿的饮食习惯做出合理的调整,纠正患儿偏食,喜食生冷、含糖过高、不易消化的食物等不良习惯。

在饮食结构方面,要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不能片面追求高营养、高热量的滋补类饮食。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

2、精神护理
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进食环境,不在餐桌上呵斥、打骂孩子,对于偏食的患儿,应该以鼓励、教育为主,不能强迫孩子进食。

为了提高孩子的进食兴趣,可以让孩子参与到食物的制作过程中来,比如让孩子帮家长择菜、洗菜等等,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还能增加孩子的食欲。

四、总结
儿童厌食症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中西医由于其根本理论的不同,对于该病的研究方法及治疗手段自然不同,所以现阶段对于儿童厌食症的研究存在着辩证繁多、分型混乱的现象,疗效评价也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

但是中西医都承认不良饮食习惯或饮食不当是造成儿童厌食症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
儿童厌食症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举的原则,不仅要注重营养结构,合理地摄食,还应该注重儿童的精神卫生保健,从儿童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着手,深入研究厌食发生的机理,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及时运用于临床,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晨光,徐丁洁,董玉山,等.358例儿童厌食症病因病机及辩证分型分析
[J].中医儿科杂志,2013,9(2):32-33.
[2]石炎,杨智.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探讨[J].中外医疗,2008,9.
[3]曾章国.厌食症发病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7):3840-3841.
[4]张建林,肖萍.小儿厌食症的研究和中西医治疗[J].医学综述,
2010,16(8):1198.
[5]张素桂,盖志敏.小儿胃肠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5.
[6]何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3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27(2):92-93
[7]王林.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小儿厌食83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
学,2011,3(3):197-198.
[8]阎坤曦,曹文霞.双歧杆菌制剂治疗小儿非器质性厌食症50例临床观察[J].
成都医药,2003,29(3):146-147.
[9]杜会杰.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厌食症[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6,13(4):35-
36.
[10]欧立平.人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06,13(7):1196.
[11]张其伟.小剂量胰岛素配合多潘立酮和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
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5):838-839.
[12]冯东辉,丘海轶.参苓白术散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评价[J].中国实
验方剂学杂志,2012,20(18):315-317.
[13]王楠,陈彩铃.健脾生血颗粒联合甘草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中国社
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6):184.
[14]杨频,儿童厌食症的中医护理[J].中医儿科杂志,2010,8(2):64-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