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第一阶段(1840-1860)
中国近代史(1840-1860)
2、抗争史
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抵抗派:倡导向西方学习 3、探索史 农民阶级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洪仁玕《资政新编》
4、发展史
经济结构变动
思考:
结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讨论,19世纪40、 50年代的二十年间是半殖民地特征还是半封建特征明 显? 结论:这二十年间是半殖民地特征最明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带有新的时代特点: 1、担负着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并在中外反动势力 的镇压下失败。 2、受到西方一定的影响,如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探索史:地主阶级的探索
倡导者:林则徐(《四洲志》) 魏源(《海国图志》) 概况:“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军事技术)以抵抗列强侵略,维护清朝统治 影响:对当时知识界思想解放有启迪作用
19451949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0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1901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个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个时期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大任务四条线索侵华史
晚清政府 (1840---1912)
新文化运动(1915)和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 北洋军阀 (1912---1928) 国民革命运动发展和失败(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国民政府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1937---1945) (1927---1949) 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
中国近代史有几个阶段
中国近代史有几个阶段中国近代史分期和基本线索问题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
中国近代史的阶段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近代史的阶段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1840~1894年)。
这一阶段,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发动战争,主要方式是商品输出。
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和低关税,雇用大批买办,在中国建立起一整套产品推销网、原料收购网和金融控制网,逐步控制了中国市场。
第二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年)。
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在政治上先是掀起瓜分狂潮,后来又逐渐实行“以华治华”的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过渡。
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1918~1945年)。
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是从“以华治华”到强占中国。
当时侵华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占。
第四阶段:二战后到朝鲜战争(1945~1953年)。
这一时期,帝国主义的侵华方式先是“以华治华”,后发展为孤立、封锁、包围。
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是美国。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第一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1860年)【阶段特征】从1840年至1860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1)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2)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很多主权丧失;矛盾聚合促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
(3)思想上:“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
【基本线索】19世纪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穷途末路,清王朝统治集团反动腐朽;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为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中国长期闭关的国门。
中国近代史第一阶段(1840-1860)
发 展 形 势
至 天 顶 京 峰 变 乱
顶点
永 安 建 制
爆发 金田起义
亩天 制朝 度田
新新 核纲 心领 资 政 新 篇
中 外 联 合 围 攻 天 京
时间:年
s
1851 1853 1856 1859
1863 1864
天京陷落
一、政治:
(三)太平天国运动:
3、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天朝田亩制度》
一、政治:
天津 烟台
营口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
思考:
观察右图,并结 合史实分析为什么 说第二次鸦片战争 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和扩大?
琼州 广州 汕头 汉口
南京
镇江 九江
上海
宁波
福州
淡水
厦门
台湾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继 相 续
同
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 根本目的 和原料产地。 战争性质 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侵略国家 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 侵略时间 两年→四年 侵略区域 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到内地 危害 和 影响 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 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015届高三历史
二轮通史复习 中国近代史部分
【从考点和高考题例中对我们备考启示】: 政治上注意把握: 1、鸦片战争的背景、概况、结果、影响、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 重大史实;
2、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和失败的时代背景、概况、意义 经济上注意把握:
传统经济结构的特点、解体的含义、原因、标志、过程及表现、影响 思想上注意关注: 鸦片战争对人们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的背景、内容及 作用)
中国近代史时间顺序表
中国近代史时间顺序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61年北京政变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GC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1911年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清帝退位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1925年孙中山逝世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1927年底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9月凇沪会战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近代史(一)
2、过程 目的:把中国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 地,就要打开中国大门。 第一步:外交手段(1783年,英王特使马 戛尔尼访华,希望除广州外,增加宁波、 舟山和天津作为商港,被拒绝) 第二步:走私鸦片(被禁止) 第三步:发动战争(1840——1842年鸦片 战争)
签订《南京条约》
兴中会成立宣言
光复会誓词
华兴会部分领导人,左 一黄兴左四宋教仁
同盟会成立时的成员合影
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章程
2、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 势力进行激烈的论战,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思 想的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 流。 核心思想: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制。 影响:一些知识分子摆脱了封建思想束 缚,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形成了中国近代 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 高涨。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幼童
五、清朝政局的变动
1、1861年“辛酉政变”,以慈禧为代表的 “议和派”掌握了清政府的最高权力。 2、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以曾国藩、李鸿 章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发展起来。 3、内政外交的转变。 以慈禧为代表的新统治者,为巩固满清统 治,对外推行“和好”政策,借助列强势力镇 压人民反抗;对内进行改革,积极引进西方先 进技术,强化军政实力。
中国近代史 (1840年——1949年)
一个形态,是指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两大主要矛盾,是指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 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四条基本线索,一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中国人 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三是中国人民为挽救 民族危亡,争取民族振兴的探索;四是中国近代化 的开始和初步发展。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鸦片战争(1840—1860年)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鸦片战争(1840—1860年)
1、鸦片战争(1840-1860年)
⑴、中英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原料产地,维护鸦片贸易。
②.鸦片战争前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输出鸦片最多的国家是英国。
英国鸦片输入的危害:①经济上改变了中国贸易‘出超”有利地位,使人民负担加重;②政治上更加腐败;③ 军队战斗力严重削弱。
③.林则徐禁烟措施及意义(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措施:A.限令外商交出全部鸦片。
B.整顿海防,加强战备,编练水勇。
C.组织编译《四洲志》。
D.封锁英国商馆,迫使外商交出全部鸦片。
E.1839年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②虎门销烟的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振奋了民族精神,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爱国壮举。
③评价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中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
(2)、战争经过:
①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
②.道光帝先派琦善为钦差大臣与英军谈判,结果英国强占香港岛。
后又改派弈山,他奉行“防民甚于防寇”的反动方针。
③.中国军民的抗英斗争:林则徐和邓廷桢坚决抵抗,关天培(虎门)、葛云飞(定海)、陈化成(吴淞)等将领牺牲;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在牛栏冈痛击英军。
④.鸦片战争清朝战败原因:清朝政治腐败,军事、经济落后,没有发动广大群众;英国国力强大,政治、军事、经济先进。
近代中国1840-1860阶段特征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A.禁烟运动是导致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
B.近代国人未能正确理解蜡像展出的用意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林则徐的忠正勇毅受到中英两国的尊重
2.(2016·全国I卷·T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
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C)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以中国为 中心的儒家文化圈。
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 有多种特权。
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方侵略的“反应”
军政侵略
中国军民维护主权 太平天国的反侵略
军政反抗
经济侵略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但仍然占主导地位
经济变动
文化侵略
“天朝上国”观念动摇 “师夷长技”思想出现
一、厘清概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租界、租借地与势力范围 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
二、认识变化
传统“朝贡”体系
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
立足点是“华夷观”,体现 了古代中国的大国定位。
外交模式是“朝贡—册封”, 形成万邦来朝的景象。
近代中国同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 平等条约所形成的体系。
文化嬗变
1.(2018石家庄二模·28)1842年后,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展出了林则徐的蜡像。
记述
出处
当时派发的宣传单:主图为穿着清朝服饰的一男一女相对而立的 画像。英文为“钦差大臣林则徐与他钟爱的配偶”“对华战争的 始作俑者”“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他和他的小 脚老婆是唯一在我国被展示的这类人物”。
高考复习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1840~1949年)编辑者:李洁雄第一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1860年)【阶段特征】从1840年至1860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阶段特征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在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1)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2)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很多主权丧失;矛盾聚合促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
(3)思想上:“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基本线索】19世纪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穷途末路,清王朝统治集团反动腐朽;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为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凭借船坚炮利敲开中国长期闭关的国门。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世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对外掠夺以商品输出为特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并成为它的附庸,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如果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的是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冲击到中国社会的中枢。
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使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从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运动的爆发。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同时还反映出了社会性质剧变的新趋势,具有以往农民起义所不曾有过的新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但是由于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其阶级局限性,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终于以失败告终。
1840--1860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呈U字形进程。近代中国 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 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 ,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 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1920年) ,就 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就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 “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两个层面: 国家富强 民族独立
在近代中国,……推翻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
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彻底改变国家
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
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也就成为中华
民族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这两
大任务中,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
只有先完成前一个任务,然后才能
解决后一个问题。于是,就有了近
(2)对内:反封建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民主革命(阶级矛盾) 6、民主革命分期: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新旧民主革命两大阶段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资产阶级领导;三民 主义为指导思想;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前途;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1949年9月):无产阶级领导;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国家为前途。
——李时岳:《近代史新论》,1993年
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种相互矛盾 的趋向:从遭受列强侵略的角度说是向下沉沦,从接受 资本主义先进文化而开始走向现代化的角度说,是取得 了进步。……在列强殖民侵略的刺激下,中国社会也存 在着不断走向进步、走向现代化的一面。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2003年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2006年
“沉沦”
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并与中国封建势力勾结,使 独立的中国社会变为半殖民地或其程度不断加深。
中国近代史的大事年表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中国近代史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导火线:马神甫事件)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定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1860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创办京师同文馆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签定1865年:阿古柏侵占新疆江南制造总局创办1872年:上海《申报》创办1876年: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中国第一条铁路的修建(上海吴凇铁路)美国贝尔发明电话1878年:收复新疆(除伊犁外)中国开始设立邮局1881年:中国自己最早修建的铁路(唐胥铁路)中俄《改订条约》签定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1884年:新疆设立行省中法马尾海战争爆发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兴中会成立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签定《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189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办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戊戌变法(维新变法)京师大学堂创办1899年:大生纱厂试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中国与八国签定《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1905年:京张铁路开始修建科举制废除南通博物院建立第一部无声电影拍摄《定军山》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元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宣统退位(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结束)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创办《新青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胡适发表《文学改良诌议》1918年:新文化运动结束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马克思思想在中国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共一大召开)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黄埔军校建立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1927年:北伐胜利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三湾改编1928年: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第一部有声电影拍摄《歌女红牡丹》1932年: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上海“一二八事变”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开始1934年:长征开始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吴起镇会师 “一二九运动”1936年:会宁会师 “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战开始)“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钱塘江大桥修建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抗战胜利(8月15日)国共签定“双十协定”1946年:6月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国共内战爆发)1947年:挺进大别山(从被动转为反攻)进攻陕甘解放区1948年:辽沈战役(48年9月-48年11月)平津战役(48年11月-49年1月)淮海战役(48年9月-49年1月)1949年:平津、淮海战役结束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垮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届三中全会召开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时期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运动19世纪70年代:有线电报传入中国19世纪80年代:收复伊犁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1927年4月12日--1949年4月23日:国民政府时期1937年--1945年:八年抗战1946年--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1949年9月: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10.25--1953.7:抗美援朝1951:西藏和平解放1950.6:朝鲜内战1953--1957:“一五计划”1957:武汉长江大桥1954.9: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3--1956:三大改造1956:中共八大1958:总路线提出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1956--1966:探索社会道路时期1966--1976:文化大革命1967.1:一月风暴1967.2:二月逆流1971.9.13: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6.10:粉碎“四人帮”文革结素1966:中央文革小组成立文革开始1977.10:恢复高考1978.5:真理标准问题讨论1978.底:十一届三中全会1980--1982:平反冤假错案1982: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197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南海特区建立1985:国有企业改革1982: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经济建设三步走)1992: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1997: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筹建新中国时期:民族区域自治的提出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民主改革1997.7.1:香港回归1999.12.20:澳门回归建国初期:用武力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解放台湾改革开放以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的八项主张解决台湾问题建国前:华东军区海军建国后:北海,南海,东海舰队1971: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自行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1956:歼5型歼击机1966:组建战略导弹部队20世纪50年代:中国发展导弹核武器195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4--7:日内瓦会议(瑞士)1955:万隆会议(印尼)1971.7:基辛格访华1972.2:尼克松访华1979:中美建交1971.10.25: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中日建交1989:亚太经合组织成立(APEC)1991: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200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01.1:中国加入WTO1964.10.16:原子弹研制成功1964.6:中进程地地导弹研制1970:东方红一号火箭1999:“神州一号”上天2003:“神州五号”上天2006:“神州六号”上天1973: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1994:三峡工程开工1986.3:863计划20世纪末:我国进入信息时代2000: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过“科教兴国”战略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学位条例195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1982:茅盾文学奖1990:中国首次举办亚运会2008:中国将举办29届奥运会2001:北京申奥成功20世纪末我过进入小康社会。
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及时间内容影
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及时间内容影响第一阶段(1840年—1860年)这一阶段既是中国由君主专制社会走向半殖民社会的开端,也是列强在中国建立殖民体系的形成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南京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形成。
《南京条约》又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构成了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最重要的奠基石。
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三国在中国取得了如下权利:1. 取得自由对外贸易的通商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2. 取得协定关税的权利。
3. 取得取得在华传教、租地建房的权利。
4. 取得领事裁判权。
5. 取得部分中国领土的占有权。
这些不平等权利构成了中国最早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无论是今后的租界、内河巡航、高额赔款都不过是上述权利的延续、发展与补充。
1853年在上海的一场小刀会起义令英国人取得了控制中国海关的绝佳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4年,英法为扩大在华权益再度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持续4年的战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条约:•中英、中法、中俄《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中英、中美、中法、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这次战争带来的新的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欧美各国又取得了一些新的条约特权:1. 胃口大开的领土要求。
2. 扩大对外贸易窗口的要求。
3. 内河航运权。
4. 鸦片贸易合法权。
5. 内地自由行动权。
6. 劳工出国权。
第二阶段(1860年—1919年)漫画中,世界强权正在分割中国这块大饼在《北京条约》签订之后,清帝国进行了一场洋务运动的变革;在1860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清政府“内外祥和”,称之为“同治中兴”。
但是,好景不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876年因马嘉理案签订烟台条约。
1883年,法国为侵略越南而挑起战争。
在这场被称为中法战争的战争中,清军于马尾海战大败后在陆地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时清政府却主张趁胜求和。
简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进程
简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进程1840年--1842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与英中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1860年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签订《中法条约》。
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0--1901,八国联军进北京,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
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高一近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年表中国近代史时间:1840----1949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民主主义革命依据领导阶级变化分期为: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挽救民族危机,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基本线索: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赢得民族解放的历史。
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是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被迫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中国艰难走向近现代化的历史。
中国经历了“西方冲击——中国反思和变革:经济近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近现代化。
”的过程旧民主主义革命一.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60---1894)阶段特征: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时期。
它揭开了近代侵略与反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自此被逼走出古代史,进入近代,开始有了世界的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
总形势: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
A、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破坏,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受到冲击甚至开始解体,中国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转化。
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标志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
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准备了条件,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产生的趋势,产生了新的阶级:近代买办、商业资本家与产业工人。
C、外国资本主义的进入,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要求变革,产生了以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
D、中国人民开始了反侵略斗争并转化成为大规模长时段的农民战争。
它冲击了腐朽的封建统治,并因此产生对今后历史发生深刻影响的地方实力派。
重要知识点:1840 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商口岸出现外商资本主义经济(诞生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中,中外反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镇压人民反抗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②第二阶段:洋务运动—甲午战争(1861—1894)(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894)阶段特征:这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形成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深入和保卫边疆斗争的时期。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
1927年 四、1912—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 1912 1927
时间 领域
1912 --1927 年 经济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阶段特征 主要史实 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的 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 政治 斗争 五四运动和中共诞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
大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新三民主义) 大革命(新三民主义)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 春天
1911年 三、1895—1911年:中国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1895 1911 时间 领域 阶段特征 主要史实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中国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中国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 政治 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条约》、戊戌变法 条约》
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 1895 --列强资本输出 辛亥革命 1911 经济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清未实业潮出现 年 学器物到学政治制度: 学器物到学政治制度: 维新思想 思想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 民主共和思想( 民主共和思想(三民 文化 “实业救国” 实业救国” 主义) 主义)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新思潮”萌发(向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新思潮”萌发( 新思潮 西方学习, 思想 西方学习,寻求强国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御侮之道) 文化 御侮之道)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
1895年 二、1860—1895年:半殖半封社会进一步加深 1860 1895 时间 领域 阶段特征 主要史实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 1840—1860 1860年 一、1840 1860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时间 领域 阶段特征 主要史实
国家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国家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政治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 签定 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840 列强经济侵略, 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列强经济侵略,中国自 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然经济开始解体, 外商企业产生、 1860 经济 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 外商企业产生、家庭手 工业破产;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工业破产;农产品商品 年 化
中国近代史时间线索(包含政治、经济、思想三部分)
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思想(世界大背景)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1840--1842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开端、旧民主主义革命开端、商品输出阶段开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资经济出现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洋务经济(19世纪60—90年代)中体西用(洋务派与顽固派)(世界大背景)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民资经济产生(19世纪60-7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世界大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明治维新完成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日本在华设厂--资本输出阶段的开始)民资经济初步发展(1895以后)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1899—1900 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1912 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统治被推翻)民资经济短暂春天(1912-1919)(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世界大背景)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德意奥”与协约国“英法俄”) 1919巴黎和会1919 五四爱国运动(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15新文化运动1918马克思主义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一大)(1922中国二大革命纲领制定)1924—1927 国共合作与北伐(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第一次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民资经济快速发展(1927-1936)毛泽东思想雏形时期(世界大背景)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1927—1936 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武装起义、红色政权、遵义会议、长征)民资经济曲折发展毛泽东思想成熟(工农武装割据)(世界大背景)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三国轴心)1944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为货币中心)1937—1945 抗日战争(两个战场两条路线、八年抗战与十四年抗战)民资经济遭受打压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45—1949 解放战争(国共内战)(战略进攻、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三个阶段,1949春,七届二中全会)。
中国近代史(1840-1894年)
(3)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外国洋行大量出现,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 人开始出现 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 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 (5)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外国资 本主义 入侵
(主要)
1)、自然经济个体生产的局限性;农产品商品化 程度有一定发展 2)、对小农经济起很大瓦解作用,
上海 宁波 福州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广州
厦门
《附件》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最惠国待遇: • 领事裁权 外交特权之一,又称“一体均沾”。 片面最惠国待遇 贸易主权 指正常交往的两个国家中,一方给予 居住及租地权 建立租界的借口 第三国的权益,另一方也可以享受。 军舰“巡查贸易” 领海主权 一般来说,应该是双方互相给予对方 权 “最惠国待遇”,否则即为“片面最 文化侵略 外国传教士传教权 惠国待遇”。 等
3、经济结构的变动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又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 供了市场和劳动力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史观角度:从不同史观角度审视中国近代经济 结构的变动。(1)从革命史观看,中国逐渐沦 为半殖民地,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 市场。 (2)从文明史观看,它反映了工业文明和农业 文明的冲突交融。 (3)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步沦为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的一部分。
英国外交官马戈 尔尼:
中国不过是一 个泥足巨人,只 要轻轻一抵就可 以把他打倒在地。
19世纪上半期中国
19世纪上半期英国
经 济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
—— 时任英外交大臣帕麦斯顿的强盗逻辑
中国近代史史纲
中国近代史史纲(周安斌版)一,纪元初开(1840-1860)。
1.1,1840年时的中国和英国状况。
1840年时的中国,政治腐败,农民运动风起云涌,财政空虚,白银外流,外交上闭关锁国,知识界盲目自大。
1840年时的英国,已经完全完成了工业革命和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拥有征服全球封建制度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技术实力和航海实力。
英国迫切需要一场战争来打开中国的国门,以便自由贸易。
1.2,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打开了中国国门,在中国南方5口通商。
1.3,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打开了中国国门,扩大通商至北方。
1.4,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运动。
鸦片战争赔款和朝廷腐败造成全国的农民运动,但此时的农民运动既无法成功,也无法救中国,因为他并不是时代的最新势力(中国当时的最新势力是洋务派)。
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大大促进了中国的进步。
二,不败而败(1860-1895)。
2.1,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成功的进步政治政变。
他打到了顽固势力,在中国大规模的进行洋务运动,并派遣留学生和启用汉人治理国家。
从此湘军和淮军登上历史舞台。
2.2,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大大的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并大大加强了边疆的稳定。
但中国不仅需要经济改革式的洋务运动,还需要政治改革,注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2.3,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不败而败,可见朝廷的软弱和腐败。
2.4,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日军事实力对比明显有利于清朝,但仍然战争失败,由此可见中国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制度体系问题:军官贪生怕死,物质采购弄虚作假,李鸿章一人无力敌对一个新兴的帝国(日本)。
1860-1895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于,拯救中国不仅需要经济,还需要政治和制度。
而最需要的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三,最后一搏(1896-1900)。
3.1,西方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让西方人认识到,中国不过是一个地大物博的东亚病夫,人人得而欺之,于是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指1840年至1860年间的“洋务运动”。
这次运动的发起者是清朝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官员,他们认为中国应该改革落后的政治制度,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以求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步伐。
这次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清朝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官员,他们认为中国应该改革落后的政治制度,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以求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步伐。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改革教育制度、改善农业生产、发展工业、开放海外市场、改善政府管理等。
这次运动的成果是巨大的,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而且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发展。
它使中国人民开始认识到西方文化的优势,开始接受西方的科学技术,并开始探索西方的政治制度。
它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总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它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而且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发展,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近代史阶段
中国近代史发展阶段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个历史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条发展主线:外国列强侵略,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的历史。
两大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民族矛盾);中国人民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阶级矛盾);三大历史使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1.两次鸦片战争——天朝的危机(1840-1860)战争爆发根本原因:西方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张,挑战古老东方的农业文明中国战败根本原因:中国社会全面落后中国战败结果:被不平等条约勒索--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贸易主权遭到破坏中国战败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世界观念变化:天朝上国“师夷长技以制夷”2.中国社会开始转型,地主阶级洋务派启动现代化(19世纪60-90年代)①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一方面,商品倾销和收购农副产品,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导致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上有利于工业化启动和发展;另一方面,鸦片大量输入,勒索巨额战争赔款,控制中国的海关和财政命脉,资本输出,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②洋务运动的启动及其民族资本企业的出现,使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
担负这个时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启动工业化。
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即“器物变革”时期。
3.民族危机加深,现代化的挫折与整体推进(甲午战后--五四运动前)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革。
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这个时期现代化的中坚力量,最突出的贡献在政治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此外,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①民族危机加深:近代日本侵华;列强瓜分中国;半殖民地秩序确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拜上帝会
“马克思、孙中山、李大钊等人有关太平天国的评价视而不见,只是从简单的“阶级 ”立场出发,对太平天国大唱赞歌”。他还说::“实际上,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 范文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也非常客观地对太平天国加以评析,指出了导致 他们败亡的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以及贯穿始终的宗派思想、享乐思想和低级趣味
需强调的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 和《资政新篇》的不同:
前者重点放在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 系,维持小农经济,实行绝对平均主义,是一种空 想,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但无法调 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后者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潮流,但 没提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 性。
C ( )
•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
重点透析—工业革命对西方和中国的造成 了哪些影响?
西方
中国
经济 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推动了近代 化进程
2015届高三历史
二轮通史复习 中国近代史部分
【从考点和高考题例中对我们备考启示】: 政治上注意把握:
1、鸦片战争的背景、概况、结果、影响、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 重大史实;
2、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和失败的时代背景、概况、意义
经济上注意把握: 传统经济结构的特点、解体的含义、原因、标志、过程及表现、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坐标形势示意图
爆发 金田起义
至天
顶京
峰变
发
乱
展
形
顶点
势
永 安 建
亩天 制朝 度田
制
s
1851185 185
3
6
新新 核纲 心领
资 政 新 篇
中 外 联 合
围 攻 天 京
185 9
时间:年
1863 186 天京4 陷落
一、政治:
(三)太平天国运动:
3、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天朝田亩制度》
一、政治:
(三)太平天国运动:
3、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2)《资政新篇》 ①内容:略 ②评价:P56 a、《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b、未能反映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c、缺少必要条件,没有真正实行
续同
根本目的 和原料产地。 战争性质 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侵略国家 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
不扩
侵略时间 两年→四年 侵略区域 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到内地
同
大
危害 和
影响
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
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2013·武汉市模拟题)《南京条约》签订后, 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 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 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 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那么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这场农民阶级革命
运动呢?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它的影响呢?
2、原因: (1)鸦片战争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冲击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经济结构,部分手工 业者破产;(民族矛盾)
(3)战费赔款分摊到各省,官吏借机搜刮,吏治腐败(阶级族盾) (4)水旱蝗灾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自然灾害) (5)拜上帝会。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 ,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 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 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思想上注意关注: 鸦片战争对人们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的背景、内容及
作用)
中国近代史 第一阶段
1840-1860
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化的孕育时期
1840 1842
1851
鸦片战争 中英《南京条 太平天国运动
爆发
约》
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政治:
(一)鸦片战争:
1、时间:1840-1842
本主义世界市场,两半社会开始形成。
一、政治: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天津
营口
烟台
思考:
观察右图,并结 合史实分析为什么 说第二次鸦片战争 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和扩大?
南京
汉口
上海
镇江
九江
宁波
广州
福州
汕头
淡水
厦门 台湾
琼州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继相 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
政治 资本主义制度完善。如英国,议 会改革,民主范围有所扩大,工 人运动兴起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 性质发生重大变化。
思想
马克思主义诞生
客观上有利与新思 潮的萌发
以文明史观看待两次鸦片战争
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政治、经 济、思想文化) 从纵向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实质就 是近代化的过程。
“全球史观”视角来看待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 构的变动
内涵: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 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 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 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 趋势。
一、政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原因:
领事裁判权: (1)根本:英国(2)清政府(3)直接:虎门销烟
3、结果: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1)《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
片面最惠国待遇: ①通商;②割岛;③协关税;④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特权、居住及租借地特权。
(P51)
4、影响:1840-1842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