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重要知识点归纳可下载打印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地理现象以及人类经济活动与发展的学科。

高中地理分为必修一和必修二两个部分,而本文主要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

一、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环境、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其中,地球的构造主要涉及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以及板块构造学说等内容。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环境则包括地球自转、公转、倾斜等运动,以及地球的气候、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等环境。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则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前者研究地理现象与自然要素,后者研究地理现象与人文要素。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则是地理研究中重要的工具与方法。

二、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的自然地理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地貌是地表形态及其过程的总称,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等不同地貌类型。

中国的地貌主要受到构造运动、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气象要素的统计平均状况,包括气温、降水、湿度和风向等因素。

中国的气候大致分为四季明显的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寒温带气候等类型。

水文是指水文循环、水系和水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也面临着水资源不均衡和水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则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但也面临着生态系统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的挑战。

三、中国的人文地理中国的人文地理主要涉及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信等方面的内容。

人口与城市是指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规律以及城市的发展与规模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但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问题。

农业与工业是指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的地理特征和问题。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也面临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挑战。

交通与通信则涉及交通网络和信息交流的地理特征和问题。

中国的交通网络越来越发达,通信技术不断进步,但也面临着交通拥堵和信息安全等问题。

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

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

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表面的学科,地理学可以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大领域。

高中地理必修二主要涉及自然地理的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生物资源、地球的大气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导致季节变化。

2. 地球的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用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点位置的工具,由经度和纬度组成。

3. 地球的地形地球的地形包括大陆和海洋,地势高低不平。

4. 大气圈和气候区划大气圈是地球围绕着的大气层,气候区划是根据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划分的地球气候带。

5. 地球的地图及投影方式地球的地图通常通过投影方式呈现在平面上,不同的投影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变形。

第二部分:地球的水资源1. 地球的水资源分布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冰川和雪层等,分布不均匀。

2.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类通过灌溉、供水和发电等方式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3. 水资源的保护由于地球水资源有限,需要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包括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等。

第三部分:地球的生物资源1. 生物资源的分布生物资源包括动植物资源,分布受到气候、土壤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2. 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类通过农业、畜牧业、林业等方式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3. 生物资源的保护由于生物资源有限,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生物资源,包括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等。

第四部分:地球的大气环境1.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后释放热量被大气层吸收和反射导致温度上升。

2. 大气污染工业、交通等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增加,形成大气污染。

3. 大气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治理大气污染、促进清洁能源使用等保护大气环境。

以上所述便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地球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在高中地理必修2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地球的基本概念、地形地貌和自然地理运动等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它们对我们理解地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一、地球的基本概念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对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和自然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的变化,而地球公转则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助于我们预测天气并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

二、地形地貌1. 高原、山地和平原:高原是指相对平坦的地貌,山地则是指海拔较高的地区,而平原是指较为平坦且海拔较低的地区。

地球上的高原、山地和平原分布广泛,对气候和人类活动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2. 河流和湖泊:河流是地球上水量丰富的一种地表形态,湖泊则是由各种地质构造和地貌活动形成的。

河流和湖泊不仅对水资源的分配和人类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还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

3. 冰川和风成地貌: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储量,对地表的冰川作用和冰川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风成地貌则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如流沙地、沙丘等。

了解冰川和风成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地表资源。

4. 地震和火山:地震和火山活动是地球自身动力的表现,对地壳变形和地质灾害有很大影响。

研究地震和火山活动有助于我们预测地震和火山喷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自然地理运动1. 大气环流和气候带:大气环流是指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和气象现象,而气候带则是由纬度和地形等因素所决定。

了解大气环流和气候带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对我们理解气候现象和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2. 水循环和地表水资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不断循环和流动,包括蒸发、降水等过程。

地表水资源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水源,了解水循环和地表水资源分布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3. 土壤的形成和肥力:土壤是由岩石经过风化、侵蚀和搬运形成的,对种植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地壳分为陆壳和海壳,地幔则是位于地壳之下的岩石层,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2.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坐标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得地球具有昼夜交替的现象,公转则决定了季节的变化。

地理坐标是一种用于确定地球上特定位置的方法,由经度和纬度组成。

3. 地球的地形和地貌地球的地形包括高原、山地、盆地、平原等,地貌是地表形态的总称,包括山地地貌、河流地貌、冰川地貌、海洋地貌等。

4. 地图的制作与使用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通过等经纬线和符号图示可以表示出各种地理要素和地貌特征。

地图的使用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分布规律等。

二、宇宙中的地球1. 太阳系的形成和特征太阳系是由一个恒星太阳和围绕它运行的八大行星以及众多的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构成。

太阳系形成于约46亿年前。

2. 地球的形成和结构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的太阳系早期,由于地球内部的不断分化和地壳的运动,使得地球具有了三层结构,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3. 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是地球的外部层,由气体组成。

它不仅能够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还能够保持地球的气候和天气的变化。

4. 地球的水圈地球的水圈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态下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蓄水和流动等。

水圈的存在使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三、人口与资源1.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居住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人的总和。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方面的问题。

2. 资源与资源的利用资源是指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然物质、能量和信息等。

资源的利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四、经济地理1. 经济活动与地域联系经济活动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利用1.地球的形状和尺寸2.地球的运动形式3.太阳辐射与地球的温度分布4.全球气候带及其特征5.中国的气候带及其特征6.陆地和海洋的分布与特征7.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特征8.自然地理环境的利用与保护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发展战略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要求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和对策第三章中国的农业1.农业的地理概念和分类2.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3.中国农业的区域特点和空间格局4.单季稻作与双季稻作的特点与分布5.农业区位条件与农业生产布局6.中国农业的资源基础和条件7.农业现代化的意义和主要任务8.粮食安全与粮食问题9.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发展第四章中国的工业1.工业的地理概念和分类2.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3.中国工业的区域分布和空间格局4.主要工业部门的地域分布和特点5.工业集聚区的特点和类型6.工业布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7.工业化的意义和主要任务8.工业化的地方与全球化的关系第五章中国的交通与通信1.交通和通信的地理概念和分类2.中国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3.中国交通和通信的区域分布和空间格局5.交通运输的要素分析和影响因素7.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六章中国的人口与城市1.人口与城市的地理概念和分类2.中国人口与城市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3.中国人口与城市的区域特点和空间分布4.人口迁移的类型和特征5.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6.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7.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8.城市规模分布和城市等级体系9.农村城镇化的内涵和任务第七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资源的地理概念和分类2.中国资源问题的形成和演变3.中国资源环境的区域特点和空间格局4.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地域分布与开发利用5.水资源与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的关系6.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7.生态环境的地理概念和特点8.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求9.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和对策第八章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1.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的特点和分类2.中国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特征和影响3.中国海洋资源的潜力和开发利用4.中国的海洋保护与海洋环境管理5.中国的海洋开发与海洋权益保护6.中国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的维护第九章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特征2.经济全球化的地理规律和影响因素3.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和特点4.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挑战5.经济全球化对地区差异和发展模式的影响6.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影响和对策这些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学生们在学习地理时应当重点掌握。

地理必修二必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必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必考重要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地球的物理现象和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理必修二是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重要部分,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

下面是地理必修二必考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的结构和地震活动地球的结构是地理必修二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的表层结构。

而地震活动则是地球内部的一种运动形式,也是地球结构的一部分。

在地理必修二中,学生需要掌握地球的各种结构,如地球的核心、地幔和地壳等,以及地震的发生原因和影响等。

二、岩石圈和板块构造岩石圈和板块构造是地理必修二的又一重要知识点。

岩石圈是指地球上的固态岩石层,而板块构造是指岩石圈上的地质板块相互运动的现象。

学生需要掌握地球板块构造的相关知识,如板块的分类、板块的移动方式以及板块移动的原因和后果等。

三、天气和气候天气和气候是地理必修二的又一重要知识点。

天气通常指某一时刻或某一时期内地球上某个地区的气象变化情况,而气候则是指长期的平均气候状况。

地理必修二中,学生需要了解天气和气候的相关知识,如天气现象的分类、气候区划、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等。

四、人口和城市人口和城市也是地理必修二的重要知识点。

在地理必修二中,学生需要了解人口的结构、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以及城市的形成、城市化的过程和城市规划等相关知识。

五、资源和环境资源和环境是地理必修二又一重要知识点,学生需要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如石油、煤炭、水资源等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等相关问题。

总结:以上所列出的知识点都是地理必修二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并且都是必考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细心阅读教材,并且理解掌握这些知识点,这样才能在地理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同时,学生也应该深入了解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加强对地球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

必修二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等现象;地球公转导致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划分。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现象的缩略表示。

比例尺、图例、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分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3.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利用图例识别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根据方向判断地理事物的方位。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等。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与气候系统: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寒流、暖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河谷等。

-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等)。

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类型:沙质土、黏土、壤土等。

- 植被分布:热带雨林、草原、荒漠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国际与国内人口迁移。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分布与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工业布局: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域类型。

3. 交通运输与贸易:- 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 贸易模式:国际贸易、区域贸易。

4.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

- 可持续发展:概念、原则与实践。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影像的获取与应用,如土地利用、资源调查等。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收集、存储、分析与展示地理信息。

3. 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与导航,应用于交通、农业、测绘等领域。

五、地理实践1. 地理实验:通过实验探究自然现象和地理规律,如大气压力实验、水文循环模拟等。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

[记忆]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过渡模式)“三低”模式特点出生率高高高低死亡率高高低低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高低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生产力水平−−−→−不断增长分布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学习必备)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学习必备)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4、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2、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水、森林、矿产资源(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4、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5、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6、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7、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生活或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8、合理人口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重要性: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9、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10、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平衡生态,又不断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三节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长期性2、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

[记忆]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过渡模式)“三低”模式特点出生率高高高低死亡率高高低低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高低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生产力水平−−−→−不断增长分布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2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2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2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和地转偏向力等现象。

- 地球公转导致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划分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比例尺、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和注记。

- 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 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如方向判断、比例尺计算、地图量算等。

3. 地图的解读与分析- 地形图的阅读,包括等高线、地形类型、坡度等。

- 气候类型分布图的解读,理解气候类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资源分布图的分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组成、大气层结构及其特点。

- 气候类型划分,如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 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水文循环与河流- 水文循环的各个环节: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 河流的类型、流域特征和河流的水文特性。

- 地下水的类型和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影响。

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火山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的形成和特征。

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的形成过程、类型和分布。

- 植被类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人类活动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 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多、人口老龄化等。

- 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规划。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

-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如气候、土壤、市场等。

- 工业的分类、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布局。

3. 交通运输与贸易-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性。

- 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 国际贸易的模式、贸易政策和全球化的影响。

4.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气候变化等。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

[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6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特点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 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必修二地理课程通常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总结:1. 地球和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自转和公转。

-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 地图的类型:地形图、气候图、行政区划图等。

2. 气候与天气:- 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 气候影响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 天气现象:锋面、气旋、反气旋、高压和低压系统。

3. 水文地理:- 水循环: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河流特征:流域、水系、河床、河岸。

- 湖泊和沼泽:类型、分布、功能。

4. 地貌学:-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

-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堆积)。

- 地貌形成过程:侵蚀、堆积、断裂、褶皱。

5. 生物地理:- 生物分布:纬度、海拔、地形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 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6. 人文地理:- 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迁移、城市化。

-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地域分布。

- 工业地理:工业类型、工业布局、工业区位因素。

7. 城市与区域发展:- 城市化过程: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的影响。

- 城市体系: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市网络。

- 区域发展:区域差异、区域规划、区域政策。

8.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

- 可持续发展:定义、原则、实践。

9.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原理、应用。

- GIS(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应用。

- GPS(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应用。

10.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类型:地震、洪水、干旱、台风等。

- 防灾减灾措施:预警系统、应急响应、灾后重建。

这些知识点为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地理学的多个分支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对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深入理解。

高中地理必修二重点知识

高中地理必修二重点知识

高中地理必修二重点知识篇一: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

[记忆]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 67、人口增长模式由、(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最全面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精华版)

最全面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精华版)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1 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 出生率和死亡率 共同决定的。

[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 “世界 70 亿人口日”( 2010/10/31 );中国 13 亿人口( 2005/1/6 )。

[记忆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生产力 水平低,死亡率高生产力 水平提高,医疗 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生产力 、生活质量不断 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人口数量增多, 增长速度较快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开始后4、 20 世纪以来特别过去 100 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理解记忆)过去 100 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 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 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 和 人口基数 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 数量还会逐渐减少发达 国家保持较低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生育观念的转变等俄罗斯、 德国、日本增长缓慢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 人口中,发展 中国家占到 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经济的发展,医疗卫 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始 趋于缓慢,很 多国家实施人 口控制措施发展 中国 家中国、印度、 巴基斯坦水平较高措施: 发达国家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人口增长模式由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 公式: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 高 极低极为缓慢高低高(过渡模式)高 低 高 快速增长“三低”模式低 低 低零增长或负增长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 高 高 较低点生产力水平 不断增长分布热带原始森 林等地区的 落后民族较 落 展 中 地区后 的 发 国 家 或 亚、非、拉等洲的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 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 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总结必修二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总结必修二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总结必修二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现象的缩影,通过比例尺、图例、注记等元素表达地理信息。

3.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按投影方式分为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等。

4.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通过地图符号理解地图内容,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判读地图上的方向。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等。

-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以及各自的特征。

- 气候变化:长期气候变迁和短期气候变化,包括厄尔尼诺现象等。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 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寒流与暖流的形成原理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等。

-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的形成与发展。

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母岩风化、有机质积累、土壤层次结构等。

- 植被分布:热带雨林、温带草原、寒带苔原等,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迁移:世界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特征、问题与对策。

- 城市规划与布局:城市功能区划分、交通规划等。

2. 农业地理- 农业类型与分布: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以及它们在不同地区的分布。

- 农业技术与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灌溉技术、生物技术的应用。

3. 工业地理- 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市场、劳动力、政策等。

- 工业布局与结构:不同类型工业的空间分布与产业集聚。

4. 交通与贸易- 交通网络: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的发展与布局。

- 贸易模式:国际贸易的模式、贸易政策与经济全球化。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如土地利用监测、环境监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