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之文化篇

合集下载

儒家文化思想与中国建筑景观设计(二)

儒家文化思想与中国建筑景观设计(二)

古建中国-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儒家文化思想与中国建筑景观设计(二)接上篇儒家文化思想与中国建筑景观设计(一)3、儒家“比德”文化思想是中国建筑景观本质设计的理念中国建筑景观设计的艺术创作主题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创意根基,把握创作元素中的自然意识和自然气息,使人从身心上享受着大自然的单纯、安详、合理、永恒,感受生命的美好。

儒家比德文化思想,一般认为是以仁为根本、以乐为熏陶,注重人格的锤炼和品性的培养。

儒家比德文化思想的审美本质是美善统一,将伦理道德作为理义审美活动的根基,在艺术和自然的审美感受中体悟道德人格。

孔子的自然美学观是“比德”,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理念比附到自然景物之上,在自然山水中体验道德观。

君子以比德,这种审美本质的理义定势,实际上是对人格的一种欣赏。

“比德”是儒家的自然审美观,主张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体验自然美。

大自然之所以能引起欣赏者的美感,就在于它们外在形态,以及神态上所表现出的内在意蕴都与人的本质力量发生同构、对位与共振。

儒家“君子比德”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景观设计艺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推崇某种高尚的道德人格之美。

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荀子》中又有:“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这里很清楚的把松、柏的耐寒特性,比德于君子的坚强性格。

另外“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梅花、“挺拔虚心有节”的竹子、“秀雅清新,暗香远播”的深谷幽兰等都是理想的比德植物。

比德植物被赋予文化的内涵,构成园林景观造景艺术特有的传统理义审美方式。

孟子更充分地讨论了“观水”的问题,“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所谓“观水”,就是要从水的形态获得某种人生心理审美本质体验。

庭院景观设计理念简短范文(优选4篇)

庭院景观设计理念简短范文(优选4篇)

庭院景观设计理念简短范文(优选4篇)庭院景观设计理念简短范文第1篇久居都市之中,好像身心都显得浮躁,眼前不是霓虹闪耀,便是灯红酒绿。

因此一个诗意之居,成为了很多人内心的憧憬。

白墙黛瓦,诗意蹁跹,一座庭幽深的园林别墅,也许便是现代人眼里的“诗和远方”。

▼设计理念苏式园林,传承至今,好像照旧是国人内心之中的礼序之范。

碧瓦朱甍,飞檐翘角,在白墙黛瓦之下的幽深庭院,是很多人内心深处的诗意。

本案由@设计师徐丽铭打造而成,借园林造景艺术为灵感,凝练传统园林建筑之精髓,打造了一座兼具中式风韵又不乏诗意古韵之境的大宅。

▼门庭小径,梧桐恰红在门庭设计之中,设计师沿袭了旧时达官贵人的宅邸之范,并融合了礼序之美,再加上草木梧桐的点缀,还未入户,眼前却有了一派诗意蹁跹之雅。

▼白墙黛瓦,一步一景从门庭之中,步入庭院之内,宅中有院,院中有屋,这样曲径通幽的设计,让整个大宅如同山水画作一般,旖旎而又曼妙。

青翠草木,雄伟影壁,让庭院之中的诗意更为缥缈,如此娴静雅致的院落,让走路都成为了享受。

庭院景观设计理念简短范文第2篇1、客、餐厅及其他采纳木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面罩“立邦永得丽”白色乳胶漆;2、厨房采纳木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面贴银灰色铝塑板分缝;3、卫生间采纳木龙骨框架,耐变黄塑钢条形扣板吊顶(米、灰色相间)4、石膏板吊顶采纳木龙骨框架,12mm厚纸面吊顶,特别造型需采纳大芯板、5mm夹板放样;5、石膏板规格采纳为12x1200x3000mm纸面石膏板,石膏板接缝处,切45O角,用配套穿孔纸带及腻子布缝;6、吊顶板与墙壁面、窗帘盒、灯具等交接处应接缝严密,不得有漏缝现象。

庭院景观设计理念简短范文第3篇1、天人合一的自然文化自然是风景园林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中国传统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自然文化是中国园林的核心与精华所在。

所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就是强调根据自然的客观规律来造园,要以自然景物为主体,更要强调人对自然的深刻熟悉和艺术再现。

浅谈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浅谈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浅谈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摘要:当前国内的风景园林领域,许多业内人士在推广和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的理念和实践,而中外文化、新旧文化的碰撞正在呈现出来,本文论述了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重点问题,以探求适合我国现代园林发展需要的继承与创新之路。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Abstract: The current domestic landscape areas, many insiders are promote and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landscape design, while the collision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ans old and new cultures are presen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China’s landscape design about how to deal with the important issu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foreign culture, in order to explore for our modern landscape development’s need of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road.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引言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原因,当前我国的传统文化正面对着沦失的危机。

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该是继承传统、学习古人,本质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为了创新而学习传统。

因此,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应该反对因袭模仿,因循旧章,倡导自己深探力取,锐意创新,树立自己的风格面貌,正如黑格尔所言:“始而追求、继而达到、终于超越”。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 王如桪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 王如桪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王如桪摘要: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除了需要根据城市市容来进行园林景观的构思以外,还应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传达出来地域文化特点,使得适应于该地区环境的传统作物能在园林景观设计上占主体部分,在保证其生长质量的同时使得总体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风格能够完成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风格的融合。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地域文化;应用引言工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其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破坏。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城市战略化的环境改善方向之一,因其优异的城市污染净化能力以及城市美化能力成为了城市环境治理以及景观建设的首选。

1 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城市园林景观,包含着人类审美理想的积淀,是人类通过心灵与情感选择认识自然、再现自然的成果。

一定地域的园林景观,表现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动态交织的物化。

园林的布局,就是在选定园址的基础上,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地形特点等因素,进行全园的总布局。

园林设计师们在创作之前都必须了解属地的传统文化,传统地域文化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植物、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建筑装饰等元素。

景观设计融入了这些元素之后,体现出民族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景观特色。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着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东西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艺术价值,越是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越能为世界所接纳和承认。

结合张北县园林景观设计实际,探讨把传统地域文化融入到项目的规划设计中,是本文要讲的问题。

2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联系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充分结合区域特点,以当地特色为核心,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园林设计与地域文化充分结合,在此过程中利用园林景观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以城市文化丰富园林景观的设计素材。

在具体应用中主要表现为:首先,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特色充分结合,利用地域文化丰富园林景观的设计内容,保证园林设计可以实现人景合一,在景物建设中彰显人文色彩。

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与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将设计理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不同区域内的景观设计选择不同的侧重点,保证景观建设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并充分融入到现代化生活中,符合人们的追求,呈现人文思维。

中国园林美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中国园林美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中国园林美学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和对现代园林的影响分析1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支流,中国传统文化对其浸润和渗透无处不在。

换言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品格的物化现象,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易传》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同其名”。

孔子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智者动,仁者静。

”这些都体现了儒家亲近宇宙万物的自然观。

这种天人合一自然观体现在园林造园技法中,就是对自然的模拟。

小到一事一物,大到一山一河都极尽模仿之能事。

两晋、宋代以直观方式再现山川河流。

元明以后,还借助意境联想,用园林将自然之美人工化,绝妙地写意概括,达到诗化的境界。

在亲近摹拟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自然,造福于人。

这无疑是对人天合一观念的积极诠释。

清代乾隆年间北京城西的城市园林化建设便是一例。

该时期西北郊水系得到彻底整治,引玉泉山水系汇入昆明湖,然后拓展疏浚西湖,在玉泉山南麓开凿水库,疏浚长河,使昆明湖蓄水量大增,北京西郊由此形成以玉泉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可调控的供水系统。

礼乐相成的伦理观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和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件,层层渗透到中国园林艺术之中。

中国园林之礼(1)内外之礼。

墨子云:“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

”这种内和外,渗透到园林景观中,不仅仅是自然性划分的室内外空间,而且还是基于人的社会性划分的公共与私密空间;(2)尊卑有序。

所谓男尊女卑、君尊臣卑、夫尊妻卑等。

这种带有封建伦理烙印的观念体现在园林景观构筑中就成为了一种等级标示功能,其显著标志就是在园林建筑中外化出一系列尊卑有序的建筑符号。

中国园林之乐儒家的中庸之道主张不偏则胃中,不倚之谓庸。

历史文化在公园中的表达——以圆明园的历史文化表达为例

历史文化在公园中的表达——以圆明园的历史文化表达为例

历史文化在公园中的表达——以圆明园的历史文化表达为例摘要: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而这座城市的城市公园就像一扇窗口那样,它是向外来游客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好场所。

所以我们的城市公园设计师和修建者在构建城市公园景观的同时,需要将这座城市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合理地融入其中,让这座城市的城市公园充满历史文化气息,同时让更多的外来游客朋友更方面了解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城市公园设计和构建中历史文化表达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别从文物古迹、公园雕塑、园林规划和历史文化主题活动中对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

最后总结了城市公园构建中历史文化的表达方法和实践策略,用来更好地传承和表达城市的历史文化。

当前交换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加快了虚拟子网技术的应用速度,特别是在当前校园网上的应用更广泛……关键词:城市公园;历史文化;规划设计;文化表达。

1综述或引言每一座城市都是写满故事、刻满历史的空间驿站。

城市公园就像是这个驿站的窗口,是来这个城市的人们阅读城市的线索和触摸“城市之魂”的通道。

如何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表达文化内涵,至今仍然是困扰设计师的顽固问题之一。

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中,这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历史文化现象非常繁杂,有形的历史文化即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容易被人们所触知,而无形的历史文化往往通过有形的物体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

因而表现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则是设计师更多地注重对那些可视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借鉴和应用,而缺乏对那些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城市公园首先是为当代人所使用的,它应满足当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应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反映在设计中,就是要求城市公园景观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文化精神。

当前,有些设计师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表达历史文化时,一味地追求历史感,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而忽视了时代精神的体现,这样的景观很难为大众所真正使用或喜爱。

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精神

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精神

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精神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注重园林艺术。

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中充满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各种美学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精神。

一、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渊源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开始了园林的建设。

到了汉代,园林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繁荣时期。

唐宋时期,园林艺术更是达到了巅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明清时期,又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园林,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等等。

上述历史揭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深厚渊源。

中国古代人们重视环境品味,注重空间组合和对自然的认识,这些都是中国园林艺术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特别强调园林视觉效果的美感和触感的和谐。

园林是一种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的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设计的方法,更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

二、中国园林艺术的核心价值中国园林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优美风景,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哲学涵义和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艺术形成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实践和理论,具有着丰富的艺术、人文、历史和地方性的特征。

其核心价值如下:1.以自然为师,保护生态环境中国传统园林遵循“天人合一”、“人文自然”的理念,注重凸显世间万物的美好和自然之美,以自然为师,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园林艺术的手段,让人们沉醉于自然之美,更加意识到自然保护的重要性。

2.表达人文精神,彰显文化自信中国园林艺术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和建筑艺术,而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表现。

中国园林重视对人文精神的阐发和对文化传承的探索。

园林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规律,主张自然、朴实和内秀的审美,由此营造出一个温馨、敬畏的人文环境,展示了中国文化和个性。

3.借景抒情,营造精神世界中国园林艺术的借景抒情非常讲究,旨在营造一种深邃静谧、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中国古代园林中布置的亭台楼阁、池沼、石桥等景点,常以唐诗宋词、古乐、书画等艺术作品点缀其间,从而表现出园林的深刻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史全书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全书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全书笔记
第一章:历史渊源
中国古典园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早的园林可追溯至中国古
代的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在古代,园林被视为人工构筑的山水之间的微缩世界,在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和谐统一。

古代园林常常由建筑、植物园、水池、石头、假山等元素构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第二章: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追求自然”、“守护水源”、“排景辞物”、“布
局对称”、“借景造境”等。

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园林主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
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园林美学的追求和对宇宙之美的探索。

第三章:代表性古典园林作品
中国古典园林有许多代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颐和园、拙政园、留园、潭
柘寺等。

这些园林作品不仅在建筑设计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传统,而且在植物配置、景观布局、文化内涵等方面也展现了深厚的古代艺术精髓。

第四章: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技艺和设计理念逐渐得到
传承和发展。

现代园林设计师们在借鉴古典园林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古代园林的精神和美学延续至今,为当代人们营造出更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底蕴,是中国园林建筑史上的重要篇章。

通过对古典园林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启迪,为当代园林设计和建筑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

淡妆浓抹总相宜西蜀园林艺术与风格

淡妆浓抹总相宜西蜀园林艺术与风格

淡妆同样妙
又如第六本第五折“哭宴”中,张生与莺莺在长亭分别后,作者通过“风雨 替花愁”、“朝来庭下寻常见”等诗句,将两人的相思之苦和离别之痛以淡然的 笔触进行描绘,使读者更加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深刻内涵。在这些情节中,作者 运用淡妆同样妙的手法,将故事的神韵和文人的雅致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 者深刻感受到作品所呈现出的独特魅力。
浓抹总相宜
浓抹总相宜
西厢记语言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浓抹总相宜。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和描绘情 景时,善于运用浓墨重彩的手法,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例如,在第三本第二 折“长亭送别”中,张生与莺莺依依惜别,作者通过“柳丝长,玉聪难系,恨不 倩疏林挂住斜晖”等诗句,将两人的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一、西蜀园林艺术与风格概述
一、西蜀园林艺术与风格概述
西蜀,位于中国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蜀园林作为一种传统 园林风格,既受江南园林的影响,又有自身独特的韵味。它以叠山理水、植物配 置和建筑营造为主要特色,结合地域自然环境,展现出一种山水田园的诗意画卷。
二、西蜀园林艺术与风格的特点
二、西蜀园林艺术与风格的特点
1、建筑:西蜀园林的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实用性和景观性。建筑形式 灵活多变,既有传统的厅、堂、轩、榭等建筑形式,又有创新的结构设计,如利 用悬挑、架空等方式,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二、西蜀园林艺术与风格的特点
2、景观:西蜀园林注重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利用山石、水体、植物等元 素,创造出步移景异、曲折幽深的景观空间。同时,西蜀园林还强调景观的季节 变化,使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致。
浓抹总相宜
又如第四本第三折“拷红”中,红娘巧妙地试探和反击老夫人,作者通过红 娘的口吻,将她的机智和善良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些情节中,作者运用浓抹总 相宜的手法,将人物性格和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作品所传达 的情感和主题。

园林建筑——古建筑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及保护措施探析

园林建筑——古建筑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及保护措施探析

古建筑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及保护措施探析摘要:现存于城市的古代建筑是城市的文化瑰宝,必须加以保护:此外,古建筑蕴涵丰富的建筑美学特色和地域人文特点。

本文结合项目实例,详细阐述了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并对其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特点、作用和修葺保护措施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总结。

关键词:古建筑:古典园林:园林设计:建筑美学;修葺保护1 引言我国的古代建筑,不仅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恃色,使建筑具有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表现力,而且极大地加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表现力,使建筑物具有了优美的外观形象,以至于在中国古代筑各个方面的特点形成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人对山水的爱好十分深厚,对自然山水的追求由来已久。

她们不仅要在居住生活中体现自然,而且还要在作为生活境域的园林里去体现自然。

因此,寄情山水、亲近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所追求的首选。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叠山引水,将厅、堂、亭、榭等古建筑与山石融为一体,戎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并非对自然山水的机械模仿,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高度概括的自然。

在一定的空间内创造出一个精炼却不失自然的环境,将片段美和人文美巧妙的结合起来。

到了现代,由于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建造园林的社会环境、造园目的和所服务的人群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此,如何深层次的挖掘其美学价值、表现手法,如何让古典美学与现代创作紧密结合,发挥古建筑的美学、文化价值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2 项目概况邵阳市双清公园古为“双清揽胜”,始建于宋代,园位居资水、邵水汇合处而得名,院内亭阁相映、怪石嶙峋,曲径通幽,具古典园林风韵,自古为“宝庆十二景”之首,现占地面积约4.3hm2(64.41亩)。

1956年公园始建时,占地约2.1hm2(31.4亩)。

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

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

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明清时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黄金时期,许多优秀的园林建筑如拙政园、颐和园、苏州园林等精美的园林建筑物留传至今。

这些园林建筑物以其独特的构建形式、艺术特色、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研究人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全面探讨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的发展与变革。

一、园林建筑物的设计明清时期的园林建筑物,讲究“形似自然”,即“造园取法于景物之真”,追求自然的真实感,将自然的景物加以转化,最终呈现出一种人类创造的“人造自然”。

园林建筑物设计的创新性也使得整个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处于领先地位。

例如,苏州园林与其他大多数园林不同,其园林中不仅设置景点,还有山石、树木、水池等景物相映成趣。

并将“寓景于庭,景入庭境”作为它的核心美学,将景观的布局和设计完整地体现出来,从而营造出一种极具韵味、宁静、美好的空间。

同样的,颐和园和拙政园的设计也以“天人合一”为主题,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根而融合自然风光,形成了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建筑物。

二、园林建筑物的艺术特色明清时期的园林建筑物具有很强烈的艺术特色,这些特色体现出了园林建筑物的灵魂和核心。

其一,重视对景色的感觉与处理。

在园林中,不仅强调景点布局的创新性,也强调了景色的感觉与处理,精致的景点处理和精妙的景色组合给游人带来极致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这些在苏州园林中的最为明显,如枫桥书院的建筑物,它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文化底蕴,同时将自然与文化相结合,将书院与景致紧密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美好的仙境。

其二,重视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较为深远和悠久,园林建筑物则是其最好的传承载体。

在明清时期,园林建筑物的设计构思不仅注重美学和视觉效果的营造,更注重文化底蕴与深厚的哲学思想。

比如颐和园中的长廊,它不仅是园林建筑物的设计精华,也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中式文化。

同时,颐和园作为整个明清时期最大,最精美的皇家园林,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更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景观规划的探讨

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景观规划的探讨

融合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景观规划的探讨【摘要】现代城市规划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

因此,北海市为了打造海滨宜居城市,需建立整体优化、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本文作者结合南澫片区海景大道环境景观改善项目对融合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景观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景观规划;生态特色;人文特色1.南澫片区海景大道景观规划项目概况1.1 项目分析篇1.1.1 目标和意义海景大道作为城市景观轴线和骨架,沿着城市西海岸由北向南贯穿冠岭公园后由西向东与北海大道相交,本次海景大道规划范围为南澫渔村至北海大道段两侧,重点规划地段为海景大道尽端交通交汇点处。

规划内容包括大道沿线景观风貌的整治、局部交通节点处的梳理和景观节点的营造,通过本次环境景观规划力图将海景大道(南澫渔村至北海大道段)打造成为一条连接北海大道与冠岭片区的高品质滨海休闲景观带。

1.1.2 规划梳理与解读该规划范围位于银滩西区,在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中已经明确该片区为北海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一部分。

总规提到沿银滩旅游带从侨港到冠岭,结合海景大道建设,以“山、海、城、港、廊”五个方面的交融为空间主题,注重发展滨海地区的娱乐、休闲、商务等功能,在近期将银滩西区建设成为依山拥海、风景独特的国际休闲度假中心。

控规中规定,海景大道(南澫渔村至北海大道段)为商业、服务业、公共绿地及停车场用地。

从中可以看出,海景大道作为连接北海大道至冠岭片区的滨海景观大道,其作为滨海商业休闲道路的定位已经明确。

近期建设规划中,将该片区所属的银滩西区定位为休闲娱乐度假区,重点建设度假村、休闲体育、主题公园等设施。

布局旅馆业用地和体育用地,促进银滩西区高档酒店业和体育休闲产业的建设。

实施南澫渔港整体搬迁,建设国际大型游艇港,打造个性鲜明、具有高尚休闲气息的休闲度假区。

同时,为做好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近期重点推出“18条园林景观示范路”,海景大道为其中之一。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思想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思想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思想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美学思想,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自然、生命和文化的协调统一,是一种高度精致的艺术形式。

它的美学思想从江南水乡和皇家园林中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这篇文章将讨论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思想、其设计原则和特征。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思想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人造山水”的艺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它的设计目的是创造一个有机的空间,使人们能够沉浸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同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气息。

它强调物体间的关系,注重优美的比例和平衡,追求高度的精致和完美。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设计原则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设计原则是整体性、隐晦性、稳定性、序列性和随机性。

其中整体性是最重要的原则,它要求园林整体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感觉。

隐晦性则要求设计者应该用隐喻之法,让景物有一种更加含蓄的美感。

稳定性是因为它要求设计者在其的结构和物品上进行平衡处理,使其不会失去美感。

序列性要求设计者在设计园林时要控制景物的顺序和排列,让园林整体呈现出一种节奏感。

随机性则要求设计者在园林设计中加入一些随机元素。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特征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特征是以环境为根基,以山水为灵魂的艺术,它的特征是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时光静止的感觉、汲取气息的感觉和增长涵养的感觉。

1、环境为根基: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强调以环境为根基,园林应该根据自然地形、周围的环境和人类文化等考虑,以最小的干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环境的特点和效益。

比如说,园林应该尽量保持原来自然地形的特色,保留自然景观和植被,不能人为地对自然环境进行干扰和破坏。

2、以山水为灵魂: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中,山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被视为园林的灵魂。

中国画同样是如此,它也强调以山水为灵感。

园林中的山水构建成类似于中国画的意境,营造了一种神秘、优美的文化氛围。

3、让人们感受到时光静止的感觉: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强调让人们感受到时光静止的感觉,这种感觉主要来自于环境的安静、和谐和平静。

园林建筑风格的诗情画意

园林建筑风格的诗情画意

园林建筑风格的诗情画意园林,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是诗情画意的栖息地。

它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美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领略园林建筑风格的诗情画意,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一、园林建筑风格概述园林建筑风格源于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特点在于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将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和谐、优雅的生活氛围。

在园林建筑中,常见的元素包括亭台楼阁、水榭花坛、假山流水、回廊曲径等。

这些元素在形态、色彩、质感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享受。

二、诗情画意的表达1.借景入诗在园林建筑中,借景是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

通过巧妙的设计,将自然美景引入到建筑空间中,让人仿佛置身于诗画之中。

例如,一座假山巧妙地占据了最佳的观景点,将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溪流、周边的花木等美景尽收眼底。

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禁想起古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诗句,感受到诗情画意的氛围。

2.建筑与景色的融合园林建筑风格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力求将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在建筑设计中,注重色彩、形态、质感等方面的搭配,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例如,一座白色的亭台楼阁矗立在绿树掩映之中,与周围的绿色植物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人们在欣赏建筑的美丽时,也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意境的营造意境是园林建筑风格的核心要素之一,它通过建筑与环境的交融,创造出一种深远的意蕴。

在园林建筑中,设计师们常常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将某种情感、思想或哲理融入其中,使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的意境。

例如,一座石拱桥的独特造型象征着蜿蜒曲折的人生之路,人们在桥上漫步时,不禁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深思。

三、文化内涵的体现1.传统文化的传承园林建筑风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深深地烙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园林审美心得

园林审美心得

园林审美心得园林审美心得篇1园林审美心得:探寻自然与艺术的和谐之美背景介绍: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人类对于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中国园林作为东方园林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内涵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旨在探讨中国园林的审美特征和心得体会,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典艺术形式。

创作风格:中国园林的创作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山水,以真山真水为基础,通过提炼和加工,形成具有典型性的园林景观;2)建筑布局,注重空间层次的安排,以虚实对比、藏露互换等方式营造出深邃的意境;3)植物配置,以松、竹、梅等常绿植物为主,辅以花卉和果树,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4)人文元素,如石、桥、船、车等,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

深入分析:中国园林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意境美、对比美、细节美和哲理美。

意境美是通过诗情画意的手段,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出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对比美则通过虚实、藏露、古今、雅俗等对比,突出园林景观的特色和韵味;细节美则体现在精美的园林小品、工艺品等,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精致和细腻;哲理美则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独特理解。

对比与参照:与其他国家的园林艺术相比,中国园林的审美特征更加鲜明。

例如,日本园林追求简洁、宁静和自然,而意大利园林则更注重建筑和园艺的结合,以及几何图案和自然景观的对比。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然和艺术的看法和追求。

个人观点:个人认为,中国园林的审美精髓在于意境和细节。

园林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和情感,使人们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深刻的生活哲理。

此外,中国园林的细节处理也十分到位,无论是精致的雕刻、华丽的建筑还是寓意深远的景观小品,都展现出中国文化独特的美感和智慧。

结论与评分:总的来说,中国园林是一门集自然、艺术、人文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宋代建筑案例

宋代建筑案例

宋代建筑案例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苏州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原名“恩善园”,后来改名为拙政园。

拙政园以其精美细致的建筑设计、精湛的园林艺术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冠”。

在拙政园的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永宁桥”、“诚信堂”、“漱玉书舍”、“抱月楼”等建筑。

拙政园的永宁桥是一座七孔石拱桥,全长50米,宽4米,横跨小东南西三池。

桥身为青石铺就,桥面平坦整洁,桥栏为石栏杆,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格外精致。

桥上立有一对石狮,左爪托着蜜桃,象征着吉祥如意,给人一种祥和安宁的感觉。

永宁桥作为拙政园的主要通道之一,连接了园内的各个部分,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诚信堂是拙政园内的一座主要建筑,建于明代,是一座长方形的砖木结构建筑。

堂内陈设有明清时期的家具、文物和书籍,展示了当时的文化艺术风貌。

堂内墙壁上挂满了名人书画作品,墙角摆放着古董文房四宝,整个空间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诚信堂内,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人雅士的风采。

漱玉书舍是拙政园内的一处明清书室建筑,建于明代。

书舍坐北朝南,面向园中的蔓延池,视野开阔,环境清幽。

书舍内部陈设有古代文人的书法作品、墨宝、古籍和书法研究所需的工具,展示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学问底蕴。

书舍外有一座小庭院,庭院内栽有各种名贵的花草树木,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悠然的生活氛围。

抱月楼是拙政园内的一座精美亭台式建筑,建于明代。

楼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石砌结构,上层为木结构,楼顶覆盖着琉璃瓦,显得十分华丽。

楼内陈设有古代文人雅士的书画作品和古籍,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楼外有一座小花园,花园内种植了各种名贵花草,四季风光宜人,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拙政园的建筑风格在传承和发展前代建筑的基础上,融合了南方园林风格和北方宫殿风格的特点,形成了独具韵味的宋代园林建筑。

拙政园的建筑设计精湛细腻,布局合理科学,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品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竹里馆赏析

竹里馆赏析

竹里馆赏析范文一:竹里馆赏析竹里馆位于中国江南的苏州市,是著名的园林建筑之一。

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园林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通常为私人花园。

园林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苏州的园林则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之一。

竹里馆作为苏州古建筑群之一,被誉为“吴中第一堂”。

园林面积达到26,000平方米,以“虚实结合”、“曲径通幽”为主题,设计极具匠心。

竹里馆的设计者充分考虑到人类的需求与环境的和谐。

它综合了池塘、回廊、假山、大量植物、巧妙的石头排列和奇特的栏杆,使其成为一座真正的花园。

它以它的气氛和美丽的森林景观而闻名。

竹里馆的建筑材料使用富有现代感的瓷砖和大理石。

整个园林仿佛是从一幅传统中国画中走出来。

园林遵循“以古为新”的设计理念,完美地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

建筑主要采用了明清风格,园中精雕细刻的关隘、雕花门、楼阁、亭子等,不仅修缮得格外精美,而且富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意蕴。

总之,竹里馆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地方,游客可以在这里发现许多奇妙的事情,也能领略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它不仅是苏州及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点分析:本文关注点主要在于竹里馆的园林与建筑,用词通俗易懂,有很强的描述性,能够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竹里馆的美丽与历史文化价值。

文中采用了大量的形容词来描绘竹里馆的设计特点及其魅力,如使用“极具匠心”、“美丽的森林景观”、“修缮得格外精美”等。

因此,这篇文章能够使那些不熟悉中国园林文化的读者快速理解竹里馆的景致。

范文二:竹里馆赏析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市,有“人间天堂,园中园”之称。

位于苏州市内的竹里馆就是著名的园林建筑之一,被誉为“吴中第一堂”。

竹里馆的建筑结构非常奇特,它是一座充满了神秘和浪漫味道的文化景点。

竹里馆的中式园林以各种江南古建筑为特色,特别是池塘、假山、花木和石头,这些与园林独特相融合的元素,共同营造了一个雅致、宁静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文化意涵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文化意涵
王正刚, 陈 伟
(. 1宿州 学院 美术 系 , 徽 宿 州 24 0 ;2 淮北煤炭 师范学 院美术 系 , 安 300 . 安徽 淮北 2 50 ) 300
摘 要 : 国 的 园林 艺术 在 传 统哲 学 思想 和 文 化 艺 术 的 影 响下 , 成 了 自 己特 有 的 风貌 , 我 国优 秀传 统 艺术 的重 要 我 形 是
质 相通 的特点 , 如水流 动不知穷 尽 ; 仁者 则从 山的形
象 上看 到和 自 己的 道德 品质 相通 的特 点 , 山之 静 如 固, 自然不 动而万 物滋生 。 朱熹亦 从较相似 的角度 对
因造 园家 所赋 予的独 特情感 而具 有着“ 诗情 画意 ” 的 韵味 。 园家们 从文人 雅士 的 山水 诗 画中受到启发 , 造 采 用概括 、 归纳 、 提炼等 手法 , 自然 山峦进 行“ ” 将 移 、 “ ” 典型 化的 园林 山石 , 力 求体 现 出 自然 山峦 缩 为 并 的形神气 韵 。随着 时代 对 自然审 美的拓展 和受社会 “ 言不尽 意” “ 意忘象 ” 哲学 主张 的影 响 , 园家 、得 等 造
此作 出解 释 :知 者达于 事理而周 流无滞 , “ 有似于水 ,
故 乐水 ; 仁者 安 于 义理 而厚 重不 迁 , 似 于 山 , 乐 有 故 山。 L按 照这 样 的解 释 , 子这 句 话 的意 思 即审 美 ’ , 孔
测, 其似 圣者 , 润天 地之 间 , 通 国家 以成 : 智者所 以 是
乐水也 。 、夫 山… …万 民之所观仰 , ”“ 草木 生焉 , 众物
组成 元素 , 与传统 儒家 思想息息相关 。 这 早在 周
代 和春 秋 时期 , 人们 就 已经 明确 地将 自然 物 的生 存 状 态同个 人的情 感状 态联系起来 , 即所谓 的“ 比兴 ” 。 孔 子又 更 进一步 , “ 用 比德说 ” 自然 物 的性状 与 人 把 的个性 品 格相 联系 , 论及 对 自然 美 的欣 赏 : 知者 乐 “ 山 , 者 乐水 。知者动 , 者静 。 仁 仁 知者乐 , 者寿 。 [ 仁 ’1 ,] 意 思大概 是知者 从水的 形象 中感 悟到与 自己道德 品

园林毕业论文题目

园林毕业论文题目

园林毕业论文题目园林毕业论文题目园林是一门独特而古老的艺术,它以自然为基础,以人为中心,通过创造和塑造美丽的空间,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思考的场所。

作为一个园林专业的学生,我对园林设计和规划充满了热情和兴趣。

在即将毕业之际,我决定选择一篇研究论文,以探索园林的深度和广度。

一、园林的历史与演变园林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演变。

从古代的皇家园林到现代的城市公园,园林设计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节将探讨园林的历史演变,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深入了解园林设计的起源和发展。

二、园林与生态环境如今,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园林作为人工创造的自然环境,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将研究园林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园林设计来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三、园林与城市规划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的绿地和公共空间变得越来越重要。

园林设计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通过创造宜人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节将研究园林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园林设计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四、园林与文化传承园林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园林文化,通过园林设计可以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

本节将研究园林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园林设计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五、园林与心理健康园林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与大自然接触可以减轻压力、缓解抑郁,并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本节将研究园林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园林设计来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六、园林与社会发展园林设计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享受,也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园林作为公共空间,可以促进社会交流和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本节将研究园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园林设计来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七、园林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园林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宋朝的园林艺术

宋朝的园林艺术

宋朝的园林艺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而且园林艺术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亮点。

宋朝的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和富有哲理的设计,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

一、宋朝园林的意义和特点宋朝园林艺术与其它时期的园林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它追求“以景取胜”,强调舒畅自然、富有情趣和思想深度。

宋朝园林将诗词、绘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宋朝园林追求的是一种“神韵”,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更是一种对生活和人文的思考。

二、宋朝园林的代表作1. 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

它以其精湛的细节雕刻和精心设计的布局著称。

拙政园的景点主要分为东西两园,东园以水景为主,水池、假山和桥梁错落有致;而西园则以林木和花草为主,绿树成荫,花香四溢。

整个园林布局温婉雅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2. 庐山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山水名胜之一,也是宋代重要的园林艺术代表。

庐山的自然景观以山峦、溪流和湖泊为主,而园林的建筑则众多且多样。

主要有一些古塔、亭台楼阁、假山和水池等。

在这些建筑中,既有高大挺拔的古塔,也有造型独特的假山,形式多样且富有意境。

三、宋朝园林的设计理念宋朝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身心的舒畅和和谐。

它强调景色的变化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园林中的建筑和景物布局都体现了宋代人对禅意和自然美的追求,给人以心旷神怡、禅意清明的感觉。

宋朝园林的设计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宋朝园林的影响宋朝园林的影响不仅在建筑艺术领域以及后世的园林设计上得到了体现,还在文化和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宋朝园林通过其独特的美学观念和意境,影响了后世的文人雅士,成为他们灵感和创作的重要来源。

宋朝园林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并对整个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宋朝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和富有哲理的设计,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杏花楼(水观音亭) 杏花楼位于市区南湖之中,始建于唐代。明 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曾为宁王朱宸 濠之妻娄 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 为相国张位别墅,称“杏花楼台”。内设“ 闲云馆”,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人在 此多有吟咏。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 ,改称“观音亭”。亭高2层,傍湖挺立,四 面环水,有一桥与湖岸相通。现辟为“南昌 画院”。
梅岭 梅岭位于南昌市西北部的湾里区,距市区中心约15公里。梅 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称飞鸿山,相传西汉末年南昌县 尉梅福弃官隐此修道,后人筑梅仙坛于岭上,故改称梅岭。 梅岭樱花谷不仅是国内最大的樱花观赏园,也是继日本东京 地区的亚洲最大观赏四季花色的美景之地。樱花谷共分为国 色樱花观赏区、浪漫樱花观赏区、爱情樱花观赏区、友谊樱 花展示区、远景樱花观赏区,滨水樱花观赏带,是成片的五 区一带。 梅岭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主峰洗药湖海拔841米,共有 大小山峰99座,天然和人工湖泊50余个,岩洞、奇石、泉瀑 、幽谷、云海佛光、古树名木,处处皆景,融雄、秀、奇、 幽于一体,使之成为南昌市郊自然风光最胜之处。梅岭森林 覆盖率达67%,夏季平均气温为22℃—25℃,素有“小庐山 ”之称。梅岭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中国古典音律和道教净明 宗的发源地,每年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城市地标——南昌之星摩天轮 “南昌之星”摩天轮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 新区红角洲赣江市民公园,是全球第二高的 摩天轮,2008年4月15日开放的“新加坡飞 行者”以165米的高度超越了“南昌之星”和 世界第三高摩天轮英国“伦敦眼”。该摩天 轮总高程为160米,转盘直径为153米,比位 于英国泰晤士河边的135米高的“伦敦之眼” 摩天轮还要高。
百花洲(东湖区) 东湖位于南昌市区中心,湖面约13公顷。自唐以来,东湖即 为著名风景湖,唐代诗人韦庄曾吟诵道:明代以后,分成东 、西、南、北四湖,有桥涵相通。东湖之中有三座小岛,俗 称三洲即百花洲。现有九曲桥、百花桥及海成堤(亦称“苏 翁堤”)跨湖通洲,洲上有“水木清华”馆、中山亭,百花 洲亭,苏圃和文物广场等名迹。 百花洲位于东湖湖心。原有三洲,其中两洲在八一公园内。 “百花洲”一名出自宋代文学家吟诵豫章的诗篇。南宋绍兴 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在此建“讲武堂”以习水军清乾隆十 一年(1746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书“百花洲”碑“豫章 十景”中的“东湖夜月”、“苏圃春蔬”二景均在此间。
洪崖丹井 洪崖丹井,相传为黄帝的音乐大臣,史称“ 伶伦”。他创制了十二音律,被誉为华夏音 乐鼻祖。传说他在此处凿了五口井汲水炼丹 ,丹成便脱俗成仙,“洪崖丹井”因此闻名 于世。北崖石壁上“洪崖”二字是清康熙年 间的摩崖石刻,经历了三百多年风雨,字迹 仍清晰。
南矶山 南矶山,位于新建县南矶乡,系鄱阳湖中的 两座岛屿。曾是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 时的水军基地。尚存朱元璋将士墓及军师刘 伯温的钓鱼台遗址。岛上观赏日出、日落及 候鸟,美景尤其壮观。

鄱阳湖螃蟹节 时间:每年十月 地点:鄱阳湖进贤县 活动内容:螃蟹节期间将安排螃蟹王(后) 评选、招商项目签约、螃蟹及特种产品展销 会、参观河蟹良种培育基地及大型焰火晚会 等多项活动。
南昌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文化遗址 600余处,人文景观18处,自然景观26处,是中国 优秀旅游城市。1986年,国务院命名南昌市为国家 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南昌加快滕王阁景区扩建 、梅岭景区、象湖景区、天香园三期、樟树林文化 生活公园等旅游项目建设,逐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设施,进一步强化南昌红色旅游珍品、文化旅游名 品、生态旅游精品、休闲旅游新品等四大品牌。
城市地标——南昌之星摩天轮 “南昌之星”摩 天轮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角洲赣 江市民公园,是全球第二高的摩天轮,2008 年4月15日开放的“新加坡飞行者”以165米 的高度超越了“南昌之星”和世界第三高摩 天轮英国“伦敦眼”。该摩天轮总高程为160 米,转盘直径为153米,比位于英国泰晤士河 边的135米高的“伦敦之眼”摩天轮还要高。
西山万寿宫 西山万寿宫位于新建县西山镇,是著名的道院。清 代曾盛极一时。晋朝教武帝宁康二年(374年), 为祀奉治水有功的名士许逊,在此建立了“许仙祠 ”(即万寿宫前身)。宫内庭院宽敞,古柏参天。 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每逢农历八月,更是人涌如潮 。西山万寿宫四面环水,游客不仅可以参禅,也可 以泛舟湖上。

绳金塔庙会 时间:每年九月下旬到十月初 地点:绳金塔 活动内容:绳金塔下的古戏,绳金塔公园四 周的食品特色一条街、日用百货一条街、全 国特色小吃一条街和文化旅游一条街令人眼 花缭乱。

天香园旅游文化节 时间:每年九月至十月 地点:南昌青山湖区 活动内容:盛大开幕式、电影晚会、灯彩、 文艺表演、奇石文化展、美术书法展等活动 。
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南昌南郊15华里处的梅湖定山桥畔青 云谱。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古代画家纪念馆。位于市南郊定山 桥畔,原为道院,1959年10月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由郭 沫若题写馆名。占地约1公顷。清流环绕,白墙古木,绿荫 掩映。整个庭院布局巧借地势,富有江南古韵,因形设景、 亭、廊、桥、池、山、花、木错落有致,古雅幽静。明末清 初的著名画家、书法家,一代山水写意大师朱耷(号称八大 山人)曾经隐居于此经行创作。三百年来其人品、画品画坛 上启迪着“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 等画家,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1985年,“八大山人”朱耷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十大文化艺术名人”之一。
象湖风景区 象湖坐落于南昌市区西南角,地处抚河支流故道的上游,北 起将军渡闸,南至南隔堤,东起施尧路,魅力南昌(19张) 西至桃花路,原为一片水草丰茂、湖水浩淼、候鸟聚集的沼 泽之地。1958年,箭江、将军渡建闸堵口,始由自流湖变为 固定湖。1998年,为抵御百年难遇的洪涝实施围湖筑堤、绿 化植树,始具今日公园之雏形。因当年陆九渊曾在此开坛讲 学,“象湖”一名由其号(象山先生)而来;也有一说因湖 貌酷似大象外形,故名“象湖”。 1998年象湖被列入城市重大景区工程:建设旅游休闲、水上 运动、生态园三大功能区,形成了“环湖一路、湖心四岛、 湖中两条堤、西南一座山、八千水面柳如烟”的总体格局。 主要景点有:灌婴广场、观礼台、渡口长亭、藉香榭、环漪 阁、万寿宫,还有沙滩泳场、千亩垂钓中心等。
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 艾溪湖湿地公园是南昌市唯一的一块典型城市天然湿地,位 于高新开发区艾溪湖东岸,占地2500余亩,北起城东一路、 南至北京东路、东起长堤路、西至艾溪湖东堤,与4.5平方 公里艾溪湖相邻。 公园栽种乔木5万余株,竹子4万余杆,草坪60万平方米,堆 筑岛屿30余个;规划种植树木160余种,已栽种南酸枣树、 苦练树、腊梅、紫荆、水杉、湿地松、小钢竹等120余个品 种。公园建成后,将逐步与天香园候鸟公园连为一体,成为 鄱阳湖候鸟通道。而艾溪湖4.5平方公里的水面也将与2500 余亩土地一起将构成自然、立体的森林湿地体系,成为南昌 继梅岭之后的又一个天然绿肺。
佑民寺是享誉东南亚的古刹。位于民德路中 段,东湖之畔,建于南朝梁代天监年间(502 年至 519 年)。该寺几经兴败,数易其名, 1929年改名“佑民寺”至今。殿宇雄伟,寺 内后殿原有巨型铜佛,高 5.3 米,重达 3.6 万 斤。近代民谣“江西穷又穷,还有三万六千 斤铜”,即指此。文革时期被回炉冶炼为毛 主席像。
孺子亭 位于市区西湖中心。为纪念东汉名士徐稚( 字孺子),始建于三国吴永安年间(258,水面2.1公顷。
安义千年古村落 千年古村群游览区,位于南昌市所辖安义县南面约十公里的 西山梅岭之麓。该游览区,由京台、罗田和水南三大古村落 组成,面积约3平方公里。3座古村落成鼎足之势,村间有长 寿大道、祈福古道和丰禄大道(简称"福、禄、寿''三星''道" 相连通,各自相距仅一里之遥。三大村落既是独立的,又是 一个有机整体。 京台村有1400年历史。该村有刘、李两大姓。刘姓村民,为 汉代学者刘向后裔,初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迁居此地 。明初洪武年间,李氏 之祖则由朝廷授封而落户于此。千 年古村,远离嚣尘,许多古建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如石牌坊 、古井石槽、古戏台、砖石大门、四十八天井古屋等。游人 至此,定能感受农耕生活之情,油然而生归园田居之趣。罗 田村有1200年的历史。该村均为黄姓,传为祝融帝后裔,为 避战乱,于晚唐广明年间由湖北蕲州迁徙至此。民谣有云: "小小安义县,大大罗田黄。"足见罗田黄家名声之大。该村 乃当年香客赴西山万寿宫朝。
南昌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 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是江西省首个由老工厂改造而 成的创意商业项目,同时是南昌市场上第一个只租 不售、全程运营的商业项目,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 占地约110亩,总建筑面积为6.2万平方米,设车位 超过850个,按每100平米配1.37个车位的配备,远 超市区商业车位配备水平。是国内继北京798废弃 工厂的国内第二个废弃工厂建设的艺术文化街区, 林内共分为四个特色组团,分别是香樟谷、八千锭 、尚都汇、体搏会。
八一公园 八一公园位于市区中心,面积26.27公顷,其中陆地 面积6.4公顷,水面面积19.8公顷。中国共产党八一 起义时,是战场之一。建于1932 年。原名湖滨公园 ,1946年改为中正(介石)公园。1949年正式命名 为现名。公园由东湖、百花洲及东湖东岸陆地组成 。早在唐初,东湖、百花洲就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地 。园内有“水木清华馆”、“苏圃”、“冠鳌亭” 、“九曲桥”、“柳堤”等著名景点和建筑。“豫 章十景”中的“东湖月夜”和“苏圃春蔬”就在园 中。
八一起义旧址群 八一起义旧址群属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包括 中国共产党的“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贺龙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叶 挺指挥部旧址、朱德旧居5 个点。
滕王阁 滕王阁因初唐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与岳 阳楼、黄鹤楼并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一代文学家韩愈撰 文赞道:“江西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 特之称。”故有“江西第一楼”之誉。又与蓬莱阁并称为中 国四大名楼。继王勃之后,唐代的王绪写了《滕王阁赋》, 王仲舒写了《滕王阁记》,史书上称为“三王记滕阁”,成 为佳话。历朝历代文人雅士们以滕王阁为歌咏主题的诗作数 不胜数,其中就有张九龄、白居易、杜牧、苏轼、王安石、 朱熹、黄庭坚、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汤显祖等古今一 时人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