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2.试述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2.答: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安静时膜对K+通透性较大,K+外流聚于膜外,带负电的蛋白分子不能外流而留在膜内,使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当移到膜外的

K+所造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足以对抗促使K+外流的膜两侧K+浓度势能差时,膜内外不再有K+的跨膜净移动,膜两侧电位差也稳定在某一数值,这一状态称为K+平衡电位,也即静息电位。

3.试述动作电位的波形及其产生机制

3.答:动作电位的产生取决于膜内外离子分布及膜通透性的改变。①上升支刺激使膜局部去极化达阈电位,Na+通道大量开放,Na+顺浓度差及电位差迅速内流而致膜内负电位迅速减小并反转;②下降支 Na+通道失活,K+通道开放,K+顺浓度差及电

位差外流, 膜电位迅速恢复到静息时的水平。

5.试述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机制.

5.答:轴突末梢兴奋,末梢膜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引起递质释放,递质经扩散而

与接头后膜(终板膜)受体结合,使与受体耦联的通道开放,引起钠内流为主(钾亦外流)的离子移动,引起终板膜局部去极化,进而激发邻近肌膜AP的产生,从而完成信息传递。

第三章血液

2.简述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作用

2.答:血浆透压是指血浆中吸引水分子的力量。分为:①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

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②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

中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3.试述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3.答:红细胞的生成主要受爆式集落促进因子(BP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雄激素等因素的调节。BPF主要调节早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EPO主要调节晚期红

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向前体细胞分化,并加速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骨髓释放网织

红细胞,对早期红系祖细胞的的增殖分化也有促进作用,还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使血中红细胞的数量相对恒定。雄激素可促进EPO的合成,使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也可直接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生成。此外,甲状腺素、生长素和糖皮质激素等对红细胞

的生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EPO最重要,雄激素、缺氧等可刺激肾脏等组织产生EPO,故男性及高原居民红细胞数量较高。

7.试述生理止血的过程。

7.答:血管壁破损后,血液即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之后流血便会自行停止,此过程称生理性止血。经过三个时相:①局部缩血管反应:损伤使局部血管收缩、破损处封闭而止血,或使血流速度减慢,出血减少;②血小板止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下组织使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血小板止血栓,填塞伤口,阻止出血;③血凝块止血栓形成与维持:血浆中凝血因子被激活,凝血启动,形成血凝块止血栓,更有效地填塞伤口而阻止出血。在凝血过程被激活的同时,血浆中的抗凝和纤溶系统也被激活,将凝血过程限制于局部,防止破损区以外发生血液凝固。

9.试述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液不会发生凝固的主要原因

9.答: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液不会发生凝固的主要原因是:(1)血管内膜光滑,血小板不易破损释放PF3,凝血因子Ⅻ不易被激活;(2)即使有少量的凝血因子被激活,可被流动的血液冲走而不能发挥作用;(3)血液中存在抗凝物质;(4)即使有少量的纤维蛋白形成,可提高纤溶系统的活动清除。

第四章血液循环

3.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及其产生机制。

3.答:心室肌AP分0、1、2、3、4等5期。除极过程即0期:RP(静息电位)时受刺激,去极化达阈电位,Na+通道开,Na+内流→+30mV。复极过程分:1期(快速复极初期) +30mV→Ito通道开→K+外流→0mV;2期(平台期) 0mV→Ca2+通道开/K +通道开→Ca2+及Na+内流/ K+外流→0mV;3期(快速复极末期) 0mV→Ca2+通道关/K+通道开↑→K+外流→-90mV;4期(静息期)-90mV→钠泵工作→排出Na +、Ca2+,转入K+→稳定于RP。

5.试述心交感神经影响心肌活动的机制。

5.答:心交感N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及心室肌等,其节后f末梢释放 NE,作用于心肌细胞膜β1R,引起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平台期Ca2+内流及肌浆网Ca2+释放增加,收缩力增强;肌钙蛋白释放Ca2+及肌浆网摄取Ca2+加速,舒张增强。窦房结P细胞的4期If加强,心率加快。慢反应细胞0期Ca2+增加,传导速度加快。

6.试述心迷走神经影响心肌活动的机制。

6.答:心迷走N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心房肌及心室肌等,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的MR,引起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Ca2+内流

及肌浆网Ca2+释放减少,收缩力减弱。Ca2+内流减少,房室传导速度减慢。K+外

流增多,P细胞最大舒张电位增大,心率变慢。

8.试述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8.答:①搏出量↑→A血↑,收缩压↑↑→血外流快→舒末A血稍↑→舒张压↑,脉压↑;②心率↑→舒末A血↑→舒张压↑↑→血外流快→心缩中期A血稍↑→收缩压↑,脉压↓;③外周阻力↑→舒末A血↑…(同心率↑);④主、大A弹性↓→A扩张↓→收缩压↑↑,A回弹↓→舒张压↓↓,脉压↑↑↑;⑤血量/血管容积比例↓→A血压↓。(反之亦然)

9.试述组织液的生成过程(机制)。

9.答:组织液生成的部位是真毛细血管(通透性大),动力是有效滤过压:=(Cap压+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Cap A端的有效滤过压为正值,血

浆滤出 Cap而成组织液;Cap V端的有效滤过压为负值,组织液回流入Cap。

10.试述颈A窦和主A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降压反射)的过程及其意义。

10.答:BP↑刺激颈A窦主A弓压力R,传入冲动频率与BP成正比,经窦(舌咽)N、主

A(迷走)N 进入延髓,使心迷走神经紧张加强、心交感神经紧张及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信息经心迷走N、心交感N和交感缩血管N传出,使①心脏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心输出量减少,②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结果BP回降。反之,血压升高。颈A窦和主A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降压反射)经常起作用而维持BP于稳态。

第五章呼吸

2.试述胸内压的形成及作用.。

2.答:形成:①胸膜腔密闭。内含浆液;②胸廓生长>肺生长→胸廓容积>肺容积→胸廓将肺拉大→肺回缩→胸内负压。胸内压=-肺回缩力。作用:①实现肺通气;②利于肺换气;③利于V血、组织液回流。

3.试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来源、成分、作用)。

3.答: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作用:降低

表面张力:①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稳定;②防止肺不张;③防止肺水肿。

8.试述CO2对呼吸的调节。

8.答:效应:一定范围内A血PCO2↑引起呼吸深快→肺(泡)通气量↑,但超过限度则有压抑呼吸甚至麻醉效应。机制:血PCO2↑经H+刺激中枢化学R,或CO2直接剌激外

周化学R,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信息经脊髓、膈N和肋间N使呼吸肌活动↑,呼吸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