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里的兴趣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堂里的兴趣教学
作者:程霞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年第02期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实验证明,人在有兴趣时会使血液循环亢奋起来,会把观察、记忆、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调动起来,呈现出积极的活跃状态。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不感兴趣的只能发挥20%左右。可见,最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莫过于激发学生对所学材料有浓厚兴趣。“激趣教法”就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过去的教师主宰教材灌输知识为现在的教师引导学生凭借教材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有趣的问题或采用激励的方法,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欢愉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兴趣教学
兴趣如此重要,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习旧引新,激发“学”趣
根据语文教材富有连续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对前后知识性联系密切的课文,特别是同单元的课文,教师应注重挖掘课文间的内在联系,选用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如《白杨》一文在揭题前,先提问复习已学过的《青松》这首借物喻人的诗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诗歌表面是描写青松具有抗争恶劣环境,顽强旺盛的生命力,而实际是借青松来歌颂不怕困难险阻的中国人民,再顺当地点明又要新学借物喻人的散文《白杨》。通过具体介绍白杨树的特点初中语文论文,引导学生认识白杨与青松的共性和都可借物喻人的特征。如此导题,既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又激发学生学习新课兴趣,便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掌握新课的内容。
二、课堂的主旋律,要引人入胜
(1)一线串珠,倒析因果。对《荔枝蜜》一文教读时,提出开头“我一向不大喜欢蜜蜂”和结尾“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这前后岂不是矛盾的吗?我为什么会变成一只小蜜蜂呢?这篇课文的最后结果当作问题的开头提出,分析因果,让学生深入探微,更好的感知课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学生理清线索,就会感受到一线串珠的妙处。
(2)巧用插图,奇思妙想。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先让学生认真朗读,品味诗的意境和韵味,再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希望超脱现实、去憧憬美好的生活的愿望,让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沿着诗句徐徐展开,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自由的发挥联想和想象。由此及彼,扩大时空范围,拓宽思路,开掘深度,学生在创造性的想象中闪现出智慧的光芒。
(3)辩论观点,抛砖引玉。许多课文都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并且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课文的特点,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后,展开辩论。在讲授《杨修之死》时,关于杨修之死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是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第二种是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将杨修处死,以消除隐患。学生对这两种观点互相辩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各抒己见,引出了《三国演义》、《三国志》及历来对曹操的评论和曹操的其他言行来分析杨修之死的前因后果。借此调动学生对名著《三国演义》、《三国志》的兴趣,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学常识和历史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课堂竞赛,丰富多彩。上好语文活动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为活跃课堂氛围,以力求创新的教学目标为基点,努力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开展竞赛活动。如举办全班写字比赛,看谁写得好;查字典比赛,看谁查得快;举办词语(包括同义词、反义词、格言、谚语、歇后语等)比赛,看谁积累的多;开展古诗词鉴赏、讲故事或典故、介绍报刊时文或现代新闻、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评析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场景等竞赛,看谁说得好。学生从这里得到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但正是这些感性的事实,让学生更易于接受融会其中的道德和观念,从中学会读书做人的道理。
三、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已是当前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它以有趣的音乐、图像、颜色、画面、动作等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把幻灯片、录像片、教学光盘等教学手段穿插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兴趣浓厚。如《苏州园林》一课介绍了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去过苏州园林。在学习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观看录像(课件),再闭上眼睛,想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以及局部的特点,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中的介绍,最后说出各自的收获。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去学习,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出浓郁的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情绪,积极主动地跟随老师进行课堂活动,求知欲会更强,效果会更好。
四、总结
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图素,却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激趣教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当然就必须避免走向极端,一味的讲究情趣,无目的的鼓励。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激趣教法必须与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提高写作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作文教学的最优化,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有激情。
参考文献:
[1]闫芳.利用现代教学方法优化语文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05)
[2]孙敏捷.《兴趣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中学语文教师》2006年第12期.上海教育出版社
[3]边和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