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实验版选修1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word教案
最新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精品教案比较训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历史背景相近:都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民族危机严重;二、目标性质类似:都是向西方学习,通过政府命令自上而下推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三、领导阶级相同:两国的维新领导人都出生在封建家庭,同时又是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行为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四、列强态度相似: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五、政策措施雷同:两国都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方面实施改革。
戊戌维新实际上就是以明治维新为榜样、亦步亦趋进行的。
然而,两者的成效和结局却大为不同。
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跃成为东方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
而戊戌变法只是昙花一现,中国依然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同时维新,为何结局不同?仔细分析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会发现其实有着诸多不同。
时代背景国内明治维新: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地位戊戌变法: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共同绞杀人民革命。
守旧势力很强大国际明治维新: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戊戌变法: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封建势力:明治维新: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成众矢之的;戊戌变法:封建守旧势力顽固、强大,有坚强领导核心;领导者明治维新: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戊戌变法: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参加者明治维新: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戊戌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改革措施政治方面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戊戌变法: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方面明治维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戊戌变法: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社会生活方面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戊戌变法:设立中小学堂,京师大学堂;准许设报馆,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军事方面明治维新: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戊戌变法:精练陆军,扩建海军措施影响:明治维新:政府主持、保障;戊戌变法:缺少实权,受到巨大阻碍,难以推行;。
历史选修1人教新课标8.3明治维新教案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3课明治维新★课标要求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了解明治维新的四项措施:废除旧体制、发展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
2、明确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通过分析图表认识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
3、正确看待日本的文明开化,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4、对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进行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
2、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是本单元的重点,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在政治上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经济上动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上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并同时进行教育改革;军事上新建一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新式军队。
本课内容丰富,建议学习时注意前后教材的联系,以及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采用讲故事导入法:一般国家的纸币上,都是印着开国之父或历史名君的头像,但日本却有些特别,在1 000日元的纸币上,印着有日本“国民作家”之称的一代文豪夏目漱石(1867—1916年)穿西装的头像。
夏目漱石的成名处女作是《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通过这只猫的眼睛,俯视日本当时的社会与20世纪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潮,并以连珠般的妙语警句极尽嬉笑怒骂,化嘲笑为利刃,直刺向“恃众凭势,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
鲁迅曾以“轻快洒脱,富于机智”评价该作品。
日本最大面值的钞票是万元大钞,上面印的头像是穿和服的福泽谕吉(1834—1901年),即日本近代史上维新派的精神领袖,也是“脱亚入欧”论的始作俑者。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明治维新[目标导航] 1.概述明治政府建立新体制的主要措施。
(重点)2.分析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
(重点)3.归纳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重点)4.探讨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难点)一、废除旧体制1.改革政治体制,加强中央集权(1)内容①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1871年,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各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③原各藩大名迁居东京。
(2)作用:开始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1)内容①确立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
②宣布“四民平等”,废除武士佩刀的特权。
③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
(2)作用:建立起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
[思维点拨]1.日本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
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2.明治维新分两个阶段:新政府建立之初是第一阶段,核心就是“破旧”;19世纪70~80年代是第二阶段,核心就是“立新”。
3.日本“废藩置县”,使封建割据问题被彻底打破,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发展新经济1.币制改革:1871年,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2.土地改革(1)措施: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影响: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支付。
4.殖产兴业(1)措施①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企效仿。
②加紧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③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部分国营企业被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资本家经营。
(2)影响:在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建立了许多资本主义企业,政府扶持的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轻巧识记]殖产兴业的三个阶段三、倡导“文明开化”1.含义: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即所谓“文明开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8.3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2.多媒体展示:播放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铺垫知识:简要回顾日本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学生学习明治维新奠定基础。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明治维新的短文,要求涵盖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成功原因及其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文章结构要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800字。
2.设计一道比较分析题,要求学生比较明治维新与我国洋务运动的异同,并分析两者成败的原因。要求论述充分,逻辑严密,不少于600字。
3.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思考明治维新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要求观点独到,具有现实意义,不少于500字。
1.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
2.学生在历史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
3.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存在片面性和表面化,教师应引导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本质。
4.针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应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4.比较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形象地展示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史料实证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及其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教学案)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教案)【课标解读】(要求学生阅读)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封建国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幕府对内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对外采取“锁国政策”,顽固维持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十九世纪中叶,美、英、法、俄、荷先后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驻扎军队、开设领事馆,这些条约加剧了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
广大人民包括下层武士的生活日趋贫困。
日本社会各界对将军的不满与日俱增,地方大名率先发起倒幕运动,开始了明治维新。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明治维新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被迫开国(1853年)到明治政权建立(1868年)。
本部分要注意维新主力和斗争策略的演变、维新运动从权力之争向学习资本主义的转变。
初期斗争的主力是地方大名,后下层武士走上前台,举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主张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对内推翻幕府,以天皇为中心建立自己的统治。
攘夷失败促使尊攘派调整策略,打出了“王政复古”的旗号,主动吸收西方技术,发展经济。
1868年幕府统治终于被推翻,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政府建立。
第二阶段从明治政府建立到《帝国宪法》颁布。
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注意维新派从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
初期的措施以破旧为特点,通过“奉还版藉”、“废藩置县”,废除了封建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实行新的身份制,废除士族的特权,允许族间通婚(皇族除外),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进行土地改革,废止了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建立起土地私有制。
后期改革以“立新”为特点,主要有“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 吸收西方文化和技术,实行全盘欧化;制定宪法(1889年)、召开国会(1890),初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
这些政策虽然是新政权为维护统治而制定的,但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这些政策使日本成功的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学案
课题:明治维新【学习目标】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客观评价其影响。
【重点难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影响。
【自主学习】一、基础梳理(一)历史背景(1)必要性——幕府封建统治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①内忧:幕府统治的危机经济:自然经济,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政治:统治阶层内部分化,社会矛盾尖锐,倒幕力量逐渐兴起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②外患:黑船来航的冲击(1853年)引发了民族危机(2)可能性——倒幕运动的胜利为明治维新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主要内容(1868年颁布施政纲领《五条誓文》)(三)结果:实现了富国强兵,实现了民族独立,实现了国家的近代化(四)性质:由明治政府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五)意义:1、积极:政治上:实现了由中央集权向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经济上: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文化上: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关系上: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格局,其近代化经验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
2、消极: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依然存在浓厚的封建残余——藩阀垄断政权、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伴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扩张的道路,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
二、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同:①时代相同: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两国落后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②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③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④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异:①直接原因:俄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统治危机。
日本:民族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幕府统治被推翻。
②内容不同:俄国:以废除农奴制为核心,保留了沙皇专制政体。
明治维新新课标教案
明治维新新课标教案【篇一:明治维新教案】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案)(p106-109)授课班级:高二(7) 2015年4月,杨德一、课程标准及高考考纲1、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以下两点不在此节课的范围)(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标准解读:虽然此处只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但选修三的《标准》最后还强调通过古今中外改革的学习,进一部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因此,我们只有深入全面的掌握了明治维新的背景、条件,才能深刻的理解日本的近代化进程,也才能给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借鉴。
2015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科考试内容:日本明治维新考点解读:1、基本考点:幕藩政体,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尊王攘夷,倒幕运动,大政奉还,高衫晋作、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辞官纳地,戊辰战争,明治政府。
2、预测考点:可把明治维新、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我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四者的背景之异同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三国改革之进程、内容之异同,最终导致结果的迥异。
也可混合起来考查。
诸改革对我国当前的改革的启示、借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幕藩政体,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尊王攘夷,倒幕运动,大政奉还,高衫晋作、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辞官纳地,戊辰战争,明治政府。
理解、运用: 1)、幕府统治的实质及其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2)、东西方的差距致使我国、日本都遭到了西方殖民者的殖民侵略;殖民侵略对东方的影响。
3)、倒幕运动的成功和明治政府的建立对日本近代化和亚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及自己对教科书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使用讨论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日本明治维新优秀教学案例
3.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为什么日本需要进行明治维新?”让学生思考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包括政治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军事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等。
2.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具体措施和成果,如废藩置县、兵制改革等。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本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在多种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3.引导学生关注日本明治维新的意义,如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推动现代化进程等。
4.结合现实问题,如我国当前的改革进程,引导学生思考改革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分配研究任务,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明治维新的研究过程中。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1.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明治维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比较法,使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与其他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异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
3.通过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和成果,使学生认识到努力学习和勇于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日本明治维新说课稿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具备的前置知识包括日本历史的基本了解,如幕府时期的日本、黑船来航等。然而,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和深层次原因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停留在表面;
2.难以把握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它对东亚其他国家的影响;
3.缺乏对中国近代化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分析的能力,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历史地图、时间线、明治维新相关图片等,以直观展示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2.多媒体资源:播放与明治维新相关的纪录片、电影片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历史背景和过程;
3.技术工具:利用PPT、电子白板等展示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2)掌握日本明治维新在近代东亚历史转折中的地位;
(3)通过对比分析,认识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近代化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炼历史规律的能力;
(2)运用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解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链接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对理解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习的责任感。通过这些策略和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则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社会互动和情境中的真实体验来构建知识体系。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精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精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课标:见新学案
重点分析:
一、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过程
⒈经济上:明治维新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在政府的保护下,垄断组织也较早地产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⒉政治上:明治政府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制度,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⒊对外关系上: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独立;同时为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走上了对邻国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4、思想文化上:“文明开化”学习资本主义文明,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西化。
5、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终于天皇的近代军队。
二、日本是如何成为列强中的一员的?日本是如何实现“脱亚入欧”的?日本是如何实现近代化的?日本是如何实现富国强兵的?
1、开展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治新政府;
2、推行明治维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高度概括)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亚洲强国。
3、通过与英美谈判修约,废除不平等条约,维护了主权独立。
4、发动侵朝侵华战争,称霸亚洲,威慑列强。
三、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性
1、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具有侵略性、扩张性的特点。
2、日本确立的近代天皇制度。
3、日本市场狭小、资源不足。
4、朝鲜、中国的封建落后。
5、“脱亚入欧”的理论观念。
四、重点问题:封建等级制度闭关锁国黑船事件尊王攘夷倒幕运动戊辰战争明治政府。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8.1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单元引言分析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明治维新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渐形成和初步发展,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西方资本主义西方列强加紧了侵略,使闭关锁国的日本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社会危机空前加剧。
日本各阶层联合起来,进行了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明治政府,从而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
为实现富国强兵,明治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自上而下,向西方学习,旨在推行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成效显著,日本摆脱了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迅速成为亚洲强国。
日本明治维新同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国、意大利的统一等构成了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大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建立起来。
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幕府统治的建立,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与封建统治的动摇;“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锁国走向开国;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理解幕府统治的实质及锁国政策的影响;东西方的差距,黑船事件使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尖锐、民族危机的加深、导致了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运用探究幕府统治危机与明治维新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图示法、综合探究、比较、分析;情境再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本实际上是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统治国家;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将会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造成的,它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
重点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难点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新课讲授导入:回顾影视资料《大国崛起之百年维新》,日本何以崛起为大国——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锁国状态下的日本——德川幕府的统治1、德川幕府统治的建立及其构成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8.3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选修一第八单元第三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从有关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通过图表法归纳知识线索,运用史料分析法突破难点,进而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辩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理性、客观看待历史的思维意识;让学生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让学生懂得改革是充满阻力的、过程是艰难的,但要有鉴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完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历史影响2、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三、教学模式依据高二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征,结合选修模块教材编写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学案教学法,即课前学生依据教师给出的学案自主梳理和落实教材主干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为课堂师生间的互动奠定基础,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与能力。
四、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1853年七月,一支由黑色近代铁甲军舰组成的舰队开到日本江户湾口,六十三门大炮力压江户湾二十门大炮,在不开国就开火的强硬威吓下,日本最终于次年同意与美国签定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
此后其他西方列强紧紧跟随美国,纷纷与日本签定亲善条约,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
这就是日本著名的“黑船事件”,其后日本的幕府统治不断走向灭亡,最终建立起明治政府,开始了日本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变革——明治维新。
(设计思路:通过“黑船事件”导入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生动、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本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新课推进:第一环节整合教材,梳理脉络,化繁为简;师生互动,明确基础◆知识整合一:明治维新的背景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必要性:(1)内忧: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政治上:、使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阶级对立,矛盾激化(尤其迫切希望改变现状)外交上: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但政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2)外患:1853“”后,外国入侵,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加深(直接原因)2、可能性:经济实力增强;的中下层武士的领导;国际上无暇顾及而基本中立34、目的:对内:巩固,富国强兵对外:挽救,对外扩张【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请回答:材料一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
2019-2020年高中历史选修1第8章第3节 明治维新(教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选修1第8章第3节明治维新(教案)[课程标准] 1.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2.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一、明治维新的内容1.政治上废除旧体制(1)废藩置县:①1871年发布《废藩置县诏书》,废除藩国制度,将全国划分为3府72县。
②取消公卿、大名的称号,改称华族。
③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改革等级制:①取消武士特权。
②全国居民分为三个等级:华族、士族、平民。
2.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1)改革土地制度:①1872年废除不准土地买卖的禁令,确认了土地私有。
②1873年,发布《地税改革条例》。
③作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2)发展资本主义:①措施: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②阶段:分为示范和扶植两个阶段。
③作用:使日本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工业近代化。
3.文化教育改革(1)仿效欧美教育制度,颁布教育法令——《学制》。
(2)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3)发展新闻出版和文化传播事业,促进习俗西化。
4.建立新式军队(1)建立天皇的近卫军——“亲兵”。
(2)1872年,发布《征兵诏书》,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概念阐释]废藩置县:1871年7月,日本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是建立中央集权政权的一项划时代的政治变革。
政府曾通过奉还版籍、改革藩制,促使幕藩体制解体。
[教材互补]“废藩置县”……在事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维新运动中一次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使日本在政治上向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迈出了重要一步。
(人民版)明治政府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统一,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岳麓版)[重点精讲]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说一说日本殖产兴业的步骤。
(1)特点:①国家创办示范工厂带动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课标实验版选修1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word教案
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一:考点要求: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及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基本内容;探讨明治维新成功的意义,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知道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和侵略亚洲的史实;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三、突破难点:要点诠释史料化一一攻坚克难让你信心倍增【主题1】根据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请你分析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有哪些?(1)(2)(3)(4)【主题2】从日本工业化的特点看世界各国工业化途径的多样化。
材料“日本像德国那样采用了一种有别于自由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历史学家们称之为“统制主义经济模式”,就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基本性质的前提下,改变经济运行的方法,使国家成为主导力量,从而让工业化以超出常规的速度腾飞起来。
”一一《大国崛起》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试比较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因素。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选修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废除旧体制废藩置县四民平等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发展新经济币制改革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历史比较倡导文明开化文明开化教育改革生活西化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历史比较制定宪法内容日本宪法的评价动手作图分析图表建立新军队改革军制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问题探究二、教学重点: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三、教学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四、教学过程第一组任务: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1)废藩置县:作用: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作用:缓和阶级矛盾;自由劳动力。
第二组任务: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1)改革币制→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2)改革土地→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3)改革地税→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保障(4)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想一想:2005江苏卷)由于国情不同,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途径是不尽相同的,回答:1、指出16C以来英国和19C中期以来的日本在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以及政府所起的作用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工业积累资本;日本:通过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如地税改革、政府投资扶植、发动对外战争勒索赔款等,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不同点:英国工业起步阶段政府作用不大,主要靠私人投资;日本工业起步时主要靠政府的扶植和保护2、就政府作用而言,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原因: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等原因,仅靠私人资本无力发展新工业。
展示;《东京的鹿鸣官》过渡: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一:考点要求:
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及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基本内容;探讨明治维新成功的意义,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知道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和侵略亚洲的史实;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二:抓基础——主干知识系统化夯实基础让你得心应手
三、突破难点:要点诠释史料化——攻坚克难让你信心倍增
【主题1】根据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请你分析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1)
(2)
(3)
(4)
【主题2】从日本工业化的特点看世界各国工业化途径的多样化。
材料“日本像德国那样采用了一种有别于自由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历史学家们称之为“统制主义经济模式”,就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基本性质的前提下,改变经济运行的方法,使国家成为主导力量,从而让工业化以超出常规的速度腾飞起来。
”——《大国崛起》
【模拟巩固】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是怎样学习西方的?有什么突出特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因素”的主要表现?
(3)综合上诉材料,日本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什么重要启示?
【主题3】英国和日本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异同。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第三条: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第四条:天皇为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此宪法之条规行使之......第六条:天皇裁可法律,命公布执行......第七条: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第十一条:天皇统帅陆海军。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和日本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