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溯流探源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七单元《溯流探源》第1课时-苏少版
第七单元《溯流探源》第一课时(总第24课时)上课时间:课型教学内容1.听:《向阳花》2.唱:《李玉莲调》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剧钢琴独奏曲《向阳花》、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
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
2.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
3.能在聆听、演奏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辩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旋律的特点来判断是哪个地域的民歌,了解三种不同的变换拍子,以整体艇长发学唱歌曲让学生喝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复习上节课的歌曲二、新授歌曲:1.听歌曲《李玉莲调》的录音,让学生观察找出旋律的骨干音及进行特点。
再听,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分组练唱。
2.听唱歌曲《夜歌》了解歌曲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拍子:四四拍、四五拍、四三拍。
频繁的拍子变换,使歌曲更具摇曳、动荡的感觉。
3.老师带领学生朗诵歌词,然后以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让学生和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
分组巩固练唱。
4.听《向阳花》——钢琴独奏找出与歌曲《李玉莲调》相似的旋律,再听,启发学生发现与感受其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微妙变化。
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三、巩固练唱:1.唱一唱。
再听歌曲《向阳花》,学生轻声跟唱。
再听歌曲《李玉莲调》《夜歌》,感受旋律。
2.再唱歌谱体会一下,然后唱歌词3.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歌曲《向阳花》《李玉莲调》等音乐。
2.完成作业,在乐谱相似的地方画上记号。
7《溯流探源》
师: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
2、复听
师:乐曲的速度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段用什么乐器演奏?
启发学生依据速度的变化说出乐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3、学生对作品进行评述书P40
五、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森吉德玛》
2、动:选打击乐器和编创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森吉德玛》,了解内蒙古音乐的特点,并演唱出蒙古族人民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美好心情。
第七单元《溯流探源》
主备人:李骏
教学内容:
听:钢琴独奏曲《向阳花》、管弦乐《森吉德玛》
唱:苏北民歌《李玉莲调》,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
教学目标:
1、在钢琴独奏曲《向阳花》、管弦乐《森吉德玛》以及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钢琴独奏作品与民歌之间密切的联系。
三、新授
1、初听《苏格兰的蓝铃花》
2、理解歌曲
师:这首歌曲把我们带到了英国的苏格兰,原来这里也有蓝铃花的足迹。蓝铃花分布非常广泛,欧洲、美国、
俄罗斯乃至亚洲几乎都可以找到它。那你们知道它的原产地在哪里吗?(意大利)
师:那么这首歌从名字来看好像是歌唱蓝铃花的,而实际又蕴含着哪些更丰富的内容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42,细细品味一下吧。
8、多练
五、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苏格兰的蓝铃花》
教学目标:
1、能在演唱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的过程中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的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
2、能在聆听、演唱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上册《溯流探源(一)唱:李玉莲调森吉德玛苏格兰的蓝铃花》优质课教案D012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上册《溯流探源(一)唱:李玉莲调森吉德玛苏格兰的蓝铃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苏格兰的蓝铃花》,体验苏格兰民歌特点。
2.能准确的掌握弱起小节的唱法。
3.积极参与课堂律动,唱好伴奏声部。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苏格兰的蓝铃花》。
教学难点能准确的掌握弱起小节的唱法。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响板、碰铃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律动:随乐走动,感受弱起小节。
在强拍拍手,然后手臂自然落下。
下一句可以换方向走。
提问:第几拍是强拍?
2.知道弱起小节
预备音5,主音1
唱一唱,柯尔文手势辅助
提问:唱完感觉像什么?吹号角
3.小号有4个音:1、3、5、1(唱完上行唱下行)唱一唱,柯尔文手势辅助加上预备音5,再唱一唱
4.合伴奏唱一唱
导语:号角吹响士兵要集合了,(图片展示)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士兵吗?
介绍苏格兰国情:苏格兰在历史上经历过两次独立战争,现在与英格兰、北爱尔兰合并为英国。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7单元《溯流探源(一)》全部教案(集体备课个人修改版)
实验小学教师备课笔记
说情绪
思考前面的旋律是不是很耳熟呢?(找出与小白菜中相似的旋律)思考,为什么旋律相似,但是情绪却变了呢?找找什么音乐元素变化了?
2、引导学生发现,前段旋律和〈小白菜〉的旋律有相似之处。
帮助学生发现中国歌剧音乐很多都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民歌。
三、听一听,比一比,
1、再听〈北风吹〉
学生活动:
再听〈北风吹〉
听老师唱〈青羊转〉比较两者是否有相同之处。
2、听后半部分,引导学生再听〈青羊传〉
跟老师唱谱子
用竖笛来演奏其中的主旋律
将相似的音调在乐谱中标出来,并通过对速度、节奏、以及旋律
起伏等特点的分析,说一说作品在民歌基础上的变化和发展。
介绍河北民歌特点,感受歌曲活跃的情绪和跳动的旋律,并结合歌曲的演唱于欣赏,听一听,说一说,比一比旋律的异同。
了解民歌于歌剧音乐之间的密切联系促使学生重视对中国各地民歌的关注与学习。
板书设计
山西民歌《绣荷包》
一、初听范奏,感受音乐旋律节奏。
二、跟琴学唱乐谱。
三、师范奏。
四、生跟琴分句练习
(1)及时纠错
(2)注意气息要匀缓、流畅、连贯,以吹奏出柔和优美的声音。
(3)换气记号要注意,乐句要清晰分明。
(4)五拍长音要保持音值,控制好气息。
(5)开始时可以慢速逐句进行,要稳住速度。
五、跟伴奏练习
第5课时还课
及时评价,记录。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上册《溯流探源(一)唱:李玉莲调森吉德玛苏格兰的蓝铃花》优质课教案D005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上册《溯流探源(一)唱:李玉莲调森吉德玛苏格兰的蓝铃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溯流探源——苏格兰的蓝铃花》【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苏少版六年级(上)第七单元“溯流探源”。
本单元从民族民间音乐出发,集结了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与管弦乐作品《森吉德玛》;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与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还有苏北民歌《李玉莲调》与钢琴独奏《向阳花》等内容,利用民间音乐素材让学生有比较地感受经艺术提炼与加工的作品与民族民间音乐的渊源关系。
本课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是一首是一首著名的英格兰民歌,歌词表达了对朋友的留恋与期待。
旋律清丽流畅,语气轻柔婉转,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歌曲重复手法的运用使歌曲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
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的第三个主题就是根据这首民歌改编而来,可以通过演唱、欣赏来对比感受,找到两首作品之间的联系。
2.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有较好的齐唱水平,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能够唱准简单的二声部。
由于本单元学唱的民歌短小简单,因而学习重点将放在把握歌曲风格特点、用合适的声音唱好歌曲和溯流探源上,让学生在听、唱等活动中,加深对民歌的理性分析,提升其演唱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前五年的学习,对民歌有积累和了解。
对于民歌和创作音乐的联系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有所接触,如《南海风情》里的《五指山歌》和《军民团结一家亲》,但都是点状的出现,以单元整体结构揭示二者联系还是首次出现。
【教学目标】1.学生能熟练演唱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能用圆润悠长的歌声表现。
2.学生能用连贯的声音、为歌曲配上二声部,做到音准准确、二声部融合。
3. 欣赏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能听出它与《苏格兰的蓝铃花》旋律之间的。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7单元《溯流探源(一)》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7单元《溯流探源(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溯流探源(一)》是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欣赏和学唱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民族文化的尊重。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包括歌曲的欣赏、学唱、分析、实践等多个环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同时,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模仿和表现。
但是,由于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对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视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民族文化的尊重。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2.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的深度分析和理解,以及音乐的表现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2.讲解法: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学唱、演奏等实践活动,提高音乐表现力。
4.合作法: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文字等教学资源。
2.教学乐器:吉他、钢琴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探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选择一首歌曲,让学生跟唱、演奏。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7单元《溯流探源(一)》教学设计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7单元《溯流探源(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溯流探源(一)》是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通过欣赏、演唱、演奏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根源,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材中包含了不同地域的经典音乐作品,如《梁祝》、《茉莉花》等,旨在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各地域的文化背景,提升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但学生在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文化知识方面还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通过欣赏、演唱、演奏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3.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根源,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4.了解各地域的文化背景,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作品的地域特色分析。
2.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3.音乐技能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
2.演唱法:通过集体演唱、分组演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演奏法:通过乐器演奏,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
4.情境教学法: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音乐的美。
5.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音乐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各地域的音乐作品。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播放音乐作品。
3.乐器:准备各种乐器,供学生演奏。
4.教学素材:收集相关音乐作品,用于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地域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地域的音乐作品,如《梁祝》、《茉莉花》等,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7单元《溯流探源(一)》说课稿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7单元《溯流探源(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溯流探源(一)》是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7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地域文化意识。
教材中包含了不同地域的经典民歌,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以及一些与地域音乐相关的文化背景介绍。
通过学习这些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到各地域的音乐特点,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但他们在音乐的地域性方面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认识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各地域的音乐特点,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各地域的音乐特点,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3.通过学习各地域的经典民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引导学生了解各地域的音乐特点。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各地域音乐风格的差异,以及如何从音乐中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教师对各地域的音乐特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
2.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对经典民歌的播放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各地域的音乐特点。
3.采用互动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对音乐地域性的思考和探讨。
4.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音频、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材料,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各地域的经典民歌,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对各地域的音乐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
3.分析:教师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各地域的音乐特点。
六年级音乐教案溯流探源
板
书
设
计
评价与反思
单元
七
主备人
李宝升
执教人
李宝升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溯流探源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听:北风吹 唱:小白菜
教学
要点
重点: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族风情,并有感情地演唱民歌
难点: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族风情,并有感情地演预案
个性设计
1、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3、复习巩固上节课歌曲
4、复习民歌的特点:。
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的面貌。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第七单元 溯流探源 第3课时教案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森吉德玛》[教材分析]:管弦乐《森吉德玛》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于1945年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
他对民歌旋律加以精心地发展,体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憨厚的性格,写出了他们迎接解放时的欢欣心情。
全曲分为两段:第一段以缓慢和安静的旋律描绘出辽阔草原和无边沙漠的大自然景象,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第二段的主题仍然采用第一段主题的素材,但加快了速度,配器上也作了变化,表达了蒙古族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
森吉德玛是一位蒙古族少女的名字。
作曲家采用复调的作曲手法和配器上的色彩变化对这首民歌旋律加以精心的发展,体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憨厚的性格。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的主题音乐,体验由于音乐速度的改变,音乐性格的变化。
让学生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
2.能听辨不同的主题,并能用蒙古族的舞蹈动作来表现乐曲。
[教学重点]:听辨主题,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能自主听便几个不同民族的音乐节奏特点。
听辨欣赏音乐体验音乐速度变化带来的音乐性格变化。
[课前准备]:钢琴、多媒体及配套CD,相关视频内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在蒙古民歌《森吉德玛》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1、看画创编故事,请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两幅画创编故事并选代表讲给大家听。
2、听听、唱唱,播放课件管弦乐曲《森吉德玛》主题,感受蒙古民歌风格并利用钢琴或跟随录音学唱音乐主题。
提示:第一次是慢速,反映牧民温馨幸福美满的生活;第二次快速表现牧民热情奔放的情咸。
3、两幅画:第一幅是描绘美丽辽阔大草原的景象;第二幅是表现蒙古族人民欢天喜地载歌载舞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画面。
反复播放《森吉德玛》主题,感受音乐中不同形象的两段音乐,它们的旋律是不是相同?如果旋律相同,作曲家又是采用什么方法创造出两种不同形象的音乐的呢?二、欣赏《森吉德玛》下面,我们一起再来欣赏这首管弦乐曲《森吉德玛》1.学生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速度等方面的变化。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溯流探源
溯流探源
第七单元
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1、在欣赏钢琴独奏曲《向阳花》、演唱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
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
2、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
蓝铃花》、听赏弦乐四重奏和管弦乐作品,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
3、能在聆听、演唱作品及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的民间音乐素材,并
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
二、教学准备:
钢琴、配套课件与课本、图片、小黑板、活动道具.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听:《森吉德玛》。
唱:《森吉德玛》。
二、教学过程:
溯流探源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
听:《向阳花》。
唱:《李玉莲调》。
拓展:夜歌的常识。
溯流探源
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
唱:《苏格兰的蓝铃花》。
采集与分享。
二.教学过程:
溯流探源
第四课时一.教学内容:
竖笛练习(七)。
二.教学过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七单元《溯流探源》第2课时-苏少版
第二课时(总第25课时)上课时间:课型教学目标1.能安静的聆听乐曲,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感受草原辽阔、美丽的风景场面,体验蒙古族人们幸福的生活和热情奔放的情怀。
2.能在聆听乐曲的各种感受性实践活动中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即同一个曲调用不同速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3.培养学生自信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即同一个曲调用不同速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画面场景,体验乐曲表现的情绪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纱巾、彩球、打击乐器、蒙古头饰等。
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播放课件音乐《草原赞歌》,学生作骑马律动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新课铺垫1. 师生问好2.声势创编启发学生用声音、乐器模拟创编一匹马和一群马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奔跑的声响场景,让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体会出用平缓的速度可以表现慢慢走的马群,而加快速度后表现的则是快速奔跑的马群,引导学生感悟速度发生变化画面内容也随着发生变化的道理。
3. 听赏音画课件《多彩的草原》,让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景色,人们在干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予以归纳,介绍草原的民俗风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教学(一)导入新课到1.介绍作者贺绿丁创作乐曲的背景,引入课题。
师:草原美丽的风景,动听的歌声和蒙古人们快乐的生活深深打动了贺爷爷的心,于是,贺爷爷依据蒙古民歌《森吉德玛》创作了一首管弦乐曲,名字也叫《森吉德玛》。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首动人的乐曲。
2.讲解管弦乐曲相关知识。
出示小图片,让学生知道管弦乐曲是用管弦乐器演奏的。
(二)欣赏乐曲1.整体欣赏①播放音乐,聆听全曲,听听想想说说,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好象看到了什么?乐曲的速度发生了几次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尽情的讲述自己的见解,并启发学生依据速度的变化说出乐曲可以分为两个乐段。
②唱唱主旋律用“啦”模唱乐曲随琴轻唱乐曲2.分段欣赏①聆听第一乐段播放第一段音乐,学生边听边用合适的道具,如:轻轻挥动纱巾,或用合适的乐器,轻轻敲击碰铃等表现对乐曲的感受。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第七单元 溯流探源 第2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唱《苏格兰的蓝铃花》。
[教材分析]:《苏格兰的蓝铃花》是一首著名的苏格兰民歌,旋律清丽流畅,语气轻柔婉转,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歌曲的各个乐句均从弱拍弱位起,全曲四个乐句中有三个乐句中有三个乐句基本相同,重复手法的运用使歌曲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学生演唱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2.通过演唱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3.能在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
[教学重点]:能让学生找到旋律中的民族元素。
[教学难点]:第六、七小节的教学。
[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相关视频[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在钟表店里》(中段),帮助学生感受和回忆这曾经学过的音乐旋律。
2.出示乐谱乐段,知道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二、学唱《苏格兰的蓝铃花》1.播放录音2.教师提示:这首民歌与《在钟表店里》的旋律之间的联系。
3.试着让学生找一找。
4.图片展示苏格兰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将《苏格兰的蓝铃花》作为背景音乐。
5.师简要介绍苏格兰的风情苏格兰位于英国北部,拥有约78000平方公里地。
提起苏格兰,令人脑海中兴奋的画面是那动人的湖光山色,烂漫的城堡,清风送爽的高尔夫球场,醇美的麦芽威士忌,格子呢与风笛,这些都是苏格兰的特点。
苏格兰地形分为高地与低地两部分。
高地是一片风光壮丽的山岳地,有着雄伟壮美的自然风景。
这里有雄伟的山脉、秀丽的山谷、恬静的湖泊、奔流的溪水和开遍石榴花的原野。
迷人的苏格兰高地富于变化的天气,低重的云雾、宁静的山谷,幽深浪漫的湖泊,苍茫的野地,构成一幅难忘的画面,偶然间一座精致的农舍,一个优雅的小镇会突然闯进视野,带给您别样的静谧和惊喜。
苏格兰高地向来是游客旅游的首选地点,也是欧洲十大旅游地之一。
蓝铃花又叫“蓝色铃铛”或“妖精的铃铛”,属于桔梗科紫斑风铃草,花蝶形,开放簇生,外表像一个个铃铛,花期在春天或者夏初,颜色蓝中带紫,有淡香。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溯流探源》教案-苏少版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溯流探源》教案-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中国民族器乐“琵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能够学习并演奏《瑶花》这首传统民乐。
3.能够感受、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和美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琵琶的基础知识和演奏技巧,理解《瑶花》的艺术魅力。
2.教学难点:琵琶演奏技巧的学习和掌握。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以中国音乐中的“琵琶”为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琵琶的介绍与演奏技巧讲解2.《瑶花》的历史故事和曲式分析3.《瑶花》的演奏练习和展示2. 教学方法1.通过课件展示、演示、演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琵琶的历史和演奏技巧。
2.告诉学生《瑶花》的歌曲故事及其传统民乐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中国音乐的美丽。
3.通过学生模仿老师演奏琵琶、课堂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琵琶演奏技巧并能够演奏一曲《瑶花》。
四、教学流程1.课前导入:通过展示名曲《瑶花》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琵琶的美妙。
2.琵琶介绍:–琵琶是中国古代传统民乐器之一,其历史悠久,经过不断的传承和演变,成为一个独特而具有文化精髓的艺术品种。
–琵琶的构造和演奏技巧:由几个部分组成,如板、颈、弦等,演奏时需要使用特定的指法和技巧。
3.歌曲故事和曲式分析:–介绍《瑶花》的历史故事,讲解曲式结构和曲调变化。
4.琵琶演奏练习:–分别解释和演示琵琶演奏的基本技巧,如右手指法、左手指法和换弦等。
–给学生琵琶模仿演奏视频,让学生模仿演奏琵琶。
–集体练习、小组合练和个人练习。
5.课堂展示:学生依次演奏《瑶花》。
6.课后加深–提醒学生继续练习,完善琵琶演奏技能。
–让学生观看更多有关中国音乐的视频,了解更多的传统民乐,提高其审美水平。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展示、演示、播放视频和音乐,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了琵琶的历史和艺术魅力,并学习了基本的演奏技巧。
但是,还存在着以下不足:1.学生演奏技巧的掌握度不高,需要更多时间和机会来练习和完善。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七单元 溯流探源 第2课时 苏少版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唱《苏格兰的蓝铃花》。
[教材分析]:《苏格兰的蓝铃花》是一首著名的苏格兰民歌,旋律清丽流畅,语气轻柔婉转,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歌曲的各个乐句均从弱拍弱位起,全曲四个乐句中有三个乐句中有三个乐句基本相同,重复手法的运用使歌曲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学生演唱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2.通过演唱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3.能在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
[教学重点]:能让学生找到旋律中的民族元素。
[教学难点]:第六、七小节的教学。
[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相关视频[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在钟表店里》(中段),帮助学生感受和回忆这曾经学过的音乐旋律。
2.出示乐谱乐段,知道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二、学唱《苏格兰的蓝铃花》1.播放录音2.教师提示:这首民歌与《在钟表店里》的旋律之间的联系。
3.试着让学生找一找。
4.图片展示苏格兰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将《苏格兰的蓝铃花》作为背景音乐。
5.师简要介绍苏格兰的风情苏格兰位于英国北部,拥有约78000平方公里地。
提起苏格兰,令人脑海中兴奋的画面是那动人的湖光山色,烂漫的城堡,清风送爽的高尔夫球场,醇美的麦芽威士忌,格子呢与风笛,这些都是苏格兰的特点。
苏格兰地形分为高地与低地两部分。
高地是一片风光壮丽的山岳地,有着雄伟壮美的自然风景。
这里有雄伟的山脉、秀丽的山谷、恬静的湖泊、奔流的溪水和开遍石榴花的原野。
迷人的苏格兰高地富于变化的天气,低重的云雾、宁静的山谷,幽深浪漫的湖泊,苍茫的野地,构成一幅难忘的画面,偶然间一座精致的农舍,一个优雅的小镇会突然闯进视野,带给您别样的静谧和惊喜。
苏格兰高地向来是游客旅游的首选地点,也是欧洲十大旅游地之一。
蓝铃花又叫“蓝色铃铛”或“妖精的铃铛”,属于桔梗科紫斑风铃草,花蝶形,开放簇生,外表像一个个铃铛,花期在春天或者夏初,颜色蓝中带紫,有淡香。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溯流探源教案苏少版
6.指名个别学生演唱,教师针对学生演唱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引。
7.播放以前听过的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
8.让学生说出两者之间的联络。
9.再次演唱《苏格兰的蓝铃花》感受歌曲的真挚情感。
板书设计
上课日期
课题
第七பைடு நூலகம்元溯流探源
教时
第4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由山西民歌改编的竖笛曲《绣荷包》,能自然流畅地吹奏出带有变更音声升DO的前倚音。
4.故事虽有悲伤,但第一段是一小伙子的口吻,赞美姑娘的漂亮,要表达出比方的喻意以及蒙古族青年的率真豪迈。
板书设计(反思)
上课日期
\
课题
第七单元溯流探源
教时
第3课时
教学目的
学唱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能对其旋律进展探究,回忆起曾经演唱过的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第二主题的音调,它正是源自《苏格兰的蓝铃花》。
板书设计
上课日期
\
3.指导吹法。
这首曲子重点练习高音区吹奏时气息与音色的统一,以及敏捷的吹奏前倚音,并在吹奏中正确运用吹奏法。
三.成长的踪迹
活动一:综合表演《森吉德玛》:唱,舞,奏,在综合表演的活动表达课标对综合表演的“三能要求”,即:能主动参加能在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能对表演做简洁评价。活动二,唱一唱下面的旋律,你知道它出自本单元哪首乐曲吗?活动根据课标要求,可以初步辨别小型的音乐体裁形式,无论是民族音乐语言的积累,还是创作新的音乐作品,民歌主题的记忆都是特别重要的。
管弦乐《森吉德玛》是我国闻名作家贺绿汀于1945年根据同名内蒙古民歌改编的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作者采纳复调的作曲手法和配器上的色调变更,对民歌旋律加以细心地发觉,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忠厚的性格,迎接解放时的欢快心情。全曲分为两段,第一段以缓慢宁静的旋律描绘出宽阔草原和无边沙漠的大自然景象,作者酷爱祖国的深沉感情,第二段的主题仍旧采纳第一段主题的素材,但加快了速度,配器上也做了变更,原来缓慢幽静的音乐,顷刻间转为欢快热情的,载歌载舞的音流,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庆祝解放的,喜悦心情。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七单元 溯流探源 第1课时 苏少版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向阳花》;唱《李玉莲调》[教材分析]:《李玉莲调》是一首家喻户晓、广泛流传的苏北民歌。
这首旋律旋律朴实,朗朗上口,具有明显的民歌小调的特点。
其结构规整,是典型的四乐句单乐段歌曲。
曲调进行以级进为主,在五中加入了变宫。
作曲者利用这首民歌进行改编,进而创作成了一首优美的钢琴变奏曲《向阳花》。
这首民歌揭示了钢琴曲《向阳花》与民歌的渊源关系。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学生演唱歌曲《李玉莲调》;2.在欣赏钢琴独奏《向阳花》及演唱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3.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
[教学重点]:感受中国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找出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
[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相关视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学唱《李玉莲调》1.谈话导入师: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苏北地区活跃着第一批个体户,他们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为国家经济建设出力,其中有一位著名的人叫李玉莲,他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一批个体运输户,每天忙碌奔跑于码头和渔船之间,最大限度地将新鲜的水产品送到人们的餐桌上,为了纪念他,当地流传着一首著名的小曲《李玉莲调》。
2.播放《李玉莲调》伴奏音乐。
3.讨论:根据旋律特点来说说是哪个地域的民歌?学生小组讨论:苏北民歌4.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①提示:找出旋律中的骨干音(3和6)②画出旋律线。
③学唱歌谱,反复对唱,唱熟旋律。
④学唱歌词,方法同上。
5.启发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采用一领众和;男、女对唱;师生对唱等)。
6.指导学生背唱歌曲。
三、欣赏《向阳花》1.初听全曲2.仔细听,在与《李玉莲调》相同旋律的地方,举手示意。
3.听一听,比一比:两个主题旋律有什么不同的变化?(速度、节奏的变化)4.引导学生想象:为不同的变奏段落假想情景内容,感受主题与变奏之间的密切联系)5.再次听赏全曲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上册《溯流探源(一)唱:李玉莲调森吉德玛苏格兰的蓝铃花》优质课教案D008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上册《溯流探源(一)唱:李玉莲调森吉德玛苏格兰的蓝铃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课题
《森吉德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演唱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运用身体律动为歌曲伴奏,感悟民歌与专业音乐作品之间的渊源关系。
2、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是取之不尽的宝藏,音乐家们是从民族民间音乐中获取创作灵感,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源于民族民间音乐。
3、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发扬民族音乐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歌曲的情感变化,起伏较大,善于体会歌曲情感。
难点:把握好歌曲六度、八度大跳音程的音准及切分音的节奏。
课前准备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复备
一、游戏激趣
师: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4/4 0 0 0 X | 0 0
0 X ||
①4/4 0 XX 0 0 | 0 XX
0 0 ||
②4/4 X 0 X 0 | X 0
X 0 ||
③(教师提出要求,逐条进行练习,在教师的指挥下合作练习。
)
二、情境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溯流探源
第七单元
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1、在欣赏钢琴独奏曲《向阳花》、演唱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
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
2、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
蓝铃花》、听赏弦乐四重奏和管弦乐作品,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
3、能在聆听、演唱作品及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的民间音乐素材,并
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
二、教学准备:
钢琴、配套课件与课本、图片、小黑板、活动道具.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听:《森吉德玛》。
唱:《森吉德玛》。
二、教学过程:
溯流探源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
听:《向阳花》。
唱:《李玉莲调》。
拓展:夜歌的常识。
溯流探源
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
唱:《苏格兰的蓝铃花》。
采集与分享。
二.教学过程:
溯流探源
第四课时一.教学内容:
竖笛练习(七)。
二.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