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2大气运动规律教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大气运动
一、(了解)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1、大气的组成组成作用干洁空气氮气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氧气生物呼吸、主要的氧化剂微量气体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O3可以吸收紫外线水汽可产生天气现象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的厚度与对流运动的强弱有关,地面温度越高,对流运动越强,对流层的高度越高,因而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
在空间上,低纬>中纬>高纬;在季节上,夏季>春季。
秋季>冬季。
二、逆温现象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但有时会出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现象,即出现了逆温现象(海拔越高气温越高)(1)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a)图①为对流层正常气温垂直分布状况。
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冷却快,贴近地面的大气也随之降温。
b)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离地面越远,降温越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图②)。
c)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层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到最强(图③)。
d)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层便自下而上逐渐消失(图④、图⑤)。
(2)逆温的类型3、逆温的影响有利方面:①逆温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对流,因此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时,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③与其他天气现象一样,逆温可以被当作一种气候资源加以利用。
例如,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逆温出现在10月至次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有效地提高了冬季谷地的温度,使多年生果树越冬可以免受冻害等。
不利方面:①逆温时大气结构比较稳定,容易加重大气污染。
②对天气的影响:容易产生大雾等不利天气。
③对交通的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①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②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B地面长波辐射。
(2)两大过程①地面的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2第2课时大气运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创建虚拟的地球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观察、分析大气运动的现象和规律。
3.以实际案例为导入,如我国最近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等,引发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体策略如下:
3.进行课堂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强调大气运动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导入我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如晴朗的天气、阴雨天气、台风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天气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天气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与大气运动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气运动。
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我会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因素等关键知识点。同时,我会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总结出大气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五)作业小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可以是关于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原因、影响因素等的练习题,也可以是观察身边的天气现象,分析其与大气运动的关系的实践题。通过作业的完成,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一篇专题重难突破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课件
)
解析: 第(2)题 , 材料提示有山谷风叠加 , 根据图可以发现北侧存在山谷风 , 白天以 谷风为主 , 与湖风方向一致 ,D正确。本题容易错选 A, 气温差异较大并不能证明该 地水平气压差异就很大 , 不能成为其风速大的理由 ,排除A; 白天应该以谷风为主 , 排除B;材料无法判断南北侧植被是否茂盛,排除C。
பைடு நூலகம்
4.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常见形式 海陆风
影响 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 , 使谷底和 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 大气污染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 , 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山谷风
城市风
考向透析
1.图解大气受热原理
2.大气热力作用的原因应用 (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
(2)“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 越少。 (3)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 保温作用强。 (4)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5)果园铺沙石: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 3.抓住热力环流的四个关键点
(2)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思路点拨 : 第 (2) 题 , 由图可知 , 图中给出的是平均气温 , 无法判断最低气温高于 16℃; 丰雪年与枯雪年气温相差 1℃左右 ,所以气温日变化相差不大 ;丰雪年膜内平 均温度变幅较小 ,而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变幅较大 ,所以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 况差异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枯雪年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但是丰 雪年膜内温度日变化变幅较小,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 答案:(2)C
《大气运动》地理教案
《大气运动》地理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大气运动》地理教案《大气运动》地理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考向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热量在大气、地表之间转换的过程,并能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2.命题规律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区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形成机制。
明确大气的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及水平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与特点。
知道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学会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并能说明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的形成。
知道风形成的直接原因,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影响,会在等压面图上判断某地风向。
【例1】(2018·新课标Ⅰ卷)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
据此完成9—11题。
9.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A.车流量大B.平均坡度大C.雾霾天多D.两侧村庄多10.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A.6:00出发,左侧靠窗B.8:00出发,右侧靠窗C.10:00出发,左侧靠窗D.12:00出发,右侧靠窗11.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
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答案】9.B 10.B 11.A10.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除极昼极夜区外,各地均为东北日出西北方日落,四个选项均为上午时段,太阳位于东方,客车向南行驶,即太阳位于客车的左侧,题干要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因此应右侧靠窗,AC排除;据图可知,从重庆到遵义里程240千米,时速80的话,也需要3个小时,若12:00出发,则当客车开到遵义到毕节这段时,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之后了,太阳会出现在西北方,位于客车右侧会被太阳照射,所以,B正确、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经度的确定,地方时的计算,一天中气温最高一般位于午后2点左右,当地地方时14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6点左右,可知该地与北京的经度差30°,即该地大致位于东经90°,由此可以大致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
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2大气运动规律
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黄)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
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第1~2题。
1.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B.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C.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答案】1.D 2.B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图1),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图2)。
据此完成第3~5题。
3.“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室内空气流出B.便于采光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D.便于室外空气流入4.室内大厅中央水池的主要作用是( )A.储存生活用水B.增加室内湿度C.美化居室环境D.冷却大气温度5.室内大厅的空气运动( )A.从四周流向水池B.从水池流向四周C.中央为上升气流D.四周为上升气流【答案】3.D 4.D 5.B正压大气是一种假设的大气状态。
在这种大气中,等压面和等温面在所有高度上都相重合。
斜压大气更接近实际情况,指等压面和等温面出现交角的情况。
下图是北半球1月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的斜压大气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6~7题。
6.图中M地正东方向吹(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7.根据M地附近的大气状态判断,M地可能( )A.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B.是位于华北平原的某城市C.位于地中海沿岸D.位于台风中心【答案】6.A 7.B【解析】第6题,M地处低压中心,根据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对地面风向的影响规律判断,M地正东方向吹东南风。
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1地球运动规律教学案
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与四季、五带形成的关系,了解四季、五带的划分。
【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判定1.巧用数轴计算时间时间的计算几乎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在计算时间时利用数轴进行计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如下:首先要弄明白数轴上的数与时区、经度的关系:数轴上的原点对应中时区中央经线即0°经线,+1到+12对应东一区到东十二区中央经线的位置,-1到-12对应西一区到西十二区中央经线的位置,0到+12对应东经0°到180°,0到-12对应西经0°到180°。
如下图所示:实际操作方法:第一,画一数轴,数轴上只需有原点(即中时区中央经线的位置)和正、负方向,刻度不用画。
第二,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时区的位置,东时区在正方向,西时区在负方向。
并计算出两时区在数轴上的距离(用S表示)。
第三,在两个时区之间画一箭头,方向由已知时间的时区指向未知时间的时区。
如果箭头指向负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减去S。
如果箭头指向正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加S。
2.日期的区分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界线(人为日界线),即180°经线,该日界线的位置不变,但是时间在变化;另一条是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它的位置是变化的,但时间不变,且当太阳直射0°经线时,两条日界线重合,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除此之外,地球上有两个日期。
如下图所示:新的一天的范围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180°经线向东至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80°经线上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一天的范围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新一天的范围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上的地方时就是几时。
【特别提醒】特殊时间的确定(1)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2:00;(2)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00(24:00);(3)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4)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5)晨昏线与极夜最大范围的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00;(6)晨昏线与极昼最大范围的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00(24:00)。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的运动规律教学案练习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的运动规律教学案练习本讲内容较多,虽不像地球运动那样对考生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高,但是涉及的地理空间位置较多,所以在复习本讲时,要多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图。
除此之外,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气温、气压、海拔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②关注现实生活,用地理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③识记各种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征。
④识记重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但要充分利用试题中所给图表等材料进行分析。
【网络构建】一、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1.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气温(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大于高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
(2)年变化: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北半球)。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
3.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1)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垂直递减率为6℃/千米。
(2)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3)高层大气:底部因几乎没有臭氧,所以气温开始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再随着高度的增加,由于该层中的大气物质(主要是氧原子)吸收了一部分太阳紫外线,气温再次升高。
在300千米高度上,气温达1 000 ℃以上。
【特别提醒】对流层局部气温实际垂直递减率低于理论垂直递减率,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
逆温的成因有辐射逆温(多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形逆温(常发生于盆地和谷地中)、平流逆温和锋面逆温等。
二、与大气环境有关的地理原理及其应用规律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1)空气的上升与下降:上升气流多雨、下降气流少雨。
(2)风向:从海上吹来,多雨,从陆地上吹来,少雨。
(3)地形:干旱地区高山相对降水较多,形成雨岛;干旱地区的盆地内部降水较少。
精选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的运动规律教学案
专题02 大气的运动规律
本讲内容较多,虽不像地球运动那样对考生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高,但是涉及的地理空间位置较多,所以在复习本讲时,要多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图。
除此之外,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气温、气压、海拔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②关注现实生活,用地理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③识记各种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征。
④识记重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但要充分利用试题中所给图表等材料进行分析。
【网络构建】
一、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1.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
专题02 大气的运动规律(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2019年全国高考地理复习备考建议一、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二、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
三、正确处理好区域地理和高中必修、选修地理之间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五、立足学科基础,进行知识重组、突出重点。
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是高考永恒的主题。
因此高考地理复习中在以基础知识为本,在此基础上,狠抓重点知识的复习。
教学中对重点知识要进行系统整理,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寻找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以干带支,在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之间构建起完整而清晰的知识网络。
做到“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熟悉世界地理区域,探讨中国发展问题,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六、重视区域地理,强化地图、突出地理图表。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在一定区域进行的。
因此以区域为基本地理单元进行研究是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和特点之一。
资料、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近年的地理高考试卷,几乎每一道试题都涉及读图、读表、读资料等,可以说无图不成地理题,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不断提高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能力。
七、做到精选、精讲、精练,提高效率。
八、引导学生梳理符合自己思维的知识体系、多回归教材。
八、专题复习中应试技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讲内容较多,虽不像地球运动那样对考生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高,但是涉及的地理空间位置较多,所以在复习本讲时,要多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图。
除此之外,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气温、气压、海拔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②关注现实生活,用地理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③识记各种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征。
④识记重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但要充分利用试题中所给图表等材料进行分析。
【网络构建】一、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1.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同纬度地带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地形(地势高低)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气温低,暖流经过气温高洋流我国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0 ℃等温线大致经秦岭—淮河一线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冬季风(大气环流)夏季等温线稀疏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太阳辐射(北方白昼时间长)2.气温分布时间规律(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2019年高考地理 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教学案
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从考查内容看,主要有:(1)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等压线的判读。
(2)典型地区气温、降水的特征与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分析。
(3)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从考查形式看,以选择题考查为主,综合题为辅。
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1)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等压线(面)图的判读。
(2)以重点区域气候要素分布图为背景,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3)以天气系统图为载体,考查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影响。
【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削弱与保温作用原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2.原理应用(1)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二、大气运动规律1.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2)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由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的特点:①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
②近地面等压面的弯曲方向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呈对称分布。
如下图所示:判读等压面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温压关系: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高空气压的高低状况与近地面相反。
②风压关系:同一水平面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③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2.大气环流的形成、分布及影响(1)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2)理解大气环流对天气、气候的影响①大气垂直上升,空气温度下降,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如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丰富;大气垂直下沉,空气温度上升,天气晴朗,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
②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气流,因温度下降,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如受南北半球的西风带、东亚的东南季风、南亚的西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多降水;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气流,因温度上升,水汽不易凝结,受其影响,天气较干燥,如受极地东风、信风控制的地区降水较少。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的运动规律教学案
专题02 大气的运动规律本讲内容较多,虽不像地球运动那样对考生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高,但是涉及的地理空间位置较多,所以在复习本讲时,要多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图。
除此之外,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气温、气压、海拔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②关注现实生活,用地理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③识记各种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征。
④识记重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但要充分利用试题中所给图表等材料进行分析。
【网络构建】一、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1.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2.气温分布时间规律(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大于高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
(2)年变化: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北半球)。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
3.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1)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垂直递减率为6℃/千米。
(2)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3)高层大气:底部因几乎没有臭氧,所以气温开始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再随着高度的增加,由于该层中的大气物质(主要是氧原子)吸收了一部分太阳紫外线,气温再次升高。
在300千米高度上,气温达1 000 ℃以上。
【特别提醒】对流层局部气温实际垂直递减率低于理论垂直递减率,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
逆温的成因有辐射逆温(多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形逆温(常发生于盆地和谷地中)、平流逆温和锋面逆温等。
二、与大气环境有关的地理原理及其应用规律【特别提醒】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1)空气的上升与下降:上升气流多雨、下降气流少雨。
(2)风向:从海上吹来,多雨,从陆地上吹来,少雨。
(3)地形:干旱地区高山相对降水较多,形成雨岛;干旱地区的盆地内部降水较少。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的运动规律教学案
专题02 大气的运动规律本讲内容较多,虽不像地球运动那样对考生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高,但是涉及的地理空间位置较多,所以在复习本讲时,要多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图。
除此之外,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气温、气压、海拔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②关注现实生活,用地理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③识记各种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征。
④识记重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但要充分利用试题中所给图表等材料进行分析。
【网络构建】一、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1.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2.气温分布时间规律(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大于高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
(2)年变化: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北半球)。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
3.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1)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垂直递减率为6℃/千米。
(2)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3)高层大气:底部因几乎没有臭氧,所以气温开始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再随着高度的增加,由于该层中的大气物质(主要是氧原子)吸收了一部分太阳紫外线,气温再次升高。
在300千米高度上,气温达1 000 ℃以上。
【特别提醒】对流层局部气温实际垂直递减率低于理论垂直递减率,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
逆温的成因有辐射逆温(多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形逆温(常发生于盆地和谷地中)、平流逆温和锋面逆温等。
二、与大气环境有关的地理原理及其应用规律【特别提醒】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1)空气的上升与下降:上升气流多雨、下降气流少雨。
(2)风向:从海上吹来,多雨,从陆地上吹来,少雨。
(3)地形:干旱地区高山相对降水较多,形成雨岛;干旱地区的盆地内部降水较少。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篇专题与热点专题一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第2讲大气及其运动教学案
第 2 讲大气及其运动网络建立高考透视1. 地位。
本讲内容是历年高考取的重要内容,考察频度高、所占分值大。
2.方法。
高考复习时需要点掌握以下三点:(1)联系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剖析热量传达过程中惹起的气、地、水等温度的时空变化特色。
(2)联合等压线图的判读,剖析常有天气系统的天气特色。
(3)判读天气资料和地区图,从大气环流下手,剖析不一样天气种类的成因、特色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方向。
以上内容在高考试卷中常有命题方向( 角度 ) 为:(1)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察大气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 ( 特色 ) 、原理。
(2)联合详细生产、生活实践,考察气象、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重要考点1大气受热状况、热力环流与气温1.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及应用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一般而言,同一地址夏天气温高于冬天。
这与夏天中午太阳高度大、日间较长,大气热量储藏许多有关。
4.影响日夜温差大小的因素与热力环流有关的几种效应名称含义成因影响或对策城市人工建筑物热容量小,增温快;对策:增大城区绿地、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水域面积;控制城市人热岛效应人口、家产集中,排放热量多;绿地、气温口密度、建筑物密度;水域面积小,调理功能弱减少人为热的开释冷岛效应夏天绿洲、湖泊比沙漠、荒漠热容量小,增温快;沙漠、绿洲、湖泊调理气温,其毗邻地域气温低荒漠热空气上涨被带到绿洲、湖泊上形成比较凉快、润湿的空,形成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大气稳局部小天气定受热岛效应的影响,上涨气流增加;“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城市降水比郊区降人类排放杂质多,使空气中凝固核雨岛效应在汛期和暴雨之时,加水多多,利于形成降水;高楼林立,空气重城市内涝循环不畅以下图为某城市 3 月尾的均匀气温及热力环流表示图。
读图达成(1) ~ (3) 题。
(1) 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A.商业区 B .住所区C.工业区 D .公园绿地(2) 甲、乙、丙、丁四地中,桃花开放最早的是()A.甲B.乙C.丙D.丁(3) 城市宽泛采纳栽种草木的绿色屋顶,将()A.减少城区蒸发量 B .减弱城区热岛效应C.增大城区径流量 D .加强城乡热力环流解题流程我的解答(1)D (2)B(3)B技法点拨1.城市气温水平散布。
2019年高考(押题)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2 大气的运动规律教学案
专题02 大气的运动规律本讲内容较多,虽不像地球运动那样对考生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高,但是涉及的地理空间位置较多,所以在复习本讲时,要多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图。
除此之外,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气温、气压、海拔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②关注现实生活,用地理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③识记各种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征。
④识记重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但要充分利用试题中所给图表等材料进行分析。
【网络构建】一、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1.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2.气温分布时间规律(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大于高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
(2)年变化: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北半球)。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
3.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1)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垂直递减率为6℃/千米。
(2)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3)高层大气:底部因几乎没有臭氧,所以气温开始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再随着高度的增加,由于该层中的大气物质(主要是氧原子)吸收了一部分太阳紫外线,气温再次升高。
在300千米高度上,气温达1 000 ℃以上。
【特别提醒】对流层局部气温实际垂直递减率低于理论垂直递减率,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
逆温的成因有辐射逆温(多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形逆温(常发生于盆地和谷地中)、平流逆温和锋面逆温等。
二、与大气环境有关的地理原理及其应用规律【特别提醒】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1)空气的上升与下降:上升气流多雨、下降气流少雨。
(2)风向:从海上吹来,多雨,从陆地上吹来,少雨。
(3)地形:干旱地区高山相对降水较多,形成雨岛;干旱地区的盆地内部降水较少。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及其影响学案
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及其影响(1)从考查内容看,主要侧重于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及其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气候的形成及其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主干知识。
(2)从命题形式看,多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如台风、寒潮、沙尘天气、龙卷风等气象灾害,结合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综合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以及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从能力要求看,本专题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规律应用、知识迁移、综合思维等能力。
2019年高考复习应注意:①要在掌握每一个核心考点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梳理整合并深化理解各考点之间的内在关联;②要强化高频考点如天气系统、气候类型的判读与应用;③要增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从构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脑图”的角度提升区域认知水平,从分析气候与地理位置、地形、植被、水文等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和气候对人口、城市、工农业、交通、生态建设、资源开发影响的角度提升综合思维水平。
01大气受热与气温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节,如下图所示: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示意图相关概念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应用判断天气状况 判断大陆性气候或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 纬度越低,气温日较差越大;夏季气温日较差最大,冬季最小;晴天气温日较差相对较大,阴天相对较小;地势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大;海洋昼夜温差小于陆地 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海洋气温年较差小于陆地(2)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 ①水平分布规律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全球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北半球 较曲折,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在同一纬度,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低;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续表)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南半球较平直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 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流经处气温低,暖流流经处气温高 地形、洋流我国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份0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延伸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 太阳辐射、冬季风夏季,等温线稀疏 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太阳辐射②垂直分布规律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 m 气温下降0.6 ℃,但在不同地点及不同时间,可能会小于0.6 ℃或大于0.6 ℃,表现为曲线变陡或变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从考查内容看,主要有:(1)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等压线的判读。
(2)典型地区气温、降水的特征与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分析。
(3)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从考查形式看,以选择题考查为主,综合题为辅。
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1)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等压线(面)图的判读。
(2)以重点区域气候要素分布图为背景,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3)以天气系统图为载体,考查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影响。
【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削弱与保温作用原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2.原理应用(1)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二、大气运动规律1.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2)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由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的特点:①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
②近地面等压面的弯曲方向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呈对称分布。
如下图所示:判读等压面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温压关系: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高空气压的高低状况与近地面相反。
②风压关系:同一水平面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③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2.大气环流的形成、分布及影响(1)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2)理解大气环流对天气、气候的影响①大气垂直上升,空气温度下降,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如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丰富;大气垂直下沉,空气温度上升,天气晴朗,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
②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气流,因温度下降,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如受南北半球的西风带、东亚的东南季风、南亚的西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多降水;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气流,因温度上升,水汽不易凝结,受其影响,天气较干燥,如受极地东风、信风控制的地区降水较少。
(如果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带来充沛的降水,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沿海。
)一、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图解(1)冷锋(2)暖锋【特别提醒】①单一冷(暖)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②锋面控制下多阴雨天气;③锋面雨带多分布在冷气团一侧。
2.气旋与反气旋图解(北半球)3.锋面气旋在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气旋与锋面系统叠加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的比较说明如下:二、气候的成因与描述1.气候类型的成因(1)气候类型成因模式图(北半球)(2)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气候(3)季风环流影响的气候:2.气候的描述(1)分析气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
描述气候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
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
(2)分析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等。
(3)分析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常要表述雨热是否同期,光照强弱,气温日较差大小,热量和降水的多少等。
【拓展延伸】副热带高气压对我国降水量和旱涝灾害的影响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洋面上。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最直接。
(1)夏初,副高西伸北进,暖湿的偏南气流沿副高西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交锋在长江流域一带,形成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盛夏,副高进一步北进,雨带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撤,雨带也随之南移。
(如右图)(2)异常年份: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异常,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
①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
②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发生干旱。
【高考题型示例】题型一、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例1、(2018·全国卷Ⅰ,11)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题。
【答案】A【变式探究】(2017·全国卷Ⅰ,9~11)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1)B (2)C (3)D【举一反三】[2015·全国卷Ⅰ,3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 ℃~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 ℃~-2 ℃。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
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
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
(8分)【答案】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 ℃~1 ℃,可以形成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 ℃~1 ℃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题型二气象灾害例2、【2017江苏地理卷】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图10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A.甲B.乙C.丙D.丁20.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B.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答案】19.AC 20.BD19.读图可知本次沙尘暴主要位于华北北部和内蒙古交界地区,沙源来自于西北方向的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地区,即选AC。
20.扬尘、沙尘暴天气,导致空气中尘土飞扬,能见度降低,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变式探究】【2017北京卷】图2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2题。
图22.该台风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变式探究】(2016•北京卷)图2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
读图,回答第3题。
3.该日20时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B. 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答案】A【变式探究】(2015·北京卷)下图表示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帕姆”()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北漂流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2)该气旋(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答案】(1)B (2)D【特别提醒】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由水蒸气冷却凝结时放出的潜热发展出现暖心结构。
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转向并幅合,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转向幅合。
几乎所有的热带气旋都是在赤道南北30纬度以内的范围内生成。
热带气旋主要在夏季后期生成,因为海水温度在这个时候最高,北太平洋西部全年皆有热带气旋,但活动以二月最少,八月至九月处最多;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东部主要集中在六月至十一月;南半球的热带气旋在十月底开始,至来年五月结束,当中以二月中至三月初为高峰。
题型三大气运动与降水例3、[2018·全国卷Ⅲ,36(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下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
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
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8分)【答案】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方法技巧】等降水量线的判读方法(1)宏观看趋势。
①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②根据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一般来说,同纬度地区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③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迎风坡,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变化规律。
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出由多到少的变化规律。
(2)微观看特殊。
①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②如果某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一侧为迎风坡;③如果某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应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原则。
【2017北京卷】(24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读图,回答第(1)题。
(1)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10分)图17【答案】(1)热带草原带。
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
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
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