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9)

合集下载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 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 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 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 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完成《红对勾45分钟》上有关《辛弃疾词两 首》相关练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复习与检测:
1、简要介绍辛弃疾 2、背诵《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朗读与欣赏:
1、全班齐读 2、听朗读录音 3、学生范读
“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 许。”
(范开《辛稼轩词序》)
“经纶事业,有股肱王室之心;游戏文 章,亦脍炙士林之口。”
(朱熹《答辛幼安》)
思考:找一找,这首词中哪些内容体 现了辛弃疾的“英雄气”?
“稼轩词非不运典,然运典虽多,而 其气不掩,非放翁所及。”
(陈廷焯《词坛丛话》)
思考:结合学过的辛弃疾词,你认 为辛弃疾在表达情感时最主要的手 法是什么?
知识梳理:
用典作用:
1、使立论有根据 2、委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意
3、减少语言之繁累
4、内容充实,美化词句
课堂练习:分析以下这首词用典的好处
水龙吟·西湖怀古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教材分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

此单元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是唯一的宋词单元。

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

四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教材编者编选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词来学习,旨在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今天要说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既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又是豪放派词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辛弃疾生平、思想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豪放词的意境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品读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感悟形象,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用典与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法和学法:)教法: 本课拟采取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及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式。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朗读实质上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借助文字,共同参与的思想交流活动,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多朗读才能让学生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提高鉴赏能力;此外,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学法指导具体如下:⑴诵读全文,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能力⑵品味诗句,培养思维能力⑶迁移应用,培养写作表达能力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同为豪放派词人,苏轼在词中描写赤壁之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南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本词。

2、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3、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二、重点难点1、学习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2、体味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郭沫若对辛弃疾的评价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上联说的是辛弃疾词风豪放。

“铁板铜琶”一词,本是评价苏东坡词风的话,而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的是辛弃疾。

下联则主要是说辛的悲黍离之悲、他的爱国情怀、爱国抱负。

(二)、诵读感知,体味风格:1、学生齐声读一遍。

2、根据学读的情况发现问题当时进行纠正。

可能存在的错误:(1)、佛(bì误读为fú)狸祠下。

(2)、封/狼居胥,误读为“封狼/居胥”。

狼居胥是山名,封是动词,封山,是在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

3、教师范读一遍。

4、学生再读一遍,体味豪放风格并思考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用典很多)(三)、写作背景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他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1203年,韩侂胄掌握了大权,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急于立一场伐金大功。

于是他想到用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1204年,辛弃疾被起用担任镇江知府。

初到镇江,他积极做各方的准备。

可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用。

他被调离镇江。

他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这时离他渡江南已经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满怀悲愤而写下《永遇乐》词。

(四)、题解1、永遇乐:词牌名。

2、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2、怀古:所写内容为怀古,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

(五)、分析诗歌内容1、把握本词内容:上阕: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沿着历史的台阶拾级而上 穿越千年的风云,我走进你 唐诗中的绿水和青山依然美丽 刘备招亲的甘露寺里 可有你当年疲惫的身影。 胡骑绝尘,狼烟四起 少年豪杰毅然南回 秋风烈烈,沙场点兵 曾经的壮怀激烈 都化为郁孤台下的满江泪水 鬓发斑白,吴钩闲挂 万字的平戎策只换来了壮志成灰 西湖曼舞,醉人歌吹 孱弱的朝廷又岂会让你心愿遂 北固山上风光大美 召唤英雄来归 复兴的中华不会让你空老憔悴
(1)北固山遗迹众多,有鲁肃和太史兹等人的墓 地,还有传说中刘备招亲的甘露寺,词人为何独 选孙权和刘裕?
东吴大帝孙权
少年大志,十五而立。临危受命,稳固江东。 龙图霸业,纵横捭阖。赤壁大战,三分天下。 智胜关羽,谋夺荆州。彝陵之战,力挽狂澜。
宋武帝刘裕

小名寄奴,南北朝时期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东 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 祖逖、桓温都 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为了宋朝的强大,刘裕决定 兴师北上。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功勋卓著。 历史评价是“东晋最成功的一次北伐。”
(3)词人写自 己四十 甲上马的事 情与词人有 何关联?
典故
用意
孙权北拒强曹 仰慕英雄,渴望仰慕北伐收 刘裕两度北伐 复中原。隐喻南宋苟安一隅。 刘义隆仓皇北顾 以古讽今,忧心当朝贪功冒
扬州烽火 廉颇有人问津
进,反对草率北伐。 与神鸦社鼓的现状对比,愤 斥偏安,力主早日北伐。 自比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 (2)怀古词大多有借古讽今之意,请结合写作背景 分析:“元嘉草草”一句,写刘义隆的北伐失败有 何用意?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 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 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 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 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 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 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 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 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 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 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 调离了镇江。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进行总结
巩固练习
当堂背诵
布置作业
一激情导入
二、检查预习(课前布置学案):
(一)鉴赏古诗词时除了内容和表达技巧外,还有哪些切入点?
(二)知世:请哪位同学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三)论人:我们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词人辛弃疾。
三、研读课文
(一)诵读感知,体味风格: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断句,体会词人的情感。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刘义隆北伐,因草率而败北)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拓拔焘击败宋文帝)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廉颇虽老仍不忘国)
(三)分析典故作用,得出作者的观点立场及文章主旨。
简略分析典故一到典故三,分别弄清各典故的史实,体悟作者感情、揣摩作者用典的意图。
4、合作探究:有人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五)巩固练习:
尝试背诵,来再次感受一下作品中透出的那份豪迈、苍凉,那份沉郁、悲壮!
(六)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文后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重点分析典故四和典故五。
典故四:佛狸祠
1、扬州路是镇江的一条路吗?“烽火扬州路”的意思是什么?(理解倒装句)
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
3、除了用典之外还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典故五:
1、廉颇的处境如何?
2、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内容分析01课标要求分析本课属于课标中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

该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课标提出,本任务群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力求对作品有自己的发现;多角度欣赏艺术作品,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尝试写作或改写文学作品、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02教材要求分析本课为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本单元人文主题为“生命的诗意”,单元写作任务为“学写文学短评"。

单元学习导语中指出,本单元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

学习本单元“要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尝试写作文学短评”。

课后的学习提示指出,“品读本课的三首宋词,感受其不同的风格特点,体会这些词作是如何表现词人不同的思想情感的"。

本文“为词人登高凭眺、怀古伤今之作,豪迈悲壮”,学习本课“要注意理解典故的内涵";注意领悟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拓展阅读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通过对比理解词人的不同情感。

单元学习任务指出,“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阅读本单元诗作,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一、导入【赏对联猜人名】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蒲松林)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杜甫)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请同学说出判断的理由,为后文介绍辛弃疾做准备)2、播放幻灯片;回顾辛弃疾的文学常识。

二、【诵读诗歌】1、板书文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辛词,领略稼轩卓绝高超的诗歌艺术魅力。

2、自由诵读(放声)3、出示幻灯片(提醒注意重点词语的词音、字形)4、齐读诗歌三、【诗歌研读】1、解读诗题:“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题目。

“京口”即今天的江苏镇江,它是南朝宋和三国时的军事重镇,京口地处长江下游,北临大江,南据峻岭,形势险要,为兵家所重。

“北固亭”就是倚江而建。

“怀古”说明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诗作。

2、登高怀远、临水赋诗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心中或隐或现的情思,这是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共有的选择,辛弃疾登临北固亭,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胸中定然有不得不吐之块垒,纵目远眺也一定会有诸多的人与事一并涌上了心头,请同学们想想在这首词中作者都想到了哪些人与事呢?上片:孙权,刘裕;下片:刘义隆,佛狸祠,廉颇;3、他们的故事,你都知道吗?孙权:长沙太守孙坚之次子,幼年随其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后来即位为东吴之主。

建安十三年,与刘备联盟于赤壁击败曹操,遂成三国鼎立之势,名扬天下。

后孙权称帝,史称‚东吴‛或者‚孙吴‛。

刘裕:出身贫寒,生于京口,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于京口起兵北伐,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

又先后灭后燕、后秦,光复洛阳、长安,废晋武帝,恢复中原建立刘宋政权,煊赫一时。

板书:风流功绩金戈铁马刘义隆: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

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初步把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流程。

2、学会分析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3、领会辛弃疾词的慷慨悲郁的艺术风格。

[德育目标]感知词中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鉴赏诗词的基本流程。

2、典故的运用及作用。

3、对比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们来齐背一遍。

赤壁的惊涛骇浪引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他怀念古人,但是与雄姿英发、年轻有为的周瑜相比,华发早生、壮志难酬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

同是豪放派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统治者重用的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又会借古人抒发何种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初读全词,分析词题及作者。

[多媒体展示]1、解题:永遇乐:词牌;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词的内容。

2、介绍作者: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以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请同学读一读: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

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象,立下立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大志。

21岁时,他就组织义军,曾率50余众踏入金营,活抓叛徒。

由于他坚持抗金救国主张,遭到朝中投降派的迫害,多次被贬,一生不得志,于68岁时逝于江西。

辛是南宋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

其词无论数量、质量,皆冠两宋。

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其词奔放激越、沉郁悲壮,与北宋苏东坡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有《稼轩长短句》。

3、了解背景: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后来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uō胄zhòu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精读品悟
从词的题目入手,分析本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题目为“京口北固亭怀古”,清晰地表达了词人在京口北固 亭这个地方抒发的怀古之情。前两个典故除了是北伐成功的例子 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与京口北固亭有关。五个典故都与 北伐有关,借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 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对刘义隆的讽 刺,就是对韩侂胄的告诫;对“佛狸祠”的感慨,就是对统治者 不思收复失地的不满。作者最后以廉颇自况,实际上是他自己的 内心独白。这首怀古之作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全词借古 讽今,亦史亦论。
深入研读
"作者来到北固亭,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请同学们以语 文小组为单位讨论。 孙权:在京口建立吴国,建都建业(南京),抵抗了来自曹军的入 侵,保卫了国家;
刘裕:刘裕出生于京口寻常小巷陌,后建立刘宋政权,建都建康 (南京),多次抵抗来自多方的入侵,守卫了国家。
两者均与京口一地有关,都曾勇猛抗敌,保卫家园。
深入研读
"作者对两者持怎样的态度?如何看出?"请学生结合导入时的背 景资料进行思考。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尊敬和敬仰,感叹南宋当权者 昏庸无能。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不仅尊敬和敬 仰,还认可刘裕的作战方略,认为自己若是遇到刘裕这样的明君, 正确的政治建议就不会被忽视,自己的政治抱负就能够实现。
1.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用典
2.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词用了哪些典故? 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精读品悟
第一个典故孙权大败曹军。对孙权的歌颂和钦佩之情。 作者在此时提到孙仲谋,暗含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2、在赏读中,理解词中运用的典故和借古喻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词中运用典故的含义;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1、用典所表达的情感;2、本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达辛弃疾爱国热情的词。

学生齐读黑板标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语文基础知识检测1、给重要字形注音英雄无觅()寻常巷陌()()金戈()铁马封狼居胥()仓皇()北顾烽()火佛()狸祠廉()颇()2、重要的标注于课本3、齐读二遍巩固识记。

三、文学文化常识1、题解(结合课文注释)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是登临的胜地。

怀古:思念古代的人和事。

意在“怀古伤今”。

2、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经被金人占领,他从小就立下抗敌救国的雄心壮志,21岁时组织了一支二千多人的队伍起义抗金,后率众投奔耿京的起义军。

后耿京被叛徒杀害,辛弃疾活捉叛徒并号召上万士兵一起投归南宋。

辛弃疾的词作数量居两宋词人之冠,留存至今仍有600多首。

他的词风以豪放见长,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与李清照(易安居士)合称“济南二安”。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集体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

2、教师纠正字音和节奏五、文本解读和赏析思考两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对文本的解读和赏析:(一)、词人追怀了哪些古人古事?(二)、辛弃疾借用这些古人古事,想表达自己什么感情的?1、请学生自由快速朗读,思考问题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决赛一等奖课程教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决赛一等奖课程教学设计

无人会,登临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常青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在反复诵读中领会辛词的内容;过程和方法: 运用教师点拨和合作探究法理解辛词用典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剧性情感及其成因。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提到辛弃疾,我想用一个的网络流行语来形容他:行走的荷尔蒙。

此言不虚,有诗文为证:“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

”——辛弃疾《念奴娇》“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义端和尚“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时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友人陈亮由此可以看出辛弃疾是一代英雄,今天让我们走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去了解这位英雄的真性情。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文本,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朗读时把握诗歌情感的利器,我们先齐声朗读一遍,注意语速和情感。

)二、初读文本,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感情,感受英雄的悲情。

1、学生齐声读一遍。

2、根据学读的情况发现问题当时进行纠正。

可能存在的错误:(1)、佛(bì误读为fú)狸祠下。

(2)、封/狼居胥,误读为“封狼/居胥”。

狼居胥是山名,封是动词,封山,是在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

3、教师范读一遍。

4、听名家诵读,学生模仿朗读。

5.教师提问: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悲凉、悲壮、悲愤。

由此不难得出辛弃疾是一个悲情英雄。

(过渡语:怀古词离不开用典,让我们走辛词,感受典故中蕴含的意图)三、细读文本,探讨为什么说辛弃疾是个悲情英雄,感受用典抒情的艺术特色。

(一)初识典故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寻找典故,我并没有笼统地提问“词中引用了哪几个典故”,而是把它细化成以下几个小问题,由浅入深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1、有几个典故?2、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3、它们分别与谁有关?4、请分别用一句简练而完整的话来概括这些典故!5、老师再做总结。

本词中共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明确:备注1:孙权其人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用典好处: 富有文采, 含蓄深刻 。
关于“用典”
• 4、词人是如何做到熟练灵活地运用典故的,对我
们写作有何启示?
南朝宋:刘裕
战国:廉颇
汉:霍去病
南朝宋:刘义隆 北朝北魏:拓跋焘
三国:孙权
启示:熟读历史,旨: 抒发词人壮心不已的豪情,
报国无门的苦闷。
• 作业:背诵这首词,预习李清照词两首。
铁道。台雄 马寄斜,无 ,奴阳风觅 气曾草
——
永 遇 乐 京 口 北 固 辛亭 弃怀 疾古
思考:词中用了哪几个典故?
典故
典故一:孙权雄才大略 典故二:刘裕北伐完胜 典故三:刘义隆北伐惨败 典故四:拓跋焘修建行宫
典故五:廉颇思国
三、合作探究
小组活动安排:
结合导学案“合作探究”,1、2小 组探究第一题,3、4小组探究第二 题,5、6小组探究第三题,7、8、9 小组探究第四题。
年秋,当时韩侂胄(tuō zhòu)把持朝政,企图通过北伐 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于嘉泰三年起用闲居八年的抗 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任命他为绍兴知府,浙东安任使, 次年调任镇江知府。韩侂胄的抗金主张符合辛弃疾复国 的一贯志愿。可是韩侂胄一伙政治腐败奢靡淫乐,只不 过是想借“伐金”来作为政治赌博的筹码。因此对独揽 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 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 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
下阕译文:
元嘉年间,刘裕的儿子刘义隆 好大喜功,草率出兵北伐,想要像汉 朝霍去病远征匈奴那样在狼居胥山筑 坛祭天欢庆成功,结果只落得自己回 顾追兵仓皇败逃的下场。我登上山亭, 向北遥望,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扬州 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往事不堪 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拓跋焘 (佛狸)的庙前,竟有百姓在那里祭 祀,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 和社日的鼓声!还有谁会问,廉颇老 了,饭量还好吗?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刘义隆的典故提醒朝廷北伐 准备不足,应该从长计议。
拓拔焘的典故又说北伐时不 我待。
这是否自相矛盾?
所谓的准备不足,主要是人才 准备不足,实际上是毛遂自荐。
历史上,辛弃疾主张要重用老 臣,实质上是要求重用自己。
典故五:廉颇
1、“凭谁问,---?”的“凭” 如 何理解?这是一个什么句式?
共同点: 1、主战派 2、京口起家 3、建功立业 4、借古讽今
不同点: 1、从功业看:孙权仅仅是击退强敌,刘裕
挥师北伐,收复故土。辛弃疾志在收复故 土。 2、从出身看: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典型的 官二代;刘裕出身贫贱,卖过草鞋,在门 阀制度盛行的南北朝,难能可贵,这与辛 弃疾“归正人”的身份相近,备受鼓励。 3、从策略看:孙权重用人才,刘裕精于战 略,辛弃疾年老,最希望自己的战略意图 能被南宋统治者采纳 ,反衬我们的南宋皇 帝的昏庸与懦弱。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实际描写了两种不同 的场面,二者对比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前者写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战火纷飞,官民共同 抵抗金兵,也暗示词人年事已高。
后者是写现在沦陷已久,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忘了 国耻,忘了收复中原,已被同化。
“望”将眼前之景与隔江之景连接起来,将历史 的回顾与现实的思索融合在一起。今昔对照,不堪 回首,体现了他对国运的担忧之情,自己也年事已 高,北伐不能一拖再拖,时不我待。
三、修改课文比典故
古人写词,今人对话,为什么要用 典故,请同学们谈谈典故的作用?
1、典雅厚重有文化 2、含蓄委婉有韵味 3、言简意赅有容量 4、借古讽今有余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赵子龙处。长 坂坡前,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 树,隆中茅屋,人道孔明曾住。想当年 ,东风巧借,烧毁樯橹无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稼轩长短句》。宋词中成就卓异者
,继承并发展了__豪__放_____词风,开
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称辛弃
疾为 __词___中_ 之_龙__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辛弃疾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悟交流,学会总结 诗词引用典故以及用典表义的技巧。
2.激情投入,深入感知作者报国无 门、壮志难酬的心情,培养强烈的爱 国主义情感。
他曾大举北伐。如虎 Nhomakorabea表达作者收复中 原的远大抱负
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
刘义隆 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
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草草 赢得
借鉴历史,委婉劝 韩侂胄不能草率行 事。
佛狸
拓跋焘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 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可堪
表达对南宋政权不 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要求 1 :分小组讨论,组长分配组员具体任务,迅 速到位。
2 :每小组确定一位发言人,展示讨论成果。 3 :时间8分钟。
人物
故事简介
关键 词句
典故的作用
孙权
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 保卫了家园。
英雄 表现作者心中渴望 风流 抗敌救国的热情。
刘裕
金戈铁马
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气吞万里
拓展练习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 对伟大祖国炽热的爱吧!
课后作业
1: 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 辛豪放词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 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 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
2:背诵全词
……
这 是魂收笔 有复戎 有南 个 他牵复耕 一失马 一宋 人 一梦失不 个地一 个时 就 生萦地辍 人;生 人, 是的的!,, ,,
牵那 魂他 满他 挂片 牵是 心是 !土 梦一 想一
地 萦位 的员 呀 的词 都武 , 还人 是将
是, 收,
辛弃疾知多少?
辛弃疾,字幼安,号_稼___轩___,与 苏轼并称“_苏___辛_____”。主要作品为
廉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
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
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 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
凭谁问
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
;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
以为老,遂不召。”
以廉颇自比,虽 66岁仍想为国效 力,却有小人挑 拨,他感到悲愤 ,抒发了他壮志 未酬的苦闷。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 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 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 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 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 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 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诵读提示:
读这首词,应保持豪壮的基调,作者 褒扬历史人物,忧愤南宋王朝,慨叹壮志 难酬,应读出昂扬的基调和磅礴的英雄气 概。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飞将:用李广的典故,表达对英雄 人物的怀念与渴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宋书·宗悫传》说,宗悫 的叔父问他志向是什么,宗悫说:“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 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探究:
辛词长于用典,在这首词中,作者都用 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 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上、下阙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 虎、顾、路、鼓、否八个字,韵脚字应读 的响亮,稍作停顿。句间和句中的停顿, 应处理好轻重缓急,整齐中富有变化。
什么是用典?
用典,又称“用事”、“援引”。是指引 用古代的历史故事或古人的言论或俗语、成语 等,来印证自己的论点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的一种表现手法。
用典的好处:可使诗文情感隽永,含蓄深 刻。用典表达对古人的仰慕、否定等感情;或 以古人与自己对比,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 等。言简意赅,又使得文章富有文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