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二)练习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文言文阅读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文言文阅读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文言文阅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及进士第,知翼城县,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有删改) A.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B.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C.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D.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答案A解析“敬氏”不能断开,“敬氏”乃姓敬之意;“以避……讳”是“改”之原因,作“改”的状语,不能断开。

参考译文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他的祖先原本姓敬,因避后晋高祖(石敬瑭)和宋翼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名讳而改姓文。

文彦博考中进士后,做翼城县知县,通判绛州,后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并升为殿中侍御史。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蔡徵,字希祥,侍中、中抚军将军景历子也。

徵美容仪,有口辩,多所详究。

然性颇便佞进取,不能以退素自业。

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徵不修廉隅,皆此类也。

(节选自《陈书·蔡徵传》,有删改) A.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B.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C.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D.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答案B解析正确标点: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课件:专题四文言文阅读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课件:专题四文言文阅读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 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 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 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 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 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 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 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 尽责,悲泣而死。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 文章而在本郡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能优异, 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喜欢他。孝文帝刚即位时,听说 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天下第一,以前还和李斯是同乡,并且曾向李斯 学习过,于是就调任他做廷尉。吴廷尉于是就向朝廷推荐贾谊年轻 有才华,且精通诸子百家的典籍。孝文帝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 当时贾谊年仅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是最年轻的。文帝每次下令让博 士们讨论一些问题时,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不能说什么,而贾谊 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于是都认 为才能比不上贾生。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 内就做到了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汉朝建立到孝文帝时已有二十 多年了,天下太平和睦,正是改定历法、改变服色、制定法令制度、 确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详细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 色,官印字数采用五,确定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孝文帝刚 刚即位,谦虚礼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

重组优化卷高考语文复习 仿真卷二

重组优化卷高考语文复习 仿真卷二

仿真卷二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比德”自然审美观产生于儒家, 受其伦理学影响。

较早见于孔子学说, 著名有“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比德”说意思是自然物象之所以美, 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及审美主体‘比德’, 从中可以感受或体味到某种人格美。

‘比’指象征或比拟, ‘德’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德。

比德说是将自然物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某种道德情操, 使自然物自然属性人格化, 人道德品性客观化, 其实质是认为自然美美在它所比附道德伦理品格。

这种以自然“比德”做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在屈原作品中, “善鸟香草, 以配忠贞;恶禽臭物, 以比谗佞”等可以看作是孔子“比德”观继承。

“比德”观在元、明、清文人画作中有了进一步发展, 梅、兰、竹、菊等成为绘画主要题材, 寄托着画家人生理想, 成为崇高品德象征。

魏晋南北朝, “比德”审美观继续发展, 又出现了“畅神”审美观。

这种审美观认为自然物美在于能怡神悦性, 比之“比德”, “畅神”观更具美学色彩, 这种审美观出现, 扩大了对自然审美范围。

山水诗、山水画特别盛行, 及此种审美观大有关系。

宋朝画家郭熙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 其旨安在?丘园, 养素所常处也;泉石, 啸傲所常乐也;渔樵, 隐逸所常适也。

”这就把人对自然喜爱归于情感欲求了。

不是为了“比德”而是为了获得情感愉悦, 人徜徉于大自然, 陶醉于大自然。

中国大部分山水诗、山水画都是表现这种“畅神”审美观。

对自然美欣赏, 中西方有共同之处, 即兼顾自然物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也有不同之处, 中国较多地注重自然物及人联系, 特别是精神方面联系, 西方则较多地注重自然物本身性质。

西方哲学偏重于从认识论角度观察大自然, 主要靠理智、靠思维, 情感因素遭到压抑。

认识论态度也及实践功利态度有直接联系。

西方对自然美认识一般偏重于自然物本身性质, 不是更多地从审美主体而是更多地从审美客体寻找自然美之所在。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专题二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教学课件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专题二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教学课件
以来明之,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然不敢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会汉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平城。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师,一虏不 可得见,况单于之面乎!夫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诚先于未然,即兵革不用而忧患不生。不然,一有隙之后,虽 智者劳心于内,辩者毂击于外,犹不若未然之时也。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边萌之祸!”书奏,天子寤焉,召 还匈奴使者。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有删改) (1)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
(2)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边萌之祸!
实战演练 针对训练,提能力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 (1)当时,出奇谋的谋士、定大计的谋臣非常多,刘邦最终能脱身的原因,世上没有人知道,也没有 流传下来。(关键词:“石画”“所以”“脱”各1分,句意1分) (2)希望陛下在尚未发生祸乱和尚未爆发战争的时候稍微考虑治理的策略,从而遏制边境上就要萌生的灾祸!(关键 词:“唯”“少”“萌”各1分,句意1分) 【解题思路】 (1)石,大。“石画”指远大的谋略。“所以”指原因。“脱”指脱身。(2)“唯”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少”是副词,稍微。“萌”指发生。 【参考译文】 建平四年,匈奴单于上书汉朝,请求明年到长安行五年一朝见天子之礼。这时哀帝正患病在身,因 而感到很为难,询问公卿,黄门郎扬雄上书规谏说:“我不敢追溯遥远的历史,谨以秦朝以来的史实说明这个问题,以 秦始皇的强大,蒙恬的雄威,仍然不敢窥伺西河,而是修筑长城作为边界。等到汉朝兴起之初,以高祖的威力和英明, 三十万汉军仍被匈奴围困在平城。当时,出奇谋的谋士、定大计的谋臣非常多,刘邦最终能脱身的原因,世上没有 人知道,也没有流传下来。孝武皇帝即位,设下马邑之权,想引诱匈奴主力深入,结果白白浪费钱财,使军队劳累,连 一个匈奴人都没看见,更何况单于本人呢!眼明的人能看到无形的东西,耳聪的人能听到无声的音响,假如能事先防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四)及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四)及答案

2020年高考模拟卷(四)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演化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

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

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

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

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

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

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

深衣剪裁独特,衣与衫相连在一起,制作时上下分裁,中间有缝相连接,用途最为广泛,隆重程度仅次于朝祭之服。

秦汉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西汉建元三年、元狩四年,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

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

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中国服饰深衣的基本形制。

汉代有了舆服制度。

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

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

主要表现在: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汉初,由于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长足提高。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追踪检测题《文言文翻译类题》附答案详析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追踪检测题《文言文翻译类题》附答案详析
(4)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增补的词语:“使”后增补省略的宾语“人”,单音实词变为双音实词,“告”为“报告” 译文:
(5)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增补的词语:“必死是间”前增补省略的主语“你”,单音实词变为双音实词,“必”为“必定”, “骨”为“尸骨” 译文:
3.用“替换法”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6)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替换的词语:“掌”名词作动词,替换为“掌管” 译文:
参考答案: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 全胜。
(8)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替换的词语:“劳”为使动用法,替换为“使……劳累” 译文:
(3)今猫受畜于人,不能食鼠而反乳之,无乃失其性邪? [失分译文] 现在猫是人的牲畜,(猫)不吃老鼠反而喂奶给老鼠,恐怕是丧失了猫的本性了吧?(有
4
两处不规范)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毕诚,字存之,黄门监构从孙。构弟栩,生凌,凌生匀,世失官,为盐估。匀生诚,蚤孤。夜然 薪读书,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经史,工辞章。性端悫,不妄与人交。太和中,举进士、 书判拔萃,连中。辟忠武杜悰幕府。悰领度支,表为巡官,又拜侍御史。李德裕始与悰同辅政,不协, 故出悰剑南东川节度使。故吏惟诚饯讯如平日,德裕忌之,出为慈州刺史。累官驾部员外郎、仓部郎 中。故事,要家势人,以仓、驾二曹为辱,诚沛然如处美官,无异言。宰相知之,以职方郎中兼侍御 史知杂事,召入翰林为学士。 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不规范翻译进行修改完善。 (1)夜然薪读书,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经史,工辞章。 [失分译文] (毕诚)晚上举着火把读书,母亲同情他读书疲劳,拿走火把睡觉,不肯休息,于是能 明白经书和史书,擅长写文章。(有两处不规范)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版检测:“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Word版含解析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版检测:“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Word版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仿真综合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东嘉开河记叶适温州并南海以东,地常燠少寒,上壤而下湿。

昔之置郡者,环外内城皆为河,分画坊巷,横贯旁午,升高望之,如画奕局。

永嘉非水之汇而河之聚者,不特以便运输,达舟楫也,而之盛,市里充满,至于桥水堤岸而以节地性,防人灾,安居利用之大意也。

其后承国家生养..为屋,其故河亦狭矣,而河政又以不修。

长吏岁发闾伍之民以浚之,或慢.不能应,反取河滨之积实之.渊中。

故大川浅不胜舟,而小者纳污藏秽,流泉不来,感为疠疫,民之病此,积四五十年矣。

淳熙四年,户部尚书韩公之来守也,其九月,即用州之钱米有籍无名者合四十余万,益以私钱五十万,命幕僚兴州之社里长募闲民,为工一万三千有奇。

举环城之河以丈率者二万三百有奇,取泥出甓,两岸成丘。

村农闻之,争喜负去,一日几尽。

毕事则天雨两旬于是洒濯流荡而水之集者深漫清沘船通利流演虽远坊曲巷皆有轻舟至其下。

民既得以舒郁滞,导和乐,而公之治遂以.清平而成。

盖先王之政,以养人为大。

生聚所资,衣食之有无,此上之责也。

封疆道路,城郭沟池,其修补浚治之功,此民之力所能自为也;如使官亦为之,则.费而难给矣。

后世道失,乃.以废官益民者为政之大,然吏惧其费而不复为之。

或不知而一委之民也,而其劝之或不以其道,使之或不尽其术,则徒扰扰而已矣。

夫上之于下,岂必与之较哉?民以为不能者,官自为之可也。

民有四五十年之病.而上无一日之救,则非仁者之用心也。

公之为是役也,可以知其仁矣。

故州之人相与刻石记之,以载公之仁,亦欲使后来者知所考.云。

(选自《古代散文鉴赏辞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后承国家生养..之盛生养:人口繁衍B.或慢.不能应慢:怠慢C.民有四五十年之病.而上无一日之救病:困苦D.亦欲使后来者知所考.云考:考察解析:选D 考:考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反取河滨之积实之.渊中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 而公之治遂以.清平而成不赂者以.赂者丧 C.⎩⎪⎨⎪⎧ 如使官亦为之,则.费而难给矣欲速则.不达 D.⎩⎪⎨⎪⎧乃.以废官益民者为政之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选B A 项,到/代词,这;B 项,因为;C 项,于是,就/然而,反倒;D 项,那么/竟然。

2020-2021学年高考总复习语文高考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2020-2021学年高考总复习语文高考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最新高中语文高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考生做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文后练习。

我穿过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诸葛亮殿走去。

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样深暗,它曾为丞相治事之地,殿柱矗立,(甲)天地正气,殿门前敞,容万民之情。

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

往事(乙)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①他聪慧的目光,墙外车马的喧闹也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

他的左右是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

瞻与尚在诸葛亮死后都为蜀汉政权战死沙场。

殿后有铜鼓三面,为丞相当初治军之用,已绿锈斑驳,却余威尚存。

我默对良久,隐隐地像听到了金戈铁马声。

殿的左右两壁书着他的两篇名文,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

我透过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从中发现这位东方“思想家”的过去。

我看到他在国乱家丧之时,布衣粗茶,耕读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80万曹兵灰飞烟灭;我看到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浊泪;我看到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那一颗②的心。

记得小时读《三国》,却总希望蜀国能赢,那实在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诸葛亮。

对于这样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赢,真是天理不容。

但还是他输了,上帝为中国历史安排了一出最雄壮的悲剧。

(丙)。

我心中翻腾着这许多的“假如”,抬头一看,诸葛亮还是那样安静地坐着,目光更加明静,手中的羽扇像刚刚轻挥过一下。

我不禁笑自己的胡思乱想。

我知道他已这样静坐默想了1700年,他知道天命不可违,英雄无法造一个③。

(选自梁衡《武侯祠前的沉思》,有改动)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甲)(乙)两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龛(lóng)纶(lún)灌跃B. 龛(kān)纶(lún)贯跃C. 龛(kān)纶(guān)贯越D. 龛(lóng)纶(guān)灌越2. 根据文意,文中①-③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遮挡公而忘私时事B. 遮掩坦然无私时势C. 遮挡坦然无私时势D. 遮掩公而忘私时事3.文中划线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透过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从中发现这位东方“思想家”的过去。

2020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4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4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呕心沥血.(xuè) 味同嚼.蜡(jiáo) 一丘之貉.(hé) 力能扛.鼎(ɡānɡ)B.前仆.后继(pú) 得鱼忘筌.(quán) 毋.庸置疑(wù) 以儆.效尤(jǐnɡ)C. 唾.手可得(tuò) 焚膏继晷.(jiù) 擢.发难数(zhuó) 徇.私枉法(xùn)D. 舐.犊情深(shì) 刚直不阿.(ē) 拈.轻怕重(niān)栉.风沐雨(jié)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烘托弥漫知人论世触类旁通B.景致措愕觥筹交错堆砌呆板C.迤逦谙习素不相能潜移默化D.游弋荟萃胜券在握?赫一时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到了攻坚战阶段,技术工作人员正一丝不苟大坝,确保工程质量。

(2)春寒料峭,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水库救上两名儿童。

全村人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3)有一个贝壳迷花费了近十年的心血,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

A.浇铸传诵搜集B.浇铸传颂收集C.浇筑传颂搜集D.浇筑传诵收集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B.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2020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模拟测试卷(四)

2020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模拟测试卷(四)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五)(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本大题11小题,共26分(1~10题每题2分,11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九寨沟的湖泊独具特色。

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呈现不同的色调与水韵。

雄浑的,碧波噌吰;平静的,水波澹澹。

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云,远山,近树,倒映湖中。

一湖之中,鹅黄、黛绿、赤褐、绛红、翠碧等色彩组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激溅起无数小水珠。

视角移动,色彩亦变,一步一态,变幻无穷。

有的湖泊,微波细浪,璀璨成花,远视俨如燃烧的海洋( )有的湖泊,湖底静伏着钙化礁堤.,朦胧中仿佛蛟龙游动。

整个沟内,奇湖错落,目不□接。

1.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文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睱B.遐C.瑕D.暇答案:D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chéng tí B.chéng dīC.dèng dī D.dèng tí答案:B3.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分号B.句号C.顿号D.逗号答案:A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昆明湖上面就是________的万寿山,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

②博鳌亚洲论坛会定址海南博鳌,让海南在国内外________。

③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突然________,成为人人都知道的人物。

A.声名大噪闻名遐迩声名鹊起B.闻名遐迩声名大噪声名鹊起C.声名鹊起声名大噪闻名遐迩D.声名大噪声名鹊起闻名遐迩解析: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可作定语,修饰名词。

声名大噪: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强调知名度的程度高。

既可用来形容人,也可用来形容物(例如景区)。

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强调知名度提高的速度。

多用来形容人。

答案:B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江苏专版精练:“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江苏专版精练:“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仿真综合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20分)鲍竹溪先生传袁枚乾隆乙未,余过真州,同年沈椒园廉使以所撰《同老会序》示余。

同老者,六老人同庚,为会以聊昆季之欢也。

会主为鲍竹溪先生,余心钦迟之,未由修士相见礼。

今岁乙卯矣,余小住邗江,先生之子志道以先生《行状》乞传。

余不禁谡然敛袂而起,曰:“有是哉!二十年前思见之人,不可得见;今因交其子得见其事状,是不见先生,犹见先生也。

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①其奚辞?”先生讳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棠樾村人。

世为望族,幼习《四字书》,听人讲解,憬然夙悟。

侍母疾,穷昼夜不出。

塾师疑其惮.于勤,诇知其故,乃异目视之。

亡何,生母不禄,太公与继妣在堂,家贫甚。

先生出贾于外,岁终必冲风雪归,具甘旨为堂上欢。

晚年,子志道善经纪,家业渐裕,先生益得行其志。

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赴之若嗜欲之切于身。

先是,宋元鼎革间,族祖宗岩、寿孙路遇贼劫,父子争死,贼义而两释之。

又有名邦灿者,亦以孝称。

村故有二坊:曰慈孝,曰孝子。

岁久倾夷,先生葺治如初。

里中大母堨②,畜水溉田,亦渐淤圮,先生并无升种在焉,而亦为之疏滞、宣流,岁以大稔.。

常曰:“为善最乐,安得仿古人置书院以育人才,置义田以赡宗族乎?”先生卒时年六十五。

恭人郑氏未笄来归.,值先生未得志时,拔钗市谷,勤针黹以养尊章③,安行仁义。

送子读书,必以一师,曰:“吾欲其教之专也。

”先生子二,女一,以子志道贵,与恭人同受诰赠如其官。

论者谓志道才流经通,为上游所器重,故能恢宏其声光,而不知皆先生之积善贻谋有以基之也。

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

可谓大行不加之君子矣。

(有删节) [注]①旧史官:作者的谦称。

②堨(è):拦水的土堰。

③尊章:对公婆的敬称。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塾师疑其惮.于勤惮:敬畏B.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裨:益处C.岁以大稔.稔:成熟D.恭人郑氏未笄来归.归:出嫁解析:选A惮:害怕,畏惧。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练:“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二)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练:“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二)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

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

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

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

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时谷籴县乏,玄罢谢诸生。

琰既受遣,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

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

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

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

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

’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

”绍以为骑都尉。

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太祖..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

”琰对曰:“今..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

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惟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太祖改容谢之。

于时宾客皆伏失色。

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

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

琰书谏曰:“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

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经国之高略。

唯世子燔翳①捐褶②,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

”太祖为丞相,琰复为东西曹掾属征事。

魏国初建,拜尚书。

时未立太子,临淄侯植有才而爱。

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

唯琰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③仁孝聪明,宜承正统。

琰以死守之。

”植,琰之兄女婿也。

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

(节选自《三国志·崔琰传》) [注]①翳:装箭的器具。

②褶:骑服。

③五官将:即五官中郎将,这里指代曹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B.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C.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D.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解析:选A文言文断句,可由固定的不需翻译的专名入手,包括人名、地名、官职名,如本题首先确定黎阳、延津、许(许昌)、官渡为地名。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第二编第3讲文言文翻译学案含解析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第二编第3讲文言文翻译学案含解析

第3讲 文言文翻译学案(一) 品悟5年高考真题——明考查点和采分点[品悟5年真题](遮住铺灰影的右栏,先自主试译,再与右栏比对,为后面的针对突破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把握命题规律](一)全国卷5年考情统计——明确侧重点实 词虚 词文言句式1.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弦歌、蝗、帝、罪名词作状语:囊、面形容词用作动词:乱、安为动用法:死2.多义实词2018年:率、作、食、荐、狱、去、虑、知、好2017年:度、事、党、过、好、言、论、枉、道、复、歌、对、肆、发2016年:命、疾、处、固、间、胜、见、示、陈、益、当、如、报2015年:知、俱、行、责、济、兴、易、游、宜、逆、恨、复、言2014年:罪、兴、规、过、胜、曾、复、夺、即、疏、阙3.通假字2016年:锡、矢4.古今异义词2018年:以为、先驱、文理、村野2015年:中国20182017201620152014之(15次)4次3次4次3次1次于(2次)1次1次为(5次)3次2次以(5次)3次2次其(4次)1次2次1次而(6次)2次1次2次1次也(4次)1次1次1次1次所(2次)1次1次乎(1次)1次何(1次)1次焉(1次)1次乃(1次)1次必须译出的情况:近五年高考翻译句子中对虚词的考查,多涉及有实际意义、在句中起到一定的语法作用的具有动词、代词、介词、连词等词性的虚词,这类虚词在翻译中皆需要译出。

可不翻译的情况:近五年高考翻译句子中出现的虚词仅有几处是不需要译出1.倒装句①2018年3次:“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为立祠安阳亭西”“威风猛于涣”②2016年1次:“是不虔君命也”③2015年1次:“金人虽不吾索”2.省略句①2018年2次:“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为立祠安阳亭西”②2016年1次:“而必使亲临”3.被动句2014年1次:“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4.判断句①2017年1次:“律不可枉也”②2016年1次:“是不虔君命也”5.固定句式2017年1次:“何以使为?”的,涉及面非常小,这也提示我们遇到虚词时要慎重推断其“义”。

【推荐】【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文言文ppt课件(必修4,含答案)

【推荐】【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文言文ppt课件(必修4,含答案)

-18-
七、明句式
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句式特点及标志。
1.判断句
(1)是社稷之臣也(
)
语气词“也”表判断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语气词“也”表判断
-19-
2.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
“出于柙”调整为“于柙出”,“毁于椟中”调整为“于椟中毁”
( 连词,来
)
⑨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
( 介词,拿、用
)
-13-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对 )
②虎兕出于柙( 介词,从 )
③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于)
④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表比)较,比 6.于 ⑤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在 )
⑥……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 介词,向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
“申之以孝悌之义”调整为“以孝悌之义申之”
(2)宾语前置
①何以伐为(
)
“以何伐为”,介词结构宾语前置
②未之有也(
)
“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0-
3.省略句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国君)则修文德以来之,省主语
-21-
八、诵名句
将下面的名句填写完整。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 不患贫而患不安 。
-26-
5.李商隐《锦瑟》 写作素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角度点拨:①发自肺腑的情感常常稍纵即逝;②情感的脉搏由自 己把握 6.李煜《虞美人》 写作素材: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 角度点拨:①自古便有兴亡更替;②种因得果,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③人总有自己最合适的位置;④一味的愁怨无法改变败落的结局; ⑤记忆因为刻骨而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

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

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

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

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时谷籴县乏,玄罢谢诸生。

琰既受遣,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

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

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

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

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

’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

”绍以为骑都尉。

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太祖
..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
大州也。

”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
..,冀方蒸庶暴骨原野。

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惟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太祖改容谢之。

于时宾客皆伏失色。

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

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

琰书谏曰:“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

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经国之高略。

唯世子燔翳①捐褶②,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


太祖为丞相,琰复为东西曹掾属征事。

魏国初建,拜尚书。

时未立太子,临淄侯植有才
而爱。

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

唯琰露板
..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③仁孝聪明,宜承正统。

琰以死守之。

”植,琰之兄女婿也。

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

(节选自《三国志·崔琰传》) [注] ①翳:装箭的器具。

②褶:骑服。

③五官将:即五官中郎将,这里指代曹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B.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C.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D.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解析:选A 文言文断句,可由固定的不需翻译的专名入手,包括人名、地名、官职名,如本题首先确定黎阳、延津、许(许昌)、官渡为地名。

C、D两项中的“黎阳次于延津”为
主谓句式,“次”为驻扎,驻扎在延津的主语不可能是地名,因此排除C、D两项。

B项,“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中“不如守境”是崔琰对袁绍的规劝,希望他镇守疆界,做好臣子该做的事,主语不能是“许民”,故“不如”前必须断开,排除此项,因此选A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祖,帝王庙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的。

B.别驾,汉朝设置的州刺史佐吏。

刺史出巡辖境时,别驾乘驿车随行,因而得名。

C.干戈,本来是类似矛的武器,常以“干戈”泛指武器,后引申为战争。

D.露板,亦作“露版”,这里指不缄封的奏章。

文中意在说明崔琰的公正无私。

解析:选C C项,“本来是类似矛的武器”不当。

“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干”指盾牌,“戈”是类似矛的武器,后以“干戈”泛指武器。

后来引申为战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崔琰能文能武,才华出众。

年少时喜爱击剑,热衷武事。

长大后,他发奋读书,研读《论语》、韩诗,后随名师学习,战乱发生后才被迫停止。

B.崔琰刚直敢言,体恤民生。

曹操占据冀州后,先考察户籍,计算军队数量。

崔琰指责他不关心民生疾苦,辜负了百姓的期望,曹操向他道歉。

C.崔琰尽职尽责,忠于职守。

他告诫曹丕不要沉溺于个人享乐,而应遵循正道,端正言行,思考治国的道理,毁弃游乐的东西,不要让大家失望。

D.崔琰做事公正,不徇私情。

虽然曹操内心已经认定曹植为太子,可崔琰依然坚持礼制要求,公开建议曹操让曹丕继承正统,为此甚至不惜一死。

解析:选D D项,“虽然曹操内心已经认定曹植为太子”不当,由原文“时未立太子,临淄侯植有才而爱。

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可知,曹操内心并未认定曹植为太子,而是迟疑不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琰既受遣,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

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

译文:
(2)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

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

译文:
参考答案:(1)崔琰已被遣放回去,可是贼盗强寇到处都是,西去的道路不通。

自离开家乡四年后才回到家,在家中用弹琴读书的方式来自我消遣。

(2)曹操征讨并州,留下崔琰在邺下辅佐文帝(曹丕)。

世子依旧外出打猎,改换服装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