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人们把美术称为“无错误的学科”,视错误为正确的先导,把对错误的谅解化为激励学生重新尝试的手段。

这种态度非常符合我们加强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价值的要求,同时也对美术教学评价指出了方向。

如何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美术起着至关重要的激励作用,直接关系到儿童对美术的兴趣、激情和自信,关系到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应用好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也是至关重要的。

1教学评价的“五变”
所谓“五变”是在教学中教师对评价观念的五种转变。

教师只有转变了教学观念才能更好的在教学中认识评价的重要性。

1.1由重结果的评价变为重过程的评价
传统上,美术教师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常以对于学生美术学习的优劣作为评价标准。

通常是通过一次比赛获奖情况,或完成一件作品来决定学生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成绩。

很显然,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的作用。

文学家罗曼罗兰说:“不要只在乎事情的结果,只要曾经努力。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这句话更为适用。

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素质发展的
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学生最终的作品来给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位。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

个性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差异。

我们一起来看这张画,这是《春天的色彩》一课学生的剪贴画。

大部分学生的作品都是大树变绿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等等。

只有这个孩子做的是抽象的色块。

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于是我让他来讲一讲:“我觉得春天里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我作品中的这些色块象征着太阳的七色光芒。

”因此,只要是孩子大胆的想象,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保持较高的热情,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们应该关心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1.2由单一评价变多元评价
传统上,美术教学评价只强调美术技能技法,而忽略认知和情意。

即使是技法部分也只强调训练而已,因此评价的内容是单一的。

除此之外,传统评价只是学生完成作品,教师一个人给与评价,因此,评价方式、评价人都是单一的。

相反的,在多元的美术教学评价里,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是多样的。

除了对美术技能技法评价外,还要兼顾情谊和认知的评价。

这是《画自己》一课中的一张习作,我没有象以往那样一个人对作品进行评价,而是先让她自己来说说自己的作品。

她说:“我在照
镜子的时候发现我的眼睛特别大,所以在画的时候就突出了自己的眼睛,而且把眼睛的每一个细节都话出来了。

”然后我让其他同学说说这幅画给你的感受。

有的同学说“我觉得她把自己的发型画得很好,头发一根根的画的很细致。

”还有的同学说“我们大部分同学画的都是自己的正面,只有唐五一画的是侧面。

” 因此,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相互评价,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

1.3由主观评价变客观评价
儿童作品是儿童一定阶段的内心世界的外现,具有儿童特殊的美术语言,与成人美术有着极大的区别。

许多人不了解儿童作品的原有特点,在美术评价上主观、武断,不够客观真实以至走上误区:(1)以像不像来评价儿童作品
传统上,老师在评价一幅画是常采用“真像”、“太逼真了”之类的话语。

这样评价是单一片面而过于主观的。

它忽略了作品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表现方式,与众不同的审美观。

我们应更加侧重于作品的内涵,发现作品中独特的亮点,而不是把目光只停留在表象上,一味的用“像不象”来评价一件作品。

(2)以对不对来评价儿童作品
艺术他本身不同与科学。

科技重视准确性,而艺术可以用夸张、变形、想象等手法把自己内在的抽象的情感。

孩子们在绘画中表现出
来的情况与事实有着很多的不相符之处,例如,猫和老鼠成了好朋友;小朋友们像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翔;地球和太阳拉起了手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我们不应该抹杀掉。

(3)以喜不喜欢来评价儿童作品
有时候我们评价儿童作品的时候会说:“这张画我喜欢,那幅画我不喜欢。

”这样说的时候我想是对学生审美的不尊重。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观,他们并不是老师的复制品,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尊重学生。

因此,在评价学生作品是,我们要尽量避免以成人的角度主观、武断的评价儿童作品,我们应给那些具有自己独特见解,独特风格的画给与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思维飞扬的激情。

1.4由量化评价变为质性评价
美术学科同其它学科不同,其评价准则比其它学科要模糊得多,没有一定的量化标准。

这就要求教师慎重的处理好量化的过程。

这两幅作品的成绩都是优秀,但是我们却不能说它们就是一样的。

在评价时,第一张画我侧重对画面前后关系处理的评价;第二张呢我则侧重对画面构图的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对孩子的作品从有创新意识,有情趣,有一定技法等方面分别去定位,突出每件作品的优点及不足,等级不需分得
太多太细。

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区分出等级而是要通过评价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以提高。

1.5由脱离学生实际的评价变为贴近学生生活评价
导致教学评价脱离学生实际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仍然处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地位。

在评价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变化,甚至用专制、偏激的话语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的作品上。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们自己去评价,看看学生们眼中的好作品是什么样的!让孩子介绍自己的画及绘画过程中的体会、感悟等。

只有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们多交流,我们才能观察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贴近学生,才能作出一个正确的评价。

只要我们美术教师转变以往的评价观念,本着保护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及综合能力的目的,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画、敢做,那么,我们的评价过程才真正的落实到位了。

2教学评价的“五法”
“五法”是指我在平时的美术教学工作中积累的五种评价方法。

2.1分层评价法
新课程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需求、爱好,发展速度和发展轨迹,
发展的目标具有一定的个体性。

所以教师们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依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正确判断其发展潜力和方向,为每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

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自己掌握的有关学生的资质、学习能力等情况,将学生分为这样几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对美术感兴趣,且美术基础较好,有创新、探究精神;B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及技能掌握得一般;C层次的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上缺乏主动性。

针对不同情况,在评价中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中国龙》一课制作舞龙的时候,我根据A类学生要求他们在制作中发挥聪明才智,想出更多更新颖的制作方法;对B 类学生,则侧重于色彩的协调、造型方面的引导,让他们掌握制作的新方法,着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对C类学生,我要求他们主动参与到制作中来,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

各层次的学生只要按相应的要求去做,努力完成作业,就可以争取到“优秀”的成绩。

2.2自主评价法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往往爱把自己的情感、认识毫不保留地倾泻于纸上,有时老师们不一定能看懂、理解他们的作品,甚至无法评高低。

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生练习完成后,我让学生把作品张贴在作业展示台上,然后提出“三问”:第一个问题是“你觉得谁的作品最吸引
你?为什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做老师,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

第二个问题是“你能来讲一讲自己的作品吗?”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去表现,也让其他学生知道他这样表现的目的。

第三个问题是“你觉得今天又有了哪些收获?”是为了引导全体学生进行知识小结和行为反思。

通过积极参与,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样就减少了我们美术评价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教学有了一定的指向性。

2.3语言评价法
在作业批改时,教师不急于给学生的练习评定等级,而是先产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引导。

针对这两张画我分别用了不同的鼓励性的语言。

第一张画是两个小伙伴在踢足球,我就说:“你的小伙伴画的可真好,衣服上的花纹也很漂亮,如果你把足球画在他们两个中间是不是会更突出踢球呢?”第二张是水粉课上用对称方法画的盘子,我对她说:“你画的这个盘子一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色彩搭配的太好看了,要是能把右下方的花瓣更认真的勾勒一下效果不就更好了。

”这种“先肯定后指正”是我们常用的评价方法,此法从儿童心理学出发,使学生乐意接受教师提出的意见,也使他们在改正错误的同时,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

让鼓励点亮孩子们的自信,让点拔启迪智慧,使师师真正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的引导者。

2.4实物评价法
当一种评价方式实行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往往会失去刚开始的热情,使评价失去吸引力。

所以,作为师者,就必须要及时更换评价方式,以适应儿童好奇、喜欢新事物的心理,再次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有时“优”“良”等级制符号用多了,学生对此会麻木。

于是,在作业的评价上可换用实物来展示评价。

可以用印章和一些剪、画出来的小东西来表示,如:印朵小红花表示你的画真美,粘个大拇指表示你真棒,画面小红旗表示你要加油!有时还可以奖励给学生一些流行的小饰物或小粘贴。

这样一来,学生间会相互询问“你今天得了什么啊?”由此会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美术教学活动。

2.5符号评价法
在开学初的时候,我征求学生的意见:“你们想用什么样的符号来表示画面的色彩和构图呢?”最后经过讨论大家达成一致,用☆表示色彩,用◇表示构图。

学生在完成习作后,先用这些符号来进行自评,认为画面色彩好的就画☆,认为构图好的就用◇,符号越多也就表示自己越满意自己的作品。

这种动态式的作业批改方法,注重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学生做作业的热情高涨,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在自评时的盲目和随意。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几种评价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在教学中还有更
多更好的评价方法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无论是哪一种评价方法,都是想让学生们积极的投入到美术活动中来,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3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评价
3.1导之以行,使学生惯于评价
学生的评价意识极其淡薄,他们很少对自己的思维及作品进行多次的反馈、修正,或者从另一种角度来评价、分析。

当然更不善于对其他同学的发言或作品进行恰当的评价。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来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充当小教师,结合自己的作业实践,对其他同学的习作进行独立评价。

从而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对自己习作的自我感知和评价。

教师适当引导,要让学生明白自己付出了劳动,自己的习作应该得到别人的认可。

还记得四年一班,有一个家境比较贫寒的女生,由于成绩不理想,平时又不注意个人卫生,所以有许多同学都不愿意接近她,因此她总有那么一点自卑感,上课从来都不举手发言,在作业自评时,一直没有勇气给自己评高分。

在一组绘画练习中,第一次自评为及格,见她画面构图大方,色彩鲜艳,便给她打上了“优秀”,第二张作品仍然很出色,可她还是自评为“及格”,我就又为她打了“优秀!”,终于在第
三张作品时,她自评为“优秀”。

从那以后,他上课也能举手发言了,自信了很多。

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勇于评价,惯于评价,从而塑造起学生健全的心理结构,形成完美的人格。

教师在课堂上,也可采用习作自我介绍,自我推荐,自我评分等方式,培养学生强烈的评价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久而久之,就能逐步养成学生的评价习惯。

3.2激之以趣,使学生乐于评价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自我调控意识还不成熟,老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学生的评价兴趣,使学生乐于评价。

由于学生好胜心强,他们往往会在同伴面前表现出强烈的求胜欲望。

教师如果能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适当加以引导启发,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显示自己的评价能力,势必能激发起学生的评价兴趣。

在上《谁画的鱼最大》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构图问题,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怎样正确构图,而是出示了画着同一条鱼的三幅画,让他们自己评价哪一幅构图最好。

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说:“第一张画的鱼画得太小了,让画面感觉很空,不好。

”有的同学说:“第二张画中的鱼虽然画得大,但是太大了,鱼尾和鱼鳍都没画下,画面太满了。

”最后大家一直觉得第三张画构图最好,还有的学生提建议说:“在画面的空白
处要是加一些小鱼和水草会让画面更丰富。

”这样学生就很快的解决了画面的构图问题。

学生评价能力的强弱,如同其他能力一样,始终存在着差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这些差异,将评价难易正确划分,分别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评价。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显示出他们的评价能力,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保持评价的兴趣。

3.3授之以法,使学生会于评价
在激发学生评价兴趣,养成学生评价习惯的同时,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一些评价的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评价方法后,才能逐步完善学生的评价能力。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育大纲指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谓美术,美在先而后术,对美术作业讲评要引导学生渗透美育,避免单纯的技巧评价。

也就是说,教师在组织学生对作业的评价过程中,既要注意作业的技巧评价,又要注意以美术双基为中介作用的审美文化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理想。

在《多姿多彩的靠垫》一课的作业评价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正确评价靠垫的不同对称方法,还引导学生评价图案所体现的形式美感。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评价作品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陶
冶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3.4述之以“理”,使学生善于评价
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创作意图、精巧构思、技能技法、主题思想等。

自评不仅能积累学生的审美鉴赏力,而且锻炼了学生初步的艺术批评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评价语言。

评价语言的训练既适应了小学生语言发展规律,又符合美术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学习《手提袋设计》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这样评价:首先让全班同学在展示区选出非常出色的作品,在让这些作品的设计者从手袋的外形、色彩和图案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我记得薛然说:“大多数同学设计的手提袋都是方形的,我设计的是半圆形的,主色调是浅兰色,上面的图案是用对称的方法剪的两只天鹅,天鹅是深兰色,用临近色进行搭配会让手提袋显得很简洁、温馨,非常好看。

” 通过这种自评的形式,不仅能促使作者更充分的认识自我、更客观地评价自我、更有效地完善自我。

而且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创作意图,并在创作过程中灵活地加以运用。

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美术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的活动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年龄差异。

而教师的独立评价容易用成人的眼光和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而自主评价则顺应了美术教学规
律。

学生作业中反映出的美术技能的不平衡应视为一种无法消除的一种合理差异。

教师的评价重横向比较,学生评价重纵向联系;教师的评价分出了个体间的差异,学生的评价画出了个体不同学习阶段的发展轨迹。

这有利于学生实事求是地制定学习目标,使他们在成功的道路上树立坚定的信心。

4美术作业评价的建议
无论新课程改革如何变换,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依然不能缺少“作业评价”这一环节,更应是大力提倡和实施。

此环节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学生的作业中,可以直接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情况。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这一环节往往被大多数教师所忽略:或是一语带过,草草了之;或是简短总结,结束课时。

久而久之,这一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就逐渐趋向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教师对此不重视,则成为一种不好的习惯;于是引发学生在课堂内不必为了急于完成作业而忙碌的情况的出现。

如此是也,学生或是对作业兴趣减弱,没有积极性,或是忽视作业的存在,不正确对待,或是乱涂乱画,应付了事,或是拖拖拉拉,课后完成……直接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完成课内作业。

4.1培养学生美术兴趣,落实作业评价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学习,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持续地倾注着积极感情的认识活
动。

人对所参与的事如果没有积极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适当的融入课外知识。

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新鲜有趣的事往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过于专业的教学用语,往往会使学生觉得乏味、无趣;通俗、易懂的语言、故事等,既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记忆,同时使他们产生了兴趣。

三年级有一节课是《恐龙世界》,学生对本课产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大家都知道很多恐龙的知识,介绍起来争先恐后。

但是作业的内容都大同小异,都画了一只恐龙,后面加一些简单的背景。

为此,我设计了讲故事比赛这个环节:“同学们,你们对恐龙的了解可真多啊,但是啊,老师还想考考大家,看看谁能自己编一个关于恐龙的故事。

咱们来一个比赛,看看谁讲的故事最有趣?”孩子们的兴趣高涨,都纷纷进行联想,讲出了很多有趣的恐龙故事,在绘画的时候,也能根据故事情节来表现恐龙世界。

通过故事,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在课内能够有兴趣地进行创作,以便及时完成课内作业。

4.2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创造优秀美术作品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的。

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就会带来绘画的灵感,必然就会画出好的作品。

在四十分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不求全体学生达到统一水平,而是让每个学生能够自主地发挥能动性,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这学期我交的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非常好动,尤其是一走进教室的时候好象有说不完的话,很难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为此我自己编了一个手指操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请你象我这样做。

”,学生就会和我一起边做动作边说“我就象你这样做。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的投入到了课堂中来,也使学生感觉很轻松。

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智力和创新能力最佳途径之一,便于有效的完成课内作业,这是合乎新课程中大力提倡的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的要求。

作业评价时,多鼓励学生,使学生有成功感,进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

4.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效实施作业评价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个性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个别性。

个别性反映一个人在个性方面与众不同的特性。

多鼓励,少指责;多赞扬,少批评,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想象创造的成果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肯定,以此来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创新心理品质。

我记得在上一节幼儿园的美术课时,我在黑板上用曲线画了一条蛇。

大部分的孩子都在模仿我的画。

画着,画着,突然有一个孩子喊了起来:“老师,你看曹云鹏啊,不好好画,画了一个带翅膀,有轮子的蛇。

”这时教室里乱做一团,很多孩子跑过去嘲笑他的作品,他的脸红红的,充满了委屈。

我连忙把他叫到前面,请他讲出他独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