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梳理大全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四季变换与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运动对气候和地理现象的影响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种类与用途- 比例尺、地图符号和注记- 地图的阅读和解读3. 空间定位与地理坐标- 经纬度系统- 地理坐标的确定方法- 空间定位技术的应用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组成与大气层结构-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系统2. 水文循环与海洋地理- 水文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河流、湖泊的特征与分类- 海洋的形成、分布和海洋资源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壳结构与板块构造- 内外地质作用及其影响- 地貌类型与地貌演化4. 生物地理与生态系统- 生物分布的规律与生态因素 -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迁移与人口问题 -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体系- 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2. 农业地理与粮食安全- 农业类型与农业布局- 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 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3. 工业地理与区域发展-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 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 产业转型与区域创新4. 交通运输与物流- 交通运输方式与网络-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物流系统与现代物流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与GIS- 遥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知识-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 环境评估的步骤与内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五、地理实践与案例分析1. 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验与实地考察- 地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地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2. 地理案例分析- 国内外地理案例的收集- 案例的分析方法与步骤- 案例教学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性的归纳,实际的高考地理复习应结合具体的教材和考试大纲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

此外,考生还应关注最新的地理事件和现象,以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清单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清单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清单一、大地构造理论1. 地球的形状与尺寸2.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内核3. 岩石圈、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4. 阴阳构造学说与板块构造理论二、地球的圈层结构与构造运动1. 地球大气圈的结构与成分2. 大气循环系统:热带气旋、西风带、信风带3. 水圈与水循环:海洋、湖泊、河流、水蒸发和降水4. 地球的磁场与地磁活动三、地理环境与自然地理过程1. 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水系、气候、植被和土壤等2. 风化侵蚀与地貌发育:风力、水力和冰雪侵蚀、河流冲刷和沉积3.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4. 生物地理:生态系统和动植物分布与演化四、全球自然地理格局与国情1. 全球气候的分布与变化: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2. 地理区域划分的标准与方法:大洲、国家和地域划分3. 中国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长江、黄河、西南喀斯特地貌、南方红壤等4. 中国的自然灾害与防治措施:地震、洪涝、旱灾等五、可持续发展与地理环境保护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2. 地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目标3. 环境问题与生态恢复:水污染治理、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系统修复4. 地理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与政策措施六、地理技术与信息1.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2. 地图与地理信息的解读与分析3. 地理信息网络与地理数据的使用4. 空间分析与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七、地理人文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 人口与城市地理:人口分布、人手关系、城市化过程2. 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产业结构、区域差异、经济合作与发展3. 人居环境与城市规划:住房、交通、环境质量与规划改善4. 地理与旅游发展:景区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八、地理教育与地理思维1. 地理学科的特点与学习方法2. 地理思维与地理问题的解决3. 地理教育与地理素质的培养4. 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上是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的清单,希望对你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97个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97个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97个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高中地理-高考知识点口诀]高中地理高考必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高考知识点口诀]高中地理高考必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高考知识点口诀]高中地理高考必考知识点
1.中国地理概况:北洋南湿长江
北京、洋山、南京、湿地、长江
2.陆地及其分布:亚洲非洲美洲区
亚洲、非洲、美洲是最大的陆地区
3.中国地形:西高东低西纵东横
西部高原,东部低,西北-东南纵向,西南-东北横向
4.中国地缘:亚欧非台
亚欧非台,台湾在中国一边
5.中国气候:蒙华西东
蒙古高原,华北平原,西南高原,东南沿海
6.世界人口:世亚印中
世界人口,亚洲印度中国最多
7.世界贸易:东美欧
世界贸易,东亚美洲欧洲最强势
8.中国人口:密西东多
中国人口,密度最高西部东部多
9.世界农业:欧印美中
世界农业,欧洲最发达,印度美洲中国最多
10.世界城市:东太巴
世界城市,东京太原巴黎
11.中国城市:京沪穗港
中国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香港
12.中国河流:长黄淮湖
中国河流,长江黄河淮河湖泊
13.中国山脉:长秦重喜
中国山脉,长白山秦岭重庆喜马拉雅
14.世界山脉:喜安阿阿
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安地岳
15.世界河流:尼长亚亚
世界河流
16.世界地震:太洋日欧印
世界地震,太平洋环日本,欧洲印度不安定
17.世界火山:阿智马太印
世界火山,阿尔卑斯、智利、马鲁帝、太平洋、印度尼西亚18.中国地震:四川安东
中国地震,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
19.中国火山:长白云南
中国火山,长白山和云南滇池
20.中国湖泊:洱巴鄱洪居
中国湖泊,洱海巴音朝鲁、鄱阳湖、洪泽湖、居庸关
以上是高中地理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口诀,希望对你准备高中地理高考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

高中地理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

高中地理知识点清单(非常详细)高中地理知识点清单(完整版)
1. 地球与地理环境
- 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 地球的内部结构
- 大地的运动与地表形态变化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地脊、地带和地方性特征
- 地球的物质组成和能量分布
2. 气候与气象
- 气候要素和气候划分
- 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 大气环流和季风气候
- 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
3. 地表水与地下水
- 水循环及其过程
- 河流和湖泊的形成与特征-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
4. 生态环境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 环境污染与治理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5. 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 人口迁移和人口问题
-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划
-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6. 农业与工业
- 农业区位与农业政策
- 农业生产与农田改革
- 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区位
- 工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7. 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
- 区域差异和区域发展战略
-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合作
- 区域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一份高中地理知识点清单,包括地球与地理环境、气候与气象、地表水与地下水、生态环境与环境保护、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以及区域经济与发展等方面。

内容较为详细,可供学习和备考使用。

高中地理必背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重点知识点大全1.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赤道略大于两极。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形式。

-地球的经纬度:经度是指经过地球上特定点与东经0度子午线之间的角度,纬度是指特定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

-时区与时间:为了统一各地时间,全球根据经线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度,即一小时。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是地球的三个主要内部层。

2.人口与城市:-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人口增长受到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人口结构指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的分布情况。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城市体系与城市规模:城市体系是指由不同等级城市组成的网络,城市规模一般用人口数量来衡量。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城市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但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压力。

3.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地球的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围绕在地表上空的气体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统称为对流-平流系统,其它两个是中间层和外层。

-气候与气象:气候指长期平均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气象是研究气候现象的科学。

-水循环与水资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是指供人类使用的水的总量。

-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是指利用土地和水培养植物、饲养动物以获得食物和其他产品的活动,农村发展涉及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

-工业与工业区位:工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原料,通过劳动和技术转化成产品的经济活动,工业区位是指工业建设选择的地理位置。

-交通与交通运输:交通是指人员、物品和信息在空间上的流动,交通运输是指人员、货物和信息等在空间中的运输活动。

4.经济地理:-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区域发展指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差异和发展水平。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发展考察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趋势。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全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大地构造和板块理论•大地构造学的基本概念•地壳的组成和结构•板块运动的原因和表现形式•规模较大的地震的发生原因和地震带的分布特点•火山的分类和分布规律•地震和火山活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1.2 地球的外围圈层•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平流层和温度层的特点•水圈和水文循环的基本过程•潮汐的形成原因和类型•生物圈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3 地球的内部圈层•高温圈层的结构和特点•地壳的厚度和性质•地幔的结构和特点•地核的构成和作用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和运用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2.2 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和问题•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战略布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村发展的问题2.3 城市化与工业化•工业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工业和城市布局的关系•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路径3. 旅游地理知识点3.1 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旅游开发的意义和原则•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旅游规划和旅游项目策划的要点3.2 旅游区规划和管理•旅游区规划的目标和要求•旅游区的游客流量管理和景区保护•旅游区的宣传推广和品牌打造3.3 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措施•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4. 经济地理知识点4.1 经济发展的基本知识•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和意义•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和影响4.2 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的划分和特征•区域差异的原因和表现•区域发展决策的策略和手段4.3 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经济全球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上是高考地理知识点的大致分类和内容概述,希望能对你的复习和备考提供帮助。

祝你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中,与其他行星相比,质量、体积等方面的相似性)和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等);太阳活动(黑子、耀斑等)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等)。

2.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各圈层的特点。

例如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等。

-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

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等)。

3.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例如,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越明显。

- 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进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空气的水平运动),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 大气运动。

- 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地球表面均匀,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和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分布、成因和季节移动规律。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一、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1. 大地构造与地理运动:- 大地构造:包括板块构造学说、地震与火山活动等。

- 地理运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地貌发育以及河流、湖泊等形成与变化。

2. 气候与气象:- 气候:指某一地区长时期的天气状况。

- 气象:研究短期、小尺度的天气变化。

3. 水文和水资源:- 水文: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分布和变化。

- 水资源:指供人类生活、农业和工业使用的水。

4. 土地利用与农业:- 土地利用:研究土地的分布、利用方式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

- 农业:主要涉及农业资源、农业生产、农业发展等。

5. 生态环境与保护:- 生态环境:涉及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环境保护:指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1. 人口与城市:- 人口:研究人口数量、分布、结构等。

- 城市:研究城市的发展、规模、结构以及城市化进程。

2. 经济与区域发展:- 经济:包括经济地理、产业地理等。

- 区域发展:研究区域的发展差异、区域规划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

3. 旅游与交通:- 旅游:研究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以及旅游规划等。

- 交通: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交通网络以及交通规划等。

4. 文化与民族:- 文化:研究文化地理、文化资源以及文化传承等。

- 民族:研究民族的分布、文化特征以及民族关系等。

5. 基础设施与社会发展:- 基础设施: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 社会发展: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

以上是高中地理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帮助!。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必背)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必背)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必背)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5、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高三地理知识点梳理第1页共3页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应用分析(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①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例如,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的方向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大全一、自然地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自然环境是地理学的基础。

下面是一些高考中常见的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态:地球是一个略为扁球状的椭球体,分别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公转决定了地球季节和年份的变化。

3. 大气环境:大气层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和磁层等,其中对流层是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带。

4. 水文地理:地球表面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地下水。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5. 冰川地理:冰川是地球表面积雪和冰块的堆积体,主要分为冰帽和冰川两种类型。

冰川运动会导致地貌的改变,也是重要的水资源来源。

二、人文地理地理既研究自然环境,也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球上的分布和影响。

以下是高考中常见的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地理:人口数量与分布状况决定了地球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地理的主要趋势。

2. 城市地理: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环境保护、资源消耗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球上各地区的资源分布、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

各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也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

4. 农业地理: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农业地理研究土地质量、气候等因素对不同农作物种植的影响,以及农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

5. 文化地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文化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包括宗教、语言和风俗等方面。

三、地理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科学和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理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方法。

以下是高考中常见的地理技术与应用的知识点:1.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地球表面的不同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和灾害管理等领域。

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精选)

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精选)

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精选)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1高考地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土质疏松,遇水崩解,易于侵蚀。

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人口增长迅速,加大生态环境压力。

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盲目开垦。

2荒漠化的危害流动沙丘淹没农田灌渠村社铁路公路等设施粮食减产牧草绝收,引发饥荒,增加社会不稳定性。

表土裸露,为沙尘暴提供沙源。

破坏植被与地表形态,使生产力持续下降。

3等高线地形图地理专题: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4气候与自然带地理知识专题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⑸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

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⑹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高考地理知识普及知识点

高考地理知识普及知识点

高考地理知识普及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高中生而言,地理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

本文将从地理知识普及的角度,介绍高考地理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与地球仪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地球的形状接近一个椭球,其表面有纬度和经度来帮助我们确定位置。

为了更好地研究地球,我们使用地球仪来展示地球的各种特征和地理现象。

1.2 土地利用与覆盖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地表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城市、农田、林地等不同类型的用地。

土地覆盖则指地表的不同类型,如森林、草地、沙漠等。

了解土地的利用和覆盖对于研究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城市规划等方面非常重要。

1.3 气候变化与气候区划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受到温度、湿度、降水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长期平均值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候分布,我们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域,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2. 经济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指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内的居民数量。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人口与人口迁移的研究对于城市规划、资源配置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非常重要。

2.2 区域发展差异与城市化区域发展差异指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了解区域发展差异和城市化的原因与影响,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合理规划和促进区域发展。

2.3 交通与通信交通和通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包括陆路、水路和航空运输,以及电信网络和互联网。

了解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信息传播至关重要。

3. 人文地理知识点3.1 文化与文明文化是一种共同传承和创造的价值观念、信仰、艺术和习俗等。

文明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地区内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和高度发展的文化体系。

了解不同文化和文明对于增进人们之间的理解与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全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3. 地图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展示自然地理现象,社会经济地图展示人类活动。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气候,以及各自的特征。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河流的流域、水系和水文特征。

- 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

-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峡谷等。

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

- 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草原、沙漠等。

- 人类活动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的规律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老龄化等。

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布局、农业技术革命。

-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工业与环境。

- 交通运输:交通方式、交通网络、物流。

3. 政治地理- 国家与地区:领土、疆域、边界。

- 国际关系:全球化、地缘政治。

- 地球村概念:信息技术对地理政治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 遥感图像的解译。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构成与功能。

- GIS在城市规划、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 GPS在导航、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五、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2.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

3. 环境保护措施:法律、政策、教育、技术创新。

4. 绿色能源与低碳经济。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大全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地理必背知识点盐度和洋流⑴盐度比较高的是红海,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很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⑵盐度比较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地质地形⑴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⑷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全国版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国版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国版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缩影。

比例尺、图例、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综合地图。

地图根据投影方式可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环节: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洋流的分布与影响:寒流与暖流,对气候和渔业的影响。

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高原等。

-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与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

4. 土壤类型与分布:- 土壤的形成与分类:有机质、矿物质的相互作用。

- 土壤分布的规律:纬度、海拔、母岩类型的影响。

5.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的类型:森林、草原、湿地等。

-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恢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密度、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2. 农业地理:- 农业类型与分布: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地域差异。

- 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生态农业。

3. 工业地理与区域发展:- 工业类型与布局:资源型、市场型、技术型工业。

- 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差异的原因、区域合作与协调。

4. 交通运输与物流:- 交通方式的选择与比较: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 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物流网络、供应链管理。

5.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 旅游活动对地域经济与环境的影响。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地球与地理坐标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
经度和纬度的定义和作用
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二、地球的大气圈和气候
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
大气环流系统和风力带
气候因素和气候类型
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问题
三、地球的水圈
水圈的组成和分布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及其利用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全球水资源问题与解决措施
四、地球的岩石圈和地貌
岩石圈的组成和类型
板块构造学说和地壳运动
地球的地震、火山和地壳变动各种地貌类型及其形成原因五、地球上的人口与城市
人口数量、分布和变化
城市发展的影响和规律
城市化的机会与挑战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
六、地球资源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资源开发的利弊和可持续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七、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地理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地理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八、地理学科与综合能力
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和研究方法
地理学科的发展与价值
地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地理学科对人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结语
通过对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及其各个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对地理学科在高考中的考查。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更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和对世界的认知。

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总结归纳,掌握地理知识,做好备考准备,取得优异成绩。

地理高考24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24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考24知识点总结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其直径约为12756km。

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地壳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而地核则是地球磁场的源动力。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以自西向东的一个恒定速度进行自转,其自转周期约为23小时56分钟。

同时地球也在太阳周围做公转,公转轨道呈近似于椭圆形。

3. 地球的经纬度和定位地球表面上的地图都是以经线和纬线为基础的。

经度是指通过北极和南极的交点,从0°经线起,向东西两个方向各为180°。

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以赤道为原点,进行测量的东西方向的角度。

4. 世界地图和世界地理世界地图可以分为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促成了世界地图的不断改变。

5. 世界自然地理世界自然地理包括了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动物等方面,这些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环境。

6. 植被、土壤和动物资源植被和土壤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植被能够保护土壤,土壤则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动物资源也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 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而天气则是指一个地区在某一特定时刻的气候情况。

8.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界突发的、不可避免的灾害,如地震、洪水、干旱、台风等,防灾减灾是指人们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害。

9. 水资源和分布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地球上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而且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10. 岩石圈和地球表面岩石圈是地球上最外面的一层,也是地球上唯一可能生命存在的地方。

地球表面的岩石圈破碎成了众多的陆地和海洋。

11. 活动板块和地震地球的地壳是由多个板块组成的,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了地震和火山的活动。

12. 河流与湖泊资源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的重要水资源,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都需要这些水资源作为生存的基础。

高考地理450条必背知识点,高中三年超全整理(完整版)

高考地理450条必背知识点,高中三年超全整理(完整版)

高考地理450条必背知识点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 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 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 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 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 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11.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12.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 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8. 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9. 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20. 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003年神州5号24.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 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27. 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28.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

高考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高考地理知识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2.地球的公转:地球围绕太阳进行的周期性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为一年。

3.地球的轨道: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4.黄赤交角:黄道与赤道之间的夹角,角度为23°26。

5.昼夜交替现象:由于地球自转,在不同的地点看到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时间不同,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6.四李更替:由于地球公转,不同季节地球各地的太阳照射角度和时间长短不同,导致四季更替。

7.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地球上的物体会受到地转偏向力,使得河水冲刷成为螺
旋形。

8恒星年:太阳连续两次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

9.自然环境:地球上的大气、水、岩石、生物等自然物质和能量,通过各种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
统。

10.气候:气候是长时间内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平均状况,受太阳辐射、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
形等因素的影响。

11.植物地理:植物的分布受到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分布区域。

12.动物地理:动物分布受到气候、地理环境、植被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分布区域。

13.世界地理:世界地理是研究世界各国的地理环境、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学科,是国际关系和国际
商务等学科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知识梳理大全:地理计算
一、各种计算的基本方法
1.地图的计算
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已知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只要量出所求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再用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单位一定要一致。

二是通过经度或纬度差来进行计算,纬度差1度的经线长约为111千米,经度差1度的纬线长约等于111千米³cosφ(φ为所求地的纬度)。

⑫相对(断崖)高度的计算
断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若干条等高线的重叠处,其顶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或之上,而底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或之下,同时通过归纳得出,断崖的顶部和底部的相对高度H为:d(n-1)≤ H < d(n+1)(其中d为等高距,n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2.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计算
Ⅰ地方时:不同经度的时间。

掌握东加西减、东早西晚的原则,每相差15度,时间上相差1小时,4分钟相差1度。

根据已知时间求经度时,注意用时间的早晚来确定经度的东西方位。

Ⅱ区时:各地没有特殊说明情况下使用的时间。

先掌握时区的计算,区时的计算方法与地方时的原则相同,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个小时。

注意地方时与区时的相互转换。

Ⅲ标准时: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绝大部分国家只有一个标准时,多采用这个国家东部时区的区时,也有采用半区时的国家,如印度等;少数大国有两个标准时,如中国、美国、俄罗斯等。

注意一个国家的任何地区,所使用的时间都为标准时,除非有特别说明是所在时区的区时或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时例外。

Ⅳ北京时间:我国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注意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地方时,在有关日出日落时间的题目中多采用的是地方时。

⑫不同日期的分界线及范围的计算
①日期的变换有两种变换,即自然变换和人为变换。

自然变换是某地区时间为24点时,其日期事实上已是新的一天。

人为变换是指日界线,过日界线日期变换的原则是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东、西十二区这两个半时区,在区时上是相同的,但日期上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是全球时间最早的地方,而西十二区是全球时间最晚的地方,即全球最东和最西的地方。

②全球总是被两条经线分割为两个日期,分割日期的经线分别是日界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这两条经线可以重合,当二者重合的一瞬间,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注意真实的情况下,日界线和180度经线并非完全重合,在俄罗斯、阿留申群岛、南太平洋等地有明显弯曲。

今天范围的计算,采用的多为地方时。

180度时间如果为T,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
为T/124,旧的一天范围为(24-T)/24。

也可以把T转化为北京时间Q,即Q=T-4。

如果使用的区时,那么新的一天范围可用时区数表示,时区数为180度经线的区时T+0.5个时区。

注意一般情况下没有24点,它可表示第二天的0点。

⑬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是:H=[90°-β(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其中β的求采用同一半球相减、不同半球相加的原则,永远取正值。

②利用垂直物体的日影计算:cotH=影长/物体长度。

③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与楼房顶面的夹角=β(β同①)
④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L的计算:L=楼高³cotH°( H°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在楼房布局时建议采用东北-西南向或西北-东南向。

⑤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是23°26’
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度+23°26′)。

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46°52′。

南北半球寒带地区是46°52′,但也可以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

⑭昼夜长短的计算
①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方法是在日照图上某条纬度与晨昏线有两上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是白昼的时间。

②可以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求算。

方法是:白昼长=2³(12-日出时间)或白昼长=2³(日落时间-12)。

③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

而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相反,如北纬40度的昼长是15时,那么南纬40度的地区夜长为15时。

④注意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

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时。

3.其他计算
二.要点深化与能力提升
1.各类“地理计算”的关键知识与思路:
近年高考试题中的地理综合计算题,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提供信息材料运用教材中相关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加以计算;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方法)来计算。

针对这一高考命题思想,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⑪归纳整理教材中的相关地理计算原理。

运用地理规律、原理,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各种地理数据,是学习地理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相关地理计算的规律、原理还是较多的,同学们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应归纳整理相关的地理计算原理,搞清各种计算方法。

例如:①比例尺的计算,包括比例尺的三大要素的相互换算、经纬网图中实际距离的计算等;②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包括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水库大坝高度计算等;③温度计算,包括利用气温递减率计算某一高度的气温、利用地温递增率计算某一深度的地温等;④时间的相关计算,包括地方时、时区、区时计算和逆向的根据时间推算经度,两天不同日期范围计算等;⑤昼夜长短的相关计算;包括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的
相互换算、光照图中的昼长计算、极昼极夜的纬度推算等;⑥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建筑物合理间距的计算、根据正午太阳高度推算纬度等;⑦人口密度计算;⑧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计算;⑨森林覆盖率计算;⑩各类构成比例的计算,包括农业产值构成计算、工业产值构成计算、能源消费构成计算等等。

⑫强化材料信息的处理能力。

从各类资料中认定和提取地理信息,并对其做出判断和思考,是目前高考地理的十大能力要求之一。

近年的高考地理计算综合题充分反映了这一能力要求趋向,或以文字材料、或以图像材料、或以表格材料展现地理信息,要求考生从中提取有效的解题信息,再根据相关的地理计算规律、原理或公式加以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备考阶段,对考生而言,则应以近年高考试题为样本,加强相关试题的适应性训练,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性的材料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解题方法,以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