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部分:知识点一、有机物(1)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2)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较(3)有机物的种类和其代表物二、有机反应(1)有机反应的种类(2)特殊有机反应——环烷消去反应(3)有机反应的特点三、有机物和无机物混合物(1)有机溶剂(2)有机和无机溶剂混合溶剂第二部分:文章有机物是一类特定的化学物质,它们在化学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元素的原子的独特的组合。
有机物的定义是从有机化学的角度出发的,以碳原子含量和附属原子组成的特殊结构为主要特征。
有机物的特点是具有活性的碳偶联键,形成一些重要的生物分子,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学物质,他们在原子组成上有很大的差异。
有机物以碳原子含量和附属原子组成的特殊结构为主要特征,特别是具有活性的碳偶联键,形成一些重要的生物分子,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对而言,无机物主要由无机元素的原子组成,它不包含碳原子,即便包含碳原子,也不会形成碳偶联键,不具有活性。
有机物种类丰富,它们可以分为有机酸、有机碱、有机醇、有机酯等。
而有机反应是指以有机物为原料发生的一类反应,它是由有机物内部活性碳键原子间互换而发生的,它是由有机物形成新的有机物,这种特殊的有机反应叫做环烷消去反应。
有机物与无机物结合形成混合物,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有机溶剂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它能溶解的大部分有机物并且与无机溶剂形成混合溶剂,这种混合溶剂有利于工业制造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混合、调和和成膜作用。
总之,有机物及其反应、混合物等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工业制造和日常生活中有深远的影响。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学问点整理〔苏教版〕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黄昏,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
5.〔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6.很久以前,人们就留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7.〔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局部构成。
9.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10.使用手掌日晷时要留意:面对〔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昼夜的形成缘由是(地球的自转)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 小时〕。
1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4.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围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5.2023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 8 点,那么,美国应当在〔上午〕,德国应当在〔中午〕,澳大利亚应当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
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一个月).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8.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挨次是〔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202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知识总结
202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总结本文档旨在对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全册知识进行总结。
下面将对各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概述。
第一单元:风的产生与风向的变化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风的产生原因以及风的方向变化。
关键知识点包括:- 大气的重要作用- 风是空气的运动- 高压和低压区的形成- 风的产生原理- 风向的变化和测量方法第二单元:水的重要性与地下水该单元主要讲解了水的重要性以及地下水的形成和利用。
关键知识点包括:- 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水的来源和循环- 地下水的形成和取水方法- 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第三单元: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该单元主要比较了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知识点包括:- 动植物的生长方式和特点- 动植物的呼吸和运动方式- 动植物的繁殖方式- 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第四单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该单元讲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和谐共生。
关键知识点包括:-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第五单元:物体间的吸引和排斥该单元主要介绍了物体间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关键知识点包括:- 磁铁的特性和用途-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的区分- 磁铁用途的探索和应用总结以上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掌握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们应当通过课堂研究和实践活动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汇总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3、(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4、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 (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5、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会动小人”谜底的揭开,帮助我们人类造出了电影机。
6、(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7、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8、李时珍用自己毕生精力完成一部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9、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10、纸鹦鹉“站立”谜底是降低重心或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第2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白云、瀑布、机器人、石头等。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1)吃东西(2)需要呼吸(3)都能繁殖(4)都能长大(5)对刺激有反应(6)都能运动(7)会死亡(8)排泄3、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注意:(随时记录)、(注意安全)、(不惊动或伤害小生物)、(校外寻找要和大人打招呼)。
4、常见植物名称(生长环境):杨树(操场边)、浮萍(水塘里)、仙人掌(沙土里)、橡皮树(花盆)、爬山虎(爬在墙上)……5、观察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语言)、(文字)和(图画)来描述。
6、树叶生长方式:(对生)、(互生)、(轮生)。
7、植物的共同特征:依靠阳光进行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8、给下列植物分类:1.苦瓜 2.桦树 3.椰子树 4.苹果树 5.菊花 6.玉米 7.仙人掌 8.蒲公英 9.荷花 10.水稻(1)按植物茎的形态分:①木本植物:2 3 4 ②草本植物:1 5 6 7 8 9 10(2)按植物的生态习性分:①水生植物:9 ②陆生植物:1 2 3 4 5 6 7 8 10(3)按植物的生活周期分:①一年生植物:1 6 8 10 ②多年生植物:2 3 4 5 7 99、蚂蚁的形态特征: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
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科学1—6年级教学内容一览表
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科学1—6年级教学
内容一览表
一年级
1. 科学常识:认识物体、认识生活中的常见物品
2. 科学实验:观察和记录
3. 科学探究:观察、提问和探究
二年级
1. 科学常识:认识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认识季节变化
2. 科学实验:设计简单实验
3. 科学探究: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探究
三年级
1. 科学常识:认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认识动植物的基本特征
2. 科学实验:观察、实验和记录数据
3.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思考和解答问题
四年级
1. 科学常识:认识一些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
2. 科学实验: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和数据分析
3.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实施方案并解决问题
五年级
1. 科学常识:认识生物链、研究天体运行规律
2. 科学实验:设计复杂实验、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
3.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和分析结果
六年级
1. 科学常识:认识物质结构、了解能源转化
2. 科学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实验
3.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进行实践和分析结果
以上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科学1—6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览表。
根据年级的不同,教学内容逐步加深和扩展,让学生对科学有更全
面和深入的了解。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全册1--6年全册知识点汇总及归纳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全册1--6年全册知识点汇总及归纳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汇总归纳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知识点1.我们在山脚下,小河边,草地上,都能见到石头。
2.石头的用途有:可以用来打水漂,跳房子,拼有趣的图案,在石头上画美丽的图案,用来做盆栽等。
石头还可以用来造房子,建桥梁,铺路,做雕塑,还可以加工成项链,手镯等工艺品。
3.我们从以下方面观察描述石头的样子:形状,斑纹,大小,颜色,表面是否光滑,轻重等。
4.石头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用它来给石头分类,但是每次只能按石头的一个特征来分类。
5.原始人将石头加工成各种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锤。
6.筛泥土时,先用筛孔最大的筛子,再用筛孔中等的,最后用筛孔最小的,大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粗,小网眼的筛子筛出来的泥土细。
7.我们从挖出来的泥土中,可以找到小石子,小树枝,枯树枝,小虫子,沙子,小砖块,碎玻璃,小纸屑,蚯蚓等。
8.做泥塑,我们要先铲土,然后捡出不是杂物,并把大土块碾碎,再用筛子把细土筛出来,加水和成泥巴,捏成各种造型。
泥塑经过复杂的工艺处理和高温烧制,就制成了陶器。
9.我们可以在沙滩上,沙坑里,建筑工地,在泥土里也能见到沙子。
10.黏土,是有黏性的、颗粒极小的泥土,可以用极细的针在铝箔上扎孔然后借助塑料瓶筛出来。
11.干沙子与干黏土有以下不同::放大镜看一看:干沙子颗粒大,干黏土颗粒小;用手按一按:干沙子不沾手,干黏土沾手;用手捻一捻:干沙子粗糙,干黏土细腻,干沙子硬,干黏土软等。
12.沙子颗粒大,颗粒间的空隙也大,水容易渗透。
黏土颗粒小,颗粒间的空隙也小,水不容易渗透。
13.瓷器是用黏土做的,泥人是用黏土做的,沙雕是用沙子做的,沙画是用沙子画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水》知识点1.生活中,洗菜做饭,洗衣服,浇花,刷牙洗脸等都需要水。
2.我们要判断玻璃瓶中的液体时,要充分的运用各种感官:用眼睛看颜色,用鼻子闻气味,用舌头尝味道。
六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
六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科学是一门广阔而有趣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了解世界的工作原理。
在六年级下册的苏教版科学中,我们将学习许多有趣的知识,从生物到物理,从地理到化学,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精彩的学科吧!1. 生物科学生物科学研究生命的起源、结构、功能和演化。
在生物科学的学习中,我们将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征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通过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基本单位。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人体的各个系统,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物理科学物理科学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
在物理科学的学习中,我们将了解力、运动和机械能的基本概念。
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并了解杠杆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此外,我们还将学习光、声音和电这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并探索它们的特性和应用。
3. 地理科学地理科学研究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土地、水域和气候等。
在地理科学的学习中,我们将了解地球的不同结构和形态,并研究地球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地图和图表,理解地理信息,并掌握一些导航技巧。
通过学习地理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身处的环境,并保护我们的地球。
4. 化学科学化学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
在化学科学的学习中,我们将了解物质的不同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过程。
我们将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以及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通过学习化学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的发生原因,并学会科学地处理化学物质。
六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通过丰富多样的教材和实验活动,帮助我们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我们将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探索科学发展的历史和重要的科学家们的贡献。
相信通过六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的学习,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门神奇而有趣的学科!。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重点知识清单第一单元神奇的能量1.什么是能量1、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
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
3、位于高处的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都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势能。
4、动能、势能都是机械能,它们是能量的两种基本形式。
2.各种各样的能量1、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机械能,还有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电磁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2、台灯、电风扇、电视机、电饭煲、录音机等电器有了电就可以进行各种“工作”,做各种运动或者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电能常见的作用:①照明,使电灯亮起来;②煮饭烧菜,使电饭锅、电磁炉、微波炉等工作;③通信,使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工作;④动力,通过电动机驱动电风扇、洗衣机、电动车等。
3、化学能是一种隐蔽的能量,它会储存在绿色植物、食物、电池、煤、汽油等物质中。
化学能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4、可见光是一种看得见的电磁波,微波、X光是看不见的电磁波,它们所具有的能量都属于电磁能。
5、核能是原子核在聚变或裂变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
太阳等恒星发出的光是由原子核聚变产生的,核电站发电所用到的热能是由原子核裂变产生的。
3.能量的转换1、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动能与势能、动能与热能、动能与电能、化学能与动能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转换。
2、快速搓手,人体的化学能转换为动能,动能再转换为热能(手心的温度升高)和声能(听到搓手的声音)。
3、电动机把电能转换为动能。
用烤箱烤面包是把电能转换为热能,热能转换为面包的化学能,从而把面包烤熟。
4、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时的能量转换形式:划着一根火柴,火柴的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
点燃酒精灯,酒精灯的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分类专题整理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点分类专题整理XXX科学知识点分类专题整理第一类:关于生命世界一、植物1、植物的分类:植物根据茎的特点可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根据是否开花可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根据生命周期可分为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根据繁殖方式可分为营养繁殖和种子繁殖。
2、植物的植株组成:植物的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
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称为光合作用。
花一般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种皮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3、开花植物的生长过程:开花植物的生长主要经历了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主要过程。
4、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主要有弹射传播、动物传播、风力传播和水流传播。
5、种子的发芽: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空气,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二、动物1、蚕蛾的身体构造: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
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2、动物的繁殖方式: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三、人体及健康1、人体的外形:人的身体外形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消化器官: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3、心跳和呼吸:人的心跳次数正常范围是每分钟60-100次,呼吸次数是每分钟20次左右。
四、生物及其环境1、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微生物:自然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它们也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3、生物的适应性: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具有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征。
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
四年级苏教版科学
四年级苏教版科学科学是一门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研究的学科,它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分支。
在四年级苏教版科学学科中,我们将学习和探究一系列的科学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
1. 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存在三种不同的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不同的物质,通过加热或降温可以发生相应的态变。
例如,水固态是冰,液态是水,气态是水蒸气。
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变化。
2. 性状与用途在科学课上,我们也会学习到不同物质的性状和用途。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用途。
例如,金属可以导电,用于制作电线和电器;纸张可以吸水,用于擦拭和包装;纤维可以纺织,用于制作衣物等。
通过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我们能够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它们。
3. 生物与环境科学课上,我们也将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们将学习到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例如,植物需要光线、水和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动物需要适宜的生活条件和食物才能健康成长。
通过研究和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4. 地球与宇宙在四年级科学课程中,我们还将了解地球与宇宙的相关知识。
我们将学习到地球作为人类生活的家园,其形状、构造和运动规律。
我们也将了解到太阳系和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和恒星。
通过学习宇宙知识,我们能够拓宽视野,增加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5. 实验探究科学课程中,实验探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亲自观察和验证科学现象。
例如,通过进行水的沸腾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通过进行植物生长实验,我们可以研究植物所需的光线和水分等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
实验探究能够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
总结:四年级苏教版科学课程将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物质的三态变化、性状与用途、生物与环境、地球与宇宙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验探究,我们能够亲身体验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知识汇总前言科学是一门丰富和充满乐趣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它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探索自然现象和世界的奥秘,培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辅助他们发展他们的知识和能力。
本文是苏教版小学科学的知识汇总,旨在帮助小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小学科学知识。
第一章:生物植物在小学科学中,植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学生需要知道种子的生长过程、根、茎和叶的组成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
种子的生长过程种子的生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吸水:种子吸收水分,使种皮变软并裂开。
•发芽:使种子中的胚芽出现并长出根。
•生长: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芽长出茎,茎长出叶子。
•开花:植物成熟后可以开花结叶。
植物的组成植物由根、茎和叶组成。
•根:可以吸收水分和养分,支撑植物。
•茎:连接叶子和根的部分,它可以把水分和养分从根带到叶子,同时还可以支持植物的重量。
•叶:可以接收阳光和二氧化碳,将它们转换成氧气和糖。
叶子也可以吸收养分。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从阳光、水和空气中制造糖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叶子的参与,实质上就是将叶子吸收的水和二氧化碳组合起来,并在阳光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
动物小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动物知识,包括动物的体型、生长过程、食物链等等。
动物的五类体型动物通常分为以下五类体型:线虫体、扁形体、圆柱体、节肢体和脊椎体。
•线虫体:通常是圆形的,不分头尾,像线一样。
•扁形体:是扁平的,一边比另一边宽,像一个瓢虫。
•圆柱体:身体像一个长形的棒子,拥有一个头和尾巴。
•节肢体:身体由许多个关节组成,像蚂蚁或其他昆虫。
•脊椎体:具有骨骼结构、内脏和肌肉组成,包括人类在内。
动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长过程有三个阶段:出生、成长和老化。
•出生:动物诞生时就开始成长。
•成长:动物在食物、水等条件的帮助下生长成熟。
•老化:动物逐渐地变老并死亡。
食物链食物链是一种将动物分类的方式,其中较小动物吃那些更小的动物,而较大动物则吃那些较小的动物。
例如,猫吃老鼠,老鼠吃谷子。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单元一:科学探究的道路1. 科学家是谁- 科学家是一群对未知事物有好奇心并倾向于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去探究真相的人。
- 科学家需要具备好奇心、刻苦精进、准确性和好奇心,他们能够发现新知识,并为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提供解决办法。
2. 科学实验的思路-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有:假设、实验分析、结论。
- 实验分析中的活动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
- 假设是实验分析中的起点,而结论则是活动的结束。
3. 科学调查的方法- 科学调查有两种方法: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
- 实地调查指的是亲自前往实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 问卷调查指的是发放调查问卷,让被调查者回答问题。
单元二:植物的生存条件1. 不同植物的生长性- 彩色植物:生长较快,容易吸引昆虫来传粉。
- 落叶植物:受气温和日照时间等影响,将叶片脱落。
- 绿色植物:生长地点广泛,适应性强。
2. 生长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太阳光:太阳光对植物生长的最重要因素。
- 空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和温度等对植物生长都起着关键作用。
- 土壤:土壤中的水分、有机物和养分等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
3. 植物的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花粉经过传染到雌蕊上,受精后,花就会结出果实。
- 无性繁殖:植物不需要花粉和配子,就可以通过自身组织生长产生新的植株。
单元三: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针对不同物质,物质的三态可以是气态、液态、固态等。
- 物质状态的转化也有三种:凝固、熔化和升华。
2. 物质的成分及混合物- 物质可以通过物理手段或化学手段分离出不同的组成部分。
- 混合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但仍可分离出各自的成分。
3.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的作用,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物质通常可以通过电解、加热、灼烧等方式进行化学变化。
单元四:自然之风1. 风的成因和分类- 风是由于地球的旋转、温差等因素而产生的自然现象。
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了⼈人身体重量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更有耐⼒力力)…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力、柔韧性和耐⼒力力的效果不不完全⼀一样:增强体⼒力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完整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1、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2、(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3、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5、[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形成)的现象。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天),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6、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7、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运动,昼夜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8、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9、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10、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
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11、月相的变化规律:从月初至月末依次是:(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12、(昼夜的交替) 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13、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有(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
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14、常见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蜡烛火等,月亮不是光源。
15、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小孔成像)现象。
1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17、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18、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9、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虚像,(大小)和实物相等。
20、(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1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3、(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4、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 (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5、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会动小人”谜底的揭开,帮助我们人类造出了电影机。
6、(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7、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8、李时珍用自己毕生精力完成一部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9、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猜测(3)寻找证据(4)得出结论10、纸鹦鹉“站立”谜底是降低重心或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第2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如小草、花朵、黄瓜、小狗、小兔、种子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白云、瀑布、机器人、石头等。
2、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1)吃东西(2)需要呼吸(3)都能繁殖(4)都能长大(5)对刺激有反应(6)都能运动(7)会死亡(8)排泄3、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注意:(随时记录)、(注意安全)、(不惊动或伤害小生物)、(校外寻找要和大人打招呼)。
4、常见植物名称(生长环境):杨树(操场边)、浮萍(水塘里)、仙人掌(沙土里)、橡皮树(花盆)、爬山虎(爬在墙上)……5、观察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语言)、(文字)和(图画)来描述。
6、树叶生长方式:(对生)、(互生)、(轮生)。
7、植物的共同特征:依靠阳光进行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8、给下列植物分类:1.苦瓜 2.桦树 3.椰子树 4.苹果树 5.菊花 6.玉米 7.仙人掌 8.蒲公英 9.荷花 10.水稻(1)按植物茎的形态分:①木本植物:2 3 4 ②草本植物:1 5 6 7 8 9 10(2)按植物的生态习性分:①水生植物:9 ②陆生植物:1 2 3 4 5 6 7 8 10(3)按植物的生活周期分:①一年生植物:1 6 8 10 ②多年生植物:2 3 4 5 7 99、蚂蚁的形态特征: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
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在地下的巢穴里群居生活。
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蚁后、工蚁、雄蚁、兵蚁。
10、蜗牛的身体分为(壳)、(头)、(腹足)、(尾),头上有(两对触角),(腹足)可以运动。
11、鱼的形态特征:体表有鳞。
鱼类的体型多数为纺锤型或扁平型、棍棒型,这样能减少在水中游泳的阻力。
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有利于隐蔽自己。
鱼的生活习性: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在水中产卵,体外受精。
12、动物的共同特征: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排泄……13、给下列动物分类:1.家鸽 2.海鸥 3.螳螂 4.斑马 5.乌龟 6.非洲象 7.娃娃鱼8.蛇 9.大熊猫 10.蜻蜓 11.蛙(1)按运动方式分:①天上飞:1 2 10 ②水里游:5 7 11 ③陆上走爬跑:3 4 6 8 914、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对刺激有反应)等。
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有:(1)萝卜不能改变自身位置,兔子可以运动(2)萝卜依靠阳光独立生活,兔子所需营养由外部供给。
15、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食物、空间等。
动物和植物的不同点:外形、生活方式、生活习性等。
16、动物和人的相同点:都是动物、呼吸、水分、繁殖、死亡、长大、需要一定空间等。
动物和人的不同点:人能够直立行走、人的大脑发达、有语言、有思维、人会劳动等。
第3单元生命之源—水1、水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生命体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如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2、人体65℅是水;鸡蛋76℅是水;鱼85℅是水;蔬菜90℅是水。
3、我们可把西红柿里面的(水)挤出来,称一称重量,就能知道它含有多少(水)。
4、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多亏了(水)。
5、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6、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7、挖小草做实验时尽量不要(伤到小草的根)。
8、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对不了解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9、水的基本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没有固定的形状,是一种液体。
10、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孔隙(越小),水爬得(越高)。
11、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12、水有(压力)。
水(越深)压力(越大)。
13、水有(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物体放入水中,如果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物体就会(沉)下去。
14、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
水能(溶解)许多物质。
15、水的神奇之处:(1)毛细现象(会“爬”的水——用粉笔吸墨水、潮湿的墙根、毛巾吸水、棉布吸汗)(2)表面张力现象(会“团结”的水——水黾在水面上滑行、草叶上的露珠)(3)水有压力(会“喷射”的水——水压机)(4)水有浮力(会“托举”的水——船浮在水面、曹冲称象)(5)溶解现象:(溶解:糖、盐、高锰酸钾、味精……不溶解:面粉、沙子、泥土、豆油……)16、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切碎)、(加热)。
17、水在地球上的常见分布(江河湖海、冰川、暗河等)。
在地图和地球仪上蓝色代表海洋,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8、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占97%,只有极少量的(淡水)3%。
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
只有一些(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
19、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水,(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
20、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我们周围的一些活动会污染到水资源,如:(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
21、要获得更多干净的淡水,人们想的办法有: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咸水)变(淡水)。
22、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1)洗手、刷牙时不关水龙头;(2)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3)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未及时得到修理;(4)洗菜用“自来水冲洗法”……23、节约用水的方法:(1)用杯子装水刷牙,用盆装水洗脸;(2)用盆装水洗蔬菜、水果、餐具;(3)洗澡的水用来洗衣服、洗车、冲厕所、拖地等;(4)用完水后,要把水龙头拧紧;(5)淋浴时可间断放水,避免长时间冲淋。
24、第47界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呼唤地球的儿女珍惜(每一滴水)。
第4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1、常见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直接来自大自然的为(天然材料);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性质特点发生了改变的,为(人造材料)。
2、天然材料:羊毛、木材、石料、陶土、棉花、蚕丝、麻、铁矿、沙粒、石油……3、人造材料:毛线、纸、棉布、丝绸、麻布、铁、玻璃、塑料……4、造纸术由(蔡伦)发明,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5、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
6、同一张纸,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不一样。
7、不同用途的纸,其(吸水性)和(透明度)不同。
8、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要(节约用纸)。
9、纸的生产过程:剥去树皮——切成小片——煮烂成浆——搅拌纸浆——漂白纸浆——沥干水分——压成纸张10、纸的用途:书写、包装、印刷、做纸箱、卫生纸、手工、做装饰品等。
11、常见的纺织材料:棉布、丝绸、羊毛、尼龙等。
12、看(纺织品成分标志)可以认识纺织材料的不同种类。
13、(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15、金属的性质:我们采用(砂纸磨)、(加热)、(敲打)等方法,发现了金属的性质有(表面有光泽)、(易传热)、(易变形)、(比较坚硬)等。
16、一般用(铁)做炒锅,因为(便宜)、(坚硬)、(铁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17、用(铝)做易拉罐,因为(便宜)、(轻)、(易加工)。
18、首饰用(金银)做,因为(昂贵)、(光泽度好)、(不易氧化)。
18、首饰用(金银)做,因为(昂贵)、(光泽度好)、(不易氧化)。
18、金属的用途:制作厨房用具、制作电线、制作奖牌、制作常见工具等。
19、塑料的优点:色彩鲜艳、重量轻、不易破碎、隔热、牢固结实、价格便宜……20、塑料的最大缺点:不易分解,造成环境污染。
21、塑料对环境的不好影响:(1)占用土地。
(2)威胁海洋生物。
(3)影响市容。
22、科学家已研制出比较容易分解的塑料,如用(木薯)、(玉米)等原料生产出的(可降解饭盒)。
23、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2)回收利用废旧塑料(3)研制可以分解的塑料(4)购物尽量用布袋或纸袋。
第五单元:1、(爱提问),是人类好奇天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2、问题从哪里来:(1)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时提出问题(2)对流行说法提出怀疑(3)科学小制作时提出问题。
3、法布尔用毕生精力观察昆虫,著成了《昆虫记》这部不朽的传世之作。
4、(亚里士多德)认为:同样材料的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的重量决定。
5、(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6、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
(2)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
7、如何选择我们能研究的问题:(1)多提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
(2)多提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3)多提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
(4)想办法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问题。
实验(教师阅读了解)金属的导热、延展、导电实验实验题目:金属的导热、延展、导电性质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粗细相同(或是较为接近)的铜丝、铁丝、铝丝、木棍、塑料棍、热水、砧板、锤子、粉笔、一节1.5伏的电池、一个小电珠、一段长导线。
实验目的:认识金属的性质实验一:金属具有导热性实验方法:先用手捏捏各种棍状物体,感觉一下它们没有放进热水前的温度。
然后往烧杯中加入半杯热水,把粗细相同的铜丝、铁丝、铝丝、木棍、塑料棍同时放入水中,过一会儿,再用手捏捏各种物体,感觉它们现在的温度,经过放进热水前、后温度的对比,我们发现,铜丝、铁丝、铝丝等金属制品比木棍、塑料棍温度升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