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第1节第3课时减数分裂的观察受精作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9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 3课时

第二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 3课时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4、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分裂示意图的能力。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弄清减数分裂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引入:我们上学期学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问题探讨: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问:这个过程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吗?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二、减数分裂配子的形成需要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见它不是通过普通的有丝分裂产生的,而是通过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即减数分裂产生的。

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学生阅读教材P16,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特点。

)强调:(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2)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半。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

1、讲述: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1。

)2、在精原细胞时期,进行了染色体复制。

此时相当于有丝分裂的哪一个时期?复制的结果,染色体由2个染单体组成(板画),也和有丝分裂间期一样,染色体是细丝状,用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必修二)一、考纲要求:1、减数分裂过程的概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特征、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3、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作用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受精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3、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2、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三、专家建议:1、让学生逐步画图,构建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变化图,以增强理解、记忆;2、注重突破易混淆的问题,如: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质以及同源染色体的理解,注意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能够分析染色体、DNA含量等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画图法五、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人体总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那么父亲和母亲是怎样为后代提供染色体呢?请推测:成熟的生殖细胞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二)、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特点1、精子的形成: 精巢 (哺乳动物称睾丸)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 4个精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 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及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归纳、概括减数分裂的概念及过程。

2.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和互换的重要意义。

3.举例说明受精作用的过程。

4.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及过程。

(2)受精作用的过程。

(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2)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概念,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通过“问题探讨”和“本节聚焦”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配子能通过有丝分裂形成吗?倘若不能,配子是如何形成的呢?二、减数分裂1、精子的形成过程学生观察教材图2-2,利用PPT展示精子形成过程,依照图解讲述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等现象和概念。

在学习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强调以下内容:(1)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因此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半。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发生在减数分裂I。

(2)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

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理解精子中染色体组合不同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或)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所致。

(3)减数分裂Ⅱ: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细胞的两极。

最后请学生用上述概念完整阐述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附件12019年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申报表教师姓名刘丹学科生物年级高二课题减数分裂指导老师王荣礼课程简介(简要介绍教学设计意图、课堂模式、校园文化渗透点等,不少于500字)设计意图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较难的一节课,又是遗传学得基础,所以掌握减数分裂显得尤为重要。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手画图,能够更好的理解记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大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

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借助电脑,展示减数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将抽象的减数分裂直观化,将大量的文字图像化。

学生的自主观察、归纳总结、讨论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并从实质上认识了减数分裂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课堂模式导入,自学,展示,集体讨论校园文化水润善育,水到渠成附件2《第一节细胞增殖》教学设计关键:理解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引起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以及染色体组合方式变化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式教学六、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讨论七、教学手段遵循媒体教学设计整体优化的规律,围绕教学目标努力构建知识的能力,本科使用的多媒体、技术安吉动画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教师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减数分裂的概念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2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精子是在哪里形成的?精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什么是联会、四分体?‘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对曲细精管有直观的认识和感知精原细胞是通过那种方式产生的?如何判断?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学习动机有潜伏期迅速自然进入活跃状态史学生产上一种急需探究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2、精子形成过程请学生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染的动画。

2019年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文档资料

2019年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文档资料

提问:那为什么同样双亲的后代会呈现多样性呢?
答:新一代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以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形成的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
必然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

提问:这种多样性对于生物进化有什么作用?
答: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此外,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出,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的数目,从而使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因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此也可看出,生物的各种变化无论有多复杂,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四、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物质变化情况
DNA数目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

高中生物必修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优质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优质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优质教案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Ⅰ)1.阐述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联会等概念。

(核心素养) 2.描述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核心素养) 3.阐明减数分裂的概念。

(生命观念)一、魏斯曼关于减数分裂的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场所:睾丸。

2.过程(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减数分裂分裂期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场所:卵巢。

2.过程3.图解(假设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四、减数分裂的概念知识点一 与减数分裂有关的概念辨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因而产生了几组相似的概念,下面结合图示对这几组相关概念加以辨析。

1.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项目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染色体不相同)一般不相同关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进行配对实例A与B;C与D A与C、D;B与C、D2.姐妹染色单体与非姐妹染色单体染色单体的形成是DNA复制的结果,图中a与a′为姐妹染色单体,a与b、b′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a与c、c′、d、d′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与四分体(1)联会: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特殊存在形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如A′与B′。

(3)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含4个DNA分子)。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判断方法(1)染色体的条数等于着丝粒的个数,有几个着丝粒就有几条染色体。

(2)染色体复制后,一个着丝粒上连接着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其整体是一条染色体。

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能交换相应片段C.在人的正常精子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减数分裂中联会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解析:选A。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Ⅰ)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Ⅰ)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Ⅰ)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描述精子的形成过程。

(重、难点)2.比较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

3.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染色体数目变化及细胞形态的改变。

(难点)1.通过列表法比较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的异同、精子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异同。

2.通过识图、绘图法分析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行为的变化特征。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1.场所及细胞名称的变化(1)场所⎩⎪⎨⎪⎧高等动植物: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睾丸(2)细胞名称的变化2.染色体的变化(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一部分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此时的染色体呈染色质丝的状态。

(2)减数分裂Ⅰ时间图示相关变化前期↓中期↓后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附着在纺锤丝上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相同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行为:减数分裂Ⅰ中进行配对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③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4)减数分裂Ⅱ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随细胞的分裂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二、卵细胞的形成1.场所:卵巢。

2.过程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精子形成过程卵细胞形成过程场所睾丸卵巢细胞质分裂方式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是否变形变形不变形结果一个精原细胞↓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3个极体减数分裂――→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 )2.精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高一教学设计必修2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一教学设计必修2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二) 精子形成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部位:睾丸
2、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
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1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非同源染色体散乱分布。

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2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4个精细胞。

变形: 4个精细胞变形成为4个精子
3、精子的具体形成过程
课堂练习: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答案:减Ⅱ前期减Ⅰ前期减Ⅱ前期减Ⅱ末期有丝后期减Ⅱ后期减Ⅱ后期减Ⅰ后期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三)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总结: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形成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作用(第3课时)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作用(第3课时)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高一生物)第3课时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受精作用【学习目标】1 学生通过复习“精子形成的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能解释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减一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2 学生通过教材P23-24的模型构建的学习,能体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从而理解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3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24-25“受精作用”的内容,结合学案,教师的适当讲解,能够(1)说明受精作用的概念和特点(2)解释生物在不同世代间染色体数目和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原因(3)概述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重点、难点】重点减一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受精作用的过程难点减一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课前预习】四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材P23的模型建构的要求,进行相关的操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重要的内容要在教材中做好标记。

记录下自己有疑问的问题1明确橡皮泥构建的模型:(1)长度相同但颜色不同的橡皮泥模拟的是,共模拟了对(2)长度不同的橡皮泥模拟的是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1)你模拟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哪些行为变化(2)根据你的模拟,比较减数分裂开始时,减数分裂过程中和减数分裂结束时不同阶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多少?体会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什么时候?2 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1)记录好你小组每一次模拟的结果:配子中的染色体的颜色和长度的情况。

这能说明染色体的哪种行为?并在下节课上与其他组比较。

(2)结合模拟的结果,思考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几种配子?含有三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又能产生几种配子?【预习自测】【课堂学习】(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1根据预习模拟的结果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交流结束后,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学习内容(1)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产生种精子(2)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生物体,减数分裂后可产生种精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优质教案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高考目标导航】1、细胞的减数分裂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3、动物的受精过程4、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基础知识梳理】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概念(1)条件: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2)主要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3)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4)理解如下表:2、减数分裂的过程(1)间期:DNA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点拨:细胞的减数分裂是一个动态的渐变过程,每一个时期的转变都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判断不同时期时要根据该时期的主要特征。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核DNA随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减半,但质DNA不一定平分,因此质DNA 不一定减半。

二、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三、受精作用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1)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2)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3)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5、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1)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四、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步骤(1)低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2)根据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利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识别不同时期的细胞。

(3)根据观察结果绘制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2.1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第三课时)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2.1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第三课时)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2.讨论并统一P27思维训练表格。
3.其他疑惑。
4.讨论P28拓展应用2。【火箭班】
同学们,时间到,快速回到座位。(ppt翻页至展的要求)
现在开始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四、展8min
首先是第一个环节,各组对课本内容有没有疑惑的地方。其他组来回答。
接下来抽几个小组展示实践成果。(选择巡转过程发现有错误的小组,投影展示,让其他组指出错处以及改正)
重点难点
减数分裂和受精导致的遗传多样性;
配子种类计算。
导学流程
一、导
1.导入3min
ppt展示“一母生九子”,提问学生“为什么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学生自由作答后,公布答案“配子具有多样性及随机结合。”
本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配子产生的多样性以及它们是如何结合的。
2.导学
①探究·实践的操作步骤
②受精作用的含义和结果
3.总结整节课内容,展示思维导图,要求学生记录。
4.遗传的稳定性:配子减半,受精作用恢复
遗传的多样性: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配子受精时的随机结合。
六、检3min
接下来的时间,同学们先根据课本和导学案自己内化本节课内容。
然后完成课本28页,概念检测的4个题目。
③配子的多样性
接下来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导学案的基础感知
(ppt翻页到思的要求)
二、思9min
1.根据课本P25“探究·实践”要求,模拟减数分裂过程。注意染色体的大小和颜色。完成课本上的问题。
思考:对于某种有n对染色体的动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不同条件下配子的种类:
①雌性个体:;②雄性个体:;③一个卵原细胞:;④一个精原细胞;
接下来是思1、3和议3【火箭班】的展示。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1节第3课时减数分裂的观察受精作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9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1节第3课时减数分裂的观察受精作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9

第3课时减数分裂的观察、受精作用[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P21内容,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并掌握辨析各时期分裂图像的技巧。

2.结合P23模型建构过程,阐明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3.阅读教材,概述受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重难点击] 1.细胞分裂图像的辨析规律。

2.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必须相互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的过程如何呢?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1.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1)装片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特别提醒观察减数分裂实验时通常不选择雌性个体,原因是: (1)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

(2)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不连续,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在动物的睾丸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能发生,结合下图尝试区分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1.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无核膜、核仁。

(1)A1属于什么时期?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答案A1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因为没有同源染色体。

(2)A2属于什么时期?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答案A2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因为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3)A3属于什么时期?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答案A3为有丝分裂,因为含有同源染色体,但是不联会。

2.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部。

(1)B1有什么特殊之处?属于什么时期?答案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2)B2和B3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如何区分?答案B2含有同源染色体,属于有丝分裂中期;B3无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动物细胞膜开始凹陷。

(1)C1和 C2均含有染色单体,都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名称分别是什么?答案C1细胞质均等分裂,是初级精母细胞;C2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初级卵母细胞。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一、与减数分裂相关的概念 1.减数分裂的概念2.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四分体(1)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相同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行为:减数分裂中进行配对(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及细胞名称的变化 (1)场所:睾丸。

(2)细胞名称的变化2.染色体的变化 (1)减数第一次分裂1.场所:卵巢。

2.过程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 )2.精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 )3.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 ) 4.精子所含染色体数与次级精母细胞相同。

( ) 5.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

( )6.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所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个数比为1∶1。

( )提示:1.√2.× 精原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

3.√4.×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加倍,此时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精子中染色体数的二倍。

5.×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

6.× 一个精原细胞可以产生四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产生生殖细胞时。

(3)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因而产生了几组相似的概念,下面结合图示对这几组相关概念加以辨析。

甲 乙(1)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①同源染色体概念: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019高三生物教案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精品教育.doc

2019高三生物教案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精品教育.doc

高三生物教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高三生物教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及其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受精过程。

3.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本讲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的过程。

本讲难点: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考点点拨:一、相关知识(一)基本概念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有性生殖器官、卵巢、睾丸、精巢;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卵)细胞、精子、极体;联会、四分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受精作用(二)知识网络(三)疑难解析减数分裂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内才有进行减数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

具有原始生殖细胞(性原细胞)的器官称为生殖腺,雌性动物是卵巢,雄性动物是睾丸。

减数分裂是一种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却连续分裂2次的分裂方式,分裂的结果是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性原细胞(或体细胞)减少了一半。

对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染色体的复制时间在性原细胞发育成性母细胞的过程中,即在同源染色体联会之前早就已经复制完成了;二是联会发生在染色体缩短变粗的早期,发生联会的过程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所以教材中的减数分裂图解表示联会的图中一个染色体中未画出2条染色单体;三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目的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时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要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还要发生交叉互换,这是三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四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着丝点分裂,实现染色单体彼此分开,所以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未变,但DNA分子数减少一半;五是第二次分裂程的次级性母细胞的分裂类似有丝分裂过程,但与有丝分裂过程不同的是一般已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1节《受精作用》(3)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1节《受精作用》(3)教学设计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受精作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因此成为教学的难点。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应考虑在学生已有知识(如有丝分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将微观变为宏观的教学活动。

为此将本节“模拟建构”的部分活动前移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设想。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开展学习。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学情分析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局限性,特别是教学内容本身的抽象性,都给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通过教师的设疑,从计算机动画入手,以“探究式”教学过程为思路,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推理、对比,引导自己探索减数分裂过程的有关知识,形成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思维空间。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课件、图片、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从人的精子、卵细胞到人的体细胞之间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过程?人的体细胞是怎样形成的?父亲的所有精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

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模型建构]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教师按教材P23-24要求指导学生完成模型建构。

同时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拿出红、黄橡皮泥(或染色的木棍、植物枝条等替代品)及白纸,依照“模型建构”的“活动准备”进行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减数分裂的观察、受精作用[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P21内容,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并掌握辨析各时期分裂图像的技巧。

2.结合P23模型建构过程,阐明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3.阅读教材,概述受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重难点击] 1.细胞分裂图像的辨析规律。

2.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必须相互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的过程如何呢?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1.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1)装片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特别提醒观察减数分裂实验时通常不选择雌性个体,原因是: (1)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

(2)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不连续,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在动物的睾丸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能发生,结合下图尝试区分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1.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无核膜、核仁。

(1)A1属于什么时期?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答案A1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因为没有同源染色体。

(2)A2属于什么时期?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答案A2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因为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3)A3属于什么时期?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答案A3为有丝分裂,因为含有同源染色体,但是不联会。

2.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部。

(1)B1有什么特殊之处?属于什么时期?答案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2)B2和B3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如何区分?答案B2含有同源染色体,属于有丝分裂中期;B3无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动物细胞膜开始凹陷。

(1)C1和 C2均含有染色单体,都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名称分别是什么?答案C1细胞质均等分裂,是初级精母细胞;C2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初级卵母细胞。

(2)观察C3、C4、C5中移向一极的染色体,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哪个?属于什么时期?答案C3有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后期。

(3)C4、C5属于什么时期?分别是什么细胞?答案C4、C5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C4细胞质均等分裂,是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C5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

知识整合判断细胞分裂图像时,先根据染色体的位置确定所处的时期,再看有无同源染色体,如果没有就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如果有同源染色体,再看是否有联会、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同源染色体分离等行为,如果有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如果没有则是有丝分裂。

1.下列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也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D.用洋葱根尖制成的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答案 D解析只有性原细胞能发生减数分裂,因此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桃花的雄蕊比雌蕊多,故用雄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洋葱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故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2.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D.④细胞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答案 D解析①为有丝分裂后期,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为有丝分裂中期,故C项不正确。

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的比例为1∶2的图形中,应有染色单体,据图可知①中无染色单体,只有②③符合,故A选项不正确。

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细胞分裂前,细胞中有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故D项正确。

有丝分裂是产生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因此细胞①③产生的子细胞有同源染色体,②产生的子细胞无同源染色体,而⑤图是分裂间期,看不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间期,故B项不正确。

方法链接“三看法” 判定细胞的分裂图像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与受精作用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的原因(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容易发生交叉互换。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受精作用(1)定义: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①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②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③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1)子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意义。

1.下图中的A、a和B、b表示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1)情况1最终产生的子细胞有几种类型?情况2最终产生的子细胞有几种类型?答案情况1的子细胞有2种类型:AB、ab。

情况2的子细胞有2种类型:Ab、aB。

(2)据此推断: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可产生的配子类型为多少种?答案2n种。

(3)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可产生的配子类型有时候要比上述结论多,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2.下图是细胞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过程中的DNA含量变化曲线,请分析:(1)图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是哪一段?表示受精作用的是哪一段?答案AB段表示减数分裂;CD段表示受精作用。

(2)DE段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受精卵的有丝分裂。

(3)mn、ik两段的DNA含量相等,染色体数量也相等吗?答案不相等。

ik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mn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是mn段的2倍。

(4)试画出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的对应变化曲线(标出A、B、C、D、E各点)。

答案如图所示:知识整合配子多样性的原因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容易发生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经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后,开始进行有丝分裂。

3.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细胞至少来自( )A .2个精原细胞B .4个精原细胞C .3个精原细胞D .5个精原细胞答案 B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细胞,但只有两种精子。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两个相同的精细胞。

根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知,①和④、②和⑥、③和⑦、⑤和⑧分别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因此题干中的8个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

4.下面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 .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 .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D .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答案 B解析 形成卵细胞时,减数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融合,而不是整个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

对高等动物来说,雄配子的数量多于雌配子。

易错提醒 个体发育过程中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关系1.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 )A.人的小肠表皮B.家兔胚胎C.绵羊肝脏D.牛卵巢答案 D解析人的小肠、家兔胚胎及绵羊的肝脏,这些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的时期,而牛的卵巢内,一部分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及分裂结束后新形成的卵细胞、第二极体的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一部分卵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

2.如图是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它可能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A.肝细胞B.第一极体C.初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答案 B解析解题时首先要仔细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排列状态,然后回忆对照减数分裂过程中生殖细胞形成图解,即可筛选出正确的答案。

图中显示的是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5条染色体,并且每条染色体都已经复制,各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可以推出这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的细胞,且着丝点未分离。

只有B项符合要求。

3.1个精原细胞和1个卵原细胞最多产生多少种精子和多少种卵细胞(考虑交叉互换)( )A.2,1 B.不确定,不确定C.4,4 D.4,1答案 D解析1个精原细胞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染色单体相同,经减数分裂最多产生两两相同的4个精子;如果考虑交叉互换,染色单体并不完全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得到的4个精子都不相同。

1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产生1个卵细胞,最多也就1种卵细胞。

4.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答案 A解析因为遗传物质并不是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在细胞质内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而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来自母方的遗传物质比父方多,故A项错误。

5.下图为一个卵原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B时期的细胞叫做________,BC时期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D→E时期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EF时期的细胞叫做________________。

(3)E→F→G时期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

(4)GH时期的细胞叫做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