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公安基础知识重点《第五章》

合集下载

新2013版_公安基础知识笔记_知识点全部更新

新2013版_公安基础知识笔记_知识点全部更新

根据公安部政治部(2013年版)《公安基础知识》整理,第一章第二节公安机关的性质(1)公安机关的性质,一般是指公安机关不同于其他国家机关的(根本属性)。

它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任务、职权)等问题的重要依据。

(2)我国的公安机关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一、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1)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根本属性)。

因为,它表明了公安机关的(阶级本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

(2)公安机关的这一根本属性,表明了三点内容:第一,公安机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一方面,必须坚持对人民实行民主,保护人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必须对极少数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人民利益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第二,它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周恩来)曾指出,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第三,它是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

因为,它是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建立的,忠实地执行人民的意志、国家的意志,而且是以国家赋予的任务为工作的总根据、总目标,以国家的法律、政策为全部活动的依据。

(3)我国公安机关的根本属性与剥削阶级警察机关的区别:第一,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第二,专政的对象不同第三,专政的目的不同第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同第二章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第一节公安机关的任务一、含义和分类(1)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的任务(1)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在(国家法律确定的管辖范围)内,公安机关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承担的工作内容)。

(2)公安机关的任务,是一个(多形式、多层次)的系统。

根据不同的部门、专业、时间和空间,可以做出不同的划分。

从(时间)上分,有(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从(范围)上分,有(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从(层次)上分,有(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等。

二、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的总任务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公安基础知识 课件PPT

公安基础知识   课件PPT

★从不同的工作手段所起的作用看,公安机关有镇压、 打击、预防、处罚、强制、管理、教育和服务等职能 ★从不同专业分工的作用看,公安机关有侦查的职能、 保卫的职能、治安管理的职能等。 ★按调整国家根本政治关系所发挥的作用看,公安机关 有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这是基本职能。 ★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 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 一、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P56 ㈠概念:P57 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 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 分子进行镇压、制裁、监督和改造的社会效能。
第三章 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内容
一、公安工作的含义 公安工作,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保卫 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⑴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 ⑵内容:保卫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 ⑶属性:公安工作是我国政府的行为,是人民民主专
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安基础知识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警察的起源和发展 ㈠警察的含义;P2 警察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 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 要点:1.警察的性质:国家行政力量; 2.警察的工作内容: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 罪、保卫国家安全 3.警察的手段:武装的、行政的、其他特殊 手段。
区别的根本属性。 ★认识公安机关的任务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职权 等问题的重要根据。 一、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他表明了公安机关的季节本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 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 ★国家的性质决定警察的性质。 在我国,公安是警察的一种。 因此,公安机关只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

公安基础知识压缩重点2

公安基础知识压缩重点2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于发展1.警察的含义:警察一般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2.警察的本质:警察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警察力量,有的国家甚至不设军队,但都有自己的警察机构,设置专门的警察力量。

3.警察的基本职能:是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1)政治镇压职能:是指警察使用暴力,对威胁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与国家安全的政治势力实行镇压。

警察的这一职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阶级性。

(2)社会管理职能:是指警察运用行政管理的手段,维护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社会秩序。

警察的这一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

4.警察的起源: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原始社会没有警察。

5.古代警察的特点(1)军警不分警政合一。

警察的职能尚未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是由军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分别掌管的。

(2)古代警察行使职权时,在法律上极不严格,神权、皇帝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

(3)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6.近代警察的建立(1)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湖南保卫局”(1898年)(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清政府北京建立“巡警部”(1905年)(3)南京临时政府将“巡警”“巡捕”改为警察(1912年)(4)蒋介石设立“内政部警政司”将警察机关改为“公安局”(1927年)(5)蒋介石又设立“内政部警察总署”——“警察局”(1946年)7.新中国成立前的公安机关(1)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保卫组织——中央特科(1927年12月)(2)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保卫机关——国家政治保卫局(1931年11月)(3)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边警”(1938年5月)(4)社会部——锄奸保卫(1939年2月)(5)各解放区保卫机关8.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1)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成为古代警察。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

公安基础知识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一、公安基础知识1. 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任务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行政机关。

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包括: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维护边境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共秩序、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维护消防安全等。

2. 公安机关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公安机关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是为了保障公安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果。

公安机关的组织架构包括:公安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局、地、州、市县公安局。

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包括:领导班子、部门设置、技术设备、工作流程、人员管理等。

3. 公安机关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适用公安机关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适用是为了保障公安工作依法办案,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以及司法公正。

公安机关法律制度包括:宪法、刑法、刑诉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管理法、公安机关条例等。

公安机关的法律适用包括:立案调查、侦查取证、审查起诉、审判执行等。

4. 公安机关的监督机制和内部管理公安机关的监督机制和内部管理是为了保障公安机关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公安机关监督机制包括: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行政监察、社会监督等。

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包括:党委领导、工作要求、考核评价、保密管理、纪检监察等。

5. 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创新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创新是为了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效果。

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包括:人口信息、车辆信息、指纹信息、DNA信息、警务信息、互联网安全等。

公安机关的科技创新包括:智能化辅助、科技装备、科技研发、技战术创新、新技术应用等。

二、公安专业基础重点内容汇编1. 刑事侦查和证据审查刑事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委托或者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的调查和侦查工作。

证据审查是指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中,对掌握到的证据进行的审查、鉴定、保管和运用。

2. 社会治安维护和预防社会治安维护是指公安机关通过打击犯罪活动、维护公共秩序等手段,保障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

公安基础知识讲义

公安基础知识讲义

察机构
统一全国警察机构
南京政府时期
中央特科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 1927.12 上海 “中国共产党”的保卫组织,
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
不是国家是保卫组织。
国家政治保卫局 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 1931.11 江 西 是“国家”的机关,不同于
保卫机关
赣 南 中央特科是中国共产的机关
苏区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人民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 1938.5 延安 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
4
行管理;②防止和处理交通事故;③开展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④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 安全和道路畅通。
(5)外事警察 含义: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进出我国(边)境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和我国 公民进行管理的人民警察。 管理的前提:进出我国(边)境。管理的对象:①外国人;②无国籍人;③我国公民。 主要职责:①依照国家有关出入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我国公民出入境和外国人人 出境、居留、旅行进行管理;②对我国公民和外国人违反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 处理;③发现和处理来华外国人的违法犯罪活动;④保护外国人在我国的合法权益和人身、 财产安全。 (6)巡逻警察 含义:简称“巡警”,是指在一定路线或一定地段用巡逻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 主要职责:①维护辖区内的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治安案件和突发性事件;②预防和 制止犯罪行为;③参加处置灾害性事故;④维护交通秩序;⑤接受公民报警;⑥劝解、制止 公共场所发生的民事纠纷;⑦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救助和服务等。 (7)督察警察 含义: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的警察。 主要职责是监督。监督的具体事项是:①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 况;②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③治安突发事 件处置的情况;④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⑤治安、交通、户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⑥使用武器、警械以 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⑦处置公民报警、请求救助和控告申诉的情况;⑧文明执勤、 文明执法和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情况;⑨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的情况;⑩履行职责、行使职 权和遵守纪律及其他情况。 (8)边防警察 含义:负责维护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处理边境涉外事务的人民警察。 边防警察实行义务兵役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 主要职责:①在陆地边防线和近海海域进行军事巡逻和警戒;②在边防口岸进行武装 警卫;③依法管理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④在边防口岸和民航机场进行边防检查、安全检查; 防止非法越境,防范、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破坏活动,保障国家安全。 (9)消防警察 含义:同火灾作斗争的人民警察。 实行义务兵役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 主要职责:①依法进行消防监督管理;②预防、警戒和扑灭火灾;③对企业专职消防 队和群众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④向群众进行防火灭火的宣传教能和公安机关的任务的关系:性质和职能决定任务,任务体现性 质和职能。 一、公安机关的总任务

公安基础理论重点

公安基础理论重点
(如果是论述题的话,就要分别针对两个职能展开来答题,一下具体的两 点稍作了解,能说出大概就行。)
1、 政治镇压职能,是指警察使用暴力,对威胁统治阶级的政治统 治与国家安全的政治势力实行镇压。这一职能,具有鲜明的政 治性和强烈的阶级性。
2、 社会管理职能,是指警察运用行政管理的手段,维护一定社会 制度下的社会秩序。这一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
3
一、 二、三、源自3. 有利于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义务,避免因不正确履行职责引起的行政诉讼(有利于明确 责任义务,避免引起行政诉讼)
4. 有利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节 公安机关的权利
公安机关权力的概念: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规定的职责范围内依 法可以行使的权威性的措施和手段 公安机关四个方面的基本权利:治安行政管理权、刑事司法权、 警械武器权、紧急状态处置权 1. 治安行政管理权
(二)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 量(组织属性)
1、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 2、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刑事执法机关 3、 公安机关具有武装性质
一、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两大基本职能:专政职能、民主职能 (注意与警察的两大基本职能区分开来) 公安机关要强化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可回答“公安机关为什么要 强化公 安机关的民主职能?”)
2
1、 社会转型需要强化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社会转型的需要) 2、 政府职能的转变必然决定强化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由政府职能的
转变决定)
3、 公众民主意识的提高需要强化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公众民主意识
的提高)
4、 强化公安机关民主职能也是公安机关性质决定的(公安机关性质决
定)
第三节 公安机关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公安工作必须碱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怎么做) 1.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2. 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3. 认真履行职责 4. 提高服务质量 5. 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重点对党忠诚:是公安工作的灵魂,是公安工作永恒的主题。

服务人民: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和落脚点。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执法部门,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人民利益。

其主要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犯罪活动;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国籍、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公安工作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管理社会治安、服务群众等方面。

其特点包括:强制性:公安工作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如拘留、逮捕等,以保证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危险性:公安工作需要面对各种危险和复杂的情况,如犯罪行为、自然灾害等。

服务性:公安工作需要为群众提供服务和帮助,如处理群众报警、求助等。

复杂性:公安工作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和问题,如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等。

公安工作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注重群众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工作中,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公安人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保持公正廉洁的形象。

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法乱纪;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公民的隐私权;要认真履行职责,不得玩忽职守;要接受监督和考核,不得违反纪律规定。

要注重自身形象建设,做到文明礼貌、规范用语、热情服务。

《氓》是一首古代民间歌谣,是一首爱情叙事诗。

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民间创作。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特色,不仅以女主人公的遭遇和感受来叙事抒情,而且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如:直言陈述、重章叠句、比兴等。

公安基础知识

公安基础知识

第五章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与基本政策第一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一、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

1、所有公安业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

2、内容: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

3、它完整地表述了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三者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与优势。

4、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被公安法规所确认,并体现在公安人员的纪律中。

二、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内涵(一)指在党委的领导下,把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精神结合起来。

(二)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就是在公安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

这种良好的结合关系建立在双方自觉的基础上。

(三)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就是以公安机关为主导的全方位的结合。

三、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

(一)建立健全警民沟通的信息网络(二)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治安社会防控系统使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工作转化为全体社会公民的责任,尽可能多的依靠发动全社会力量去解决。

(三)建立健全保安科技装备使用机制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形成群众参与与技术装备共同构成的安全防控报警与快速反应网,积极推广适用于民间的公安科技,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

(四)建立健全警察公共关系途径渠道四、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创新途径(一)树立民意主导警务的群众工作理念(二)建立开门评警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作为衡量与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建立为民考评的绩效考评体系。

(三)掌握“三懂四会”群众工作方法“三懂”,指的就是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

“四会”、指的就是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

(四)完善开放型的公安工作社会监督大格局1、完善社区民警与窗口单位民警向辖区群众与服务对象述职制度。

公安基础知识

公安基础知识
单选: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的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蒋介石 C.清政府 D.新中国
(3)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相比的区别
二、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特科、国家政治保卫局(建立时间、情况)
中国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是( )A.中央特科 B.国家政治保卫局 C.“巡警部” D.社会部
2、警察的起源:警察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警察的产生的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讨论“没有警察的国家和没有国家的警察是同样不可思议的
四、公安机关的宗旨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宗旨
《人民警察法》第3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指明了我国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
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积极防范。 二是及时发现和制止。三是坚决打击和惩治。
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一是积极防范和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新时期的新任务)调节群众纠纷是公安基层部门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四是依法进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户籍、交通等)

公安基础知识·第五章

公安基础知识·第五章


五、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政策
• 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是指导人民警察正确办案的一项重 要刑事政策。
• (一)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政策的基本要求 • • • • 1.要忠于事实真相,整个办案过程都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 2.严禁逼供信,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 集证据。 3.废除肉刑和变相肉刑,禁止侮辱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废除 一切法西斯式的审讯方式,给犯罪嫌疑人以人道的待遇。 4.凡有违犯者,必须从纪律上或法律上追究责任。
六、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
• (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政策的含义
•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是指导治安管理处罚的一项基本政策。 处罚是治安管理的必要手段,当罚不罚难以制止治安违法 行为的发生,但处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本人和他人,维护 治安秩序。教育是治安管理的基本手段,处罚是教育的辅 助于段。对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者,我们坚持教育多数, 处罚少数,并且要寓教育于处罚的全过程。
三、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这是一项分化、瓦解和改造犯罪分子有效的刑事政策。
• (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精神 • 惩办并不是一律要严惩,而是依法定罪量刑,即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 事实、情节、危害以及认罪悔改的态度,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 宽大也不是宽大无边,而是按刑法规定,对那些社会危害不大,能够 认罪悔改的犯罪分子,实行宽大处理。 •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出发点是:惩办少数,改造多数,讲究策略, 区别对待。
• (三)贯彻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应注意 的问题
• • 1.注意特定适用范围。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的对象是严 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 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从重从快 不是不讲质量,而是要坚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定性准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从重从快的前提是依法, 要做到准确、及时、合法。 3.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并不意味对 其他刑事犯罪分子一律从宽或不予处罚。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

出题形式不同,但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变的,根据多年来对公安招警试卷的研究,总结了如下必考的知识点。

只要大家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么考相信都能应对自如。

《公安基础知识》共分为八章,其中四、五、六、七这四章是重点要掌握的。

第一章必考的知识点有:警察产生的条件;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公安机关的武装性质;公安机关专项职能的内容;公安机关专项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第二章必考的知识点有: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治安警察的职责;外事警察的职责;边防警察的职责;消防警察的职责;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权的分类;侦查权;刑事强制权;管制权;戒严执行权;第三章必考知识点有:公安工作的含义;公安指挥工作的内容;公安专业工作的内容;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公安工作整体上表现出的特点;第四章必考知识点有: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必要性; 决策领导;党的领导和政府领导的关系;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途径;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第五章必考知识点有:公安工作基本方针;治安工作社会化;几项基本的公安政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政策的基本要求; 严禁逼供信政策的基本要求和意义; “教育多数,处罚少数”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必考知识点有: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 询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尸体检验;搜查;扣押物证、书证;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的概念、适用对象、条件和程序;不适用行政拘留的四类人;治安管理处罚的特点、原则、种类;治安管理处罚中不同年龄人、精神病人、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醉酒人、一人实施数行为、二人以上共同实施行为、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责任;劳动教养、收容教养、强制戒毒的法律依据、对象、期限等;第七章必考知识点有:公安执法监督的分类;监督机构的职责;监督机构的权限;提起公安行政复议的事由;公安赔偿的构成要件;公安赔偿的方式和标准;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监督的途径;行政监察制度(立案监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第八章必考知识点有: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涵义;人民警察意识的内容;人民警察纪律的内容;“五条禁令”的具体内容;人民警察辞退和不得辞退的条件;行政处分的种类;警纪处分;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内务条令》的基本内容;除了上述知识点外,在复习的时候,大家还应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人民警察法》的相关条例作为补充,因为一些选择题的出题往往是根据案例来考查知识点的,因此,相关的法律条款一定要充分掌握才行。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doc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doc
公安基础知识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本节要点:
警察的含义
警察的起源
萌芽时期的警察
古代警察
近代警察
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
我国近代警察的建立
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
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公安机关
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安机关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公安工作遭受严重挫折
新时期公安事业在改革中创新发展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中的治安工作社会化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中警民结合的形式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中公安群众工作信息化的内容
第二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
本节要点:
公安政策的概念
儿项基本的公安政策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具体应用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出发点
公安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
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侦查实验、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 的概念和程序
强制措施的概念、种类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的概念、适用对象、条件和程序
第二节公安行政执法
本节要点:
公安行政执法的概念、特征
公安行政执法的范围
治安管理处罚的特点、原则、种类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特征、构成要件
办理治安案件的执法监督
芳动教养的性质、对象、期限、审批机关及办理芳动教养案件的程序
收容教育的性质、对象、期限、审批机关及审批手续
强制戒毒的法律依据、对象、期限、主管机关及决定强制戒毒的程序
强制戒毒所的工作内容
收容教养的性质及对象
第七章公安执法监督
第一节公安执法监督概述
本节要点: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要点总结归纳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要点总结归纳

公安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要点总结归纳第一章:法律法规基础知识1.法律的概念和特点:法律是国家权力对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行为的总和,具有普遍性、约束性和强制性。

2.法律的分类: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国际法等。

3.法律的层级:宪法最高,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决定、命令等。

4.法律的解释和适用: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宽严相济、适用公正。

第二章:警务知识1.公安机关的概念和职责:维护社会治安、控制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犯罪与侦查: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犯罪的分类,侦查活动的程序和方法。

3.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目的和原则,行政处罚的主体和方法,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和关系。

4.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内部管理的意义和目标,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纪律管理和考核评价。

5.治安防范:基本概念和要求,社会治安形势的判断和分析,治安防范的目标和方法。

第三章:安全防范常识1.个人安全防范: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的基本要点,出行安全注意事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常见诈骗手段。

2.安全防范技巧:防范火灾、爆炸、自然灾害等公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人员进出管理,安全设施的设置和使用。

第四章:刑事法律知识1.罪名与刑事责任:犯罪构成要件,主观故意与责任能力,犯罪与非犯罪行为的区别。

2.刑法的层级和主要犯罪:刑法分为普通刑法和特殊刑法,主要犯罪包括财产犯罪、危害人身犯罪、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等。

3.犯罪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共犯与从犯的区别,故意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累犯与再犯的区别。

第五章:治安管理法律知识1.公安行政管理:公安机关的行政管理职权和行政强制措施,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程序。

2.治安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普通公民、社会组织和管理部门的治安管理职责,对治安违法行为的处置和管理。

第六章:交通法律知识1.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法等的基本内容,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意义和规定。

公安基础知识

公安基础知识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和发展警察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警察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原始社会没有必要设置保护统治关系的警察。

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的问题。

警察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经济条件)2.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协调(阶级条件)3.维护统治秩序和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社会条件)4.国家机器的形成(政治条件)警察按发展阶段分为萌芽警察、古代警察(警察职能由军队、审判机关、行政机关的官吏分别掌管,1.军警不分、警政合一2.行使职权极不严格3.私刑、私狱普遍存在)、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诞生于英国,分为两种警政管理体制1.地方自治,以英国为代表,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2.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1898年湖南巡抚成立湖南保卫局(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1905年清政府设立巡警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1927年蒋介石设立内政部警政司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1.近代警察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集中于警察机关)2.近代警察成为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古代警察军警不分,警政合一)3.近代警察强调法制4.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1927.12-1935中央特科(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1931.11 中央政治保卫局(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1938.5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1939.2社会部(与敌伪特务斗争,进行锄奸宣传、培养锄奸干部)1949.11.1公安部成立第二节公安机关的性质认识公安机关的性质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任务、职权等问题的重要根据。

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公安机关的这一性质表明:1.公安机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公安机关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3.公安机关是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国家机关是由国家权利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等组成《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侦查和执行刑罚的职能,与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互相制约,共同完成惩罚犯罪的任务。

警察学原理第五章 警察的职责与权限 精品

警察学原理第五章  警察的职责与权限 精品


8、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9. 管理户政、国籍、出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 国境内的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10、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 11、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 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 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 12、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第二节警察权限

(一)警察权限的涵义 1.警察权限的概念 警察权限是指由国家法律赋予警察机 关履行职责,进行警务活动时依法采取的 权威性措施和手段的范围。简而言之,警 察权限就是警察权力的范围。

2.警察权力的特点
法定性
警察权力都是由国家法律 规定的,反映了国家意志。 警察权力是以国家暴力为后盾,可依法 采取行政和刑事的强制手段和措施
第五章 警 察 的 职 责 与 权 限
明确警察职责的 含义,明确中国公 安机关和人民警 察的职责
警察的 职责与 权限
明确警察权益的含 义和人民警察的权 利的内容,讨论如何 保护人民警察的合 法权益
职责
权限
学习警察的权限,明 确警察权力行使的 原则,掌握人民警察 权限的具体内容
权益
能力培养:初步培养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依法 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以及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的能力,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和警务实践工作打 下良好的基础。
(三)明确人民警察职责的意义
1.有利于人民警察在管辖范围内依法执行任务, 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防止失职行为的发生。
2.有利于人民警察在管辖范围内依法行使权力, 防止公安机关应当行使而不去行使权力或者越权 行为的发生。 3.有利于人民警察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避免不正确履行职责引起的行政诉讼。 4.有利于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自觉接 受监督,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建设。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 ↓ ↓警察的性质警 察 的 任 务原始社会没有警察社会结构:血缘亲族为基础的氏族公社经济上: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归全体成员,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

政治上:选举制或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社会分裂相会对立的阶级。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出现国家,有了国家就有了警察。

国家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组织,警察是这个组织的执行国家专政职能的工具氏族公社到奴隶制国家不脱离生产,独立的武装力量同时伴有监禁行为,审判行为的萌芽公安机关的和公安机关的与是具有的,的国家警察是一个,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警察和警察机关,它是随着的,也必将随着。

的是有,和: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国家机器的形成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没有专门警察机构,也没有专职警察队伍,,或。

这种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而建立起来的专门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效仿在中世纪建有治安法官制度以英国为代表,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监督以法国为代表,警察由中央统一领导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的产物古代警察职能尚未能集中一个统一专门机关古代警察军警不分,警政合一,没专门的组织古代警察执法不严格,私刑普遍存在。

古代警察没有警察的本质:本质特征警察必须与国体一致,必须与政体一致。

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民利益,治安保障1.资本使社会形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为在和,必然强化警察职能法国建立保安官制度,即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国警察制度2.资本主义商业发展,使城市和,城市3.,毒化了社会风气,。

通过由罗伯特庇尔建立效仿湖南巡抚陈宝箴在成立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保定,天津创办在这是清政府的中央警察机关,也是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把各省市县的警察机关警察机关1.,近代警察的职能独立,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2.,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职警察队伍。

《公安基础知识》大纲的要点含内容

《公安基础知识》大纲的要点含内容

警察的含义。

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国家⾏政⼒量。

警察的产⽣的条件。

第⼀,⽣产⼒的发展、私有制的产⽣,是警察产⽣的经济条件。

第⼆,阶级⽭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的社会条件。

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的政治条件。

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有以下⼏点区别:第⼀,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第⼆,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的专政⼯具之⼀,⾏使专门职权。

第三,近代警察强调了法制。

第四,近代警察有统⼀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

警察的本质。

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的、强制的、特殊的⼿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政⼒量。

警察本质的特点有:第⼀,鲜明的阶级性。

第⼆,⼿段的多样性。

第三,任务的⼴泛性。

警察的基本职能。

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

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构成了警察的基本职能。

公安机关是⼈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民民主专政⼯具这⼀根本属性的要求。

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敌对分⼦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进⾏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

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全意为⼈民服务。

公安机关是⼈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具,是国家治安⾏政和刑事执法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民的重要职责。

⼈民是国家的主⼈,国家的⼀切权利属于⼈民。

公安机关是⼈民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的权利是⼈民赋予的,它执⾏⼈民的意志,维护⼈民的利益。

因此,全⼼全意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

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理范围内,为实现⼀定的⽬标所进⾏的⼯作内容。

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三、保护公民的⼈⾝安全和⼈⾝⾃由;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合法财产;五、预防、制⽌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公安学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要目(根据教学大纲整理)

《公安学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要目(根据教学大纲整理)

《公安学基础理论》主要知识点第一章警察的基本原理懂得什么是警察和警察学;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警察的起源、历史发展;掌握警察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了解公安学的概念、研究对象、性质。

重点:警察的概念;科学的警察起源观;警察的历史特点。

第一节警察与警察学一、警察的概念(一)警察的词义(二)警察的概念警察,即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二、警察学第二节警察的起源与发展一、警察的起源两种对立的警察起源观(一)警察自然起源观:警察与人类共生,并将永远伴随人类。

(二)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原始社会没有国家,也没有警察;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之际,警察与国家同时产生。

二、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二)阶级矛盾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三、警察制度的历史发展(一)古代警察时期1.中西方古代警察职能的产生与发展 2.古代警察的历史特点:(1)无警察之名而行警察之实。

(2)法外行权。

(3)私刑普遍存在。

(二)近代警察时期 1.近代警察的产生与发展2. 近代警察的历史特点:(1)行政职能独立化;(2)组织机构系统化;(3)行使职权法治化;(4)外观标识统一化。

(三)世界警察发展的新趋势第三节公安学一、我国公安学的建立和发展二、公安学的概念我国的公安学是关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的公安工作规律与对策的知识体系。

它是我国长期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所有公安学科的总称。

三、公安学的研究对象公安学的研究对象是:我国公安机关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规律、对策及其历史与现状。

四、公安学的性质公安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交叉的综合性科学,但从总体上说,公安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
第一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
方针:指指导含义;制定方针主体:政党或国家;制定方针目的:指导工作,为实现一定目标和完成一定任务;
公安工作基本方针:指公安各项任务工作都必须遵循共同指导原则;
公安工作基本方针: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基本方针“三关系”:指党的领导、公安机关、人民群众;
基本方针意义:实现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指导方针,是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二、“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内涵
“两结合”:指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两结合”具体内容:(1)结合有目标与利益一致性;(2)公安机关的主导地位;(3)公安工作与依靠群众要全方位结合;
三、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
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具体包括:(P64)
(1)宣传组织群众,帮助群众掌握法律和政策,将群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2)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各项公安专门工作之中,使群众工作成为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3)治安工作社会化;(4)警民结合形式多样化;(5)公安科技群众化;(6)公安群众工作信息化;
第二节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
一、公安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政策: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任务而规定的行为准则和依据;
公安政策:指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公安对策体系组成:公安政策、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公安政策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
公安政策作用包括:①指导作用;②规范作用;③调整作用;
调整作用包括:①调动人民群众治安的积极性;②遏制、制裁违法犯罪分子并促其转化;③强化公安机关的职能;
二、几项基本的公安政策
严肃:指执法必严,使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特别是对于那些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必须严厉打击,绝不手软,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表明对敌斗争和打击犯罪的坚决态度和原则立场;
谨慎:指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得草率,防止偏差,实行严格审批制度、监督制度、坚持有错必纠;
严肃与谨慎的关系:辩证统一;严肃与谨慎总精神:“稳、准、狠”;
“稳”:指注意策略,讲究工作方法,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准”:指打击对象要调查准确,不要出偏差,做到事实准、定性准、量刑准;
“狠”:指依法给犯罪分子以严厉打击,使之受到应有惩罚;
(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出发点是:惩办少数,改造多数,讲究策略,区别对待;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注意问题:(1)要在惩办执行的前提下宽大;(2)要争取多数从宽;(3)当宽则宽,当严则严;(4)要善于从宏观上运用政策的威力;(三)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政策
依法从重: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罚;
依法从快:指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审理案件的时限以内迅速地审结案件;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必要性包括:
(1)维护稳定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3)团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密切警民关系的需要;(4)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从重从快应注意问题:(1)此项政策适用对象: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3)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并不意味着对其他刑事犯罪分子一律从宽或不处罚;
(四)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政策
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办案;
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基本要求包括:
(1)要忠于事实真相,整个办案过程都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2)严禁刑讯逼供,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3)禁止侮辱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给犯罪嫌疑人以人道的待遇;(4)凡有违反者,必须从纪律上或法律上追究责任;
(五)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指处罚是治安管理的必要手段,教育是治安管理的基本手段;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基本要求:(1)以教为主,寓教于罚;(2)教育多数,处罚少数;(3)当罚则罚,罚如其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