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士与知识分子
中国古代的文人与士人阶层
中国古代的文人与士人阶层中国古代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国家,而文人与士人阶层在这个古老而庄严的大陆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人和士人代表了古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阶层,他们凭借着才华和学识,为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的文人与士人阶层进行论述,探究他们的身份地位、教育背景以及他们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一、文人与士人的身份地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与士人阶层身份地位备受重视。
他们通常来自贵族家庭,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文人通常以才华和文学成就为标志,而士人则主要以学识为基础。
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湛的技能,被视为社会精英。
文人与士人不仅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具有影响力,而且在社会交往中享有高度尊重和荣耀。
二、文人与士人的教育背景文人和士人的教育背景是他们成为精英阶层的重要条件。
在古代中国,他们接受了严格的教育训练,学习文学、历史、哲学和礼仪等领域的知识。
他们通常在私塾或官办学校接受教育,并师从名师学习。
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文人与士人还注重个人修养,积极参与诗词竞赛、文学社交活动等,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三、文人与士人对古代社会的影响文人与士人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文化领域,还涵盖了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
首先,文人与士人通过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刻的思想,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他们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
其次,文人与士人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担任了许多重要的政府职位,对国家的决策和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文人与士人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他们以自己的示范作用,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文人与士人阶层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他们以才华和学识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崇敬,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身份地位、严格的教育背景以及对古代社会的积极影响,使得文人与士人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中国古代的士与知识分子
中国古代得“士”与知识分子作者:王彬《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0日 13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崛起了一个特殊得阶层——士,这批优秀之士不仅有知识、有技能,而且关心民瘼,热爱国家,有仁者之心。
这样得士相当于今天得知识分子,但就是其范畴要更宽广。
孔孟二圣对于士得论述不断建构与充实着士得精神价值,不仅对知识分子,而且对中华民族性格得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研究、赓续,使之成为推进我国当代文化建设得重要动力。
士得崛起士,就是中国古代得一个特殊阶层。
士在甲骨文中作“┴”,杨树达训诂:“─”,象征土地;“│”象征秧苗插入田地得形状(《积微居小学述林》),二者接合起来,便就是在田地里劳作得农夫。
士在中国得历史上有一个发展过程。
西周时期,士就是宗法制度得产物。
孟子说:“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孟子·万章下》)把士分为上中下三等。
那么,什么人可以成为士?卿大夫得嫡长子继承父位仍为卿大夫,其余诸弟则成为士;士得嫡长子仍为士,其余诸子便成为庶人了。
在那时,士就是一群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得人群。
到了春秋战国,士得含义再次发生变化,不再与血缘相关,而成为有一定知识与技能得人群。
在这个人群中,涌现了一批优秀之士,她们不仅有知识、有技能,而且关心民瘼,热爱国家,有仁者之心。
技能就是多种多样得,比如学鸡叫也就是一种技能。
简之,有一技之长得人均可以成为士。
这样得士相当于今天得知识分子,但就是其范畴要宽广许多。
在这一时期,诸侯与卿大夫纷纷养士,出现了许多关于士以及养士得故事,在后者,最著名得就是战国四君子: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与齐国得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继承其父田婴得封地于薛(今山东滕县南),孟尝君就是其封号。
《史记》谓其“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对这些投奔她得士,“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
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中国古代对士的定义
中国古代对士的定义
摘要:
1.中国古代士的定义
2.士的历史演变
3.士的社会地位与职责
4.士的精神追求
5.士在现代社会的启示
正文:
中国古代对士的定义包括了知识分子、官员和贵族等阶层,他们既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社会的管理者。
从先秦时期到封建社会,士的定义和角色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发生变化。
在先秦时期,士主要指知识分子,他们通过研究经典和文化,传播道德观念和礼仪制度。
这一时期的士人积极参与政治,为诸侯国出谋划策,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力量。
秦汉以后,随着中央集权的建立,士的定义逐渐扩展为包括官员在内的社会精英。
这一时期的士人除了拥有知识分子的身份外,还担任政府官员,参与国家治理。
他们既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社会的管理者。
在封建社会,士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成为统治阶层的一部分。
他们拥有特权,如免役、免税等,并承担起维护社会秩序、教育民众等职责。
同时,士的选拔制度也日益完善,如科举制度等,为士人提供了晋升的途径。
在精神追求方面,中国古代士人强调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经世致用。
他
们以忠诚、孝顺、仁爱、礼义等品质为立身之本,力求达到个人品德和家国情怀的统一。
同时,他们注重实践,认为学术研究应该服务于社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从士的精神追求中汲取智慧,强调个人品德的培养和社会责任。
同时,现代社会也需要知识分子的批判性思考和创新精神,以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
古代士人的精神
古代士人的精神孙立群▲知识分子有两大构成条件首先,什么是中国古代士人。
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知识分子。
古代的读书人叫儒生、儒士,读书人做官,就叫做士大夫。
现代,知识分子的概念,是指中专水平以上的毕业生,这是在1976年前后制定的。
但是从政治观念、社会观念上看,包括如今海内外专家在研究知识分子时都提出了两个条件,首先是读书、上学,这是最基本的。
还有就是必须要有一颗正直的心,那就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眼睛。
要成为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眼睛,就必须是正直的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热心于对社会作出贡献,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书读得多,却用于做坏事,那就不是知识分子。
我们在研究古代士人时惊讶地发现,中国古代士人恰恰具备着这种精神。
在商周时代,士人处于统治者金字塔的底层。
最上面是王,下面是诸侯,再下面是卿大夫,最下面是士人。
士人必须要服从上层的意愿,人身不自由。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卿大夫纷纷起来了,也给士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机会多了,空间大了,展现才华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春秋战国士人三“自由”春秋战国时代,士人们呈现出三个“自由”的状态。
一个是“流动的自由”,即士人们开始离开家乡四处游荡,“士而怀居不足以士”,也就是说,心里总是怀念家乡的人,不配称为“士”。
真正的士是志在四方,以天下为己任的。
很多人都是在外地创业,发展自己,成就自己的。
比如说为秦孝公变法的商鞅,本来叫卫鞅,是卫国人,后来去魏国,也觉得不如意,最终来到秦国。
那时候,“朝秦暮楚”、“朝三暮四”都是肯定的词。
还有“择业的自由”,可以从内心出发,选择从政、从商、从师,还有像庄子那样什么也不做的,都是从内心出发的喜好,可以充分发挥潜能。
另外还有“思考的自由”,中国古代社会很专制,很多时代都不允许人自由思考。
对王、对天、对地,不能随便质疑,但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士人们开始质疑王、鬼、神,甚至可以批评王,观察社会,思考社会的问题。
这三个自由的成立,成了士人们能够相对独立的大环境。
中国知识分子的士人文化传统
中国知识分子的士人文化传统“知识分子”一词起源于十九世纪得俄国,这一群体由不同得职业人士所构建,对社会作批判,使社会机制加以改进;其成员要积极关注社会现实,“通过妨碍国民思想、塑造政治首领得行为来直截了当干预政治过程,并将此看作他们得道德责任和共同权利.”中国古代尽管没有“知识分子”这一概念,但“士”是与之相接近得一个集团,二者有非常多相同之处.因此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有着悠久得历史文化传统. 论文联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第一次知识分子大论争.持不同世界观、人一辈子观得知识分子群体纷纷对社会体制建构抒发一己之见.儒家盼望君主采取仁政,道家盼望君主无为而治,法家更是与国家机制直截了当融合,为国君颁布法令.尽管诸子政见不同,但总体特性一致:介入社会;盼望以自己得理论模式规划世界,建立起更好得国家机制,使百姓安定富足.他们对自身人格修养要求非常高.孟子提出“我养吾浩然之气”是儒家君子得内在修养要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夫君、相公”是儒家知识分子得人格表现.老、庄则在玄妙得哲学考虑下指导人一辈子境地,盼望人能活得更本真,顺其自然,回归本性.诸子百家建构国家得社会理想,是在对现实生活进行严厉批判后提出来得.面对连年战乱、满目疮痍得现实社会,怎么样才能让人们过上安定得生活,让国家稳定富强,这是诸子通过哲学思辩想要解答得咨询题.在奴隶社会渐趋衰亡,封建社会缓慢建立得过程中,为了实现自己得社会理想,中国古代得知识分子纷纷游讲各个国家得统治者,盼望自己得社会建构理论能被统治者采纳,付诸实践.如今,由于社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知识分子以“立法者”姿态批判社会;而要以自己得思想理论建构社会制度、国家机制,知识分子就必须与执政者联合起来.这一时期,教育体系并不发达,知识得传播媒介只是竹简、绢书,知识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掌握知识得人能参与国家治理机制,成为统治阶级得一员.知识分子对知识得掌握有绝对优势,在思想上认为自己是先进得,以一种权威姿态发言;而百姓因为自己掌握得知识太少,社会又极不稳定,他们无法把握自己得生活,对知识分子得权威性发言表现出依靠性.孔子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确立了士人知识分子得权威地位.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传统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血液中得一部分,同时衍生不止.士人知识分子除了参与政治得功能外,还有一部分进行文学创作,甚至二者互有融合.儒家知识分子做官得同时也进行文学创作,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不胜枚举.在魏文帝曹丕提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后,文学创作得独立地位才得以确立.文学得独立由一位政治家提出来,可见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联系之紧密.由于文学得自觉,文学理论也开始进展起来:晋陆机得《文赋》、梁刘勰得《文心雕龙》等经典文论著作都成书于如今期,为文学得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规划.这是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得“立法”时期.这是对文学创作实践得初步理论、规律总结和指导,促进了文学得进展.文学这一艺术样式自诞生之初就带有审美得自身诉求和社会批判功能.文学创作者一直追求在美得表现之中蕴涵社会批判意识.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采纳儒家典籍考试来选拔官员,儒家思想在士人知识分子得系统学习中深入其心.进入统治阶级内部得士人知识分子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立身准则,心怀苍生,以天下为己任.他们愿为“帝王师”,盼望帝王能采纳自己得治国方略;假如不被帝王观赏,郁郁不得志,或是归隐,或是死谏,都会坚持自己得人文品行.他们直截了当与政治接轨.明末东林党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怀”得思想古已有之.不管是否在统治集团内部,古代士人知识分子都盼望能为国家大事发一己之言.在儒家思想得不断愆衍中,各朝各代又有新得进展.宋朝得理学、明朝得心学基本上在儒家思想内部向更深处进展.有得思想在流传过程中被误解,越来越趋于僵化.这时,从儒家思想内部产生出对立得因子,如明朝李贽以“童心讲”对社会现状、儒家僵化理学思想得批判正是此种表现.这正是知识分子以批判精神看待社会及僵化知识得传承.通过历史心理积淀,士人知识分子对社会发言得传统成为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得深层心理;在专业领域内部发言得同时,中国知识分子始终没有放弃对社会得关注,而是努力争取对社会得发言权.在消费社会中,中国知识分子得身份定位呈现一种张力状态:他们天生坚守弱势群体立场,尽管处于边缘化位置仍论文联盟不放弃对社会不合理现象发出批判得声音;他们越来越强调多元化思想并存,注重分析社会现实,从中作出对自身定位得推断,分析人们在当代快速生活得思想困境.在商品大潮得冲击之下,在知识普及得语境中,人文知识分子地位差不多边缘化,他们只能作为“阐释者”使不同得领域达成交流,以构成完整得社会;然而他们仍没有放弃自己得“立法者”理想性关怀,盼望自己对现实得发言能引起关注,改变社会,坚持面对现实存在发言,以“人文关怀”关注现实咨询题而不是现实关怀,坚持社会良知和道义.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在进行专业领域得研究时,始终关注社会得进展,秉承质疑、批判得士人思想传统,坚持自己对社会现象得发言权.。
士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
11121439张志北士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转变)春秋战国时期,天下扰扰,王室式微,诸侯纷争,社会与文化发生着剧烈的变动,各个利益集团进行着权力与利益的再分配。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局势中,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悄然应时局而生,这就是士阶层。
先秦之士的身份多少有些尴尬,他们介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是最基础的贵族,如庶子张仪、范雎、韩非等;也是最高级的百姓,如门下战国四君子的众多门客、杀猪的朱亥等。
他们并没有大的势力和显赫的地位,但他们的知识能力,他们的能量,以及他们的社会作用,却颇受统治者的关注,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也得到了当时以及后人的一致承认和肯定,封建社会时期的所谓“士农工商”便可见一斑。
礼贤下士。
先秦朝代的更替和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政策、谋略之得失,而政策、谋略主要出于士。
士承接着上下层的联系,统治者为了自己地位的稳定不得不尊士礼士。
魏公子信陵君无忌屈身拜请侯赢,孟尝君好士,"饮食、衣服与之共",《战国策·秦策三》载:"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而欲攻秦,秦王忧”由此足见士的威力。
上层统治者需要士,而士除少数追求某种理想外,多数人则企求步入仕途。
他们下可做乡里小吏,上可为布衣卿相,是官僚阶层的候补者。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著名的如不辱使命的唐雎、慨壮刺秦的荆轲、自荐的毛遂、自刎的侯嬴、毁容吞炭的豫让等人,“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鲜明的特色,为主上排忧是他们的荣耀。
总的来说,先秦之士范围广,百姓中门客、敢效死命者、谋略者,基层贵族等皆称为士。
汉以后的士含义与范围开始变小并明确。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使士有了特定阶层的含义,正如现在生孩子要有出生证一样,大小之士皆由官府确认且多为世袭。
隋唐以后,世袭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开科取士成为士的最主要来源。
宋以后的士主要指文人知识分子,再也不见了仗剑甚至“袖四十斤铁椎”的士。
士人与文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阶层
士人与文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阶层士人与文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阶层一、士人与文人的定义与区别中国古代社会中,士人和文人是两个重要的知识分子阶层。
士人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是指掌握礼制、有政治和军事才能的人士。
而文人一词则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指以才华出众的文学创作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知识分子。
二、士人的社会地位与作用士人在古代中国的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多元作用。
首先,士人是社会的精英,他们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继承和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其次,士人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政府官员的行列,成为统治者的重要依靠。
他们在政治、军事和行政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备较高的社会声望和特权。
三、文人的特点与发展文人是以文学创作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知识分子。
他们通过诗词歌赋、散文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文人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注重情感的抒发,与士人在才华与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在中国古代文人中,以唐代为鼎盛时期。
唐代的文人才华横溢,有“花间派”、“豪放派”等不同的文学流派。
他们以诗为主要创作形式,塑造了许多文学名篇,如《边塞词》、《长恨歌》等。
文人的作品丰富了古代文化遗产,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士人与文人的互动与影响士人和文人并非完全独立的两个阶层,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与互动。
首先,士人们也是文人,他们在政治和行政事务之余,亦会涉及文学创作。
其次,文人们也关注社会政治,他们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社会时事和政治现象的观点。
士人和文人之间的互动,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发展。
五、士人与文人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意义士人与文人作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阶层,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弘扬和传承了儒家思想,推动了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他们的文学创作成就,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底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同时,士人和文人的思想与理念也为后世的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六、士人与文人的现代意义尽管古代社会的士人与文人已经不存在,但他们的影响与意义在现代社会仍然深远。
《笑语问苍天》中国古代士与仕一般指什么人
《笑语问苍天》中国古代⼠与仕⼀般指什么⼈《笑语问苍天》中国古代⼠与仕⼀般指什么⼈“⼠“与”仕“是有区别的。
⼠⼈是中国古代⼈⽂知识分⼦的统称,他们学习知识,传播⽂化,政治上尊王,学术上循道周旋于道与王之间。
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是中国传统⽂化的创造者、传承者。
⼠⼈是古代中国才有的⼀种特殊⾝份,是中华⽂明所独有的⼀个精英社会群体。
仕⼈指的应该是为官者,所谓⼊仕就是⼊官场的意思,仕宦是指做官,仕途是指做官的历程。
据史书,“⼠”,在上古时是掌刑狱之官。
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夫的家⾂。
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的统称。
战国时的“⼠”,有著书⽴说的学⼠,有为知⼰者死的勇⼠,有懂阴阳历算的⽅⼠,有为⼈出谋划策的策⼠等。
如:荆轲为燕太⼦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
“⼠“在不同时期的含义也不⼀样,“⼠农⼯商”的⼠指读书⼈,所有的读书⼈都可以叫做⼠或⼠⼦,“⼠⼤夫”的⼠是夏商周时期的⼀个贵族阶层,战国时候的⼠则是特指⼀群⼈,⽐如唐雎、颜蠲、苏秦、张仪等。
“⼠”,上古掌刑狱之官。
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夫的家⾂。
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的统称。
战国时的“⼠”,有著书⽴说的学⼠,有为知⼰者死的勇⼠,有懂阴阳历算的⽅⼠,有为⼈出谋划策的策⼠等。
“⼠农⼯商”即古代所谓四民,指⼤学⼠、种⽥的、做⼯的、经商的。
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
也是古代四民(⼠、农、⼯、商)之⼀。
春秋时,⼠⼤多为卿⼤夫的家⾂,有的以俸禄为⽣,有的有⾷⽥。
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的通称,是脱离⽣产劳动的读书⼈。
⼠⼈、仕⼈区别为:性质不同、职责不同、地位不同。
性质不同:⼠⼈是中国古代⼈⽂知识分⼦的统称。
仕⼈指的是中国古代为官者。
职责不同:⼠⼈的职责是学习知识,传播⽂化,是中国传统⽂化的创造者、传承者。
仕⼈的职责是⼊官场辅佐朝纲,治理国家,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
地位不同:⼠⼈:⼠⼈的地位⽐仕⼈要低,不⽤参加国家的特定考核,只要读过书就可以属于⼠⼈的范围,数量与仕⼈相⽐较多。
士是中国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独特的阶级
士是中国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独特的阶级。
我们可以粗略地说士是我国的知识分子。
可是这并不是士所包含的涵义。
以及士,士大夫,士君子等一系列的称谓所代表的阶级群体,文化思想,都在我国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下面简要谈谈士的一些特性。
一.先秦的士士在西周时期就已作为一个阶级出现。
它是属于贵族的最低一个阶层。
有人考证士是农夫,这种意义恐怕存在于很远的古代。
到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时期(学术上有称为“哲学的突变时期”),士的地位受到极大的变动。
一方面,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的矛盾导致贵族的衰败,一部分的士就破产成为下层民众了;而新阶级的兴起,一部分有知识有技艺的下层民众就上升为士。
春秋时期的养士之风也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也促进了阶级成分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士可以分为两大类:知识型与技艺型。
知识型的士是指接受过教育的,用一定的文化的,在政治上存在抱负的人。
例如孔子及他的门人。
他们崇尚“道尊于势”,希望通过“道”的实施,改变当时社会的风貌,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见解,百家争鸣也正体现了他们的思想。
技艺型的士是指有一技之长的人,不限于具体的成分。
很好的例子就是鸡鸣狗盗之徒,他们大多深明大义,也不乏无能之辈。
在日后的发展中,知识型的士渐渐成长,而技艺型的士则慢慢消失。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的强烈的变动,固有的思想改变,养士之风淡去,知识型士进入政权,通过政治实现他们的主张。
于是,他们和统治阶级有了一定的联系,但只是对政治提出意见而已,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被采纳,不符合的则被弃而不用。
在一些实际的政治上,并没有太多的改变。
在日后有重要影响的只有两大类思想: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
在秦朝,法家思想受到很好的贯彻,儒家思想虽不受重视,但也有一定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秦朝的灭亡士由于法儒两种思想的对立的结果,个人而言,我是不赞成种说法,当时法家思想受器重,但并不和儒家思想有根本的对立,在政治上就是治国的政策。
秦朝的刑法颇重,与儒家的仁有着对立。
中国古代的士与知识分子
中” , 把 狐 白裘偷 了 回来 . 献 给 了那
位 宠 姬 宠姬 得 到“ 狐 自裘 ” 后“ 为
言昭 王” . 释 放 了盂 尝 君 。 然 而 . 昭
饭 荣 自 己的 并 无 两 样 ,非 常 羞 惭 . 觉 得 自已心胸 狭 窄 . 不 配称 士 .
面安排 … 个记 录员 . 记 载 他 与 士 的
人 人各 自以为孟 尝君 亲 己” 齐愍 王 二 十五 年 . 孟 尝 君被 齐 王 派至 秦 国 ,秦 昭 王欲 聘为 相 . 但 是有 人进 谗 说孟 尝君 是 齐 人 . 如果 任其 为相 . 肯定 会 “ 先 齐 而后 秦 ” 而 对 秦 国不 利 , 昭王 于是把 他 囚禁 起
要宽 广许 多 在 这一 时期 . 诸侯 与 卿 大夫 纷 纷养 士 . 出现 了许 多关 于 士 以及 养
士 的故 事 . 在后 者 。 最 著 名 的 是 战
牲 自己的生命 而 “ 士 以此 多 归 孟
尝君 、 孟 尝君 客无 所择 . 皆善 遇之 。
国 四君 子 : 魏 国信陵君 、 赵 国 平 原 君 、楚 国春 申君 与齐 国 的盂 尝 君 。 孟尝君. 姓田, 名文. 继 承其 父 田婴
徒百 人 ”
注 社 会 与 公 共 事 业 .从 而 超 越 了 个 人与 小 团 体 的 私 力 . 所 以如此 . 是
叫. 那 就 叫吧 !从 而引 动群 鸡 皆鸣 。
的封 地于 薛 ( 今 山东 滕 县 南 ) . 孟尝
君 是其 封号 。 《 史 记》 谓其 “ 在薛 , 招 致诸 侯 宾 客及 亡 人有 罪 者 ” .对这
0 1 7 7 人才资I {
中国古代的“士”与知识分子
的追 水高 J 埘物 质的追求 。
确 地 指 就 足 “ 懂入 ” 。
么,什么世道 ?孔 l J j
。 _ j 1 J
门1 命 是 “ ‘ 厶 道 济l ” ,j 』 丑
过道术掭 皲 人 卜 ,} f 『 Ⅲ ,给 I 谋 1
7 4
小 , 巾 的i f 芏 有 强 烈 的 人『 H j 色
向 能够 甘 使外 时不辱没 同辩 交给
n 勺 使 命 , 也就 灶 “ 使 于 四方 , 不 幡 措 命” :次 一等 级 ,“ 宗 族 称 孝 , 乡党 称
”
,
宗族 r I 1 的 人称 赞 他 孝 顺 父母 ,
木 乡十的人称赞 他 尊敬兄 长 ; 第 等
级, “ 言 必 ,仃 必 果 ” ,说 话讲 信 , 【 _ } j ,
彩,践仃道 的 ¨的,就个 人而 地修 身: 就 国家 . 、 ; ‘ ,足推 行仁政 ,也就 足儒 家通常所 说的 “ 修、 齐、 治 、平” ,
从个人修 身剑i f 『 理 闻 家 , 都 是 通 过 道 认为, { 分 个等级 。第一
等 级 , 不 仪 埘 自己 的 行 为 知 道 益 耻 ,
中 国古代 的 “ 士 "与知识 分子
备 秋战 【 时期, 中
’
越丁
个特 殊 的阶层—— 十 ,这批 优
秀之 { : 仪 仃知 识、有 技 能, m
l 1 . 火 心 民情 , 热 爱 圈 家 , 『 f 之心 。这样 的 十相 当于 今人 n 勺 i J t - ¥ ) - j - . , 足其 范 畴 要 宽』 ‘ 。
2 I 定产 ,不 J 仃 何 ’ 』 : 、 的阶 , 样 的人 才魁 L,而 这样 的上在 家 的官化 上 ,一 定事 知 识分子,没仃1 知识与思 想是他 f 『 J 唯 ‘ 的谋生 r段 , 此 能够坚 、 ¨ i 通达, 人犬 家任职 时也一 定事事通达 。而那 仃 嘘 的人 ,
中国古代的“士”与知识分子
昭王于是把他囚禁起来 “ 谋欲杀之” 。 孟尝君于是向昭王的一位宠姬求救, 宠姬说:“ 妾愿得君狐 白裘。 ” 然而, 孟
尝 君只 有一 件 狐 白裘 , “ 值千金, 天 下 无双” , 但 是 已经 献 给了 昭王 , 再 没 有
西周时期, 士是宗法制度 的产物。 把士
分 为上 、 中、 下 三等 。 那么, 什 么人可 以
群 鸡 皆鸣。 不久秦 兵 追到 , 但 是 孟 尝君
在 这一时期, 诸侯 与卿大夫纷 纷
养士 , 出现了许多关 于士以及养士的 故事 , 在后 者, 最 著名 的是 战国四君 子: 魏国信陵君、 赵 国平原君、 楚国春 申君与齐国的孟尝君。 孟尝君, 姓 田,
名文 , 继 承 其 父 田婴 的封 地 于 薛 ( 今
说: “ 在。 ” 赵 威 后 说 :“ 是 其 为人也 ,
孔 子论 “ 士”
国, 礼崩乐坏 , 礼乐不再 出于天子, 而 是出白诸侯 , 因此孔子斥为天下无道 , 既然统治者不能承担道 , 那 么这个重
作为儒学的开拓者, 孔子有不少对
士的论 述, 《 论语》中总计有 1 5 次。 在
以为 孟尝君 亲己” 。
门客们匆忙逃 跑,“ 夜半至函谷关” ,
“ 关 法 鸡 鸣 而 出 客 ”, 孟 尝君 “ 恐追
之长的人均可 以成为士。 这样的土相当 于今天的知识分子, 但是其范畴要宽广
许 多。
至” , 惶急之 时, 又一个位居下坐的士 说, 他会学鸡叫, 那就 叫吧! 从而引动
齐愍王 二十五年 , 孟尝君 被齐王 派至秦 国, 秦昭王欲聘为相, 但是有人 进谗说孟尝君是齐人, 如果任其为相,
山东滕县南 ) , 孟尝君是其封号。《 史
中国古代的“士”与知识分子
中国古代的“士”与知识分子作者:王彬来源:《决策探索》2017年第04期士的崛起士,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阶层。
西周时期,士是宗法制度的产物。
把士分为上、中、下三等。
那么,什么人可以成为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父位仍为卿大夫,其余诸弟则成为士;士的嫡长子仍为士,其余诸子便成为庶人了。
在那时,士是一群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群。
到了春秋战国,士的含义再次发生变化,不再与血缘相关,而成为有一定知识与技能的人群。
在这个人群中,涌现了一批优秀之士,他们不仅有知识、有技能,而且关心民瘼,热爱国家,有仁者之心。
技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学鸡叫也是一种技能。
简而言之,有一技之长的人均可以成为士。
这样的士相当于今天的知识分子,但是其范畴要宽广许多。
在这一时期,诸侯与卿大夫纷纷养士,出现了许多关于士以及养士的故事,在后者,最著名的是战国四君子: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与齐国的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继承其父田婴的封地于薛(今山东滕县南),孟尝君是其封号。
《史记》谓其“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对这些投奔他的士,“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
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在屏风后面安排一个记录员,记载他与士的对话。
孟尝君对这些人很热情,“问亲戚居处。
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
士还未到家,孟尝君赠送的礼品已经给他的亲朋家人送去了。
有一次,孟尝君招待一位士吃晚饭,人很多,“有一人蔽火光”,挡住了这个士的视线,看不清孟尝君吃什么,“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
看到这个情况,“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这个人见孟尝君的饭菜与自己的并无两样,非常羞惭,觉得自己心胸狭窄,不配称士,乃拔剑“自刭”而亡。
士就是如此有羞耻之心且勇于承担,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而“士以此多归孟尝君。
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
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齐愍王二十五年,孟尝君被齐王派至秦国,秦昭王欲聘为相,但是有人进谗说孟尝君是齐人,如果任其为相,肯定会“先齐而后秦”而对秦国不利,昭王于是把他囚禁起来“谋欲杀之”。
古代知识分子的等级
古代知识分子的等级古代知识分子的等级,指的是古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地位和身份的不同层次。
在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等级主要分为三级:士、贵族和庶民。
首先,士级是最高的知识分子等级。
士人是通过科举考试录取进入官场工作的知识分子。
他们通常具有高超的文学、哲学、历史等知识,在当时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力。
其次,贵族级是次高的知识分子等级。
贵族级知识分子主要是来自贵族背景,他们通过家族背景和人脉关系进入知识领域。
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政治才能,在当时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
最后,庶民级是最低的知识分子等级。
庶民级知识分子主要是来自庶民背景,他们通常是自学成才的知识分子。
由于社会地位较低和经济条件较差,他们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力相对较弱。
总之,古代知识分子的等级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不同等级的知识分子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社会地位,并在不同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士人级知识分子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工作,他们具有高超的文学、哲学、历史等知识,在官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贵族级知识分子则主要是通过家族背景和人脉关系进入知识领域,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政治才能,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庶民级知识分子则主要是自学成才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力相对较弱,但也在文学、哲学、历史等领域有所建树。
总之,古代知识分子的等级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不同等级的知识分子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社会地位,并在不同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综上所述,古代知识分子的等级体现了社会的分层和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
古代什么样的人才被称为“士”
古代什么样的人才被称为“士”来源:剑虹古代知识分子被称为“士”。
何谓“士”?《说文解字》云:“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
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
”对孔子这句话,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有进一步的申说:“学者由博返约,故云推十合一。
”所以,我们可以断言,“士”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要有由博返约的思维能力——换言之,士必须能对五彩缤纷万象丛集的客观世界进行抽象概括,进而探讨其内在规律的能力。
其次,孔子还说过“士志于道”,其意是讲:作为士,他的最高追求应该是道——这道既是客观真理,又是主观道德。
所以,士的双重规定就是:既探求客观真理,又追求道德完善。
这跟西方对知识分子既是真理探求者又是社会良心的双重规定可谓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不过,在古代,“士”分含义显然比知识分子或读书人复杂得多。
从春秋中后期,迟至战国以前,士都是指一个特定的等级。
《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这十等为: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
士上面有王、诸侯、卿大夫,下面有庶民、奴隶。
作为一个等级,士的衣、食、婚、丧都有特定的规范。
到春秋战国交替之际,士才转化为一特定的社会阶层。
从社会角色看,士多数以武士为业。
春秋初,管仲辅佐齐桓公改革,就规定士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军事训练和打仗。
《国语·齐语》说:“春以搜振族,秋以称治兵。
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
”意思是说,士春天以打猎为名进行军事训练;秋天以秋猎的形式进行大部队整训。
这样,打仗时就可以“守则同固,战则同强,使大国之君莫之能御也。
”当年,新文化运动的死敌章士钊就是因为不知道士的这层含义,才闹出了“二桃杀三士”是“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的笑话。
从春秋中后期到战国,士的社会角色逐渐由主要为武士转为主要为文士。
虽然如此,他的功用和指责仍比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复杂得多——阎步克先生指出,“政治等级、亲缘等级和文化等级这三者,在此期是高度重合的;封建士大夫拥有政治权力、文化教育,同时又因亲缘网络而结为一体。
明清时期的士人与文化知识分子
明清时期的士人与文化知识分子明清时期,士人和文化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们承载着思想的火种,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从儒家思想到文化艺术,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士人在明清时期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一群人,他们通常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政治能力。
他们通过考试取得功名,成为政治及文化领域的重要人物。
这些士人面对重重困难,却仍然秉持着儒家思想,在市井生活中努力追求人的完美。
他们不仅在政治上充当着官员的角色,也在文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明代的士人,如杨时、汤守绪等,他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思想为指导,提倡德治。
他们致力于推崇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他们也关注着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提出改革的主张。
他们以立德、守正、务实的精神,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
文化知识分子在明清时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等领域。
他们通过诗词歌赋、戏剧曲艺以及绘画书法等形式,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他们以著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渗透于社会之中,影响着大众的观念和行为。
明末清初,文化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江南文化的兴起。
彭端淑的《圆绛唐传》、沈复的《浮生六记》等作品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他们对于民主和平等的宣扬,使得社会风气逐渐开放,民众的文化需求也随之增长。
这种充满自主精神的文化开拓,为之后民主思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随着明代的灭亡,清朝逐渐取而代之,士人和文化知识分子的地位也有所改变。
清代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革,科举制度逐渐衰落,对于士人的依赖度逐步降低。
但是,清代士人的地位仍然不可忽视。
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一定发言权,还在文化领域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明代文化巨擘王阳明的思想对于清代士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清代心学的兴起。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的士人和文化知识分子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们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南宋时期的知识分子与士人文化
南宋时期的知识分子与士人文化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高峰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士人文化达到了顶峰,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宋时期的知识分子对于文化的追求以及学术研究的热情是无与伦比的。
他们通过研读经典著作、参与科举考试以及与其他知识分子的交流切磋,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在南宋时期,道德伦理观念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加强,知识分子们往往以道德高尚为自己的目标。
南宋时期的知识分子常常以士人的身份示人。
士人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士人的标志是文化修养、道德品质以及人格风度。
南宋时期的士人不仅仅是社会的精英,更是文化的领导者。
他们通常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多的财富,但他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并不特别强烈。
相反,他们更关注自己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品质的建立。
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知识和修养,而不是他人眼中的表面功名。
南宋时期的士人文化非常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他们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士人们主张学术上的创新和发展,追求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们注重实践和行动,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南宋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学者和文化名人,如朱熹、程颢、程颐等,他们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士人文化在南宋时期不仅仅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更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士人们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家庭的和谐。
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培养下一代的人才,使家族的文化得到延续。
此外,士人们还非常关注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
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作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南宋时期的知识分子与士人文化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他们追求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品质的提高,在学术研究、家庭教育和社会公益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宋时期的知识分子和士人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士,不等于知识分子
士,不等于知识分子士,是社会精英,但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精英。
社会精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部分是士。
士是高贵的社会精英,他们之所以高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责任担当,以天下为己任;二、是有学识与做事能力,三、是有道德节操。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士,事也。
”其意思是说,士,是一群时刻准备着,以自己的能力与学识,为社会、家国做事的人。
普通的人去做事,纯粹是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士,不是。
士,把社会、家国的需要,当成自己的第一需要,把天下的事,当成自己的分内事;把自己的私事,反视为次要。
刘宝楠《论语正义》,引清人吴英《经句说》中的话讲:“士初生时,设弧于门左,为将有事于四方也。
膂力方刚,经营四方,士之志也。
”士有志于四方,不愿像苍蝇那样仅仅汲汲于个人的私利,也不愿像狗一样为了一根骨头、一顿饱餐而苟且的活着。
普通人以财富、官位、生活安逸为幸福的标准。
而士,不追求这种世俗的幸福,不以世俗的名利、安逸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是时刻准备着呼应社会及时代的召唤,时刻准备着赴难救危。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安逸的家庭生活,那就不足以为士。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曾子在谈到士的责任时,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的意思是说:作为士人,承担着让天下归仁的沉重责任,所以不能不学习,以增加自己的能力与才干;也不能不磨炼心性,让自己具备坚强的毅力;因为只要生命不息,就要奋斗不止。
诸葛亮自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的就是这种士的精神。
士,不同于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的概念来自西方,在现实的语境中,它的含义相当模糊。
从广义上讲,指一切脑力劳动者,不论其从事人文工作,还是从事工程师、科学研究、社会管理等工作。
从狭义上讲,知识分子指热爱读书,崇尚理性,具有一定人文情怀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分子与职业无关,一个人即便从事教师、医生、律师等脑力工作,如果平日不喜爱读书,不崇尚理性,没有人文情怀,也算不上知识分子。
从中国传统的士说到现在的知识分子
从中国传统的士说到现在的知识分子濂溪公子过年的时候给一个朋友发了一个短信,主要表达了“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个意思,他的回复是“从古到今,由中而外,知识分子都是社会的良心,是人类道德阵地的卫士。
当今之中国,旧的信仰体系已解体,新的信仰体系正在形成,正是我辈大展宏图的良机。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变‘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社会为‘无一不用是书生’的社会,此其时也!愿你我共勉之!”他说的有道理。
余英时先生在他的《士与中国文化》一书的引言里说“今天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
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
这里所用的‘知识分子’一词在西方是具有特殊涵义的,并不是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
这种特殊涵义的‘知识分子’首先也必须是以某一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他可以是教师、新闻工作者、律师、艺术家、文学家、工程师、科学家或任何其他行业的脑力劳动者。
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足条件。
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
所以有人指出,‘知识分子’事实上具有一种宗教承当的精神。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引言第2页)今天西方哪些人这么说的,余英时先生没具体说,我也没资料证明,不过200年前的哲学家康德的观点可以作为证明材料。
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编第三章《纯粹理性的建筑术》(邓晓芒译杨祖陶校 628—641页)中把人类理性的统一系统的认识,归结为为了一个终极目的,并且说“终极目的无非是人类的全部使命,而有关这种使命的哲学就是道德学。
为了道德哲学对于一切其他理性追求的优越地位之故,我们自古以来也一直都把哲学家这个名称同时理解为、并且首先理解为道德学家。
士是指哪一类人
士是指哪一类人
士是指封建社会最基层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庶民。
欧洲有骑士,日本有武士,中国有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士绅阶层。
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统称。
本来可能指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首领和达官显贵的武士。
他们进入阶级社会后,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
在古代,士子是在官府中受教育的,只有士子以上的贵族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所以士子就成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的称谓。
春秋时期,各国战争连绵不绝,士卒的作用增大,车战和武士的作用减小,士的地位也有上有下的变化。
一些清官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巩固自己的地位,极力招徕人出风头,很多人都转向了他们。
也有一些文人办丧事、进贡,或者办工商业,解决经济困难;也有人做私人讲座,传授文化知识。
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出租车。
他们带着活跃的思想周游世界,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出现百家争鸣,促进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战国时期,争霸和吞并的战争更加激烈,于是不断被蒙在鼓里的说客就应运而生了。
他们从一个国家旅行到另一个国家,充当说客,战略家是他们的代表。
这个时候培养各国学者也很流行。
秦汉时期,士人的内涵进一步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士”与知识分子作者:王彬《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0日 13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崛起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士,这批优秀之士不仅有知识、有技能,而且关心民瘼,热爱国家,有仁者之心。
这样的士相当于今天的知识分子,但是其范畴要更宽广。
孔孟二圣对于士的论述不断建构和充实着士的精神价值,不仅对知识分子,而且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研究、赓续,使之成为推进我国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士的崛起士,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阶层。
士在甲骨文中作‚┴‛,杨树达训诂:‚─‛,象征土地;‚│‛象征秧苗插入田地的形状(《积微居小学述林》),二者接合起来,便是在田地里劳作的农夫。
士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发展过程。
西周时期,士是宗法制度的产物。
孟子说:‚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孟子〃万章下》)把士分为上中下三等。
那么,什么人可以成为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父位仍为卿大夫,其余诸弟则成为士;士的嫡长子仍为士,其余诸子便成为庶人了。
在那时,士是一群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群。
到了春秋战国,士的含义再次发生变化,不再与血缘相关,而成为有一定知识与技能的人群。
在这个人群中,涌现了一批优秀之士,他们不仅有知识、有技能,而且关心民瘼,热爱国家,有仁者之心。
技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学鸡叫也是一种技能。
简之,有一技之长的人均可以成为士。
这样的士相当于今天的知识分子,但是其范畴要宽广许多。
在这一时期,诸侯与卿大夫纷纷养士,出现了许多关于士以及养士的故事,在后者,最著名的是战国四君子: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与齐国的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继承其父田婴的封地于薛(今山东滕县南),孟尝君是其封号。
《史记》谓其‚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对这些投奔他的士,‚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
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在屏风后面安排一个记录员,记载他与士的对话。
孟尝君对这些人很热情,‚问亲戚居处。
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
士还未到家,孟尝君赠送的礼品已经给他的亲朋家人送去了。
有一次,孟尝君招待一位士吃晚饭,人很多,‚有一人蔽火光‛,挡住了这个士的视线,看不清孟尝君吃什么,‚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
看到这个情况,‚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这个人见孟尝君的饭菜与自己的并无两样,非常羞惭,觉得自己心胸狭窄,不配称士,乃拔剑‚自刭‛而亡。
士就是如此有羞耻之心且勇于承担,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而‚士以此多归孟尝君。
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
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在孟尝君门下之士中,最著名的是冯谖。
这两个人见面很有戏剧性。
冯谖是‚蹑蹻而见之‛。
蹻,是草鞋;蹑,是穿。
蹑蹻,穿着草鞋去拜见孟尝君,可见冯谖之穷。
孟尝君问他:‚先生远辱,何以教文也?‛这是客气话,背后的含义是:你为什么来我这里?冯谖说:‚闻君好士,以贫身归于君。
‛回答得很坦率,因为贫困所以投奔你。
孟尝君于是把他安排在宿舍里。
十天以后,问冯谖的情况,管宿舍的人说:‚冯先生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缑。
弹其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蒯,是一种水边植物,其茎可以制绳;缑,是缠在剑柄上的线。
古代的士往往佩剑,剑柄上多做装饰,冯谖因为穷,剑柄上没有任何装饰,只好缠着草绳,可见他的窘迫。
那时的士,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是佩剑的。
齐愍王二十五年,孟尝君被齐王派至秦国,秦昭王欲聘为相,但是有人进谗说孟尝君是齐人,如果任其为相,肯定会‚先齐而后秦‛而对秦国不利,昭王于是把他囚禁起来‚谋欲杀之‛。
孟尝君于是向昭王的一位宠姬求救,宠姬说:‚妾愿得君狐白裘‛。
然而,孟尝君只有一件狐白裘,‚值千金,天下无双‛,但是已经献给了昭王,再没有可送的。
孟尝君乃遍问门下之士,结果是‚莫能对‛。
这时,有一个位居最下坐的士说,他可以做到。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把狐白裘偷了回来,献给了那位宠姬。
宠姬得到‚狐白裘‛后‚为言昭王‛,释放了孟尝君。
然而,昭王很快便后悔了,‚使人驰传逐之‛。
孟尝君带着门客们匆忙逃跑,‚夜半至函谷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惶急之时,又一个位居下坐的士说,他会学鸡叫,那就叫吧!从而引动群鸡皆鸣。
不久秦兵追到,但是孟尝君已经出关离开秦国了。
‚鸡鸣狗盗‛的成语便源于此。
《史记〃孟尝君列传》说:‚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
自是之后,客皆服。
‛针对这个故事,北宋的王安石写了一篇《读孟尝君传》,讽刺道:‚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这当然是王安石个人的看法,不足为训。
真实的情况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士作为一个特殊阶层,已然成为社会中独立的中坚力量。
于陵子仲是孟子同时代的士,是齐国稷下学派的重要人物。
一次,齐王派使臣去赵国,叩问孝威太后,也就是赵威后。
赵威后问:‚于陵子仲尚存乎?‛使臣说:‚在。
‛赵威后说:‚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这样的人,上对君主不敬,下不管大夫之家,中不与诸侯友善。
‚那该怎么办呢?‛使臣问。
赵太后说,这样的人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何为至今不杀乎?‛(《战国策》卷二十一《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赵威后的言论代表了当时一部分统治者对于陵子仲这类士的看法,认为他们是国家的危险人物。
于陵子仲这样的士,以道自负,不肯出仕,始终保持士的独立身份,而对当权者保持一种批评的权力。
类似这样身份的士,在战国时期并不罕见,《战国策》卷十一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一位齐国人去看望田骈,说:‚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
‛田骈说:‚子何闻之?‛齐国人回答:我的邻居有一个姑娘,‚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
‛这个姑娘立誓不嫁,但是三十岁时却生了七个儿子,这是怎么回事?田骈反问,这个姑娘和我有什么关系?齐国人笑道:‚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
‛您和这个姑娘一样,说是不做官,但是您比做官的还要富贵,‚訾养千钟,徒百人。
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矣‛。
您虽然没有做官,但是您的富有与排场却超过了官。
这则讥讽士的故事,其真实性虽然难以印证,但却说明了士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他们身份独立,生活富足,有些甚至‚訾养千钟,徒百人‛。
孔子论‚士‛作为儒学的开拓者,孔子有不少对士的论述,《论语》中总计有15次。
在这些论述里,士有两重含义,一是泛指普通人士,计3次;再是类于今之知识分子,共12次,对这部分人,孔子寄予厚望,将他们视为变革社会、恢复周礼的重要因素,故而提出了严格要求与殷切期冀,他认为士应该具有这样的品德:一、有志于道,不贪图物质享受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的志向是道,但是如果这个士认为穿得不好、吃得不好是耻辱的事情,那就不值得和他讨论道了。
在这里,孔子明确指出衡量士的两个准则:第一,追求道;第二,不贪图物质享受。
以孔子自身为例,他虽然生活清贫,但却甘之如饴,他曾经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不仅个人如此,对于安于清贫的弟子,孔子也大加称许,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颜回三个月可以不离开仁德之心,其他弟子只能在短时期内(一天,至多一月)做到。
因此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在这样的处境下,仍然安贫乐道,颜回真的是贤人啊!在孔子的心目中,士不应该为衣食所累,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又说‚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强调对道的追求高于对物质的追求。
那么,什么是道?孔子明确地指出就是‚爱人‛《论语〃颜渊》。
士的使命是‚弘道济民‛,通过道来拯救天下,治理国家,给百姓谋幸福。
与西方不同,中国的道具有强烈的人间色彩,践行道的目的,就个人而言是修身;就国家而言,是推行仁政,也就是儒家通常所说的‚修、齐、治、平‛,从个人修身到治理国家,都是通过道而一以贯之。
二、行己有耻,不辱君命在《论语〃子路》中,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士:‚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孔子认为,士分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不仅对自己的行为知道羞耻,而且能够出使外国时不辱没国君交给的使命,也就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次一等级,‚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本乡土的人称赞他尊敬兄长;第三等级,‚言必信,行必果‛,说话讲信用,行为果断。
这种人浅薄而固执,‚硁硁然小人哉‛——是固执己见的浅薄之人呀,但是也有德行,因此也可以算作士,这是第三等士。
简而言之,孔子认为士分三等,上等或者说优秀之士,要有为国家效劳的能力。
即便是末等之士,也要‚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士的底线。
三、兄弟怡怡,虑以下人《论语〃子路》中有一段子路问士的记载: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
可谓士矣。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切切,恳切;偲偲,嘉勉;怡怡,和悦。
‚朋友切切、偲偲‛,朋友之间应该恳切地批评嘉勉。
‚兄弟怡怡‛,兄弟之间应该和睦相处。
在《论语〃颜渊》中有一节子张与孔子的对话:子张问曰:‚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张问孔子:‚士怎样才叫通达?‛孔子反问他:‚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回答:‚在国家做官时一定有名望,在大夫家任职时一定有名望。
‛孔子不同意这个观点:‚这是名声,不是通达。
所谓通达,是指人品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说的话,观察别人的表情,宽厚包容而谦虚待人。
‛这样的人才是士,而这样的士在国家的官位上,一定事事通达,在大夫家任职时也一定事事通达。
而那些空有虚名的人,表面上赞成仁,行动上却背道而驰,且以仁人自居。
这种人,做官时一定会骗取声誉,在大夫家任职时也一定会骗取声誉。
总而言之,孔子认为,优秀之士应该具有担当精神,宽厚正直、兄弟和睦、谦虚待人的品质。
四、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关于士,孔子还有不少论述,分析起来,孔子最为看重的是士的品德,即:对仁的志向。
仁是道的核心,一方面体现于现实的社会层面,另一方面体现于理想的终极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