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特殊性
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及基本特征
三是我国的工业化建立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十八大提出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要深入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地阐述了工业和其他“三化”的辩证关系,在实现工业化历史阶段中要推进“四化”同步发展。这是新时期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客观规律,也是在新的起点上加快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因此,我们要遵循工业化的客观规律,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确保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当今我们的经济已经进入全球经济,面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双重挑战要统筹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引国外的技术、人才、资金和资源。当务之急要稳住出口,开拓海外市场,支持资源走出去,为我国工业化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中东西部要协调发展。东部地区离不开中西部的资源,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离不开东部的技术人才和市场。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全国整体的概念,不宜提哪个地区已经实现工业化。我们要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工业战略,强化产业政策约束机制,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产业有序转移。依靠产业集聚的发展,带动中东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全国资源优化调配。各地区应该根据环境容量、市场状况、环境情况、产业基础,选准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差别发展。政府要实施差别化政策,防止产业趋同。东部地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中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培育特色优秀产业,建设一批符合新型化要求的园区。
当前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趣很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盲目投资、无序发展、条块分割,在充分发挥企业作用的同时,必须发挥政府引导的作用。比如,整体规划、专项规划,这个企业就搞不了;技术标准、行业规范这些也要靠政府组织。这些事情企业做不了,要靠政府来引导,靠行业协会来做,尤其是要注重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结合。传统产业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技术、装备、人才和市场,新兴产业带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可以说,几乎没有脱离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它们两者应该密切结合。实现工业化,完成上述任务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要靠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
《产业融合与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评介
一
的主题 。信息经济时代为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改造提 供 了新的技术手段 , 即产业融合, 这也为后发地区产 业结 构 的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越发 展提 供 了契机 。新 型工业化 道路 的
核心是 以信息技术改造、 提升传统产业 , 以信息化带 动工业 化 ; 产业 结构 知 识 化跨 越 转 化 的关 键 是 促使
或 地 区改 变 贫 穷 落 后 面 貌 , 向 富裕 的重 要 途 径 。 走
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翻版 , 而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
新 趋势 的 战略创新 。我 国区域经济 发展水 平差 异较
目 前发达 国家 的工业化 已经开始进入后 工业化时 代, 即信息化引领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 。信息化 浪 潮 日益 深刻地 影 响着世 界 的发展和 人类 社会 的进
】O 7
景下 西 部地 区新 型 工业 化 的产 业结 构 升级 和优 化 实 现途 径 及创 新 支 持 。这 些 内容 相 互 联 系 , 成 比较 形 完整 的理 论 体系 。
状, 提出模式 的实现途径 。继 而指 出西部地 区新型 工业化模式的创新支持包括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创 新、 可持续 发展 的创 新 、 力 资 源 开 发 的 战 略 创 新 、 人 科学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
步, 中国必然全 方位 、 深层 次地 融人全 球化 和信 息化
开展四川新型工业化工作成效的经验做法
开展四川新型工业化工作成效的经验做法四川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一直致力于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多年来,四川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
四川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提升了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四川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特别是在能源、冶金、化工和农产品等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四川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同时,四川还积极引进外资和优秀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推动工业的转型升级。
四川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和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在全省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四川将发展重点放在城市群和经济圈建设上,通过加强城市之间的联动和互补,形成了以成都、重庆、绵阳等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带,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四川还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城乡经济的有机衔接。
四川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新型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四川地处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丰富且脆弱。
为了保护环境,四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川还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动工业生产向低碳、环保方向转变。
四川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以人为本,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四川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创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
四川还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四川在开展新型工业化工作方面,通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成渝经济区产业布局的现状、特点
西部地区产业布局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一)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历史演进1、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建国后西部地区产业初步形成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大规模的能源原材料工业项目的建设起步,西部地区的现代产业开始出现。
“一五”和“二五”期间,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西部地区的资源状况,按照“交通先行、基础配套、集中布局、渐次推进”的原则对西部进行了密集的资金投入,拉开了西部工业化建设的序幕,西部地区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网络。
在西部形成了以西安、兰州、成都等城市为依托的新工业基地和若干新的工业中心,如贵州、云南组成的西南工业基地,分布在鄂西、湘西、豫西的机械工业基地,汉中机床、轴承工业区,天水机床、工具、农机工业区,银川仪表、机床制造工业区,西宁机床、内燃机、拖拉机制造工业区,攀枝花钢铁基地,黔西大型煤矿、电力基地,以及西安、成都等新兴技术和高精尖产品生产基地。
西部的工业能力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部分省份一跃成为工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的地区。
同时,“三线建设”还为西部聚集了一大批人才,建立了许多科研教育机构。
1952-1978年,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由1952年21%上升到1975年的46%,且一直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同期,第一产业下降了18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比重变化较小。
这一阶段初步实现了向第二产业占主导转变的产业结构演变。
表 1949-1978年西部地区主要年份三大产业产值结构(%)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西部地区全国西部地区全国西部地区全国1952 50 66 21 15 29 19 1957 40 58 30 23 30 19 1962 40 55 31 24 29 21 1965 38 52 35 30 27 18 1970 35 46 40 36 25 18 1975 32 40 46 41 22 19 资料来源:陆大道、刘毅著:《2000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1953-1976年。
自主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连载三十二)——以西部地区为例
从 空 间和 产 业 上 看
要在大力推
,
西 部 地 区 的科 研 力 量 在 近 年 已 有 了 长 足发展
,
、 、
接掌握生产 的
。
立 足 自主 创 新 技 术 推
,
动 西 部 高新 技 术 产 业 带 建 设 基 础 上
一
重庆等省市
进 传 统产业 的发展 区 际 竞 争 的需要
业
一
既是区域产业 结
,
必 须 以新 型 工 业 化 为 先 导
,
,
缩小
展 中仍 面 临着 不 少 现 实 困难 和 突 出 矛
盾 : 随 着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再 推 动 区 域 经 济 持 续 向前
,
较优 势和 竞争优 势
来
业
,
。
事实证 明
近年
地 区 问差 异
实现 西 部 经 济 社 会 和 谐
粗放 型 的
区 域 内部
,
些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和 自然 条件 较
。
略 实 施 以来
足 发展
,
,
西 部 经 济 社 会 取 得 了长
,
附 加 值 和 市场 竞 争 力
有利 于提 高西
,
恶 劣 的地 区 的 经 济 发 展 明 显 滞 后
,
但 必 须看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西 部 的经 济 发
部 在 区 际 分 工 中 的位 置
形 成新 的 比
、
西 部 各 省 通 过 改造 提 升 传 统产
发展
。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在 维 系 了 多年 后 已 难 以
,
,
新型工业化调研报告
新型工业化调研报告新型工业化调研报告接到这个任务后,我先后深入调查了14家部门、12家企业,带着问题与一些熟悉工业的同志反复探讨,并酝酿和思考了很长时间。
现从四个方面谈点看法:一、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所谓工业化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英国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主要欧美国家在二十世纪初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这些早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是在没有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实现的,一般被称为传统工业化,其特征是技术革命和机器大生产带动了工业的迅速扩张,工业生产基本是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相对于这种传统工业化而言,新型工业化所追求的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三大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用全新的方式和更短的时间,跨越式实现工业现代化。
二、我县与新型工业化的差距1、工业化水平低。
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远没有完成,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而我县工业化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2015年,我县人均GDP5804元(折合786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8.1:27.5:34.4,农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为36.0%,城市化率为22.1%,与工业 1化全面实现阶段人均GDP达到4800~9000美元、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在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在20%以下、城市化率在60%以上的要求相距甚远,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2、产业协作配套能力不强。
企业块头不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93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只有2家,过5000万元的也只有10家,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产业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链缺环多,物流配送薄弱,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
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研发能力弱,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信息化程度很低,生产的大多是原料性产品、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终端产品、拳头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知名品牌,致使我县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
西北五省区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分析
■■■l
关注政府・O E N E省 区新 型 工 业 化 水 平
文/ 吴
一
瑾 吴 一丁
个本质特征 。科学技术可解决工业发 展中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
题, 是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 手段 。 它不仅 反映工业 发展质量 , 也反映工业发展潜力 , 工业经 济发展 的晕要基础 。 是 我们 以万人 科技活动人员数 、 & R D经费支出占 G P比重 、万人技术成果成 D 交额 、 万人 专利 申请授权数等四个指标进行考察。 4经济效益 。 . 新型 _业化强调要增强 工业增长 的经济效益和 L
72%的平 均水平 。 .3 从表 中可 以看 出 , 西北 五省 的
\
指 \ 标
信息化水平综合指数 科技水平综合指数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陕 肃 青 宁 新 西甘 海 夏 疆
8 l1 33 8 .6 69 3 .8 9O 9. 76 7 5 .6 39 8 .8 24 7 .3 05 8. 55 O 9 .2 45 3 .6 62 l8 8 O. 4 7. 42 7 8 .1 63 7 .1 67 8 . 5 .5 6 .9 86 O 6 9 53 7 . 4 .3 82 9 2 6 176 8 .1 1.8 3 9 1.6 5 9 138 O. 9
1 .工业 化发展状 况 。国际 上有三个 重要 的指标 ,即人均
加值率 =( 报告期工业增加值 一上期 业增 加值 ) 上期 工业 增 1 /
加值 。
5资源与环境状况 。 . 新型 工业化 的一个 “ 新特征 ” 是强 凋 就 资源 的合理利 用 , 境的保护和治 理 , 环 注重可持续 发展 。 经过 仔 细研究 ,我们选取单位能源实现工业 总产值指 标来 考察 资源的 利用情况 , 选取工业 “ 三废”排放达标 率和 一业 “ 三废 ” 合利 综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
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地方政府仍然是工业化投资的主体, 都是为了 从利用本地区的资源、 确保本地区劳动者就业和增
加财政收人出发进行考虑的。所以, 西部地区工业 化出现大量低水平盲目 建设和重复建设的现状。 小 钢铁、 小煤厂、 小电力、 小纺织、 小炼油厂、 小酒厂遍 之路。 地开花, 地方政府通过控制资源流出, 对本地区加 一、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工工业进行保护和直接对加工工业进行投资等行 (一)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相对应的 政手段, 迅速促进了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发展。区 是, 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比较低。 域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低、 相似系数颇高、 结构趋于 总之, 西部地区工业化问题突出, 需要采取 我国工业化与发达国家相比, 十分落后, 工业 雷同化。 化还处于一个初期阶段, 正在加速工业化, 落后的 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西部地区更是如此。 前, 目 西部还处在工业化初期 二、 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 阶段。 西部工业化滞后于经济发展, 其表现是西部 (一)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是西部大开发的正确 地区的产业链短、 附加价值低。目 西部地区的 道路选择。 前, 世纪之交实施的西部大开发, 关系全国发展的 工业化程度约为 3 2%, 0 大大低于东部(4 .4 )和 4 % 中 9 . % 的工业化水平。 部(3 4 ) 据测算, 前农产品加 大局, 目 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其实质是要加快 工系数, 东部高达 1.6, 而西部地区仅为 0 4。西部 西部工业化的进程, . 加速西部经济的发展, 西部大 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 .1%,而以农产品为原料 开发的内容都可以而且应当统一到新型工业化道 3 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发展观上应 的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 n .8%, 东部的这两个指 路中去。因此,
西部新型工业化的初始条件、发展路径和政策选择
银行的发展使整个金融市场融为一体 , 它缩短 了国与 将稳定发展 , 网络银行的经济效益会显著提高。 2 网络银行业务将向多样化 、 . 创新化发展。网络 国之间遥远的距离 , 模糊 了国与国 、 洲与洲之 间的地 业务的竞争将变为信誉的主角和技 银行具有灵活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 , 不仅可延伸改造 域界限和文化传统, 传统 的业务 , 而且会不断设计业务新 品种 , 创新业务 术装备水平及服务质量的竞争 , 在传统银行基础上的网 络银行模式近几年可能仍有较 陕发展。纯网络银行经过 方式 , 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 网络银行利用现代金
维普资讯
业 勺 匕白 刀支 台
余件 、 展 甚 口 策 选 择 芡 各 圣季 政
朱 静
也有利于整体推进中国工业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 快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 , 代化进程中艰 巨的历史性任务 。 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 化 、 现代化 的实现步伐。
宽业务范围、 增加业务 收入 , 利用 网上银行为企业和
售产 品和服务 , 如存款产品、 消费信贷 、 保险 、 股票交 魅力就在于它能拉近不同社会之间的距离。 在全球网络 中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势将缩小 , 而决不会拉 易、 资金托管等高级业务 , 并不断进行升级换代 , 拓宽
技术创新空间和领域。
将会有—个大的发展。 融技术, 大力开展网上交易 、 网上支付和清单业务 , 拓 结构调整和休养生息后,
网络银行是现代银行业的发展方 向, 是虚拟现实 世界中的一颗璀璨 明珠 , 引着银行未来 的趋势 。正 指 居 民进行资金余额查询 、 账户转移 、 银行业务通知等 “ 基本业务服务 , 还利用互联 网作为营销渠道 , 交叉 出 如英特尔公司总裁格罗夫指出的那样 , 国际互联网的
新型工业化及其实施路径研究读书记录
《新型工业化及其实施路径研究》读书记录1.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及其背景新型工业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动传统工业化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模式转变。
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工业化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的结果,也是在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传统工业化模式主要依赖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劳动力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但这种模式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新型工业化要求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新型工业化的背景,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贸易的自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产业链和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加速重构。
这使得我们不能再仅仅依靠传统的低成本优势来参与国际竞争,而是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新型工业化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发展模式。
它不仅有助于解决传统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还能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1.1 新型工业化的定义新型工业化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工业化发展模式。
新型工业化强调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发展,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挑战。
新型工业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工业化发展模式。
新型工业化强调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发展,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挑战。
1.2 新型工业化的历史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化进程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的区域差异及原因分析
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的区域差异及原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工业结构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大量的重复建设,资源的浪费越来越严重。
因此,中国的工业结构转型迫在眉睫。
这篇文章将探讨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
一、东部地区的工业优势中国的东部地区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发达的经济和工业,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工业成为了支柱产业。
东部地区的工业带拥有更多的经济与技术资源,成为避风港和“制造中心”,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到该地区寻求发展机会。
另外,东部地区的港口、铁路和公路交通也更加方便,更具有市场的覆盖深度和广度。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东部地区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很多的机遇。
由于人口密度大、经济活动密度和交额密度大,东部地区发展更具规模效应。
二、西部地区的工业潜力西部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销售渠道和资源储备,是未来工业发展的潜力所在。
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包括能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资源拥有很高的价值,特别是在能源和原材料方面。
此外,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也相对充裕。
但是,西部地区在地理环境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交通不便,市场开发受限等。
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缺陷,西部地区的网络和处理能力也需要更强的支持和投入。
三、中部地区的工业发展瓶颈中部地区拥有比较均衡的经济结构和较好的人口基础,但在工业结构上沿用了传统的模式,对现代、高科技等产业的发展不够重视。
在区域竞争力方面,中部地区走的是低价策略,具有市场份额的有限领域竞争力较弱。
此外,中部地区的产品质量问题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也限制了该地区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
为了更好的发展,中部地区应该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努力,借鉴其他区域先进的经验。
四、原因分析1、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地广人多,历史上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工业逐渐形成各自的特点。
中国工业发展质量的区域差异及其分布动态演进
摘要:文章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构建工业发展质量水平的评价体系,利用Dagum 基尼系数分解和非参数估计法分析四大区域工业发展质量的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
结果表明:工业发展质量的总体差异呈缩小态势,东部地区区域内差异最大,中部地区区域内差异最小,区域间差异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区域间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工业发展质量存在极化现象。
工业发展质量的“俱乐部趋同”现象明显。
当相邻省份工业发展质量水平差异较小时,本省工业发展质量水平被拉动向上转移的概率较高。
关键词:工业发展质量水平;Dagum 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可夫链中图分类号:F4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21)01-0092-05中国工业发展质量的区域差异及其分布动态演进邓俊荣,刘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710126)作者简介:邓俊荣(1973—),女,陕西西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刘蓉(1992—),女,陕西延川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高质量发展。
0引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根本要求。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研究中国工业发展质量水平、区域异质性分布以及演进规律,对于突破工业化相关瓶颈、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实现现代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研究从不同角度关联到工业发展质量。
一是效率角度。
郭克莎(1998)[1]从经济效率视角进行研究,认为经济效率高就是经济增长质量好。
而Chen等(1988)[2]利用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工业效益。
二是产业协同的角度。
唐晓华等(2018)[3]分析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总体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程度。
唐红祥等(2019)[4]通过构建中国制造业与国际竞争力互动的模型来分析两类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
三是新型工业化角度,严汉平和白永秀(2003)[5]认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
西部地区工业创新模式研究
李筱 琦
摘 要 :新型 工业化是可持 续发展 经济的重要 内容。本文从 西部地 区工业化发展 的现 状 出发 ,探讨 了西部 工业化 落后 的原 因,指 出西 部工业发展 的多种制 约因素 ,提 出了今后 的发展应 当从 生态学上加 以反思。文申总结 出最适宜西部地 区的工业化模 式即是生 态工业模式 , 并提 出政策建议 :突破传统重工业模式、建立生态工业 圆区、给予生态工业制度上的保障措施及建立生 态补偿机制 。 关键 词 :新 型 工业 化 ;生 态 工 业 ;可持 续发 展
目最求物质 以及高 G D P ,同西方资本主义犯 了同样 的错误 。要锯 决西部 地 区. T业化发展的生态危机 ,我们可 以运用生态学的经济发展观 ,在生
无污染或轻污染的行业成为西部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 。 2 . 促成企业共 生网络的形成 生态工业 园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即共生性 , 一定数量 的企业 在某一 区域共生共存 ,是实现能量多级利用 ,副产品相互交换 的重要前 提和基 础 ,没有 这种共生性 ,实现能量 多级利用及副产品相互交换 的可能性就 会大大降低 。通过共生性园区系统 的整体效益单个企业所 能获得的经济 等效益 的总和 ,在改善 总体效益 的 同时还 能大 幅度 的减少对 环境 的影 响 。因此 ,在生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中 ,必须坚持西部 地区工业园 区化、集 群化和生态化 ,创造环境与条件促成企业共 生网络形成。借鉴 国内外各地 区生态工业园区式 、集群式发展的经验 ,结合 资源优势 ,加 快发展资源节 约、环境友好的新 型工业模式 ,培育零 排放 、低污染 的绿 色新型经济,引进循环经济 ,主要 以电子信息产业 、生物产业 、节能环 保产业、新材料产业 ,主要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3 . 从政策上保障西部地 区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转 型和创新 由于历史积 累及地 理 因素,西部地 区相对 东部地 区工 业化程 度较 低 ,产品层次不高 ,各方面 创新 能力较 弱 ,人 才匮 乏 ,产业 发展 不成 熟 ,产品延伸及升级慢 ,在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下 。工业化发展 模式的几乎不 可借鉴发达地区经验 , 必须创新发展模式。 因此 ,我们要 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优先安排建设项 目,加大金融 信贷支 出,实行税收优 惠政策 ,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 ,吸引和利用好 人才 ,发挥科技的主导作用 ,增加教育投入 ,加强文卫等社会事业 的建 设等 。有时为了生态环境保护 ,工业化发展速度无需过快。也 由于西部 地 区的资金 、技术、人 才瓶颈 给工业化发展 模式转型带来 的不利影 响, 需要 国家战略的层面建立和完善纵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弥补西部地 区因 工 业不发达造成的缺乏 资金引进人才和技术 ,减弱工业发展带来 的不利 影响 ,坚持走生态工业化道路 。( 作 ,西部 的工业基础 日 益庞大 ,对能源 、资源 的需求 不断增加 ,生态风险也随之不断增加 , 这是主要 困扰着西部地 区 工业化继续前进 的原 因之一 。西部地区面临生态保护的隐性政绩 与加 快 工业化 显性政绩 之间的艰难抉择。西部地区在工业化过程 中应 当深刻反 思 ,究竟应何 种工业化发展模式最适宜西部地区的发展 。 目前 ,西部地 区工业化发展是不可持续性 的和生态风险性 的,其原 因就是西部 地区盲
2015西北大学西方经济学导师简介
任保平任保平教授简介任保平,男,1968年10月生,陕西凤县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经济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全国生态经济学会高等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高校《资本论》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议委员,《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匿名审稿人。
德国富特旺根经济技术大学兼职教授、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国家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陕西省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带头人。
近年来围绕中国转型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问题先后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和《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发表论文160余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转摘20余篇,独立出版专著6部,合著、参著8部。
主持欧盟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同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招标项目《经济转型时期工农互促、城乡互动的发展战略研究》(2006)、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研究》(2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招标项目《西部地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战略研究》(2008)等。
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二项,陕西高校人文社科二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西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一项。
在教学方面,为本科生讲授《经济学说史》、《宏观经济学》,国家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主要成员(第二),教育部首批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理论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第二负责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第二,2009),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2007,2009),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2009),2008年获陕西省师德标兵称号,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
关于新型工业化的情况汇报
关于新型工业化的情况汇报新型工业化是指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形态。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首先,新型工业化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我国已经开始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等先进制造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在信息技术方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强大支撑。
同时,我国在绿色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环保措施,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其次,新型工业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东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相对较快,而中西部地区仍然存在发展滞后的情况。
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发展还受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制约,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最后,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大对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支持,提供更多的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
其次,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高端人才,推动新型工业化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最后,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在全国范围内均衡推进,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新型工业化是我国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性,加大力度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西部产业发展趋势
西部产业发展趋势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的腹地和支撑带,自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国家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
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资源。
资源型产业一直是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目前还存在产能过剩和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安全等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实现资源转化和高效利用。
在能源领域,西部地区将加速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
在矿产领域,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治理,推动资源化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装备制造业的崛起随着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进,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迅速崛起。
西部地区具有人工、土地和资源等成本优势,同时政府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项目落地,使得装备制造业成为西部地区的新兴产业。
未来,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将继续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三、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是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和支撑产业,但目前仍存在着农业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流入西部地区的增加,农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西部地区将加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同时,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特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服务业的集聚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部地区的服务业需求不断增加。
西部地区将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服务业的集聚发展。
尤其是金融、旅游、文化、教育、医疗、物流等服务业将成为西部地区的新支柱产业。
同时,加强服务业的创新和技术研发,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产业发展政策的不断充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尤其是国家针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制定西部产业发展的指导原则,通过倾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重点推进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西部产业竞争力,促进了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工作重点之一。
2000年10月,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通知》指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之一,强调了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
该《通知》详细说明了如何具体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中涉及到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包括:中央有关部门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时,要充分体现对西部地区的支持;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特色的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在农业等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优势产业、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农村电网改造贷款和优势产业贷款中金额较大的重点项目,由农业银行总行专项安排和各商业银行总行直贷解决;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生态林、草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鼓励外商投资于西部地区的农业、矿产、旅游等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以及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支持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的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商投资;积极探索以中外合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方式引入外资;鼓励在华外商合资企业到西部地区再投资,其再投资项目外资比例超过25%的,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对外商投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适当放宽外商投资的股比限制;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及出口创汇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国家在国外商业贷款指标安排上给予支持;围绕西部开发的重点任务,加强科技能力建设,组织对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加快重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等。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作者:佘智华来源:《新经济》 2014年第3期佘智华摘要: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工业信息化、科技化、生态化、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影响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因素包括市场机制、技术创新、产业聚集、城市化进程、品牌扩张、资本及人力资源要素等多方面因素。
分析研究影响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制约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影响因素发展对策一、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与特点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向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
具体而言,评价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主要有人均GDP、三大产业产值比、制造业产值占总商品的比重、人口城市化率和三大产业就业比例等五方面的内容。
根据国际工业化发展历程,工业化一般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发布的《工业化蓝皮书》测算,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0,则为前工业化,即没有开始工业化进程。
0到33为工业化初期,34到66为工业化中期,67到99为工业化后期,100则为后工业化阶段。
其中,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又可以分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
以工业化中期主要标志比对,即人均GDP在1200-2400美元之间,一产比重降至20%以下,二产比重大于三产,城镇化率在30%-60%之间。
2010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达66,表明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包括广西、山西、甘肃、云南、贵州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而西藏、新疆、海南等三个边疆省区的工业化水平最低,仍然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
从工业化发展方式看,工业化可分为传统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两种模式。
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的“新”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二是保持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是以充分就业为先导,强调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注重发展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充分就业;四是有完善的市场机制,强调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实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五是政府主导型的工业化,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最大限度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一、一般性西部地区面临的一般发展条件:技术、信息化、资源环境约束等(一)[参考文献] 李建强.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6(04)从西部地区的现实看, 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一是中央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 对西部地区给予了很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5年来, 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累计投入 4600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累计安排 5000多亿元。
二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范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加快, 有利于西部地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促进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建国后的多年开发建设, 西部地区初步建立了一批优势产业和企业。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又相继开工建设了铁路、公路、飞机场、电力、生态等重大项目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发展环境和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四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东、中、西部经济合作更加广泛和紧密, 东部一些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 为西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二)[参考文献] 李建强.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浅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06(05) 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西部地区传统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初级产品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原有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萎缩,新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还没有形成,这给西部工业化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第一,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新的切入点,既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方向,也为西部加速现代化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
西部地区可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工业化,探求具有时代特征的区域发展新模式。
同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给予了很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将推动西部工业逐步走上持续、快速增长的轨道。
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加入WTO,全球范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及升级步伐的加快,有利于西部地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大量机会,而且借此机会西部地区可借鉴先行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充分享受后发优势。
第三,第三次产业革命来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西部地区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创造了条件。
这次产业革命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航空航天技术为核心,西部可利用该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培养新兴产业,最终带动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第四,全国经济形势发展总体良好,我国综合国力已显著增强,国家有能力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开发的支持力度。
可以说,21世纪西部工业化的总体战略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和总体趋势下,东、中、西部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紧密,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有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最后,也应看到西部地区已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快和国家支持力度逐步加大,西部地区也进入了其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建立了以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冶金、建材等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二、特殊性(一) [参考文献]曹海英. 比较优势、比较劣势和西部地区的工业化[J]. 生产力研究. 2009(04)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异质性)——西部地区自然地理状况1、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相比较而存在的优势。
按照林毅夫的比较优势理论来讲,一个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后发展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能。
换句话说,后发展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以有效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为基础。
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优势、国防科技资源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三个方面。
(1)自然资源优势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突出表现在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方面。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品种齐全,总量丰富。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在 1985 年全国 60 种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中,西部地区占全国总储量 70%以上的有 18种,占 50%~70%的有 15 种,占30%~50%的有 11 种,小于 30%的有 16 种。
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不仅总量丰富,人均占有资源量大,而且质量优良,组合较好,潜在价值巨大,具备建立多个全国性大型原材料基地的资源优势,是 21 世纪中国“工业粮食”的战略基地。
此外,西部地区的能源较为丰富,包括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和风能等,是我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国家战略资源调配的重要基地。
在能源结构上,西北以煤为主,西南煤水并重,油在西北,气在西南。
2006 年西部地区石油储量为81 071.71 万吨,占全国总量(包括海域)的 29.62%;天然气储量为 25 036.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包括海域)的 83.43%;煤炭储量为1 658.89 亿吨,占全国总量的 49.74%。
(2)国防科技资源优势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相对于全国来说相对落后。
但是在国防科技资源方面,西部地区却具有比较优势。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组织了大批科技力量进入西部,建成国有企业近3万个,其中大、中型国营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3000多个,形成45个以重大产品为主的专业生产、科研基地和 30个各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城市。
西部地区拥有国防科技工业近一半的重大技术设备和高精尖新设备,尤其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国家累计向西部军工单位投资近300 亿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70 亿元,净值 200 亿元,占西部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总量的42.8%。
目前,西部地区共有国防科技工业直属科研生产单位295个(其中包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占全国军工单位总数的37%,其中,工业企业226个,科研院所59个,大专院校 10所;职工总人数 80.9 万人,占全国军工总数的 46.2%;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5.8 万人,占全国军工总数的 39.7%。
(3)特色资源优势西部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耕地、草地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耕地资源总量虽然相当缺乏,但实现耕地增量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而我国目前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已不多,土地开发潜力较大的主要在西部地区。
此外,西部地区的宜林荒山、荒地和可利用的天然草山、草地等是西部地区相对优势较大的土地资源。
第二,旅游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地貌复杂多变,自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西北大漠风光,青藏高原崇山峻岭,雪域高原,蔚为壮观;西南山清水秀,风光秀丽。
西北地区历史文化人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拥有古“丝绸之路”沿线历史遗迹,如集建筑、绘画、雕塑为一体的敦煌莫高窟和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
此外,作为多民族地区,西部地区具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习俗、民族风情、民族建筑和民族文化艺术。
第三,传统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有众多的民族,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
就饮食资源来讲,受环境、宗教、经济生活和习俗等方面的影响,我国西部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出了丰富而多元的饮食风俗及独特的烹饪文化。
就医药资源来讲,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出丰富的药用动植物资源,同时少数民族医学也有独到的医疗理论、方式和治疗方法。
2、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比较劣势比较劣势是和比较优势相对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专业化生产、分工和贸易中利益分配上的不利地位,这主要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地理与环境、气候与生态、人力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相联系。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比较劣势主要体现在“资源的诅咒”、生态环境脆弱和工业基础薄弱三个方面。
(1)“资源的诅咒”西部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按照一般的认识规律,通过价格放开等方式可以使这种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比较优势的另一面就是比较劣势。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在一份关于2004年~2005年欧洲与独联体的经济状况的报告中说:“虽然原则上说,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但是天赋自然资源与经济表现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实际上过去的经验是有大量情况相反的例子,有时这被称为‘资源的诅咒’。
”这种“资源的诅咒”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单纯依靠资源开发只能给一个地区在一定条件下带来短期的繁荣,而不会形成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依靠资源的发展往往是短暂的,就我国西部地区来讲,已经由于过度开发资源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甚至枯竭。
另一方面,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的地区往往由于过分依赖“资源红利”而形成低级的产业结构,丧失了在制造业、信息业等技术部门的发展动力和机会,从而会陷入边际收益递减的陷阱,出现资源卖的越多越贫困的情况。
(2)生态环境脆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总体趋于恶化,严重制约了其工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度指数居于全国之首。
西部民族地区大多位于我国自然地理结构的第一、二梯度的高原和山地上。
西北地区多为黄土和沙漠,干旱少雨,地面沙化、碱化严重,水资源短缺是其发展的重大障碍。
西南地区多为石山、高山峡谷地带,地形复杂,海拔高,沼泽地、雪山和石灰岩等地形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 93.2%,大于 25 度的耕地占全国的 70%,石漠化面积占全国绝大部分。
生态环境脆弱度计算表明,西部地区绝大部分省区位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其中宁夏、西藏、青海、甘肃和贵州是全国生态最脆弱的五个省区。
其次,西部地区生态危机严重,生态系统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干旱区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江河断流、湖泊干枯、缺水严重、自然灾害增多;超载过牧、草场退化、载畜能力降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荒漠化面积逐年增多,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灾害损失严重。
再次,大型资源开发造成了生态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工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较低技术水平下的粗放经营方式,加上环境管理中权责利关系界定不清、执法不严和管理不善,造成资源开发地区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
(3)工业基础薄弱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
对于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来说,主要面临着以下比较劣势:第一,工业结构不合理。
在工业部门结构上,西部地区轻重工业发展不协调,加工工业薄弱,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国有工业比重高,民营工业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