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_唐廷廷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3 4卷第 1 8期
F o o d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食品毛 } } 究与再发
专题 论述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 6 5 2 1 . 2 0 1 3 . 1 8 . 0 2 8
i mmu n o l o g y,mo l e c u l a r b i o l o y g t e c h n i q u e s or f f a s t d e t e c t i o n o f oo f d b o r n e p a t h o g e n s ,s u mm e d u p s o me n e w
e f f e c t i v e l y me t h o d wa s d e t e c t oo f d b o me pa t h o g e n s. Tr a d i t i o n a l me t h o d s f o r d e t e c t i o n o f oo f d b o r n e p a t h o g e n s
( T e c h n i c a l C e n t e r f o r S a f e t y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P r o d u c t s , T i a n j i n E n t r y - E x i t I n s p e c t i o n &Q u a r a n t i n e B u r e a u ,
Ad v a nc e o n De t e c t i o n o f Fo o d bo r ne Pa t h o g e n i c Ba c t e r i a
PCR技术在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中的研究进展
PCR技术在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食品安全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而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细菌的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等,在实际检测中周期较长,步骤繁琐且工作量大,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监测。
因此,采用快速、准确而简便的食源性致病菌鉴定方法已成为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中重要问题。
随着分子细菌学研究的不断进行,人们对细菌的毒素、侵袭素和毒力岛等毒力因子的认识不断深入,使细菌检测也从表型特征鉴定逐渐向遗传特征鉴定。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优点,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PCR技术简介及原理PCR技术是1985由Mullis等人创立的一项体外核酸扩增技术。
其基本原理就是在体外适宜条件下,以单链DNA为模板,以人工设计与合成的寡核苷酸为引物,利用热稳定的DNA聚合酶按5’~3’方向掺入单核苷酸来特异性地扩增DNA片段。
2 几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PCR研究进展2.1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是肠杆菌科中最重要的病原菌属,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沙门菌食物中毒常占首位或第二位[1],目前共发现2541个血清型。
很多学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尝试利用PCR技术检测食品中以及临床样品和环境中的沙门氏菌[2-3]。
目前,用于PCR检测的靶基因主要包括16S rRNA基因、invA、invB 、invC 、invD 、invE 、hilA、fimA、stn、rfb、agfA、viaB以及与质粒毒力相关的SPV基因等。
其中invA基因是毒力岛SP11基因之一,是产生致病性的关键因子,因此常用来作为PCR检测沙门氏菌的靶基因。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作者:陈秀琴黄梅清郑敏陈少莺来源:《福建农业学报》2018年第04期摘要: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在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中,病原微生物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因此,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对确保食品安全和保障人类健康意义重大。
传统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如微生物培养法和菌落技术法耗时费力,远不能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要求。
目前已报道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如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比较分析各项检测技术的特点,为新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代謝学技术中图分类号:TS 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84(2018)04-Advances on Rapid Detec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s and the ApplicationCHEN Xiuqin,HUANG Meiqing,ZHENG Min,CHEN Shaoying*(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Fujian Animal Diseases Contro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Fuzhou, Fujian350013,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industry, product safety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issue. Amo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food safety, illnesses caused by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is of paramount concern. To prevent or curtail the undesirable incidence from happening, establishment of rapid detection methodologies on foodborne pathogens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measures. Conventional bacterial detection methods, such as culture and colony counting, are time consuming, laborious and inadequate to meet the demand of a modern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rapid detection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which apply the technologies involving immunological, molecular biotechnical and/or biosensing approaches. Thisarticle reviews the methodologies currently available in China and abroad, and compares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associated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Key words: foodborne pathogens; rapid detection; immunological technique;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biosensor; metabolomics analysis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和药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和药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和药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高效、灵敏、特异和可靠的特点,已成为食品和药品微生物检测领域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重点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和药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以PCR技术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对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源进行快速检测,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霉菌和酵母菌等。
PCR技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极低浓度的微生物污染,从而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
PCR技术还可以用来鉴定食品中的潜在病原微生物,如变形虫、弓形虫等,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除了PCR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还包括了基因芯片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效率,还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通过这些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食品企业可以更及时地发现并清除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保障了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品微生物检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药品微生物检测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传统的药品微生物检测方法主要依靠培养技术,其检测过程缓慢、复杂,且存在着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
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利用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等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药品中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
这些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药品微生物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药品生产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质量控制手段。
核酸检测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中的研究进展
核酸检测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中的研究进展孔民路玮王圣涵丁延辉李成 ( 通讯作者)烟台市芝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烟台264000摘要:食源性疾病已是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
在传统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中,免疫学方法和传统培养法具有灵敏度低、检测周期长等不足,已不能满足人类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需求。
随着医疗设备与技术的发展,多种核酸检测方法逐渐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现对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应用中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等进行展开概述,以便为更快速、准确、简单的检测方法提供思路。
关键词:食源性; 致病菌; 核酸检测; 研究进展目前,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1]。
食源性疾病主要是因食用经致病菌、毒素等污染的水或食物而导致的一类疾病,其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2]。
医学现已确认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超过31种。
为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食品供应安全,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食源性致病菌具有重要意义[3]。
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中,免疫学方法和传统培养法是较为常见的两种方法。
免疫学方法具有方便快速、操作简单等特点,但其在应用中灵敏度较低,且易发生漏筛。
传统培养法在应用中具有工作量大、灵敏度低、检测周期长等不足,且每次仅可检出单一菌种。
这两种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需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
随着医疗技术与设备的进步,核酸检测方法逐渐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本文旨在概述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应用核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核酸检测方法核酸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多重PCR(m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核酸依赖性扩增法(NASBA)、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基因芯片法、聚合酶螺旋反应法(PSR)、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等,其主要是通过设计引物或探针对目标病原体特定的RNA或DNA序列进行检测。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在鉴定微生物种属上逐渐显示了强大的能力。
近些年,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而食品微生物检测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阐明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致病菌检测研究中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并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食品致病菌;pcr;基因芯片;基因探针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75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84-02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中,多数的病因是由致病菌引起。
尽管国家有相应的食品中致病菌的检验方法,但是很多检验方法耗时久(3-5天)、技术滞后(血清学),很难应对突发的食品安全事件。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食品检测技术正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时效性短为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1pcr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由美国科学家pe(perkin elmer)公司遗传部的drmullis发明。
pcr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以拟扩增的dna分子为模板,以一对分别与模板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半保留复制的机理沿着模板链延伸直至完成新的dna合成。
通过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可以使目的dna片段得到扩增。
另一方面,新合成的dna 片段也可以作为模板,因而pcr技术可使dna的合成量呈指数型增长。
pcr技术最早应用于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检测,但由于其准确、微量的特点,在食品检测中也逐渐显示出其应用前景。
在最近几年,利用pcr技术检测食品中病原微生物逐渐兴起。
多重pcr是在常规pcr基础上改进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pcr扩增技术,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目的dna片段的方法,采用这一技术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微生物。
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摘 要 :食源性疾病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食源性致病菌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采用一定检
测手段来控制食源性致病菌非常有必要。通过论述目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分析各检测方法的特点,为检测机构
第 2 期 (总 第 4 5 0 期) 2018年 2 月
文 章 编 号 :1 671-9646 (2018) 0 2 b -0 0 5 8 -0 4
农产品加工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No.2 Feb.
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苏 粉 良 u , 李 冰 燕 \ 陈 雨 欣 2, 周 雯 2
或科研机构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供一个参考。
关 键 词 :食 源 性 ;致 病 0 7 .4
文献标志码: A
d o i :10 .16 6 9 3 / k i.1 6 71 -9 6 46 (X ).2 0 1 8.0 2 .0 4 4
Research Progress on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F ood-bom e Bacterial Pathogens
12 免 疫 学 技 术
免疫学技术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会 产 生 相 应 的 信 号 ,通过监测该信号来判断待检样本 中是否有目标物质。
收稿日期:2017-11-24 作者简介:苏 粉 良 (988— ),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微生物检测。
2018年第2 期
苏粉良,等 :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〇 引言
食品安全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由细菌导致的食物中毒的数量占各种食物中毒之首, 食源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食品安全最主要的原因之 一 [1-2]。 常 见 的 食 源 性 致 病 菌 有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沙 门氏菌、志 贺 氏 菌 、霍乱 弧 菌 、副 溶 血 弧 菌 、单核 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出 血 性 大 肠 杆 菌 〇 157:H7 、 空肠 弯 曲 菌 、阪崎克罗诺杆菌等。这些致病菌在食 品中存活、生 长 代 谢引起食品变质,同时有些致病 菌 分 泌 有 毒 物 质 ,直接或间接导致患病。因 此 ,应 用准确有效的检测技术来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具 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法 的先 进性 、灵 敏度 、特异 性 要求 都 更 高 。特别 是 一些 新 的 病原 显 示 与其 他 血清 型 沙 门 氏菌 、单 增 李斯 特 菌等 菌 均无 交 叉反 应 ,
菌 食 源 性疾 病 的发生 ,对检 测 技术 提 出更 高 的要 求 。 为此 ,人们 特 异性 良好 。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 34卷 第5期
基 础 科 学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研究进 展
李凤玲 吕宗德 刘婷婷 黄 鑫 杨 虹
(南京市畜牧 兽医站,江苏南京 21002)
[摘 要 ] 食 源性 致病 菌检 测 的 方法有 很 多种 ,检 测 目标决 定 了检 测 方法 ,本 文详 细地介 绍 了传 统 的培 养基 检 测 方法 、新 型 的检 测技 术 以及 借 助媒 介物 进行检 测等 方法 。
证 。 在美 国 ,主要 机 构是 AOAC (美 国官方 分 析 化学 师 协会 ), 了检 测 沙 门 氏菌 的 核酸 荧 光定 量 PCR方 法 ,此 研 究 为沙 门氏 菌快
通 过 AOAC 认证 的 方法 一般 都被 视 为是 “权 威 或标 准 ” 的方法 。 速检 测试 剂盒 的研 制 打下 了 良好 的基础 。
在 传 统 的鉴 定 方 法 的基 础上 ,不 断地 尝试 研 制 和改 进检 测 设 备 , 2.5 分 子 生 物 学 检 测 方 法
研 究 和 创新 检 测 技 术 ,以 求 快 速 准 确 地 检 测 食 品 中的 微 生 物 含
PCR技 术 是 一项 敏 感性 高 、特 异性 强 且快 速 准 确 的微 生 物 检
[关键词 ] 食 源性 致 病菌 检 测 方法
食 源 性 疾 病 的 预 防 与 控 制 已引 起 了世 界 各 国关 注 。食 源性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第40卷第5期2021年5月分析测试学报FENXI CESHI XUEBAO (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Vol. 44 No. 5617〜627doi : 10. 3969/j. issn. 1004 -4957. 2021. 05. 001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专栏I编者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目前食品市场空前繁荣,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引发了大众的关注和担忧。
但食品(特别是农产品)属于快消品,常规检测方法往往难以有效快速辨别有害物,起不到保护消费者健康的作用。
2215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鼓励基层用符合要求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有害物筛查,从源头保障消费者健康。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优势,满足大批量样品快速检测的需求,在非法添加剂、激素、致病菌、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及有毒化合物等食品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刊特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王建龙教授和华南农业大学的徐振林教授策划了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专栏,组织高质量约稿9篇,充分展示了 “快检”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相关应用。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姚帮本闫 超5,姚 丽2,陈赵然5**,陈 伟2*收稿日期:2222 -12-22;修回日期::。
?)-。
?-)基金项目: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929MK949);安徽省博后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2222B412);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科技计划项目(2919MK937)*通讯作者:陈赵然,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E-maP : ***************陈 伟,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E - maP : ******************(5.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安徽 合肥230055; 2.合肥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摘 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 点。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理论研究·22·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9月THEORY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源性疾病也是逐渐增多,食源性疾病更多的是由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
能够针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相对准确的检测,是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关键性的环节,现在传统的检测技术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耗时长、效率低,所以更加快速和灵敏的新型的检验技术已经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这篇文章对利用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快速、有效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各种最新型的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问题。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分析技术;检测这些年以来,我们面对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
食物中毒案件和人数在逐渐增加,而且大部分食物中毒是因为食源性致病菌所引起的。
根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患食源性疾病的患者中,70%是由致病性微生物所引起的。
所以现阶段对于我们来说,构建起有效的测试致病菌整体的检验体系,并且完成快速的致病菌检测,已经成为防止整个疾病传染以及食品中的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
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方法,基本上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发生的化学反应,也就是抗原与抗体对应以后发生结合。
运用免疫技术的检测方法,把目标致病菌的表面抗原,或者说他们分泌的一些毒素之类的东西作为主要的检测点。
因此它是一种可以利用到我们检测致病菌的方法。
这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平常食品中的致病菌的检测。
比如在酶联免疫吸附这项技术中,它对多种致病菌的灵敏度(敏感程度)以及特异性(特异性能)都比较强,但是对和底物结构相似的化合物有一些错杂的错误匹配反应,很难同时分析很多种成分。
还有在分离技术当中,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食物样品中某些特定病原菌的检出率,如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
但是它的价格相对其他方法来说是比较昂贵的,并且也是容易出现一些交叉错误的反应的,所以还需要通过其他的技术来进行辅助。
代谢学检测技术代谢学检测技术就是在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对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含有的一些底层物质,以及代谢之后产生物质的变化,结合我们能够看到的、了解的一些特点来进行一系列的监控,从而达到我们检验微生物的一个最终目的。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分子学检测方法探讨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分子学检测方法探讨作者:暂无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2011年第9期程池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成了消费者和生产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除了化学添加剂外,致病性微生物也是导致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因素。
致病性微生物(主要是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是食品安全实验室检测中的重要环节,对相关检测技术的探讨也是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关注的内容。
目前比较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包括肠道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Escherichia coliO157:H7)、阪崎肠杆菌(Entero bactersakazaki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对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目前常见的方法有GB4789规定的传统平板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
结合这些检测方法,国内外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型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产品,这些新型检测产品都具有快速、准确及自动化的特点,其中分子生物学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就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分子生物学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结合国外研究数据开展探讨,希望为广大食品微生物检测人员提供参考。
市场上常见的分子生物学致病菌检测平台主要有美国杜邦的BAX系统、BioControl公司的GDS-基因检测系统、Bio-Rad的IQ check检测系统及ABI公司结合其硬件平台推出的检测系统等。
目前所列的检测系统都已进入我们国家并开始在一些大中型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中得到应用。
1.BAX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杜邦所收购的Qualicon(快力康)公司最早推出了BAX系统,该系统也是最早进入我国的快速致病菌分子生物学检测系统。
目前该系统主打机型是BAXQ7,硬件采用了ABI 7500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软件系统及试剂盒,可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属、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肠杆菌、霉菌和酵母菌、弧菌等。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种利用生物分子来进行检测、分析和研究的技术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中。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并且对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1.基于PCR的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扩增特定DNA序列来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
PCR可用于检测致病菌、变质菌和食品腐败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
此外,PCR还可以用于检测传统方法难以分离和检测的微生物,如非典型变形菌、嗜冷菌等。
2.实时荧光PCR:与常规PCR相比,实时荧光PCR可以实时监测PCR扩增的过程,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的优点。
该方法可以实时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并能够快速准确地定量微生物的存在。
此外,实时荧光PCR还可以与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使用,如多重PCR和荧光探针技术,以提高检测效果。
4.基于基因芯片的方法:基因芯片是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多个样本中多个基因组区域的技术,可以用于高通量的微生物检测。
通过基因芯片,可以同时检测和鉴定食品中多个微生物的存在,并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此外,基因芯片还可以用于快速筛选和鉴定食品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
5.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外,分子生物学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其他技术。
例如,流式细胞术可以用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并且能够对样品中细菌的数量、形态和大小等进行精确测量。
此外,分子生物学还可以与其他化学和免疫学方法结合使用,如PCR-ELISA、PCR-RFLP和PCR-DGGE等,以提高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总之,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高效、准确地检测和鉴定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为食品安全的监测和控制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
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食品微生物检测
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食品微生物检测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方法需要涉及繁琐的培养和传统的生化检测技术,而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更加快捷、准确地进行微生物检测。
本文将重点介绍PCR技术和NGS技术这两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首先是PCR技术。
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通过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它利用DNA聚合酶酶、DNA模板、引物和核苷酸等重要物质,在一段时间内循环不断地扩增制定的DNA段。
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非常有用,可以帮助鉴定和检测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
例如,对于食品中的致病菌,比如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可以使用PCR技术对其特定的基因进行扩增和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迅速准确地鉴定出食品中是否存在目标微生物,同时也可以确定其数量和种类。
其次是NGS技术。
NGS(下一代测序)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DNA测序技术,通过并行测序大量DNA片段,实现对整个基因组的高效测序。
NGS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广泛应用。
通过对食品样品中的DNA进行测序,可以快速鉴定和确定其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NGS技术具有高度的分辨率和准确性,可以检测出微生物中的细微变异和突变,这对于追踪食品源头和控制食品污染至关重要。
除了PCR和NGS技术外,还有其他一些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以应用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
例如,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通过添加荧光探针,实时监测PCR反应的扩增过程,并可以帮助快速检测出微生物的存在。
另外,基于DNA芯片的技术也可以用于快速鉴定和检测食品样品中的微生物,这种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微生物种类,具有高效和高通量的特点。
总而言之,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能够提供快速、准确、高效和高通量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护我们的健康。
未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会有更加先进和可靠的检测方法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中。
乳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乳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乳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之一,但其中可能存在食源性致病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乳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和研究。
常见的乳制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针对这些病原菌的检测技术主要有传统培养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快速检测方法等。
传统培养方法是乳制品中常见的菌种检测技术之一。
该方法是通过将样品接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然后观察菌落形态、产生形态等来判断是否存在致病菌。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存在着培养时间长、不易检测到少量目标菌等缺点。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近年来乳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新方法。
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
PCR是一种基于DNA复制的技术,通过特定引物与目标DNA序列互补结合,并利用酶的活性进行DNA扩增。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PCR技术的改进,通过荧光染料和特殊的实时荧光PCR检测仪器可以实时检测特定基因的荧光信号,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目标菌。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检测的优势,但仍然需要进行样品前处理和核酸提取等步骤,且设备和试剂成本较高。
快速检测方法是近年来乳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一类新技术。
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学方法和生物传感技术。
免疫学方法是利用与目标病原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作为探针,通过特定的免疫反应来检测致病菌。
免疫层析试纸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以在数分钟内检测到目标菌。
生物传感技术是基于生物识别原理,通过生物与其他元素的相互作用来检测目标物质。
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荧光免疫分析和电化学生物传感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
这些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等特点,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总结而言,乳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包括传统培养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快速检测方法。
食源性致病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食源性致病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景建洲;李红利;孙新城;胡金强;耿尧;高辉;张华【期刊名称】《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5【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步,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已经发展到了研究生物大分子的阶段。
综观目前出现的一些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新型技术,发现DNA 探针技术、PCR 技术等检测技术,具有敏感、特异和快速的特点,已经成为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重要工具。
未来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将向着高敏感性、高特异性、操作便捷的方向发展,这就依赖于目前已有技术的改进创新、多种检测技术的联合使用及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
【总页数】6页(P27-32)【作者】景建洲;李红利;孙新城;胡金强;耿尧;高辉;张华【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河南省食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1; 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河南省食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1; 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郑州450001;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河南省食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1; 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河南省食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1; 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河南省食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1; 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河南省食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1; 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郑州 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6;TS207.4【相关文献】1.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J], 顾春华;吴霞明2.食源性致病菌多重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J], 索标;汪月霞;艾志录3.肉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J], 倪皓洁;周芷卉;傅玲琳;王翀;张德权;王彦波;李欢4.肉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J], 倪皓洁;周芷卉;傅玲琳;王翀;张德权;王彦波;李欢5.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Ⅱ.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J], 焦振泉;郭云昌;裴晓燕;刘秀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张德福;高乐;张明;杜知心;吕欣然;柏雪;张国清;李学鹏;励建荣【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24(45)13【摘要】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效快速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尤为重要。
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因特异性强、精准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了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nuclear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AA)、基因芯片(gene chip,GC),并对这些技术的应用现状、适用范围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对未来的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总页数】10页(P368-377)【作者】张德福;高乐;张明;杜知心;吕欣然;柏雪;张国清;李学鹏;励建荣【作者单位】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水产技术推广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4.1【相关文献】1.食源性致病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2.食源性致病菌多重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3.CRISPR/Cas系统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新技术中的研究进展4.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5.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子检测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必然会对食品中致病菌的检测提出
越来越高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会有更求。
收 稿 日 期 :2010-09-11 作 者 简 介 :徐 文 君 (1982— ),女 ,助 理 工 程 师 ,硕 士 ,主 要 研 究 方
向为食品检测。 通讯作者:徐春祥(1970—),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研 究 方
向为食品检测。
基本相同, 只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 多条目的 DNA 片段,采用这一技术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微 生物。 其由于具有高效性、系统性、经济简便性等特点,而在 食品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Kawasaki 等应用多重 PCR 技术 同时检测肉制品中沙门氏菌 、 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 O157: H7,其检测敏感度可以达到 40 CFU/kg。 许一平等根据沙门 菌 invA 序 列 ,设 计 3 对 特 异 性 引 物 进 行 多 重 PCR,可 同 时 检测 DNA 的敏感性分别为 10.2,10.2 和 102.0 pg,检测时间 仅需 4 h。 Hwang 等建立了检测 19 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毒 素 基因的多重 PCR 方法,灵敏度为 0.2 pg,并用该方法检测了 143 个从韩国鸡肉和猪肉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品种 ,发 现有 72 个品种至少含有一种毒素基因。
由于基因芯片具有简便快速、高通量、可并行检测、特 异性强等优点,因而在食品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 关于基因芯片分析检测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研究 逐渐增多。 李君文等建立了以基因芯片技术为基础的水中 常见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与鉴定技术 ,其敏感度可到 5.6×105 个/mL。 Anthony 等建立了一种在 4 h 内鉴定致病菌的 快 速 诊断方法。 Carl 等在对 4 种细菌,即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和空肠弯曲菌的检测中采用了基因芯片技术。 随 后,Jenison 等人发明了可视芯片技术,进一步简化了基因芯 片的操作步骤。 赵金毅等人成功地用该技术检测了食品中 常见的 6 种致病菌,包括: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 菌、汤卜逊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 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这些检测方法的敏感度高 于传统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并且节省了大量时间,提 高了诊断效率。
食源性致病菌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食源性致病菌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史贤明;索标
【期刊名称】《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有超过30亿人次患食源性疾病,其中腹泻病例就多达15亿例,有220万人因此而死亡,包括180万儿童.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对于确保食品供应链的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能够造成食源性疾病的因素主要包括:(1)环境污染物,如汞、镉、铅等重金属及其他工业排放废弃物质;(2)农用化学污染物,如农药、兽药残留以及饲料添加剂等;(3)生物污染物,如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等.
【总页数】6页(P36-41)
【作者】史贤明;索标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食源性致病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J], 景建洲;李红利;孙新城;胡金强;耿尧;高辉;张华
2.食源性致病菌多重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J], 索标;汪月霞;艾志录
3.分子检测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J], 徐文君;周玮;徐春祥
4.肉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J], 倪皓洁;周芷卉;傅玲琳;王翀;张德权;
王彦波;李欢
5.肉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J], 倪皓洁;周芷卉;傅玲琳;王翀;张德权;王彦波;李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新进展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新进展
唐俊妮;汤承
【期刊名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6(042)002
【摘要】最近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手段以及致病因子控制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基因组序列以及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工具的广泛应用,为病原微生物遗传学和生理学提供了丰富信息,也为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和控制研究提供了大量新手段.主要针对最近关于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的是为食品安全管理以及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控制策略提供技术支撑和带来一些新思考.
【总页数】12页(P139-150)
【作者】唐俊妮;汤承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5.5;TS201.3
【相关文献】
1.PCR技术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J], 张阳
2.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与控制技术 [J], 柏旭;张倩茹
MP技术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J], 陈传;凌霄;郭震;邵筱;张如胜;
魏泉德
4.食源性微生物检测及溯源研究进展 [J], 粟丽千;张伦;王建;卢雪梅
5.量子点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J], 周娟;贾恩礼;孔宪波;杜亮;刘立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i
n gl e t o mu l t pl e d e t e c t io n a n d
i
r e se a r c h
re s u lt s o f r a i d a nd h i h p g
-
t hr ou rom s tu d ie s a t h om e a nd ab roa d g hp ut de t e c t io n o f fo od b orn e pa t h og e n s f
研究 进 展
唐 廷廷
(1
.
1
>
3
,
韩国 全 、
,
王利娜
;
2
,
肖
玲
、
王 成程
\
文
,
昕
成都
1
四 川 农 业 大 学食 品 学 院 雅 安
3
.
6 2 50 1 4
2
.
四 川 省 成 都市食 品 药 品 检 验 研 究 院
,
6 1 0 00 0
;
重 庆 三 峡职业 学 院 农 林科 技 系
-
.
K E Y WORD S
:
m o le c u l a r b io l o ic a l g
t ec
hn ol o
gy
;
oo f
db o r n e pat h og e n s
;
d e tec t i on me t ho d
;
et f o od saf
y
[ 1
^ ^^ * ^
包 括沙 门 氏 菌
、
、
片段
一 ,
方面 保 留 单
一
检
大类 细 菌
]
。
大
。
f ff ff
面又
°
肠 杆菌 金 黄 觸 萄 賴
、
单醉臟 氏 菌 志 慨 菌 等
,
難 疾 病控 麵 防 中 心 爆 发 20
1
(
C D C) 统计
,
美国
1
201 2
 ̄
20
15
?
通讯作 者
:
韩 国 全 博 士 副 研究 员
, ,
,
主要 研究 方 向 为 微 生 物 与 食 品 安 全
u an
,
,
农 产 品 加 工与 品 质 控制
,
。
E
-
ma i l
:
ha ns
98 0 3 0 6
_
@s
i
ca u e du c n
.
.
^
C o r re s p o nd
i
i
ng a ut h o r HA N Guo
第
20
1
7
卷 第年9 9源自期 食 品rn al
安 全 质 量 检 测 学 报Vd
.
7
N〇
,
.
9
6
月 J ou
o f Fo od S afet y a nd Qu al i t
y
S ep
.
2 01 6
分 子 生 物 学 技 术 在 食 源 性 致 病 菌 检测 中 的
由 此可 见
,
食源
i
性 疾 病 的 驗 雜驗 食 離 麵節 染 卿 相 关 酿
,
■酿诺 克 李
^
關在
。
何 检 査 出 食 源 性 致病菌 的 存 在 已 成 为 控 制食 品 安 全 的 关键
之
" 一
有 效 保 证 了 李斯 特 氏 菌种 属 的 鉴 定
强 世龙 等
^ 以 副溶 血
,
速
、
高通
。
分 子生 物 学 技术 食 源 性 致 病 菌 检 测 方 法 食 品 安 全
;
R e s e ar c h
p ro g re s s of m o l ec u l a r b i ol o gy t ec h n i q u e s on de t e ct i n g fo o db o r n e
.
t ec
h no l og y w h ic h p o s s e s se s th e a dv a n ta
g
e s o f
hi g h s e n s i ti v it y
,
hi
g h sp e
c i f i c it
y
ra
,
p id
a n d ea s
y
,
a n d t im e
7
卷
1
9 88
年 首次 由
一
C h amb e r
,
li
an
等提 出
[
7
]
,
其是 多 对 引 物 同 时
,
1
引
言存 在 个 反 应 体 系 进而 实 现 不 同 模板 的 扩 增 获得 目
的
^ W ^fo o db om e
而 导 致人 类 发 生 麵 的
、
-
pat ho g e n)
t
。
,
,
通过 分 析 不 同 基 随 的 区 别 以 达 到 鉴 定 的
的
[
4]
。
随着 社
,
会 的发展
中 国进
201 8
,
市 场 贸 易 的 活 跃 据美 国 食 品 工 业 协 会麵
,
口食
品 的 销量 将 以 每 年
1
5
% 的 速度 高 速 增 长
[
,
到
C
I
胃
出 弧 菌 属 共 有 的基 因 序 列
-
i
i
,
in c l
ud in g t ra di ti on a l
ec hn o l og y, ge n e
P CR
,
mu lt i p le P C R
l iq u i d
,
re al
-
ti
me
f l
u ore sc e n t q ua n t it at iv e P C R
万州
4 04
1
55
)
摘
要
:
食 源性 致病 菌 是 导 致 食 源 性 疾病 的 重 要 爆 发根 源 之
、
一
。
分 子生 物 学 检 测 技术 因 其敏 感性 强 特 异 性 高
、
、
快 速 简便
省 时省 力 等 优 点
,
在 食 源 性 致 病 菌 的 鉴 定 与 检 测 中 扮 演 着重 要 角 色
-
s a v in
g
,
a nd
s
o on
l i m o rtan t ro l e in i de n t i fi c at io n a n d d e t e ct i on o f f oo d b o r ne p a th o g e ns T hi s p ap e r e lab or at e d p ays an p
i
ve rs ity, No 4 6
.
,
X nk an g R o ad Yuche ng D
,
i
s t ri c t,
Ya
'
a n6 2 5 0 1 4
,
Ch
i
na
.
E ma
-
i
9 80 3 0 6
@
du c n
34 9 8
食 品 安全质 量检 测 学 报
第
- .
s o o d b orn e p at h og e n s y st e m at ic a ll y th e m ol e c ul ar b ol og y t e c hn qu e a d op t e d in d e t e c ti on o f f
g
6 1 0 00 0
,
Ch
i
na
3
Dep a rt m e n
o fA gri cu lt ure a nd
5 5,
Fo re s try Cho ngq
i
h g T re e
Go r a nz h ou ge s Co l le ge W
,
4 04
1
Ch
i
na
)
p a th o g e n s
T A NG T ng T n g
-
1
3
,
*
i
i
H A N G uo Qu a n
-
1
,
WAN
Li
-
Na
2
,
XI AO L
i
ng
1
,
WAN G C h en g C h e ng ^ WE N X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