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现状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概述
肺容量伤
• 高容积通气均能产生高通透性肺水肿,而高压低容通 气则无肺损伤发生,因此认为气压伤实质上为容积性 肺损伤 (volume damage),其形成主要与过大的吸 气末肺容积对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的过度牵拉有关。
• 其发生是因为因为在肺损伤(ALI)或ARDS等肺疾患 时,肺组织 受累的不均一性,使大潮气量气体都流向 正常肺泡,高容积通气可导致肺泡过度牵拉而使肺泡 毛细血管膜破裂,因此,容积伤大多发生于相对健康 的肺泡,引起新的 肺损伤。
吸气末肺容量(VEI)
VEI测定方法
肺容量 VT VEI Vtrap FRC
T
机械通气策略
吸气末肺容量(VEI)
• 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 可用于调节机械通气的吸、呼气时间和 支持水平 • 测定需用肌松剂、容量测定计、暂停呼 吸 • 目标VEI <20ml/kg
推荐参数
机械通气策略
起始参数 M:定容或SIMV、VT:≤8~10ml/kg、R:10~12/min、 PEEP:0、 VI:100L/min、 FiO2:1.0(逐渐降至0.6,维持SaO2>95%) Y Y 继续 Y pH>7.20 Pplat <2.94Kpa N N
上游段 肺泡内压 (PEEPi)
• 肺过度充气
FRC接近压力—容积曲线高位拐点
V
FRC
P
机械通气的基本矛盾
加重气体残留
机械通气治疗的特点
• 通气阻力明显提高
原因:严重气道阻塞、PEEPi、过度充气 对策:①选用定容通气 ②提高吸气流速、延长呼气时间 ③减慢呼吸频率
机械通气治疗的特点
• 动态过度充气
危重哮喘机械 通气治疗的特点
• PaCO2一般不超过90mmHg • PaCO2最高不超过150mmHg • 推荐pH>7.15~7.20,可用碱性药物 • 颅内高压、脑水肿禁用 心功能不全慎用
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现状
一
、
泡 内的液 体移 位到 间质 腔 , 而 缩短 氧 交 换 的 弥散 从 距 离 ;⑤ 加 压 气流 可使 气道 内泡 沫破 碎 , 利 于气 有 体交 换 。纠正 低 氧 血 症 有 利 于 重要 脏 器 组 织 的 摄 氧和 纠正血 流动 力学 的障碍 。 NP V能够 降低 气 管 插 管 的风 险 , IP 明显 的提 高 氧和, 降低 呼 吸功 , 加心 输 出量 l。 增 1 。相 比之 下 , 气 管插管 ( noaha iu ao , T) edt celn btn E I 由于其 存在 r t i 定 的并 发 征 , 肺 部 感染 、 如 支气 管 胸 膜 瘘 等 , 患 对 者 存在一 定 的危 险性 , N P V适 用范 围更 广 _ 故 IP 1 。
i a ut e the r a l r n c e lf a tf iu e
吴 海 蓉
【 关键词 】 无创机械通气 ; 肺 ; 心力衰竭
中 图 法 分 类 号 :R 6 5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急 性 左 心 衰 竭 ( ct l that a ue L ) aue e er fi r ,A HF f l
疗效 有 限 , 部分 患者 出现严 重 呼吸循 环衰 竭 , 情危 病 重 , 救不 及 时常可 危及生命 。既往 出现 A H 抢 L F时 , 常 等到药 物治疗 效 果 欠佳 , 情 加 重 时 才使 用 机 械 病
。
效 不佳 , 单纯 氧疗 及药 物治疗 效果 也不 满意 , 因而 及 早 提供 有效 的机械 通气 治疗 至关 重要 。临床 研究 表 明机械 通气 ( ehncl etao ) 不但患 者 的氧 m cai nitn 后 a v li 合 和通 气功 能有显 著 的恢 复 , 且 血 流动 力 学 也 趋 而 稳定 。适 时使用 机械 通气 呼 吸支 持治 疗可及 时 纠正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通气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
1、 气压伤,包括气胸、纵隔气肿、诊断 靠体检、床边X线。处理:闭式引流、减 低气道压、或改用高频通气。 2.低血压,补充血容量。 3.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气管狭窄、 出血、粘液填塞、气管破裂、插管太深。 4.消化道出血,黄疸。
撤机
指标:能否成功撤机要取决于原发病是否得到 成功治疗,诱发呼衰的原因是否去除,也就是促 使你给病人使用呼吸机的原因有没有除去.一般 来讲病人神志清楚,临床情况明显好转,再结合 必要的生理指标的符合,则考虑撤机。
应用指证
临床指证:经一般处理,给氧、药物治疗等效 果不佳,病情继续恶化。
生理学指标:潮气量 3 ml/kg; 呼吸频率 35 次 /分; 肺活量 10~15ml/kg;最大吸气压 (PaO2(MIFPI)O2(0.5-)20~6.-7kP25ac(m5H02mOm)H;g)VD;/VTP0(.6A;—a) O2(FIO2=1. 0)46~60kPa(350~450 mmHg) ; P外aC;氧O2合6指.7~数8k2P0a0(。50~60mmHg)(COPD) 除
其它模式
反比通气(IRV Inverse ratio Ventilation);分钟 指令通气(MMV Minute Mandatory Ventilation);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 (APRV Airway Lung Pressure Release Ventilation );分侧肺通气 (ILV Independent Lung Ventilation ) ;压力调 节容量控制(PRVC Pressure Regulated Volume Controlled);容量支持通气(VSV Volume Support Ventilation );俯卧位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成人应用机械通气的生理学指标
通气力学
呼吸频率 每分通气量 最大吸气压 肺活量 >35次/min <3或>20L/min < 20cmH2O(绝对值) <15ml/kg
<50mmHg >50~60mmHg <200 >350~450mmHg
气体交换
PaO2(FiO2>0.6) PaCO2 PaO2/FiO2 P(A-a)O2(FiO2=1.0 )
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应用IPPV的另一适应证, 其作用机制是在患者心输出量严重减低的 情况下,降低氧耗。Aubier等在心源性休 克犬模型上进行了研究:自主呼吸组在3小 时的自主呼吸试验过程中全部死亡,而另 一组除加用机械通气外,其余处理完全一 样,结果全部存活。
心源性休克
在对28例心源性休克应用主动脉球 囊泵治疗的非随机对照研究中,加用 气管插管和PEEP行正压通气的患者比 未用呼吸辅助的患者有更多的撤除主 动脉球囊的成功率(10例通气者的9例 对18例未通气者中的5例。此结果提示 但尚不能确定心源性休克作为IPPV的 独立适应证。
每一位机械通气者是否都需要 气管插管?
20+年前答案也许是肯定的, 但今天,无创通气已较普遍应用, 并已有前瞻性对照研究证明, COPD急性加重患者,有相当一部 分经NPPV后可避免IPPV,并缩短 住ICU时间,减少费用。
每一位气管插管患者是否都需 要机械通气?
有些患者,例如上气道阻塞(急性会 厌炎等)和不能有效廓清气道(严重球麻 痹,不能有效咳痰等),也许需要建立人 工气道,但其通气能力是基本正常的,并 不需要通气辅助,但要考虑气管插管阻力 增加对患者的影响。有些ICU在插管后常 规给予机械通气,加用低水平(5~8cmH2O) 的压力支持(PSV)。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用呼吸机对病人进行人工通气,支持病人肺的呼吸功能,称为机械通气。
【目的】1.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要求。
2.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3.减少呼吸肌的做功。
4.肺内雾化吸入治疗。
5.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开胸术后或败血症、休克、严重创伤情况下的呼吸衰竭预防性治疗。
【适应证】1.严重通气不足:如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中枢性呼吸衰竭如麻醉药中毒、呼吸肌麻痹等。
2.严重换气障碍同时合并通气功能障碍:如老年人肺部感染、婴儿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水肿给氧无效时。
3.其它:胸部和心脏手术、严重胸部创伤时预防呼吸衰竭。
【禁忌证】凡是病人出现呼吸衰竭,都应进行机械通气。
严格上讲,用呼吸机治疗没有绝对的禁忌证。
对于一些特殊疾病,需要采取一定的必要措施才能进行机械通气或采取特殊的通气方式,否则给病人带来不利。
以下情况属于相对禁忌证。
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3.张力性气胸。
肺气肿合并心肌梗死。
4.心肌梗死继发的呼吸衰竭。
【呼吸机的种类和选择】机械通气装置即呼吸机,有如下类型:1.定容型(容量转换型) 能提供预定的潮气量,通气量稳定,受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影响小,适用于气道阻力大、经常变动或无自主呼吸的危重患者。
2.定压型(压力转换型) 输送气体到肺内,当压力达到预定数值后,气流即中止。
其潮气量受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影响较大,但结构简单、同步性能好,适用于有一定自主呼吸、病情较轻的患者。
3.定时型(时间转换型) 能按预定吸气时间送气入肺。
通气量一般较稳定,具有定容和定压两型的一些特点。
4.高频通气机能提供大于正常呼吸频率2倍以上而潮气量小于解剖无效腔的机械通气方式。
用于不适于建立人工气道的外科手术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的治疗。
5.简易球囊式呼吸器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低廉。
由于全系手工操作,其工作参数不易掌握。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机械通气是指通过机械装置给予病人持续、正压的气道通气,是临床上治疗呼吸衰竭和危重病人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广泛,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重症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等。
本文将介绍机械通气的主要临床应用及其相关内容。
一、机械通气的适应症机械通气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 呼吸衰竭:包括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和慢性呼吸功能不全。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常见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源性肺水肿、严重的肺炎等疾病。
慢性呼吸功能不全主要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2. 大面积烧伤或创伤:大面积烧伤或创伤可能导致胸部压力增高,从而影响呼吸功能,机械通气可改善呼吸衰竭症状。
3. 麻醉和手术:麻醉和手术过程中,通过机械通气可维持气道通畅和呼吸功能。
二、机械通气的模式机械通气的模式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和病情判断,选择合适的模式对于治疗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其中一些常用的模式包括:1. 控制通气(CMV):通气模式中最常用的一种,通过设定好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机器可以为病人提供固定的通气。
2. 辅助控制通气(ACV):在控制通气的基础上,鼓励患者主动的呼吸。
3. 压力支持通气(PSV):在每一次呼吸开始时,机器会提供一定的压力,辅助患者呼吸。
4. 增强压力通气(APV):与PSV类似,但是在每次呼吸开始时提供的压力比PSV更高。
三、机械通气的机器和装置机械通气的机器和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呼吸机:呼吸机是机械通气的核心设备,可以调节和维持氧气和空气的流量、潮气量和呼吸频率。
2. 呼吸机管道:呼吸机管道用于输送气体到病人的呼吸道。
3. 面罩和气氛:面罩和气氛是用于给予病人氧气和空气的装置,可以通过这些装置调整氧气浓度和湿化气体。
四、机械通气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机械通气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操作,需要严格的监测和管理。
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气源感染: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和面罩,保持机器的清洁和消毒。
机械通气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压力支持通气
根据患者的呼吸努力,提供一 定程度的气流支持,适用于能 均衡吸气及呼气肌力的患者。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和风险
1 肺损伤
过度通气或过度压力可能 导致肺组织损伤。
2 气胸
过度压力可能导致气体通 过损伤的肺泡进入胸腔。
3 泌尿系统并发症
长时间机械通气可能导致 泌尿系统感染和功能损害。
机械通气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案例
机械通气在急危重症中的 应用
急危重症是指生命威胁或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机械通气 是在此类疾病中常用的救治手段。
机械通气的定义和目的
机械通气是通过使用呼吸机来替代或辅助患者的自主呼吸,以提供足够的通气和氧合,维持机体的氧合和通气 功能。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
机械通气通过正压作用,帮助患者进行呼吸,通过调节压力、流量和时间等参数来实现气体交换。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来自适应症呼吸衰竭、昏迷、颅脑损伤等急危重症需要辅助通气的患者。
禁忌症
严重心律失常、气胸、大量咯血等不适合机械通气的病情。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
控制通气模式
呼气相进行机器控制,患者被 动接受机器推送的通气量,适 用于呼吸肌功能减退的患者。
辅助通气模式
呼气相由患者自主完成,机器 通过额外的通气来辅助患者的 呼吸,适用于部分呼吸功能障 碍的患者。
1
Case 1
一名因低氧血症入院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通过机械通气成功维持氧合功能。
2
Case 2
一名因严重外伤导致呼吸麻痹的患者,在机械通气辅助下逐渐恢复自主呼吸。
机械通气的应用指征
机械通气的应用指征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它通过人工的方式辅助患者的呼吸,使患者能够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和呼吸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机械通气的应用指征,以期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机械通气适用于呼吸衰竭的治疗。
呼吸衰竭是指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气体交换的疾病。
常见病因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机械通气可以通过增加氧气浓度和调节呼吸频率、潮气量等参数,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气体交换,缓解呼吸困难。
其次,机械通气适用于手术中的麻醉管理。
在某些手术操作中,需要将患者全身麻醉,使其完全丧失自主呼吸能力后进行操作。
机械通气可通过呼吸机与患者的气道连接,确保在全身麻醉状态下患者能够正常呼吸,维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除。
另外,机械通气适用于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和监护。
危重病患者往往因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或心肺功能丧失,需要进行紧急抢救。
机械通气可以提供紧急的生命支持,维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除,给予患者必要的时间和条件,以便进行病因治疗和病情稳定。
此外,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和儿童医学中也有广泛应用。
由于新生儿和儿童呼吸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发生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可以提供必要的呼吸支持,保证氧气供应,维持正常气体交换,帮助婴儿和儿童渡过生命最脆弱的阶段。
综上所述,机械通气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指征。
它适用于呼吸衰竭、手术麻醉、危重病患者抢救和监护,以及新生儿和儿童医学等多个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模式和参数,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机械通气在临床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1
血气分析监测
监测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压、酸碱平衡等,以调整通气量和补充氧气。
2
呼吸机模式
控制模式、压力支持模式等多种不同的通气模式,选择有助于康复的模式。
3
呼吸机撤机
通过评估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撤离呼吸机,做到安全、快速撤机。
机械通气治疗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机械通气的分类
根据通气方式、通气模式、应用场景等不同因素,机械通气可分为多种类型。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和设备
呼吸机
通过产生气流,推进肺部的通 气实现肺泡的扩张和收缩,从 而排出二氧化碳、摄入氧气。
人工气道装置
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面罩 等装置应用于患者体内,保证 机械通气的实现。
辅助通气支持
一般而言需要对机械通气病人 提供充足的吸氧,以增加氧合 功能,更有效地满足机体需要。
症(ARDS)
2 心源性肺水肿
机械通气可以有效辅助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机械通气可有效减轻患
肺脏的代偿性功能,缓
机械通气疗泡、毛细血管间的
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有
患者康复与生存率。
水肿压力。
明显疗效,改善肺功能,
增强肺功能代偿性能力。
机械通气的风险和并发症
机械通气安全性问题
机械通气在临床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是一种用于替代或辅助自主呼吸的医疗手段,在重症监护中应用广 泛。了解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和设备对于医护人员至关重要。
机械通气的定义和背景
什么是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是通过呼吸机的辅助下,替代或辅助肺部自主呼吸的一种医疗手段。
机械通气的历史
自1949年世界首台呼吸机(贺泽尔呼吸器)问世以来,机械通气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推广与 应用。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处理:排除管道漏气;增加辅助通气参数;
如自主呼吸频率不快可用MMV模式并设置合
不张、肺栓塞、支气管痉挛,循环功能改变,精神因素,机
械通气早期不适应等。处理原则:人机对抗严重者,首先让
病人脱离呼吸机,用简易呼吸囊通气。检查呼吸机及管路,
查体特别是胸部体征,胸片及血气分析等。排除呼吸机故障,
处理人工气道问题,调整呼吸参数;针对病人情况适当处理
如:做好心里护理,应用镇静、镇痛、肌松剂、降温、解痉, 胸穿抽气或置管引流等。
担了大部分呼吸做功。和完全自主呼吸相比:获
得相同潮气量时病人做功较少,相同的吸气强度
获得较大的潮气量。常单独或和其他模式配合用 于撤机。
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用于有自主呼吸的病人, 起辅助呼吸作用。病人通过持续正压气流或 启动按需活瓣系统进行吸气,正压气流大于 病人吸气气流;同时对呼出气流给予一定的 阻力,使吸气期和呼气期的气道压均高于大 气压。
3、人机对抗: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不配合。患者烦 躁不安,自主呼吸频率过快,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升 高,PaO2降低,PaCO2升高。呼吸机频频报警,气氛紧张。 人机对抗常见原因有(1)呼吸机调节不当或失灵;(2)人 工气道问题如阻塞,漏气及位置错误等;(3)患者本身的 原因:频繁咳嗽,发热、抽搐、疼痛、烦躁、发生气胸、肺
肺功能的监护(1)血气分析:机械通气开始后30min应作 首次血气分析,尽可能应用较低的吸氧浓度,而使PO2维 持在8.0PA(60mmHg);PaCO2为观察通气的指标,但不 急于使PaCO2恢复至正常,最好维持在5.33~ 6.67kPa(40~50mmHg).(2)呼出气监护:有些呼吸机有 CO2分析仪,可监测呼气末的二氧化碳浓度以间接了解体内 的二氧化碳变化(正常人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约5%).(3) 呼吸功能监护:机械通气时需监测潮气量、肺部顺应性、 吸气峰压、气道阻力、吸氧浓度等,应用现代呼吸机可在床 边迅速读出这些指标.(4)胸部X线片:可帮助确定插管 位置、发现肺水肿及并发症(气胸、皮下气肿)、发现肺 部感染、肺不张等,胸部创伤性检查后,应常规摄胸部X线 片;(5)血流动力学监测:测定心输出量以监测血容量及选 择最佳PEEP,并可测定肺动脉楔压.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介绍及临床应用
随着无创呼吸机的广泛应用,培训教育将成为一个重要的 发展方向,需要加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 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05
结论
研究总结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在临床应用 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 呼吸功能,降低呼吸衰竭发生率,
提高生活质量。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具有多种通 气模式,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 气(BiPAP)和适应性支持通气 (ASV)等,适用于不同疾病和 病情的患者。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在临床应用 中需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以 及正确使用和维护,以确保治疗
效果和安全性。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进一步研究无创呼吸机通气模 式在不同疾病和病情中的应用 效果,以拓展其临床应用范围。
加强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与药 物治疗、康复治疗等其他治疗 方法的联合应用研究,以提高 治疗效果。
深入探讨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 的生理机制和作用机制,为临 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介绍及临床应 用
目录
•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介绍 •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的工作原理 •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在临床的应用 •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介 绍
常见通气模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控制通气模式
通过预设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来控制呼 吸机送气,适用于自主呼吸不稳定或 消失的患者。
患者通过面罩或鼻罩与无创呼吸机连 接,并设置适当的通气模式和参数。
当患者呼气时,无创呼吸机提供适当 的负压支持,帮助患者排出肺部的气 体。
当患者吸气时,无创呼吸机提供适当 的正压支持,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 和肺弹性阻力,使气体进入肺部。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应用广泛,能够有效地辅助患者呼吸,治疗呼吸衰竭。
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抢救中,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患者度过危险的阶段。
本文将就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严重性。
重症哮喘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呼吸道阻塞导致气流受限,患者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肺功能受损导致氧合和二氧化碳排除不足,造成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病理生理状态。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病情危急,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则是一种重要的抢救手段,能够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重要的支持。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是通过呼吸机等设备将氧气输送到患者肺部,帮助患者进行呼吸,维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除的功能。
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机械通气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维持氧气供应,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减少肺损伤,为其他治疗措施的实施提供时间窗口。
针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通过机械通气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保障患者的氧气供应,缓解组织缺氧和器官功能受损。
机械通气可以有效清除患者体内过多的二氧化碳,减轻二氧化碳潴留,改善酸碱平衡,降低呼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维持呼吸功能的稳定性。
机械通气还可以减轻患者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功耗,帮助患者减轻呼吸负担,减少能耗,为患者提供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稳定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还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充分的观察和管理时间。
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抢救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病情的发展和变化。
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模式多采用S/T模式 呼吸频率略低于病人的频率(12-20次/分)
BiPAP通气的常用通气参数设定
呼吸斜率大约为0.1-1.5秒(每次调0.1秒) 吸气周期通常为33%(20-80%) 触发通常为流量触发 检查漏气,必要时调整固定带的张力。 需要时反复鼓励和检查病人。 间歇监测血气(开始1-2小时后,以后按需而定)
无创性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来自 历史(一)早期阶段 ▪ 1774年,Tossach首次运用口对口呼吸成功地对一例患
者进行复苏
▪ Fothergill还建议在口对口呼吸不能吹入足够气体时可使 用风箱替代吹气
▪ 在英国皇家慈善协会(Royal Humanne Society)的支 持下,基于这种风箱技术的急救方法被推荐用于溺水患者 的复苏,并在欧洲被广泛接受
▪ 指不需要建立有创人工气道而进行的辅助机 械通气。
▪ 与传统的有创通气比较,可减少气管插管和 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呼吸道感染,缩短机械 通气时间和住院日数。
无创呼吸机的基本构造
涡轮机
病人 管道
(流量传感器) 气体释放 压力控制阀
空气过滤 大气
无创呼吸机种类
▪ 为各种品牌系列的无创呼吸机 ▪ 传统呼吸机附加无创通气功能
▪ 具有完善的呼吸检测系统
无创呼吸机的种类
呼吸机性能和功能
▪ 呼吸机的同步性能影响面罩通气的依从性。同步过程包括吸 气触发、吸气维持、吸呼气转换和呼气过程4个阶段,其中 吸气触发最重要。吸气触发的同步性主要取决于呼吸机的反 应时间和触发水平。反应时间越短,同步性越好。
▪ 目前BiPAP呼吸机和大部分高档呼吸机的反应时间仅数十毫 秒。可适合绝大部分患者。而中档呼吸机,如Bird6400反应 时间超过计划100毫秒,对高通气频率的ARDS或肺间质病 变患者是不适合的。
机械通气在急性心力衰竭救治中的作用
BNP/NT-proBNP
进一步治疗
异常 明确诊断,并作出心衰分 级、评估严重程度、确定 病因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195-208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and hospital mortality in the Acute Heart Failure Database (AHEAD) Main registry
参数的设置
吸入氧浓度(FiO2)
40 ~ 100% 潮气量(VT) 5~12ml/Kg 频率(f) 12~20次/min 吸呼时比(I/E) 1:1.5~2 ~1.2秒 吸气时间 0.8 400~500ml PaO2> 60mmHg
吸气峰流速(Peak Flow)
40~60L/min 触发灵敏度(Trigger)
Crit Care Med 2008; 36:S121–S128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Effect on mortality in 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a pragmatic meta-analysis
无创正压通气(NIPPV)
NIPPV是指无需建立人工
气道的正压通气,常通过鼻/面
罩等方法将病人与呼吸机连接、
进行机械通气,从而达到治疗
的目的。
常用的通气模式
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
Acute Heart Failure Database (AHEAD)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国内应用现状
1 在 急 性 呼 吸 衰竭 及 慢 性 阻塞 性肺 疾 病 中的 应 用
N P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疗 , 现 无 创 通 气 对 合 并 肺 性 脑 病 患 者 尤 其 是 轻 中 PV 发 度 患 者有 确 切 疗 效 。
2 在 心 源 性 肺水 肿 、 喘 及 其 它 呼 吸道 疾 病 中的 应 用 哮 心 源 性 肺 水 肿 可导 致 呼 吸 困 难 和 低 氧 血 症 , 无 创 正 压 《
无 创 正 压 机 械通 气 ( P V, I P 是 指 无 须 气 管 插 管 或 N P N P V) 切开 , 过鼻罩 、 通 口鼻面 罩 或 全 面 罩 等 无 创 性 方 式 , 患 者 与 将
正 压 呼 吸 机 相 连 进 行 辅 助 通 气 , 主 要 有 持 续 气 道 正 压
在 我 国 的推 广 使 用 。 目前 N P 已 广泛 应 用于 国 内临 床 各科 PV
室 及 家庭 . 种涉 及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 源 性 肺 水 肿 、 疫 病 心 免
抑 制 、 腹 部 手 术 、 眠 呼 吸 障碍 等 多 种 原 因所 致 的急 、 性 胸 睡 慢
・
76 ・
医药 杂 志 2 1 0 0年 O 月 第 2 1 7卷 第 O 1期 Pa d& P am.o 2 ,0 0 O o l rc Me J hr V l 72 1一 1N . O
综述 与 讲 座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的国内应用现状
祥 振 . 玉J 姚
【 词 ] 无 创 正 压 机 械 通气 ; 吸 道疾 病 关键 呼
用 B P P辅 助 通气 , 现 如 果 患 者意 识 清 , iA 发 自主 呼吸 能 力 强 .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
35
气道压过低原因
人工气道脱落; 管道漏气:管道衔接不紧密、湿化罐盖未拧紧、
气囊漏气或充气不足; 呼吸机供气系统压力不足 呼吸机故障或传感器异常
.
36
通气量报警
通气量下限:VE>4L/min 通气量上限:VE=10-12L/min
.
37
通气量不足原因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气道和肺实质的保护 缓解上气道的阻塞 改善气道和肺的廓清 连接通气机进行机械通气
.
11
气管插管的准备
病人情况:
气道、口腔、鼻腔、牙齿、张口度、 颈部活动、咽喉
设备与用药:
喉镜、镇静剂、神经肌肉阻滞剂、心 电图、血氧饱和度、局麻药
途径:
经口、经鼻
.
12
气管插管时的并发症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
1
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氧合 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通气 机,ventilator)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 改善氧合的方法。
.
2
机械通气的目的
机械通气是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患病期间的 一种呼吸支持方法,它不是一种病因治疗, 因此不能治愈疾病。它只为针对呼吸衰竭 的各种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因 此在危重病的抢救过程中,明确机械通气 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
.
7
机械通气
⑶.改善压力-容量关系 预防和治疗肺不张 改善顺应性 预防进一步的损伤
⑷.其它
保障应用镇静剂和肌松剂的安全
降低颅内压(过度通气疗法)
维持胸壁的稳定性
有利于肺和气道的愈合
避免并发症
.
8
四、机械通气的方式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的一般概况
维普资讯
水平 和 逐 步 延长 自主 呼 吸 时 间 的脱 机 策 略 ( 荐 级 别 : 推 B
级 )。
大泡的呼吸衰竭 ; ③张力性气胸 ; ④心肌梗死继发的呼吸衰竭 。 总之 , 选择机械通气治疗 时 , 临床 上一定要体现 “ 以人 为本 ” 的原则 : ①结 合患者选 择最佳通气模式 ; ②密切 观察 机械通气过 程 中病情 的变化 , 从容分析 、 正确判断 、 时处 理 ; 及 ③选 用保护性
维普资讯
机械 通 气 临床 应 用 的一 般概 况
董航 明 马卫 星
( 南方医科大学 , 1 广东 广州 5 0 1 ) 1 5 5 ( 绍兴市第 四医院 , 2 浙江 绍兴 3 2 0 ) 1 0 0
从2 0世纪 2 0年代第 一 台负压 通气 机—— 铁肺 问世 至 今, 机械通气已走过 7 0余年 。 它经历 了从 负压 至正压 、 从不同 步至同步 、 从简单 机械 至高度 自动化及智 能化 的历程 。 这种变
推荐意见 5 :机 械通气 时应在管 路 中常规 应用气道 湿化装 置 ,但不推荐在 吸痰前 常规进行气道 内生理盐水 湿化 ( 推荐级
别: C级 ) 。
化是建立在 电子及 自动技术的发展 ,以及对呼吸生理的深入
了解 和临床实践总结的基础之上 。 随着通气技术 的发 展 , 呼吸 衰竭的治疗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
1 定 义
推荐 意见 6 呼吸机管 路可 以每周更换 1次 , : 若有污染应 及 时更换 , 管路 中冷凝水应及时清除( 推荐级别 : B级 ) 。 2 机械通气 目的和应用指征 . 3 推荐意见 7 严重 呼吸功能 障碍时应及 时实施机 械通气 ( : 推
荐 级别 : E级 ) 。
2022机械通气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全文
2022机械通气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全文)摘要机械通气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集中在ICU治疗,消耗大量ICU医疗资源,经济负担重。
借鉴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机械通气治疗中心, 是更好地满足大众健康需求的必然选择,亦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长程规范化撤机和康复管理的必由之路。
机械通气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我国50%~70%的重症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治疗11】。
撤离机械通气(以下简称撤机)是患者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水平、逐步恢复自主呼吸、最终脱离呼吸机的过程,5%~ 10% 的机械通气患者出现延迟撤机,为了维持生存需要长期机械通气,除了患者需要忍受漫长的病程外,亦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2】。
为将上述患者集中管理并节约ICU医疗资源,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针对长期机械通气专门的医疗机构或家庭长期机械通气管理体系,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在各级医院的ICU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缺乏规范的撤机指导,消耗大量ICU医疗及经济资源13】,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机械通气治疗中心(以下简称治疗中心),将此类患者分类、分层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并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举措,亦是落实2030健康中国宏伟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建立我国治疗中心的必要性美国呼吸治疗医学指导协会(NAMDRC )制定的长期机械通气管理专家共识中,将长期机械通气定义为:需要连续使用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21d , 且每日机械通气时间≥6h [4]。
我国目前缺乏针对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专门的医疗机构进行撤机管理,亦缺乏针对此类患者治疗规范,导致此类患者多分散在各家医院的ICU中进行管理其弊端是ICU医师本身对长期撤机的管理经验不足,亦未形成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治疗规范,导致此类患者撤机成功率低,患者预后不良。
1 •我国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占用大量ICU的医疗资源:我国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占用ICU的医疗资源比例明显高于国际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现状-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高占成
辅助通气是最常使用的基本模式,正确使用的关键是预设好恰当的潮气量及触发灵敏度。
呼吸驱动力不足及不稳定的患者不应使用分钟指令通气模式是吗?
A 是
B 不是
从20世纪20年代第一台负压通气机--铁肺问世至今,机械通气已走过70余年。
它经历了从负压至正压、从不同步至同步、从简单机械至高度自动化及智能化的历程。
这种变化是建立在电子及自动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呼吸生理的深入了解和临床实践总结的基础之上。
随着通气技术的发展,呼吸衰竭的治疗将会取得更好效果。
概述
1、定义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利用机械辅助通气的方式,达到维持、改善和纠正患者因诸多原因所致的急/慢性重症呼吸衰竭(包括通气衰,竭氧合衰竭,ventilatory and oxygenation failure)的一种治疗措施。
通常以PaCO2的异常增高作为标志性参数,引起通气衰竭可能的致病因素见表1。
2、呼吸机治疗的目的
(1) 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的需要;
(2) 改善肺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纠正低氧血症及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等;
(3) 减少呼吸肌作功,恢复呼吸肌疲劳,减轻呼吸窘迫,降低呼吸氧耗;
(4) 改变压力容积关系:防止或逆转肺不张,改善肺的顺应性,防止肺的进一步损伤;
(5) 肺内雾化吸入治疗;
(6) 促进肺或气道的愈合;
(7) 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休克等情况下的呼吸衰竭的预防性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呼吸机治疗的相对禁忌症
(1) 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2) 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3) 张力性气胸;
(4) 心肌梗塞继发的呼吸衰竭。
4、近代机械通气技术及策略的发展和变化
(1) 气模式的发展:近年来通气模式增加了许多,诸如自动转换模式、压力释放通气模式(PRV)、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模式(PRVCV)、容积保障压力支持通气模式(V APSV)、以及成比率通气模式(PA V)等等。
这些模式大多是计算机控制及传感技术发展结果,它为我们在各种不同的病理生理情况下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合理的选择,也为呼吸衰竭成功治疗提供了更多希望。
(2) 肺保护性策略
①小潮气量(5~8ml/kg),"容许性高碳酸血症";
②"肺开放"原则,加用适当的PEEP。
(3) 无创通气和负压通气再受重视:在自然状态下,人体的呼吸过程是通过负压呼吸实现的。
1929年第一台呼吸机--"铁肺"也是模仿负压呼吸的原理而设计的,但此后的呼吸机都是改向正压呼吸发展,迄今全球所用呼吸机也几乎全为正压呼吸机。
虽然,正压呼吸机具有灵巧、自动化程度高、通气效果好等优点,但其缺点也是突出的。
首先,它不符合自然生理状态下的负压呼吸,并带来许多其它并发症,如呼吸过程的胸内正压,可影响回心血量及心博出量减少,并产生气压伤,等等。
其次,正压通气需密闭气道,实施气管插管。
这就给患者带来恐惧和不适,影响语言和进食,并增加感染机会,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经多年实践后人们在不断完善正压通气的同时,又把目光投向无创通气。
无创通气具有病人舒适、无痛苦,可保留语言、吞咽及咳嗽等功能,可避免插管或切开气道所致的多种并发症,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目前由于面罩质量的改善、漏气补偿技术使用、通气模式改进、触发灵敏度提高,以及触发后送气滞后时间缩短等技术的改进,无创正压通气已经得到普遍使用。
如BiPAP及Auto-CPAP呼吸机已广泛使用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并用于轻症呼吸衰竭或脱机后的序贯治疗。
负压通气机如胸甲式及胸腹雨披式等呼吸机的研究也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在一定范围内试用于临床,在神经肌肉疾患所致的呼吸衰竭的治疗及协助脱机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尽管负压通气目前在技术上仍不够成熟,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通气效果不如常规正压呼吸机、气体交换纠正不理想、以及气道分泌物清除困难等等。
但因无创通气和负压通气更符合自然及生理状况,因此,它代表了呼吸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随着技术不断改善,它的发展将极具前途。
现阶段不同通气模式的特点和应用
1、控制通气(controlled ventilaiotn, CV)
CV是指呼吸机完全替代患者的自主呼吸,其呼吸频率、潮气量或气道压力、吸呼比及吸气流速均按予设值进行。
该模式通常用于严重呼吸抑制、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患者。
它可最大限度降低呼吸功,而有利于呼吸肌疲劳恢复。
但如参数设置不当时,常发生通气过度或通气不足,当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及增强时常发生人机对抗现象。
应用CV时间过长,易致呼吸肌萎缩而产生呼吸机依赖,因此,只要情况许可,应尽量采用部分通气支持,而不用完全通气支持--CV模式。
目前常采用的有容量控制模式(volume control, VC)和压力控制模式(pressure control, PC)两种形式,前者是在选择呼吸机每次给予固定潮气量的模式下进行通气,气道压力在不同呼吸周期之间都可能不同;后者则是固定每次呼吸周期中吸气时相的压力,但因患者气道阻力的变化,不同呼吸周期之间的潮气量也存在一定漂移,即潮气量为不确定参数。
2、辅助通气(Assisted ventilaiton, AV)
AV是患者自主吸气触发呼吸机输气以辅助通气。
AV为同步部分通气,呼吸机按预设潮气量、频率及吸呼比进行输气。
压力切换型呼吸机提供压力辅助,而容积切换型则提供容积辅助。
AV是最常使用的基本模式,正确使用的关键是预设好恰当的潮气量及触发灵敏度。
3、辅助-控制通气(Assist-control ventilation, A-CV)
A-CV是AV及CV的结合,患者吸气负压触发呼吸机输气,并决定通气频率。
当患者无力触发或自主呼
吸频率低于机内预置频率时,呼吸机按预设频率及潮气量进行输气,即有触发时为AV,无出发时为CV。
大多数呼吸机A-CV是按容积切换模式设计的。
4、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SIMV)
SIMV是在设置合适指令频率、潮气量、吸气时间或流速以及触发灵敏度等的基础上,呼吸机按预设指令对患者提供正压通气,两次指令之间的呼吸为患者的自主呼吸,而且指令通气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
此模式可依据病情需要提供从0~100%之间的支持,属于部分通气支持。
SIMV既保留了自主呼吸功能,又在逐渐降低呼吸机辅助支持的水平,因而有利撤机;既可作为长期通气支持的方式,也是准备撤机前使用的序贯模式,因此最为常用。
5、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PSV)
呼吸机在患者吸气触发后按预设压力提供压力支持,而流速方式、呼吸深度、吸呼比均由患者自行控制。
其特点是气流提供方式与患者自主呼吸力学相协调,同步性能良好。
PSV可保持患者自主呼吸,仅提供部分通气支持,可长期使用,常作为撤机前的过度,同SIMV一样,为最常用的模式之一。
但应用PSV需调整好触发灵敏度及压力支持水平,因在患者气道阻力增加或肺顺应性降低时,如而不及时改变PSV水平,就会发生通气不足。
另外,PSV靠触发通气,无触发时可发生窒息,故中枢趋动不足或不稳定者,不应使用此模式。
6、分钟指令通气(mandatory minute ventilation, MMV)
MMV在临床上又可理解为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所需的最小通气量(Smallest minute ventilation, SMV),当患者自主呼吸分钟通气量大于预设值时,呼吸机不送气。
而当其低于预设值时,呼吸机送气以补足其不足部分。
它常用于CV后,自主呼吸出现到完全自主呼吸之间的平稳过度,它既保证通气安全又减少监护工作量。
MMV缺点在于自主呼吸浅快的患者,其通气量已达预设值,呼吸机停止通气支持,但实际的有效通气量不足,而导致缺O2及CO2潴留。
因此,呼吸浅快者不宜使用此模式。
7、压力释放通气(pressure release ventilation, PRV)
PRV是以间歇释放PEEP,降低气道压和减少功能残气来增加肺泡通气。
如图1所示,在呼气回路上增加2个活瓣,域值阻流器活瓣和压力释放活瓣,并将压力释放活瓣与定时器相连。
通常情况下,呼气通过域值阻流器进行(高PEEP释放活瓣),压力释放活瓣关闭(低PEEP释放活瓣),从而产生PEEP。
在PRV 时,压力释放活瓣开放,气体从此活瓣排出,导致气道压降低,呼出气量增加,发生大呼气,CO2排出增多,肺功能残气量减少,待压力释放活瓣关闭后,PEEP水平和功能残气量又恢复到原来水平。
PEEP的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