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俯大仰小"谈死的结论和活的能力
只听一面之词妄下结论的小故事
只听一面之词妄下结论的小故事案例一:魏徵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在唐太宗时曾任谏议大夫。
他学识渊博,敢于向皇帝直言谏劝并提出各种建议,在朝廷中威信很高,唐太宗对他也很尊重。
一天,唐太宗问魏徵:“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徵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词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只有广泛听取意见,得出正确的结论,才不至于被欺骗而把事情办错。
”接着魏徵又列举了历史上的许多事件,证明偏听或偏信奸臣小人的话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他说:“秦二世偏信赵高的话,而招来了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的话,而自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的话,而导致彭城阁之变。
相反,如果多了解一些情况,多听取一些意见,就可以避免或防止一些灾祸的发生。
”唐太宗听了魏徵的话心里豁然开朗,说道:好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案例二: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上一章韩非子具体讲了国中盛行的“浮夸风”,君主只听臣子空谈美言,不论是否得当真实;只看臣子名声,不论行事成果好坏。
这就是一幅昏君之像,君主只听一面之词,只凭臣子名声,不考核不督查不参验就来定夺事物妄下结论,这简直就是虚谈误国。
朝堂之风很快就蔓延到了社会之中,社风民风都随之开始华而不实,所说所讲只是花言巧言,信口雌黄,根本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没有实用价值,大家都在欺上瞒下。
这样的事情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
浮夸成风,人浮于事,不顾实事,避重就轻,妄加评论,实际问题不解决,只知道讲好听得吹嘘拍马,结果自然是“兵不免于弱,政不免于乱”。
兵强马壮、国泰民安是需要社会基础的,一是社会物质丰富,二是社会财富兴盛,而这两者的前提就是社会稳定和谐,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依法治国,社会有序。
现在的君主只听信高谈阔论者,只欣赏美名者,根本不实事求是,那还能依法治国,赏罚分明,实虚有别。
我们自认为是“灵长类”的最高等级,可我们连最基本的好坏都分不清,我们也只是知道冷热饥饱而已。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孟子二章》教案及知识点2篇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孟子>二章》教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
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
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二、资料简介:孟子与《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
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
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
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
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总结2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总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资料链接(1)文学常识:略(2)背景材料庄子和他的好朋友惠子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
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忱。
庄子对于外界的认识,常带着观赏的态度。
他往往将主观的思想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惠子则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场,分析事理意义下的实在性。
因此,他会很自然地怀疑庄子的所谓“真”。
他们俩常在梧桐树下谈论学问,或往田野上散步。
文中这个历史上最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步时引起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秋水》。
2.文章中心概括《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展现了二人不同的认知态度,同时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他“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3.写作特点(1)采用对话的形式。
本文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将这场论辩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
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论辩,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却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论辩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感染。
4、问题探究①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答: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②庄子为什么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答:庄子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用反问的方式回答,以“非我”者“不知我”,推论“不知我”者不知“我知鱼”,足见庄子的机智。
③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答: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回转话题,偷换概念,把惠子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
庄子的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④从文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答: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
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康肃忿然(忿然:气愤的样子)B. 以我酌油知之(舀取,这里指倒入)C. 笑而遣之(遣:派遣)D. 公亦以此自矜(自矜:自夸)(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尝射于家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 尔安敢轻吾射惟手熟尔C. 但手熟尔但当涉猎D. 徐以杓酌油沥之蒙辞以军中多务(3)下面对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意思是:“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但是(只是)对此微微点点头。
”B.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意思是:“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C.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意思是:“竟然(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D.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意思是:“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本文在写法上详略得当,详写了康肃公的射箭技艺,而对卖油翁的精湛技艺作了比较粗略的描述。
B.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这句话寥寥数语,便将卖油翁当时的表情和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教案与反思
22 《孟子》三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江南学校李友峰知识与能力1.识记重点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
背诵并默写三篇短文。
2.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三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根据课文内容,赏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和论证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涵。
2.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等方式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3.通过反复诵读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实际体会“人和”和“施行仁政”的重要性,以及在困境和忧患中奋发向上的精神;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意。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明白“人和”和“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2.理解文章内涵,体会“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
3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出几位呢?孟子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这篇文章,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和方法。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后世常以“孔孟”合称他和孔子。
2.背景资料《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3课《老人与海》同步练习及答案
【练】人教必修3第3课《老人与海》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鲭鲨..(qīng)两颚.(è)脊鳍.(qí)攘.刺(nǎng)B.绽.开(zhàn)舵.手(duò)咀嚼.(jiáo)攥.住(zuàn)C.嗜.杀(shì)蹂躏.(lìn)撬.开(qiào)拽.拉(zhuài)D.戳.穿(chuō)榫.头(sǔn)残骸.(hái)桅.杆(wé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黏液杯盘狼藉哀声叹气坐收渔人之利B.吞噬皮开肉绽水泄不通无所不用其及C.榫头甘拜下风集思广益盛名之下,其实难副D.残骸各行其事相辅相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3.依次填入下文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鲨鱼飞快地船后边鲨鱼的头水面,脊背也正在出来,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②他把那根棍子举到不能再高的地方,结结实实地了它一下鲨鱼慢慢吞吞地把一块鱼肉撕掉,然后从死鱼身上下去了A.逼近伸出露揍滑B.靠近伸出伸打掉C.靠近露出髙敲溜D.逼近露出挺砸沉4.选出动词使用符合原文的一项是()他把舵把从舵上掉,用它去,去,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下去。
A.扔打劈砍 B. 找劈砍打C.拽打砍劈 D. 扔破打劈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它咬去了大约四十磅”老头儿高声说他想:他把我的鱼叉连绳子都带去啦,现在我的鱼又淌了血,恐怕还有别的鲨鱼会窜来呢B.他想:我现在还有什么事儿可想呢?没有什么也别去想它,只等着以后的鲨鱼来到吧我希望这真是一场梦,他想:但是谁晓得呢?C.“Den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D.我的愿望太多,但眼下的愿望就只有这个了他想靠得舒服些,好好地去掌舵;因为觉得疼痛,他知道他并没有死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B.只有一次,我在游泳的时候一脚踩在一条海鳐鱼上面,脚后跟给它刺了一下,当时我的小腿就麻木了,痛得忍无可忍C.它们甚至不去紧跟着鱼的气味,就并驾齐驱地直朝着小船扑来D.他不忍朝死鱼多看一眼,因为它已经给咬得残缺不全了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感同身受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海明威所提倡的“硬汉精神”,即“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B.《老人与海》这部作品,除了推崇一种"硬汉精神"外,还给我们第二个启示:善待海洋,和平相处!C.老人之所以失败,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走得太远,二是孤军奋战D.从文中可以看出老人热爱海洋,热爱海洋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即使他是一个捕鱼人课内精读“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被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阅读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节选)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kuài)稽①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拓稽(zhè jī)行成②,为质于吴。
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
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
吴士民罢③弊,轻锐④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
[注释]①会稽:古地名。
②成:讲和,和解。
③罢:同“疲”,疲惫。
④锐:精锐部队。
1.选出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百里奚举于市愿为市鞍马(《木兰诗》)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C.勾践伐吴,吴师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D.女忘会稽之耻邪两狼之并驱如故(《狼》)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探究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开头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磨炼的好处,最后总结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成语“卧薪尝胆”出自[乙]文,这个故事恰好印证了[甲]文“生于忧患”的道理。
C.[乙]文中的“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主要体现了[甲]文的“劳其筋骨”;[乙]文中的“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主要体现了[甲]文的“苦其心志”。
2018-2019湖北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实验基本操作(解析版)
2018-2019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实验基本操作(2019年)一、选择题1.(2018•恩施州)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2018•黄冈)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稀释浓硫酸C.加热液体D.称量固体药品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2018•黄石)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A.偏小B.偏大C.没有影响D.与人的身高有关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量筒使用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用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为仰视,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偏小.故选:A.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4.(2018•荆门)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 B.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2018•十堰)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结论,完全正确的有()①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②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③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⑤铁钉表面无明显现象,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要有氧气和水.A. 2个B. 3个C. 4个D. 5个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①根据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②根据验证二氧化碳需要用氢氧化钙进行分析;③根据烧杯中的蜡烛低处的先熄灭,高处的后熄灭进行分析;④根据题中的现象进行分析;⑤根据该实验需要对比空气、水对铁生锈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解:①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不能验证氨分子很小,故①错误;②该实验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但是不能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故②错误;③烧杯中的蜡烛低处的先熄灭,高处的后熄灭,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③正确;④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故④正确;⑤该实验需要对比空气、水对铁生锈的影响,不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要有氧气和水,故⑤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再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能否达到实验目的.6.(2018•咸宁)下列有关液体药品基本操作实验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C.倾倒液体D.液体加热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2018•湖北)下列对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量筒内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电解水实验;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2018•孝感)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移开蒸发皿D.读出液体的体积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C、刚加热完得蒸发皿,温度很高,不能用手拿,会烫伤;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C、应用坩埚钳取走蒸发皿,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了解蒸发皿、坩埚钳的使用.9.(2018•宜昌)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滴加液体B.添加酒精 C.加热液体 D.放置试管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B、根据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解答;C、根据各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解答;D、根据试管放置的方法解答.解答:解:A、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应垂直悬空,故正确;B、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引起失火,故错误;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正确;D、试管清洗完毕,应倒放在试管架上,故正确.答案: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实验基本操作.10.(2018•宜昌)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瓶口有大量白雾C.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D.取少量氢氧化钠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瓶口有大量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电解水实验中,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氧化钠易潮解,取少量氢氧化钠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氢氧化钠易潮解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二、非选择题1.(2018•湖北)如图是中几种常见操作.(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2)上述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C (选填:A、B、C、D);(3)请写出一个实验室加热才能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 4K2MnO4+MnO2+O2↑.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制取装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2)A、根据液体加热的方法判断;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判断;D、根据氧气的制取方法判断;(3)根据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并结合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方程式.解答:解:(1)图中的实验仪器是酒精灯,故答案为:酒精灯;(2)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了试管体积的,加热时,应是使试管于桌面成45°角,这样可使药品受热面积大,受热均匀;为避免液体沸腾溅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图中操作正确;B、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要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试管稍倾斜,使液体缓慢地倒入试管,图中操作正确;C、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说明装满,图中操作错误.D、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又可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操作正确;.故答案为:C;(3)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故答案为:2KMnO 4K2MnO4+MnO2+O2↑;点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2.(2018•宜昌)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2SO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 科学探究.分析: 实验一:根据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解答;根据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回答;实验二:根据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解答;实验三:根据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剂的种类和溶质的种类解答.解答: 解: 实验一:①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在空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SO 2;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氧气的含量或氧气的浓度不同; 实验二:小鹏同学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小燕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她的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一定是和氢氧化钠反应,故变量不唯一;实验三:①小意同学做了如图所示A 试管和B 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 中固体可溶,A 中几乎不溶,碘能溶解在汽油里,不能溶解在水里,溶质种类相同,溶剂不同,溶解能力不同,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剂的种类;②小明同学补充了如图C 所示实验,高锰酸钾能溶在水里,碘不能溶解在水里,在同一溶剂中,溶质种类不同,溶解能力不同,说明他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溶质的种类.答案:实验一: 如图,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①硫在空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S+O 2SO 2;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氧气的含量.实验二: 如图是小鹏同学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小燕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她的理由是 变量不唯一.实验三: ①小意同学做了如图所示A 试管和B 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 中固体可溶,A 中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溶剂的种类;②小明同学补充了如图C 所示实验,他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溶质的种类.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的注意事项、燃烧的现象与那些因素有关,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应全面地掌握有关知识,能够灵活运用.(2019年)1.(2018•恩施)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D )A.稀释浓硫酸B.过滤C.称量氯化钠D.加碳酸钠2.(2018•黄冈)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液体加热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氧气验满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判断;B、注意瓶塞的放置、标签的位置以及容器口的接触程度等;C、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是“左物右码”;D、注意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的位置的放置.解答:解: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使用酒精灯的外焰,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体积的,并使试管均匀受热,图示操作正确;B、倾倒液体时,容器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图示操作错误;C、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与药品的位置放反了,图示操作错误;D、氧气的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图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3.(2018•咸宁)实验室中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B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A.取用固体药品B.过滤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化肥NaOH溶液蓝色石蕊试纸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2018•十堰)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有关该几个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1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B.实验2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实验3中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而右边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可证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接触D.实验4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实验1中的热水起隔绝空气和加热的作用解答;B、根据根据稀盐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解答;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接触,据此分析防锈的方法.D、根据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可以像倾倒液体一样倒入烧杯中,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下层蜡烛先被熄灭,上层后被熄灭.解答:解:A、实验1中的热水起隔绝空气和加热的作用,故对;B、稀盐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A不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错;C、实验是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也是利用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隔绝氧气,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接触,故对;D、二氧化碳使阶梯蜡烛的下层蜡烛先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对.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2018•随州)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闻气体气味C.取用液体试剂D.量9.5mL液体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浓硫酸是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B、“招气入鼻”法来闻气体的气味;C、取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药液腐蚀橡胶乳头;D、量筒的选择,遵循“一次、就近”原则.解答:解:A、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故A操作正确;。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低头与昂头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
在谈起他的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
那是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赴一位老前辈的约会,地点在一座低矮的小茅屋。
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嘭”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痛得他哭笑不得。
出来迎接他的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
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牢记地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
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准则。
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应聘队伍。
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当头劈来一个耳光,问:“这是什以滋味?”几乎所有的人都捂着自己的脸出来了。
当然,这些人都落聘了。
后来,有个年轻人走了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个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站直身子,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在同样的位置,给主考官同样的一个耳光,说:“就是这样滋味。
”因此,这位年轻人被录取了。
富兰克林以低头而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起头颅而被聘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我们自己所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摆放在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着做人。
(1)“低头”的寓意是什么?(2)为什么说富兰克林被撞是最大的收获?(3)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为什么许多人会落聘?年轻人被录取对你有什么启发?【答案】(1)谦虚。
(2)因为这次被撞教育他一生要学会谦虚。
(3)落聘的人因为没有维护自己的尊严。
年轻人之所以被录取是因为他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一个人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如果连自己的尊严都维护不了,又有什么能力去胜任一份工作。
【解析】【分析】(1)、(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第一自然段概括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A、困于心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苦其心志帝感其诚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舜发于畎亩之中孔子云:“何陋之有?”2、选出加点词义相同的一项()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上使外将兵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恐前后受其敌D、征于色,发于声野芳发而幽香二、翻译下列句子。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5、行拂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6、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7、人恒过,然后能改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9、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13、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4、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答案:1、B2、D3、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经这样的人4、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5、行拂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6、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7、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8、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9、(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10、(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55个故事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55个故事第一篇: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55个故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55个故事1.诗人与少年——谈学习的“秘诀”2.守株待兔——谈勤恳奋勉8.两个和尚取经——谈克服困难4.鲁班教子——谈吃苦与成功5.孟母断织——谈日积月累6.铁杵磨针——谈恒心和毅力7.李贺的锦囊——谈天才与勤奋8.吃粥苦读——谈自觉吃苦9.“三余”读书——谈珍惜时间10.不甘愚笨——谈勤能补拙11.神童的泯灭——谈坚持不懈12.“万”字万画——谈深究甚解13.滥竽充数——谈学真本领14.县官吃菱——谈实事求是15.小少爷赶考——谈独立学习16.讳疾忌医——谈防微杜渐17.明年再改——谈有错就改18.草字先生——谈认真负责19.画蛇添足——谈反骄破满20.文银五两——谈严肃认真21.小鼠石鼠学艺——谈刻苦专一22.项羽学艺——谈埋头钻研23.薛潭学唱歌——谈谦虚谨慎24.说实在话——谈诚实谦逊25.戴震难师——谈勤学好问26.皇甫绩自责——谈严于律己27.管宁割席——谈执著追求28.驴上推敲——谈精益求精29.卫玠之死——谈清醒冷静30.三个神童——谈非智力因素31.点石成金——谈学习方法32.两生学下棋——谈专心致志33.粘知了的诀窍——谈聚精会神34.常羊学射箭——谈全神贯注35.后羿射箭——谈情绪稳定36.空中楼阁——谈夯实基础37.纪昌学射箭——谈练基本功38.庖丁解牛——谈掌握规律39.造父学驾车——谈把握要领40.按图索骥——谈融会贯通41.列子学射箭——谈知其所以然42.卖油翁的绝技——谈熟能生巧43.考不倒的徐文成——谈左右逢源44.断竿进城门——谈思维能力45.牧童评画——谈观察能力46.惊弓之鸟——谈观察技巧47.朝三暮四——谈现象与本质48.观棋复局——谈记忆能力49.路边李苦——谈判断能力50.破缸救伙伴——谈发散思维51.灌穴取球——谈创造性思维52.曹冲称象——谈思维深度53.鲁班造锯——谈联想能力54.“这更不吉利”——谈运用比较55.后生可畏——谈思维品质后记十四种最基本的良好学习习惯gyj第一是学会倾听的习惯。
初中化学中的谐音记忆法
浅谈初中化学中的谐音记忆法初中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识记的内容多,被学生们认为是第二门外语,很多读法写法都与其它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在教学中出现很多不易记忆的专业术语、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反应原理等,学生学习记忆都很困难,往往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
最近几年,通过教学我发现用谐音记忆——事半功倍,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基本技能的掌握,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也可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
首先我们认识谐音记忆法,所谓谐音,就是指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例如:常见的8与发、9与酒读音相似、一生一世与1314相似。
谐音法是记忆术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谐音字来帮助记忆,某些材料加上某种外部联系,或赋予特定意义,那就易于贮存,便于记忆与运用。
运用谐音不仅使无意义的材料变有意义了;而且还可以使粗糙无味的材料变得生动有趣。
谐音记忆是记忆的窍门,可以将零散的,没有内在意义联系的材料进行谐音处理,使之变成鲜明形象和有的材料便于记忆,但是要注意,对于那些本身有意义和有逻辑关系的材料,不要硬性进行谐音处理,反而会弄巧成拙,造成混乱,干扰记忆。
由此,对于初中难记的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实验现象、金属活动顺序等都可以用谐音记忆。
1、初中化学实验步骤繁多,学生死记硬背很难有效,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如用谐音记忆,会大大提高记效率。
如:在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的制取(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操作步骤较多,学生很难记忆,实验步骤分为: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④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⑤当导管中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时开始收集;⑥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离水面;⑦熄灭酒精灯。
这些步骤可以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用谐音记忆简便为:茶、庄、定、点、收、利、息,这样简单易懂、易记。
于丹《庄子》心得(三)——境界有大小
于丹《庄子》心得(三)——境界有大小于丹《庄子》心得(三)——境界有大小★《庄子》用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区别境界的大小?又如何才能达到那个大境界?在《庄子》的《逍遥游》篇中,有一个核心的命题,就是:什么是大?什么是小?《逍遥游》无限地拓展了我们的想像空间,告诉我们,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世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
因为真正的大与小不仅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它绝不单纯是一种文学描写中的境界,更多的时候,它表现为生活里面很多实用的规则。
也就是说,人的这一生,小大之境应用不同,会带给你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人生。
大家都知道惠施和庄子是好朋友,两人之间有很多对话。
《庄子》中写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惠子找到庄子,说:魏王给了我一颗大葫芦籽儿,我在家就种了这么一架葫芦,结果长出一个大葫芦来,看起来很丰硕饱满,有五石之大。
因为这葫芦太大了,所以它什么用都没有。
我要是把它—劈两半,用它当个瓢去盛水的话,那个葫芦皮太薄,“其坚不能自举”,要是盛上水,往起一拿它就碎了。
用它去盛什么东西都不行。
想来想去,葫芦这个东西种子干什么用呢?不就是最后为了当容器,劈开当瓢来装点东西吗?什么都装不了了。
所以惠子说,这葫芦虽然大,却大的无用,我把它打破算了。
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用大的东西啊!于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宋国有这么一户人家,他们家有一样稀世的秘方,就是不皴.(cūn,因受冻而裂开)手的药,在寒冷的冬天,让人手脚沾了水以后不皴。
所以他们家就世世代代以漂洗为生。
有一天,一个过路的客人,偶尔听说他们家有这个秘方,就来跟他们商量,说我以百金来购买这个秘方。
全家人听了,就聚在一起开会商量,说咱们家这个秘方,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全家人这样漂洗为生,才赚很少的钱。
一俯一仰一顿笑——谈“一”的用法
一俯一仰一顿笑——谈“一”的用法
孙冬强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卷),期】2000(000)019
【摘要】清代文学家陈沆曾写了一首七言绝句: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这首十“一”诗,写景抒情,每个“一”都是一个具体鲜明的形象,颇有诗情画意。
“一”字除了这种创造形象的作用外,其语法、表意方面的功能更是其他词语所望尘莫及的。
“一”实义为最小的整数,如《荀子·劝学》:“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
”成语“一言为定”“一夫当关”。
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抽象义:首先引申而为“同”义,指“同一”,“一样”,如“一式两份”,成语“一心一德”“一统江山”。
【总页数】1页(P)
【作者】孙冬强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中学;(225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从“俯大仰小”谈死的结论和活的能力 [J], 杨永高
2.俯读仰思笔粹贤劳——余仰贤瓷画作品赏析 [J], 曹新民
3.俯读仰思笔粹贤劳--余仰贤瓷画作品赏析 [J], 子墨
4.圆曲仰俯圆之轨迹——翻身在中国古典舞中的独特审美特性 [J], 李佳妮
5.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的浩然正气之歌———豫剧现代戏《天职》经典唱段赏析 [J], 季红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俯而学与仰而思》阅读答案(二)
《俯而学与仰而思》阅读答案《俯而学与仰而思》阅读答案俯而学与仰而思①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指的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
②“俯而学”,就是要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
这就是说要树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钻研精神,细细揣摩,穷追不舍。
否则,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将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难以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要真正学得“学问”,能够“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不“俯”下身潜心地、深入地去学习是不行的。
③“仰而思”,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放眼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
只读书,读死书,不善于读思结合,最终是无法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的。
战国时的赵括可谓熟读兵书,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可到了战场上,却只知道按照兵书行事,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战术,结果导致惨败,在历史上留下“纸上谈兵”的笑柄。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一生都在追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境界,几度“仰而思”,终于有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这部巨著的诞生。
④“俯而学”与“仰而思”的有机结合,正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13.结合选文,请你说说对画线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含义的理解。
(2分)答:▲14.第③自然段运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分)答:▲参考答案:整理13.(2分)除了读书外,学习还重在思考(1分);尤其是在深思熟虑后,结合客观现实形成独到见解(1分)。
14.(2分)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学习中读思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孟子三章》对比阅读以及答案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文分析:本文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地论迷了怎样才算真正的“大丈夫”,那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岂不诚大丈夫哉岂:难道。
诚:真正,确实。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焉:怎么,哪里3.丈夫之冠也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冠:行冠礼。
4.居天下之广居居:居住。
之:的。
5.富贵不能淫富贵:有钱财,有地位。
淫:惑乱、迷惑。
这里是使动用法6.威武不能屈威武:威胁暴力。
屈:屈服。
这里是使动用法。
7.贫贱不能移贱:地位低下。
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
二、翻译下列句子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译文:这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译文: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译文:高官厚禄不能使我迷惑,家贫位卑不能使我动摇,威胁暴力不能使我屈服。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句话能概括其精髓? 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怎样才能做到行大丈夫之道呢?答:(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练习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 [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
②与:同“为”,替的意思。
③尔也:而已。
④圹(kuàng):原野。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4分)⑴寡助之至( ) ⑵亲戚畔之( )⑶所恶勿施尔也( ) ⑷兽之走圹( )2. 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
《时间(沈从文)》阅读答案
《时间(沈从文)》阅读答案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的解答过程之中。
边城(节选)沈从文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
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
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
但到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
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一个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孙女:“翠翠,翠翠,为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翠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着那第一个下船人。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孟子〉三章》详解精练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孟子〉三章》详解精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称为“亚圣”。
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而没有得到实行。
2.背景链接《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二、字词句积累1.读准字音米粟(sù)亲戚畔之(pàn)域(yù)民2.重点词语城:内城。
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
至,极点。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军备。
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指粮食。
多:充足。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3.通假字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4.古今异义委而去之(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
今义:地域。
)5.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征服。
)6.翻译下列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掌握 科学的方法 , 如液体 量器 正
确 的读 数方 法 , 那 就是 , 眼睛 的视
( 填“ 大” 或“ 小” , 下同) ; 若量 筒 中 实 际有 2 O a r L液体 , 而你读数 时采 用 了俯视 的方法 , 则读 得的数据 比
2 0 mL
— —
生进行 化学实 验探究 和将来从 事 化学研究活动的基 础 , 这是我们在 实验 教学 中需 要长 期坚持 和努力
的方 向。
线通过刻度线对液体 凹面最低点 。
就拿上题为例 , 若采用俯视 的方法 量取 2 0 m L液体 , 视 线就通过量 筒 上2 0 mL处 的刻 度线 去 对 液体 凹 面点 , 如图 1 , 那么 , 液体 凹面最低 在2 0 m L刻 度线之下 , 实 际量取 的 液体 的体积 比 2 0 m L小 ; 若 量筒 中
实际有 2 0 mL液体 , 而读数 时采用
了俯视 的方法 , 视线就通过刻度线 对 液体凹面最低 点 ( 与2 0 m L刻度
发我 的思考。 发现问题 。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 积不正确读数就是 “ 俯大仰小 ” 这
处相平 的液体 凹面最低 点 ) ,如 图
2 , 视线通过的刻度线在 2 0 mL刻度 线之上 ,读得 的数据 比 2 0 m L大 。
其智力水平就会提升 , 就会在新 的
化 学情景 中运用 迁移能 力解决 生 活、 生产 的一些 实验 问题 , 还 能超
个结论 的由来 , 是量取未知体积 的
液体 时 , 考虑到量筒 的刻度是上边
大 下边小 , 当你 仰视 时 , 视线 与液
同理 , 可处理滴定管量取液体体积
相关读数 。
。
本题 的
答案是 “ 小、 大” 。不少学生 的答案 却是“ 大、 小” 。问其原 因, 说是初 中 时教 师说用 量筒量 取液 体体 积不 正确读数规律就是 “ 俯大仰小 ” ( 俯
视时偏大 , 仰视时偏小 ) 。 这不 由引
第二 , 教学的终极 目的是 以知 识为载体进行能力培养 。 死 的结论 往往 脱离过 程与方 法 , 而“ 过程 与 方法 ” 课程 目标的核心价值取 向是 使学生学会学 习、 学会化 学研究 的 方法 。 因为学生一旦将化学思想方 法 内化为 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
孽擀 揍 酋
◇ ◇ ◇
从“ 俯大仰小"
i 炎死 日 a 结论乖 Ⅱ 活日 青 苣 力
◇杨 永 高
在高 中化学 必修 1 《 从 实验学 化 学》 的第 一节 《 化学 实验 的基本 方 法》 的作 业 中 , 给学 生布置 了这 样一题 :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 的液
体 时 ,若 采 用 俯 视 的 方 法 量 取 2 O a r L液体 ,则 实际量取 的液 体的 体积 比 2 0 mL
— — 一
是“ 俯 小仰大 ” 。 显然 , 截然不同的结论 不利 于
学生的学习 ,会让学 生无所适从 , 记 忆混乱 。
究 的意识。 化学实验是一种科学探
越 学科 界限对科 学研究 中的一些
重大理论 、 应用课题展开研究 。 总之 ,教学 的 目标 不是让 学 生获得 呆死 的结论 ,而是要 重视
面 的交点在平视 时刻度线 的下 方 , 所 以读数 会偏 小 ; 同理 , 俯视 时会
偏 大。
T - 1
门
但 问 题 是 , 即便 同 样 是 量 筒, 在 量取液体 的固定体积 时 , 如 果 是 不 正 确 读 数 ,结 论 却 是 “ 俯小仰大” 。 而且 , 在后续 酸碱 中和滴定 的
究活动 ,任何活动都讲究方法 , 因
此, 新课程倡导学生通过一定的实
验方 法来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 解决
化学问题 , 进 而培养学生 的科学探
分析 问题 。 与其在教学 中引导 学生总结呆死 的结论 , 不如引导学
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 指导学生掌握
基本 的化学 实验方法 和技能 , 是学
生 的终 身发展 。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附中
学习 中, 滴定管 的刻度是 上边小下 边大 , 这 时取液体 体积不 正确读数
( 实习编辑
李运河 )
m 、 / 、 、
图2
过程与 方法 ,培养学生 鲜活 的能 力 。诚 然 ,简 洁 的概括 有利 于记
图1
忆, 但 我们 的教 学要立 足长远 , 立
足于学 生 的能力培 养 ,立 足于学
解决 问题 。第一 , 化学实验具 有方法论 的意义 。长期 以来 , “ 背” 实验结论 的做法 , 造成学生既缺乏 实 际动手操作能力 , 更缺少科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