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准提分练 第五章 专项限时精练(十三)文言文阅读(考试专用)
2019高考语文二轮精准提分练限时精练(八) 文言文阅读
限时精练(八)文言文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9分)李进,保定曲阳人。
幼隶军籍,初从万户张柔屯杞之三叉口,时荆山之西九十里曰龙冈者,宋境也。
岁庚戌..春,张柔引兵筑堡冈上。
会淮水泛涨,宋以舟师卒至,主帅察罕率军逆战,进以兵十五人载一舟,转斗十余里,夺一巨舰,遂以功升百户..。
戊午,宪宗西征,丞相史天泽时为河南经略大使,选诸道兵之骁勇者从,遂命进为总把。
是年秋九月,道由陈仓入兴元,度米仓关,其地荒塞不通,进伐木开道七百余里。
冬十一月,至定远七十关,其关上下皆筑连堡,宋以五百人守之,巴渠江水环堡东流。
天泽命进往关下说降之,不从。
进潜视间道,归白天泽曰:“彼可取也。
”是夜二鼓..,天泽遣进率勇士七十人,掩其不备,攻之,脱门枢而入者二十人。
守门者觉,拔刀拒之,进被伤,不以为病。
夜将旦,进遂得其堡,守之,关路始通,诸军尽度。
进以功受上赏。
己未春二月,天泽兵至行在所...,围合州钓鱼山寨。
夏五月,宋由嘉陵江以舟师来援,始大战三槽山西。
帝立马东山,拥兵二万,夹江而阵,天泽乃号令于众曰:“听吾鼓,视吾旗,无少怠也。
”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
帝指顾谓诸将曰:“白旗下服红半臂突而前者,谁也?”天泽以进对,赏锦衣、名马。
八月,又战浮图关,前后凡五战,皆以功受上赏。
世祖即位,入为侍卫亲军。
中统二年,宣授总把,赐银符。
二十三年秋,海都及笃娃等领军至洪水山,进与力战,众寡不敌,军溃,进被擒。
从至掺八里,遁还。
二十五年,授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佥事。
明年,改授左翼屯田万户。
元贞元年春,卒。
(节选自《元史·李进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B.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C.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D.顷之/闻鼓声/视其旗/东指诸军/遂鼓噪而入/兵一交宋/前锋溃走/战舰继乱/顺流纵击/死者不可胜计答案 B解析阅读画波浪线部分的句子,可以发现,这一段是在描述战场上的情形。
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提分练第五章专项限时精练九小说阅读20181216167
限时精练(九) 小说阅读(用时:40分钟分值: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菱荡废名陶家村在菱荡圩的坝上,离城不过半里,下坝过桥,走一个沙洲,到城西门。
过桥的地石塔,名叫洗手塔。
人说,当初是没有桥的,往来要“摆渡”。
一位姓张的老汉,专在这里摆渡度日,头发白得像银丝。
一天,何仙姑下凡来,度老汉升天,老汉道:“我不去。
城里人如何下乡?如何进城?”但老汉这天晚上死了。
清早起来,河有桥,桥头有塔。
何仙姑一夜修了桥。
一洗手,成洗手塔。
这个故事,陶家村的陈聋子独不相信,他说:“张老头子摆渡,不是要渡钱吗?”摆渡依然要人家给他钱,同聋子“打长工”是一样,所以决不能升天。
菱荡圩是以这个菱荡得名。
菱荡属陶家村,周围常青树的矮林,密得很。
走在坝上。
望见白水的一角。
荡岸,绿草散着野花,成一个圈圈。
两个通口,一个连菜园,陈聋子种的几畦园也在这里。
城里人并不以为菱荡是陶家村的,是陈聋子的。
大家都熟识这个聋子,喜欢他,打趣他,尤其是那般洗衣的女人——洗衣的多半住在西城根,河水渴了到菱荡来洗。
菱荡的深,这才被她们搅动了。
太阳落山以及天刚刚破晓的时候,坝上也听得见她们喉咙叫,甚至,衣篮太重了坐在坝脚下草地上“打一栈”的也与正在捶捣忤的相呼应。
野花做了她们的蒲团,原来青青的草她们踏成了路。
陈聋子,平常略去了陈字,只称聋子。
他在陶家村打了十几年长工,轻易不见他说话,别人说话他偏肯听,大家都嫉妒他似的这样叫他。
但这或者不始于陶家村,他到陶家村来似乎就没有带来别的名字了。
二老爹的园是他种,园里出的菜也要他挑上街去卖,二老爹相信他一人,回来一文一文的钱向二老爹手上数。
洗衣女人问他讨萝卜吃——好比他正在萝卜田里,他也连忙拔起一个大的,连叶子给她。
不过讨萝卜他就答应一个萝卜,再说他的萝卜不好,他无话回,笑是笑的。
菱荡圩的萝卜吃在口里实在甜。
菱荡满菱角的时候,菱荡里不时有一个小划子,坐划子菱叶上打回旋的常是陈聋子。
聋子总是这样的去摘菱角!有一回聋子送一篮菱角到石家井去——石家井是城里有名的巷子,石姓所居,两边院墙夹成一条深巷,石铺的道,小孩子走这里过,故意踏得响,逗回声。
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提分练第五章专项限时精练十一文言文阅读
限时精练(十一) 文言文阅读(用时:40分钟分值: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20分)程易田诗序[清]刘大櫆余性颛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时;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余皆不知其径术,以故与缙绅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退而.强学,栖迟山陇之间,虽非有苦,而亦未尝有乐也.年已晚暮,始为博士①于黟.博士之官,卑贫无势,最为人所贱简...而黟、歙邻近,歙尤多英贤,敦.行谊,重交游.一时之名隽多依余以相劘切,或抗论今时之务,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对而歌.盖余生平之乐,无以加于此矣.程子易田,尤所称著材宿彦,亦旦夕相从.其所为诗歌,摅词朴直而寄兴深至,尝谓其有陶潜之风.易田固.信余,余亦甚重易田也.虽然,余老矣,今年年七十有三,将归休于枞阳江上.而易田年逾四十,犹困于诸生②;家又贫,故里不足以自活,亦将糊其口于汝阴.念欲长与诸君子游处,不可得矣.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其倦也.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其犹能独乐焉否耶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回忆独居时,虽无所乐,而亦非有不乐也.则是今日之不乐,由前日之乐而来也.夫造物之于.人,安能使其长乐哉?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③”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属.其板刻之,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而余为序之如此.(选自刘大櫆《海峰文集》,清乾隆刻本) 注①博士:学官名,掌管文庙(孔庙)祭祀、教育生员等.②诸生:生员,俗称秀才.③濠上吟:语出《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为人所贱简..贱简:轻视怠慢B.歙尤多英贤, 敦.行谊敦:厚道,诚恳C.易田固.信余固:坚决,执意D.属.其板刻之属:同“嘱”,叮嘱答案 B解析 敦:重视,推崇.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退而.强学吾尝跂而.望矣B.⎩⎪⎨⎪⎧ 注念生人之.欣戚不知东方之.既白C.⎩⎪⎨⎪⎧夫造物之于.人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D.⎩⎪⎨⎪⎧ 以与四方之知言者共读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答案 C解析 C 项均为介词,对于.A 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B 项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 项句末语气词;也可作代词,它,指诗集/兼词,于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的禀性和志趣与世俗不同,虽然无缘于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但不认同世人的成功之道,曾隐居修身,游息山野,生活平淡.B .作者直到年老时,才担任卑微的博士之职,有黟、歙两地的许多英才贤士跟从作者学习,谈论时事,虑及民生,此乃平生之一大乐事.C .作者既赞赏程易田所写的诗歌语言朴实,寓意深远;又深切同情程易田年过四十,仍不得志,且家庭贫困,为了谋生,只能离乡.D .本文语淡情深,构思巧妙,围绕“乐”字展开,由“无乐”到“有乐”再到“不乐”,即写不遇之叹、得友之乐、离别之伤,自然流露出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答案 D解析 “人生无常、及时行乐”无中生有.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欢 聚 未 几 离 散 随 之 余 于 此 其 犹 能 独 乐 焉 否 耶 夫 以 生 平 未 尝 有 乐 之 人 徒 以 与 诸 君 子 游 处 而 乐 今 复 以 聚 之 不 常 而 不 乐 生 焉 答案 欢聚未几/离散随之/余于此其犹能独乐焉/否耶/夫以生平未尝有乐之人/徒以与诸君子游处而乐/今复以聚之不常/而不乐生焉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余皆不知其径术,以故与缙绅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取易田之诗所谓“濠上吟”者,反复咀吟,益叹其文章之古,与其人之心貌相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凡是世人所谓投机取巧、行走捷径而取得成功的,我都不知道他们取得成功的路径和方法,因此我与达官贵人相背而行,最终没有遇到志趣相投的人(或“遇到赏识自己的人”).(2)于是,拿来易田的题名为“濠上吟”的诗集,反复咀嚼吟诵其诗,更加赞叹他文章的古朴,与他的心灵、容貌相符合.参考译文我生性愚昧无知,知道笃信古道,却不知道迎合时俗;时常惦记着把施恩于百姓作为自己的重任.凡是世人所谓投机取巧、行走捷径而取得成功的,我都不知道他们取得成功的路径和方法,因此我与达官贵人相背而行,最终没有遇到志趣相投的人(或“遇到赏识自己的人”).隐退而努力学习,游息山野之间,虽然不是有过痛苦,但也不曾有过快乐.我年龄已进入暮年,才开始在黟县担任博士.博士的官位卑下,生活贫穷而没有权势,最为人所轻视怠慢.而黟、歙邻近,歙县多有英才贤士,推崇品行和道义,重视结交朋友.一时的俊杰大多依傍我而相互切磋砥砺,有时高谈当今的事务,挂念生民的忧乐,不禁感慨叹息,面对面歌咏.大概我平生的快乐,没有什么可以超过这个了.程君易田,尤其被人称赞为德才兼备之士,也早晚跟随着我.他所写的诗歌,措辞朴实而寄寓深远,我曾说他有陶潜的遗风.易田执意尊奉我,我也非常器重易田.虽然这样,我毕竟老了,今年我年龄已七十三岁了,将归乡隐居在枞阳江边.而易田年龄已过四十,却仍然被困在生员(秀才)之列;且家里又贫困,在家乡不足以养活自己,也将到汝阴谋生.心想长期与诸位君子相处,是不可获得的.共同居住共同研讨,一边弦歌一边诵读,欣欣然而忘记了疲倦.欢聚不久,离散随之而来,我在此还能独自快乐吗?不能吗?由于平生未曾有过相处快乐的人,只是因为与诸君子相处而快乐,如今却又因为相聚不能恒久而心生不快乐.回忆独自生活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快乐,但也没有什么不快乐.然而今日的不快乐,是由昔日的快乐而招致的.那造物主对于人,又怎么能使他长期快乐呢?于是,拿来易田的题名为“濠上吟”的诗集,反复咀嚼吟诵其诗,更加赞叹他文章的古朴,与他的心灵、容貌相符合.我叮嘱他将其诗作板刻成集,用来与四方的知音一起诵读(或“而与四方的知音一起诵读它”),而我为他的诗集作这样的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20分)答乔适书[宋]穆修盖古道息绝,不行于时已久,今世士子,习尚浅近,非章句声偶之辞,不置耳目.浮轨滥辙,相迹而奔,靡有异途焉.其间独取以古文语者,则与语怪者同也.众又排诟之,罪毁之,不目以为迂,则指以为惑,谓之背时远名,阔.于富贵.先进则.莫有誉之者,同侪则莫有附之者.其人苟无自知之明,守之不以固,持之不以坚,则莫不惧而疑,悔而思,忽焉且复去此而即彼矣.噫!仁义忠正之士,岂独多出于古,而鲜出于.今哉?亦由时风众势,使不得从乎道也.观足下十篇之文,信.有志于古矣,来书问曰:“将学于今,则虑成浅陋;将学于古,则惧不得取名于世,学宜何旨?”引韩先生《师说》之说以求解惑.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不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某不才而弃于时者也,何足为人质其是非?徒以退拙无所用心,因得从事于不急之学,或谓之为好古焉.故足下厚相期待,盖感其声而求其类乎!试为足下言之:夫学乎古者,所以为道;学乎今者,所以为名,道者,仁义之谓也;名者,爵禄之谓也.然则行道者兼乎名,守名者无以.兼乎道,何者?行夫道者,虽国有穷达耳,然达于上也,则为贤公卿;穷于下也,则为君子,其在上,则礼成乎君,而治加乎人;其在下,则顺悦乎亲,修乎身.穷.也达也,皆本于善焉.守夫名者,亦固有穷达耳,而皆反于是也.达于上也,何贤公卿乎?穷于下也,何君子乎?其在上,则无所成乎君而加乎人;其在下,则无所顺悦乎亲而修乎身.穷也达也,皆离于善焉.故曰行道者,兼乎名;守名者,无以兼乎道.足下有志乎道而未忘乎名,乐闻于古,而喜求于今,二者之心苟交存而无择,将惧纯明之性浸微,浮躁之气骤胜矣.足下心叨仁义,又学识渊博,应固守而.弗离,坚持而弗夺.,力行而弗止,则必立乎名之大者矣.学之正伪有分,文之指用自得,何惑?不宜,某白.(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谓之背时远名,阔.于富贵阔:空泛,不切实际B.信.有志于古矣信:确实,的确C.穷.也达也穷:困顿,不得志D.坚持而弗夺.夺:争夺,夺答案 D解析 夺:丧失.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先进则.莫有誉之者入则.孝,出则悌B.⎩⎪⎨⎪⎧而鲜出于.今哉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 守名者无以.兼乎道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D.⎩⎪⎨⎪⎧应固守而.弗离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答案 A解析 A 项均为用在并列复句中表示并列对举,可不译.B 项介词,在/介词,向.C 项介词,用来……的(办法)/介词,凭……身份.D 项连词,并且/连词,却.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古文不被当时接受,古文学习也被大家抵触.学习古文者被大家认为是奇谈怪论的人,被大家嘲笑,怪罪,诋毁.B .乔适想学习当下文章又担心浅薄鄙陋,想从事古文学习又担心功名难以获取,所以向作者写信来寻求该怎么办.C .作者告诉乔适,学习古文可以兼顾道与名,学习当下文章只可以追求到名声,所以学习古文可成为贤能的公卿,学习当下文章就成为小人.D .本文用对比的说理方式,解决了乔适心中的困惑,最后指出乔适应坚持学习古文,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答案 C解析 “学习古文可成为贤能的公卿,学习当下文章就成为小人”错,应为“行道者能成为贤能的公卿,而只追求名声者会成为小人”.学习古文是行道的一种途径.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足 下 当 少 秀 之 年 怀 进 取 之 心 又 学 古 于 仁 义 不 胜 之 时 与 之 者 寡 非 之 者 众 不 得 无 惑 于 中 焉 是 以 枉 书 见 问答案 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不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某不才而弃于时者也,何足为人质其是非?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者之心苟交存而无择,将惧纯明之性浸微,浮躁之气骤胜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才学又被时俗抛弃的人,哪里值得给人指出那是对的还是错的呢?(2)如果这两种心理交织并存而不加选择,那么(我)担心(你)纯洁的本性会逐渐衰退,浮躁的意气就会迅速占据上风.参考译文古代为文之道中断而不被推行,在时间上已经很久了,当今的读书人,文风习惯崇尚浅薄鄙陋,如果不是句式整齐、声韵对偶的文章,他们就不会听不会读.浮夸、粗制滥造的写作方法,相互追随且四处流行,没有其他不同的方式.在这之间,(如果有人)只拿古文交谈的话,那么(别人就把他)与奇谈怪论者一样看待.大家又排斥、辱骂他,怪罪、诋毁他,不是把他看作迂腐,就是指责为糊涂,说他背离时代、远离名声,在追求富贵方面迂阔、不切实际.前辈中没有赞誉他的人,同辈中也没有附和他的人.他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不用坚决的精神来坚守(古文之道),不用坚韧的意志来坚持(古文之道),那么没有人不害怕和怀疑的,后悔并且想(改变)的,突然之间就会又离开这条道路而走向那条道路了.唉!仁义、忠正的君子,难道单单多出现在古代,却在当今很少出现吗?这也是由于世俗的风气,众人形成的势头,使(读书人)不能够崇尚古文之道罢了.阅读你的十篇文章,(你)的确在古文方面有追求.(你)来信询问我说:“想要向当今的文章学习,却担心变得浅薄鄙陋;想要向古文学习,却害怕在世上不能够取得功名,学习应该以什么为要旨?”(我)引用韩愈先生的《师说》的观点来为你解惑.你正值青春年华,怀着进取的志向,在仁义不兴盛的时候学习古文,赞同学古文的人少,批评学古文的人多,(你)在心中能没有困惑吗?因此写信问我.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才学又被时俗抛弃的人,哪里值得给人指出那是对的还是错的呢?(我)只是因为退隐、无能,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干,因此能够从事于不急功近利的古文,有人称我是喜欢古文.所以你对我充满了深深地期待,大概是被我的言论感动,于是寻求自己的同类吧!(于是我)试着为你说说:向古文学习,是用来追求大道的方法;向今文学习,是用来追求名声的方法,大道,说的就是仁义;名声,说的就是官位俸禄.既然这样,那么追求大道的人能兼顾到名声,追求名声的人就没有兼顾大道的办法,为什么呢?践行大道的人,虽然确实有困顿与通达的境遇,然而(当他)在上层做官时,就成为贤能的公卿;(当他)困顿处在下层时,就成为品格高尚的人.当他处于上层时,给君王建成礼制,给人民带来安定;当他处于下层时,就孝顺和愉悦亲人,修养身心.无论是困顿还是通达,都源于善.守望名声的人,确实也有困顿通达的境遇,然而和上面的情况都相反.在上层做官,哪有什么贤能公卿呢?在下层困顿的时候,哪有什么君子呢?他在上为官时,对君王和人民没有什么帮助;在下层时,不能孝顺愉悦亲人,也不能修养身心.无论是困顿还是通达,都离开了善.所以说践行大道的人,对名声能兼顾;守望名声的人,没有对大道兼顾的办法.你有志于大道又对名声不忘怀,对古文喜欢学习,对当下的文章也喜欢学习.如果这两种心理交织并存而不加选择,那么(我)担心(你)纯洁的本性会逐渐衰退,浮躁的意气就会迅速占据上风.你心里明白仁义大道,又学识渊博,应该坚守,不要离开(大道),坚持住,不要丧失(大道);尽力而为,不要停止,那么必将会得到大的名声了.学习的真假有别,文章的意图和功用自有收获,有什么好困惑的呢?说得不恰当,但这正是我想说的.。
2019高考语文二轮精准提分练限时精练(七) 文言文阅读
限时精练(七)文言文阅读(时间:40分钟分值:3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9分)黄师雍,字子敬,福州人。
宝庆二年,举进士。
诏为楚州官属。
出盗贼白刃之冲,不畏不慑。
李全反状已露,师雍密结都统时青图之,谋泄,全杀青,师雍不为动,全亦不加害。
秩满,朝议褒异,师雍耻出史弥远门,不往见之。
调婺州教授,学政..一以吕祖谦为法。
李宗勉、赵必愿、赵汝谈皆荐之。
师雍慕徐侨有清望,欲谒之,会其有召命,师雍曰:“今不可往也。
”侨闻而贤之,至阙,以其学最闻,宗勉在政.府,力言于丞相乔行简,行简已许以朝除。
师雍以书见行简,劝其归老,行简不悦,宗勉之请遂格。
知遂之龙溪,转运使王伯大上其邑最。
行简罢,宗勉与史嵩之入相,召师雍审察,将至而宗勉卒。
嵩之延师雍,密示相亲意,师雍不领。
嵩之独相,权势浸盛,上下惧祸,未有发其奸者。
博士刘应起首疏论嵩之,帝感悟,思逐嵩之。
师雍拜监察御史,首疏削金渊秩,迭外居住。
嵩之终丧..,师雍上疏论列,帝即其日诏勒令致仕。
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师雍与丞相郑清之故同舍,然以劾刘用行、魏岘皆清之亲故,清之不乐。
清之犹冀师雍少贬,师雍曰:“吾欲为全人。
”终不屈。
数月,坦卒劾师雍及高斯得俱罢。
久之,以直宝文阁奉祠,陈垓又嗾同列寝之。
清之卒,起师雍为左.史,既而迁礼部侍郎,命下而卒于江西官舍。
师雍简淡寡欲,靖厚有守,言若不出口,而于邪正之辨甚明,视外物轻甚,故博采公论,当官而行,爱护名节,无愧师友云。
(节选自《宋史·黄师雍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B.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C.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D.刘克庄封还诏书乞予/嵩之以贴职如宰臣去国故事/遂得观文殿学士致仕/师雍遂劾克庄临事失身/犯义免所/居官从之/答案 A解析可以从动词谓语的角度分析,找到语句的主语、宾语、状语等,以此判断语句的停顿点。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限时集训文言文阅读二套含答案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 文言文阅读(一)(对应学生用书第121页)(限时80分钟)一、(2018·潍坊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元祐三年,范忠宣公[注]为尚书右仆射,有吴处厚者,以蔡確《题安州车盖亭》诗来,宣仁太后得之,怒曰:“蔡確以吾比武后,当重谪。
”吕汲公为左丞,不敢言。
忠宣乞薄確之罪,不从。
忠宣因乞罢,以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
刘挚罢,哲宗与宣仁太后复用忠宣为右相。
宣仁太后寝疾宰辅入问后留忠宣曰卿父仲淹可谓忠臣在章献太后朝劝后尽母道在仁宗朝劝帝尽子道卿当似之。
呜呼,宣仁后之所以望忠宣者,群臣莫及也。
哲宗亲政,吕汲公欲迁殿中侍御史杨畏为谏议大夫,忠宣曰:“天子谏官当用正人,杨畏不可用。
”汲公方约畏为助,谓忠宣曰:“岂以杨畏尝言公耶?”忠宣曰:“不知也。
”盖上初召忠宣,畏尝有言,上不行,忠宣故不知也。
后杨畏首叛汲公,凡可以害汲公者,无所不至。
一日,哲宗震怒,谓门下侍郎苏辙曰:“卿安得以秦皇、汉武上比先帝?”苏门下下殿待罪。
吕汲公等不敢仰视,忠宣从容言曰:“史称武帝雄材大略,为汉七制之主,盖近世之贤君,苏辙果以比先帝,非谤也。
陛下亲政之初,进退大臣不当如呵斥奴仆。
”哲宗怒少霁。
罢朝,苏门下举笏.以谢忠宣曰:“公佛地位中人也。
”苏公与忠宣同执政,忠宣寡言,苏公平昔若有所疑,至此方知其贤。
章惇用事,吕汲公南迁,忠宣斋戒..上书救汲公,惇怒,亦谪节度副使,永州安置..。
忠宣欣然而往,每诸子怨章惇,忠宣必怒止之。
江行赴贬所,舟覆,扶忠宣出,衣尽湿,顾诸子曰:“此岂章惇为之哉?”至永州,公之诸子闻韩维少师谪均州,其子告章惇以少师执政日与司马公议论多不合,得免行,欲以忠宣与司马公议役法不同为言求归,白公,公曰:“吾用君实荐以至宰相,同朝论事,不合即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不可也。
有愧而生者,不若无愧而死。
”诸子遂止。
(节选自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第十四,有删改)【注】范忠宣公:范纯仁,谥忠宣。
2019高考语文通用版精准提分二轮:第五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五章 突破十一 (一)
突破十一语句翻译题:落实关键字句,保证文意通顺题型透视文言文翻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它注重考查文言文基础、语法知识、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
文言文翻译由于涉及知识的广泛性和考查内容的全面性,便成为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
考生虽然对文言文翻译十分重视,但是在答题过程中常出现重点字词落实不到位、表述句子不通顺的问题。
对此,考生应增强得分点意识,找准关键字词及句式,多方推敲仔细落实;增强语境意识,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做到表意清晰准确、表述通顺规范。
一、五类实词译到位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李孟,字道复,潞州上党人。
孟生而敏悟,七岁能文,博学有大志,通贯经史,善论古今治乱。
时武宗、仁宗皆未出阁,徽仁裕圣皇后求名儒辅导,有荐者曰:“布衣李孟有宰相才,宜令为太子师傅。
”成宗崩'仁宗监国,使孟参知政事,北迎武宗。
孟久在民间,备知闾阎幽隐,损益庶务,悉中利病,远近无不悦服。
事定,乃言于仁宗曰:“执政大臣,当自天子亲用,令銮舆在道,孟未见颜色,诚不敢冒当重任。
”固辞弗许,遂逃去不知所之。
是年五月,武宗践祚。
至大二年,仁宗为皇太子,尝侍帝同太后内宴,饮半,仁宗深思,戚然改容。
帝顾语曰:“吾弟今日不乐,何所思邪?”仁宗从容起谢曰:“赖天地祖宗神灵,神器有归,然成今日母子兄弟之欢者,李道复之功为多。
适有所思,不自知其变于色也。
”帝甚友爱,感其言,即命搜访之,得之陉山,遣使召之。
(节选自《元史·李孟传》,有删改) (1)孟生而敏悟,七岁能文,博学有大志,通贯经史,善论古今治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甚友爱,感其言,即命搜访之,得之陉山,遣使召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李孟天资聪敏有悟性,七岁就能写文章,学识渊博胸怀大志,通晓经史典籍,对于古今治乱之事也有较好的见解。
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提分练第五章专项限时精练十小说阅读20181216163
限时精练(十) 小说阅读(用时:40分钟分值: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无须多言[美]鲍勃·佩克斯“你们不知道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些年来,我一直以为你们对我的话不感兴趣。
”老人这样对他们说。
这是我离开餐厅的时候听见的。
餐厅里济济一堂。
坐在我周围的要么是家庭聚餐,要么是朋友聚在一起聊聊最近的新闻、商务会议,也有像我这样只是来放松一下的。
当然,大家都热烈地交谈着。
不过我对面的那张桌子上有点不一样,那张桌子上的人总是沉默不语。
我刚坐下来时,看见两个男人静静地坐在那里。
其中一个看上去30多岁,穿着旧工作服,头上仍然戴着棒球帽。
另外一个我猜有80岁左右,一张饱经沧桑的脸上满是皱纹,呈现着岁月的痕迹。
身上穿着一件建筑工人常穿的红格子衬衫夹克,比较厚,外出时穿着应该很暖和,但是也不会厚到会限制你的行动。
不过看起来他没有什么地方要去,就像他们之间的谈话一样,没什么要说的。
“噢,我今天实在是饿坏了,爸爸。
铲雪、扫雪的工作就是这样。
”年轻人说。
“嗯,是啊。
”老人答道。
接下来又是很长时间的沉默。
突然,我听到年轻人说:“他们来了。
”手指着门口。
年轻人看上去轻松了很多。
终于有人要加入到他们中间,把谈话继续下去了。
新来的两个人,看起来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十来岁的孩子。
女人坐在年轻人的旁边,老人起身给孙女让出一个位子。
女人边坐边说:“爸,真高兴见到您。
”“我也一样。
”老人说。
接下来又是沉默,甚至比之前沉默的时间还要长。
服务员走过来,他们点了早餐。
老人起身,嘴里念叨着:“我要去一下洗手间,人上了年纪,总是这样。
”老人离开后,年轻人说:“天啊,我真不知道该对他说什么。
我们就坐在这里到处看,他总是不说话。
”“我明白,可是该对他说什么?”女人说。
“他这么个老人,对一个老人该说些什么呢?”孩子插了一句。
哦,不。
我开始坐不住了,我简直无法坐在那里再听他们说下去。
我要说上几句,话到嘴边我咽不下去了,哪怕他们可能会说这不关我的事。
浙江专用版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第一部分瞄准题点精准训练专题五精准训练十二结合语境选准实
专题五文言文阅读精准训练精准训练十二结合语境,选准实词、虚词题的正确项练前提示实词解释题、虚词辨析题一直是浙江卷的保留题目。
关于其题型特点和答题方法,考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技巧,这里主要从考场角度加以提示。
1.对于实词解释题,要善于依据实词解释的错误标志来判断:①直接拿加点字组词,②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③代入原句翻译读不通或有矛盾之处,④代入原句发现词性有问题。
利用这些错误标志,可以快速判断解释有误的选项。
另外,特别生僻的词或词义往往是正确解释。
2.对于虚词辨析题,首先要重点掌握六个一级高频虚词:以、之、其、而、为、于。
其次要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的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古者士之进,有以.德,有以才,有以言,有以曲艺。
今徒不然,自茂才等而下之至于明法,其.进退之皆有法度。
古之所谓德者才者,无以为也。
古之所谓言者,又未必应今之法度也。
诚有豪杰不世出之士,不自进乎此,上之人弗举也。
诚进乎此,而不应今之法度,有司弗取也。
夫自进乎此,皆所谓枉.己者也。
古者井天下之地而.授之氓。
士之.未命也,则授一廛而为氓。
其父母妻子裕如也。
自家达国.,有塾、有序、有庠、有学,观游止处.,师师友友,弦歌尧、舜之道自乐也。
磨砻镌切,沉浸灌养,行完而才备,则曰:“上之人其.舍我哉?”上之人其亦莫之能舍也。
今之地不井.,国不学,党不庠,遂不序,家不塾。
士之未命也,则或无以裕.父母妻子,无以处。
行完而才备,上之人亦莫之.举也,士安得而不自进?……今之有司,非昔之有司也;后之有司,又非今之有司也。
有司之好恶岂常.哉?杨叔明之兄弟,以父任皆京官,其势非吾所谓无以处,无以裕父母妻子,而有不得已焉者也。
自枉而为进士,而.又枉于有司,而又若不释然。
二君固常自任以.道,而且朋友我矣,惧其犹未寤.也,为《进说》与之。
(王安石《进说》,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皆所谓枉.己者也 枉:扭曲,委屈 B .观游止处.处:处所 C .有司之好恶岂常.哉 常:固定不变的 D .惧其犹未寤.也 寤:觉悟 答案 B解析 处:止息。
高考语文二轮冲刺练习 文言文阅读精准训练
文言文阅读精准训练精准训练一聚“异”“破”难,答好断句题练前提示全国卷文言断句题采用的是四选一式选择题,其特点是先预设要求断句的四个选项,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另一个选项则无错误。
基于这个特点,从技巧上我们可以这样做:(1)聚焦差异。
相同的停顿不必关注,重点关注停顿不同的。
(2)突破难点。
那些停顿不一样的地方,可能有难点。
对这种难点,要有足够的突破方法。
(关注句中的古今同形异义词、专用名词等)(3)排除选定。
排除不符合题意的,最后选定符合题意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及进士第,知翼城县,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有删改) A.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B.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C.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D.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答案 A解析“敬氏”不能断开,“敬氏”乃姓敬之意;“以避……讳”是“改”之原因,作“改”的状语,不能断开。
参考译文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他的祖先原本姓敬,因避后晋高祖(石敬瑭)和宋翼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名讳而改姓文。
文彦博考中进士后,做翼城县知县,通判绛州,后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并升为殿中侍御史。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蔡徵,字希祥,侍中、中抚军将军景历子也。
徵美容仪,有口辩,多所详究。
然性颇便佞进取,不能以退素自业。
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徵不修廉隅,皆此类也。
(节选自《陈书·蔡徵传》,有删改) A.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B.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C.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D.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答案 B解析正确标点:初拜吏部尚书,启后主借鼓吹,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宜且如所启,拜讫即追还。
2019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准提分练 第五章 专项限时精练(七)散文阅读(考试专用)
限时精练(七) 散文阅读(用时:40分钟分值: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请听万物倾诉翟永明①我们每天生活在一个超高的噪声网中,各种机械的、人为的、由于摆脱不掉而习以为常的噪声,已成为我们的生存背景。
什么时候起,我们已经听不到来自自然的声音。
在我们幼年时,叽叽喳喳飞过头顶的麻雀的鸣叫已被弹弓、沙弹和除四害的吼声驱赶了,而午休时躲在桉树上聒噪不已的蝉声,也已随着被砍倒的树木消散了。
至于那童年时勾得我们无法入睡的深夜蛙鸣,也早已被搅拌机巨大的轰鸣声击碎了。
②剩给我们的还有什么呢?除了那巨浪一样淹没我们耳朵的喧哗和噪声,马达声、敲打声、吵闹声,夜深人静时,推开窗户,我们仿佛住在一个巨大的工地上。
当我们的灵魂欲俯身倾听时,我们能否听见那些有名和无名的事物,那些细物质的被淹没的声音?③偶然,在电视的“发现”频道上看到,一个美国人肩挎录音设备,在几年时间里,走遍全世界,去收集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密林中的鸟鸣、刮过荒野的风声、尼亚加拉大瀑布湍急的吼叫和野兽的奔跑声。
这位自然之声的收集者痛感属于这个世界的万物的声响正在日夜流失,不复再来。
他用一只录音话筒,试图留住它们物质的声音,然后在某个需要的时刻,把它们释放出来,就像两手拢成一团,捧住一只鸽子,然后朝向天空,放飞了它,使它重又回到自然之中。
④几年以后,那个美国人甚至去了东方一座城市,在那里住了三天。
他录下了大城市的喧嚣:汽车的轰鸣声、马达声、人的吵闹声、和尚诵经的声音。
三天后,他离开了这座城市,长期浸淫于自然之音中的他,耳朵已爱憎分明。
都市尖锐而嘈杂的响声穿透了他的耳膜,使他再次逃亡。
⑤一个夜晚,在一座深山,有一位朋友依山傍水,结庐在一块巨大的岩石边。
我和几位朋友在他那巨大而不铺张的客厅里举杯同乐,兴致高昂。
酒过数巡后,话题变得晶莹剔透,酒帮助了我们表达思想的愿望,也推倒了我们内心那易碎的、并不结实的墙。
尘世和我们每天生活其中的噪音远离这里,剩下的只是几个朋友的低沉亲近的声音,如同清风倾诉,又如同波浪滑过,潺潺水声般细小,秋叶坠地般引人入胜。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提分练第五章专项限时精练十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158
限时精练(十七)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用时:30分钟分值:30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①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论语·颜渊》)②“文灭质,博溺心[注],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
”(《庄子·缮性》) 注溺心:指掩盖了天然的心性或纯朴的本质。
(1)子贡和庄子对于“文”和“质”关系的认识有何差异?(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子贡认为“文”和“质”一样重要,庄子认为“文”会损害到“质”。
解析辨析两段材料表达内容的异同,要注意把握每个语段的意思。
第①则材料,主要讲了子贡对“文”“质”的理解,他认为“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即二者是同等重要的。
第②则材料,庄子认为浮华的“文”毁坏了“质”。
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2)结合生活实际或成长经历,谈谈你赞同哪种“文质观”并简述理由。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我赞同子贡的观点。
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注重仪容、举止、礼节等外在的修养。
当代人,还是要注重内外兼修,不然纵有满腹才情,也可能会在人际沟通等方面出现问题,很难完全实现人生价值。
(示例二)我赞同庄子的观点。
过多外在的追求使人惑乱纠结,反而会妨害内心的纯朴。
比如一个学生如果过分注重自己的仪容,就可能会妨害自己的学习或内心的宁静,影响其人生成长。
解析回答问题时,要先明确观点,然后再阐述理由。
比如同意子贡的观点,就要阐明“文”即外在的表现和“质”即内在的品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现实生活或自身成长的影响。
2019高考语文二轮练习精品试题:文言文阅读
2019高考语文二轮练习精品试题:文言文阅读【考纲解读】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规定:“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
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
2、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对“言”的重视,实质上是考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利用有关文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文”的重视,主要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对文言句子翻译。
3、从答案的编制看,文言文测试时题目出在“课外”,答案源自“课内”。
这里“课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我们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测试的知识是我们“课内”学过的,二是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的。
4、从选材上看,除人物传记外,还涉及其他散文。
从分值上看,句子翻译覆盖面大,分值较高。
【高考体验】一、〔2017年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江公皋传[清]蓝千秋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
性敏慧,弱冠举于乡。
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①日积。
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子女。
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是时闽、楚告警。
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
迫即走楚壤藉寇耳。
”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②击杀之,盗遂息。
2019高考语文通用版精准提分二轮:第五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五章 突破十一(四)
四、翻译过程三注意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虞奕字纯臣。
第进士。
崇宁,提举河北西路常平,洺、相饥,徙之东路。
入对,徽宗问行期,对曰:“臣退即行,流民不以时还,则来岁耕桑皆废矣。
”帝悦。
既而西部盗起,复徙提点刑狱。
睦州乱,以龙图阁直学士知镇江府。
寇平,论劳增两秩。
还为户部。
内侍总领内藏,予夺专己,视户部如僚属。
奕白宰相曰:“计臣不才,当去之而易能者,不可使他人侵其官。
”即自劾不称职。
诏徙奕工部。
袭庆守张漴使郡人诣阙请登封,东平守王靓谏以京东岁凶多盗,不当请封。
为政者不悦,将罪靓,奕言:“靓忧民爱君,所当奖激,奈何用为罪乎?”靓获免。
未几卒,年六十,赠龙图阁学士。
(节选自《宋史·虞奕传》,有删改) (1)臣退即行,流民不以时还,则来岁耕桑皆废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臣不才,当去之而易能者,不可使他人侵其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退下后就立刻出发,假如流散的百姓不能按时回乡,那么来年的农耕桑种就全部荒废。
(得分点:“退”“即”“以”“耕桑”“废”,句意通顺。
)(2)考虑到臣下才能不足,应当离开职位而换上有才能的人,不可让别人侵占了这个职守。
(得分点:“计”“不才”“去”“易”“侵”,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虞奕,字纯臣。
进士及第。
崇宁时期,为河北西路常平提举,洺、相地区发生饥荒,他被调往河北东路。
入宫对答,徽宗问他出发日期,回答道:“我退下后就立刻出发,假如流散的百姓不能按时回乡,那么来年的农耕桑种就全部荒废。
”皇帝很高兴。
不久西部出现盗贼,他又调任提点刑狱。
睦州出现叛乱,虞奕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担任镇江知府。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准提分练 第五章 专项限时精练(十六)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限时精练(十六)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用时:30分钟分值:30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①陈成子弑简公。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②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③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1)解释材料③中曾子这句话的意思,并指出和材料①中孔子行为的共通点。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句话的意思:君子考虑问题,不应该越出其职位的范围。
共通点:都强调各司其职、恪尽职守。
(2)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与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否矛盾?(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孔子提出的“位”指职守,强调各有权限,各守本分。
(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蕴含的另一层意思是“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强调各守本分,恪尽职守)“知其不可而为之”则强调“仕”的担当,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两者都强调做好分内的事,所以并不矛盾。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衰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孔孟“为学”的基本思想。
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提分练第五章专项限时精练三语言文字运用20181216164
限时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用时:20分钟分值: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俨.(yǎn)然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bó)小小蓬船。
B.喊声,笑声,千万双脚的跺.(duò)地声震天动地;喧嚣不时加剧,涌向大阶梯的人流不时折回来,乱作一团,搅成漩.(xuàn)涡。
C.回归自然,首先要把自己回归成一个散淡的村野之人,居所当然也应毫无市侩.(kuài)气息,彻底消融.(rónɡ)于自然,如雨入湖。
D.一支蘸.(zàn)了胭脂的画笔,任你在时光的镜中怎样涂抹,也描摹.(mó)不出最初的滋味,曾经的风景再美,也只是曾经而已。
答案 C解析A项蓬—篷。
B项“漩”读xuán。
D项“蘸”读zhà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甲]车下高速公路,驶入进城连接线,扑面而来的是绿意盎然、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我不停地发出赞叹之声,可坐在我身边的同事却无动于衷....,只顾埋头看电子书。
[乙]因为我知道他平常酷爱摄影,于是就提醒他电子书可以天天看,此处美景却不是天天有。
他说等看完这一章再拍。
直到进城下车后,他才放下电子书,直奔城里,开始拍个不停。
每处景观,他没拍完,我就欣赏完了,早早坐在车上等他。
因为..时间紧迫,所以尽管他意犹未尽,我们也不能逗留。
[丙]如果他不一直低头看电子书,在车上就想好了哪些美景一定要拍,也许时间会俭省..一些。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团锦簇B.无动于衷C.因为D.俭省答案 D解析A项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使用正确。
B项无动于衷: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使用正确。
C项因为: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关系。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精准提分练 第五章 专项限时精练(十三)文言文阅读
限时精练(十三) 文言文阅读(用时:40分钟分值: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20分)过云木冰记[清]黄宗羲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
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
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
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
小草珠圆,长条玉洁。
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
琤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
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旁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而.云落,即冻①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②人间,村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愆阳之所不入。
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
南箕哆口③,飞廉弭节④,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
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
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
群峰灌顶,北斗堕胁,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
且其怪松人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砖,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
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系于吉凶之占。
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
注①:结冰。
②扃:隔绝。
③哆口:张口。
④飞廉弭节:飞廉,即风神;弭节,即停止挥鞭使车缓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忽尔冥霁.地表霁:本指雨止,这里指云雾散B .无殊.阴火之潜 殊:特殊 C .去.平原一万八千丈 去:距离 D .将欲过.而问之 过:过错答案 D解析 过:拜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有居僧笑于.旁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 风起而.云落吾尝终日而.思矣 C.⎩⎪⎨⎪⎧ 以.故霜雪常积也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D.⎩⎪⎨⎪⎧ 余乃.喟然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答案 A解析 A 项均为介词,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时精练(十三) 文言文阅读(用时:40分钟分值: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20分)过云木冰记[清]黄宗羲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
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
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
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
小草珠圆,长条玉洁。
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
琤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
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旁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而.云落,即冻①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②人间,村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愆阳之所不入。
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
南箕哆口③,飞廉弭节④,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
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
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
群峰灌顶,北斗堕胁,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
且其怪松人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砖,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
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系于吉凶之占。
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
注①:结冰。
②扃:隔绝。
③哆口:张口。
④飞廉弭节:飞廉,即风神;弭节,即停止挥鞭使车缓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忽尔冥霁.地表霁:本指雨止,这里指云雾散B.无殊.阴火之潜殊:特殊C.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去:距离D.将欲过.而问之过:过错答案 D解析 过:拜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有居僧笑于.旁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 风起而.云落吾尝终日而.思矣 C.⎩⎪⎨⎪⎧ 以.故霜雪常积也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D.⎩⎪⎨⎪⎧ 余乃.喟然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答案 A解析 A 项均为介词,在。
B 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
C 项介词,因为/介词,用。
D 项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四明山过云地区罕见而奇特的木冰景观,使人仿佛置身于晶莹的世界。
B .作者在写木冰景观时,多采用结构整齐的短句,糅细腻的描写与磅礴的气势于一体,强调了过云地区之冷。
C .作者一行三人同游过云山,当作者看到自己的家乡存在木冰这一神奇景象时感到很惊奇。
D .黄宗羲的这篇山水游记,不是单纯地描摹自然现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听天由命、与世无争的消极心态。
答案 D解析 “听天由命、与世无争的消极心态”错,由“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可知,作者与这个世道格格不入,他正进行着不屈的抗争。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而 仙 宫 神 治 山 岳 炳 灵 高 僧 悬 记 冶 鸟 木 客 窅 崒 幽 深 其 气 皆 敛 而 不 扬 故 恒 寒 而 无 燠答案 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春秋》上写过它,《五行》上记载过它,为什么我们家乡也有这种奇异之景呢?(2)住在这里的,难道就没有翻越山峰挖掘药材,说着有高深道理的话语,行为与世人不同,不受社会清平或动荡的命运干扰的人吗?参考译文壬午年,我和晦木、泽望两个弟弟进入四明山,从雪窦山返回来到过云。
这里云雾密布,充满了整个山谷,乱云并不飞散,高高的瀑布因云雾遮蔽,好像停止了下落。
蜿蜒曲折的山路向远处延伸,我们撤去烛火夜行,雾和露水沾湿了衣裳,山间寒气彻骨,大家相互看着对方呼出的白汽,只能听到彼此断断续续的喘气声和叹息声。
忽然雾散云收,天地都出现在眼前,万物改换了样子,眼前一片光亮。
小草上结着圆圆的冰珠,树上长长的枝条裹着白玉般晶莹的冰衣。
幽静的竹林像插满美人头上的银色玉簪,柔软的藤蔓像缀满美人颈上的成串珠饰。
风吹草木,发出琤琤琮琮玉石般的声响,就像乐器演奏的声音,即使是微小的一叶一茎,也没有不被冰雾缠绕的。
我惊奇地看着并感叹道:“这不是人们所说的木冰吗?《春秋》上写过它,《五行》上记载过它,为什么我们家乡也有这种奇异之景呢?”话还未说完,有一个当地的僧人在旁边笑着说:“这有什么值得诧异的?山中最冷,刚进入冬月,就风起云涌,冰凌满山,所以常年积满霜雪。
大概因为这里地处万山之中,没有尘俗的纷争,隔绝人世,既无乡村和寺庙的烟火,也没有特殊的地火潜入,所以冬天太阳的热度到不了这里。
(这里)距离平地有一万八千丈,强劲的风像急转的车轮,侵人心骨。
主风的南箕星张着大口,风神在这里停止挥鞭使车缓行,到处都是土洞和长长的隧道,所以大风回旋不散。
小溪迂回,山谷递转,蛟螭潜伏,山鬼妖媚。
暴风强劲有力,瀑布震天作响,天地怒吼,北面山上闭塞的洞穴堆聚着冰雹,原来这里常年被北方的冬神控制。
群峰高耸云霄,北斗星都似乎堕入她的腰际,杂草的气味浓郁,即使原野枯焦,沼泽干涸,巫师念咒求雨,装扮成旱魃狂舞,这里也常年如秋夜般凉爽阴湿,好像被太阳分割藏匿起来。
况且这里怪异的松树、枫树上的人形树瘤、毒石杂草、破碎的古碑、残埋地下的砖块、腐烂的肉和白骨,都完全可以兴云吐雨。
况且这里像仙宫一样有神灵治理,连山岳也散发着灵气,这里有道行极高的僧人在悬崖上刻下的文字,还有妖鸟和山怪,深峻幽邃,这里的寒气都收敛着而不散发,所以总是那么寒冷而不温暖。
”我于是喟然长叹道:“唉!同样的寒来暑往,但仍有不听命于自然的地方;都是一样的变幻无常,就有与占卜吉凶无关之处。
住在这里的,难道就没有翻越山峰挖掘药材,说着有高深道理的话语,行为与世人不同,不受社会清平或动荡的命运干扰的人吗?”我正与现在的世道格格不入,准备去拜访和询问这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20分)叶生蒲松龄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
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
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
见其文,奇之。
召与语,大悦。
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
公期望綦切。
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
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
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
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
无何,寝疾。
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
函致生,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
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
”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
”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
公喜,逆.而问之。
生曰:“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
今幸可从杖履。
”公乃束装戒旦。
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
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
然绝慧,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
益之公力,遂入邑庠,旋中亚魁。
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
惨然不乐。
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
公子又捷南宫,授部中主政。
携生赴监,与共晨夕。
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
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曰:“此去离贵乡不远。
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
”生亦喜。
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
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
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
今阿大亦已成立,勿作怪异吓生人。
”生闻之,怃然惆怅。
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
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
公子闻之,涕堕垂膺。
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
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
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颠倒逸群之物,伯乐伊谁?天下之昂藏[注]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噫!”(选自《聊斋志异·叶生》,有删改)注昂藏: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而所如不偶..不偶:不对等 B .疾革难遽瘥.瘥:病愈 C .公喜,逆.而问之 逆:迎接 D .所以淹.君柩者 淹:长久停留 答案 A解析 不偶:犹言数奇,指命运不好,遇合不佳。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公游扬于.学使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辞而.归,杜门不出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以.犬马病但以.刘日薄西山D.⎩⎪⎨⎪⎧ 余深信焉.去今之墓而葬焉.答案 C解析 C 项均为因为。
A 项介词,在/介词,被。
B 项表承接/表递进。
D 项句末语气助词,不译/兼词,相当于“于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叶生终其一生于科考,甚至死后也没有断绝念头;他知恩图报,因感念丁公的知遇之恩,不离不弃,死后化作灵魂去报恩,终让丁公实现科考梦想。
B .作者并非仅仅叙述了一个凄恻动人的故事,比照叶生,结合作者自己科考的辛酸往事,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者是借科考之事,抒孤愤之情。
C .本文文笔简练,描写细腻,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力避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做到了奇幻多姿,浪漫主义手法高超。
D .通过“异史氏曰”,本文卒章显志,既高度概括了故事情节,又谈了自己的看法,更抒发了对科考取士以及难得遇到如丁公那样的知己的慨叹。
答案 A解析 不是丁公,是帮助丁公子实现了科考梦想。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答案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之昂藏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没料想时运限人,文章虽好命不佳,发榜后,叶生仍旧名落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