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除氟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去除水中铝及氟的研究

去除水中铝及氟的研究

去除水中铝及氟的研究一、背景水中铝及氟的含量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铝是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长期饮用含铝的水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而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摄入氟化物对预防龋齿和骨质疏松有积极作用,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氟斑牙和氟骨症等健康问题。

因此,研究水中铝及氟的去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法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去除水中铝及氟的一种有效手段。

其中,最常见的是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和极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氟离子等。

有研究表明,活性炭对铝及氟的去除率较高,但再生困难,成本较高。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与水中铝及氟离子反应,从而将其去除。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等混凝剂,以及氟离子交换树脂等。

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但可能会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且运行成本较高。

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水中的铝及氟离子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将其吸附在微生物细胞壁上。

主要有固定化微生物法和活性污泥法等。

固定化微生物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提高微生物的耐受力,并实现微生物的重复利用。

活性污泥法则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群体,通过曝气、沉淀等过程将铝及氟离子去除。

生物方法具有环保性和可持续性,但处理周期较长,需要结合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优化。

三、结果不同方法对于水中铝及氟的去除效果存在差异。

物理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见效快,但再生成本较高。

化学方法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但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且运行成本较高。

生物方法环保性和可持续性较好,但处理周期较长,需要结合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优化。

四、讨论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去除方法。

对于出水水质要求较高或处理水量较大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应注重优化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未来研究应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各种方法的去除机制和优化条件,提高处理效率;二是探索新型的去除材料和方法,降低成本,提高可再生性;三是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水处理过程的智能控制和优化管理;四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衔接,推动水中铝及氟去除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饮用水除氟技术研究综述

饮用水除氟技术研究综述

第2期 收稿日期:2020-10-20作者简介:陈东(1985—),江苏徐州人,分析化学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仪器分析方向研究工作。

饮用水除氟技术研究综述陈 东(徐州市铜山区自来水公司水质检测中心,江苏徐州 221116)摘要:我国水体中广泛存在氟污染情况,长期饮用高氟水已经给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因此饮用水除氟技术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最主要的几种除氟方法,其中吸附法被应用的最为广泛,所以文章又对各种吸附剂除氟的特点和不足进行了介绍,并对吸附法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饮用水;除氟;吸附剂中图分类号:TU991.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0)02-0261-02ReviewofFluorideRemovalTechnologyinDrinkingWaterChengDong(WaterQualityTestingCenterofXuzhouTongshanWaterCompany,XuzhouJiangsu 221116)Abstract:FluoridepollutioniswidespreadinwaterinChina,Drinkinghighfluorinewaterforalongtimehascausedgreatharmtopeople'shealth,Therefore,Thefluorideremovaltechnologyofdrinkingwaterhasreceivedmoreandmoreattention.Inthispaper,themainmethodsoffluorideremovalathomeandabroadinrecentyearsarereviewed,Theadsorptionmethodisthemostwidelyused,Sothepaperalsointroducesthecharacteristicsandshortcomingsofvariousadsorbentsforfluorideremoval.Finally,thefutureresearchdirectionofadsorptionmethodisalsoprospected.Keywords:drinkingwater;defluorination;adsorbent 氟广泛的存在于地下水中,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人体如果摄入过量的氟,则会改变骨结构,产生氟斑牙病、氟骨病等症状。

饮用水除氟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饮用水除氟技术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2 沉 淀 法
沉 淀 法 除氟 包 括 传 统 的化 学 沉 淀 法 和 混 凝 沉 淀
法 ,即 向高氟 水 中投 加沉 淀 剂形 成 含氟 沉 淀物 或 者 是
加 入某 种化 学 药剂 与 氟离 子 形成 络 合物 从 而将 氟 去 除
的方 法 。
化 学 沉 淀 法 早期 的经 典 方 法 是 向水 中 加入 石 灰 、
2 0 1 0 , ( 5 ): l 3 1 一 l 3 2 .
得 大规模 应用 的高效 节能 的分离 过程 。可 以相信 , 随着
膜 分离 技术 这一 朝 阳产业 的崛起 ,将 膜 技术 应 用 于饮
用水 除 氟领域将 会 是今后 发展 的方 向。
5 组合工艺
针 对 以上几 种 除氟 技术 的优 点及 不足 ,有 研 究者 将 传统 的水 处理 工 艺进 行耦 合用 于饮 用 水 除氟 ,得 到
在饮用 水 除氟领 域 , 膜 技术主 要有 电渗析 、 反 渗透等 。
电渗 析是 以直 流 电场 产 生 的 电位 差 作 为 推 动 力 ,
艺不 断提 高 , 成 本 不断 降低 , 将 膜分 离 技术 应用 于饮 用
水除氟 将是 未来发 展 的方 向。
口 ■
使氟 离子 和 阳离子 分 别通 过 阳 、阴离 子交 换膜 从而达 到 除氟 的 目的。反渗 透是 以压 力差作 为推 动力 , 通过 反
微 滤 膜用 于饮 水 除 氟 的研 究 [ J ] . 中 国地 方 病 防 治 杂志 , 2 0 0 9 ,
】 4( 】 ) : 】 3 一 】 5 .
技术相 结 合新 的除 氟技 术 ,其 原理 是 铝板 在直 流 电场

饮用水除氟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饮用水除氟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与 应用 较 多 。
1 混 凝 沉 淀
我 国饮用水 除氟 方法 中 , 目前 研 究 应 用 最 多 的 是 吸 附过 滤 法 , 除 氟 机 理 主 要 有 吸 附 、 子 交 换 、 其 离 络合作用 等。常用 的吸附滤料有 活性 氧化铝 、 炭 、 骨 UR一 7 0螯 合 树 脂 , 有 以某 些 天 然 岩 石 材料 如 30 还 沸 石 等 作 为 滤 料 。 此 外 , 新 型 滤 料 如 氧 化 铁 涂 层 对
关键词
饮 用水 除 氟
混凝
吸 附 电凝 聚 电渗 析
反 渗 透
氟 广 泛 存 在 于 自然 水 体 中 , 人 体 必 需 的 微 量 是
元 素 之一 。我 国 规定 生 活 饮 用 水 中 适 宜 的 氟 含 量 为
果 ; 水 温 过 低 , 管 投 加 大 量 混 凝 剂 也 难 获 得 良好 如 尽 的 混凝 效 果 , 常 絮 凝 体 形 成 缓 慢 , 凝 颗 粒 细 小 、 通 絮
占二 亿 六 千 万 人 口 的地 区 , 一 种 严 重 危 害 人 民健 是
松 散 。水 温在 1 0—3  ̄ 除 氟 效 果 较 好 J 0C, 。此 外 , 混
凝 沉 淀 除 氟 效 果 还 受 原 水 含 氟 量 、 度 、 度 、 凝 碱 盐 混 搅 拌 时 间 等 因 素 的影 响 , 此 在 实 际 应 用 中 均 应 予 因
谢 朝 新
饮 用 高 氟 水危 害人 体 健 康 是 个 世 界 性 问题 , 已越 来越 受 到 人 们 的 重视 。 基 于近 年 来 饮 用 水
除 氟技 术 的研 究 进展 , 目前 主 要 饮 用水 除 氟技 术 如 混 凝 沉 淀 、 附过 滤 、 就 吸 电凝 聚 、 电渗 析 和 反 渗 透 等 及 除 氟技 术 中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 了 阐述 , 提 出 了饮 用水 除 氟技 术 向绿 色技 术发 展 的 趋 势 。 并

水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去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水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去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㊀2019,31(11):58 65ActaAgriculturaeJiangxi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http://www.jxnyxb.comDOI:10.19386/j.cnki.jxnyxb.2019.11.12水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去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鲍佳,聂青宇,马嘉川,安昱竹,刘慧芳,刘洪雅㊀㊀收稿日期:2019-05-1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07092)㊂作者简介:鲍佳(1982─),男,辽宁沈阳人,副教授,博士,从事环境与人体中新型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现状及趋势的研究㊂(沈阳工业大学理学院,辽宁沈阳110870)摘㊀要: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andpolyfluoroalkylsubstances,PFASs)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人类日常生活用品中㊂初步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易于生物累积,且可能导致肝毒性㊁致癌性㊁生殖毒性以及干扰内分泌等特性㊂如今,天然环境中化学抗性PFASs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同时这些人为污染物在天然和处理水域㊁人类和动物生物体中的存在都构成了巨大的环境挑战㊂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对PFASs几乎没有去除效果,研究高效去除水体中PFASs的实用性技术成为了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㊂综述了自然环境中最常见的PFASs 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去除方法的最新进展㊂关键词: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烷磺酸(PFOS);去除技术;处理效果中图分类号:X703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001-8581(2019)11-0058-08RecentResearchProgressinRemovalTechnologyofPerfluorinatedandPolyfluorinatedCompoundsinWaterBAOJia,NIEQing-yu,MAJia-chuan,ANYu-zhu,LIUHui-fang,LIUHong-ya(SchoolofScience,Sheny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henyang110870,China)Abstract:Per-andpolyfluoroalkylsubstances(PFASs)areanewclassof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widelyusedinindustrialandhumandailynecessities.Preliminarystudieshaveshownthatthesecompoundsarepronetobioaccumulationandmaycausehepatotoxicity,carcinogenicity,reproductivetoxicityandinterferencewithendocrineproperties.Today,emissionsofchemicallyresistantPFASsinnaturalenvironmentsareincreasing,andthepresenceoftheseanthropogeniccontaminantsinbothnaturalandtreatedwaters,aswellasinhumanandanimalorganisms,posesahugeenvironmentalchallenge.Traditionalbiologi⁃caltreatmenttechnologyhasalmostnoremovaleffectonPFASs.TheresearchonthepracticaltechnologyofremovingPFASsinwaterhasbecomearesearchhotspotinthefieldofenvironment.ThisreviewpresentsthelatestadvancesintheremovalofthemostcommonPFASsinthenaturalenvironment,perfluorooctanoicacid(PFOA)and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Keywords:PFOA;PFOS;Removaltechnologies;Treatmenteffect0㊀引言全氟烷基物质(PFAS)是一组直接用于制造各种工业和消费品的人造化学品,它们的热稳定性以及防脂和防水性能归功于PFAS在水性成膜泡沫(AFFF)以及家用产品(如宠物㊁纸和不粘炊具)中的广泛应用[1-3]㊂3M公司是前全球最大的全氟辛烷磺酰氟(PFOSF)衍生产品生产商,于2002年逐步淘汰了全氟辛烷磺酸衍生产品的生产㊂随后,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烷磺酰氟(POSF)被列为‘斯德哥尔摩公约“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㊂2009年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将其列入饮用水污染物候选清单CCL3㊂此外,2016年EPA将饮用水中PFOA和PFOS总和的健康咨询水平确定为70ng/L㊂PFOS也被添加到指令2013/39/EU中作为优先污染物在欧洲全境范围内的地表水中进行监测和管控㊂一类PFAS是全氟烷基酸(PFAAs),其是由氟原子和末端酸基团(例如羧酸或磺酸)包围的以为碳主链制成的稳定化学品㊂这些PFAAs极易抵抗降解,因此在水和土壤中都很稳定,在环境中具有高度的持久性[4-5]㊂与大多数其他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有机污染物(例如二噁英㊁多氯联苯)不同,PFAAs是水溶性的㊂例如,PFOA与PFOS在水中能以高浓度水平存在,最高溶解度分别为3.4μg/L和570μmg/L[6]㊂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多数自然水体中都有不同程度的PFOA和PFOS污染,其浓度分别处于0.1 3640ng/L和0.005 527ng/L之间[7-8]㊂我国水环境如长江㊁黄河㊁珠江和松花江等流域均有不同浓度的PFOA和PFOS被检出,污染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而局部工业发达地区的污染水平较高[8]㊂之前有研究表明,废水处理厂是水环境中PFASs的主要来源[9-12],且PFASs不能通过活性污泥㊁紫外线㊁氯消毒㊁臭氧氧化和砂滤等方法有效去除[13-15]㊂最近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大陆降水中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的调查结果显示,三氟乙酸盐(TFA)㊁PFOA和PFOS在湿沉降中普遍存在,同时超短链全氟烷基羧酸(C2-C3)的相对贡献范围为ΣPFAS的22%91%,而未知的前体PFAAs占PFAS总摩尔浓度的6% 56%㊂这表明我们低估了从降水到地表环境的PFAS的负荷[16]㊂表1㊀2种典型的全氟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简称分子式结构式密度/(g/m3)沸点/ħPFOAC7F15COOH1.84260PFOSC8F17SO3H1.25189 192㊀㊀目前对PFASs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有吸附㊁膜分离㊁光催化氧化㊁电化学氧化㊁超声分解等技术㊂此外,由于PFASs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各种方法对其处理效果不尽相同,甚至一些方法需要较严苛的操作条件或较高能耗等㊂因此,本文汇编了近5年来所研究的去除技术,从去除效果㊁操作条件㊁能耗㊁机理及适用性等方面,对比了不同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为我国自来水和废水中PFASs的有效治理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㊂2㊀活性炭吸附法吸附技术由于操作简单㊁高效率㊁低成本,是去除水中多氟和全氟化合物的有效方法㊂大量文献报道PFAS吸附到各种基质上,包括GAC(颗粒活性炭)和聚合物㊂与其他去除技术(如RO和一些高级氧化工艺)相比,GAC更具有经济性[17-18]㊂活性炭(AC)具有发达的孔隙㊁优良的吸附性能㊁高机械强度㊁易再生,吸附到活性炭上是目前公认的受PFOS和PFOA影响的地下水再生技术㊂GAC已被广泛用于处理受污染的饮用水数十年㊂目前已有多个实验团队在进行利用GAC吸附PFASs的实验㊂Xiao等[19]比较了使用碳质吸附剂(即颗粒活性炭,GAC)从AFFF影响的饮用水中去除30种PFAS,包括13种最近发现的PFAS㊂GAC持续去除PFOS的效率超过90%且高温(800ħ)焚烧可以完全破坏吸附到GAC的PFOS和PFOA[20]㊂对于长链PFAS和较小直径的GAC颗粒,吸附动力学更快,因此,针对PFOS去除进行优化的GAC可能无法有效地去除其他PFAS[21]㊂在最近关于PFAS处理的讨论中,人们担心较短链PFAS(4或6个碳)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突破GAC介质[22]㊂Rostvall等[23]评估了5种不同的吸附剂[颗粒活性炭(GAC)㊁GAC+Polonite (GAC+P)柱㊁Xylit㊁褐煤和沙子]对PFAS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这5种不同吸附剂的去除率随PFASs全氟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㊂一些研究发现,当使用GAC和其他阴离子交换树脂(例如Purolite )时,比较相同的全氟化碳链长度,全氟磺酸(PFSA)比全氟辛酸(PFCA)能更有效地去除[24-27]㊂近年来,研究人员在严格活化条件下制备的竹衍生的GAC促进了PFOS和PFOA在颗粒吸附剂中的扩散和吸附㊂与迄今为止报道的其他活性炭相比,竹衍生GAC的吸附能力要高得多(PFOS为2.32mmol/g,pH值为5.0,PFOA为1.15mmol/g)[18]㊂吸附材料自身的性质如粒径大小㊁组成成分㊁存在形态等因素对PFOS/PFOA的吸附行为和效95㊀1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鲍佳等:水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去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率存在影响㊂溶液的理化性质不同对PFOS/PFOA的吸附效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致实验室水样和实际水体的效果相差甚远㊂而且活性炭吸附只是将PFASs从一种载体上转移到另一载体上,污染物根本没有得到降解,其后续的处置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故活性炭吸附的后续处理值得更深层次地研究㊂3㊀过滤法多种不同类型的膜可以用于PFAS处理,包括微滤(MF)㊁超滤(UF)㊁纳滤(NF)和反渗透(RO)膜㊂理论和实践表明NF和RO膜更适用于PFAS过滤,研究人员对广州的自来水厂和美国全境范围内污水处理厂的调查表明,PFOA和PFOS等PFASs在反渗透,颗粒活性炭和离子交换的处理中浓度下降㊂不过,颗粒活性炭和离子交换在去除短链PFAS方面效果较差,而反渗透处理对碳链最短的PFAS-PFBA(全氟丁酸)的去除也是有效的[28-29]㊂研究显示首次使用聚酰胺商用膜反渗透时,全氟辛烷磺酸浓度在0.5 1500mg/L时的去除率超过99%[30]㊂目前,膜分离技术研究的处理对象主要为实验室模拟废水,然而由于实际废水中各种离子和不同分子量的有机物同时存在,这对膜的选择性㊁膜通量㊁截留率及其稳定性提出了新的挑战[31]㊂4㊀高级氧化技术1987年Glaze等引入了术语高级氧化工艺(AOP),用于在室温下进行的水处理工艺,并基于原位产生足够浓度的强氧化剂(如羟基自由基,㊃OH)以有效地净化水㊂羟基是反应性最强的自由基之一,也是最强氧化剂之一(E0=2.33V),与各种有机分子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106 1010mol/(L㊃s)[32]㊂㊃OH与有机污染物最常发生的反应包括引入不饱和碳-碳键,取代芳环,从原子分子中提取氢原子或进行单电子氧化㊂㊃OH可以在使用氧化剂(O3㊁H2O2)㊁辐射(紫外线㊁超声波㊁微波㊁γ射线和加速电子束)的反应过程中为实验室或工业生产而生成[33]㊂图1显示了利用AOP产生㊃OH去除各种污染物所采取的技术㊂图1㊀主要的高级氧化过程[34]4.1㊀光催化氧化处理光催化氧化是目前在有机合成,材料科学和水处理中用于其纯化的广泛使用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并且是公认高效且划算的方法[35]㊂在最近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已不再局限于产生㊃OH,有研究人员发现PFCAs可以在由硫酸根自由基(SO4㊃-)引发的链式反应中部分矿化㊂硫酸根自由基(SO4㊃-)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氧化还原电位为2.5 3.1V[36-37]㊂这种自由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产生,如紫外光解或还原过氧硫酸06江㊀西㊀农㊀业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1卷盐(S2O82-)或过氧单硫酸盐(HSO5-)[38-41]㊂除了光以外,热㊁过渡金属离子(如Fe2+㊁Ag+)和活性炭等[42]也是常用的活化方式㊂宋洲[42]基于前人的研究采用了紫外光助亚铁离子活化过硫酸盐(UV/Fe2+/S2O82-)氧化降解PFOA㊂实验探究了Fe2+浓度㊁S2O82-浓度和初始溶液pH值对PFOA降解的影响,通过分析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证实了全氟化合物是通过链式反应降解的㊂PFOA降解过程图解如图2所示㊂图2㊀紫外光和Fe2+对S2O82-的活化机理及其对PFOA的降解作用㊀㊀目前半导体光催化剂TiO2因其稳定性和低成本使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处理各种有机污染水体[43]㊂近年来,在TiO2存在下光催化分解PFOA的许多工作中,应用了光催化剂的各种纳米结构制剂,这可能是通过高比表面积来增强光催化活性[44-45]㊂不同材料所构成不同结构的纳米材料的研发,将会是今后PFASs光催化氧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㊂4.2㊀Fenton氧化法㊀㊀Fenton反应,其中Fe2+与H2O2的相互作用,羟基自由基在几个连续反应中产生,由于其在处理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潜力[46],已经引起了研究者数十年的极大兴趣㊂主要发生的反应:Fe2++H2O2ңFe3++OH-+㊃OH参与另一个反应:Fe3++H2O2ңFe2++㊃HO2+H+由于通常认为㊃OH不能有效地分解键能很高的C-F键,与其他AOP相比,全氟表面活性剂的Fenton反应很少被研究㊂光助Fenton反应分解PFOA的实验显示,在pH值为3.0时PFOA(20μmol/L)与Fe2+(4mmol/L)和H2O2(40mmol/L)的反应中,反应结束后混合液在254nm波长处进行紫外线照射时,研究人员注意到有46%的脱氟作用[47]㊂改进的Fenton方法,例如上述光助Fenton反应分解PFOA,电Fenton过程,Fenton反应与多相催化剂或与螯合铁结合的去除方法正在研究当中[46]㊂5㊀电化学去除技术5.1㊀电化学氧化技术电化学氧化可以在高电流密度下,在接近环境温度和压力下在水溶液中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㊂该方法已应用于水和废水处理污染物的分解以及一般环境污染的修复[48-49]㊂电极材料是影响电催化氧化效果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污染物在电极表面的反应速率㊂电极材料包括例如掺硼金刚石(BDD)和某些未掺杂或掺杂的氧化物(PbO2㊁SnO2㊁RuO2㊁TiO2)㊂部分不同电极材料对PFASs的去除效果见表2㊂表2㊀不同实验条件下不同电极材料对PFASs的去除效果对比PFASs种类浓度阳极材料电流密度/(mA/cm2)实验条件降解速率常数PFASs去除率/%脱F率/%参考文献PFOA100mg/LTi/SiO2-Sb40单室平行反应器,V=100mL,0.064min-198.8(1.5h)73.9[50]100mg/LTi/SnO2-Sb/PbO210S=60cm-2,10mmol/LNaClO40.027min-191.1(1.5h)77.4100mg/LTi/SnO2-Sb/MnO2100.004min-131.7(1.5h)45.6POFS0.4mmol/LSi/BDD20旋转圆盘反应器,V=2L,d=1.1cm,7.5mmol/LNaClO40.0123mmol/(L㊃h)//[51]0.4mmol/LSi/BDD20推流式反应器,S=25cm-2,V=2L,10mmol/LNaClO40.13min-1ʈ100(0.5h)/㊀㊀从表2可以看出,电化学氧化对PFASs的去除有很大的潜力㊂在最近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用模拟溶液和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实验,地下水样品中PFAS浓度范围为0.26 34mg/L,尽管溶解性有机碳(DOC)值较高,但仍实现了PFAS的降解㊂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氟化物和具有较短碳链的16㊀1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鲍佳等:水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去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PFCAs的产生,还有无机副产物如高氯酸盐的产生[52]㊂同时此研究还证明了全氟羧酸(PFCAs)比具有相同碳数的全氟磺酸(PFSAs)更容易降解[53]㊂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污染物转化途径,限制高氯酸盐的形成(如果在高电流密度下操作),并优化处理效果提高去除率㊂5.2㊀电絮凝技术电絮凝的反应原理是以铝㊁铁等金属为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被溶蚀,产生Al3+㊁Fe2+㊁Fe3+等离子,再经一系列水解㊁聚合及亚铁的氧化过程,发展成为各种羟基络合物㊁多核羟基络合物以至氢氧化物,使废水中的胶态杂质㊁悬浮杂质凝聚沉淀而分离[8]㊂同时,在阴阳极产生的微小H2和O2气泡将溶液中的絮体吸附于自身,通过气浮作用携带絮体上浮至溶液表面,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54-55]㊂之前的研究中,电凝法生成的一些金属氢氧化物可以通过疏水作用从水溶液中快速和完全地去除各种浓度的全氟烷基酸(PFAAs),如PFOA和PFOS[56]㊂例如,PFOA在锌-氢氧化铝絮凝物上的平衡吸附量(qe)高达5.74mmol/g,初始吸附率(v0)为1.01ˑ103mmol/(g㊃h),远远高于最常报道的吸附剂[57]㊂由于在实际应用中,长期使用单电极会导致表面钝化,之前的研究证明了使用阴极时可有效地消除电极的钝化[58]㊂因此Liu等[59]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周期性反向电絮凝(PREC)技术,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使用Al-Zn电极处理1mg/LPFOA模拟溶液的最佳去除率达99.6%㊂此外,PREC技术进一步应用于消除天然地下水中的PFOA污染,在60min时产生高达79.4%的去除率㊂Wang等[60]对溶液中阴离子对去除PFOA和PFOS机理的影响研究时,结果表明在Cl-存在下,在电凝过程中产生的氢氧化物絮凝物对PFOA的去除率为96.6%,这可能是因为Cl-的存在可能会削弱电极的钝化㊂与一般絮凝相比,电絮凝具有许多优点,包括产生较少的污泥,不添加助凝剂或絮凝剂,设备简单,易于操作[61]㊂以前的研究报道,电凝法已成功应用于消除各种污染物,包括重金属㊁表面活性剂㊁酚醛和硼[62-64]㊂这些结果表明,电絮凝技术从污染水中去除PFAAs有着巨大潜力㊂6㊀微生物分解技术氟化烷基化合物的微生物裂解需要烷基链中至少一个氢原子发生主要攻击[3]㊂氧化取代氟原子的困难在于全氟化合物能够形成围绕碳-碳键的致密疏水层,防止氧化降解[21]㊂这种特有的氟饱和碳链元素在环境条件下有抗氧化性,或者防止微生物将其作为碳和能源进行利用[65]㊂最初的厌氧和好氧生物降解研究显示PFOA和PFOS浓度降低,但可能是因为微生物进行的吸附过程[66]㊂最近张锋等[67]采用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密闭平法试验,以皮革厂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为接种物,利用生物降解法降解水中PFCs㊂实验结果表明:经过28d的快速生物降解,溶解氧电极测得PFOA的降解率为11.6%,HPLC-MS/MS测得降解率11.4%,说明PFOA难以生物降解㊂氟代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脱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受分子结构的复杂度㊁氟原子的数量㊁相关基团的存在以及许多其他外部因素影响[68]㊂有限数量的研究已经测试了PFAS的微生物降解,并且存在许多相互矛盾的报道,所有这些都表明需要进行更多的工作才能完全了解全氟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和机理㊂7㊀结论PFOA和PFOS是极其稳定的化学物质,在典型的环境条件下不会水解,光解或生物降解,因此在环境中持久存在且难以修复㊂PFOA和PFOS通常与各种其他PFAS共存,包括一些可在环境中降解形成PFOA和PFOS(即前体)的PFAS㊂对PFAS在地下水中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归宿及转移径的了解仍然有限㊂(1)PFOA和PFOS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吸附到GAC上,然后焚烧废GAC㊂该技术已经很好地建立并且通常用于各种环境污染物㊂(2)在饮用水处理设施中的性能研究表明纳滤和反渗透也能有效去除PFOS和PFOA㊂当前过滤法研究的重点是继续降低操作技术的成本,并在有竞争性天然有机物质和共同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提高PFAS的去除效率㊂(3)正在开发的其他技术,如化学氧化还原和电化学方法,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一些有希望的结果㊂这些技术可用作浓度更高的PFAS废水原位地下水处理的预处理方法㊂现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在更大规模和更具挑战性的条件下26江㊀西㊀农㊀业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1卷这些替代方法的可行性㊂(4)生物修复有望通过实验室结果来判断,但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加以佐证㊂对PFOA和PFOS的任何处理技术有效性的证明必须考虑其他PFASs和常见的共同污染物㊂具体而言,需要对前体进行表征并评估处理条件对其转化和迁移的影响㊂同时,PFAS降解和转化途径还需要对各种PFAS的毒性进行额外的研究㊂参考文献:[1]FujiiS,TanakaS,LienNPH,etal.NewPOPsinthewaterenvironment:distribution,bioaccumulationandtreatmentofperfluorinatedcompounds-areviewpaper[J].WaterSupply,2007,56(5):313-326.[2]HoutzEF,HigginsCP,FieldJA,etal.PersistenceofperfluoroalkylacidprecursorsinAFFF-impactedgroundw⁃aterandsoil[J].EnvironSciTechnol,2013,47(15):8187-8195.[3]PrevedourosK,CousinsIT,BuckRC,etal.Sources,fateandtransportofperfluorocarboxylates[J].EnvironSciTechnol,2006,40(1):32-44.[4]BuckRC,FranklinJ,BergerU,etal.Perfluoroalkylandpolyfluoroalkylsubstancesintheenvironment:terminology,classification,andorigins[J].IntegratedEnvironmentalAssessmentandManagement,2011,7(4):513-541.[5]ATSDR.DraftToxicologicalProfileforPerfluoroalkyls[R]//U.S.A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AgencyforToxicSubstancesandDiseaseReg⁃istry(ATSDR),DivisionofToxicologyandEnvironmentalMedicine/AppliedToxicologyBranch.At⁃lanta:Georgia,2009.[6]DengSB,ZhangQ,NieY,etal.Sorptionmechanismsofperfuorinatedcompoundsoncarbonnanotubes[J].EnvironPollut,2012(168):138-144.[7]章涛,王翠苹,孙红文.环境中全氟取代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8(3):22-28.[8]牛军峰,王冲,商恩香.水中全氟化合物电化学去除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7,47(12):1233-1255.[9]SchultzMM,HigginsCP,HusetCA,etal.Fluoro⁃chemicalmassflowsinamunicipalwastewatertreatmentfacility[J].EnvironSciTechnol,2006,40(23):7350-7357.[10]SinclairE,KannanK.Massloadingandfateofperflu⁃oroalkylsurfactantsinwastewatertreatmentplants[J].EnvironSciTechnol,2006,40(5):1408-1414.[11]KannanK,YunSH,EvansTJ.Chlorinated,brominated,andperfluorinatedcontaminantsinliversofpolarbearsfromAlaska[J].EnvironSciTechnol,2005,39(23):9057-9063.[12]ZhangW,ZhangY,TaniyasuS,etal.DistributionandfateofperfluoroalkylsubstancesinmunicipalwastewatertreatmentplantsineconomicallydevelopedareasofChina[J].EnvironPollut,2013(176):10-17.[13]EschauzierC,BeerendonkE,Scholte-VeenendaalP,etal.Impactoftreatmentprocessesontheremovalofper⁃fluoroalkylacidsfromthedrinkingwaterproductionchain[J].EnvironSciTechnol,2012,46(3):1708-1715.[14]QuiñonesO,SnyderSA.OccurrenceofperfluoroalkylcarboxylatesandsulfonatesindrinkingwaterutilitiesandrelatedwatersfromtheUnitedStates[J].EnvironSciTechnol,2009,43(24):9089-9095.[15]ThompsonJ,EagleshamG,ReungoatJ,etal.RemovalofPFOS,PFOAandotherperfluoroalkylacidsatwaterreclamationplantsinSouthEastQueenslandAustralia[J].Chemosphere,2011,82(1):9-17.[16]ChenH,ZhangL,LiMQ,etal.Per-andpolyfluoroal⁃kylsubstances(PFASs)inprecipitationfrommainlandChina:Contributionsofunknownprecursorsandshort-chain(C2-C3)perfluoroalkylcarboxylicacids[J].WaterResearch,2019(153):169-177.[17]BartellSM,CalafatAM,LyuC,etal.RateofdeclineinserumPFOAconcentrationsaftergranularactivatedcarbonfiltrationattwopublicwatersystemsinOhioandWestVirginia[J].EnvironHealthPerspect,2010,118(2):222.[18]DengS,NieY,DuZ,etal.Enhancedadsorptionofperfluorooctanesulfonateandperfluorooctanoatebybamboo-derivedgranularactivatedcarbon[J].JHazardMater,2014(282):150-157.[19]XiaoX,UlrichBA,ChenB,etal.Sorptionofpoly-andperfluoroalkylsubstances(PFASs)relevanttoaque⁃ousfilm-formingfoam(AFFF)-impactedgroundwaterbybiocharsandactivatedcarbon[J].EnvironSciTechn⁃ol,2017,51(11):6342-6351.[20]LeeYC,LoSL,KuoJ,etal.Promoteddegradationofper-fluorooctanicacidbypersulfatewhenaddingactiva⁃tedcarbon[J].JHazardMater,2013(261):463-469.[21]RayneS,ForestK.Perfluoroalkylsulfonicandcarboxylicacids:acriticalreviewof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levelsandpatternsinwatersandwastewaters,andtreat⁃mentmethods[J].JEnvironSciHealth,2009,4436㊀1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鲍佳等:水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去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12):1145-1199.[22]DeebR.H2OTalk:State-of-the-practiceonAddressingPFC(PerfluoroalkylCompounds)Impacts[R]//2015NGWAGroundwaterSummit.Ngwa,2015.[23]RostvallA,ZhangW,WiebkeD,etal.Removalofpharmaceuticals,perfluoroalkylsubstancesandothermi⁃cropollutantsfromwastewaterusinglignite,Xylit,sand,granularactivatedcarbon(GAC)andGAC+Poloniteincolumntests-Roleof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J].WaterResearch,2018(137):97-106.[24]ApplemanTD,DickensonERV,BellonaC,etal.Nanofiltrationandgranularactivatedcarbontreatmentofperfluoroalkylacids[J].JHazardMater,2013(260):740-746.[25]DuZ,DengS,BeiY,etal.Adsorptionbehaviorandmechanismofperfluorinatedcompoundsonvariousad⁃sorbents-areview[J].JHazardMater,2014(274):443-454.[26]ZaggiaA,ConteL,FallettiL,etal.Useofstronganionexchangeresinsfortheremovalofperfluoroalkylatedsub⁃stancesfromcontaminateddrinkingwaterinbatchandcontinuouspilotplants[J].WaterRes,2016(91):137-146.[27]McCleafP,EnglundS,ÖstlundA,etal.Removaleffi⁃ciencyofmultiplepoly-andperfluoroalkylsubstances(PFASs)indrinkingwaterusinggranularactivatedcarbon(GAC)andanionexchange(AE)columntests[J].WaterResearch,2017(120):77-87.[28]PanCG,LiuYS,YingGG.Perfluoroalkylsubstances(PFASs)inwastewatertreatmentplantsanddrinkingwatertreatmentplants:Removalefficiencyandexposurerisk[J].WaterResearch,2016(106):562-570.[29]ApplemanaTD,HigginsaCP,QuiñonesO,etal.Treatmentofpoly-andperfluoroalkylsubstancesinU.S.full-scalewatertreatmentsystems[J].WaterResearch,2014(51):246-255.[30]TangCY,FuQS,RobertsonAP,etal.Useofreverseosmosismembranestoremove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fromsemi-conductorwastewater[J].EnvironSciTechnol,2006,40(23):7343-7349.[31]刘洋,胡筱敏,赵研,等.全氟化合物及其替代品的处理技术[J].环境化学,2018,37(8):1860-1868.[32]GlazeWH,KangJW,HapinDH,etal.Thechemistryofwater-treatmentprocessesinvolvingozone,hydrogen-peroxideandultravioletradiation[J].OzoneSciEng,1987,9(4):335-352.[33]GligorovskiS,StrekowskiR,BarbatiS,etal.Environ⁃mentalimplicationsofhydroxylradicals(㊃OH)[J].ChemRev,2015(115):13051-13092.[34]BińAK,Sobera-MadejS,Comparisonoftheadvancedoxidationprocesses(UV,UV/H2O2andO3)forthere⁃movalofantibioticsubstancesduringwaste-watertreat⁃ment[J].Ozone:ScienceandEngineering,2012,34(2):136-139.[35]CambieD,BottechiaC,StraathofNJW,etal.Applica⁃tionsofcontinuous-flowphotochemistryinorganicsyn⁃thesis,materialscience,andwatertreatment[J].ChemRev,2016(116):10276-10341.[36]NetaP,HuieRE,RossAB.Rateconstantsforreactionsofinorganicradicalsinaqueoussolution[J].JPhysChemReferenceData,1988,17(3):1027-1040.[37]WardmanP.ReductionpotentialsofOne-ElectronCouplesInvolvingFree-RadicalsinAqueous-Solution[M].1989.[38]AnipsitakisGP,DionysiouDD.Radicalgenerationbytheinteractionoftransitionmetalswithcommonoxidants[J].EnvironSciTechnol,2004,38(13):3705-3712.[39]JohnsonRL,TratnyekPG,JohnsonRO.Persulfatepersistenceunderthermalactivationconditions[J].En⁃vironSciTechnol,2008,42(24):9350-9356.[40]LiangC,BruellCJ.Thermallyactivatedpersulfateoxi⁃dationoftrichloro-ethylene: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reactionorders[J].IndustrialEngChemRes,2008,47(9):2912-2918.[41]HoriH,NagaokaY,MurayamaM,etal.Efficientde⁃compositionofperfluorocarboxylicacidsandalternativefluorochemicalsurfactantsinhotwater[J].EnvironSciTechnol,2008,42(19):7438-7443.[42]宋洲.紫外光化学氧化/还原处理全氟辛酸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43]HoffmannMR,MartinST,ChoiW,etal.Environmen⁃talapplicationsofsemiconductorphotocatalysts[J].ChemRev,1995(95):69-96.[44]WangY,ZhangP.Photocatalyticdecompositionofper⁃fluorooctanoicacid(PFOA)byTiO2inthepresenceofoxalicacid[J].JHazardMater,2011,192(3):1869-1875.[45]ChenM,LoS,LeeY,etal.Decompositionofperfluo⁃rooctanoicacidbyultravioletlightirradiationwithPb-modifiedtitaniumdioxide[J].JHazardMater,2016(303):111-118.[46]PignatelloJJ,OliverosE,MackayA.Advanced46江㊀西㊀农㊀业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1卷oxidationprocessesfororganiccontaminantdestructionbasedonthefentonreactionandrelatedchemistry[J].CriticalReviewsin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2006,36(1):1-84.[47]TangHQ,XiangQQ,LeiM,etal.Efficientdegradationofper-fluorooctanoicacidbyUV-Fentonprocess[J].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2012(184):156-162.[48]ChaplinBP.Criticalreviewofelectrochemicaladvancedoxidationprocessesforwatertreatmentapplications[J].EnvironSciProcImp,2014,16(6):1182-1203.[49]SiresI,BrillasE,OturanMA,etal.Electrochemicaladvancedoxidationprocesses:todayandtomorrow-Are⁃view[J].EnvironSciPollutRes,2014,21(14):8336-8367.[50]LinH,NiuJF,DingSY,etal.Electrochemicaldegra⁃dationofperfuorooctanoicacid(PFOA)byTi/SnO2-Sb,Ti/SnO2-Sb/PbO2andTi/SnO2-Sb/MnO2anodes[J].WaterResearch,2012,46(7):2281-2289.[51]CarterKE,FarrellJ.Oxidativedestructionofperfuo⁃rooctanesulfonateusingboron-dopeddiamondfilmelec⁃trodes[J].EnvironSciTechnol,2008,42(16):6111-6115.[52]LinH,NiuJF,XuJL,etal.Highlyeffcientandmildelectrochemicalmineralizationoflong-chainperfuorocar⁃boxylicacids(C9-C10)byTi/SnO2-Sb-Ce,Ti/SnO2-Sb/Ce-PbO2,andTi/BDDelectrodes[J].EnvironSciTechnol,2013,47(22):13039-13046.[53]ZhuoQ,DengS,YangB,etal.Degradationofperflu⁃orinatedcompoundsonaboron-dopeddiamondelectrode[J].ElectrochimicaActa,2012(77):17-22.[54]费琼,王少坡,罗伟,等.电絮凝法在水处理过程中影响因素研究现状[J].工业水处理,2016,36(12):16-21.[55]BrillasE,Martínez-HuitleCA.Decontaminationofwastewaterscontainingsyntheticorganicdyesbyelectro⁃chemicalmethods.Anupdatedreview[J].ApplCatalB-Environ,2015(166/167):603-643.[56]LinH,WangY,NiuJ,etal.Efficientsorptionandre⁃movalofperfluoroalkylacids(PFAAs)fromaqueousso⁃lutionbymetalhydroxidesgeneratedinsitubyelectro⁃coagulation[J].EnvironSciTechnol,2015,49(17):10562-10569.[57]YuQ,ZhangR,DengS,etal.Sorptionofperfluo⁃rooctanesulfonateandperfluorooctanoateonactivatedcarbonsandresin:kineticandisothermstudy[J].WaterResearch,2009,43(4):1150-1158.[58]PiK,XiaoQ,ZhangH,etal.DecolorizationofsyntheticMethylOrangewastewaterbyelectrocoagulationwithperiodicreversalofelectrodesandoptimizationbyRSM[J].ProcessSafEnviron,2014,92(6):796-806.[59]LiuY,HuXM,ZhaoY,etal.Removalofperfluo⁃rooctanoicacidinsimulatedandnaturalwaterswithdif⁃ferentelectrodematerialsbyelectrocoagulation[J].Chemosphere,2018(201):303-309.[60]WangYJ,LinH,JinFY,etal.Electrocoagulationmechanismofperfluorooctanoate(PFOA)onazincan⁃ode:Influenceofcathodesandanions[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16(557/558):542-550.[61]MollahMYA,SchennachR,PargaJR,etal.Electro⁃coagulation(EC)-scienceandapplications[J].JHazardMater,2001(84):29-41.[62]AlAnbariRH,AlfatlawiSM,AlbaidhaniJH.Removalofsomeheavymetalsbyelectrocoagulation[M]//ChenWZ,DaiPQ,ChenYL,etal.AutomationEquipmentandSystems.TransTechPublicationsLtd,Stafa-Zu-rich,2012:2882-2890.[63]FajardoAS,MartinsRC,Quinta-FerreiraRM.Treat⁃mentofasyntheticphenolicmixturebyelectrocoagulationusingAl,Cu,Fe,Pb,andZnasanodematerials[J].IndEngChemRes,2014(53):18339-18345.[64]IsaMH,EzechiEH,AhmedZ,etal.Boronremovalbyelectrocoagulationandrecovery[J].WaterResearch,2014(51):113-123.[65]ColosiLM,PintoRA,HuangQ,etal.Peroxidaseme⁃diateddegradationofperfluorooctanoicacid[J].EnvironToxicolChem,2009(28):264-271.[66]SchröderHF.Determinationoffluorinatedsurfactantsandtheirmetabolitesinsewagesludgesamplesbyliquidchromatographywithmassspectrometryandtandemmassspectrometryafterpressurisedliquidextractionandsepa⁃rationonfluorine-modifiedreversed-phasesorbents[J].JChromatogrA,2003,1020(1):131-151.[67]张锋,解书冬,俞凌云,等.全氟辛酸快速生物降解性的研究[J].中国皮革,2015,44(5):12-15.[68]王飞,李晓明,李建勇,等.水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处理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6,42(11):5-11.(责任编辑:曾小军)56㊀1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鲍佳等:水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去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污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方法

污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方法

污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方法污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方法污水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PFCs)是一类具有高度稳定性和耐酸碱性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有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ic acid, 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等。

这些物质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电子产品、消防泡沫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寻找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以去除污水中的全氟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经研究出了一些去除污水中全氟化合物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去除方法。

1.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能够有效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

研究表明,活性炭对全氟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因此,将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加入污水处理系统中,可以有效去除全氟化合物。

此外,经过处理后的饱和活性炭可以再生利用,降低了处理成本。

2. 膜技术:包括超滤、反渗透和微滤等膜技术,可以通过膜孔大小的选择,将污水中的全氟化合物截留在膜表面,从而实现去除。

膜技术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在高浓度全氟化合物的处理中可能存在膜污染的问题,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措施。

3. 化学氧化法:通过氧化剂的作用,将全氟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高级氧化技术中的臭氧、氢氧化钠和过硫酸盐等。

化学氧化法能够有效地将全氟化合物转化为易于处理的物质,但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和优化操作条件十分重要。

4. 生物降解法: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分解全氟化合物,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研究表明,一些具有全氟化合物降解能力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全氟化合物。

但该方法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并且对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培养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污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法、膜技术、化学氧化法和生物降解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除氟工程方案

除氟工程方案

除氟工程方案1. 研究背景氟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药残留和自然地下水。

氟化物在水中的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和牙齿疾病。

因此,除氟工程成为当前水处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

2. 目标和意义本工程的目标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将含氟水体中的氟化物浓度降至合格范围内,确保供水安全。

除氟工程的意义在于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改善水质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3. 研究内容(1)水体采样及分析:首先深入调研目标地区的水质状况,确定氟化物浓度超标的水体,采集水样并进行详细分析,掌握水质状况及氟化物的分布规律。

(2)处理技术选择:根据目标水体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进行除氟处理。

常见的除氟处理技术包括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共沉淀法等。

(3)工程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包括投加剂量、反应条件、水体循环流程等。

(4)工程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现场建设与安装,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水质处理效果。

(5)运行维护: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除氟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4. 技术路线(1)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氟化铝、氟化钙等材料对氟化物进行吸附,实现去除目标水体中的氟化物。

(2)离子交换法:利用具有强亲和力的树脂或合成离子交换膜,将水中的氟化物与树脂或膜上的其他阴离子进行交换,达到去除氟化物的目的。

(3)膜分离法:利用微孔性膜或反渗透膜,将水中的氟化物从其他物质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4)共沉淀法:在目标水体中加入适当的化学剂,使氟化物与其他金属离子共同形成沉淀,通过过滤分离后实现氟化物的去除。

5. 案例分析A市某地区的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超标,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用水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经过专业团队的调研与分析,我们制定了以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为主要技术路线的除氟工程方案。

首先,我们采集了该地区地下水的样品,并进行了详细的水质分析。

饮用水比例法除氟新技术

饮用水比例法除氟新技术

饮用水超标氟化物比例法去除新技术正常饮用水中氟含量在0.5~1.0mg/L之间。

饮用水中如果含氟超标,长期饮用,轻则造成氟斑牙,重则引起氟骨症,影响骨骼发育,致使丧失劳动力。

氟进入机体后与血液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氟化钙,导致血液中游离钙减少,可引起骨氟症,即氟化物中毒。

饮用水中的氟是以氟离子的形式存在的,目前国内国内外除氟的方法有:电化学法、混凝沉淀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等。

混凝沉淀法会引入Al3+、Fe3+,主要用于含氟废水的处理。

不适用于饮用水处理;电化学法对负离子的去除率较高,该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电能,成本较高,达不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广义上分类,目前主流的除氟方法有吸附法和离子膜分离法。

吸附法通过特殊树脂吸附去除饮用水水中超标氟化物,该工艺成功应用已有很长时间。

此工艺应用在高氟地区集中供水,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小、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

但也存在不少缺点,比如,树脂再生相对复杂不易操作;再生原料不易管理;会产生含盐量很高的再生液,且该废液很难处置。

离子膜分离法主要是利用反渗透膜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技术,借助半透膜的作用迫使溶液中的溶剂(水)与溶质(氟离子)分开,从而达到去除氟的目的。

该工艺处理效果好、效率高、工艺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的优点,但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浓水。

北京三二二水务设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结合农村供水特点及以往的工程经验,设计开发了“饮用水比例法RO膜除氟化物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稳定生产合格饮用水,既区别于传统反渗透纯净水设备,也优于树脂吸附法去除氟化物工艺,更适用于在高氟地区集中供水。

从客户运行实践看,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行,而且使运行过程的成本较低,废水排放率低。

传统树脂吸附法去除饮用水超标氟化物工艺图水源用水端树脂再生再生液废液“饮用水比例法RO膜除氟化物处理系统”工艺图水源用水端工艺性能特点及优势→整个系统设备全自动运行,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一键开关机。

→整个电源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自动控制,无需人为干预,运行可靠。

水体中氟离子的检测和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水体中氟离子的检测和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水体中氟离子的检测和去除方法研究进展王宁宁1,王杨柳2(1.北京中持净水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84;2.河南七弦琴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3)摘 要:综述了国内外对水体氟离子检测和含氟废水治理的方法与技术,重点介绍了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和电凝聚法。

指出在实际进行废水除氟时,应根据水质性质、氟离子浓度及实际工艺情况等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实现含氟废水的净化。

关键词:含氟废水;氟离子;去除方法中图分类号: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467(2021)03-0005-05ResearchProgressonDetectionandRemovalofFluorideinWaterWANGNingning1,WANGYangliu2(1.BeijingZhongchiWaterPurificationMaterialsTechnologyCo.Ltd,Beijing 100084,China;2.HenanQixianqinIntellectualPropertyServiceCo.Ltd,Zhengzhou 450003,China)Abstract:Themethodsandtechnologiesoffluorideiondetectionandfluoridecontainingwastewatertreat mentathomeandzbroadaresummarized.Theprecipitationmethod,adsorptionmethod,ionexchangemethod,reverseosmosisandelectrocoagulationmethodareintroducedemphatically.Itispointedoutthattheappropriatemethodsshouldbeselectedaccordingtotheactualwaterquality,fluorideconcentrationandprocessconditions,thusachievingthepurificationoffluoride-containingwastewater.Keywords:fluoridecontainingwastewater;fluorineion;removemethod0 前言氟元素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占地壳构成的0.06%~0.09%,是人体内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污水处理中的高效除氟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高效除氟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高效除氟技术污水处理是维护水环境健康的重要环节,而污水中的氟离子是一种污染物,过多的氟离子会对水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寻找高效除氟技术成为了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高效除氟技术。

一、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常见的除氟技术,通过将氟离子吸附到固体吸附剂上,从而达到去除氟离子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

这些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可以提供充分的吸附位点。

吸附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吸附剂饱和后需要进行再生,影响了除氟效果的稳定性。

二、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去除氟离子的技术。

通过在电极材料上施加电势,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氟离子被还原并转化为不溶于溶液的沉淀物。

电化学法具有高效、可控性强的优点,同时可以实现氟离子的回收利用,降低了处理成本。

然而,电化学法对电极材料和操作参数的要求较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研究。

三、生物法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去除污水中的氟离子。

通过富集和培养具有高效除氟能力的微生物菌株,将其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

微生物利用代谢活动产生的酶能够降解和转化溶解性氟化物,从而实现氟离子的去除。

生物法具有环境友好、能耗低的优势,但对微生物菌株的培养和稳定性有一定要求。

四、膜分离法膜分离法采用半透膜将污水中的氟离子分离出去,常用的膜包括反渗透膜、纳滤膜等。

膜分离法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效率的特点,可以有效去除溶解性的氟离子。

但膜分离法对于溶解性有机负荷较高的污水处理效果较差,同时膜污染和膜疏水性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中的高效除氟技术有吸附法、电化学法、生物法和膜分离法等。

不同的技术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污水处理,以确保水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高效除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为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字数:586】。

电絮凝-吸附耦合法去除水体中氟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电絮凝-吸附耦合法去除水体中氟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电絮凝-吸附耦合法去除水体中氟的性能及机理研究电絮凝-吸附耦合法去除水体中氟的性能及机理研究摘要: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体中的有害污染物,其高浓度存在可引发人体骨骼、牙齿等问题。

本研究基于电絮凝和吸附耦合法,对水体中氟的去除性能及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电絮凝-吸附耦合法在去除水体中氟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性能,可将氟的浓度降低至国家标准以下。

1. 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水体污染成为了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

氟离子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水体中的污染物,高浓度的氟离子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寻找高效、经济且环境友好的氟离子去除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本研究选择氟离子作为目标污染物,采用铁电极和活性炭作为电絮凝和吸附材料。

2.2 实验过程首先,将适量的水样加入实验装置中,然后通过电解方式进行电絮凝处理。

在电解过程中,铁电极释放的Fe3+离子与氟离子发生反应,生成FeF3沉淀。

接下来,通过加入活性炭材料进行吸附处理,将残留的氟离子净化。

3. 结果和讨论3.1 电絮凝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在电絮凝过程中,铁电极释放的Fe3+离子与氟离子生成FeF3沉淀,通过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氟离子。

3.2 吸附效果在吸附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活性炭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可以有效吸附氟离子。

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对氟离子的去除率超过80%。

3.3 尾水处理为了确保处理后的水体达到国家标准,本研究在实验结束后,对尾水进行了处理。

结果显示,经过电絮凝-吸附耦合法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限定的氟离子浓度。

4. 机理分析4.1 电絮凝机理电絮凝过程中,铁电极释放的Fe3+离子与氟离子形成FeF3沉淀,通过电极吸附和沉淀作用,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氟离子。

4.2 吸附机理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与氟离子进行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从而去除水体中的氟离子。

5. 结论本研究通过电絮凝-吸附耦合法去除水体中的氟离子,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去除性能。

水中氟的去除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水中氟的去除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水中氟的去除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饮用水中氟的含量过多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近两年来国内外去氟工艺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各种去氟工艺的原理,比较了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详细地介绍近几年来的新发现的氟吸附剂。

对以后发现新的饮用水的去氟工艺进行了展望。

标签:氟离子;吸附法;电去离子法1、含氟水的来源及危害氟是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适宜地摄取氟离子可以有效地预防龃齿。

饮用水是人类获取氟的主要方式。

我国水中饮用水中氟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工业生产中的含氟废水,含氟废渣,含氟废气的排放导致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氟含量超标;二是高氟地下水。

目前我国约有3.3亿人饮用高氟水,解决饮用水中氟含量高的问题十分必要。

饮用型高氟水的解决方法有:一是更换水源,二是找到合适的去氟工艺,在原水的基础上降低水中氟的含量。

我们一般采用的是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降低水中的氟的含量。

2、目前去除氟的方法2.1 吸附法,吸附法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具有易于操作,成本低和有效的特点,且具有可再生的优点。

与其他方法相比,吸附技术是首选。

在处理含氟水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结构,吸附能力高,易于分离的吸附剂是非常可取的。

刘成等人研究出粉状和球状羟基磷灰石能够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氟离子,对徐州当地的地下水中的氟离子的去除容量分别为15.3mg/g和6.8mg/g,且去除效果稳定。

Chen,GJ 发现使用炭化氢氧化铝涂层蘑菇渣吸附也可以有效地去除饮用水中的氟离子。

其中在PH为6~10的情况下,氟浓度可由10mg/L降低到1mg/L。

使用改性的蘑菇栽培废水,采用田口实验设计交替使用电凝实验,可以有效哦的去除饮用水中的氟离子。

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是采用低温一步水解法合成的,能够快速地吸附氟离子,在PH为 3.8的情况下可优先吸附,由朗格缪尔方程计算过的最大吸附量为32.15mg/g.有学者成功制备一种采用镧和铝改性的天然粘土。

改性粘土的吸附容量为1.3033mg/g粘土可以由KAl(SO4)212h2o再生。

二氧化钛去除水中氟离子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钛去除水中氟离子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钛去除水中氟离子的研究进展龚向红1,付娆2,冯江涛2*(1.义乌市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义乌 322000; 2.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陕西 西安 710049)摘要:中国是典型的大面积高氟地区,因此,对饮用水中氟离子去除的研究尤为重要。

二氧化钛作为一种新型除氟剂的理想材料,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文章简述了二氧化钛材料的液相合成技术,指出了当前二氧化钛材料合成的发展方向。

并进一步综述了二氧化钛作为吸附剂吸附去除水中氟离子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了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以及相应的吸附机理。

最后,提出了二氧化钛吸附去除氟离子过程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二氧化钛;吸附;氟离子中图分类号: TQ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800(2021)11-0058-02DOI:10.19900/ki.ISSN1008-4800.2021.11.029Research Progress of Fluoride Removal from Water by Titanium DioxideGONG Xiang-hong 1, FU Rao 2, FENG Jiang-tao 2* (1.Yiwu Water Treatment Co., Ltd., Yiwu 322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Abstract: China is a typical large area with high fluoride,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removal of fluoride from drinking water. As an ideal material of new defluoridation agent, titanium dioxide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is paper, the liquid phase synthesis technology of titanium dioxide materials is briefly describ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itanium dioxide materials synthesis is pointed out.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fluoride removal by titanium dioxide as adsorbent was reviewed,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sorption process and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we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fluoride removal by titanium dioxide adsorption are put forward.Keywords: titanium dioxide; adsorption; fluoride ion0引言氟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水体深度除氟成套装备研发生产方案(一)

水体深度除氟成套装备研发生产方案(一)

水体深度除氟成套装备研发生产方案一、实施背景水体深度除氟技术是解决含氟量高的水源地水质问题的关键技术。

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由于地质条件和工业污染等原因,水体中的氟含量较高,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研发生产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水体深度除氟成套装备具有迫切性。

二、工作原理水体深度除氟成套装备基于先进的膜分离技术和电化学原理研发而成。

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膜分离系统和电化学还原系统三部分。

1.预处理系统:主要对水体进行初步的物理过滤,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杂质,为后续的膜分离处理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

2.膜分离系统:利用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纳滤膜(NF)或反渗透膜(RO),将水体中的氟离子和其他溶质进行有效分离。

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处理效率高、环保等优点。

3.电化学还原系统:将经过膜分离后的氟离子通过电解作用,将氟离子还原并固定在电极上,生成无害的氟化物,达到深度除氟的目的。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对目标区域的水质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水体的氟含量、其他离子浓度、悬浮物含量等关键信息。

2.设备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适合当地水质条件的成套装备。

3.设备制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制造商,按照设计图纸制造设备。

4.设备安装与调试:在现场安装设备,并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设备运行与维护:对设备进行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6.效果评估:定期对设备的处理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四、适用范围该成套装备适用于含氟量较高的水源地和工业废水处理,也可用于家庭饮用水处理和游泳池水质净化等领域。

五、创新要点1.结合了预处理、膜分离和电化学还原三大技术体系,实现了水体深度除氟的综合处理。

2.纳滤膜(NF)或反渗透膜(RO)的选择性透过作用,使得氟离子与其他离子有效分离,提高了处理效率。

3.电化学还原系统的引入,进一步降低了出水中的氟含量,保证了水质的安全性。

《用聚铝化合物通过混凝法和吸附法去除水中氟、硒、砷的研究》范文

《用聚铝化合物通过混凝法和吸附法去除水中氟、硒、砷的研究》范文

《用聚铝化合物通过混凝法和吸附法去除水中氟、硒、砷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氟、硒、砷等微量元素在水中超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环境问题。

这些元素如长期摄入,可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如氟斑牙、硒中毒和砷中毒等。

因此,寻找有效的水处理方法,以去除水中的氟、硒、砷等微量元素,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研究采用聚铝化合物通过混凝法和吸附法对水中氟、硒、砷进行处理,以探索其去除效果及机制。

二、研究方法1. 材料与试剂实验所用水样为某地区受污染的地下水,聚铝化合物(PAC)为实验主要试剂。

同时,采用标准溶液配制氟、硒、砷的混合溶液,用于模拟水样。

2. 混凝法处理将聚铝化合物加入水样中,通过调节pH值,使水中的氟、硒、砷等元素与聚铝化合物发生混凝反应,形成沉淀物。

然后通过固液分离技术,将沉淀物与水分离。

3. 吸附法处理将混凝后的水样通过吸附剂进行吸附处理。

吸附剂的选择需满足对氟、硒、砷等元素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实验中可采用活性炭等吸附剂。

4. 分析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对处理前后的水样进行氟、硒、砷等元素的含量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法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聚铝化合物通过调节pH值,可以有效地将水中的氟、硒、砷等元素进行混凝沉淀。

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沉淀物的生成量也随之增加,对氟、硒、砷的去除率也相应提高。

然而,过高的PAC投加量可能导致水体中铝离子超标,因此需控制PAC的投加量在合适范围内。

2. 吸附法处理效果经过混凝后的水样通过吸附剂进行吸附处理后,可进一步提高对氟、硒、砷的去除率。

活性炭等吸附剂对水中的这些元素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吸附剂的吸附效果也逐渐提高,最终达到吸附平衡状态。

此外,实验发现,不同种类的吸附剂对氟、硒、砷的吸附效果存在差异,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吸附剂。

3. 影响因素分析实验发现,水样的pH值、PAC的投加量以及吸附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均会影响处理效果。

如何去除水中氟离子(学年论文)

如何去除水中氟离子(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课程设计) 题目水体中氟离子的去除方法学生姓名陈旭学号 20111362014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指导教师许正文二O一五年一月一日水体中氟离子的去除方法学号20111362014 姓名陈旭摘要:目前,我国水体污染情况变得日益严重,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中氟离子的污染频发,因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国是典型的大面积高氟地区,因此对水体中氟离子的去除研究十分必要。

水体除氟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吸附法、化学沉淀法等,其中吸附法是应用最广的除氟方法。

本文主要综述了当前水体中常用的除氟方法及水体除氟方法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各种方法所存在的各种优势和缺陷,并探究在实际除氟应用中的可行性,指出了今后水体除氟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水体;氟离子;氟污染现状;吸附;去除方法1. 前言氟,卤族元素,广泛地存在于地下水中。

地下水流经富氟岩矿,如萤石、磷灰石、水晶石时,经过长年的物理、化学作用,氟由固态迁移入地下水,一般地下水含氟少于I mg/L。

由于地理、环境、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矿区地下水含氟超标,其含量为 1.1mg/L到15mg/L不等,其中以≤10mg/L居多[]1。

氟离子和氢离子的电荷量相同,它们的离子半径也近乎一样,在很多矿物结构中它们能经常的互相取代。

在自然界中岩石、土壤及矿物中都含有氟元素,在岩石中氟多以氟石,氟磷灰石和冰晶石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4~2。

土壤中氟化物的含量从痕量到7070mg. kg1-不等,岩石类中的磷矿石中氟化物含量在80~ 4700mg.kg1-之间。

它们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炼铝、磷肥、钢铁以及有机氟高级润滑油。

氟化物具有一个重要环境化学特征:它有一定的水溶解性,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中也能以稳定的离子、金属络合物的状态存在,易于随着水发生迁移,所以氟的迁移性比较强。

大气中的氟主要来源于扬尘、工业排放、海水蒸发、燃煤废气、火山爆发等。

活性氧化铝饮用水除氟的研究进展

活性氧化铝饮用水除氟的研究进展

活性氧化铝饮用水除氟的研究进展摘要:活性氧化铝能够作为一种优良的饮用水除氟剂,很多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文章简述了国内外在饮用水领域进行除氟的研究意义和概况,从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实验研究、除氟机理、应用开发等方面,综述了活性氧化铝除氟的研究进展,为活性氧化铝除氟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活性氧化铝;除氟;饮用水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氟元素可以通过饮用水、食物和呼吸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饮用水。

但是,当饮用水中氟的浓度过高(大于1.5 mg/L)时,反而会损害人体的健康。

我国氟含量超标的地下水分布广泛,同时,化工、电子、电镀、金属表面清洗、冶金及农药等行业含氟废水的产生、排放,也严重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近年来,我国因饮用水中氟含量超标而造成的氟中毒的现象已较为严重,约有7 700万人长期饮用水中氟含量超标,氟斑牙患者达4 000余万,氟骨症患者达260余万,饮用水的除氟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开发简单、便捷的除氟方法,研究新型、高效的除氟材料,保障水质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目前,饮用水除氟的方法有很多,如:吸附法、化学沉淀法、混凝沉降法、电化学法、反渗透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其中吸附法对氟的吸附效果显著,是除氟的主要方法。

饮用水除氟使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氧化铝(γ-Al2O3)、活性氧化镁、沸石、聚合铝盐、活性炭、分子筛等。

吸附剂使用的球状活性氧化铝比表面积大(大于260 m2/g)、孔容积大(大于0.40 ml/g),存在大量晶格缺陷,因此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且其机械强度高、物化稳定性好、耐高温及抗腐蚀性能好,能够作为一种优良的饮水除氟剂。

国内对活性氧化铝除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致较为重视,但由于对其除氟机理的研究还不充分,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阻碍了该除氟方法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目前,与活性氧化铝除氟性能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制备方法、除氟实验、除氟机理、除氟技术应用等四个方面。

水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去除研究进展

水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去除研究进展

水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去除研究进展汪利德;汪宝岩;张蕾;刘玉灿【期刊名称】《市政技术》【年(卷),期】2024(42)4【摘要】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被广泛用于农业和杀虫剂,以及航空业的水性成膜泡沫(AFFFs)、润滑剂、表面活性剂、涂料添加剂和侵蚀抑制剂的制造等。

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PFASs出现在土壤、饮用水、地下水、湖泊和海洋之中。

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常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物,但部分工艺对PFASs去除能力有限。

因此,对不同方法去除水中PFASs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去除效率进行了汇总。

简言之,物理方法操作简便、不产生多余反应副产物且经济效益高,但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水中PFASs的去除;生物降解可以实现完全降解,并且具有成本低、环保和可持续性等优点,但难以被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化学方法虽然可通过破坏C—F键实现对水中PFASs的有效去除,但成本相对过高,且可能生成毒性更强的氧化产物。

【总页数】10页(P228-236)【作者】汪利德;汪宝岩;张蕾;刘玉灿【作者单位】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济南润源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相关文献】1.全氟和ω-H-全氟酰基过氧化物与C60的自由基加成反应--全氟和ω-H-全氟烷基化C60的合成2.水中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去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3.金属有机骨架吸附去除水中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研究4.地表水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污染现状研究进展5.全氟和多氟化合物在水中赋存特征与去除技术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 氟是人体 必需的微 量元素之一 , 中国是 典型的 大面积 高氟地 区 , 因此对 水体 中氟 离子 的去除研 究 十分
必要 。 目前 , 水体 除氟方法主要 有 离子交换法、 吸附法、 化 学沉 淀法等 , 其 中吸 附法是 应用最广 的除氟方 法。本 文主要 综述 了 3前水体 - ' 中常用的除氟方法及水体除 氟方 法最新 的研 究进展 , 重 点分析各 种方 法所存在 的各种 优势和缺 陷, 并探 究在 实际除氟应用 中的可行性 , 指 出了今后 水体除 氟的主要研 究方向。 关键词 : 水体 ; 氟 离子 ; 去 除方法
wi t h h i g h lu f o id r e .S o i t i s n e c e s s a y r a n d u r g e n t t o s t u d y o n t h e r e mo v a l o f lu f o id r e i o n i n wa t e r .T h e ma i n l y me t h o d s t o r e mo v e
Q i n g d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Q i n g d a o 2 6 6 0 7 1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F l u o id r e i s o n e o f t h e n e c e s s a r y mi c r o e l e me n t f o r h u ma n b o d y .C h i n a i s a t y p i c a l c o u n t r y wh i c h h a s a l a r g e a r e a
2 . C o—I n n o v a t i o n C e n t e r f o r Ma r i n e Bi o ma s s F i b e r s ,Ma t e i r a l s a n d T e x t i l e s o f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 1 . C o l l e g e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i r n g ,Q i n g d a o Un i v e r s i t y ,Q i n g d a o 2 6 6 0 7 1 , C h i n a ;
水 体 除 氟 方 法 的 最 新 研 究 进 展
郑 丹 阳 , 耿存珍 ,
( 1 . 青 岛大 学 环 境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山东 青 岛 2 6 6 0 7 1 ; 2 . 山 东 省海 洋 生 物 质纤 维 材料 及 纺 织 品 协 同创 新 中 心 青 岛大 学 , 山东 青 岛 2 6 6 0 7 1 )
第3 9卷 第 1 1 期
2 0 1 4年 1 1月
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I R0NM ENTAL SCI ENCE AND M ANAGEM _ E NT
V0 1 . 3 9 No . 11
NO V .2 01 44 ) 1 1— 0 0 3 1— 0 4
中 图分 类 号 : X 5 2 3 文 献 标 志码 : A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f o r Re mo v i n g F l u o r i n e f r o m Wa t e r
Z he n g Da n y a n g ,Ge n g Cu n z h e n ,
l f u o i r d e a r e i o n e x c h a n g e,a d s o r p t i o n,c h e mi c a l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a n d S O o n .Amo n g t h e m ,a d s o pt r i o n h a s t h e mo s t e x t e n s i v e a p p l i c a — t i o n.T h e c o mmo n l y u s e d me t h o d s a n d t h e l a t e s t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r e mo v i n g l f u o id r e f r o m v a ie r t i e s o f wa t e r we r e wi d e l y s u mma — r i z e d i n p r e s e n t p a p e r .I t ma i n l y f o c u s e d o n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s t r e n g t h s a n d we a k n e s s e s o f t h e v a io r u s me t h o d s ,e x p l o r e d i t s f e a s i b i l i t y i n t h e p r a c t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l o n a n d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e ma i n r e s e a r c h d i r e c t i o n o f t h e r e mo v a l o f lu f o id r e i n wa t e r i n t h e f u t u r e . Ke y wo r d s : wa t e r ;f lu o id r e i o n;r e mo v a l me t h o d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