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点22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点22
考点二十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点命题规律分析】[考点趋势剖析]3年考情统计 题型示例考点分析命题趋势3年20考,分值 99分2015北京,1,4分 2015 山东,9、10,8 分 2015天津,5,4分 2015浙江,5, 4分 2014大纲卷,4、5,8分 2013 课标 I, 4、6,8 分 2013江苏,6,2分 2013 山东,3、4,8 分 2013北京,40⑵,10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 律是咼考必考内容,主 要考查陆地自然带、自 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 及影响因素,考查形式 是以选择题为主,兼有 综合题,难度系数为0.6左右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 考查的统计来看,该考点为 高频考点,利用示意图、世 界陆地区域图以及垂直自 然带图为载体结合当时的 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考生 的提取信息、知识运用的基 本能力,综合能力较强王要形式探究: 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难度系数[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1】(2015 •江苏地理• 7)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
读图回答第下题。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观是【解析】根据其南迁的路线可以看出:开始时经过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落叶阔叶林,再经过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最后到达热带季风气候的热带雨林,因此C 正确。
【答案】1.C 【考点透析】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D .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1.形成:答⑴〜(2)题。
贺①兰 山③ 叶阔叶林/£昆仑山 /高寒荒漠 高山草甸草嗚秦4淮河常绿阔叶林⑴图中②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叶混交林⑵)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2.分布:纬度位 置不同海陆位 置不同自然带温带大陆 温1縊性气候 业J/热帯沙漠气候 热带草脈气候轉带汞南林带热带南林气挾热带南林带【典型例题2】(2013 •山东卷,3、4, 8分)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2016年高考地理涉及考点分析
浙江卷:自然带的分布、成因分析
课标1:自然带判读;坡向判读 自然环 课标2:山地垂直分异、地域分异 境的整 课标3:山地垂直分异判读 体性与 差异性 海南卷:自然带、坡向判读;自然带与 环境的协调 江苏卷:自然带分布 上海卷:地域分异
浙江卷:人口迁移;人口流动
天津卷: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的 变化
课标3: 人口迁移的影响 海南卷:人口流动的特点、影响、限制 江苏卷: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影响
2016年全国高考 地理试卷知识点分析
中牟弘毅学校
余培海
地球 与 地图
宇宙 中的 地球
浙江卷:经纬网的应用,地方时计算 课标1 :等高线判读 北京卷:景观图判读 海南卷:等值线判读 江苏卷:等高线判读 天津卷:等值线判读 上海卷:等高线判读 上海卷:行星中的地球;太阳视运动; 日出日落方位;昼夜长短的计算 江苏卷: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地方时计算 天津卷:太阳方位;太阳视运动; 极昼极夜的计算
天津卷:交通方式变化; 交通线衰落原因 交通运 课标2:交通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输布局 北京卷:交通方式选择;区位分析; 港口条件分析 江苏卷:交通区位、问题、对策 课标2:人地协调(可持续); 人类与 环境保护措施 地理环 境的协 上海卷:生态保护措施;水资源短缺措 调发展 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策
区域与差 异 地理信息 技术与地 理环境 区域 生态与地 可持 理环境 续发 展 资源与地 —— 理环境 必修 三 流域与地 理环境
浙江卷:区域对比异同点;区域特征对比
浙江卷:“3S”技术应用
江苏卷:“3S”技术 海南卷:荒漠化生态问题 上海卷:荒漠化防治 浙江卷:水资源开发条件 课标3:风能开发;区位分析 课标2:罗纳河流域开发、水文特征、整治 措施 江苏卷:湄公河流域水文特征、开发、可 持续发展 上海卷:渭河水文特征、问题、对策;怒 江流域开发问题、对策
2016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
页眉内容2016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高考地理地域分异规律要点
拓展1 地域分异规律默写要点
1.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性、差异性
2.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种要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系列变化,进而导致地理环境整体发生变化。
4.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垂直地带性、非地带性
6.三大地带性规律对比
7.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
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
8.雪线:多年积雪区的下界。
是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9.影响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
降水:迎风坡(降水多,冰雪量大,融化慢)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雪线高;
温度:温度高,雪线高度高,反之亦然。
①同一座山地的雪线冬季下降,夏季上升。
②阳坡气温高,雪线高,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地形:缓坡易积雪,雪线低;陡坡不易积雪,雪线高。
10.非地带性的形成原因:地壳物质组成、海陆分布、地形、局部环流和洋流、地壳运动、局部水分变化
11.非地带性的表现:约束、改变、缺失、块状
12.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大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13.三大自然分区比较:。
2016年高考地理备考笔记
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第一单元地球在宇宙中[知识要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
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
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2、天球:以观测者为球心,半径无穷大的假想圆球。
人们在说明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
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
(如下图所示)6、太阳的外部物质构造:太阳的外部是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
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7、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中心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
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
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1)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长短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2)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需的大气。
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经纬网: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
人们可以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和方向,量算两点间的距离。
【技巧】高考地理地域分异规律总结!
【技巧】高考地理地域分异规律总结!一、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与表现1.形成原因:地球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2.表现: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又叫纬度地带性,形成的原因是各地区热量条件不同,主要受到太阳辐射大小的影响,在低纬和高纬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比较典型。
从赤道向两极的植被依次为雨林、常绿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土壤从赤道向两极依次为酸性、中性、偏碱性。
01表现1:植被变化02土壤土壤性质热带、亚热带地区以红壤,砖红壤为主;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以黄土为主;寒带、亚寒带以黑色土壤为主。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带性又叫经度地带性,形成原因是由于水分的变化,受到海陆分布差异的影响,在中纬度地区比较典型。
从沿海向内陆的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土壤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
01表现1:植被变化年降水量400mm:森林200-400mm:草原200mm:多为荒漠02表现2:气温的日较差与年较差海洋与陆地比热容的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较大;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较小。
越靠近海洋的地方受海洋影响越大,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靠近内陆受陆地性质影响越大,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地势起伏状况。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1. 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小尺地方性分异规律
01
02
03
地貌特征
千沟万壑,黄土塬、梁、 峁地貌发育。
水土流失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 环境脆弱。
治理措施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修建梯田、打 坝淤地)和农业技术措施 (调整农业结构)。
江南水乡地区
自然环境
气候湿润,河网密布,水网交织 。
人文特色
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吴侬软 语。
经济发展
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特征等信息进行空间定位,比较不同区 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差异。
训练综合思维和表达能力
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以便更好 地应对高考地理试题。
实例分析
以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例, 分析其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生产 特点,探讨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
展的途径。
地形地貌
地形起伏、海拔高度、地 貌类型等差异,导致水热 条件、土壤类型、植被类 型的不同。
水文条件
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 文要素的差异,影响土壤 湿度、植被生长等自然地 理特征。
人文环境差异
人口分布
人口数量、密度、迁移等差异,影响 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 方面。
社会文化
历史传承
历史发展、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差异, 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独特历史和文化底 蕴。
小尺地方性分异规律的表现形式
包括垂直地带性、地方性分异和微域分异三种表现形式。其中,垂直地带性主要表现在山 地地区,地方性分异则是由地方性因素引起的地域差异,而微域分异则是在更小的范围内 表现出的差异。
小尺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其中,地形对自然景观和生态 环境的影响最为显著,气候则通过温度和降水等因素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土壤和水文条 件也对地域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点
考点二十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点命题规律分析】3年考情统计题型示例考点分析命题趋势3年20考,分值99分2015北京,1,4分2015山东,9、10,8分2015天津,5,4分2015浙江,5,4分2014大纲卷,4、5,8分2013课标Ⅰ,4、6,8分2013江苏,6,2分2013山东,3、4,8分2013北京,40⑵,10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高考必考内容,主要考查陆地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考查形式是以选择题为主,兼有综合题,难度系数为0.6左右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来看,该考点为高频考点,利用示意图、世界陆地区域图以及垂直自然带图为载体结合当时的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考生的提取信息、知识运用的基本能力,综合能力较强主要形式探究: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难度系数[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1】(2015·江苏地理·7)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
读图回答第下题。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观是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解析】根据其南迁的路线可以看出:开始时经过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落叶阔叶林,再经过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最后到达热带季风气候的热带雨林,因此C正确。
【答案】1.C【考点透析】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1.形成:2.分布:【典型例题2】(2013·山东卷,3、4,8分)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⑴图中②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叶混交林⑵)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解析】第(1)题,图中②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草原、荒漠,②区介于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和荒漠之间,对应的植被应为草原。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24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标内容要求]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知识体系导学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一、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引起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并随着纬度而变化。
2.干湿度地带性分异(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往往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这种分异多沿方向变化。
【特别提醒】在地域分异规律中,都要考虑热量和水分的共同影响。
特别注意的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
3.垂直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即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分布特点:从山麓到山顶由下而上随延伸逐渐变化更迭。
(3)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或土壤为主导标志。
【特别提醒】山体垂直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纬度、海拔和相对高度三个因素。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状况下,山体所在的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山顶、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山体海拔越高越复杂(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
4.地方性分异规律(1)规律①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
②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出现。
(2)成因①地方地形、、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②地貌、岩性和土质的差别也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
二、主要陆地自然带1.区分依据:的特征。
2.影响因素:和水分条件。
【特别提醒】(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12-16年全国2卷高考地理试卷考点分布双向细目表
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
地理必修三
2015
呈现方式 考测水平 题号
分值 考查点
呈现方式
考测水平
文字
AB
文字
AB
表格
AB
文字
AB
文字
AB
文字
AB
2
4
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
的直接目的是
3
4
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
锋面、低压、高压等 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 环节,说明水循环的 地理意义。
9
4
7
4
8
4
10
4
11
4
36
9
(1)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
3.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 自然 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
地理 作用。 环境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
的整 互作用,地理环境的 体性 整体性。
和差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6
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表语言来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要求在通用语言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进行描述。 2.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D、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1.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2.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3.能够科学地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
异性 规律。
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创课件:专题五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3)“一因多果”的推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 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时, 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因 素的变化。例如,在热带雨林区破坏植被后所引起区域内气 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答题思路
分析角度
解题方法
分析区域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形、 自然地理 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 环境特征 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
解析:第 3 题,A→B→C→D 自然带干燥指数不变,热量收 入越来越少,其更替反映了热量条件的差异,体现了由赤道 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F→G→H 自然带热量收入不变, 而干燥指数越来越大,其更替反映了水分条件的差异,体现 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 4 题,E 自然带热量较 高,干燥指数中等,结合选项,应该为热带草原带。 答案:3.D 4.D
专题五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读陆地自然环境要素关联示意图,
回答问题。
(1)陆地自然环境要素包括气候、 A 水文(土壤/植被) 、B 土壤(水文/植被) 、 C 植被(土壤/水文) 、地形等。
(2)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 能量 的交换,其途径包 括 水 循环、 生物 循环和 地壳物质 循环等过程。
[练中自查] 读小尺度范围内各自
然地理要素的景观示意图
(图甲)和自然地理要素相 互作用关系图(图乙),回答 1~2 题。
12..为关保于护图图乙甲中中a斜环坡节①代处表的的土内壤容不,被叙水述冲正走确,的合是理的措( 施不)
AB包AB....括修植植夏建树被季水种破降平草坏水梯,严集田恢重中,复,,打植容冬坝被易季淤形温地成和红湿色润荒漠 CC..强夏化季全高民温水多土雨保,持淋意溶识作和用法强制观念
2016地理高考核心考点
2016地理高考核心考点(一)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表现:(1)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一致性)(2)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性(牵一发而动全身)2.陆地自然带:地域差异表现为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技巧1: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技巧2:非地带性规律主要影响因素(1)海陆分布: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
(2)地形起伏: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3)局部环流和洋流:信风带大陆西岸,因受离岸风及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形成沙漠。
又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范围到达60°N以北,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4)局部水分变化: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的绿洲;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由于盐分变大出现的碱蓬草地。
(5)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在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紫红色的砂岩、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
(6)局部地热异常: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
(7)人为作用: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等活动都可以造成对地带性规律的改变等等。
2016地理高考核心考点(二)1.气象灾害: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主要类型: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
技巧1:台风多发生时间:每年夏秋季节地点:多在沿海地区。
形成条件:台风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特点:(1)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2)北逆、南顺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3)结构分: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
(4)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减灾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第6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专题一第6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2016·全国卷Ⅲ)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解析】1选B,2选B。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果洛山属于经历三次冰期的山峰,被地壳抬升最早到达终年积雪高度。
以此类推,雪宝顶次之,太白山终年积雪高度最后达到。
第2题,点苍山属于只经历末次冰期的山峰,点苍山没有现代冰川发育,说明现在气温偏高。
(2016·海南高考)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3、4题。
3.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4.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解析】3选D,4选C。
第3题,根据材料提示,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南坡昼夜温差大;西坡下午受到太阳辐射强,西坡的白天气温高一些,所以西南坡气温日较差大。
第4题,材料中“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说明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弱。
热带雨林带终年高温多雨,气温日较差最小;温带荒漠带和温带草原带,气温日较差最大;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日较差较大。
(2016·江苏高考)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道:“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5、6题。
高三地理地域分异规律要点
拓展1 地域分异规律默写要点1.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性、差异性2.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种要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系列变化,进而导致地理环境整体发生变化。
4.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垂直地带性、非地带性5.自然带名称: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垂直地带性更替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山麓到山顶形成原因纬度高低引起的热量差异距海远近引起的水分差异海拔高度引起的水热状况的垂直差异表现亚欧大陆东部及沿海湿润地带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为: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地苔原、冰原带从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地,自然带的带谱越复杂。
7.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
8.雪线:多年积雪区的下界。
是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9.影响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降水:迎风坡(降水多,冰雪量大,融化慢)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雪线高;温度:温度高,雪线高度高,反之亦然。
①同一座山地的雪线冬季下降,夏季上升。
②阳坡气温高,雪线高,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地形:缓坡易积雪,雪线低;陡坡不易积雪,雪线高。
10.非地带性的形成原因:地壳物质组成、海陆分布、地形、局部环流和洋流、地壳运动、局部水分变化11.非地带性的表现:约束、改变、缺失、块状12.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大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13.三大自然分区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十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点命题规律分析】主要形式探究: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难度系数[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1】(2015·江苏地理·7)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
读图回答第下题。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观是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解析】根据其南迁的路线可以看出:开始时经过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落叶阔叶林,再经过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最后到达热带季风气候的热带雨林,因此C正确。
【答案】1.C【考点透析】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1.形成:2.分布:【典型例题2】(2013·山东卷,3、4,8分)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⑴图中②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叶混交林⑵)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解析】第(1)题,图中②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草原、荒漠,②区介于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和荒漠之间,对应的植被应为草原。
第(2)题,读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越往北越窄,主要原因是越往北受夏季风影响越小,降水减少,所以影响我国东部森林植被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季风。
【答案】2.(1)A (2)D【考点透析】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自然带更替以热量为基础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完成⑴~⑵)题。
⑴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南岭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⑵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图形解读】【解析】第⑴题,读图,根据图中冰雪带的海拔高度判断,该山地可能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不可能在第三阶梯。
根据材料,山地北坡是荒漠带,海拔约1000-1500米,位于第二阶梯,可能是昆仑山。
喜马拉雅山北坡相对高度约4000千米。
第⑵题,根据材料,图示区位于北坡,有林地分布。
光照、热量少,植被类型变化是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所以影响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图中海拔与森林分布没有正相关、负相关的关系,不是主导因素。
【答案】3. ⑴C ⑵B【考点透析】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概念:在高山地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从而导致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水分组合的分异,进一步产生了植被土壤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山地自然带,这种自然带的分异叫垂直地带性分异。
这种分异在低纬度的高山地区最典型,如横断山、乞力马扎罗山等。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的相对高度和坡向等因素有关。
①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③同一自然带在山地阳坡的分布高度高于阴坡。
④纬度低的高大山地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地。
(3)雪线高度与纬度、坡向、降水的关系。
【典型例题4】(2013·北京文综,40⑵,10分)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读下图,回答下题。
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图形解读】【解析】①处在巴西东南部,受东南信风(带来大量水汽)及巴西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出现了热带雨林景观。
②处在30°S~40°S的大陆西岸,安第斯山的迎风地带,受地形影响,随高度变化,水热组合状况发生变化,出现了山地垂直自然带。
【答案】①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
②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考点透析】主要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及原因[考点规律揭秘]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地域分异的判断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
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是垂直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中低纬度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垂直分异。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太阳辐射:赤道——→递减两极↓热量带:赤道—————————————————→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两极↓植被:赤道—————————————————→雨林、常绿阔(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两极↓土壤:赤道——————————→酸性、中性、偏碱性两极(2)在分析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递减内陆 ↓降水量:沿海——→递减内陆 ↓植被:沿海————————→森林、草原、荒漠内陆 ↓土壤:沿海————————————→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内陆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方法⑴在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的思路如下:⑵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几个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②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③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⑶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不同坡向,因水热条件不同,自然带的分布高度比较复杂,具体如下所示: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照地带性规律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
如40°S~50°S安第斯山的东侧临海却分布着温带荒漠带,因而为非地带性。
【示例】【2015·天津文综,5】读图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回答:结合图示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异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解析】在回归线附近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较少,炎热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景观表现为热带荒漠,因此热带荒漠的分布符合了地带性分布规律。
水分的分布特征,地形的东西差异,矿产的分布特点没有体现出地带性分布规律。
【答案】C【考点经典试题训练】[3年高考真题](2015•北京卷,1,4分)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
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
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
据此,回答1题。
1.太白山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2015•江苏卷,15、16,4分)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
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湿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3.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2015•安徽卷,23,4分)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4题。
4.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A.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014·大纲版卷,4、5,8分)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5~6题。
5.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2013·新课标Ⅰ,4、6,8分)图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7~8题。
7.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8.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2013·海南卷,8~10)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
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完成9~11题。
9.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10.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11.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⑩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A.9月中旬 B.10月上旬 C. 10月下旬 D.11月中旬(2013·江苏卷,5,2分)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2所示。
读图回答12题。
12.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①温带草原带②热带雨林带③热带草原带④热带荒漠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创新预测试题]一、选择题读亚洲东部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2题。
1.P自然带在大陆东岸比西岸分布的纬度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大气环流、地形B.太阳辐射、洋流C.大气环流、洋流D.太阳辐射、地形2.图中自然带南半球缺失的有A.F、P D.P、H C.F、H D.E、F【2015·湖南长沙4月模拟】读某区域和该区域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丙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应自然带A.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4.左图中甲、乙两区域相同的是A.气候类型 B.大气环流 C.自然带 D.盛行风【2015·江苏淮安五模】下图反映某市位置及城市绿化带景观,读图回答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