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经别(2)原文
黄帝内经原文
carl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补。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
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演。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
黄帝内经·经脉别论全文
黄帝内经·经脉别论全文经脉别论作者:古代医者本篇要点:一:说明环境、情志的变化和体力的劳逸都影响着脉搏.临床诊断,必须结合观察病人身体的强弱、骨肉皮肤的形态等,才能正确地了解病情.二:详细地阐述了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等过程,指出其主要是依靠脾的运化和肺的输布,得以营养全身.三:论述了六经偏盛所发生的症状和治法,同时阐述了气逆所出现的脉象.原文与译文: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黄帝问道:人们的居住环境、活动、安静、勇敢、怯懦有所不同,其经脉血气也随着变化吗?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岐伯回答说:人在惊恐、忿怒、劳累、活动或安静的情况下,静脉血气都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所以夜间远行劳累,就会扰动肾气,使肾气不能闭藏而外泄,则气喘出于肾脏,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肺脏。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若因坠堕而受到恐吓,就会扰动肝气,而喘出于肝,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脾脏。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
或有所惊恐,惊则神越气乱,扰动肺气,喘出于肺,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心脏。
渡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
渡水而跌仆,跌仆伤骨,肾主骨,水湿之气通于肾,致肾气和骨气受到扰动,气喘于肾和骨。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强盛的人,气血畅行,不会出现什麽病变;怯弱的人,气血留滞,就会发生病变。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所以说:诊察疾病,观察病人的勇怯及骨骼、肌肉、皮肤的变化,便能了解病情,并以此作为诊病的方法。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疾走恐惧,汗出于肝。
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在饮食过饱的时候,则食气蒸发而汗出于胃。
惊则神气浮越,则心气受伤而汗出于心。
负重而远行的时候,则骨劳气越,肾气受伤而汗出于肾。
疾走而恐惧的时候,由于疾走伤筋,恐惧伤魂,则肝气受伤而汗出于肝。
黄帝内经原文、译文及鲜读
黄帝内经原文、译文及鲜读《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的奠基之作。
它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共有五十篇。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黄帝内经》的原文、译文以及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黄帝内经素问》是《内经》中的第一部分,共有六十六篇。
其中,《素问·上古天真论》开篇以述说上古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健康观念,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全书通过问题与回答的形式,阐述了人体构造、生理功能、疾病形成及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其语言思辨深邃,文字精练,被称为是中医理论的宝库。
《黄帝内经灵枢》是《内经》中的第二部分,共有八十一篇。
其中,《灵枢·本神》是本书开篇的篇章,讨论了人体的精神活动与精神疾病的病因病机。
全书以经络、穴位、络脉等为基础,详述了人体的构造和运行机制。
它对经络学说的建立和阐述,为中医学的脉学和针灸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理论的重要代表之一,在早期医学著作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
其原文使用的是古文汉字,研读过程相对困难。
以下是《黄帝内经》中的一段原文以及相应的译文参考: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考无穷年,制于天地之间。
今释尧舜之道,忘远圣之事,肆意妄行,自令失道,灭其真性,亡其真气,予之疫疠,失之常度,彰我大愚。
愿闻真人之道,何如而可得?”岐伯答曰:“夫道者,不可虚居,虚居则失其所生。
所生者天地,天地者阴阳,阴阳者五行,五行者万物之纲纪。
所以动植穑与水火同宜,庶几无疾病也。
“译文: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上古时有真人,能够掌握天地,把握阴阳,控制呼吸和精气,独立守护神明,肌肉骨骼完整,因此能够长寿,活到无穷年。
现在人们已经抛弃了尧舜的教诲,忽视了古圣的教导,任意妄为,自己失去了正道,破坏了真正的本性,损失了真正的精气,给自己带来疾病之害,失去了身体的平衡,我们这些人真是太愚昧了。
黄帝内经原文、译文
黄帝内经原文、译文《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
所以,圣人遵循这一规律,在春夏之时重视保护阳气,秋冬之节重视固护阴气,与万物共同顺应四时生长收藏规律。
违反这个规律,就破坏了生命的根本,摧残身体本元。
因此,天地四时阴阳之气的变化是万物终而复始的本源,一旦违反,就会变生灾害;顺从这一规律则不会发生重病,这样才可谓掌握了养生之道,圣人能够奉行这一道理和规律,而愚昧的人则背道而驰。
人若能顺从阴阳则生,违背阴阳则死,顺从它就会平调,违背它就会出现逆乱。
如果把违逆当成顺从,就会使人体与自然界失去协调而变成为相互格拒。
所以圣人不是得病了再去治疗,而是在没有发病之前就积极预防和调节身体,这如同一个国家,在未出现混乱之前就加以治理,并积极予以防止的道理一样。
如果疾病已经形成后再治疗,动乱已发生再加以治理,这就好像口渴了才去挖井,临阵格斗才去铸造兵器,岂不是太晚了吗?顺应四时阴阳养生以及治未病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目录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藏生成篇第十------------------------------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欬论篇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风论篇第四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五常致大论篇第七十------------------------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示从容论第七十六---------------------------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方盛衰论篇第八十---------------------------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完整版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
完整版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也是中医的根基之一,其原文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下面是完整版黄帝内经的原文及译文:一、素问1.《五运行大论》“天之所以为天者,其高以显,地之所以为地者,其厚以载,四时之运行,日月之明见,五运六气,不可不通。
”“有五脏与其应五时,有五味与其应五脏,有五色与其应五脏,有五音与其应五脏,有五位与其应五方。
”2. 《四气调神大论》“病有三因,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
”“天者,阴阳、寒暑、四时之应也;地者,高下、大小、远近、坚弱之应也。
”3.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天地者,阴阳之体也。
”“动静之数,日月之明,风雨之节,不可不察也。
”4. 《至真要大论》“至真者,道也。
道者,自然之纲纪也。
”“治未病,防已病,此之谓真。
”5. 《调经论》“盖人有五脏六腑,皆藏精神,五脏之气通于上,五腑之气通于下。
”“是故,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6. 《平人气象论》“人有五官五户,皆通于志。
志者,精神之主也。
”“夏为火,火者盛也,故夏气渐炎,水涸土裂,气交于中,故始于心。
”7. 《玉机真脏论》“天食精气,地食精华,精气上升,精华下降。
”“故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行伤筋,久立伤骨,此四者不可不察也。
”8. 《八正神明论》“阴阳不和,邪正相摩,则上下相困,脉为病象。
”“太阳为天,少阳为日,阳明为宅,厥阴为门,少阴为炉,太阴为宫。
”二、灵枢1.《本神论》“盖人有五脏、五腑、六腑、七窍、八风、九竅、十二经脉,此为本体。
”“五官五声,声则心使之,神则脾养之,磨则肝助之,味则脾化之,色则肺主之。
”2.《逆顺肥瘦大论》“阴阳不和,邪气乘之,则疾至而不可治。
”“以真气治身者,食饮为本,运动为用。
”3.《经络》“五输:太阳为热,阳明为燥,少阴为寒,太阴为湿,少阳为风。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传统医学四⼤经典著作之⼀(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
此书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俞跗、少师、⿁臾区、少俞等多位⼤⾂讨论医学的记述,在四库全书中为⼦部医家类。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
《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体相同。
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素问》1. 上古天真论 【译⽂】2. 四⽓调神⼤论 【译⽂】3. ⽣⽓通天论 【译⽂】4. ⾦匮真⾔论 【译⽂】5. 阴阳应象⼤论 【译⽂】6. 阴阳离合论 【译⽂】7. 阴阳别论 【译⽂】8. 灵兰秘典论 【译⽂】9. 六节藏象论 【译⽂】10. 五藏⽣成 【译⽂】11. 五藏别论 【译⽂】12. 异法⽅宜论 【译⽂】13. 移精变⽓论 【译⽂】16. 诊要经终论 【译⽂】17. 脉要精微论 【译⽂】18. 平⼈⽓象论 【译⽂】19. ⽟机真藏论 【译⽂】20. 三部九候论 【译⽂】21. 经脉别论 【译⽂】22. 藏⽓法时论 【译⽂】23. 宣明五⽓ 【译⽂】24. 宝命全形论 【译⽂】25. ⼋正神明论 【译⽂】26. 离合真邪论 【译⽂】27. 通评虚实论 【译⽂】28. 太阴阳明论 【译⽂】29. 阳明脉解 【译⽂】30. 热论 【译⽂】31. 刺热 【译⽂】32. 评热病论 【译⽂】33. 逆调论 【译⽂】34. 疟论 【译⽂】35. 刺疟 【译⽂】36. ⽓厥论 【译⽂】37. 咳论 【译⽂】38. 举痛论 【译⽂】39. 腹中论 【译⽂】40. 刺腰痛 【译⽂】41. 刺腰痛 【译⽂】42. 风论 【译⽂】43. 痹论 【译⽂】44. 痿论 【译⽂】45. 厥论 【译⽂】46. 病能论 【译⽂】49. 脉解 【译⽂】50. 刺要论 【译⽂】51. 刺齐论 【译⽂】52. 刺禁论 【译⽂】53. 刺志论 【译⽂】54. 针解 【译⽂】55. 长刺节论 【译⽂】56. ⽪部论 【译⽂】57. 经络论 【译⽂】58. ⽓⽳论 【译⽂】59. ⽓府论 【译⽂】60. ⾻空论 【译⽂】61. ⽔热⽳论 【译⽂】62. 调经论 【译⽂】63. 缪刺论 【译⽂】64. 四时刺逆从论 【译⽂】65. 标本病传论 【译⽂】66. 天元纪⼤论 【译⽂】67. 五运⾏⼤论 【译⽂】68. 六微旨⼤论 【译⽂】69. ⽓交变⼤论 【译⽂】70. 五常政⼤论 【译⽂】71. 六元正纪⼤论 【译⽂】72. 刺法论 【译⽂】73. 本病论 【译⽂】74. ⾄真要⼤论 【译⽂】75. 著⾄教论 【译⽂】76. ⽰从容论 【译⽂】77. 疏五过论 【译⽂】78. 徵四失论 【译⽂】79. 阴阳类论 【译⽂】《黄帝内经·灵枢》1. 九针⼗⼆原 【译⽂】2. 本输 【译⽂】3. 针解 【译⽂】4. 邪⽓藏府病形 【译⽂】5. 根结 【译⽂】6. 寿天刚柔 【译⽂】7. 官针 【译⽂】8. 本神 【译⽂】9. 终始 【译⽂】10. 经脉 【译⽂】11. 经别 【译⽂】12. 经⽔ 【译⽂】13. 经筋 【译⽂】14. ⾻度 【译⽂】15. 五⼗营 【译⽂】16. 营⽓ 【译⽂】17. 脉度 【译⽂】18. 营卫⽣会 【译⽂】19. 四时⽓ 【译⽂】20. 五邪 【译⽂】21. 寒热病 【译⽂】22. 病狂 【译⽂】23. 热病 【译⽂】24. 厥病 【译⽂】25. 病本 【译⽂】26. 杂病 【译⽂】27. 周痹 【译⽂】28. ⼝问 【译⽂】29. 师传 【译⽂】30. 决⽓ 【译⽂】33. 海论 【译⽂】34. 五乱 【译⽂】35. 胀论 【译⽂】36. 五癃津液别 【译⽂】37. 五阅五使 【译⽂】38. 逆顺肥瘦 【译⽂】39. ⾎结论 【译⽂】40. 阴阳清浊 【译⽂】41. 阴阳系⽇⽉ 【译⽂】42. 病传 【译⽂】43. 淫邪发梦 【译⽂】44. 顺⽓⼀⽇分为四时 【译⽂】45. 外揣 【译⽂】46. 五变 【译⽂】47. 本藏 【译⽂】48. 禁服 【译⽂】49. 五⾊ 【译⽂】50. 论勇 【译⽂】51. 背俞 【译⽂】52. 卫⽓ 【译⽂】53. 论痛 【译⽂】54. 天年 【译⽂】55. 逆顺 【译⽂】56. 五味 【译⽂】57. ⽔胀 【译⽂】58. 贼风 【译⽂】59. 卫⽓失常 【译⽂】60. ⽟版 【译⽂】61. 五禁 【译⽂】62. 动输 【译⽂】63. 五味论 【译⽂】64. 阴阳⼆⼗五⼈ 【译⽂】66. 百病始⽣ 【译⽂】67. ⾏针 【译⽂】68. 上隔 【译⽂】69. 忧患⽆⾔ 【译⽂】70. 寒热 【译⽂】71. 邪客 【译⽂】72. 通天 【译⽂】73. 官能 【译⽂】74. 论疾诊尺 【译⽂】75. 刺书真邪 【译⽂】76. 卫⽓⾏ 【译⽂】77. 九宫⼋风 【译⽂】78. 九针论 【译⽂】79. 岁露论 【译⽂】80. ⼤惑论 【译⽂】81. 痈疽 【译⽂】 《黄帝内经》是⼀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道家理论上建⽴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学”、“运⽓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然、⽣物、⼼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王冰窜⼊)。
黄帝内经·经别原文
黄帝内经·经别原文【题解】本篇主要介绍了十二经别循行的路线。
经别,其实就是十二经脉之别道而行的部分,其循行的路线不仅部位深而且距离长--由四肢深入内脏,再由内脏出于头颈。
因为本篇主要阐述了经别的出入离合及其走行的路线,所以篇名叫做经别。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引,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川、十二节引、十二经水引、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
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岐伯稽首再拜日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提要】本段讲人体组成与天地万物相对应的情况以及学习经脉理论的重要性。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人体的组成是与天地万物相对应的。
其在内,有属阴的五脏与自然界之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以及五位等相对应;其在外,有属阳的六腑与自然界之六律相对应。
六律有阴阳之分,故人体就与之相应而有手足阴阳各经;这十二条经脉又与自然界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条河流以及十二时等相对应。
以上就是人体之五脏六腑与自然界各种现象相对应的情况。
十二经脉,对生命的维持,疾病的形成,疾病的治疗以及疾病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它的理论,虽然是初学者开始就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但只有精研医学者才能精通这门理论。
医术粗率的医生认为它很轻易就能学懂,而只有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才能够真正懂得,要体会出其中的奥妙,是多么的困难。
现在,为了能更一深入地研究它,我想请问你十二经脉之出入离合的情况是怎样的?岐伯很恭谨地再三执拜说您问得真是英明啊!这是医技粗率者最易忽略的问题,只有医技高明的人才会悉心地去研究它。
下面,就让我来详细地说明一下吧。
【原文】足太阳之正[1]别入于膪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目录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藏生成篇第十------------------------------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欬论篇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风论篇第四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五常致大论篇第七十------------------------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示从容论第七十六---------------------------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方盛衰论篇第八十---------------------------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黄帝内经(原文+注释+译文)
黄帝内经(原⽂+注释+译⽂)黄帝内经(原⽂+注释+译⽂)
《黄帝内经》----我国影响最⼤的⼀部医学著作
⼀说,《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我国最早的典籍之⼀,我国劳动⼈民长期与疾病做⽃争的经验总结。
成书亦⾮⼀时,作者也亦⾮⼀⼈。
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相传,经道家、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成的黄⽼著作,⼀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同时主张养⽣、摄⽣、益寿、延年。
是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经典著作之⼀(《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的⽣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说,《黄帝内经》为秦汉代黄⽼学派所著。
寓古时黄帝岐伯君⾂问答,对话式医学论⽂风格,体裁独特。
以道家阴阳、五⾏、养⾝学说以及天⽂历法等内容,运⽤皇帝宫⼤内保存的历代医学⽅⾯的资料及当时⼈群在健康与医学实践上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然——⽣物——⼼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积极倡导重视预防及⾮医学技术⼲预的养⾝延年术。
介绍及论证了从⽣活习惯⼲预到⼼理⼲预、从经络原理到经络治病术、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体解剖、⽣理病理到使⽤药物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是我国影响最⼤的⼀部医学著作,所以被称为医之始祖。
内容⼴博,被誉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原文
黄帝内经原文(2)黄帝内经原文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疵,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
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
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是谓五恶。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是谓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
是谓五乱。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
黄帝内经全集原文与译文
黄帝内经全集原文与译文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
奠基之作。
它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其中《素问》主
要讲述了医学理论和诊断治疗原则,而《灵枢》则涵盖了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分类等内容。
黄帝内经的原文是使用古代汉字书写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素问·至真要大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地之气,岁运之行也,阴阳之应,藏精之会也,夫子以为奈何?岐伯对曰,气之和者,志意专直,不欲饮食,
不欲言笑,不欲出入,不欲卧起,当是之时,神气自守,邪不能干犯,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的译文是将原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或其他语言的版本,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素问·至真要大论》。
黄帝问道,我听说天地之间存在着气的流动,岁运的循环,阴
阳的相互作用,以及精气的聚合。
先生对此有何看法?岐伯回答道,当气和畅的时候,人的心志专一,不贪食,不妄言笑,不频繁出入,不随意卧起。
在这个时候,神气自然守护身体,邪气无法侵袭,疾
病也就不易发生。
当然,黄帝内经的原文和译文有很多版本和不同的翻译者,每
个版本和翻译者的表达方式可能会有所差异。
因此,如果你对黄帝
内经感兴趣,建议你查阅多个版本的原文和译文,以便全面理解其
内容和含义。
黄帝内经原文2
黄帝内经原文2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日: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
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
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贬石。
故贬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
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①此下原文有“之奇脉”,据拥已经久(千金翼方》删。
②下:(太素》作“上下”。
③脉:(太素》作“脉候”。
④病也:(太素》作“病能”。
且一强,其民不衣而揭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故毒药者,亦认西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
其他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们。
故灸烟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天地之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
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
其民嗜酸而食附,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
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控I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新。
故导引按新者,亦从中央出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直。
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l大体也。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黄南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岐伯对日: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明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活情之世,邪不能深入也。
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
当分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
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帝曰:善。
余欲临病人,现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吹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
上古使俄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九经脉之二经脉正别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九经脉之二经脉正别经脉正别平按:此篇见《灵枢》卷三第十一《经别篇》,又见《甲乙经》卷二第一下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主阳。
天地变化之理谓之天道,人从天生,故人合天道。
天道大数有二,谓五与六。
故人亦应之,内有五脏,以应音、色、时、味、位等,主阴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主阳也。
建,立也。
平按:“天道”《甲乙经》作“天地”。
“建主阳”《灵枢》作“建阴阳”,《甲乙经》作“主持阴阳”。
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诸经,谓人之十二经脉也,与月、辰、节、水、时等诸十二数合也,十二节,谓四时八节也,又十二月各有节也。
十二经水、十二时。
十二经脉者,此五腑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十二经脉乃是五脏六腑经隧,故遍劝通之。
举其八德,以劝通之。
人之受身时,一月而膏,二月而脉,为形之先,故所以生也。
病之所以成,邪客孙脉入经,通于腑脏成病,故曰所以也。
人之所以治,行诸血气,营于阴阳,濡于筋骨,利诸关节,理身者谓经脉。
病之所以起,经脉是动所生,故病起也。
学之所以①始,将学长生之始,须行导引,调于经脉也。
①“以”字,人卫本注曰:《灵枢·经别》及《甲乙》卷二第一下均无,疑衍。
工之所止也,欲行十全之道济人,可留心调于经脉止留也。
粗之所易,愚人以经脉为易,同楚人之贱宝也。
工之所难也。
智者以经脉为妙,若和璧之难知也。
平按:“工”《灵枢》、《甲乙经》均作“上”。
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经脉之别,曰离与出;复还本经,曰合与入也。
广陈其理,请解其所由,故曰奈何也。
岐伯稽首再拜答曰: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工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近学浅知,谓之粗也;深求远达,谓之工也。
工者,宅心经脉之道,以十全为意;粗者,志存名利之弊,假媒寄过而已。
息,留也。
为益之大,故请卒言之。
平按:“工”《灵枢》、《甲乙经》作“上”。
“息”、“卒”二字《甲乙经》均作“悉”。
《黄帝内经·素问篇》·原文+白话文(卷二)
《黄帝内经·素问篇》·原文+白话文(卷二)五脏别论篇、第十一【原文】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像于地,故藏而不写,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
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白话文】黄帝问道:我听说方士之中,有人以脑髓为脏,有人以肠胃为脏,也有的把这些都称为腑,如果向它们提出相反的意见,却又都坚持自己的看法,不知哪那种理论是对的,希望你谈一谈这个问题。
岐伯回答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种是禀承地气而生的,都能贮藏阴质,就象大地包藏万物一样,所以它们的作用是藏而不泻,叫做奇恒之腑。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者是禀承天气所生的,它们的作用,像天一样的健运周转,所以是泻而不藏的,它们受纳五脏的浊气,所以称为传化之腑。
这是因为浊气不能久停其间,而必须及时转输和排泄的缘故。
此外,肛门也为五脏行使输泻浊气,这样,水谷的糟粕就不会久留于体内了。
所谓五脏,它的功能是贮藏经气而不向外发泻的,所以它是经常地保持精神饱满,而不是一时地得到充实。
六腑,它的功能是将水谷加以传化,而不是加以贮藏,所以它有时显的充实,但却不能永远保持盛满。
黄帝内经全文
黄帝内经全文黄帝内经原文(一)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
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
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黄帝内经全文繁简对照(二)
黄帝内经全文繁简对照(二)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阖家团圆中秋快乐!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逆之則傷心,秋為痎(jiē)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jiē)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甯,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逆之則傷肺,冬為飧(sūn)泄泄,奉藏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飱(sūn)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chè),無憂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jí)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chè),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jí)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黄帝内经原文及白话译文2
黄帝内经原文及白话译文2黄帝内经原文及白话译文(二)为酸,在志为怒。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
心生血,血生脾。
心主舌。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喜伤心,恐胜喜。
热伤气,寒胜热。
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
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肾,肺主鼻。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
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抑,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而耳目聪明,身体强健,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黄帝内经》经典名句(二)
《黄帝内经》经典名句(二)1.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2.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
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4.开鬼门,洁净腑。
(鬼,疑为“魄”,而魄通“粕”。
一为发汗利水法,二为通便利水法。
)5.头者精明之腑,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6.背者胸中之腑,背曲肩随,腑将坏矣。
7.腰者肾之腑,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8.膝者筋之腑,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9.骨者髓之腑,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10.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11.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12.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13.平人之气常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则死。
14.化不可代,时不可违。
15.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散而寒之,即以发散之品以祛外邪,寒冷之品以清内热。
收而温之,即以收敛之品以固表阳,温补之品以温里祛寒。
)16.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
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
17.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18.夫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脏。
19.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20.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
21.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指治寒证用温热法,治热证用寒凉法。
)22.微者逆之,甚者从之。
(病证单纯,疾病性质与所表现的病象一致,则逆其病象而治;病证复杂,疾病性质与所表现不一致,或有假象,则顺其病象或假象而治。
)23.坚者削之。
(指体内有坚积之病,如癥块之类,用削伐治疗。
)24.客者除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经别(2)原文
经别(2) 【白话解】足阳明胃经别行的正经,上行至髀部,再向上进入腹中,而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胃腑,由此再散行至脾脏,并上行连通于心,此后再沿着咽喉部向上走行,从口部出来,上行到鼻梁和眼眶部,环绕联系于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然后再与足阳明胃经的本经相会合。
足太阴脾经别行的正经,也上行至髀部,而与足阳明胃经的经脉相会合,此后它就与足阳明胃经之别行的正经一同向走行,并最终结络于咽喉部,贯穿于舌中。
这就是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这两条互为表里的经脉在六合之中所形成的第三合。
【原文】手太阳之正,指地口,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
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手太阳小肠经之经别和手少阴心经之经别的循行路线。
【注释】[1]指地就是向下的意思,在此是指手太阳小肠经之别行正经的走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
【白话解】手太,肠经别行的正经,是自上向下走行的,它从肩后的骨缝处别行分出,由此而进入腋下,走人心脏,并联系于本经所属的脏腑--小肠腑。
手少阴心经别行的正经,从本经别行分出之后,就走入到腋下三寸渊腋穴处的两筋之间,并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心脏,由此再上行至喉咙,出于面部,而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一条支脉会合于内眼角处。
这就是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这两条互为表里的经脉在六合之中所形成的第四合。
【原文】手少阳之正,指天[1]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2]之下,此为五合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手少阳三焦经之经别和手厥阴心包络经之经别的循行路线。
【注释】[1]指天天,在此是上方、上部的意思指天,就是指手少阳三焦经之别行的正经是从人体的头顶部别行分出的。
[2]完骨是指耳后的高骨,也就是乳突部。
【白话解】手少阳三焦经别行的正经,是起始于人体最高处的,它从巅顶处别行分出,由此而进入缺盆部,并向下走入本经所属的脏腑--三焦腑,最后散布于胸中。
手厥阴心包络经别行的正经,从本经别行分出之后,就下行至腋下三寸处,由此再人于胸中,别走联属于三焦腑,此后再沿着喉咙向上走行,出于耳后,而与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会合于完骨的下方。
这就是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络经这两条互为表里的经脉在六合之中所形成的第五合。
【原文】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脶,入柱骨,下走大
肠,属于肺,上循喉咙,[1]出缺盆,合于阳明也。
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六合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手阳明大肠经之经别和手太阴肺经之经别的循行路线。
【注释】[1]散之太阳杨上善、张介宾等本作散之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