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及市场失灵的表现
答:资源最优配置的定义和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资源最优配置指的是资源有效率使用。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不仅指资源配置有效率,还包括公平分配和宏观经济稳定。
(1)资源最优配置的效率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指的是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无论做任何改变都不可能在没有人受损的情况下使一部分人收益增加。帕累托最优状态表现为:配置在每一种产品和劳务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即MSR=MSC。此时社会净收益最大。
(2)资源最优配置的公平标准:基尼系数合理。这里强调的是结果的公平,即收入差距也处在合理范围。衡量收入差距可利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合理的基尼系数的国际标准是0.3-0.4。
(3)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经济稳定标准。四大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4)“市场失灵”主要表现:
垄断:边际社会收益(价格)高于边际社会成本。公共产品: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外部性: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市场不完全:无法实现资源自由流动。偏好不合理:无法实现资源自由流动。信息不完全: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社会成本偏离。宏观经济失衡:经济波动、失业、通货膨胀等。收入分配:无法保证公平。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答:(1)资源配置职能:主要解决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等方面的市场失灵,以提高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2)收入分配职能:主要解决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以保持经济社会稳定。(3)稳定经济职能:主要解决宏观经济稳定运行问题,以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4)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和市场都不是万能的,应当选择一条“中间道路”,即当市场面临危机时,政府应当力所能及地承担起补充市场的责任;当政府出现失灵时,应该减少政府经济的比重,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二是完善政府体制,提高政府自身运转效率。
3、纯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和混合产品(准公共产品)的供给
答:(1)市场不可能达到纯公共产品帕累托最优。一方面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无法避免免费搭车。另一方面纯公共产品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按照帕累托最优条件,供给必须免费,而这是私人不可接受的。一般情况下,纯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只能是公共部门,纯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市场不能有效提供。
(2)混合产品是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部分具有公共产品特征。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现实经济生活中,纯公共产品实际很少,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许多曾经公认的公共产品排他从技术上变得可行,排他的成本也日益降低。这类产品是由公共部门供给,还是私人供给均有可能,问题的关键在于那种供给方式更有效率。
4、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和解决外部效应的措施
答: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完全成本效益内在化的条件无法充分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因此出现损失。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该种商品的提供可能不足,这是因为很少有人愿意承担全部费用而使收益归其他人享有。而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提供者由于不必为其造成的损失付出任何代价而过多地提供该种商品。
解决外部效应的措施:(1)一体化。(2)产权界定、保护和交易。(3)政府的税收和补贴。(4)行政管制与法律措施。(5)道德约束与社会制裁。
5、功能收入分配、规模收入分配及收入分配差距的衡量
答:功能收入分配指国民收入在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也称为要素收入分配。规模收入分配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之间的分配,又称为个人收入分配或家庭收入分配。
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衡量:(1)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2)库兹涅茨指数。(3)阿鲁瓦利亚指数。(4)欧希玛指数。(5)五分法和十分法。
6、收入分配制度与我国收入分配状况及其调节
答:收入分配制度:(1)初次分配制度:分享制、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工资增长制度、相关法律制度。(2)再分配制度:税收制度、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收入分配状况及其调节:
收入分配原则: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1)收入差距大。(2)两个比重低,即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不断下降。(3)贫困人口多,仍有超亿的贫困人口。(4)社会保障弱。
调节任务和措施:(1)提高劳动报酬占用份额。建立工资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增长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
立和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职工
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新机制。(2)千方
百计增加就业机会。强化就业优先理念,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完善就业
政策。(3)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
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完善农产品市
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发展农村非农
产业。(4)发挥转移支付和税收调节作
用。(5)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6)
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7、宏观经济政策的类型及其运用
(重点:财政政策的运用)
答: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需求调节
政策、供给调节政策和国际经济政策等
几大类别,其中需求调节政策是短期宏
观经济调节的核心政策,包括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两个部分。
(1)财政政策的类型和运用:相机
抉择的积极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财政政
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
也称“松”的财政政策,表现为增支减
收,其效应是扩大总需求;紧缩性财政
政策简称“紧”的财政政策,表现为增
收减支,效应是减少总需求。在财政政
策的运用上,一般要遵循“逆经济风向
行事”原则,即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
性财政政策,减少总需求;当总供给大
于总需求时,导致经济衰退,失业严重
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的类型和运用:通过
增加货币供给,以增加社会总需求的货
币政策,称之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
通过减少货币供给,以减少总需求的货
币政策叫做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
的运用与财政政策的运用相似,也是根
据经济形势和经济问题而定,萧条时期,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
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繁荣时期,总需
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防止
通货膨胀的出现,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8、正确认识赤字与公债(重点:功
能预算)
答:(1)赤字:当财政支出大于收
入时,会计上习惯用红字表示,因而称
为赤字,即财政赤字通常表现为预算执
行结果支大于收的差额。(2)公债:是
国家按照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组织的收
入,相对于财政收入的“一般形式”而
言,国家通过发行公债,采用的是信用
形式,具有自愿、有偿特征。公债的基
本功能包括增加财政收入,弥补财政赤
字;执行经济政策,校正市场失灵;调
节货币供应,稳定金融市场等。(3)功
能预算理论认为,财政应服从于宏观调
控的需要,为了稳定经济运行,实现既
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需要赤字就赤字,
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了财政收支
平衡妨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目前利用
赤字财政调控经济已成为普遍现象,实
际操作中,一方面要发挥赤字和公债调
控经济作用,另一方面注意赤字和债务
保持适度规模。
9、政府支出规模增长理论及其启示
答:(1)公共支出是公共部门为从
事经济活动所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财政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
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货币资金支出活
动。本质:公共部门履行经济职能的成
本。公共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反映了公共
部门的职能活动范围和政府的政策选
择。
(2)宏观模型:a瓦格纳模型;b
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模型;c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发展阶段模型。
微观模型:a公共选择学派的官僚和利益
集团模型;b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
(3)启示:我国目前公共支出规模
较低而政府支出规模偏高,应依法取缔
不合规的制度外资金,将预算外收支统
一纳入预算内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而提高公共支出
规模合理空间,将偏高的政府实际支出
规模降下来。在此基础上,将小口径的
财政支出规模由目前的20%左右提高到
25%左右是合理的。
10、我国政府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
及其解决
答:(1)问题:a财政支出需求压力
大,规模不断膨胀,收支矛盾加剧。b财
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缺位”与“越位”
同时存在,以致财政该管的没有管好或
管不了,管了不该管的。c财政支出管理
方法落后,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2)解决方案:a要根据政府职能
的变化,重新界定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
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内容,控制好
财政支出规模。B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
构。C要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支
出的使用效益。D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借鉴发达国家政府采购的做法,改革大
额财政支出的管理办法。E要在预算编制
中逐步推进零基预算法。F要感化预算约
束,建立效益评估系统。
11、税收在弥补市场缺陷上的功能
答: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
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的、无
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具有弥
补市场缺陷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
享有征税的权利,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
义务,公众承担纳税的义务,享有消费
公共产品的权利。政府运用税收手段,
不但可以调节宏观经济总量,而且可以
调节宏观经济结构。
12、关于我国宏观税负是否合理的
探讨
答:目前对于我国宏观税负存在两
种评价:
(1)税负过重:2009年福布斯发布
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上,中国大
陆的税负痛苦指数在榜单所列的50个国
家或地区中名列第二,仅次于最高的法
国。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发布的《中国财
政政策报告2009/2010报告测算》显示,
按全口径计算的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占
GDP的比重,在2009年达到32.2%。而
世界银行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人均GDP
在10000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国家,最佳
宏观税负为30%。而我国人均GDP没有达
到这一水平,32%的宏观税负显然过重。
(2)税负较轻:2010年8月,财政
部官方网站刊文指出,按照IMF的统计
口径,2007、2008、2009我国税收收入
占GDP比重分别为17.2%、17.3%、17.5%,
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24%、
24.7%和25.4%。而IMF出版的《政府财
政统计年鉴》(2008)显示,在2007年
全部有数据的53个国家中,税收收入占
GDP比重平均为24.9%,其中工业化国家
的平均水平为29.9%,发展中国家的平均
水平为20.8%;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平均为39.9%,其中24个工业化国家的
平均水平为45.3%,29个发展中国家的
平均水平为35.5%。因而,我国宏观税负
实际偏低。
判断宏观税负轻重,要以本国公众
接受程度为标准。单纯从数据的国际比
较来看,我国宏观税负并不高,但发达
国家的税收收入绝大部分用于改善民
生,而我国主要用于生产建设和行政管
理支出,在医疗、教育、养老还有大量
支出需要纳税人自己负担,加之政府体
制外收入的存在,因而公众对税收负担
接受程度低,从这个意义上说,既有税
收负担相对于公众接受程度而言偏重。
13、投票悖论及其所说明的问题
答:投票悖论指的是在通过“多数
原则”实现个人选择到集体选择的转换
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或非传递性,这是
阿罗的不可能定理衍生出的难题。公共
选择理论对投票行为的研究假设投票是
那些其福利受到投票结果影响的人们进
行的,投票行为的作用是将个人偏好转
化为社会偏好。在多数投票的原则下,
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结果。
投票悖论表明,即在多数投票规则
下,由已知的个人偏好的顺序推导出统
一的社会偏好顺序是不可能的。
14、寻租的涵义及其危害
答:寻租是个人或组织耗费稀缺资
源,通过控制或影响资源分配的管治者,
获取一种额外的利益或好处的行为。其
危害在于:(1)降低了投资率。(2)降
低了政府收入,并直接影响政府公共支
出选择。(3)降低公共支出的效率。(4)
扭曲了分配机制。
15、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党(政治家)、
官僚、选民的行为特征的分析
答:(1)选民是经济人,是否参加
投票取决于:a参加的投票的效益与成
本;b投票对公共选择发生影响的可能
性;c利益集团的压力。
(2)政党和政治家。目标:选票最
大化。政党并非是为某种真理及理想而
行动,而是谋求在选举中获胜以掌握政
权进行活动的人的联合体。策略:提出
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的竞选方案。
(3)官僚(公务员)。官僚是个中
性词。官僚的行为特征:公共权力极大
化。官僚行为的特点:a缺乏竞争性;b
缺乏激励机制;c非利润化;d缺乏敏感
性;e个人影响力较大。
《公共经济学》(开卷)期末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帕累托标准的三个条件
答:要达到帕累托标准,必须满足
三个条件:1)交换效率条件。任何两种
商品之间的商品替代率对任何两个消费
者都相等。2)生产效率条件。包括:①
技术替代率条件,任意两种生产要素之
间的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
的两个生产品都相等;②产品转换率条
件;③边际产品条件,如果任意两个生
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时,每一种要素的
边际产品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总体
效率条件。任何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
等于它们的商品替代率。
2、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①公共物品失灵。在具有非竞争性
和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即公共物品的提
供方面,市场机制往往发生失灵。
②外部性失灵。外部正、负效应都
将扭曲资源配置有效状态。
③垄断性失灵。垄断现象的存在使
市场上竞争性均衡机制失去作用。
④风险和不确定性。信息的不确定
性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资源配置的
有效性陷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⑤收入分配失灵。两极分化是市场
机制的必然后果。
⑥宏观经济的失衡。经济周期性波
动是自由市场经济下的经常性特征。
3、简述公共产品分类判断的步骤
答:根据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非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公共产品的分类
进行判断的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先看产品在消费中是否
具有非竞争性,如没有非竞争性,则该
产品肯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第二步,看该产品是否具有非排他
性,如有非排他性,则为公共资源或拥
挤性公共产品。
第三步,如果该产品既没有非竞争
性,又没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肯定是
纯私人产品。
第四步,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并
且排他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或排他虽
然在技术上可行,但排他成本很高,说
明也具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是纯公共
产品。
第五步,若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
排他不但在技术上可行,而且排他的成
本是可以接受的,则该产品是俱乐部产
品或准公共产品。
4、简述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有效定
价原则的区别
答: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具有不同
的特征。在私人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
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和产量的调节者,当
某一价格水平下需求总量等于供给总量
时,私人产品就达到了均衡;而在公共
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产量的接受
者和价格的调节者,当人们为公共产品
愿意的总支付等于公共产品提供者在这
一产出水平上的供给价格时,公共产品
就达到了均衡。因此,私人产品的有效
定价原则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而公共
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是消费者愿意支付
价格的总和等于边际成本。
5、公共支出的原则是什么?
答:公共支出的原则是指政府在安
排和组织公共支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
本准则,是财政规律在支出上的具体化、
系统化。公共支出通常应坚持以下一些
原则:量入为出原则;公平原则;效率
原则;统筹兼顾原则。
6、公共支出效益内涵的特点
答:公共支出的效益内涵有自己的
特点:1)在计算所费与所得范围上,要
计算有形的和间接的所费和所得,既要
分析政府本身的投入和所得,也需分析
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获得的利益。2)
在衡量效益的标准上,必须确定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的效益标准。3)在择
优的标准上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效益最
大化。
7、何谓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答:所谓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就
是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转,提高税务行政
的管理效率,该原则旨在考察税收对社
会资源和经济机制运行的影响状况。而
检验税收经济效率的标准,在于税收的
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
8、:税收设计原则的发展趋势
答:税收设计原则的发展趋势:第
一,在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权衡上,
由侧重公平转向突出效率。第二,在税
收公平原则的贯彻上,又偏重纵向公平
转向追求横向公平。第三,在税收效率
原则的贯彻上,由注重经济效率转向经
济与本身效率并重。第四,在税收的经
济效率原则上,由主张全面干预转向适
度干预。
9、简述非自决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
作用的决定因素及局限性
答:非自决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程
度或对经济的控制力量取决于如下三个
因素:
①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起征
点。起征点越低,稳定的作用就越大。
②税率的累进程度。边际税率越高,
累进程度越大,税收对收入的抑制越强,
稳定作用也越大。
③转移性支出的规定条件。取得转
移性支出的规定条件越低,转移性支出
水平越高,稳定作用越大。
局限性:它只能配合自决的财政政
策来稳定经济。单靠其本身作用并不足
以稳定经济。在萧条时期,它只能减缓
经济衰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经济衰退
的总趋势;在膨胀时期,它只能抑制过
分的高涨,减缓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
能改变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因此,要消
除经济周期波动,除了依靠非自决的财
政的内在稳定作用之外,还必须采用更
加有力的自决的财政政策措施。
10、简述微观财政政策中,税收政
策措施的主要表现?
答:就刺激微观经济活动和调节社
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
致有以下几种:税收豁免、纳税扣除、
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
相抵。
11、简述私人选择和公共选择的区
别
答:公共选择指的是与个人选择相
区别的集体选择,即通过集体行动和政
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产品之间如何
分配。私人选择则是指个人在市场上按
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通过理性决策和
选择,来自由地决定各种经济行为的过
程。两者的区别在于:
①选择的场所和方式不用。
②选择所遵从的原则不同。
③选择结果的不同指向性。
④市场竞争性质的不同。
12、简述公共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
公共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公
共决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困难以及现
有的公共决策体制和方式的缺陷。具体
来说:
①社会实际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公共
政策追求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
②各种公共决策机制及投票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