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经验】减免税如何合理分摊期间费用
一定要看!享受减免税如何合理分摊期间费用【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应分别计算减免项目收入、成本,并合理分摊企
业的期间费用,独立计算减免项目的计税依据以及减免税额度。不能分 别核算的,不能享受减免税。核算不清的,须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相关 资料,由主管国税机关核定计算其减免税的具体数额。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风险提示 1.纳税人同时从事减免项目与非减免项目的,应分别核算,独立计算 减免项目的计税依据以及减免税额度。不能分别核算的,不能享受减免 税。核算不清的,由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核定。 2.纳税人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的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 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 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3.纳税人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分摊期间费用。 4.对于分摊的期间费用基数存在争议的,纳税人应与税务机关沟通确 认。 5.分摊比例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特殊情况需要改变的,需报主 管税务机关。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企业所得税减免所得怎么分摊费用(老会计人的经验)
企业所得税减免所得怎么分摊费用(老会计人的经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分摊比例可以按照投资额、销售收入、资产额、人员工资等参数确定。
分摊计算期间费用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费用,如广告和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等。
由于期间费用没有一个明确的归属,税法明确可在税前扣除的期间费用必须是合理分摊的费用。
所谓合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107020《所得减免优惠明细表》应分摊期间费用(第4列)填报说明明确,第4列应分摊期间费用:填报享受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该项目合理分摊的期间费用。
合理分摊比例可以按照投资额、销售收入、资产额、人员工资等参数确定。
上述比例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其中提出的任一种方法都可以,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上述减免所得优惠,要求对项目独立核算,收入、成本能可靠计量,且合理分摊期间费用,再根据减免的具体内容计算减免所得额。
这意味着,减免所得额是可以享受优惠的净所得。
计算公式:可以享受优惠的净所得=项目收入-项目成本-项目分摊的期间费用。
举例说明某农业经营企业2014年农业收入3000万元、其他收入1000万元,农业营业成本1000万元、其他营业成本700万元,期间费用1000万元,其中包含100万元业务招待费。
农业收入所得免征所得税,不考虑其他调整事项。
期间费用中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为20万元(发生额60%为60万元,收入5‰为20万元,取孰低数),其余的80万元业务招待费需要调整。
期间费用按照收入比例分摊,农业收入分摊比例为75%,其他项目分摊比例为25%,农业所得应分摊期间费用1000×75%=750(万元),可享受优惠的净所得=3000-1000-750=1250(万元)。
那么,该企业因业务招待费事项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80万元,因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所得税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1250万元。
如何进行期间费用的核算【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如何进行期间费用的核算【会计实务经验之谈】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的产品成本,而应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
它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活动的管理和售有一定的关系,但与产品的制造过程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费用。
一般来说,我们能够很容易地确定期问费用应归属的会期间,但难以确定其应归属的产品。
也就是说,难以确定其直接的负担者,所以期问费用不计人产品制造成本,而是从当期损益中予以扣除。
一、期间费用的分类期间费用包括为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等。
这些费用的发生对企业取得收入有很大的作用,但很难与各类收入直接配比,所以将其视为与某一期间的营业收入相关的期间费用按其实际发生额予以确认。
1.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2.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的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3.财务费用是企业为进行资金筹集等理财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净支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企业所得税减免所得如何合理分摊期间费用-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档
会计实务类价值文档首发!企业所得税减免所得如何合理分摊期间费用-财税法规解读获奖
文档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分摊比例可以按照投资额、销售收入、资产额、人员工资等参数确定。
分摊计算
期间费用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费用,如广告和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等。
由于期间费用没有一个明确的归属,税法明确可在税前扣除的期间费用必须是合理分摊的费用。
所谓合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107020《所得减免优惠明细表》应分摊期间费用(第4列)填报说明明确,第4列应分摊期间费用:填报享受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该项目合理分摊的期间费用。
合理分摊比例可以按照投资额、销售收入、资产额、人员工资等参数确定。
上述比例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其中提出的任一种方法都可以,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上述减免所得优惠,要求对项目独立核算,收入、成本能可靠计量,且合理分摊期间费用,再根据减免的具体内容计算减免所得额。
这意味着,减免所得额是可以享受优惠的净所得。
计算公式:可以享受优惠的净所得=项目收入-项目成本-项目分摊的期间费用。
举例说明
某农业经营企业2014年农业收入3000万元、其他收入1000万元,农业营业成本1000万元、其他营业成本700万元,期间费用1000万元,其中包含100万元业务招待费。
农业收入所得免征所得税,不考虑其他调整事。
关于期间费用的几点说明【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关于期间费用的几点说明【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1.收入净额是指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扣除销售折让、 销货退回等各项支出后的收入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 纳税人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或从股份企业分回的股息等,不再作 为计提业务招待费的基数,因为与其税后利润、股息有关的收入在对方 企业已经计提了业务招待费。一般而言,计提业务招待费的收入可以 “利润表”中经营利润以前的收入额为基数,经营利润以后的投资收 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不应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的基 数。 2.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标准与 内资企业所得税规定不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规定,企业用于同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合理的交际应酬费(业务招 待费),应当提供确实的记录或者单据凭证,分别在下列限度内,准予作 为费用列支: (1)全年销货净额在 1500万元(含)以下的,不得超过销货净额的 5‰;全年销货净额超过 1500万元的,不得超过该部分销货净额的 3‰; (2)全年业务收入总额在 500万元(含)以下的‚不得超过业 务收入总额的 10‰;全年业务收入总额超过 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 该部分业务收入总额的 5‰。
销货净额和业务收入总额是指企业销售收入或业务收入的账面净额,
不包括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所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因此, 增值税销项税额不计提交际应酬费。 按销货净额计算交际应酬费列支的行业有:工业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业、种植业,养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殖业、商业等。按业务收入计算交际应酬费列支的行业有:旅店业、饮 食业、娱乐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金融业、保险业、租赁业、修理 业、设计咨询业以及其它服务性行业。 跨行业经营的企业,应分别按销货净额或业务收入计算交际应酬费列 支限额,如果划分不清的,可按其主要经营项目所属行业确定。 3.企业应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严格区分,不得将业务招待费挤入会 议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 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会议费、董事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 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会议 费证明材料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 准、支付凭证等。 4.国家对代理进出口业务代购代销收入列支业务招待费问题有专门规 定,代理进出口业务的代购代销收入可按不超过 2%的比例列支业务招待 费,超过 2%部分作纳税调整。《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颁布后,该政 策仍继续执行。 5.对主要从事对外投资、代理等业务的企业,没有行业财务会计制度 规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业务招待费不能按照行业财务制度规定的比例 执行。《关于没有主营业务收入企业开支业务招待费问题的通知》(财企 [2001]251号)规定,凡是没有行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销售或者营业等
记账实操费用分摊的会计处理
记账实操-费用分摊的会计处理一、费用分摊的会计处理费用分摊是指将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共同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个受益对象的过程。
这有助于更准确地核算各个产品或项目的成本,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一)费用分摊的原则公平性原则:费用应按照受益对象的受益程度进行分摊,确保每个受益对象承担其应分担的费用。
一致性原则:分摊方法一旦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以便进行前后期间的比较。
重要性原则:对于金额较大或对企业经营有重要影响的费用,应采用更精确的分摊方法。
(二)费用分摊的会计处理分录以企业租用一栋办公楼为例,假设月租金为10,000元,由销售部门和行政部门共同使用。
按照使用面积比例,销售部门占60%,行政部门占40%。
当支付租金时:借:预付账款一房租10,000元贷:银行存款10,000元每月末进行费用分摊:销售部门分摊的租金:10,000元X60%=6,000元行政部门分摊的租金:10.000元X40%=4,000元借:销售费用一房租6,000元管理费用一房租4,000元贷:预付账款一一房租10.000元二、费用计提的会计处理费用计提是指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尚未支付但已经发生的费用进行预估和计提。
这有助于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一)费用计提的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按照费用的实际发生期间进行确认和计量。
谨慎性原则:在合理范围内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进行预估,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二)费用计提的会计处理分录以企业计提本月工资为例,假设根据人事部门提供的工资表,本月应发工资总额为50,000元。
借:管理费用一工资20,000元(管理人员工资)销售费用一工资15,000元(销售人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10,000元(生产工人工资)在建工程——工资5,000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50,000元三、综合案例分析某企业2023年6月份发生以下费用相关业务:6月1日,支付本季度办公楼租金30,000元,其中销售部门和行政部门共同使用。
外贸企业期间费用分摊的方法
外贸企业期间费用分摊的方法
期间费用分摊的方法主要有直接认定法和比例分摊法两种。
(一)直接认定法
直接认定法是指对于直接用于某种商品的期间费用在发生时就直接认定由某
种商品负担的方法。
能够直接认定的费用通常为直接费用,集中在营业费用中,如进货运杂费、装卸费、整理费、包装费、检验费、商品损耗等。
采用直接认定法可以在营业费用的各个子目中按商品的品名、规格设置细目。
当发生直接费用时,直接予以认定,记入营业费用有关的子目和细目中去。
【例】环球服装进出口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购进2 000套男西服的运杂费1 200元,装卸费150元。
作分录如下:
借:营业费用——进货运杂费——男西服 1 200
营业费用——装卸费——男西服 150
贷:银行存款 1 350
(二)比例分摊法
比例分摊法是指对于间接费用以及用于多种商品的直接费用,按照一定的比
例分摊到销售商品中去的方法。
比例分摊法通常在期末进行分摊,为了使各种商品负担的期间费用合理,外贸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摊标准进行分摊。
财税实务企业所得税减免所得,如何合理分摊期间费用?
【tips】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学习财税会计定要踏踏实实把基本功练好!财税实务企业所得税减免所得,如何合理分摊期间费
用?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分摊比例可以按照投资额、销售收入、资产额、人员工资等参数确定。
分摊计算
期间费用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费用,如广告和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等。
由于期间费用没有一个明确的归属,税法明确可在税前扣除的期间费用必须是合理分摊的费用。
所谓合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107020《所得减免优惠明细表》应分摊期间费用(第4列)填报说明明确,第4列应分摊期间费用:填报享受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该项目合理分摊的期间费用。
合理分摊比例可以按照投资额、销售收入、资产额、人员工资等参数确定。
上述比例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其中提出的任一种方法都可以,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上述减免所得优惠,要求对项目独立核算,收入、成本能可靠计量,且合理分摊期间费用,再根据减免的具体内容计算减免所得额。
这意味着,减免所得额是可以享受优惠的净所得。
计算公式:可以享受优惠的净所得=项目收入-项目成本-项目分摊的期间费用。
举例说明。
【会计实操经验】企业期间费用的预算管理
【会计实操经验】企业期间费用的预算管理一、企业期间费用预算管理的意义科学合理的企业期间费用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期间费用支出,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
第一,通过实施严格的预算、审批制度并结合对各项期间费用进行差异性分析能够有效地掌握企业期间费用预算的最终编制,从而保证目标费用的实现。
第二,在企业期间费用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能够促进企业上下各部门形成一个有机的费用控制系统。
第三,企业期间费用预算管理工作是明确有关部门和员工的费用控制责任,能够正确评价部门和相关人员工作业绩、落实奖罚措施从而推动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
二、企业期间费用预算管理的难点问题分析第一,部门包办。
期间费用预算管理工作与企业利润和企业生产经营战略目标息息相关。
然而很多企业却把期间费用预算管理工作的责任全被交给财务部门。
形成了财务部门一手包办的工作局面。
企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互相联系的整体,由于缺乏基层相关部业务门的协助,编制出来的期间费用预算往往难以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和基层相相关业务的真实需要。
造成基层业务部门的抵触与排斥,使得编制出来的预算在企业基层难以得到支持与配合。
第二,脱离企业实际。
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应该是依靠实际但又高于实际的方案与计划。
目前在企业期间费用预算管理工作中,一些企业在预算的编制上,并没有深入市场进行准确的调查研究,或者按以往的老经验、老观点办事。
与企业的经济目标严重脱离。
第三,执行不严。
任何完美的预算都需要去遵照执行。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还普遍存在执行不严的情况。
原因主要是企业的管理层不够重视,财务部门在预算执行的监督上也缺乏有效的措施。
例如在一些企业内预算执行部门的差旅费、接待费往往都已超出,如果严格按照预算管理是不能报销的,但是在预算执行部门向企业领导汇报,领导又做出特别批示后就能够报账核销。
这种预算执行部门先斩后奏,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又不严格遵照预算管理办理,致使企业期间费用预算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形同虚设。
期间费用在纳税过程中的合理扣除
期间费用在纳税过程中的合理扣除作者:程劲松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04期期间费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期间费用同时也影响着企业所得税,所以对于期间费用产生和扣除的合理性是需要思考和分析的,国家税务局的稽查对期间费用的扣除标准也是需要研究的。
但是,企业若想从根本上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那么就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得以贯彻实施。
期间费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期间费用往往也能够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反映出企业在某个期间内的经营状况、投入情况以及战略规划等。
对于期间费用筹划的重要性势必显而易见,合理的费用支出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一、期间费用在税前如何扣除期间费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指的是:在业务往来与经营中产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在上述费用当中,又有很多种分类,例如:业务招待费、广告费、運输费、包装费、保险费、折旧费、工资、福利费、五险一金、修理费、油费、差旅费等等,其中业务招待费(包括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并非全额扣除,而是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超额部分可以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
上述费用类型除广告费与业务招待费有扣除标准外,其余费用均据实扣除,不得开具虚假票据进行费用报销,国家目前对发票的真伪已经加大了监管力度。
二、合理计划期间费用的支出期间费用产生于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中,并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合理甚至不合规的情况,针对期间费用的产生来源与过程中不合规现象,可规划出以下解决方案:(一)完善票据开票信息针对管理费用差旅费报销、餐费报销中存在很多问题,这里以XX摩托车气门制造公司费用情况为例,在审计过程中,通过查阅凭证我们发现该公司在差旅费报销中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其中:餐饮发票以个人名义开具,票面金额为整百开具,如果结合实际发生情况分析,一顿饭可能会是这么齐整的金额吗?这个是值得报销人员思考的。
所得减免中的合理分摊期间费用应如何理解
所得减免中的合理分摊期间费用应如何理解在理解所得减免中的合理分摊期间费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所得减免的概念和作用。
所得减免是指国家运用税收政策的一种手段,通过减免纳税人的应缴税额,以达到激励发展某些产业或支持特定群体的目的。
在纳税时,纳税人可以根据税法规定,合法合理地申请所得减免,从而降低其应纳税额。
合理分摊期间费用是指在所得减免中,纳税人按照特定的规定,将某些费用在一定的时期内进行分摊计算的一种方法。
这些费用通常与企业的发展、研发、人力资源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有关。
通过合理分摊期间费用,纳税人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将费用平均分摊,从而减少纳税负担,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合理分摊期间费用应如何理解呢?首先,合理分摊期间费用需要满足合法性的要求。
纳税人在申请所得减免时,需要提供相应的费用材料,包括费用的发生凭证、和费用的金额等。
这些材料需要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和费用支出情况。
只有符合税法规定的合理费用,才能被纳税人合理分摊。
其次,合理分摊期间费用需要满足合理性的要求。
合理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费用的发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不得存在超出正常范围的费用;二是费用的分摊时期需要与相关的经济活动相匹配。
换言之,费用的发生与费用的分摊时期需要具备合理的因果关系。
此外,合理分摊期间费用还需要符合税法规定中的相关要求。
纳税人在申请所得减免时,需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合法合规的操作,遵守相关的申报程序和时间要求。
一旦发现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将会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和法律责任。
合理分摊期间费用对于企业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方面,合理分摊期间费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减少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合理分摊期间费用可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和人力资源培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分摊期间费用,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财务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最后,合理分摊期间费用的理解需要根据具体的税法规定和经济环境进行灵活应用。
利润表中的期间费用数据计算方法与分摊原则
利润表中的期间费用数据计算方法与分摊原则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重要报表。
而期间费用作为利润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准确反映企业的成本和盈利能力具有关键意义。
期间费用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分摊原则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销售费用的计算方法与分摊原则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常见的销售费用包括广告宣传费、销售人员薪酬、运输费、包装费、展览费等。
计算销售费用时,通常是根据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汇总。
例如,企业为了推广新产品而支付的广告费用,根据广告合同和发票金额计入销售费用;销售人员的工资、奖金、提成等,按照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
在分摊销售费用时,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一种常见的分摊方法是按照销售额的比例进行分摊。
假设企业有多个产品系列,不同产品系列的销售额不同,那么可以根据各产品系列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来分摊相应的销售费用。
这样可以反映出不同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所承担的费用成本。
另一种分摊方法是按照销售量的比例进行分摊。
对于一些销售价格差异不大的产品,销售量能够较好地反映其对销售费用的消耗。
通过计算各产品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例,将销售费用分摊到不同的产品上。
此外,对于一些特定的销售费用,如针对某一特定产品的广告宣传费,可以直接归属于该产品,无需进行分摊。
二、管理费用的计算方法与分摊原则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管理人员薪酬、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等。
计算管理费用时,同样是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汇总。
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等按照人事部门的数据计算;办公费用根据采购发票和报销凭证统计;折旧费则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计算。
在分摊管理费用时,由于管理费用的性质较为复杂,往往难以直接与具体的产品或业务活动挂钩。
期间费用的分摊方法
期间费用的分摊方法在会计领域中,期间费用的分摊方法是用于将某一时期内发生的费用分摊到相应的会计期间中,以反映费用的真实发生情况和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期间费用分摊方法。
1. 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和简单的期间费用分摊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费用在整个期间内保持恒定的情况,如租金、折旧等。
直线法的计算方法是将总费用除以期间的数量,得到单位费用,然后将此单位费用乘以每个期间的数量,得到该期间的费用分摊数额。
例如,假设一台机器的折旧费用是10,000元,使用寿命为10年,每年折旧费用是固定的。
使用直线法,每年机器的折旧费用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的数额是1,000元。
2. 成本比率法成本比率法适用于费用在不同期间内不断变化的情况。
该方法通过计算费用与总销售额之间的比率,并将此比率应用于每个会计期间的销售额,得到相应期间的费用分摊数额。
例如,假设某公司的广告费用在一年中不断变化,总广告费用为100,000元,总销售额为1,000,000元。
使用成本比率法,假设该公司在第一个季度的销售额为200,000元,那么在第一个季度的广告费用分摊数额为20,000元。
3. 生产量比率法生产量比率法适用于费用与产量直接相关的情况,如能源消耗、材料费用等。
该方法通过计算费用与产量之间的比率,并将此比率应用于每个会计期间的产量,得到相应期间的费用分摊数额。
例如,假设某公司的能源费用在一年中与产量呈正比关系,总能源费用为50,000元,总产量为10,000个单位。
使用生产量比率法,假设在第一个季度的产量为2,000个单位,那么在第一个季度的能源费用分摊数额为10,000元。
4. 差异法差异法适用于费用无法通过直线法、成本比率法或生产量比率法进行合理分配的情况。
该方法通过计算每个会计期间费用的差异,并将差异根据一定的分配规则进行分配。
例如,某公司在一年中发生了一笔总费用为50,000元的特殊费用,无法通过其他方法进行分摊。
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
会语
2024会计资格
教育
会计基础—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
目录
会人 会语 教育
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
会人
会语
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
教育
一、期间费用的构成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 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会人 会语 教育
二、账户设置 1.“管理费用”账户
“管理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管理费用额。期末结转后,该 账户无余额。
2.“销售费用”账户 “销售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销 售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销售费用。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会人 会语 教育
三、账务处理 (一)管理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以及职工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 登记费、筹建期间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
借:管理费用——各明细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等
会人 会语 教育
(二)销售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单设销售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及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发生
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等。 借:销售费用——各明细 贷:银行存款 累计折旧 应付职工薪酬等
财务会计实操学习资料—期间费用的处理
期间费用的处理
一、费用概念及特点介绍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包括成本费用和期间费用。成本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 等;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期间费用的处理
费用具有以下特点: (一)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期间费用的处理
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例】2×18年1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产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2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 000元;甲公司已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货款234 000元,并将提货单送交 乙公司;该批产品成本为190 000元。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企业应通过“销售费用”科目,核算销售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的借方登记企业所发生的各项 销售费用,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的销售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应按销售费用的费 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 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修理费等经营费用,借记“销售费用” 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科目。期末,应将“销售费用”科目余额 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销售费用”科目。
期间费用的处理
二、营业成本的简单介绍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高劳务等发出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费用,应
当在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 当期损益。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一)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企业一般在确认销 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结 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应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主营业务成本的确认和结转情况。 企业结转 主营业务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内容:该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利润表 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调整为“税金及附加”项目。
期间费用处理技巧
期间费用处理技巧期间费用处理技巧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是公司内部人员财务常常碰到的,也是企业处理不合规票据的常用科目。
一、管理费用方面在管理费用方面,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七个方面:1、不按规定摊销无形资产企业的无形资产摊销应记入“管理费用”,但有些企业为了调利润,人为地多摊或少摊无形资产,从而多计或少计费用,以达到其目的。
2、管理费用的结转不按照规定全部转作当期损益有些企业没有完全将管理费用转作当期损益,将其部分计入到产品成本或转入下期。
目的就是想调节利润。
3、将列入固定资产的费用列入到开办费中。
企业经营初期,所采购的入固定资产列入开办费,这样就可以虚增管理费用,虚减利润,达到少缴纳税款或者调解利润的目的。
4、将超法规的支出列入管理费用这种舞弊手段的表现为:①企业将自己的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的购置列入了企业管理费用账目当中;②有些企业为了一己之私对政府相关人员进行行hui,将行hui费用以管理费用的名义列入账簿中;③一些企业的负责人给自己支付较低的工资(低于缴纳所得税工资标准),另外虚构职工人数,给非企业职工的家庭成员发放工资,将发放的工资列入管理费用中。
5、任意扩大开支,提高费用按照规定,各项开支均有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许多乱计费用的问题。
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任意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从而提高企业费用水平,如管理费用水平,从而减少当期利润。
6、把应计入成本的运输费列入管理费用企业购入固定资产、专项投资用的材料和设备的运输费应计入设备或材料的成本,但有些企业却将这部分运输费列入管理费用中。
7、将管理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或将生产成本计入管理费用。
二、销售费用方面1、结转不正确同管理费用,有些企业不按照规定结转产品销售费用,多转、少转或不转销售费用,从而人为地调节利润。
2、虚报销售费用在虚报费用方面,主要有以下三:①在产品价格调整时,厂家会清点库存,然后进行差价补偿。
期间费用的处理职场办公技巧
期间费用的处理职场办公技巧在职场办公中,期间费用的处理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无论是在商务出差、项目推进、还是日常办公中,都会涉及到需要报销的期间费用。
正确处理期间费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轻财务负担。
本文将分享一些职场办公技巧,帮助您有效管理并妥善处理期间费用。
一、合理规划与预算在开始任何工作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预算计划非常重要。
预算计划应该包括出差的目的、时间、目的地、预计费用等。
这样可以帮助您提前了解具体需要支付的费用,并在预算内进行合理安排。
同时,预算计划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过于奢华或不必要的开支。
二、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在处理期间费用时,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可以帮助减少开支。
对于短途出差,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公交车等可能更加经济实惠。
对于长途出差,可以考虑选择高铁或者飞机,根据预算和工作安排选择舱位等级。
此外,合理安排行程,减少往返次数,也可以有效降低交通费用。
三、合理安排住宿住宿费用是期间费用中的重要一项。
当需要长期出差时,选择长租公寓或者住宿服务式公寓可能更加经济实惠。
对于短期出差,可以选择性价比较高的酒店或者商务公寓。
在选择住宿时,可以通过比较价格、设施服务等因素来权衡利弊,并确保自己的住宿安全与舒适。
四、合理安排餐饮费用在处理期间费用时,餐饮费用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一项。
合理安排餐饮费用可以选择在酒店用餐、外出就餐或者自行准备食物等方式。
根据预算和时间安排,选择适当的餐厅或食品,既能满足需求,又能控制开支。
同时,可以注意特价优惠、员工福利等信息,合理利用折扣券或者团购活动,降低餐饮费用。
五、妥善保存发票与费用明细在处理期间费用时,妥善保存发票与费用明细非常重要。
每次产生费用时,及时索取发票并仔细核对金额与内容的准确性。
同时,将所有发票和费用明细按照时间和类别进行整理和存档。
这样可以避免发票遗失或信息不全,也有助于以后的报销和财务审核。
六、及时报销与审批在职场办公中,处理期间费用的最终目标是及时报销。
农、林、牧、渔业减免税项目所得核算明细账期间费用分摊表
农、林、牧、渔业减免税项目所得核算明细账期间费用分摊表
纳税人名称 (公章): 税款所属年度: 年度减免税项 目的销售收入 额 年度减免税项 目成本 年度减免项目 营业税金及附 加 减免项目应分 摊销售费用的 比率 纳税人识别号: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减免项目应分 摊销售费用的 金额 减免项目应分 摊管理费用的 比率 减免项目应分 摊管理费用的 金额 减免项目应分 摊财务费用的 比率 减免项目应分 摊财务费用的 金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农、林、牧、渔业项目名称
1、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 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
2、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 3、中药材的种植 4、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5、牲畜、家禽的饲养 6、林产品的采集
7、灌溉、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 林、牧、渔服务业项目
8、远洋捕捞 9、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 香料作物的种植 10、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11、其他 合计
期间费用的核算制度
期间费用的核算制度概念期间费用是指与特定期间有关的费用。
它不像直接费用那样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也不同于以后发生的费用。
期间费用是通过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费用分配到多个会计期间中进行核算的。
核算制度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会计制度中都会规定期间费用的核算方式。
目的是为了将公司的成本和费用分配到不同的会计期间中,以反映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
以下为一些常见的期间费用核算制度:折旧折旧是指公司资产(如机器、设备、房屋等)的价值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的情况。
通过折旧,公司可以将这些资产的成本分配到它们可能会被用到的整个寿命中。
折旧的核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资产的原值•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残值预付款预付款是指公司在期间结束前支付的款项。
这些款项不会在所支付期间内产生直接的收益或成本。
这类费用通常需要在后续的会计期间中核算。
例如,公司在1月份向供应商支付了2月份的货款,在1月份就应该将这笔钱核算为预付款,到了2月份再将其作为2月份的费用支出。
应计费用应计费用是指公司在会计期间内发生的费用,但并没有在该期间内支付。
这些费用需要在会计期间结束后进行核算。
这样做可以保证公司将所有在会计期间内发生的费用都计入成本和费用中,以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例如,公司的员工在本月加班,但公司的薪水结算是下个月进行的。
在本月结束时,公司应该将这笔加班费用核算为应计费用。
到了下个月进行薪水结算时,将这笔费用作为当月的费用支出。
未实现收益未实现收益是指公司在会计期间内已经产生的收益,但还没有真正实现。
这类收益需要在会计期间内核算。
例如,公司在1月份签订合同并收到了客户的付款,但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在2月份。
在1月份结束时,公司应该将这笔收入核算为未实现收益,到了2月份实际提供服务时再将其作为2月份的收入计入财务报表。
结论期间费用的核算制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对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合理的分配,反映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减免税如何合理分摊期间费用
文件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12号)第三条规定,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应单独计算技术转让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技术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优惠。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0号)规定,企业应单独核算其享受优惠的CDM项目的所得,并合理分摊有关期间费用,没有单独核算的,不得享受上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0号)第六条规定,企业同时从事不在《目录》范围的生产经营项目取得的所得,应与享受优惠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所得分开核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共同费用;没有单独核算的,不得享受上述企业所得税优惠。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第六条规定,节能服务公司同时从事适用不同税收政策待遇项目的,其享受税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收入、扣除,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税务处理
1.分清减免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