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础心律失常与电除颤

合集下载

心脏电复律与除颤-精品文档

心脏电复律与除颤-精品文档
速 和 心房扑动 95~97%; 心房颤动 90%; 室上速 80%。 成功的条件: 足够大的电能; 良好的窦房结功能。 折返机制容易成功; 对异位灶效果差。 安全性 与奎尼丁转复慢性房颤相比: Lown et al. 500例慢性房颤电复率,无一例死 亡。 奎尼丁转复慢性房颤, 中毒率 30%, 死 亡率 1~2%。
20
(二)相对禁忌症

电复律的相对禁忌症包括:(1)电复律成 功机会少或复发机会多的心律失常;(2)、 具有潜在的诱发更快速心律失常危险者; (3)具有诱发或导致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 危险者。
21
(三)成功率减少或复发率高的情况

3-1 病程一年以上的房颤,尤其是发生于风心病伴二尖 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者; 3-2 超声心动图示左房扩大(50mm); 3-3 房颤伴左室扩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3-4 由于心脏手术或术后诱发的房颤; 3-5 活动性心包疾病; 3-6 失代偿性肺疾病; 3-7 甲状腺功能亢进; 3-8 对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 不能耐受; 3-9 以前曾有两次复律失败者。
心内科
张维龙
1



电复律 是将与心电图上QRS波群同步发
放的直流电释放到心脏,用以使房性和室 性心律失常转变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1961年首次应用于室速的复律,是心律 失常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 电除颤 即非同步电复律,用与当QRS波 和T波分辨不清或不存在时(无心动周 期),如室扑和室颤的紧急处理。

18
电除颤适用于: 1、快速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 QRS波 增宽不能与T 波区别者; 2、心室扑动; 3、心室颤动。

19
六 同步电复律的禁忌症

心脏电复律与电除颤

心脏电复律与电除颤

4
电复律的频率较低, 电除颤的频率较高
5
电复律主要用于治 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电除颤主要用于治 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电复律与电除颤的适应症
01
心室颤动(VF):电除颤是治疗 02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电
VF的首选方法。
除颤是治疗无脉性VT的首选方法。
03
心室扑动(VT):电除颤是治疗 04
心房颤动(AF):电复律是治疗
体内除颤器: 适用于植入式 除颤器的患者
设备操作方法
打开设备电源, 检查设备是否正 常工作
将电极板放置在 患者胸部,确保 电极板与皮肤紧 密接触
连接心电图监测 设备,确保实时 监测患者心电图
按下电复律或电 除颤按钮,进行 电击操作
选择适当的电复 律或电除颤模式, 根据患者情况调 整参数
操作完成后,关 闭设备电源,整 理设备及周围环 境
心脏电复律与电除颤 的发展趋势
新技术研发
非接触式电复律技术:通过磁场或超 声波进行电复律,减少对患者的创伤
智能电复律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 术,实现自动诊断和治疗
便携式电复律设备:方便携带,适 用于家庭和户外场景
电复律与电除颤一体化设备:整合 两种技术,提高治疗效果和效率
设备智能化
智能化设备可以自动检测心脏异常情况, 0 1 并自动进行电复律或电除颤
心脏骤停:电除颤是治疗 心脏骤停的主要方法之一, 可以提高生存率。
心房颤动:电除颤可用于 治疗心房颤动,特别是伴 有快速心室率的情况。
心律失常:电复律和电除 颤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 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 速、房性心动过速等。
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情况: 判断是否需要进 行心脏电复律或 电除颤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 以一适当电流,在2~3毫秒内经胸壁(胸 外电除颤)或直接经心脏(胸内电除颤), 使75%~100%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处于 除极化处于不应期,打断造成心律失常 折返环或消除异位兴奋灶,从而使自律 性最高窦房结控制心脏搏动,到达重建窦 性心律方法。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第12页
适应症
电除颤适合用于 ①快速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
• 整理用物。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第29页
• 操作步骤总结
打开开关--选好能量、同时方式--涂导电 糊--放好电极板--充电--并提醒周围人--放 电。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第30页
并发症
• 局部皮肤灼伤 • 栓塞:心、肺、脑、下肢栓塞 • 心律失常:几秒内可自行恢复 • 心包填塞 • 乳头肌功效断裂、心脏破裂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第21页
儿童:首次2J/Kg,后续电击能量为4J/Kg。成人 为3-5J/kg(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
• 7、同时电复律:室性心动过速为150J~200J, 心房颤动为150J~200J,心房扑动为50J~100J, 室上性心动过速100J~150J。
• 8、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任何人、金属等导电物质均不可接触病人。操 作者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电除颤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第1页
序言
在急症医学中,各种原因造成心搏骤停,心电 图表现形式:
• 室扑或室颤:心脏不能有效射血。 • 心脏电机械分离:即使有心脏电活动,但不
能产生有效心脏机械收缩,无心音及血压。 • 心跳停顿:既无心脏电活动,也无心脏收缩,
心电图呈直线。

电除颤(含AED)技术规范

电除颤(含AED)技术规范

电除颤(含AED)技术规范【名词定义】电除颤主要是指心脏非同步电复律。

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时除颤常用、有效的抢救技术。

是用除颤器将一定量的电能导入整个心脏,使一些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电治疗方法。

如果已开胸患者,可将电击板直接放在心室壁上进行,称为胸内除颤。

本节主要介绍胸外除颤,是指将电击板置于胸壁进行的除颤技术。

【适应证】1,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等恶性心律失常。

2.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

【禁忌证】1.作为必要的抢救措施无绝对禁忌证。

3.对已明确无心电活动者,除颤并无益处。

4.除无条件者,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除颤。

【目的】纠正室性心律失常。

使用较强的脉冲电流经过胸壁,消除心脏任何部位的异位兴奋灶,重建窦性心律。

当患者发生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如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障碍。

尤其当室颤时,心室肌所处激动位相很不一致,一部分心肌尚在不应期,而另一部分已在复极。

因此通过除颤器能控制一定能量的电流,使所有心肌除极,恢复正常心律,进一步达到抢救实施的有效措施。

【制度与依据】1.本规范理论部分主要依据:欧洲复苏委员会制定的《2015欧洲复苏委员会复苏指南》。

该指南由来自欧洲各国的专家共同编写完成,共包含成人基础生命支持与自动体外除颤、成人高级生命支持、特殊情况下的心搏骤停、紧急救援等十一个部分。

2.本规范操作部分主要依据: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联合中华护理学会2018年提出《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技术规范》。

由国内多家医院联合起草,结合我国近年来在紧急救护方面新的发展和经验积累。

该标准规定了现场心肺复苏、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的技术操作要求,包含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紧急施救基本要求、现场心肺复苏技术要点、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操作、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紧急施救流程图、急救操作流程和心肺复苏的再判断等,旨在提高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

【准备】1.用物准备:除颤仪(明确除颤仪类别为单相波还是双相波)、导电膏、纱布。

心脏电除颤名词解释

心脏电除颤名词解释

心脏电除颤名词解释
心脏电除颤是一种治疗心脏骤停的紧急措施,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流使心脏重新恢复正常的心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脏电除颤相关名词解释:
1. 心脏骤停: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等治疗措施。

2. 心律失常:指心脏的跳动节奏异常,其中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颤等。

3. 电击能量:指电除颤器输出的电流强度,一般用于描述心脏电除颤器的功率大小。

4. 除颤器:指用于进行心脏电除颤的设备,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类型。

5.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心律失常,并给出相应治疗建议的电除颤器,常常在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中使用。

6. 电极:指用于将电流传输到患者心脏的贴片或者插头,一般分为胸部电极和背部电极两种。

7. 心电图监测:指通过心电图监测仪器,记录心脏电活动的过程,以便用于诊断和治疗。

以上是关于心脏电除颤的一些基本名词解释,对于理解心脏电除颤的原理和操作过程有一定帮助。

- 1 -。

心脏电复律与电除颤

心脏电复律与电除颤
心脏电复律与电除颤
三二〇一医院急诊科 徐飞
概念
• 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是用高 能电脉冲直接或经胸壁作用 于心脏,使多种快速心律失 常转变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区别
电复律:以自身的心 电信号作为触发标志, 同步瞬间高能放电以
是否同 步
终止某些异位心律失 适应证
常。
电除颤:紧急非同步 瞬间高能放电以终止 心室颤动或扑动。
判断 • 需要个人去选择能
量 • 需要个人去充电 • 需要个人去放电
• 能不能让除颤更简 单?
自动除颤器
手动除颤器
自动除颤器
自动体外除颤器
• 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 可以自行选择全自动或半自动
AED使用流程
有语音 提示
AED
• 穿戴式除颤器(WCD)
ICD
• ICD:埋藏式(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 Cardiac Defibrillator)
ICD作用模式
• ICD可以自动识别心律失常类型:分层治疗 • 发生室速时,首先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
治疗 • 无效或检测到室颤时,再行除颤治疗 • 转复后心动过缓时,可起搏治疗
骨正中线 • 电极与皮肤间不能留气泡
3. AED除颤
• 电极贴好,语音提示“不要触摸病人,正在进行分析” • 检测到室颤,语音提示“建议电击除颤,不要触摸病
人,按下除颤键”
复律与除颤
• 电复律是计划事件,因此宜谨慎,把伤害或副作用降到 最小。
• 室颤或室扑是突发事件,不立即除颤很快会有生命危险。 • 因此电除颤是随机事件。 • 看到心脏骤停、猝死、突然倒地,鼓励盲目除颤,积极

电除颤注意事项

电除颤注意事项

除颤的临床应用在急症医学中,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心电图表现形式:1.室扑或室颤:心脏不能有效射血。

2心脏电机械分离:虽然有心脏电活动,但不能产生有效的心脏机械收缩,无心音及血压。

3心跳停止:既无心脏电活动,也无心脏收缩,心电图呈直线。

终止室颤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

电除颤的原理:选一适当的电流,在2—3毫秒内经胸壁(胸外电除颤)或直接经心脏(胸内电除颤),使75—100%的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处于除极化处于不应期,打断导致心律失常折返环或消除异位兴奋灶从而使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控制心脏搏动,达到重建窦性心律的方法。

电除颤的注意事项:1 、快速证实心跳骤停:意识消失、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发绀,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瞳孔散大、心电图直线。

2、除颤果断、迅速、争分夺秒。

3 、心肺复苏中除颤,因每次除颤而中止心外按压的时间要尽可能短,要在呼气末放电除颤,以减少跨胸电阻抗。

4、体重和心脏大小:决定电能大小的选择5、电极板和局部阻抗:电极板小、和胸壁接触不严密、电极板位置过近、电极板之间形成短路,电流不能通过心脏。

6、除颤同时,用药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利于除颤成功。

一、电除颤原理电除颤:又称电复律,是用除颤器释放高能量电脉冲通过心肌,使心肌同时除极,终止异位心律,重建窦性心律的方法。

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AED的基本工作原理采用调制区方程(mdf)鉴别室性与室上性心律失常,具有自动识别、分析心电节律、自动充放电及自检功能。

且与常规除颤相比,AED可提高存活率倍,它能提供连续监测,快速识别和迅速反应功能,安全可*,具有有效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潜在功能。

适应症非同步除颤用于:室颤、室扑。

同步除颤用于:房颤、房扑、、室上速、室速。

(1)室颤(VF)的心电图特征:QRS-T波消失,呈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心室颤动波,常由室扑转变而来,波幅>毫伏称粗波型心室颤动,<毫伏称细波型心室颤动。

电除颤名词解释

电除颤名词解释

电除颤名词解释电除颤是一种紧急的医疗救治措施,可用于治疗心室颤动,是心肺复苏的必要手段之一。

在现代医疗中,电除颤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已成为心脏病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实施电除颤操作时,一般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医疗器械工具,这些工具的命名通常是特定的,因此需要了解一些电除颤名词解释,才能对该技术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应用。

1. 电除颤电除颤是一种使用电击的方法,用于治疗心脏颤动或心室颤动等罕见心脏疾病。

这种方法涉及到使用电极将电流传入患者的胸部,使患者的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2. 心电图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指检测心脏气电活动的一种医学诊断技术。

该技术通过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可进一步诊断心脏病的类型,并判断心律是否正常。

3. 电极电极是指用于传递电流或测量电信号的设备。

在电除颤中,电极是将电流传入患者的胸部并检测心律的设备。

4. 除颤除颤是一种医疗手段,用于纠正心脏颤动或心律失常。

该技术涉及到使用外部电流,直接作用于心肌组织,以便使心肌组织恢复正常的收缩节律。

5.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的异常。

心律失常可以是各种心脏病的症状之一,它使得心脏无法按照正常的节奏进行收缩,从而导致心脏病的发生。

6. 心室颤动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可引起心脏的停搏。

在心室颤动过程中,心脏的心肌组织发生异常的震颤,导致无法按照正常的节律收缩。

7. 外部除颤器外部除颤器是一种可用于医疗现场的医疗设备,用于处理心脏颤动或心室颤动的紧急情况,其作用是在特定的时间内,为患者释放一定的电流。

8. 二次除颤二次除颤是指一个患者在接受了第一次除颤后的二次除颤。

在发生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如果第一次除颤未能控制住患者的心室颤动,就需要接受二次除颤。

9.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一种类似于麻醉剂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心脏骤停和心室颤动等心脏病。

利多卡因通常会减慢细胞内电活动的传播速度,从而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

电除颤又称电复律

电除颤又称电复律

电除颤又称电复律,是用高能电脉冲作用于心脏,治疗多种快速及心脏骤停的一种治疗技术。

电除颤分为同步与非同步两种:同步电除颤的适应症是治疗:、房扑、室上速、室速等快速心律失常,经电除颤后可恢复窦性心律。

因患者虽有心律失常,但尚有自身节律,时,复律脉冲的发放,必须与患者的心搏同步,使电刺激信号落入心室绝对不应期中(R波起始后30ms处),以免刺激落入T波顶峰附近的心室易损期而引起室颤。

非同步除颤的绝对适应症是心室颤动。

电刺激时无须考虑患者的自主节律,所以称非同步除颤。

在心脏骤停时,为了争取时间,在不了解心脏骤停性质的情况下,立即行非同步除颤,称盲目除颤。

心脏电复律一、非同步电复律:不用同步触发装置则可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称为同步电复律。

不用同步触发装置则可在任何时间放电,用于转复颤动,称为非同步电复律。

仅用于心室颤动,此时病人神志多已丧失。

立即将电极板涂布导电糊或垫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分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和左背或胸前部心尖区,按充电揪钮充电到功率达300J左右,将电极板导线接在电复律器的输出端,按非同步放电撤钮放电,此时病人身躯和四肢抽动一下,通过心电示波器观察病人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

二、同步电复律:同步触发装置能利用病人中R波来触发放电,使电流仅在心动周期的绝对不应期中发放,避免诱发心室颤动,可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称为同步电复律。

术前复查心电图并利用心电图示波器检测电复律器的同步性。

静脉缓慢注射安定0.3一0.5mg/kg或氯胺酮o.5—1mg/kg麻醉,达到病人睫毛反射开始消失的深度,电极板放置方法和部位与操作程序同前,充电到150一200J(心房扑动者则100J左右),按同步放电按钮放电。

如心电图显示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增加电功率,再次电复律。

病史已多年、(尤其是左心房)明显增大、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

(1) 电击后有时可再现频发性期前收缩,甚至心室颤动,此时应立即加以处理,前者可用利多卡因,后者即行直流电非同步除颤,(2)电击后,偶可出现肺循环及大循环的栓塞。

电除颤

电除颤

心脏电除颤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是指在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将一定强度的电流直接或经胸壁作用于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在瞬间除极,然后心脏自律性最高的起搏点(通常是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也就是说通过电击的方式将异常心脏节律转复为正常窦性节律。

一、原理在极短暂的时间内给心脏通以强电流(目前都采用直流电),引起大部分(75%以上)心脏自律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化,并使所有可能存在的折返通道全部失活,此时心脏起搏系统中具有最高自律性的窦房结恢复主导地位,从而控制心搏,恢复窦性心律。

如果心动过速的促发因素不复存在,则即使解剖和电生理上的发病基础仍然存在,电击所终止的心动过速仍可被长期预防。

二、电复律(电除颤)的适应证心脏电复律对终止折返性心动过速特别有效。

原则上,任何形式的心动过速,只要导致低血压、充盈性心力衰竭或心绞痛,而内科治疗又不能迅速奏效时,均应电击终止。

转复成功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几乎均能改善。

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一旦出现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通常即可引起显著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应立即使用非同步电击复律,而且应越早越好,因为除颤成功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且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跳。

对于顽固性心室颤动患者,必要时可静脉推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等药物;若电击前室颤波很细小,可以静脉注射肾上腺素,使颤动波变大,以提高转复的成功率。

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经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及频发阿斯综合征应紧急行同步直流电电击复律;但是对于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有时只能进行非同步电击复律治疗。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选用同步直流电复律中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

电复律即刻成功率在70%~96%。

由于心房颤动的病因各异,病程长短不一,对药物反应差异较大,故在电复律的选择上应多方权衡。

心房颤动行电复律治疗应遵循下述原则: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或症状严重,但药物治疗未能有效时需尽快电复律;无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不需紧急电复律,但电复律后可望维持窦律,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

电除颤完整版课件

电除颤完整版课件

电除颤完整版课件contents •电除颤基本概念与原理•电除颤设备介绍及使用•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电除颤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电除颤在急救医学中应用价值目录电除颤基本概念与原理01电除颤定义及作用定义电除颤是一种通过电击心脏以终止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的紧急医疗操作。

作用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通过电除颤可以迅速恢复心脏的有效泵血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心脏电生理基础心脏电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等,负责心脏电信号的传导。

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心肌细胞具有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其电生理特性是心脏正常工作的基础。

心脏电活动与心电图心脏的电活动可以通过心电图(ECG)进行记录和分析,为电除颤等操作提供依据。

电除颤原理及适应症原理通过电击使心脏所有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中断折返环路,使心脏恢复正常的窦性节律。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室颤和无脉性室速等严重心律失常,以及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

010405060302禁忌症:包括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等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心跳和呼吸均已停止且时间较长的患者。

注意事项在进行电除颤前,必须确认患者存在适应症,并排除禁忌症。

电击时应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及病床,以免触电。

电击后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

根据患者病情和心电图表现,选择合适的电击能量和次数。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电除颤设备介绍及使用0203穿戴式除颤器可长时间穿戴,监测患者心律并在需要时自动除颤,适用于高风险患者。

01手动除颤器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控制电流输出,适用于医院等专业场所。

02自动除颤器(AED )可自动识别患者心律并给出电击建议,适用于公共场所和急救现场。

常见电除颤设备类型设备结构组成及功能用于贴附在患者胸部,传递电流以消除心脏颤动。

提供设备所需的电能,保证除颤器的正常工作。

显示设备状态和操作指南,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在医护人员确认需要除颤后,按下此按钮以输出电流。

电除颤原理

电除颤原理

电除颤原理电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急救技术,它通过向心脏施加电流来终止心脏的快速不规则跳动,恢复正常的心率。

电除颤原理是基于心脏的生理机制和电生理学知识,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电除颤的原理和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心脏的基本生理机制。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由心脏起搏细胞和传导组织协调工作而实现的。

心脏起搏细胞能够自发产生电信号,通过传导组织将电信号传播到心脏各部位,从而使心脏肌肉产生有序的收缩和舒张,维持正常的心脏跳动。

然而,当心脏遭受严重的损伤或疾病影响时,心脏的电活动可能会失去规律,导致心脏跳动加快、不规则甚至停止。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电除颤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电除颤的原理是利用外部施加的电流干预心脏的电活动,使其恢复正常的跳动。

具体来说,电除颤器会通过电极将电流传输到心脏,这会使心脏的所有肌肉细胞同时充电,然后重新开始跳动。

这种同时充电的过程被称为除颤,它能够重置心脏的电活动,让心脏重新建立正常的跳动节律。

除颤的过程需要精确控制电流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以确保能够有效地终止心脏的快速不规则跳动。

此外,除颤器还需要在恰当的时机触发除颤,通常是在心脏跳动的特定阶段。

因此,电除颤器通常配备有智能化的除颤算法,能够根据心脏的实际情况自动判断并触发除颤。

除颤成功后,心脏的跳动会恢复正常,从而维持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这对于心脏骤停等严重情况下的急救至关重要,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

总的来说,电除颤原理是利用外部施加的电流干预心脏的电活动,通过除颤重置心脏的跳动节律,恢复正常的心脏跳动。

电除颤技术在心脏急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挽救心脏骤停等严重情况下的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人了解电除颤的原理和作用,提高对心脏急救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电除颤

电除颤

早期除颤与心搏骤停

早期电除颤对救治心搏骤停的患者至关重 要。 大部分成人(80~90%)突然非创伤性心跳 骤停最初心律失常为心室颤动(VF),老年人发 生比年轻人要低,老年人多为无脉电活动。儿 童发生率小于10%。
早期除颤的意义

除颤是对VF最有效的治疗方法。CPR中的心脏 按压只针对心脏的机械活动有效,及时有效的 CPR可以维持脑和心脏功能,可延长室颤持续 时间,但CPR却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药 物除颤效果不确切。
第二代除颤技术
双相切角指数波
BIPHASIC TRUNCATED EXPONENTIAL
பைடு நூலகம்
(简称:BTE)
双相切角指数波除颤技术分类
一、高能量双相切角指数波
1. 2. 3. SURVIVALINK PHYSIO-CONTROL(现在的美敦力) ADAPTIV Biphasic Technology WelchAllyn (伟伦)
早期除颤的意义
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随着时
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会迅速下 降,每过1分钟约下降7--10%。如心 搏停止后1分钟内除颤,存活率可达 90%;5分钟后下降到约50%;7分钟 后约30%;9--11分钟约10%;大于12 分钟则只有2--5%。
时间是影响除颤成功率首要因素
100
除颤成功的因素
时间
要做到早期除颤,首先要确立时间观 念,时间就是心脏、时间就是大脑、时 间就是生命。尽最大的可能及早除颤。 其次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操作者必须 事前经过除颤培训,事前熟练操作过你 要用的除颤仪。第三要保证除颤仪性能 完好、功能齐全,随手可得。
除颤成功的因素

电极的位臵 两个电极的安臵应使心脏(首要是心室) 位于电流的路径中,保证电流最大限度通过心 肌。 一般均用前侧位,前电极放在胸骨右侧右 锁骨下方,侧电极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 的中心位于腋中线上。手控电极板须紧压于胸 壁,两电极板间必须分开,相距10cm以上,涂 于电极板上的导电糊或盐水纱垫间胸壁不能有 导电糊或盐水相连。

电除颤治疗效果的心电图评估指南

电除颤治疗效果的心电图评估指南

电除颤治疗效果的心电图评估指南通过心电图(ECG)变化对比来评估电除颤的治疗效果是一种直观且科学的方法。

以下是详细的评估步骤和要点:一、心电图监测与记录1.除颤前心电图:在电除颤前,应首先记录患者的心电图。

此时的心电图往往显示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等需要紧急除颤的心律失常。

2.除颤后即时心电图:电除颤后应立即记录心电图,以观察心律是否恢复。

成功除颤后,心电图应显示为窦性心律或接近正常的自主心律。

二、心电图变化对比要点1.2.心律转变:o成功除颤:心电图由室颤/无脉性室速转变为窦性心律或规则的自主心律。

o除颤失败:心电图仍显示为室颤/无脉性室速,或转变为其他需要干预的心律失常。

3.4.QRS波群:o观察QRS波群的形态、宽度和间隔,以评估心室除极过程是否正常。

o成功除颤后,QRS波群应呈正常形态,宽度适中,间隔均匀。

5.6.P波:o 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

在窦性心律中,P波应清晰可辨,且形态相对固定。

o评估P波的有无、形态和与QRS波群的关系,以判断心房的活动是否正常。

7.8.ST段与T波:o 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的过程,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结束。

o观察ST段是否抬高或压低,T波是否倒置或高耸,以评估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损伤的迹象。

9.10.心律稳定性:o记录除颤后一段时间(如5分钟、10分钟、30分钟等)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

o评估心律是否稳定,是否出现新的心律失常或心律失常的复发。

三、评估标准与结论1.2.成功除颤:o心电图由室颤/无脉性室速转变为窦性心律或规则的自主心律。

o心律稳定,未出现需要干预的严重心律失常。

o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如意识恢复、血压回升等。

3.4.除颤失败:o心电图仍显示为室颤/无脉性室速或转变为其他需要干预的心律失常。

o心律不稳定,出现新的心律失常或心律失常的复发。

o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恶化。

四、注意事项●心电图变化对比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监测数据(如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综合评估。

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

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6个,C1(红)位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C2(黄)位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C4(棕)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 C3(绿)位于C2和C4连线的中点;C5(黑)位于左腋前线C4水平处;C6(紫)位于左腋中线C4水平处。(红黄绿棕黑紫)
2
1
导联连接后,通过显示屏观察心电波形及基线稳定,按开始按钮“ ”描记。完成后自动停止。
左右心室除极产生相反对心电向量,但左室有更大的心室质量,其除极占绝对优势。
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
V1 -V6导联典型的QRS波形态变化
三)正常QRS波
意义-代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时相<0.11s(一般为); QRS波形和振幅 1)V1V2多呈rS型(R/S <1 ),V1R<1.0mV; 2)V5V6以R波为主(R/S > 1),V5或V6R <2.5mV; 3)V3V4为过渡区(R/S=1),V1toV6的R波逐渐增加、S波逐渐变小; 4)aVR主波向下,R波振幅<0.5mV; 5)aVL和aVF主波向上,aVL 的R波<1.2mV, aVF 的R波<2.0mV; 6)I II III主波均向上,I导联的R波<1.5mV; 7)六个肢导联正相波与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应>0.5mV; 8)六个胸导联正相波与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应>0.8mV;
导联体系
V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V8-左肩胛下线与V4同一水平,V9-左脊旁线与V4同一水平
Wilson以“中心电端”为阴极,“探测电极”分别放在左、右上肢和左下肢,记录出VR、VL和VF;
加压肢体导联:记录右上肢电极导联时,去掉‘中心电端’右上肢,实际上右上肢为+极、左手和左足为-极-- 记录的图形放大了50%,称为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ugmented unipolar limb lead)-- 这样便记录出aVR、aVF和aVL(a代表加压、V代表单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度:均不能下传
69
一度AVB心电图特点
• PR间期持续>0.20秒 • 无QRS波群脱落
70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71
二度Ⅰ型AVB(文氏现象)心电图特点
典型表现: 1.PR间期逐渐延长 2.RR间期逐渐缩短 3.QRS波群周期性脱落
72
ECG特点
传导比例常呈3:2、5:4
73
二度Ⅱ型(莫氏Ⅱ型)AVB心电图特点 • 在QRS漏搏之前,PR间期恒定 • RR间期无明显变化 • 长的RR间期为短RR间期的整数倍 • 房室传导比例一般为2:1,3:1等 • 连续出现2次以上的脱落称为高度房室传导
• 4、代理市长在心电图上又叫“异位起博 点”
14
窦房结发出规律的冲动,导致心房收 缩(P波)。
15
当心房除极的兴奋通过房室结时,有一个停留间 歇,约1/10s, 心电图上表现为平坦的一条基线
(PR段)。
16
房室结激动后将电冲动下传到 左右束支。
17
左右束支迅速传到两个心室,使之同时除极收缩 (QRS波)!
350~600次/分; 3、RR间期绝对不整; 4、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 5、QRS波群时间、形态一般正常
41
心房颤动
42
心房扑动
43
心房颤动
44
(四)室性心律失常 1.室性期前收缩:常的心律失常 定义:是心室的异位冲动在预期
的下一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到达 心室之前形成并引起心脏收缩。 病因:生理性、心脏病、缺氧、心脏 手术、电解质紊乱等
律不齐。
窦性心动过缓
24
窦性停搏
指窦房结由于某些原因不产生冲动 较正常的PP间期为长的时间内无P波发生 同时无QRS波群(可出现逸搏QRS) 长P-P与窦律周期不呈整倍数关系
25
•窦性停搏
(常见心律失常) 二. 房性心律失常
(二)房性心率失常
1.房性期前收缩 定义: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任何部位 的异位节律点的冲动控制心脏收缩.
心电监护仪导线与人体连接的具体位置如下:
符号、 位置、 心电导联线的连接示图 RA 右锁骨中线与第2肋间之交点 LA 左锁骨中线与第2肋间之交点 LL 左下腹(左腋前线第五肋间隙) RL 右下腹(右锁骨中线第六肋间隙) V 胸电极 V1 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 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 V2与V4两点连线之中点 V4 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之交点 V5 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之交点 V6 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之交点
11
(常见心律失常)
一. 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
13
• 1、窦房结位于右心房的后壁;
• 2、正常情况下,窦房结决定了心博速率。 它发出规律的冲动,导致心房收缩,描记 了P波。
• 窦房结是“市长”(正常心脏起博点)
• 3、如果正常的起博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时, 心脏其他部位就可能会取代窦房结成为起 QRS波群前无与其相关的P 波
–其后少有逆行的P’波 • 早搏波:QRS波群,提早出现,宽大畸 形
–时限>0.12秒 –T波与QRS波群的方向相反 • 代偿间歇:完全性
46
*室性早搏*
47
*室性早搏-二联律*
48
*室性早搏-二联律*
49
室性早搏
50
室性早搏ECG特点:
(2)伴高度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或 扑动。
(3)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异位性快速心律失 常。
(4)有洋地黄中毒史、低钾血症时,暂不宜电 复律。
90
除颤仪的使用 一.非同步电除颤
如果病人出现室颤、室扑,应可能尽早地选择非同 步电复律行电除颤。
室颤发生的早期一般为粗 颤,此时除颤易于成功,故应争 取在2分钟内进行。
4)心室扑动心电图特点
•正弦波图形,波幅宽大而规则 •频率150-300次/分
62
心室颤动的心电图特点
• QRS-T波群无法分辨 • 代之以形态、频率及振幅大小不一的
颤动波 • 速率在150-500次/分
63
*心室颤动*
64
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
5)室扑与室颤治疗
立即非同步直 流电复律
静注利多 卡因及阿 托品、肾 上腺素…
系统纤维性变, 高心病, 先心病等.
1.右束支传导阻滞: 细长,易于阻滞. 2.左束支传导阻滞: 粗,分支早. 病
理意义较大.
3.双束支阻滞: 逸搏点低, 慢而不稳.
80
右束支传导阻滞
81
左束支传导阻滞
82
心脏电复律
除颤仪的使用
璧山县人民医院内三科
83
概念:
心脏电复律是在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 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 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 律的方法。 心脏电复律最早用于消除心 室颤动,故亦称心脏电除颤。目前临床 应用最广泛的是体外自动除颤仪,即 AEDs。
91
操作步骤
1.作好除颤准备,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除颤仪、心 电图机、示波器、心肺复苏所需的抢救设备和药品。
2. 病人平卧于硬板床上,开放静脉通道,充分暴露胸壁。 3.术前常规作心电图并心电监护。完成心电记录后把导联
线从心电图机上解除,以免电击损坏心电图机。
92
4.选择合适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用生理盐水或清水纱 布块清洁病人除颤部位的皮肤:
症 状 晕厥
休克甚至猝死
血压降低、少尿
听诊
HR:100-250次/分,心律稍不规则 , S1强度可不一致
55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
• 室性早搏连续出现在三次以上 • 心室率100-250次/分 • RR间期规整 • 窦性P波有时可能见,与QRS波群无
关 • 可见心室夺获与心室融合波
56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84
除颤仪种类 AEDs
单向波形除颤仪
能量选择从0到360J, 根据病人年龄,体重调节 选择不同能量。
(采用的是单向衰减正弦 波型技术)
85
双向波形除颤仪
能量选择为0到200 J,比单向波形除颤仪更加 安全有效,故现在临床多 已使用双向波形除颤仪。 (先后向心脏释放两个方 向相反的电脉冲)
86
电除颤分类
18
心室复极是产生T波
19
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特点:
• 窦性P波 (I、 II和 avF直立, avR倒 置)
• P-R间期0.12s • P波频率60~100
次/分 • P-P间期相差
<0.12s
*正常窦性心律*
21
窦性心动过速
定义: 成人窦性频率100次/分
窦性心动过缓
定义:窦性频率<60次/分,常伴窦性心
51
Ron T
52
2.室性心动过速
定义:指连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室性 期前收缩
53
室性阵发性心动 过速
多药
心 脏 病
见 于 器 质
物 中 毒

最常见于急
电 解 质 紊 乱
QT
间 期 延 长 综 合 征
个 别 无 器 质 性 心 脏
性心梗

54
发作>30S (血液动力学障碍)
室速表现
心绞痛
呼吸困难
理应分为房性与交界区性,但因P’波常不易明辩, 故将两者统称之为室上性。
35
36
心房扑动
37
[ECG特点]
38
心房扑动
39
心房颤动 定义:由心房内多个异位节律点各
自以不同的速率发放冲动
40
房颤
心电图特点:
1、各导联P波消失,而代之以f波; 2、f波大小不一,形态不同、间隔不整,f波的频率
88
电复律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1)心室颤动、扑动是电复律绝对指证。 (2)心房颤动和扑动伴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3)药物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或有严重血流动力 学障碍的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预 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律失常者。
89
二.禁忌证
(1)病史多年,心脏明显肥大及心房有新鲜血 栓形成或近3个月内有血栓史。
100-150次/分之间。P’波形态各异,P‘P’、 P‘-R不规则、杂乱无章。 • 3.“多形性”或“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 • 4.频率一般小于240次/分。
32
常见于有肺动脉疾患的病人
33
34
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关系
心率通常在160-220bpm。P可以埋藏于QRS波 中而不可见,也可能为倒置的逆行P波,与T波融合。
57
*室性心动过速伴房室分离*
58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1. 心电图特点:
一系列增宽畸形的QRS波群,以每3-10个心搏围绕 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方向
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十秒,可自行终止 极易复发,或转为室颤
2. 常见病因:
先天性长Q-T综合症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低钾、低镁 药物所致,如奎尼丁等
2、QRS波群宽大畸形,倒置T波,为室性逸搏心律
78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典型表现:
1、P波与QRS波群无关,P波频率(60bpm)> QRS频 率,PP间隔与RR间隔各自规则
2、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为交界区逸搏心律
79
室内传导阻滞:
阻滞发生于希氏束以下的传导系统. 病因: 冠心病, 风心病, 心肌病, 束支
功能: 将窦房结传来的兴奋发 生短暂延搁再传向心室
(三)房室束(His束)
1、右束支
房室结
2、左束支
3、Purkinje 纤维网
房室束
右束支
左束支
房室束、束支和Purkinje 纤维网的功能是将心房传来的兴奋迅速传播 到整个心室的心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