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苏教版)
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
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将学会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或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逐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逐步解决问题。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可以从条件想起。
2.呈现(10分钟)出示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来解决。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一个问题,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来解决。
然后,各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变式问题,让学生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来解决。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如果小明再给你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小明把他的苹果给了小红2个,请问小明和小红现在各有几个苹果?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以及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及单元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及单元分析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简单的排列、比较和分类;另一部分是简单的加减法和应用题。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和排列比较。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和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巩固所学内容。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或等形式,展示排列、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3. 一块正方形地面,共铺了169块地砖。其 中四角和中央各铺9块花地砖,其余的是 白地砖。
铺了多少块白地砖?
9×5=45(块) 169-45=124(块)
答:铺了124块白地砖。
乒乓球每袋的个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2.四灶小学体育组一共81人,已知田径组有35人,篮球组有22人, 剩下的都是足球组,那么足球组有多少人。可以先算( )
A、田径组和篮球组一共有多少人 B、田径组比篮球组多多少人 C、田径组人数是篮球组人数的几倍 D、篮球组比田径组少多少人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想起
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 一双运动鞋,剩下多少元? 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
剩下的钱怎么不一样多呢? 你知道为什么吗?
148+108=256(元) 300-256=43(元)
130+108=238(元) 300-238=62(元)
148+85=233(元) 300-233=67(元)
梨树每行的棵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1.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2)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乒乓球的个数是篮 球的几倍? 数量关系式: 乒乓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缺少的条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悟和掌握这一策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数学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出关键条件,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出关键条件,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悟和掌握这一策略。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材中的故事和实际问题。
2.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练习。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用于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故事中,小猴要过桥,但是桥上有一些障碍物,小猴需要找到合适的条件,才能顺利过桥。
让学生思考,小猴是如何找到合适的条件的。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例如,有一些苹果,小明吃了几个,剩下的苹果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
让学生找出关键条件,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巩固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5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整理复习
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 明确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 选择策略 ➢ 整理条件 (列表、画线段图……) ➢ 解决问题
从条件出发的策略
从条件开始想起,可以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梳理条件的方法: 列表、画线段图
简化题意,帮助理解题意,明确数量关系。
两种物体间隔排列
首尾相同,两端物体的数量 = 中间物体的数量 + 1; 首尾不同,物体的数量相等。
随堂练习
1. 图书馆购进一批少儿图书,其中《成语故事》42本,
《寓言故事》比《成语故事》多18本,《童话故事》的
本数是《寓言故事》的3倍。购进《童话事》多少本?《成语故事》 《寓言故事》
42本 18本
《童话故事》
1. 图书馆购进一批少儿图书,其中《成语故事》42本, 《寓言故事》比《成语故事》多18本,《童话故事》的 本数是《寓言故事》的3倍。购进《童话故事》多少本?
寓言故事:42+18=60(本) 童话故事:60×3=180(本) 答:购进《童话故事》180本。
2. 岭南小学买了3捆杨树苗,每捆14棵,买的 松树苗比杨树苗少16棵。买了多少棵松树苗?
14棵
杨树苗
16棵
松树苗
2. 岭南小学买了3捆杨树苗,每捆14棵,买的 松树苗比杨树苗少16棵。买了多少棵松树苗?
1个5米 第1棵树 第2棵树
2个5米
第1棵树
第3棵树
间隔的个数总是 比树的棵数少1。
湖滨路种着一排柳树,每相邻 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小明从第 1棵跑到第200棵,一共跑了多少米?
第1棵树
199个5米
199 × 5 = 995(米) 答:一共跑了995米。
第200棵树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章《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讲述了简单的一步和两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存在着直接列式解答的倾向,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能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检验解答的正确性,提高解答问题的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的解决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问题的解决策略。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作为学生练习的素材。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和香蕉,一共花了20元,苹果每千克5元,香蕉每千克3元,问妈妈买了多少千克的苹果,多少千克的香蕉?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尝试解答问题。
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解决策略,如:先算出苹果和香蕉的单价之和,再用总价除以单价之和,得出苹果和香蕉的千克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策略—从条件出发》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策略—从条件出发》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学会如何列出条件、找出关系、确定未知数,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只注重算术运算,忽视了对问题条件的分析和关系的找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从条件出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案例。
2.准备课件和教学道具。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分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发现他们往往只注重运算,忽视条件分析。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问题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找出问题的条件。
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条件,找出条件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每组选择一个问题案例,尝试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列出条件、找出关系、确定未知数。
4.巩固(10分钟)选取几组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点评和讲解。
让学生再次强化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从条件出发的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分析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分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进行计算和解决。
但是,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缺乏策略和方法,不能有效地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发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应用拓展: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策略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2.学会从问题中提取有用信息;3.学会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4.能够使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5.能够使用图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2.学会从问题中提取有用信息;3.学会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教学难点1.能够使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2.能够使用图表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笔等;2.学生准备数学书、尺子、铅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1.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询问学生平时在生活中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鼓励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思考,积极发言。
新课讲解1.讲解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2.从实际例子入手,以“小明想买一个正方形的玻璃镜框挂在墙上,但是他不知道怎么选择,他该怎样做?”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个问题,提取有用信息(正方形),并进行分类思考(大小、价格、质量等方面)。
3.引导学生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更多更小的问题,例如:将“在正方形玻璃镜框中放一张图片,小明该选择多大的框架?”分解为“图片大小”、“框架边长”、“硬纸板大小”、“是否留白边”等问题。
4.引导学生使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例如:“小明想在一张A4纸上画一个正方形,请问边长是多少?”5.引导学生使用图表解决问题,例如:一张表格里记录了小华每周的作息时间表,学生需要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填写出周一到周日KTV娱乐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小结1.简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鼓励学生总结记忆,在生活中多加应用。
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怎么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以及解决它。
老师在上课时要借助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提取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本质,并指导学生如何分解一个大问题为小问题,最后通过几何和图表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已经没有太大的困难。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策略意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分析问题、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分析问题、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练习题、奖励物品等。
2.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环境,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妈妈买了一些水果,有苹果、香蕉和橙子,苹果有5个,香蕉有3根,橙子有2个,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呈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用加法计算,5+3+2=10。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简单问题的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以及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但是,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策略解决简单和复杂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策略解决简单和复杂的问题。
2.教学难点: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以及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
2.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提供的问题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总结和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巩固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提供一些拓展的问题案例,让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区级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区级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条件,然后根据条件逐步推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策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明确的思路和方法,容易陷入混乱。
因此,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问题的条件,逐步培养他们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明确问题的条件。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2.课件:教学课件,包括相关的实例和动画。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学生在解决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明确问题的条件,并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个类似的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共10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0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0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0张PPT)
3.1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8;从 右往左数,兵兵排在第4。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人? (先在图中标出两人的位置,再解答)
16米
( 8 )米 ( 4 )米 ( 2 )米 ( 1 )米
16÷2=8(米) 8÷2=4(米) 4÷2=2(米2)÷2=1(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0张PPT)
5.第一个正方形里画了2个圈,以后每个正方形里画圈的 个数都是它前一个正方形里的2倍,并且都和第一个正方 形里的圈同样大,估计从第几个正方形开始就画不下了? 动手试一试。
芳芳
兵兵
18-8=10(人)
10-4=6(人)
答:芳芳和兵兵之间有6人。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了吗?下面一起来玩闯关游戏,看
看解决问题谁最棒!
(2)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
2.一个皮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 下它落下高落度高的度一的半一,半第3次弹起多少米?第4次呢? (算一算,填一填)
开始落下时 第1次弹起 第2次弹起 第3次弹起 第4次弹起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30个 35个 40个 45个 50个
第二天
30+5=35(个)
第三天 35+5=40(个)
第四天 40+5=45(个)
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
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苏州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学会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不能很好地从条件想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和思路,互相学习和借鉴。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其他问题中。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苏教版)
一、倍比问题1.妈妈今年35岁,比爸爸小4岁,爸爸的年龄是明明的3倍,明明今年多少岁了?2.小刚有12张邮票,小花的是小刚的3倍,小强的比小刚的少8张,问他们三人一共多少张?、3.三二班的图书柜中有图画书86本,音乐书是图画书的3倍少7,问音乐书多少本?一共有多少本图书?4.一辆小客车可以乘坐17个人,一辆大卡车乘坐的人数是小客车的2倍,请问大、小卡车一共乘坐多少人?5.学校有246本科技书,故事书比科技书的3倍少20本。
学校有故事书多少本?6.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上午去了3批学生,每批169人,下午又去了213人参观,这一天一共去了多少人呢?7.金童学校的学生要参加背诵国学经典《弟子规》,背诵<入则孝>的有38人,背诵<出则悌>的人数是背诵<入则孝>人数的3倍还少8人,请问背诵<出则悌>比<入则孝>多几个人?8.图书馆购进一批书,其中成语42本,寓言比成语多18本,童话的本数是寓言的3倍,购进童话多少本?三种书一共多少本?9.电动车每分钟行驶560米,小轿车每分钟行驶的路程比电动车的3倍还多57米,小轿车每分钟行驶多少米?10.果园里有桃树106棵,梨树·比桃树的4倍少8棵。
两种树共多少棵?11.卡车有26辆,客车比卡车多18辆,轿车的辆数是卡车的3倍。
①卡车比轿车少多少辆?②客车和卡车一共有多少辆?12.(1)饲养场有多少头牛?(2)利用上面的条件,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二(周长,装裱物品,加边框,跑操场,铁丝,篱笆,)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长+宽+宽=长×2+宽×2 长+宽=周长÷2(周长的一半)正方形周长=边长×4 边长=周长÷4一面靠墙的至少=两宽+一长一面靠墙的至多=两长+一宽操场问题,跑一圈为一个周长。
半圈为周长的一半。
注意:剪切或者拼接图形时候,要先画图,然后标出数据,再计算!1.一个正方形的操场,边长为80米,小红绕着操场跑了3圈,请问小红一共跑了多少米?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6米,宽25米,小明沿着操场的边跑了4圈,一共跑了多少米?3.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杨昊然沿着操场的边跑了4圈半,他一共跑了多少米?4.从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正方形,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5.从一个长9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下一个最大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6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长方形后,长12厘米,宽6厘米,如果用这个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7.一块菜地是长方形,它的长8米,宽5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从条件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数学概念。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不能很好地从条件出发,全面分析问题。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够主动从条件出发,全面分析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和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情境课件,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过程中,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3.小组合作工具:准备小组讨论的记录表格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钱数”、“物品数量”等。
教师总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条件。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过程中,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例如,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分析及所有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分析及所有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理解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依赖于文字的描述,对于用画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我们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用画图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画图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把问题转化为画图的形式。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画图策略的作用。
2.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学课件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学校图书馆有20本书,已经借出去10本,还剩下多少本书?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总结画图解决问题的步骤。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学生独立或者小组合作用画图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
4.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解决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思路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运算能力,但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学会用画图或其他方式表示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操作等过程,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学会用画图或其他方式表示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思路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基本概念:介绍问题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构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用画图或其他方式表示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解读)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一)教材地位本单元主要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进一步体会可以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从已知条件出发,想出由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并最终与所需解决的问题建立起联系,这种由因导果的思考方法,我们称之为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习惯上这也被称为综合法。
前后知识联系:(二)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学段目标为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本学段目标中提出: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出不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应用意识。
同时也提出:“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
”“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
二、单元目标本单元的总体目标是:1.联系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发展简单推理的能力;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从条件出发思考,从而与问题建立联系。
2.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形成。
三、内容编排特点1.所安排的实际问题紧扣常见的数量关系,既突出便于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特点,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理解问题的基本结构,也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但是,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问题想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认识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2.培养学生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难点:让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问题的本质。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情境,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2.准备问题解决的方法,用于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用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你和弟弟一共吃了3个,还剩几个苹果?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指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和解决复杂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倍比问题1.妈妈今年35岁,比爸爸小4岁,爸爸的年龄是明明的3倍,明明今年多少岁了2.小刚有12张邮票,小花的是小刚的3倍,小强的比小刚的少8张,问他们三人一共多少张、3.三二班的图书柜中有图画书86本,音乐书是图画书的3倍少7,问音乐书多少本一共有多少本图书4.一辆小客车可以乘坐17个人,一辆大卡车乘坐的人数是小客车的2倍,请问大、小卡车一共乘坐多少人5.学校有246本科技书,故事书比科技书的3倍少20本。
学校有故事书多少本;6.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上午去了3批学生,每批169人,下午又去了213人参观,这一天一共去了多少人呢7.金童学校的学生要参加背诵国学经典《弟子规》,背诵<入则孝>的有38人,背诵<出则悌>的人数是背诵<入则孝>人数的3倍还少8人,请问背诵<出则悌>比<入则孝>多几个人8.图书馆购进一批书,其中成语42本,寓言比成语多18本,童话的本数是寓言的3倍,购进童话多少本三种书一共多少本9.电动车每分钟行驶560米,小轿车每分钟行驶的路程比电动车的3倍还多57米,小轿车每分钟行驶多少米10.果园里有桃树106棵,梨树·比桃树的4倍少8棵。
两种树共多少棵?11.卡车有26辆,客车比卡车多18辆,轿车的辆数是卡车的3倍。
①卡车比轿车少多少辆②客车和卡车一共有多少辆12.(1)饲养场有多少头牛(2)利用上面的条件,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二(周长,装裱物品,加边框,跑操场,铁丝,篱笆,)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长+宽+宽=长×2+宽×2 长+宽=周长÷2(周长的一半)正方形周长=边长×4 边长=周长÷4&一面靠墙的至少=两宽+一长一面靠墙的至多=两长+一宽操场问题,跑一圈为一个周长。
半圈为周长的一半。
注意:剪切或者拼接图形时候,要先画图,然后标出数据,再计算!1.一个正方形的操场,边长为80米,小红绕着操场跑了3圈,请问小红一共跑了多少米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6米,宽25米,小明沿着操场的边跑了4圈,一共跑了多少米3.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杨昊然沿着操场的边跑了4圈半,他一共跑了多少米4.从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正方形,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5.从一个长9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下一个最大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6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长方形后,长12厘米,宽6厘米,如果用这个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7.一块菜地是长方形,它的长8米,宽5米。
(1)菜地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几米(2)如果菜地一面靠墙,那么篱笆至少需要几米(3)如果菜地一面靠墙,那么篱笆至多需要多少米8.张大爷想靠墙围一个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鸡舍,他至少需要多少米栅栏9.)10.王大爷想围一个长20米,宽13米的长方形猪圈,接头处需要2米,他至少需要多少米栅栏11.一根铁丝长1米,如果围成一个长24厘米,宽27厘米的长方形,那么这根铁丝够不够,如果不够的话,还差多少厘米12.一根长2米的红绳,围成一个长42厘米,宽19厘米的长方形,还剩下多少厘米13.一根铁丝长18米,用它围成一个长方形,请问可以围成几种长方形他们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13.王大伯用60米篱笆围一块长方形菜地。
可以围长几米、宽几米的长方形地还可以围长、宽不同的长方形地吗在下面的表格里填三组不同的数据。
1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一面靠墙(如下图),其它三面墙围上竹篱笆。
竹篱笆长多少米>15.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16.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17.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你算一算,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19.一个养鸡场是个长方形,它的一条长边是砖墙,其它边是用篱笆墙围成的,已知长是18米,宽是10米。
问,篱笆墙总长有多少米20.;2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宽比长短4厘米,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22.一个正方形的鸡舍,一面靠墙,三面用篱笆围起来。
如右图所示: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23.24.用两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25.如右图所示:用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有几种拼法,周长各是多少三、间隔排列问题《注意:间隔数=两端物体总数-1》《1.幸福路有一边有47个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两个广告牌,一共有几个广告牌2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4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3.一条小路的一边栽种16棵松树,每两棵松树之间栽种3颗竹子。
一共栽种多少棵竹子4.金童小学走道一边栽种了38棵杨树,每两棵树之间放了3个花木箱,一共有几个花木箱5 金童的餐厅桌子上摆放有19个盘子,每个盘子中间放了2个碗,请问有几个碗】6.溜冰场周围挂了彩旗,其中黄色有96个,每两个红色旗的两边要挂3个黄旗,请问红旗有多少个7家长会场上,一共有860名学生,每两个家长中间站了4名学生,请问有多少名家长8七彩课堂70页,在96米长的公路上一侧栽种松树,每隔3米栽种1棵松树,请问一共可以栽种多少棵9在门口长84米的大路上插彩旗,从头到尾插了8面,每相邻的两面旗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请问每相邻的两面彩旗之间距离是多少米10(11新年到来了,街上要挂600个彩灯笼,按照一盏红、两盏黄的规律性。
最后一盏是什么颜色的,黄色灯笼共有多少盏12.湖滨路种了一排柳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小明从第一棵跑到第200棵,一共跑了多少米四、时差(乘法--除法)第一步先求时差,第二步确定用乘法还是除法。
时间同上同下不用变,直接来相减,一上一下先变24时计时法再相减。
1.商场大甩卖,从上午7时卖棉衣卖到下午2时,一共卖了840件棉衣,请问平均每小时卖了多少件2.星期天到果园摘苹果,从上午8时摘到下午1时,一共摘了960个,问平均每个小时摘多少个"3.李师傅上午8时上班,下午4时下班,上班时间内他共做了96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个零件4.一辆货车早晨6时从汝州出发,下午1时到达郑州,平均每小时行驶了800米,请问汝州到郑州有多少米5.一辆汽车上午11时从甲地出发,下午4时到达乙地。
这辆汽车的速度是380米/小时,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五、够不够的问题(购买东西,搭帐篷,租房,乘车,乘船,)1.一个影院有318个座位,东华小学附近1200名师生分4场观看电影,能都有座位么>2. 水果市场有30吨水果,一辆货车的载重量是4吨,8辆货车能一次运完吗3.汝州的天鹅宾馆推出活动:今日房价:单人间-98元,双人间-128元,三人间-148元,(1)宾馆有59个三人间,180位女游客全部住三人间,够不够(2)住3个三人间和一个单人间,一共需要多少元4.快过年了,奶奶买一根5米长的红丝绳来编织中国结。
(1)编织一个中国结需要105厘米,那编织两个需要多少厘米(2)编织好两个中国结后,这根红绳还剩多少厘米还够编织3个中国结么?(3)5.超市进来了9箱红茶,每箱24瓶,(1)每瓶卖3元,共可以卖多少钱(2)张老师带了150元,打算买两箱红茶,够不够;6.三二班的任老师和桂老师带着38名学生去动物园,动物园的门票如下:成人票:14元/人,儿童票9元/人,一共带400元够不够7.张老师带49名学生到北京鸟巢去参观,成人票每人15元,学生每人8元,张老师带了400元,请问够买门票么8.三(2)班同学38人去玩“激流勇进”,每条船最多坐6人,每条船的租金是58元。
至少需要租几条船,共付租金多少元9.三一班39个同学和2个老师进行户外野营,晚上需要搭帐篷,每个帐篷最多住7个人,请问至少需要多少个帐篷位老师带着43位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可以乘4个人。
那么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六、往返问题1.红红家离学校430米,如果每天在学校吃饭,这样她每天上学和放学一共需要走多少米如果中午在回家吃饭,这样她每天一共走多少米2.小花离学校820米,小云离学校380米。
小花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吃饭,小云中午回家吃饭。
问他们两人每天上学和放学,比一比谁走的路多3.小新家离学校850米,一天上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时发现忘带书了,于是她返回去拿书,再回学校,请问这天她一共走了多少米…4.小敏从家到体育馆,每分钟走60米,走出2分钟后,有事返回家,然后又马上去体育馆,这样小敏一共走了9分钟才到。
小敏家离体育馆大约有多少米七、行程问题时间×速度=路程(距离)(每....)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1.已知李老师的家到邮局一共有357米,李老师走这段路需要用7分钟,求李老师的速度是多少2.校车从学校出发到数学老师家一共用了40分钟,校车平均每分钟行驶200米,求学校和数学老师家的距离是多少米3.小明从家到超市9分钟走了585米,照这样的速度,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8分钟,请问小明走的路程有多少米~4.小辉从家走到公园,5分钟走了365米,小辉以同样的速度又从公园走到了学校,要走657米,请问他从公园到学校小辉用了多长时间5.一列火车3:30从西安出发,10:30到达兰州,火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西安到兰州多少千米八、还原问题1.甲、乙两桶油共重118千克,甲桶倒出了2千克油后与乙桶油同样重,请问原来的甲桶,乙桶各重多少千克2.小雨家养鸡和鸭一共54只,卖掉20只鸡后,鸡、鸭的只数一样多。
请问原来的鸡、鸭各多少只3.!4.停车场12辆卡车,客车是卡车的3倍,汽车开走7辆后就与客车同样多。
请问汽车多少辆4.李明家养了435只兔子,卖掉67只白兔后,白兔和黑兔的只数同样多,李明家原来养了多少只白兔九先加后除先乘后加1.三年级(1)班有男生27人,女生28人,把这些同学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多少人2.新华书店有漫画书342本,童话书308本,把这些书借给三年级的五个班级,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几本书3.庆祝元旦,同学们做了65朵红花和25朵黄花。
每5朵扎成一束,同学们一共做了多少束花4.某车间生产一批零件,平均每天生产372个,生产了6天后,还有150个没有生产。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5.工厂一共做了48个玩具熊,送给幼儿园15个,剩下的平均分给一年级3个班,每班可分得几个6.小华读一本92页的故事书,已经读了4天,还剩下16页,小华平均每天读多少页7. 用去30厘米剩下的剪成同样的5段1米剩下的彩带每段长多少厘米】填空题1.要使5□26<5314,□里面最大填( ),最小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