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殖列传》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专题练习(二十八)(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专题练习(二十八)(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二十八)发达的古代农业一、选择题:(共20题,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白明嘉靖以后,迎神赛会之风日趋兴盛,到清乾降年间达到鼎盛。

一些以丝绸为主的市镇,祭祀蚕花娘娘;一些镇、村祭祀“刘皇”(刘猛将),因为他能驱蝗虫,保丰收;还有一些崇奉能治病、出行保平安的神。

民间崇拜的功利化倾向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自然灾害影响了价值取向C.市民生活习俗发生重大变化D.自然经济下的理想与诉求2.从《齐民要术》的目录来看,养殖方面的顺序为牛、马、驴、骡、羊、猪;把种植业和畜牧业合起来看,二者的内容约成79.01:20.98之比。

这说明当时的北魏()A.非常重视畜牧业领域的开拓B.受到汉族生产方式的影响C.提升了牛马在生产中的地位D.种植业和畜牧业协调发展3.《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侯)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总体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4.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A.强调重农意识B.关心百姓疾苦C.申饬官员无能D.关注地方稳定5.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6.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

《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

古代汉语 习题

古代汉语 习题

思考与练习三一、以下是从《史记·苏秦列传》中依次摘出的句子。

请指出活用为动词的名词,说明活用的条件,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

译文:按照东赎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

译文:夏禹聚集的人数没有一百人,却统率了天下诸侯。

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臣”活用为动词,“臣人”意思是“使别人称臣”,“臣”为使动用法;“臣于人”意思是“对别人称臣”,“臣”用如一般动词。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洹水: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

通质:交换人质。

刳:剖开并挖空,此泛指宰杀。

“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盟”、“订立盟约”。

译文:让天下的将领和卿相在洹水边上会盟,互相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订立盟约。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

宾:通摈,排斥,弃绝。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合纵”。

译文:六国合纵相亲,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来危害山东各国了。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

犀首:本魏国武官名,此指魏人公孙衍,当时在秦作官。

龙贾:魏将。

雕阴:地名,在今陕西甘南县南。

“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兵”(方位名词“东”作状语)。

译文: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活捉魏国将领龙贾,攻取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方用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逆:接受。

“市”活用为动词,购买。

译文:拿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止境的贪求,这正为通常所说的买下怨恨结下祸根的意思。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从”同“纵”,南北为纵。

“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孤立”。

《汉书·货殖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汉书·货殖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汉书·货殖传》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至于皂隶者,其爵禄、奉养、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故上下序而民志定。

于是辨其土地、川泽、丘陵之宜,教民种树畜养;五谷六畜及至鱼鳖、鸟兽、材干、器械之资,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

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

然后四民因其土宜,各任智力,夙兴夜寐,以治其业,非有征发期会,而远近咸足。

故《易》曰“以财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此之谓也。

《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杂处。

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穑于田野,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

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不相入矣。

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

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而且敬,贵义而贱利。

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及周室衰,礼法堕。

桓、文之后,礼义大坏,国异政,家殊俗。

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

伪民背实而要名,奸夫犯害而求利,篡弑取国者为王公,圉夺成家者为雄桀,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一世之间,守道循理者不免于饥寒之患。

礼义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不得僭大僭:超越本分B.故上下序而民志定序:先后顺序C.甘其食而美其服美:认为……美D.工作亡用之器亡:通“无”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所以养生送终之具B.莫大乎圣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莫辞更坐弹一曲C.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D.非其所习,不相入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母、孙二人,更相为命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于是辨其土地、川泽、丘陵之宜B.子弟之学不劳而能C.是以欲寡而事节D.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一世之间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在先王的制度中,对君王及百姓的等级有严格的规定,任何人不能逾越。

高考语文语段补充题练习

高考语文语段补充题练习

1.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对于鲁迅的“被出走”,外界观点①。

支持者认为,鲁迅作品有其时代局限性,②。

何况,补充进来的文章,③。

怎么就少不了一个鲁迅?反对者则多会引用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过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可悲。

”客观而言,这两种说法都有其道理。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堪称巅峰。

不过,他的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比例,④。

因此,鲁迅“被出走”不是症结所在,关键在于⑤。

毕竟,这些被拿下的文章都是历经多年检验,而被证明是“最优秀、最经典”的。

如果“后来人”力有不逮,岂不是平添遗憾?1.(1)可谓针锋相对(2)如今已然过时了(3)也不乏名篇佳作(4)也确实多了些(5)“后来人”能否真正填补这一空白2. 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语意连贯,表达明确。

(4分)①。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濒危语言图谱可知,全世界大约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21世纪消亡,80%~90%则在未来的200年内灭绝。

②,但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十三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等。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③,而不在于④。

小的语言可以富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

比如中国如今有1000万满族人,但会说满语的人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满语将彻底死亡。

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2. ①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②虽然中国不在语言濒危图谱的热点地带(或:中国语言的濒危程度还没那么严重)③代际的传承④使用它的人数(或:语言的大小)3.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文言文《史记货殖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北京海淀2023学年高二上期末)

文言文《史记货殖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北京海淀2023学年高二上期末)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共12分)昔者越王句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

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①。

故岁在金,穰②;水,毁;木,饥;火,旱。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

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

夫粜,二十病农③,九十病末。

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

上④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积著⑤之理,务完物,无息币⑥。

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⑦。

论其有馀不足,则知贵贱。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

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

”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⑧,之陶为朱公。

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

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

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

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子赣⑨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

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由此观之,贤人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设为名高者⑩安归乎?归于富厚也。

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是故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取材于《史记货殖列传》)注释:①意思是,懂得战斗的人总是平时就做好准备,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才算懂得商品货物。

善于将时与用这二者相对照,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清楚。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专题二练习测试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专题二练习测试试卷

必修二专题一二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1.当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技术耕作的场景时,我们知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A.神话传说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汉朝时期D.唐朝时期2.“市”突破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在A.秦朝B. 六朝C. 唐朝D.宋朝3.“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指的是A.都江堰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4.与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特点相符的有①以个体小农为经营主体②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经营目的③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A.①② B.②③C.③D.①②③5.大大提高冶铁效率,反映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发明是A.水排 B.铁铧犁 C.筒车 D.耧车6.瓷器可分为青瓷、青白瓷和白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

”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A.青瓷、青白瓷B.青白瓷、白瓷C.白瓷、青瓷D.青瓷、白瓷7.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其实行的主要根源C.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殖民势力的入侵 D.禁止中外一切交流8.春秋战国时,我国农业动力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这指的是A.铁器的使用B.牛耕的出现 C.铁犁的使用 D.新型灌溉工具的出现9.中国获得“丝国”的美称,始于A.商朝 B.秦朝C.汉朝D.唐朝10.以下项目中不属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特点的是A.以家庭为基本的生产单位B.主要采用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耕作技术产生了多次革命性的进步11.右图是一种冶铁鼓风工具的示意图。

发明此一工具的是A.战国李冰 B.战国郑国C.东汉杜诗 D.东汉崔寔12.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手工业生产情况的是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C.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D.药圃茶园为产业,野糜林鹤是交游13.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2021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对应练习--第一、二单元达标检测

2021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对应练习--第一、二单元达标检测

第一、二单元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原创)七八千年前,中国的农业与农耕聚落有了很大发展。

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这不能说明( )A.农业生产力的提高B.人类出现定居生活C.农业发展有利于人口增长D.社会出现贫富分化2.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

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3.下图为汉代牛耕图画像砖。

此图说明当时( )A.中原地区人地矛盾缓和B.田庄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C.个体农户精耕细作的特点D.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的现象4.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天下户口,亡逃过半”。

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别籍异财者,论死”。

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的主要政务。

宋初这一政策( )A.旨在抑制工商业发展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C.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D.抑制了土地兼并5.新航路开辟后,从亚洲输入欧洲的香料比开通前“扩大了三十倍”,还有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在欧洲市场上流通,改变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地位。

这主要是因为物种交流(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B.削弱了土耳其的实力C.推动了工业革命爆发D.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6.(原创)2020年5月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西非地区代表处表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大约有2.39亿人面临粮食安全问题。

随着疫情暴发,这个数字可能会急剧增加。

据此可知( )A.疫情加剧粮食安全问题B.中国大量增加粮食进口C.各国重视食品安全问题D.中东国家面临饥饿威胁7.下表是中国古代冶金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

据此可知( )春秋时期发现人工冶炼的铁器秦朝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铜、铁兵器约4万件汉朝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冶铁以煤为主要燃料;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制作的兵器更加坚韧锋利A.铁器出现的时间不应早于东周时期B.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C.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D.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于社会生产8.据《考工记》记载,“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等手工业品在当时闻名于世。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说明文阅读练习题(有答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说明文阅读练习题(有答案)

2020—2021学年下期八年级语文下册说明文阅读练习题1. 阅读《〈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回答下列小题《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

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可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

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

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

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

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胀,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

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

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300多万千米的行星。

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

预计在之后的1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噬。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

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

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

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1)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第②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

山西省柳林县高三语文3月综合练习试卷

山西省柳林县高三语文3月综合练习试卷

山西省柳林县高三语文3月综合练习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1. (13分) (2019高二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等,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个专项附加扣除。

此次个税制度改革走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转换的关键一步,有助于解决分类征税方式下不同所得项目之间税负不平衡的问题;将大幅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实现从普惠制改革到定点减负的转变,财政部部长刘昆说,个税起征标准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

同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正式实施。

“《办法》是在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和充分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公开征求意见到《办法》公布后各方面的反映看,社会各界对《办法》的评价是积极的、正面的,普遍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力度之大,超出预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

”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说,财政部将会同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换,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使纳税人能够充分、便捷地享受到扣除政策。

(摘编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日报》)材料二:表一: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不同收入水平的减税情况(单位:元)(摘自《中国经济周刊》)表二: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扣除情况测算(摘自田志伟、田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注]扣除款:指按照《办法》规定从享有该专项扣除政策的纳税人的应税收入中减除的款项。

【高考特供】2019届高考历史中国通史专项练习:(5) 秦汉时期的经济

【高考特供】2019届高考历史中国通史专项练习:(5) 秦汉时期的经济

秦汉时期的经济一选择题1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文景时期商业发展状况时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这说明文景时期商业的发展( )A.强化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B.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瓦解了封建小农经济解析:根据材料“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可知,文景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出现日益松弛而非强化的迹象,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可知,商业的兴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有关政府财政收入的阐述,故C项错误;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奠基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B2东汉桓谭指出:“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贷,中家子弟为之保役,驱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

”材料说明( )A.官员普遍挪用公款放高利贷B.政府严格限制高利贷的利率C.高利贷影响小农经济的稳定性D.民众纷纷仿效官员放高利贷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贷”“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

”由此可分析出高利贷影响小农经济的稳定性,故C项正确。

A、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众纷纷仿效富商大贾,而不是官员,D项错误。

答案:C3东汉章帝建初元年诏令:“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无雇舍宿。

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

”这说明当时( )A.流民问题严重B.最高统治者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问题C.王朝采取措施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D.地方政府的勤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外流浪的人想返乡,进行农耕的,地方郡县要根据实数赈济粮食,而不是流民问题严重,排除A。

题干中没有提及关于土地兼并的问题,而且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排除B。

根据题干可知,汉章帝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支持“流人”回乡从事农业生产,该做法有利于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C项正确。

高考历史 回头系列练习四(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 回头系列练习四(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回头系列练习四必修二专题一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一、选择题:1.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2.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材料反映了: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C.司马迁的重商思想D.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3.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是“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

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代,赋敛不征而用足。

”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C.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4.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国内所有的矿产、冶炼、铸造等行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经营,商人不得参与。

汉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B.保证生产所需铁制工具的供应C.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X围D.保障武器生产以满足战争需要5.X蠡提出,“粜(卖出)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

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

故粜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

”“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这里所说的“治国之道”是指: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政府调控物价 D.自由放任6.东汉X寔《政论》中说:“农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人厚,故农夫辍来而雕镂,工女投杼而刺文,躬耕者少,末作者众。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使农业发展缓慢B.农业的主导地位正在丧失C.作者反对重农抑商政策D.当时社会出现追商逐利的民风7.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

论积贮疏

论积贮疏

补充阅读:《货殖列传序》
《老子》曰: “至治之极,至治:治理得极好的社会。
至,极。治,与“乱”相对,指政治清明。之:至,到,动词。极:
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
极点。 子的所谓“至治”,即指其理想的“小国寡民”之世,乌托邦式的 原始“乐园”,人们自给自足,“老死不相往来”,当然就不知货 殖为何事。 事业,工作。 輓,同“晚”。一说:“輓”,通“挽”,“輓近世”,挽回近世 的风俗。涂:涂塞,闭塞,使之不识不知。则几(jī)无行矣。则: 就。几:几乎,近乎。无行:不可行,行不通。 章旨: 批判老子“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指出其理想行不 通,从反面说明货殖之事的必要。
必用此为务,用:采用。为务:当做要务。务, 輓(wǎn)近世涂民耳目,近世:即近代。
太史公曰:夫(fú)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 述虞(yú)、夏以来,虞: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舜是其领袖。耳 目欲极声色之好,极:尽量享受之意,动词。声色:指歌舞和女色。好:美 好。口欲穷刍(chú)豢(huàn)之味,穷:这里是“遍尝”,“吃够”之意,
三归:台观名。相传管仲曾为自己修筑了游赏的台观。说明其财产超过
一般的大臣。位在陪臣,陪臣:指诸侯国的大夫。诸侯国的国君对天 子称臣,诸侯国的大夫对国君称臣,所以对天子自称陪臣。富于列国
之君。 于:比,介词。列国:犹言各国,此指当时的诸侯之国。 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是以:因此,连词。至:持续到。威: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轻重:指在各地贮积
货币来调节谷价贵贱的办法。九府:周代掌管钱币的官府,即大府、玉 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则桓(huán)公

文言文《史记·货殖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史记·货殖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

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

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

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

”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

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①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

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白圭,周人也。

当魏文侯时,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

故日:“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白圭其有所试矣,能试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史记·货殖②列传》,有删改)[注]①废著:犹“废举”“废居”,买贱卖贵。

②货殖:指商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B.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C.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D.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糟糠,原指酒糟谷皮等粗劣食物。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题之春秋战国的经济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题之春秋战国的经济

北新巴蜀中学高2021 届历史一轮复习之春秋战国的经济练习题一、单选题(共15题,每小题5分,总计75分)1.(2020·山东日照一模·1)“树大分杈,子大分家。

”分家主要是分财产。

在中国古代社会,分家一般都是由舅舅主持。

这一习俗A.确保了个体农业经济的稳定B.意在表明和保证公平公正性C.体现母族亲属关系的重要性 D.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解析】根据材料“在中国古代社会,分家一般都是由舅舅主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古代的宗法观念中,舅舅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外姓人,分家由舅舅主持为的是保证兄弟之间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能够体现公平和公正,故选B项;“树大分权,子大分家”确保了个体农业经济的稳定,与“分家一般都是由舅舅主持”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母族亲属关系与父族亲属关系的比较,未体现母族亲属关系的重要性,排除C项;公平分家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与谁主持分家无关,排除D项。

【答案】B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解析】由材料“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建立了集权统治,推动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故选D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公田制度是受到破坏而非完善,排除A项;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排除B项;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排除C项。

【答案】D3.(2020·北京东城区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下列选项体现了该论断的是A.世卿世禄制的确立提高了贵族地位 B.战争导致了社会经济严重倒退C.铁器牛耕使用推动了土地制度变革 D.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土地制度变革,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推动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故选C项;世卿世禄制巩固了奴隶制度,不能促进社会转型,排除A项;材料强调社会转型,战争导致经济倒退不能体现社会转型,排除B项;西汉时期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排除D项。

《史记·货殖列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史记·货殖列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一13题。

请略道当世千里之中,贤人所以富者,今后世得以观择焉。

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

秦破赵,迁卓氏。

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

诸迁虏少有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

唯卓氏曰:“此地狭薄。

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

民工于市,易贾。

”乃求远迁。

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

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

宛孔氏之先,粱人也,用铁冶为业。

秦伐魏。

迁孔氏南阳。

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然其赢得过当愈于纤啬家致富数千金,故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

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

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

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

齐俗贱奴虏,而刀间独爱贵之。

桀黠奴,人之所患也。

唯刀间收取,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或连率骑,交守相,然愈益任之。

终得其力,起富数千万。

故曰“宁爵毋刀”,言其能使豪奴自饶而尽其力。

周人既纤,而师史尤甚,转毂以百数,贾郡国,无所不至。

洛阳街居在齐秦楚赵之中,贫人学事富家,相矜以久贾,数过邑不入门。

设任此等,故师史能致七千万。

宣曲任氏之先,为督道仓吏。

秦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任氏独窖仓粟。

楚汉相距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任氏以此起富。

富人争奢侈,而任氏折节为俭,力田畜。

田畜人争取贱贾,任氏独取贵善,富者数世。

然任公家约,非田畜所出弗衣食,公事不毕则身不得饮酒食肉。

以此为闾里率,故富而主上重之。

(节选自《史记·货殖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然其赢得过当/愈于纤啬/B.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然其赢得过当/愈于纤啬/C.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然其赢得过当/愈于纤啬/D.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然其赢得过当/愈于纤啬/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辇”指古代用人拉或推的车,文中即此义。

文言文《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9分)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

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

”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之陶,为朱公。

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

乃治产积居。

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故善治生①者,能择人而任时。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②。

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

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

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②白圭,周人也。

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③,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

能萍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驾鸟之发。

故曰:" 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圧以决斷,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白圭其有所试矣,能试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③乌氏保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缙④物,间献遗戎王。

戎王什倍其偿, 与之畜,畜至用谷⑤量马牛。

秦始皇帝令保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

而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⑥,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皆⑦。

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

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

夫保,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注释]①治生:经营致富②疏邑弟:远房兄弟③时变: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数的变化④增:丝织品⑤谷:山谷⑥丹穴:朱砂矿⑦管:估量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乃乘扁舟浮于江湖()(2)间献遗戎王()【考纲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分值占比】2-4【易错点】识记有误【创新点/变化点】无【解题思路】记诵规定范禺内的文言实词含义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项。

(2分)(1)子孙修业而息之()A.继承B.研究C.整治D.修建(2)能薄饮食,忍嗜欲()A.减少B.轻视C.迫近D.清淡【考纲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分值占比】2分、【易错点】没有结合语境意:【创新点/变化点】无【解题思路】掌握文言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要能分辨出一词多义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7.给第①段划线句用“/”断句。

《货殖列传序》阅读题及答案

《货殖列传序》阅读题及答案

《《货殖列传序》阅读题及答案.doc》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yuedudaan/1454923.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史记的题目及答案

史记的题目及答案

史记的题目及答案【篇一:史记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t>一、单项选择题(共38小题,每题1分,共38分)1.被司马迁称为“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的人物是:①韩信②李陵③李广④霍去病2.认为李广“数奇”的汉皇是:①汉文帝②汉景帝③汉武帝④汉宣帝3.“于汉最为名将而卒无功”的将军是:①韩信②张骞③李广④霍去病4.为刘邦提出还定三秦、逐鹿中原战略决策的人物是:①韩信②张良③萧何④陈平5.“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 的汉初功臣是:①英布②萧何③彭越④韩信6.韩信被杀之后,刘邦下一个要消灭的目标是:①英布②萧何③彭越④张良7.与刘邦有孩提之谊而最终亡入匈奴的异姓王是:①英布②卢绾③彭越④樊哙8.在“十二月晦”这一天被“弃市渭城”的人物是:①英布②韩信③灌夫④窦婴9.早年“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的人物是:①韩信②项羽③荆轲④春申君10.暗杀春申君的“弱人”是:①朱英②李园③庄贾④田蚡11.缇萦救父的故事出自于①《伯夷列传》②《游侠列传》③《扁鹊仓公列传》④《儒林列传》12.发誓要做人中“仓鼠”的人物是:①韩信②韩非③李斯④张汤13.临死前慨叹“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的人物是:①韩信②李斯③李广④张汤14.说出“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句话的人物是:①冯谖②春申君③窦婴④灌夫15.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人物是:①齐桓公②管仲③韩信④范雎16.说出“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这句话的人物是:①鲁仲连②荆轲③孔子④孟子17.《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是:①《伯夷列传》②《管晏列传》③《孟子荀卿列传》④《李将军列传》18.“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出自于:①《平准书》②《李斯列传》③《货殖列传》④《魏其武安侯列传》19.“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这句话是下列孔子哪位人物学生所言:①颜回②子路③子贡④子夏20.年方三十二岁而死的历史人物是:①项羽②管仲③屈原④贾谊21.“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的战国公子是;①春申君②平原君③信陵君④孟尝君22.“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的历史人物是:①苏秦②张仪③伍子胥④楚怀王23.被吴王夫差赐剑而死的历史人物是:①文种②张仪③伍子胥④西施24.被秦王赐剑自裁的历史人物是:①白起②蒙恬③李斯④韩非25.临死前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的汉初功臣是:①韩信②彭越③英布④陈平26.临终前慨叹“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历史人物是:①伯夷②孔子③孟子④屈原27.临死前哀叹“我固当死。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班固《汉书 货殖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班固《汉书 货殖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太史公曰:虞夏以来,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民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所验邪?农工商虞,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昔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然后上下序而民志定。

于是教民种树畜养,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

《管子》云:“古之四民不杂处。

”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稻于田野,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

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且敬,贵义而贱利。

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及周室衰礼法堕其流至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

至桓文后,礼义大坏,上下相冒,嗜欲不制,借差亡极。

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上争王者之利,下佃齐民之业,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节选自班固《汉书·货殖传》)10、材料二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须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及周A室衰B礼法C堕D其流E至乎F士庶人G莫不离H制而弃本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穷,意为穷尽、尽享,与前文“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中的“极”意思相同。

司马迁《货殖列传》的阅读附答案及译文解析

司马迁《货殖列传》的阅读附答案及译文解析

司马迁《货殖列传》的阅读附答案及译文解析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来往。

”必用此为务,挽①晚世涂民线人,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之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线人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②,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③,终不能化。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梓、姜、桂、金、锡、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常常山出棋置。

此其大较也。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④,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昼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⑤,虞不出则财匮少。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

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⑥,人民寡,因而太公劝其女功,极技能,通鱼盐,则人物归之。

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

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故正人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

夷狄益甚。

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此非空言也。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注】①挽,同“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殖列传》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必用此为务,挽①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②,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③,终不能化。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梓、姜、桂、金、锡、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

此其大较也。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④,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⑤,虞不出则财匮少。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

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⑥,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

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

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

夷狄益甚。

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此非空言也。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注】①挽,同“晚”。

②刍豢:指牲畜的肉。

③眇:同“妙”。

④虞:掌管山林川泽出产的官,此指开发山林川泽的人。

⑤三宝:食、事、财。

绝:不流通。

⑥潟卤:盐碱地,不适宜耕种。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已:通“矣”,了
B.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道:通“导”,引导
C.故待农而食之待:等待
D.各劝其业,乐其事劝:勉励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莫之夺予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农不出则乏其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则桓公以霸谨拜表以闻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的“小国寡民”理念在近世行不通,是因为人们都追求舒适享乐,对人们的欲望,统治者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

B.各地物产丰富,农、虞、工、商顺应自然规律各行其事,但只有政府主动、大力协调各种经济门类,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C.姜太公在经济基础薄弱之时,管仲在齐国中衰时,都实行了发展经济的政策。

由于富强,齐国还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D.天下之人上至天子诸侯下到平民百姓,都求财谋利,担忧贫穷。

只有生活富裕了,君子才喜欢行仁义之事,普通百姓才懂得礼仪。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

答:
(2)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

答:
8.C ( 待:依靠)
9.C (其均为代词,那。

A连词,表修饰/表因果 B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动词,到。

D 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


10.B(原文第三段强调社会经济的自动调节,人民自发地发展生产实现安居乐业。

)11.(1)致使习俗浸染民心久了,即使用妙论挨家挨户去劝导,终究不能改变。

(渐、虽、户各1分,大意2分)
(2)这四种,是老百姓吃饭穿衣的本源。

本源充实,就会衣食丰富;本源不足,就会衣食匮乏。

(原、饶、鲜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老子》一书中说:“最清平的政治达到顶峰,(应该是)邻近国家的居民可以互相望见,鸡犬的声音也能互相听到,百姓们各自品尝着甘甜的食品,穿戴着美丽的服装,习惯于安宁的风俗,从事于快乐的职业,直至老死之时也不相互往来。

”如果一定要按照这种方式去生活,那么,对于近世来说,无疑等于堵塞了人民的耳目,(实际上)则是行不通的。

太史公认为:说到神农氏以前的情况,我不知道。

至于象《诗经》与《书经》上所描述的虞舜以及夏朝以来的情况,则是人们总是要使自己的耳目尽情地得到音乐和女色的享受,使口中尽多地品尝牲畜肉类的美味,身躯尽量安处于舒适而快乐的环境,而精神上还要炫耀自己的权势与才能的荣耀,使这种风俗浸染百姓的思想已经很悠久了,即使用(老子那样)微妙的言辞逐家逐户地去劝说他们,终究也不能使他们的精神淳化。

所以,(掌权者对于人民),最高明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诱导他们,再其次是教育他们,又其次是(用典章制度来)束缚他们,最愚蠢的办法是与百姓争利。

太行山以西饶有木材、竹子和玉石,太行山以东多出鱼、盐、漆、丝和音乐、女色,江南盛产楠木、梓木、生姜、木犀、金、锡、铅矿石、丹砂、犀牛角、玳瑁、珠玑、兽角、皮革,龙门山、碣石山以北广产马、牛、羊、毛毡、毛皮和兽筋、兽角,铜、铁则往往在千里山峦中布满,如同摆满棋子的棋盘一般。

这还仅仅是物产分布的大概情况。

这些物品都是中原人民所喜爱的,是百姓们衣着饮食与养生送死所必备的东西。

所以,人们依赖农民耕种来供给他们食物,虞人开出木材来(供给他们使用),工匠做成器皿来(供他们的所需),商人输通这些财物(供他们选购)。

这难道还需要政令教导、征发人民如期集会来完成吗?人们各自以自己的才能来行事,竭尽自己的力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因此,物价低廉,他们就寻求买货的门路,物价昂贵,他们就寻求销售的途径,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
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而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赶来,物产不须征求而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

这难道不是合乎规律的而自然就是如此的证明吗?
《周书》上说:“农民不生产出来粮食,食物就要匮乏,工匠不生产出器物,劳动与生活就要陷于困厄,商人不进行流通,那么粮食、器物、财富就要断绝,虞人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缺少。

”反过来,资源缺少,山泽也就不能重新得到开发。

这四种行业,是人民衣着食物的源泉。

源泉广阔,就会富饶起来;源泉窄小,就会贫穷下去。

它们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族富有。

贫富的形成,没有入能给予他们,也没有人能剥夺他们,只是聪明的人能使财富有余,愚蠢的人只能使财物不足。

所以姜太公吕望被封在营丘,那里的土地本来是盐碱地,人口稀少,于是姜太公就鼓励女子纺绩,极力提倡工艺技巧,把鱼、盐运到别处去销售。

这样,其他地方的人民归附于他,货物也源源不断地运来了,象钱串一般,络绎不绝,又如车辐一般,向这里集中。

所以,齐国生产的帽子、带子,衣服、鞋子畅销天下,从海滨到泰山之间的诸侯都整好衣袖来齐国朝拜。

此后,齐国中经衰落,管仲又修治姜太公的事业,设立调整物价的九个官府,而齐桓公因此能够称霸天下,多次以霸主的雄姿盟会诸侯,匡正了整个天下的政治,而管仲自己也修筑了三归台,他的地位在陪臣之列,财富却胜于列国的君王。

从此,齐国又富强起来,一直持续到齐威王、齐宣王时期。

所以说:“仓库充实了,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富了,百姓才知道荣耀与耻辱。

”礼仪产生于富有而废弃于贫穷。

所以,君子富有了,喜欢行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把力量用在适当的地方。

潭渊深了,里面就会有鱼,山林深了,野兽就会到那里去,人民富了,仁义也就归附于他们了。

富有者得势,越加显赫;失势了,客人也就没有去处,因此也就心情不快。

谚语说:“千金之家的子弟就不会因犯法而死于市井。

”这并不是空话。

所以说:“天下之人,熙熙壤壤;为利而来,为利而往。

”即使有千乘兵车的天子,有万家封地的诸侯,有百室封邑的大夫,尚且担心贫穷,何况编在户口册子上的普通百姓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