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陕西历史高考大纲
2014年新课标高考历史考纲解读
2014年新课标高考历史学科
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2012、2013和2014年的考纲及其考试说明的对比,历史学科考纲在考试性质、考试范围和考试内容方面没有任何变化。
考试说明方面的唯一变化为考核目标与要求的例10发生了变化,2012年和2013年的例10为2008年宁夏文综卷的40题,此题的特点为小切口、大跨度、深分析。
2014年的考试说明例10变为2013年文综Ⅰ卷41题。
2013年文综Ⅰ卷41题是两幅历史地图:东汉十四州和唐代开元十五州的示意图。
要求考生比较图一和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这种变化说明:
第一,试题难度的降低。
2008年的40题是比较典型的学者题型,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2013年的地图题降低了考试的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
第二,试题的开放性增强。
通过阅读地图获取历史信息,信息量很大,试题的答案不唯一。
2008年的40题试题开放性差,答案唯一。
第三,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从文字转变为历史地图。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地图的复习。
2014各省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汇总
地区
大纲及考试说明
查看详情
福建
2014年福建高考大纲及说明公布
点击查看
辽宁
辽宁2014年高考大纲变化及备考建议
点击查看
北京
2014北京高考大纲出炉
点击查看
山东
山东2014年高考大纲说明及备考辅导
点击查看
江西
2014年江西高考考试说明
点击查看
海南
2014年海南各科目高考考试大纲
2014年各省市高考大纲已经陆续发布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方便广大2014年高考生进行备考和重点复习特为您搜集整理了2014年全国高考大纲及说明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4各省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汇总
2014年各省市高考大纲已经陆续发布,高考频道为方便广大2014年高考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高考顺利,荣登金榜!
点击查看
贵州
贵州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及说明
点击查看
新疆
2014年新疆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
点击查看
西藏
2014年西藏高考各科目大纲及考试说明
点击查看
陕西
陕西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及说明发布
点击查看
青海
2014年青海高考考试大纲及说明
点击查看
山西
山西2014年高考各科目考试大纲及说明
点击查看
宁夏
宁夏2014年高考大纲及说明公布
点击查看
吉林
吉林2014年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
点击查看
黑龙江
2014年黑龙江高考考试说明汇总
点击查看
内蒙古
2014年内蒙古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
点击查看
河南
河南2014年各科目高考考试说明
2014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及授课计划概述
2014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及授课计划概述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结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概要,复习计划及授课方案。
一,试卷结构:总计100分。
其中,选择题约12题,每题约4分,共计48分,必做材料题两道共37分:第40题25分,第41题为开放性试题总分12分;选做题做题共四道,分值均为15分,考生选择任意一题作答即可。
二,考核目标及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A,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B,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C,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A,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B,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C,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述事物:A,观叙述历史事物。
B,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
C,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解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A,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B,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C,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三,考试内容概要:必考范围:古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经济,传统文化及主流思想演变,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艺术),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人文精神起源。
)近代:近代世界(人文精神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代议制确立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技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经济结构与资本主义发展,思想解放)。
现代:现代世界(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资本主义新变化及罗斯福新政,二战后政治格局,二战后全球化,现代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
现代中国(新中国政治建设与统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中国外交,近代社会变迁,20世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中国科学技术与文教事业)选考范围:1,历史上重大改革;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3,20世纪战争与和平;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四,复习计划。
对于考试的侧重点来说,中国史的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经济上的变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近代中国需要注意的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近代化;现代中国需要注意的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外交,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成果。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大纲卷,详解)
2014·大纲卷(课标历史)12.H2[2014·全国大纲卷]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
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12.D[解析] 本题以汉朝商人服饰与乘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表明西汉初期商人在舆服方面受到政府严格限制,随着历史发展,这种限制开始被突破,说明了西汉商业有了一定发展,原有规制受到商业的挑战,故答案为D项。
A项本身错误,整个封建社会没有改变这一政策;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C项本身错误。
13.Q1[2014·全国大纲卷] 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
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A.陈子昂B.岑参C.王维D.李白13.C[解析] 本题以诗歌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陶渊明的诗歌清新自然,描写田园自然风光,这一特点为王维所继承,故答案为C项。
陈子昂的诗歌,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岑参是边塞诗人;李白的诗风飘逸如仙。
14.A2[2014·全国大纲卷]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14.B[解析] 本题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为切入点,考查内阁与宰相的共同之处,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内阁是辅助皇权的秘书班子,不能够独立处理政务,排除A项;内阁也没有官吏任免权和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的权力,排除C、D两项。
故选B项。
15.H1[2014·全国大纲卷]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2014届高考历史考纲知识点复习课件30
2.区别 (1)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 化的趋势。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是 最终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而经济全球化则是经 济区域化的最终结果和必然归宿。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二者将 同时存在,并行发展。
(山东省沂源县 2012 届高三期中,19)有学者指出,“资本 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 16 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 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 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 上是强调( )
①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
经 济 向
增多。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
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③二战以来,交通运 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
全 历 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 球 程 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 化
Hale Waihona Puke 4.(广东省惠州市 2012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23)为加强与国际社 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合作,中国先后加入下图所示的国际组织 是( )
A.①②③④ C.①② 答案:B
B.①②③ D.①
5.(安徽省黄山市 2012 届高三七校联考,24)中国证券报 2010 年 5 月 8 日报道:为救助陷入债务危机困境的希腊,欧元区国家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携手提供为期三年总计 1100 亿欧元的救 助,其中欧元区出资 800 亿欧元,IMF 提供 300 亿欧元。这说明了 ( )
► 思维启迪 5:你如何评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①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和世界而言是“双赢”乃至“多 赢”,促进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②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强大的综合国力。③会对本国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需要中国 企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2014高考历史备考——考试大纲(专有名字解读)
只为一人,终其一生。
天涯海角,愿为君安
2014高考历史备考——考试大纲(专有名字解读)
古代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特点)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
王位世袭制
含义: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是王位世袭制的主要特点。
礼乐制度
含义:礼乐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相传为周公所创建。
它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一起,构成整个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化、艺术和思想影响巨大。
内外服制度(商朝)
含义: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特点:商王控制着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但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分封制(始于周武王,破坏于西周后期,崩溃于春秋战国)(分土建邦)
内容:(目的)拱卫王室,巩固西周统治
对象子弟、功臣、先代贵族
权利世袭统治权
义务朝贡、军赋、力役
作用:稳定当时政治秩序
巩固统治
扩大疆域
诸侯之间出现兼并现象,周天子的权威逐渐被削弱
宗法制
内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作用: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有利于凝聚宗族关系
在此后的长时间里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时至今日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
2014年高考历史(大纲版)考纲条目细化
特点
四大巨著的作者、内容、评价
明清思想特点、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评价
原因、代表作、特点
类书、丛书的概念、代表作、评价
背景、代表人物、影响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大纲条目
细化要求
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秦汉文化的特点、成因和“中国文化圈”
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造纸(注意6个世界之最)
哲学:董仲舒、王充
宗教:佛教传入、明帝求佛法与白马寺
史学:《史记》与《汉书》的特点、内容
文学:赋与乐府及其特点、代表作
雕塑:秦陵兵马俑
绘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汉代画像石、画像砖
3.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概念、目的、后果
经济继续发展的原因
一条鞭法:时间、人物、目的、内容、特点、评价
摊丁入亩:前提、内容特点、评价
发展的表现、特点、引种高产作物的意义
进步表现(特别注意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
主要表现(特别注意江浙地区小城镇的涌现)
兴起时间、标志、条件、发展状况及其原因
闭关政策的原因、内容及其影响
发展表现
蒙古:蒙古族的发展演变、与明朝的关系、与清朝的关系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
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5)先秦时期的文化
老子和孔子
百家争鸣
文学和艺术
天文和物理
扁鹊
建立者、时间、都城、统治中心、灭亡原因
建立、迁都、灭亡原因
武王伐纣:主要战役、胜利原因
2014年历史考纲及知识点总结
2014年历史考纲及知识点总结Array一.考试具体内容及要求(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的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二)至第(七)的主题名称及其包含的朝代名称,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中国近代史部分第(一)至第(五)、中国现代史部分第(一)至第(三)主题的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世界近代史部分第(一)至第(七)、世界现代史部分第(一)至第(七)主题的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以下内容及基本要求:各单元主题及相关内容考试标准要求:(1)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至第七单元的单元主题及朝代(包括朝代建立时间和建立者) (2)中国近代史第(一)至第(五)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3)中国现代史第(一)至第(三)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4)世界近代史第(一)至第(七)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5)世界现代史第(一)至第(七)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一:中国古代史:1.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夏朝:禹前2070年; 商:汤前1600年; 西周:周武王前1046年东周:周平王前770年(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2.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秦两汉)秦朝:秦始皇前221年; 西汉:刘邦前202年; 东汉:25年刘秀3.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魏 220年曹丕; 蜀 221年刘备; 吴 222年孙权两晋:西晋 266年建立,280年统一,司马炎; 东晋 317年司马睿南北朝:南朝(宋) 420年刘裕; 北朝(北魏) 4世纪后期建立,439年统一,北魏孝文帝4.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隋朝: 581年建立,589年统一,杨坚唐朝: 618年李渊5.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辽:10世纪初阿保机西夏:11世纪前期元昊金:12世纪初阿骨打) 北宋:960年赵匡胤; 南宋:1127年赵构; 元朝:1271年忽必烈6.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明:1368年朱元璋 ; 清:1636年皇太极 1644年迁都北京对全国进行统治二:中国近代史:1.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左宗棠收复新疆,1878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2014届高考历史考纲知识点复习课件32
想
家
③对君主政治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进行了深刻
的揭露,提出“众治”的主张。(人民版) 影 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
响 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 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② 三 大 王
主 认识论: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
► 思维启迪2:明朝中期儒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表现有哪 些?代表人物是哪位思想家? 答案:表现:①心即理,“心外无物”,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 物的本源,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是 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 “仁”的思想。②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 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由程 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主观唯心主义。 代表人物:王阳明。
3.(浙江省台州市 2012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19)朱熹同王阳明的 主张相同之处有( ①主张理在气先 私欲,维护统治秩序 A.①②③ C.②③④ 答案:B ) ②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④心外无理 B.②③ D.①③④ ③要求克服
4.(山西省大同市 2012 届高三 10 月调研,4)古代有一个佛偈故 事: 庙前佛幡随风而动, 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 “风吹幡动! ” 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 ”下面的思想 与甲徒相近的是( )
张 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③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
夫
之
进
步 思
证法思想。
影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 响 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想
家 评价
①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
2014年陕西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三二一
2014年陕西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三二一新课程实施以来,陕西省高考文综科目使用的是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新课标卷。
国家考试中心的命题者往往是由高校和研究部门的学科专家组成,“不论是学术水平还是命题经验,都代表了国家最高水平”。
(韩建峰、袁兆桐《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卷与分省卷》)而且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全国新课标卷历史学科的命题模式基本成熟。
与近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历史试题相对比,2014年陕西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呈现出“三个继续两个稳定一个下降”的显著特点。
“两个稳定”是指试卷结构和考查的知识要点基本稳定。
首先,来看试卷结构的基本稳定。
2014年文综历史试题依旧由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
必考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23~35题是历史选择题,皆为四选一的单选题,每题4分,共计48分,以文字型最佳选择题为主。
往年会有一道或两道图表题,偶尔也会出现排列组合题,今年是清一色的文字型最佳选择题。
我们不清楚明年会不会出现图表题和排列组合题,但文字型最佳选择题绝对是选择题的主打。
从2011年开始,必考非选择题由一道分成两道。
40题以古今中外大跨度综合为主,或者纵向发展联系,或者横向比较,分值25分。
今年40题以17世纪宋应星和牛顿科技成果为切入点,通过对比17世纪中西(英)科技成果的特点、不同命运,继而探究造成诸多不同的社会原因,是非常典型的中外历史横向比较的试题;41题通常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不唯一,分值12分。
选考题,考生四选一,通常选取与教材没有较多关联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设计新问题,分值15分。
其次,再看知识点的基本稳定。
新高考强调“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考查,基本淡化了知识考查,不照顾知识覆盖率,不考虑各模块间的均衡。
从通史角度看,中国史所占比重高于世界史。
2014年但就知识考点来讲,没有偏、难、怪、冷,多围绕重点主干知识命题。
在袁兆桐张炳伟韩建峰合写的《命题传承与数据分析》一文中有这样的统计,“纳入新高考范围的知识点有600多个,而五年(2007—2011年)来的全国卷涉及的考点仅占其中的30%,且一些考点是反复考”。
2014年高考大纲解读(新课标卷):历史
2014年高考大纲解读(新课标卷):历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新鲜出炉。
我省今年仍然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题,由此新大纲将是我省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依据。
此次出炉的新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是否有变化?兰州一中、西北师大附中、兰大附中的高三老师对大纲进行解读为考生支招。
据介绍,今年《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变化较小,高考命题将保持稳定。
历史:树立“三新”突破思维定势兰大附中高级教师吕磊【大纲解析】2014年历史学科大纲几乎与2013年的一样,说明2014年高考历史学科命题将继续保持稳定。
特点为:1.以教材为知识背景的试题多,直接依据教材表述的试题少。
或难或易的试题多,难度适中的试题少。
2.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仍将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
3.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能力,更具人文色彩。
4.将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时代主题,强调历史学科“学以致用”“资政教化”“以史为鉴”的社会功能。
5.将更具有开放性,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品质的考查。
6.将进一步体现学术性。
新的史学研究范式和史学新成果会被大量引进高考命题。
同时会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或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历史小论文,体现出较强的学术性。
7.选做题45、48题考查仍将远离教材,46、47题还将与教材紧密结合。
【备考建议】1.树立“三新”,即关注新理念、新史观、新成果。
既需要了解传统的阶级分析等观念,更需要了解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新观念。
2.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即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研究;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
3.突破思维的定势。
这主要是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要求学生突破因教材的稳定性而形成的某些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
4.多研究新课标省份的高考典型题,从中了解命题的思路、方法、规律与趋势。
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提纲
[键入文字]
2014 年高考历史复习提纲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内容:西周时,武王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作用: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但是到西周后期,由于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落,分封受到破坏,导致出现春秋战国分裂混战的局面。
(2)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大宗)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小宗)进行分封。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秦清****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 年221 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从秦到清以来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
中央地方
秦(1)皇帝制度(皇帝、虎符)
(2)中央机构(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废分封,设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任
1。
2014届高考历史考纲知识点复习课件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
考纲要求
考纲解读 概述五四运动和 中国共产党成立 的史实,认识其 对中国社会变革 的影响
考查角度 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起 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旧 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又开 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 河,很多试题从这一角度着 手
五四运 动和中 国共产 党成立
新民 主 主义 革命
国际
一战期间,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 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妄图使中 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
背 景 国内
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阶级基础: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 阶级队伍壮大和工人运动发展。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十月革命后,先 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军事 战略反 斗争 攻和 决战
月至1949 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 年1月 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 灭。
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 北平 谈判 军事 斗争 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 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 和谈破裂。 胜利 国民 政府 覆灭 1949年4月 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 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 军横渡长江,23日占领南 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 府覆灭。
1922 年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 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 共和国。(人民版) 这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人民版)
► 思维启迪2: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 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答案:①中国革命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②中国 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③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④中国革命走上了新道路,由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2014届高考历史考纲知识点复习课件24
发展
1994 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到 2006 年 6 月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 1.23 亿。 ①互联网使信息、知识更迅、便利地传递 和共享,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 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②不仅改变 着传统社会生活,还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 们的价值观以及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 观点和方法。(岳麓版)
一、近代中国交通与通讯发生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方面:(1)近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变化显著。“南方舟楫, 北方马车”,是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由人工、马匹传递建立起来 的驿站网络,是中国传统的通讯方式。在近代,西方发明了轮船、 火车、汽车、电报、电话,并先后传入中国,从而使中国的交通、 通讯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2)传统的交通、通讯方式,无论是在空 间、还是在时间上都严重阻碍了人与人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国 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这也是造成中国近代铁路、水运、航空、邮 政、电讯等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彼此距离缩短,极大促进了区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2.影视事业的发展。它的影响有:电影和电视作为传播媒介能 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它奇妙的教化 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3.“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它的影响有:(1)它集其他三种媒 介的优势于一体,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可以是多种传播符号的组合, 文字、图像、声音兼备,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资料、浏览报刊、看电影、看电 视、听音乐,其他媒介能办到的事,互联网都能办到,而且价格低 廉。(2)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 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使信息的即时反馈得以实现。 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3)通过互联网,人 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014届高考历史考纲知识点复习课件28
► 思维启迪 1: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如何评 价这一改革? 答案:原因: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改革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评价:破除了对斯大林的迷信,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揭开了苏 联改革的序幕;但没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改革以失败告终。
► 思维启迪 2: 二战后苏联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各是什 么?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三次改革 和苏联解体之间的联系如何? 答案: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 要侧重于重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方式代替原来的 行政命令。 共同原因: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没有真正突破这一模 式,只是对这一模式进行小修小补。
2.赫鲁晓夫的改革从总体上说,只在斯大林模式范围内,对其 经济模式的明显不适应部分进行改革。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 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叛逆者;是斯大林模式的修补者,而不是抛 弃斯大林模式的革新者。从具体措施上看,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 成绩比工业方面大,但工业方面提出的设想却比农业方面的措施更 为深刻地触及斯大林模式。他推行的经济改革,是“二战”后苏联 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改革,也是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斯大林模式发
联系: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 缚,导致这一体制的弊端和政策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成为苏联解 体的历史原因;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最终 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有何成效?其历史地位怎样? 1.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农业方面,苏联农 业长期以来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停滞不前的状况有所改 变,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连续获得丰收,农业产量有所增加; 第二,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第三,农机化水平大大提高。
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
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是针对中国高中学生在2014年参加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简称高考)的指导性文件。
它详细规定了各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和评分标准,为考生提供了明确的复习方向和目标。
# 语文考试范围: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知识运用、写作等。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结构:-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 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阅读。
- 语言知识运用:包括词语运用、句式运用、语病辨析等。
- 写作:包括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
评分标准:根据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综合评分。
# 数学考试范围: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涵盖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函数等基础知识。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结构:- 选择题:测试基本概念和计算能力。
- 填空题:测试基本运算和推理能力。
- 解答题:测试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标准:根据考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分。
# 英语考试范围:包括听力、阅读、写作和语言知识。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和听力测试。
试卷结构:- 听力:包括短对话、长对话和独白。
- 阅读:包括快速阅读、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
- 写作:包括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
- 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和语法。
评分标准:根据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分。
# 物理考试范围: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结构:- 选择题:测试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 填空题:测试基本计算和物理概念理解。
- 解答题:测试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标准:根据考生的物理概念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分。
# 化学考试范围: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化学实验。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结构:- 选择题:测试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2014年新课标高考.考纲及考试说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 的尸体”的原因。(08年宁夏卷) 【说明】本题的材料一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 洲状况的信息,在自然灾害面前欧洲变得脏乱、寒冷、饥饿,人们 生活艰辛,本来繁华的地区现在寥无人迹。材料虽然没有明确写出 战争的破坏,但战争的因素却无处不在。因此需要考生理解材料, 不仅仅从字面上,还要从字里行间最大程度地提取信息。 (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1947 年冬季的恶劣气候使民众生活进一步恶化,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
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概念等,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 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
2.历史学科基本能力是什么?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基础)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提升)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 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吴伟: 2012年卷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例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 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 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 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说明】本题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切入点,考查西周王朝在中国 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要求考生正确理解西周分封制与秦汉中央集 权制度的本质差异,理解西周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题目 重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强调人文意识的培养, 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学科综合能力和较高的学科素养。
保持对细节信息的敏感: 接受援助的国家; 每个援助国家的援助数额 与接受援助国家相关的信息 (没有接受援助的国家地区 ) 注意时间、地点、事件及联 系相关时代背景特征 完整地观察阅读材料
2014届高考历史考纲知识点复习课件35
到其他国家(德意志的康德)
①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
主要 有人自己的“理性”。②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 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 学、自由和平等。 核心
成 就
16世纪,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英 高 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等)代表了欧洲文艺 潮 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的文学发 展有着极其深远意义。(岳麓版)
背景
①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②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四
分五裂的德意志进行了残酷的压榨。
①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 教改革的序幕。②扩展并出现其他新教派别:加尔文
背 文 景 艺 复 兴
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文化 还有机会得到拜占廷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基础 典籍。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运 实 动,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 质 动。(人民版)
核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 心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 内容;将启蒙思想放在人 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 文主义思想发展的整个历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程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
历史知识的能力
考点一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十四五世纪时,意大利出现了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著 经济 名的工商业城市。这些城市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 基础 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 芽。 阶级 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基础
(整理)陕西历史高考大纲
201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II.考试内容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
必考内容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2.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2014高考历史复习提纲: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原因
2014阅读测试汇总(含答案)
2014语文限时训练汇总
2014语文古文汇总
2014成语测试汇总
2014语文名句默写汇总
2014诗歌鉴赏解题方法汇总
高考频道为搜集整理
2014数学试题库汇总
2014数学一模试题汇总
2014数学必修知识网络汇总
2014数学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2014调研数学课时作业汇总
书法艺术开始时间及不同时期的特点代表人物作品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问题四
2014高考历史复习提纲: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原因
(1)趋势:日趋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识增强。
2014试题库汇总
5年高考3年模拟汇总
每日一练(72套含答案)
2014高考语言运用汇总
2014近义词汇总
2013高考阅读理解练习汇总
2014数学基础试题汇总
2014高三数学假期复习汇总
2014高三数学知识点汇总
2014高三数学基础训练汇总
2014数学精选试题解析汇总
2013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总
2013数学文科试题分类汇总
2014数学培优补弱练习汇总
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II.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
必考内容
古代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近代
近代世界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5.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4)新民主主义革命
(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2.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思想解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现代
现代世界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5.现代科学技术
(1)相对论和量子论
(2)现代信息技术
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主要成就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中国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5.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选考内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
1.梭伦改革
2.商鞅变法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王安石变法
5.欧洲的宗教改革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7.俄国农奴制改革
8.明治维新
9.戊戌变法
选考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1)洛克
(2)卢梭
2.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
(1)大抗议书
(2)内战
3.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1)《独立宣言》
(2)《人权宣言》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1)法国大革命
(2)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5.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3)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6.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1)宪章运动
(2)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选考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3)“非战公约”
(4)国际联盟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2)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
(3)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4)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2)中东战争
(3)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4)海湾战争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选考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秦始皇
(2)唐太宗
(3)康熙帝
2.东西方的先哲
(1)孔子
(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克伦威尔
(2)华盛顿
(3)拿破仑
4.“亚洲觉醒”的先驱
(1)孙中山
(2)甘地
(3)凯末尔
5.无产阶级革命家
(1)马克思、恩格斯
(2)列宁
(3)毛泽东、邓小平
6.杰出的科学家
(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2)牛顿、爱因斯坦
选考五探索历史的奥秘
1.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2.人类起源之谜
3.二里头文化
4.三星堆遗址
5.米诺斯宫殿遗址
6.玛雅文明
7.大津巴布韦遗址
选考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1.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1)“世界遗产公约”
(2)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2.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
(1)金字塔和拉美西斯二世遗迹
(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
3.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产
(1)希腊雅典卫城的巴特农神庙
(2)奥林匹克遗址群
(3)罗马的古建筑遗址群
4.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1)佛罗伦萨
(2)圣彼得大教堂
5.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1)秦始皇陵兵马俑
(2)万里长城
(3)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4)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
(5)昆曲
6.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1)塞内加尔的戈雷岛
(2)奥斯威辛集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