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巴金小说中的公馆意象
关于论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
关于论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关于论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由单一走向多重意蕴:金后期小说的“复”结构巴金在40年代,风格上变得深沉,内涵杂丰富。
如果说早期作品都是单调说,后期基本上都是调小说。
在作品中,总多种意蕴和声音。
他仍然承着前期的抒情性,但是,象早期那样浮躁,粗浅,越。
而是含蓄蕴籍,令人回肠荡。
比如《憩园》抒情性比较一些,但是,很委婉深切。
所以如此,就是内涵上比较丰富。
方面仍然是对封建大家的文化批判,另一方面却是对人自由、善良的渴望。
还有作个人化的对家族的感因素。
《第四病室》社会批判性强,但是,也有人性透视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渴望。
其是意蕴丰富、技巧精湛的《寒》,可以说是巴金最满的艺术精品。
接下来笔者就以部作品为例,来探后期小说的深刻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格的变异。
二、《夜》的多重意蕴《夜》文字并不多,但内涵非常富。
是社会批判、文化冲突、人性索与人生思考的合一,现实文化与人性、人生的三位一体。
1、对国民党暗社会现实的批判四十年代的国统由于战争和腐败,非常暗,因而国统区文学的一重要倾向就是社会实批判。
巴金创作《寒》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批黑暗的社会现实,“夜”就是阴郁现实象征。
作品是写一个小家庭的剧,它不是来自巴金过去大家的生活资源,而是自于自己小家庭的生感受和想象。
创作寒夜》时,巴金新婚不久还陶醉在幸福甜蜜之中。
但是他以一种卓越的想象力写出这样一个动人的悲剧故事。
故发生在抗战时期的庆,人物很少,一对青年夫妇,一婆婆,一个孩子。
丈夫汪文宣性软弱,收入微薄,妻子曾树漂亮、开放,而婆婆却旧顽固。
由于生存压力,本就存在的矛盾日益化,婆媳之间冲突断升级,丈夫左右为难精神极度痛苦,最后妻子离家出走丈夫由于严重肺病,在抗胜利锣鼓声中痛苦死。
婆婆领着孩子离家里。
结尾的时候妻子曾树生回到家里,但是,人屋空,她一个人在寒冷月夜下徘徊。
作品写道:夜,确太冷了。
巴金把这种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在一起。
走进爱恨交织的高公馆
走进走进爱恨交织的高公馆————《家》书评蔡含笑无话可说,又想滔滔不绝,这便是我读后的第一个想法。
无话可说是无奈,滔滔不绝是愤慨。
这是一支爱恨交织的交响曲。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五四运动”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像浪潮一样冲击着整个国家。
18岁的高觉民和弟弟觉慧是两个热衷于新思想的青年,一天他们回到高公馆,知道姑母张太太和她的女儿心琴来做客。
琴在省立一女师三年级读书,正与觉民相爱,是一个富有反抗性格的新女性。
望着琴开朗活泼的美丽面庞,觉慧觉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心上人,---鸣凤,一个自幼被卖到高公馆的婢女,聪明温顺,美丽善良,毫不抱怨,毫不诉苦,像大海一样接受了一切,吞下了一切,可是平静地连一点吼声也没有。
这两张脸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命运。
“然而我一定要想像,因为我是杀死她的凶手。
不,不单是我,我们这个家庭,这个社会都是凶手。
”觉慧明白鸣凤的命运在她出世的时候就已安排好了,但同时,他也想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无数罪恶,为他后来的绝望,出走埋下伏笔。
小说通过写觉新、觉慧、觉民、三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生活道路、以及对年轻人间的恋爱、婚姻纠葛,影射了当时整个社会受封建制度的毒害。
作者巴金亦通过其尖锐的笔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觉新——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是《家》中第一个重要的人物,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主人公。
觉新在封建制度下,封建礼教的熏陶和毒害下失掉了反抗精神,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觉新在结婚是作者的一句话:“他不大用思想,也不敢多用思想”。
可虽然觉得觉新深爱的人是表妹,可是他眼前的这位姑娘温柔、美丽、暂时让他忘却了幻梦破灭带来的痛苦。
正是他这种追求圆融的性格,被封建制度毒害的思想。
造成了他与梅、瑞玉的爱情悲剧。
在觉新心中善恶和是非的界限是清楚的,但他只能用“作楫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对待一切,他不敢反抗,表现出他扮演了一个旧制度维护者的角色。
觉民——人道主义者,家庭叛逆者他接受“五四”民主精神,敢于反抗家庭,反抗封建的束缚,有正义感为争取民主自由而斗争。
巴金小说中的公馆意象解读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4—2 2 [ 基金项 目] 本文为 2 0 1 2 年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编 号: 1 2 B Z W1 1 2 ) 、 2 0 1 0年 度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 学研究基 金项 目( 编 号: 1 O Y J C 7 5 1 0 3 4 ) 、 江苏省 2 0 1 2 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 目( 编号 : C X Z Z 1 2 _ 0 9 6 8 ) 的阶段性成果 ; 江 苏高校优 势学科建设工程 “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认知科学与文化艺术学科群” 资助项 目成果 。 [ 作者简介 ] 郁颖 ( 1 9 8 9一) , 女, 江苏东台人 , 江苏师 范大学文学 院 2 0 1 1 级 中国现 当代文学 专业研究 生。黄德志 ( 1 9 7 0一) , 男, 江苏丰县人 , 江苏师范 大学文学 院教授 , 主要从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相 比于 帝 都 北 京 的有 容 乃 大 和 魔 都 主义 文 明 积 淀 也 更 加 深 厚 。 I - _ 海 的
这 里 , “黑 漆 的 大 门 ”仿 佛 是 要 阻 隔 公
Y t = 埠 通商 , 这里显然更加 闭塞 , 古 老 的封 建 高公 馆 的 原 型 是 巴 金 生 活 过 的 祖 居 。
・
】 3 ・
枣 庄 学 院 学 报
2 0 1 3年 第 3期
着高老太爷 , 左 边 的上 房 住 着 周 氏 , 左 厢 房 里是觉 民他们 一 等人 。过 了 中 门 , 是 第 二
与 封 建 礼 教 的 反 叛 精 神 。 剖 析 巴 金 的 小 说 , 我 们 不 难 发 现 许 多 主 人 公 都 活 动 在 “公
巴金写作特点
创作题材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
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
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
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著。
《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
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
《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
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
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
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
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多样,但总体也可归结为六类,其一,书写外国人生活的作品,这类作品集中在《复仇集》、《电椅集》中,《光明集》里也有一部分作品.这类作品描写了许多外国人的故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外国人形象.其二,反映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小公务员革命者等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其三,是收在《长生塔》中的四篇童话,即《长生塔》、《塔的秘密》、《隐身珠》、《能言树》作者借助童话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其四,是收在《沉默集(二)》中的三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即《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底尔的秘密》.这三篇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总结了那段历史的教训。
其五,描写40 年代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收在《发的故事》、《小人小事》等集子中,其中的某些作品体现了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
关于解读巴金灯的象征意义
关于解读巴金灯的象征意义巴金的小说《灯》以灯为主线,通过对主人公周家的灯和灯笼的经历和生命故事的描述,展现出丰富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灯》中的象征意义:灯的光明、灯的燃烧和灯与人的情感。
一、灯的光明灯是光明的象征,它代表着生命的希望和人类智慧的闪耀。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周家的灯和灯笼所释放的光明,表现出了对光明的渴望和崇敬。
其中,周家的大灯更是代表着灵魂之光,它照亮了人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希望。
此外,小说还通过灯光的会聚和分散,体现了人们相聚和离散的情感和命运。
当周家的大灯相遇和燃烧在一起时,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和相知;而当灯落在陌生人的手中时,则意味着命运的离散和无奈。
尤其是周家的大灯在赵家老爷子手中燃烧殆尽,显示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衰落和灭绝,深刻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文化传承的忧虑和不安。
二、灯的燃烧灯的燃烧象征着生命的燃烧和消逝,为作者表达思考人生和死亡、命运和自由的情感提供了象征性的手段。
小说中,周家的大灯燃烧的场景被描写地尤为详细和生动。
灯的燃烧不仅象征了灯的消逝和生命的结束,也代表着韶华逝去和不再回来。
因而燃烧的灯不仅仅是一个束缚,也是一种自由。
周森勇于扔掉北洋政府发的灯,不再依附权势,敢于将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表现出了他追求自由和崇尚民主的决心和劲头。
而大火烧毁齐家后,周家的大灯之所以没有随之燃烧而毁灭,象征着文化传承和人类精神的永生不灭,对人们激励着追求更美好、更自由的人生。
三、灯与人的情感灯也是一种象征情感和温暖的物品,在小说中显现出人与灯之间的深厚情感。
周全和周如意一家人为守护周家的大灯而毕生奋斗的情感,表现了他们对于诗歌、音乐和文化的热爱。
小说中,爱情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之一,同时也是人们情感的交汇点。
例如,周全的爱情,周如意的婚姻,周波的友情等,都是通过灯这种象征性物品,将个人的情感、命运与历史旋转在一起。
总的来说,巴金的《灯》不仅通过灯的物质意义,更通过灯的象征意义来描述人的生命、情感和命运。
爱尔克的灯光——巴金-赏析
【作品原文】傍晚,我靠着逐渐暗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
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
但是它们的改变了的面貌于我还是十分亲切。
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
还是那样宽的街,宽的房屋。
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背脊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
然而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
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
他不了解我的心情。
他不会认识十八年前的年轻人。
他却用眼光驱逐一个人的许多亲密的回忆。
黑暗来了。
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
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
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
我只得失望地走了。
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
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
依旧是阴暗中的一线微光。
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
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
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
她用这灯光来给她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
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街道仍然是清静的。
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轻轻地唱起了这个欧洲的古传说。
在这里不会有人歌咏这样的故事。
应该是书本在我心上留下的影响。
但是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自己的事情。
十八年前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离开这个城市、这条街的时候,我也曾有一个姐姐,也曾答应过有一天回来看她,跟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
我相信自己的诺言。
那时我的姐姐还是一个出阁才只一个多月的新嫁娘,都说她有一个性情温良的丈夫,因此也会有长久的幸福的岁月。
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偶然”破坏了。
这应该是一个“意外”。
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
巴金《家》赏析
巴金《家》赏析整理人:沈玉成校对人:张媛媛作品全貌名著背景小说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的滞塞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庭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赞颂了年轻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作者在该书的几篇序言中多次谈到,他写作这部长篇小说,一是要表达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愤恨,“宣告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
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J’accuse(我控诉)”,二要为青年一代呼吁,“要为过去那无数的无名牺牲者‘喊冤’!我要从恶魔的爪牙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
由于对旧制度的深恶痛绝,对广大青年男女的诚挚热爱,作者用自己的创作向旧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生动形象地揭示出封建宗法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并通过对青年一代勇敢抗争的描写,展现了在严密残酷的黑暗王国里放射出的一线光明,使作品充满了信心、希望和力量。
小说写的是一个个悲剧性故事,但作者说过,“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他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
”作品简介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fèi)甘。
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之家。
他从小就感受到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和旧礼教对青年的戕害,并在与下层劳动者的接触中了解到他们的不幸命运,从而激发起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憎恨和对自由平等的向往。
在“五四”运动浪潮的激励之下,他接受了科学民主思想,进一步产生了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要求和尊重人、同情被损害者的人道主义精神,确立了为追求光明和真理而献身的志向。
1927年至1928年间巴金旅居巴黎,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和文艺思潮的影响,开始创作,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中,巴金进入创作鼎盛时期,连续写出《家》《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短篇小说和散文。
《憩园》读书笔记
《憩园》读书笔记《憩园》是巴金的一部中篇小说,写成于1944年5月。
《憩园》相对于《家》来说,是巴金写作艺术成熟阶段的诠释。
无论是从文辞的行云流水,不加修饰而言,还是从情感的深沉蕴藉来看,《憩园》是巴金写作的另一个高峰。
同时《憩园》也是对他之前“激流三部曲”的一种补充和后续延伸,阐释的是封建大家庭瓦解的最终命运,以及引导读者思考“长宜子孙”的封建思想观念对人的思想的毒害之深。
“憩园”是一个公馆的名字,而小说以此为中介,把享用祖宗遗产的两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联结到一起。
以作家黎先生客居好友姚国栋家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叙述整个故事。
姚国栋作为故事的叙述者“我”的好友,妻子死后续弦,表面看似生活美满,无忧无虑。
实则不然,姚国栋完全是依靠祖宗财产过日子,日常的生活内容就是看戏喝茶,对自己唯一的儿子教育也很失败,对孩子过于放纵,以至于他的儿子小虎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赌钱,养成了不学无术,蛮横无理的性格。
直至故事的最后,小虎因为凫水,溺水后尸体都找不到,这个结局在给整个故事抹上一层深重的悲剧色彩的同时,也无疑给读者敲响了警钟,这就是教育不当的代价,就算他能够顺利长大成人,他的人生也不过是小说中另一个主人公杨梦痴的复制而已。
“憩园”的原主人公杨梦痴,出生于富贵之家,却是一个对妻子不忠贞的丈夫,对子女不负责的父亲。
他吃喝嫖赌,不学无术,最终荡尽了祖宗遗产,沦落为乞丐。
长期寄生虫式的生活,使他丧失了最起码的生存技能,他本身也不屑于去出卖劳动力维生。
他的这样的行为本身为人所不齿,可是他内心深处的矛盾性又让人忍不住同情,矛盾性外在的表现就是他的悔恨之情,离家出走后再次归家,后又离开,便再也没有回来过。
他内心对自己的家庭是愧疚的,可是他的行为却并不是弥补过错,从而激起了与大儿子之间愈加激烈的矛盾。
通过阅读这本作品,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感受巴金写作风格的变化,以及他对“家”这个观念的蜕变,由“激烈”到“平缓”,由“抨击”到“建设”,这不仅是时代造成的,还有巴金个人的思想经历和性格变化的原因。
新书刊——巴金叙述中的“五四意象”之一
关 键 词 : 金 ; 四 ; 五 四意 象 ”; 书刊 巴 五 “ 新
中图 分 类号 : 0 . I 66 2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4— 3 8 2 1 0 —04 17 2 3 ( 00) 1 0 6—1 0
所 谓“ 四意象 ” 五 15 9 7年—— 不 知道 是 巧 合 , 是 有 意 为 之 , 还 这一年应 当是 “ 文学 革命 ” 4 的 0周 年—— 张爱 玲
都 有 自己的特点 : 她 戴 的是 圆形黑 框 平光 眼 镜 , “
因为眼睛并 不 近视 。这 是 一九 二 四年 , 眼镜 正人
我 把这些 带 有 鲜 明 特 征 性 的 事 物 称 为 “ 四意 五 象 ” 如上述 的女 学 生 、 艺青 年 、 书刊 、 , 文 新 自由恋
爱 等等 。
的事物 以 凸显 出“ 四” 代 特 点 。 比如 小 说 中 五 时
也 带着 新 出 的 书 刊 , 常 “ 月 下 朗 诵 雪 莱 的 常 在
诗” 。这样 的 男 女 在一 起 , “ 爱 ” 讲 恋 —— 张爱 玲
写道 : 在 当 时 的 中 国, 爱 完 全 是 一 种 新 的 经 “ 恋
收 稿 日期 :0 9— 2一l 20 1 5 作 者 简 介 : 立 民 ( 9 3一) 男 , 宁庄 河 人 , 学 博 士 , 为 巴金 故 居 ( ) 务 副 馆 长 、 金 研 究 会 常 务 副 会 长 兼 秘 书 长 , 周 17 , 辽 文 现 筹 常 巴 主要 从 事 中 国
现代 文学 研 究 和 当代 文 学 评 论 工作 , 有 《 著 另一 个 巴金 》 冯 骥 才 周 立 民对 谈 录 》 巴金 手 册 》 精 神 探 索 与文 学 叙 述 》 巴 金 评传 ) 。 《 《 《 《 等 ①非 常 有 意思 , 个 时 间 跟 巴金 创 作 体 现 “ 四” 识最 强 烈 的 小 说 “ 流 ” 的 《 》( 作 于 13 — 13 这 五 意 激 中 春 创 96 9 8年 ) 不 多 , 12 差 而 94年 恰 恰 是
简述巴金家的主要情节和情感基调
简述巴金家的主要情节和情感基调
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浓郁生活意蕴的作品,愤怒地控诉封建制度及其礼教的本质,彻底否定了整个封建社会,号召人们冲出束缚,走向幸福、光明的新生活。
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浓郁生活意蕴的作品,愤怒地控诉封建制度及其礼教的本质,彻底否定了整个封建社会,号召人们冲出束缚,走向幸福、光明的新生活。
小说讲述了成都高公馆这个五房儿孙的大家族的故事,其中以长房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故事为主线。
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
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
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
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
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
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
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珏难产而死。
觉新
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
小说的情感基调充满着豪迈的激情,愤怒地控诉封建制度及其礼教的本质,彻底的否定了整个封建社会,号召人们冲出束缚,走向幸福、光明的新生活。
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充满生活意蕴。
巴金《家》赏析
巴金《家》赏析整理人:沈玉成校对人:张媛媛作品全貌名著背景小说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的滞塞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庭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赞颂了年轻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作者在该书的几篇序言中多次谈到,他写作这部长篇小说,一是要表达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愤恨,“宣告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
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J’accuse(我控诉)”,二要为青年一代呼吁,“要为过去那无数的无名牺牲者‘喊冤’!我要从恶魔的爪牙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
由于对旧制度的深恶痛绝,对广大青年男女的诚挚热爱,作者用自己的创作向旧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生动形象地揭示出封建宗法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并通过对青年一代勇敢抗争的描写,展现了在严密残酷的黑暗王国里放射出的一线光明,使作品充满了信心、希望和力量。
小说写的是一个个悲剧性故事,但作者说过,“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他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
”作品简介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fèi)甘。
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之家。
他从小就感受到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和旧礼教对青年的戕害,并在与下层劳动者的接触中了解到他们的不幸命运,从而激发起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憎恨和对自由平等的向往。
在“五四”运动浪潮的激励之下,他接受了科学民主思想,进一步产生了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要求和尊重人、同情被损害者的人道主义精神,确立了为追求光明和真理而献身的志向。
1927年至1928年间巴金旅居巴黎,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和文艺思潮的影响,开始创作,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中,巴金进入创作鼎盛时期,连续写出《家》《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短篇小说和散文。
巴金《家》赏析
《家》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四川成都为背景,写了大家族高公馆三代中的四类人物:一类是封建大家庭的维护者,老一代如高老太爷。
高老太爷专制,冷酷,虚伪。
对下人极为冷血,把鸣凤送给冯乐山,导致鸣凤投水自尽;对孙子包办婚姻。
但对他所行使的一切封建行为以及他所维护的封建制度充满了自信。
一类封建大家庭的维持者,如高克明、高觉新。
高克明的身份是个律师,很显然受到了新的教育,这使他与他的那些兄弟们比起来决然的不同;但是由于长兄的缺席,他自觉地充当起了长兄的职责。
但是,他十分明了大家庭的命运,但是又不能不承担起维持者的责任。
具有相同性格内涵,而在作品中形象更加丰富的是第三代的老大,即长房长孙高觉新。
他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
他的性格是在历史的特殊阶段中双重文化塑造的结果。
一方面,他受过新式教育,对于化学很感兴趣,想去上海。
北京和国外去上大学,庇护反抗的弟弟们。
另一方面:他出身豪门望族,受封建主义思想的熏陶。
形成了他较深的封建传统思想。
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和责任都将他推向了历史牺牲品的处境。
使他成为家中的最大受害者,爱情丧失,妻子死于非命,理想幻灭,青春被无谓扼杀。
他清醒但又软弱,隐忍使他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所以依照他的性格逻辑,他最后应该是走向“自杀”,但作者却在结尾和《春》《秋》中让他一反常态,成为一个反抗者。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在于告诉读者,这样的路“不该走”。
一类是封建大家庭中的败家子,如叔叔辈的克安、克定。
他们吃喝嫖赌,既荒淫无耻,又极端的不孝。
一类是封建大家庭的反抗者,如觉慧、觉民。
其中最主要是觉慧。
他是高公馆大胆而幼稚的叛徒。
他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嫉恶如仇。
大胆叛逆,追求光明。
关心社会进步,国家的前途。
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
但他又有“幼稚”的一面,发现在对所对抗的敌人的腐朽性和吃人本质缺乏足够的认识,过高地估计了个人反抗的作用。
但正是他的幼稚,才显示他的人情味。
作者通过这样的形象告诉读者“应该走”这样的路。
花园空间与屋子空间——从文学空间的角度试析巴金“激流三部曲”
花园空间与屋子空间——从文学空间的角度试析巴金“激流三部曲”引言自20世纪初以来,许多学者对文学空间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与研究。
早在1945年,弗兰克就发表了《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一书,该书首次提出了小说空间形式的概念。
此后对文学空间问题的研究不断得到深化,然而,此时的空间学者对文学空间的研究还是以文本自身形式为重点的,仍然视空间为“静态被动的容器”,没有把空间当作一种社会产物,没有凸显空间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
到20世纪七十年代,法国思想家列斐弗尔和福柯建构了空间理论,给予了空间与时间一样的本体论地位,发生了“空间转向”,使空间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移。
1974年,列斐弗尔发表《空间的生产》一书,标志着当代空间批评理论真正的形成。
空间理论也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刘进的《论空间批评》和吴庆军的《当代空间批评评析》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过去那种空间依附时间的状况在空间批评理论那里得到了扭转,空间独立性地位得到了凸显。
巴金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故事情节主要发生在两个空间场所中:花园、屋子。
在空间批评理论者看来,空间场景已不简单的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更多的是某种象征意义和表征系统的载体。
本文正是想通过解读上述的两个空间场景在小说中的特定语境下所表达的空间意象,来探究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空间:花园空间、屋子空间的空间隐喻,并试图对小说中空间问题进行解读。
一、花园空间:自由的精神状态与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自古以来,花园一直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被赋予了象征着美好、自由的意象,在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就多次出现花园的意象。
(一)、自由的精神状态巴金“激流三部曲”小说中的建筑空间——高公馆,不单单是物理性空间,更多的是代表了内部精神性的空间,在高公馆的内部精神性空间上可以分为花园空间与屋子空间对峙,在这种内外空间的对峙中隐喻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在高家旧公馆里,作为长辈的一代常常在屋子空间内活动,屋子空间基本上是他们社交、聚会吃饭及各种事务商量谋划的场所。
旨趣相异的艺术世界──析茅盾、巴金笔下的“吴公馆”与“高公馆”
作者: 袁振声
出版物刊名: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7-22页
主题词: 艺术世界;传统文化心态;文化观念;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封建礼教;《子夜》;巴金;近代中国社会;封建主义;茅盾
摘要: 旨趣相异的艺术世界──析茅盾、巴金笔下的“吴公馆”与“高公馆”袁振声在中国现代作家所营构的艺术世界里,茅盾描绘的吴公馆与巴金描绘的高公馆,应该说是这两位作家所特有的艺术天地,─—它们各以其独特的内蕴、意趣与风范,成为别具一格各领风骚的艺术堂殿。
比较这...。
《憩园》读后感
《憩园》读后感巴金的《憩园》是一部在194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大时代为背景,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所公馆中前后两家主人的不幸命运。
这部作品不仅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更是巴金对旧社会大家庭败落和人世变迁的深刻反思。
读完《憩园》,我的内心充满了沉重与惋惜,不禁为其中人物的命运感到痛心。
小说开篇,主人公“我”回到故乡成都,借住于友人的新置馆邸——憩园。
在这里,“我”见证了新旧两代主人的悲剧命运。
旧主人杨三爷,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子弟,靠着祖辈的遗产过着安闲的日子,却在吃喝嫖赌中挥霍尽了家产,最终沦为乞丐,死在狱中。
新主人姚国栋,同样依赖父辈的遗产,过着懒散奢侈的生活,娇纵儿子,最终也无法避免家庭的败落。
杨三爷的命运无疑是悲剧性的。
他作为憩园的前主人,原本有着不错的家世和学识,但长期的寄生生活掏空了他的灵魂,使他成为了一个堕落的书生。
他的大儿子留学归来后,无法容忍父亲的所作所为,最终将他赶出家门。
妻子也因无法原谅他的背叛而纵容儿子这样做。
唯有小儿子,时刻想着父亲的好,但他还年幼,无力改变家庭的命运。
杨三爷的结局是悲惨的,他在社会上完全没有生存能力,沦为乞丐,靠偷窃为生,最终因染病而死。
他的命运,是封建家庭和不劳而获的金钱造成的悲剧。
而憩园的新主人姚国栋,看似有着不同的命运,却同样走上了衰败的道路。
姚家小少爷小虎,因受宠溺而堕落,最终意外身亡。
姚太太虽然善良温柔,却无法改变丈夫的懒惰和儿子的堕落。
她的命运同样令人叹息,她在丈夫和儿子的夹缝中努力做好妻子的角色,却因出身卑微而被瞧不起。
姚家的故事,是另一种形式的悲剧,揭示了封建家庭对年轻一代的腐蚀。
巴金在《憩园》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情节设置,将两个封建家庭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示了他们共同的悲剧性。
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是杨三爷、姚国栋,还是他们的妻子和儿子,都被命运所牵引,无法逃脱悲剧的结局。
这些人物的形象,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手法,多方面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巴金憩园故事梗概
巴金憩园故事梗概
巴金的《憩园》讲述了抗战时期成都一家名为“憩园”的公馆新旧两代主人的家庭伦理和悲剧故事。
故事主要围绕第一人称黎先生,他是一个小说家,在抗战时期回到家乡成都。
由于家里的公馆已经卖掉,跟亲戚也疏离,他借住在同窗姚国栋的名为“憩园”的公馆。
黎先生得以近距离观察“憩园”新旧两代主人的家庭故事。
“憩园”是一座旧式公馆,是一座漂亮的大宅子,由前主人杨家老爷亲自绘图建造而成。
后来,杨家几兄弟各自成家,相互感情也渐渐淡漠。
本文主要人物之一杨家老三,不务正业,挥金如土,还在外面养了情人,后来与兄弟和妻儿都闹僵。
杨家老爷去世后,大家不顾杨家老三的反对,将祖宅卖掉。
而杨家老三,因为与妻子和大儿子反目,最终离家出走,流浪街头,暴毙身亡。
总的来说,《憩园》是一部描绘家庭伦理和悲剧故事的作品,反映了战争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读书心得——“激流三部曲”的创作思维模式和手法缺陷分析
读书心得——“激流三部曲”的创作思维模式和手法缺陷分析巴金(1904—2005年),原名李尧棠,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从题材上说,巴金的作品大多以家庭生活为主,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其作品通过对家庭生活的细腻刻画,反映出特殊时期社会环境的现状,具有很高的社会研究价值。
在“激流三部曲”中,高公馆一家从“兴”到“衰”的过程,真实地表现了封建大家族的没落,弘扬了青年人敢于追求自由、抗争封建礼教的个性解放思想,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再加之巴金先生的创作内容质朴,情感真挚,其作品被很多人誉为20世纪以来中国最真诚的“笔法”。
然而,获得文学造诣的背后,巴金先生的创作思维也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带有很浓厚的“巴金色彩”,关于这一点,部分学者认为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的创作思维模式存在一定缺陷,值得深入探讨。
一、“激流三部曲”的创作特点概述(一)巴金接触到“激流三部曲”人物原型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的祖父李镛可以说就是高老太爷的原型。
李镛在清政府为官多年,虽然在巴金出世前已经没有官职,但他通过自己的人脉和算计,积累了颇丰的家产。
除此之外,李镛在思想上顽固保守,非常专横,基本就和高老太爷一样的脾气秉性。
不过,李镛是巴金的祖父,巴金对李镛的感情很矛盾,既有亲人般的爱,也有对他看不惯的憎恨。
这一点在“激流三部曲”中也有体现,觉慧在祖父死后,细心剪掉祖父灵前的烛花,这就是从细节处渗透着对祖父的爱,可以说是巴金真实的心理历程。
(二)巴金与“激流三部曲”相似的生活经历“激流三部曲”中的《家》是在1931年创作完成,描写的是五四运动后,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灭亡的过程。
巴金从小也是出生在成都,家里也是封建大地主,并且,因为祖父多年为官的积累,巴金家里一直都很富裕。
在这个富裕的封建大家庭里,李镛仿佛就是封建专制的代表,家里所有人,所有事都要听他的。
《憩园》论文
鞭挞黑暗,家园情节——论巴金的《憩园》张冰洁(人文学院13汉语言本科3班)【摘要】通过与巴金的《家》对比,反映出《憩园》的艺术特色、叙事效果,也体现出巴金不断进步以及成熟的思想,巴金塑造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悲剧控诉黑暗的旧制度,但他却又不是完全的否定,多方位多视角的看待旧社会制度,将自己的思想、个性融入其中,作品洋溢着哀婉忧郁的情绪,这也是善与美遭到压抑的悲恸。
【关键词】巴金思想家公馆憩园引言:我现在的信条是:忠实地生活,正直地奋斗,爱那些需要爱的,恨那些摧残爱的。
——巴金《写作生活的回顾》《憩园》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精致、婉转的续篇。
每每提起巴金,我们往往会不自觉的联想到他的《家》,的确《家》是巴金成名时期的典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但大文豪巴金的优秀作品浩如烟海,许多不为人所熟知的作品其实更能反应巴金的文学造诣,例如《憩园》。
它虽没有《家》那样耳熟能详,但却是巴金作品中最好的一部,也是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典范之作。
因为在《憩园》中作者才真正的诠释了“文学战士”的形象:避开情感的干扰,站立在更高、更宽广的角度客观的评论当时事物,从学术的角度,探寻文学的魅力。
《憩园》与《家》的大体框架是相似的:以一个旧公馆为中心,从而铺展开故事的情节。
或许是与自己的经历有关,公馆对于巴金似乎有着特殊的含义,或者是说特殊的热爱。
《憩园》是以“我”为主要线索,通过“我”的所见所闻从而引出了公馆旧主人杨梦痴家族的兴衰历程,从而给了公馆现主人姚国栋一个警示。
巴金把一个传统的话题——“财富是否能长宜子孙”运用现代化的描写方式将其表现,以敲响后世的警钟。
在描写封建家庭时,不再是一味的运用喑哑暗淡的色调,而是开始采用较为明朗的笔墨。
例如在描写公馆的大门时,在《家》中“黑着黑漆的大门静寂的排立在寒风中,两个永远沉默的石狮子蹲在门口,门开着,好像一只怪兽的大口。
里面是一个黑洞,这里面有什么,谁也看不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巴 金开 始 了 反 封 建 的 斗 争
。
此后
,
巴 金 笔 下 的 公馆 包 罗 万 象
它 也是
旧 制度 旧 家庭
的
而 巴金 小 说 经 常
,
代 名词
巴 金在 《家 》 这部 作 品 中
,
分别 对 三 个 女性 的悲 惨
,
。
是 各 个 主 人公 活 动 的 重 要 场 所 读 者 经 常 以 巴 小 可 在 金 的 说 中读 到 有 关 公馆 的 内容 所 以 公馆 成 为 理 解 巴 金 小 说 的 重 要 意 象 本 文 就 巴 金 小 说 中的 公馆 意 象进行分析
,
对 于 人物
”
金笔 下 的 高 公馆 就 是 根据 他 曾经 生 活过 的地方 而 作为 故 事 原 型 的 巴 金 的祖 辈 是 地方 高 官 家族拥有 着 很 多 的财 富
, ,
的刻 画 和 塑造 都 十分 的考究
是 人物 本 身 的生 活 命运
,
、
极 具 代表 性
“
。
他 想 反映 的不 仅
。
,
。
巴 金先 生 是 我 国 著名 的 小说家 和 翻译 家
,
他 的作 品 中处
《 随想 录 》 等 文
一 名 敢 于 同封建 势力 作 斗 争 的先进 女 性 由 者
、
,
她追求平 等 和 自
处体现 着社 会 现 实 章 都可 以流 露 出 巴 金先 生 对 社 会 的关 注
,
,
像 《 家》
“
、
《春 》
“
,
、
“
公馆
巴 金通过 对 公 馆 每 个 人物 有着 自 己 不 同 的人 生 命运 运 用 这种 表 现形式 反 映 出 了 公馆作 为家族 的 聚集 地
,
同 时它 也 是 封建体 制 的拥 护 者 和 实施 者
。
之一
公馆对 于 当 时的社 会 状 态 有着 更好 的 寓 意和 连释
。
。
巴
巴 金 对 于 当社 的社 会 现状具 有 很 强 的洞 悉 力
,
而 是 要 反 映出
旧 制度 旧 家庭
闭塞 等 印 象 这种 印象使他 笔 下 的公 馆 形 象 描绘 的更 为生 动和 突 出 寓 意深 刻 ” 巴 金在 其作 品 《 家 》 中 曾经描述过 黑 漆 的大 门 等 词 面印 象
, ,
比 如 说陈 旧
、
嘴脸
,
表 现 出 了他 们 人 吃 人 本 性
,
,
翻译 家
,
。
巴 金 的作
,
人们 要 获
的代 名 词
”
文 字柔 美
。
,
让人 读 后 回 味 无 穷
,
其作 品 影 响 了
,
一 代 又 一 代 的 人们
巴金 在 我 国 五 四 运 动爆发 后
受 当 时社
。
二
、
巴金 笔 下 的
。
“
公馆
”
是
,
“
旧 制度 旧 家庭
“
,
”
会风 气和 新 思 想 的 影 响 他 的 文 学著 作 中也 充 斥 着 此 类 思 想 和 内 容
胞 的醒 悟 和 崛起
增 强 女 性 对 于 社 会 地位 的认 知 程度
, ,
利 用 她来 唤 醒 女 性 同 公馆
。
对 于 巴 金 的作 品创 造 有着 巨大 的推动 作 品
里 形形色色 的人物进 行 塑造
, ,
一
是 巴 金 小说 中 的 重点意象之 一 ” 巴 金在 自己 的文 学作 品 中经 常 以 公 馆 作为 创 造 素材
公馆
,
”
“
”
,
,
“
”
人 生 进 行 描述 来进 一 步 的抨击封建社 会 的不 堪 和 腐 朽 同 时 也 表 现 出 巴 金对 于封 建社 会 的深 恶 痛绝 鸣 凤 就 是 封建社
。
“
”
会 被奴役 人们 的最 具有代表 性 的人物之 一
悲 剧 命运 的 典 型
。
,
同时她 也 是 奴仆
, ,
。
对 于 鸣凤 而 言 她 曾经幻 想 过 自 己 的 生 活
, ,
关 键词
:
巴金
:
;
公馆
;
重要 意 象
, ,
;
小说 家
,
;
历 史 人物
, ,
但 是在封 建体 制 下
,
她 不 得 不 低头
,
不 得不 去 屈 从
。
她渐渐
“
作 者 简介 介 小 玲 现 当 代 文 学 研究
。
(19 7 9一 )
女 汉族 河 南 信 阳 人 本科
,
信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语 言 与 传谋 学 院 讲 师
文学 评 论
·
现当代文学
试析 巴 金小 说 中的 公馆 意 象
介小玲
摘 要 品 寓意 深 刻
:
信 阳 职 业 技 术 学院
极 易 引发读 者 的共 鸣和 深 思 社 会 要 进 步 取更 多 的 自我 就应 当 为 自己 的权 益 去 做 斗争 形式
, , ,
。
巴金 是我 国 著 名 的 小 说 家
。
6 0
1 文 献 标识 码 ]
A
击
,
即 使她 是 由生 命来 换取 的
1 0 0 2 一 2 2 3 9 (2 0 2 6 )一 0 5 一 0 4 6 一 0 2
在封建社 会 里
己 的命运
,
她 们 不 能 决定 自 有 的时 候 甚 至 屈 从 自己 的悲 惨命运 文 章 中琴 是
,
女 人 的地位十分低 下
”
、
《秋 》
。
、
不 受 束缚
、
个 性 解放
,
,
她应该 是 封建时 代女 性 中 的先驱
,
巴 金先 生 小 说 里
:
。
巴 金通过 对 于 琴这 个 人物 的塑 造
的
“
公馆
、
”
跟我 们 心 中的 公 馆
、
冰冷 封建 行 着抗 争
。
陈 旧 建筑物
”
,
印 象大 致 一 样的 四 四 方方 形形色色 的人在 制度 和 命运 中进
l 中图 分 类 号 〕 [ 文章 编 号 ]
: :
主要从 事语 言 学 与
:
地适应 了 这种 生活 她 也 相 信 了 自己 的命运 在 生 命 的最 后 ” 一 刻 她 也 并 没 有为 自己 的幸 福 争 取 什 么 而 她选 择 用 死
, ,
来捍卫 自 己 的 尊 严
12
,
这无疑 给 了封 建 专横 制度 最 猛 烈 的一
、
。
因此
,
在 高 公 馆 里 巴 金所
。
塑造 的人物形 象在封建 大家庭 里 注 定 是 一 种人 生 悲 剧
三
“
总结
,
通 过 这种 语 言修 饰形式进 一 步 暗示 了公 馆 里 蕴藏 的丑 陋 和 不 堪 有 学 者 曾经 说 过 空 间 是 相 对 的 它 不 是 绝 对 的
并在 四 川地 区 坐 拥着 多处 房产 购置 的 公馆 里 生活 着很 多人
。
,
巴 金所居住 的 公馆 就 是 当时
,
公馆给 巴 金 留 下 了很深 的负
,
。
的 落 后 和 腐 朽 以及 它 对 人物产 生 的深 远 影 响 《 激 流三 部 曲 》 是 封建式 大家庭 的一 个集 合 作 者 撕 开 了封建 制度 下 的丑 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