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先生作品的特点及风格
巴金作品的特点
巴金作品的特点巴金的写作风格文字简约,饱含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从中可以清晰地体察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赫尔岑的影响,这与巴金当年从翻译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开始走上文学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巴金在谈到《家》的创作时曾经说过,他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目的是“我控诉”。
作品通过一系列美好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封建家庭的罪恶。
描写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艺术特色:(1)典型化的方法。
(2)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高觉新的复杂的性格。
(3)浓郁的抒情色彩。
平易、平白的文字,洋溢着浓郁的情感。
(4)心理描写。
例如作品对于鸣凤初恋心态的描写就很好地呈现了这个初恋的女孩子对于异性之爱的既惊又喜,以及青春期的萌动和羞涩。
作品在语言上也独具魅力。
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
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
艺术上的特色。
他的代表作《家》从1931年开始发表(一九三一年在《时报》连载发表,一九三三年初版),是现代文学中旧家庭题材小说的先驱。
作者在作品中设置的三个主要人物与《家》中的高老太爷、觉新、觉慧。
首先,是故事梗概与创作目的。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
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
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
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
浅谈巴金和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浅谈巴金和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巴金和屠格涅夫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们的创作风格和特点也颇为不同,本文将尝试通过比较和对比分析,来浅谈巴金和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特点。
首先,在创作主题上,巴金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生活和情感,以温暖的笔调描绘出小人物的苦难而又勇敢的生命历程,引人入胜。
屠格涅夫则注重社会现实,时常描绘正义与邪恶、社会利益与私利的斗争,表达他对社会的思考和观点,并阐述他的主张。
其次,在创作风格上,巴金的作品以文雅、闲适、内敛、细腻的笔调定兴,像是把淡雅的海水涌入田园;屠格涅夫则以激越、冲动、冗长、激昂的语言写就他的文字,形成一种既激昂又宁静的气氛。
最后,在文学理论上,巴金注重文学的生命性和具体性,强调文学的情感性,他的作品一般反映出生活的真实风景,把情感与社会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屠格涅夫则注重文学的艺术性和独立性,强调文学的审美性,他的作品主要以叙事性为基础,把诗性与现实结合起来,充满着宏伟的感受和优美的笔触。
总而言之,巴金和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各有不同,他们的创作风格和特点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使他们分别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巨星。
简述巴金1940年代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简述巴金1940年代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巴金创作于1940年代的作品,要比1930年代更成熟。
其作品《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就艺术水平而言,都超过了《家》这样的作品。
尤其是《寒夜》,在巴金后期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思想主题的多重意蕴及艺术风格的巨大变异,显示了其小说的巨大美学价值。
巴金1940年代小说创作艺术特色主要有:(1)由单一走向多重意蕴巴金在1940年代,风格上变得深沉,内涵复杂丰富。
如果说早期作品都是单调小说,后期基本上都是复调小说。
在作品中,总有多种意蕴和声音。
他仍然承续着前期的抒情性,但是,不像早期那样浮躁、粗浅、激越,而是含蓄蕴籍,荡气回肠。
例如《憩园》抒情性比较强一些,但是,很委婉深切。
之所以如此,就是内涵上比较丰富。
一方面仍然是对封建大家庭的文化批判,另一方面却是对人性自由、善良的渴望。
除此之外,还有作者个人化的对家族的情感因素。
《第四病室》社会批判性很强,但也有人性透视和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渴望。
尤其是意蕴丰富、技巧精湛的《寒夜》,可以说是巴金最圆满的艺术精品。
(2)缜密冷静的写实风格巴金前期是激情写作,后期却是冷静叙述。
《寒夜》最充分地体现了巴金后期小说的冷静缜密的写实风格。
巴金前期属于“青春写作”,其风格呈现出激情化的特点。
《家》就是这样的小说。
情绪、感情成为作品最突出特点。
在很大程度上,《家》就是依靠爱憎分明的激情反抗的力量而获得了众多的青年读者。
但是后期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体现在:①日常生活的细致描摹《寒夜》虽然以抗战时期为背景,却没有重大的社会事件,而是写普通的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
最主要是写三个人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这就决定了作品的缜密细致的叙述方式。
②人物心理的深度开掘优秀的小说总是要塑造人物性格的,《寒夜》中人物就三个人,但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丰满,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人物性格的成功,就是对人物心理的开掘。
只有进入心理,才可能塑造性格。
《寒夜》主要是靠细节和心理开掘的深度来写人物的。
巴金先生作品艺术特色
巴金作品的艺术特色
1、结构上紧凑周密,人物关系复杂。
《家》在结构艺术上极为精巧的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叙述了封建大族的兴衰史。
始终围绕两对情侣,三个爱情悲剧这一故事主线,波澜起伏,有条不紊。
2、对人物的塑造,内心刻画都极为突出
小说主人公高老太爷的封闭腐朽,觉慧对革命的热情,对旧礼教决绝的反抗斗争,觉新复杂的内心两重性……对次要人物鸣凤投湖前的痛苦,哀怨的内心独白,都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作者以现实人物为依托,进行忧郁的自我抒情。
3、家即社会,以小写大,发掘人性,人情之美
巴金先生以高家为代表,从中反应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情态,进而揭发普遍规律。
4、带有强烈批判性的指向,情感真挚,敢于宣泄情感
巴金先生对高家跳大神儿,舞狮,墙上的合照,对高家带有批判性风俗化的道德描绘,同时他没有看重情节的铺排,而将重心放在情感的宣泄,表达他多愁善感的心灵。
符合五四文学的整体趋势。
巴金先生在创作《家》时正值青年,所以它也代表着革命的青春。
小说情感上汪洋恣肆,语言上行云流水,立意上别具一格。
因而被称为现实主义的绝世力作,极大地引发的青年一代读者共鸣。
【现代文学】巴金小说前后期各有何特色?
【现代文学】巴金小说前后期各有何特色?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鲁迅称其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1929年1月发表《灭亡》于《小说月报》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其它中长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死去的太阳》《海底梦》《春天里的秋天》《沙丁》《萌芽》《新生》《利娜》《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12月一1945年7月版短篇小说集:《复仇集》《光明集》《电椅集》《抹布集》《将军集》《沉默集》《神·鬼·人》《沦落集》《发的故事》《长生塔》《小人小事》《还魂草》《英雄的故事》《明珠与玉姬》《李大海》巴金在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
从1928年9月写《灭亡》起,到抗日战争爆发为前期;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为后期。
巴金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小说,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30年代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而巴金小说所创造的“青年世界”是30年代艺术画廊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部分。
微信公众号:汉语言文学考研大本营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一类是正面描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的。
如处女作《灭亡》(1928),1)立志献身的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的心灵表白。
2)殉道者—悲剧英雄杜大心。
如《爱情三部曲》,1)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一群知识青年的各种思想性格。
如《电》里“近乎健全的女性”李佩珠。
另一类是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
如《激流三部曲》中的《家》(1931),1)《家》在结构上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几对青年爱情上的纠葛为主线,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
2)高老太爷: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觉新:长房长孙,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
从《家》到《寒夜》看巴金创作风格的变化
从《家》到《寒夜》看巴金创作风格的变化一、巴金的整体创作风格1、巴金创作的两个时期:一般认为,巴金在1949年以前的创作,以1937年以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以长篇力作《家》(1931)为代表,后者则以《寒夜》(1944)为代表。
后期的创作风格渐趋沉着写实,多写善良无辜的小人物在时代沧桑和社会动荡中的悲剧命运。
2、无政府主义思潮对巴金创作的影响:无政府主义是盛行于欧洲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多以批判欧洲的现代国家制度为出发点。
其基本主张是,反对一切权威,否认一切国家政权和社会组织形式,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要求建立一个所谓无命令、无服从、无制裁的“无政府”大同社会。
其中,对专制权威制度的抨击,对保障人人平等和个性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的忘我追求,是青年巴金被深深吸引的原因所在,也对其人格形成和文化创作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巴金始终如一地坚持讲真话、忠于自己的信念,以自己崇高的人格力量影响了几代知识分子;他那永远直率坦城的语言和叙述语气,那不可遏止的喷发的叙述方式,都是他的文学创作的独特魅力所在,同样源于他对“主义”的虔诚信仰。
无政府主义思潮还赋予了巴金一种观察和批判社会人生的独特视角,他对一切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制度始终保持着特殊的敏感,而对这种不合理的制度的批判和控诉,也是其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
二、《家》:悲愤的控诉与青春的悲剧《家》是巴金前期的代表作品,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之一。
作者以他真诚的笔触,控诉了封建制度尤其是封建家族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它在时代变革面前必然走向分崩离析的命运。
小说塑造了大约六七十个人物,他们大致可以分为“封建专制制度的代表”和“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两类,而其中最主要的则是高老太爷、觉新与觉慧三个人物。
1、高老太爷:封建家族与传统礼教的代表人物。
做过多年大官,拥有庞大的家业,儿孙满堂,对高公馆的一切如同帝王一样的支配享用;少年“荒唐”,老来纳妾,还常常“捧花旦”取乐,在后代面前却又以道德家自居。
巴金小说的美学特征
巴金小说的美学特征(1)鲜明强烈的爱憎激情。
巴金是一位主观性极强的作家,浓郁的抒情性即成为他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的美学特征。
特别是他能和作品中的知识青年同呼吸共命运,并借此表达他对旧制度的强烈憎恨,热情歌颂和赞美G命青年的反抗斗争精神及崇高人格。
正是出于抒情的需要,巴金特别喜欢采用第一人称或日记体、书信体的写作方式。
(2)单纯、明晰、平实自然的艺术结构。
巴金的长篇小说不追求那种是史诗式的宏伟结构,也不大擅长描写阔大的社会斗争场面,而是多采用单线条的递进式的结构方法,一个人物登场,引出其他人物和一连串的事件,平平道来,朴实无华。
在叙事方式上,他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顺时写来。
即使对往事的追叙,也都往往篇幅不是太长,很快便拉回到现实中来。
巴金小说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表现出一种更加接近生活原色的文体美。
(3)语言朴实、流畅,富有感情色彩。
巴金的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
他喜欢用并列短句,把一些平平淡淡的词句艺术地组合起来,有时候它们是并列的,有时候它们是递进的,单独抽出某一句来看往往平淡无奇,然而将它们采用不同的方式连接起来以后,却造成了一种特别强烈的抒情意味,能够表达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绪,产生种奇妙动人的艺术效果。
此外,巴金还善于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把无生命的东西变成有生命的东西,把无情的东西变成有情的东西,直接赋予大自然以浓郁的感情色彩,从而达到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巴金小说创作的美学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早期的创作,内容庞杂,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
后期的创作题材开始由探索知识青年的革命道路转移到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琐事,并在表现与现实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中追求至善至美。
1巴金的创作道路、艺术风格和特色
巴金的创作道路、艺术风格和特色巴金姓李,名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巴金”是他1928年8月写完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时启用的笔名,这个笔名使用的次数最多、时期最长,因此广为人们熟知.此外,他还用过萧甘、佩竿、余一、王文慧、欧阳镜蓉等二十几个笔名.1931年到1937年初,巴金写成中长篇小说十部,出版短篇小说集十部,散文集六个,以丰硕的创作成果成为当时最令人瞩目的优秀青年作家之一.巴金这一阶段的创作,不仅保持着初期的热情和战斗锋芒,在题材的广度和内容的深度上,又都有明显的开拓.他继续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颂扬知识青年对现实的反抗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他的眼光,逐渐伸向下层社会,广泛描写工人、农民的苦难生活和反抗斗争;更把笔指向封建势力,深入揭露和鞭挞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罪恶.同时,还以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不断抨击日本侵略者的罪行.1933年12月,巴金住在燕京大学蔚秀园内沈从文的家里,完成了中篇小说《电》.总题为《爱情的三部曲》的《雾》、《雨》、《电》是巴金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他自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最为喜爱的一部作品.小说以爱情纠葛为引线,着重表现一群革命青年在反抗现实的斗争活动中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貌,颂扬改变现社会的坚定信仰和为理想不惜献身的英雄主义.巴金虽未能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但一直支持和赞助左翼文学运动,他同茅盾、冯雪峰等都有交谊,在他主编的《文学丛刊〉中,就收入了鲁迅、茅盾、张天翼、沙汀、艾芜、周文、蒋牧良、叶紫、萧军等许多左翼作家的作品.1936年他为赵家壁编辑的《二十人所选短篇佳作集》选入萧红、芦焚(师陀)和丁玲各一篇小说.他还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国统一战线.1936年10月,他和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等二十一个包括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共同签名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从这以后,巴金在文学道路上迈开了更坚实的步伐.四、《激流三部曲》在巴金众多的小说中,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其中,第一部《家》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树起的第一块丰碑,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创作过程长达十年.第一部写于1931年,以《激流》为题,从当年4月18日起,到第二年5月22日止,断断续续地在上海《时报》上连载了一年多,1933年5月出版单行本时,作为《激流》之一改题《家》.《春》的写作从1936年开始,在《文季月刊》上连载了十章,后因刊物停刊而中止,直到1938年2月才写完,单行本同年4月出版.《秋》是1939年7月至1940年5月一气写成的,这段时间每晚写五、六个小时,边写边送印刷厂付排,5月初结稿,7月即出书.以自己生活过十九年的封建大家庭为素材,写一部控诉旧家庭的罪恶,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的系列小说,在巴金的心中酝酿了多年.在现代文学史上,揭露封建制度的弊害,是许多作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但是,象巴金这样旷日持久地坚持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家并不多,象《激流三部曲》这样从内部对封建家庭作集中而又深刻的成功描写的大型作品,更是罕见.撕开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是巴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特出贡献,也是《激流三部曲》最杰出的思想意义所在.《激流三部曲》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和腐配、倾轧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激流三部曲》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变动的一份珍贵的艺术记录.作为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运的号角,它对于三、四十年代许多知识青年冲出旧家庭的藩篱,走向革命,起到启蒙的作用.直到今天,它仍激动着许多中国的和外国的青年的心.凝聚着巴金的经历和感情的《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在坚实的生活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题材的熟悉,感受的深切,爱憎的鲜明,为巴金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三部曲中,真挚浓烈的爱憎感情,随着流畅而充满抒情气质的文字跳荡,以生活中熟悉的人物作根据塑造的那些艺术典型,鲜明生动,对客观现实的细致描绘,构成一幅幅真实感人的生活画面.这部巨著的成就,标志着巴金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高度.五、“用火烧我自己”抗战爆发后,一贯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巴金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抗日救国斗争的洪流中.他和茅盾一起创办由《文学》、《中流》、《文季》、《译文》四家著名刊物组成的战时联合刊《呐喊》(后改名《烽火》),并担任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编委.这之后,他写了以表达前仆后继坚持抗战为主题的短篇小说《莫娜·丽莎》,和书信《给山川均先生》、《给日本友人》等.这些作品洋溢着时代的气息,闪耀着战斗的色彩,表现了巴金对侵略者的激愤之情.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巴金未能与会,仍当选为理事.巴金创作的两部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是他抗战期间最重要的作品.六、从“小人小事”到《寒夜》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巴金迁徙流离的生活.1945年11月,他回到上海的旧居.巴金于这年12月底写完了他民主革命时期最后一部作品——长篇小说《寒夜》.四十年代以后,随着生活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发展,巴金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日益深化,他的创作面貌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巴金的作品与过去相比,既保持着原有的基本精神和风格特色,又有了新的探索和新的表现.这主要反映在英雄主义色彩逐渐黯淡,反抗的激情和对未来社会的向往逐渐收敛,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愈益发扬,对旧社会、旧制度的揭露愈益深沉含蓄.在艺术表现上,深沉而压抑的控诉,取代了反抗斗争的呐喊,对于生活现象本身饱含情愫的客观描述,取代了作家主观激情的直接倾泻.所有这些,不仅使巴金四十年代作品更富于现实主义特色,也使他和时代的、文学的主潮一致的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达到了新的境界.七、新的声音从1957年5月到1961年11月这一时期,巴金的作品呈现出建国前作品从来没有新特点.这首先表现在题材和主题方面.在崭新的生活面前,他放下了那支“写旧中国、旧社会的黑暗腐败,写剥削阶级的腐朽没落,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悲欢离合,痛苦、死亡”的笔,转而热情描绘新人新事,朗声歌颂新的生活.其次,热烈,高昂,乐观,坚定,成为了巴金新作的基调.这些作品一扫建国前那种“淡淡的哀愁”和“忧郁、痛苦的调子”.这是新时代、新生活在巴金作品中的投影,也是他思想感情深刻变化的写真.昂扬的调子,充实的感情,宏亮的声音,为巴金那真挚热情的一贯风格增添了新的光彩.反映朝鲜战场的生活和斗争,描绘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美好心灵和崇高精神,是巴金建国后创作中最重要的收获.礼赞伟大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讴歌幸福的新生活和美好的新事物,抒写自己在新时代里欢乐而振奋的情怀,在巴金的新作中占有重要位置.人民的胜利和欢乐,使巴金那颗燃烧的心更加炽热.在巴金的新作中,还有不少记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的篇章.八、“做一个写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作家”从1978年底起,巴金开始写作记录自己“随时随地的感想”的《随想录》,到1984年已出版了四集.这些就文学和生活的种种问题发表看法的文章,不论是现实的感兴,还是往事的追思,既把笔触伸向社会和历史的深处,又坦率地挖掘自己的灵魂,表现出巴金对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的严峻思考.他所写的不仅是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也照出了同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在这些寓深沉于平淡的文章中,巴金把心交给读者,毫无掩饰他讲出自己心里的真话.《随想录》显示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真实自然的人格光辉,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尊敬.巴金表示:“我只是一个作家、一个到死也不愿放下笔的作家.”(《大镜子》)。
巴金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巴金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巴金的作品,创作风格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语言特点热烈明快朴素,从题材选择和处理角度探讨巴金小说的创作个性,就会看到巴金小说题材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题材为主,具有强烈的自传性和题材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偏爱并擅长表现家庭生活题材,缩影式地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举报补充回答:巴金小说的抒情特色借助于他的语言。
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
他的语言朴素、明朗、欧化,亲切自然,本色而热情。
而悲剧性的故事通过作者巴金朴素、明朗、欧化的语言叙述出来,真挚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艺术表现上,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同一类人物也有很细微差别。
巴金不是凭客观冷静地描写取胜,而是靠澎湃的激情折服人。
他的小说,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却写得有条不紊,起伏有致。
新时期写的《随想录》轰动文坛,活画出一位心地坦诚的作家的纯洁灵魂。
《家》、《春》、《秋》和《寒夜》早已拍成电影,饮誉国内外。
一、创作题材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
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
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
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着。
《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
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
《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
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
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
巴金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巴金的作品,创作风格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语言特点热烈明快朴素,从题材选择和处理角度探讨巴金小说的创作个性,就会看到巴金小说题材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题材为主,具有强烈的自传性和题材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偏爱并擅长表现家庭生活题材,缩影式地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举报补充回答:巴金小说的抒情特色借助于他的语言。
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
他的语言朴素、明朗、欧化,亲切自然,本色而热情。
而悲剧性的故事通过作者巴金朴素、明朗、欧化的语言叙述出来,真挚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艺术表现上,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同一类人物也有很细微差别。
巴金不是凭客观冷静地描写取胜,而是靠澎湃的激情折服人。
他的小说,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却写得有条不紊,起伏有致。
新时期写的《随想录》轰动文坛,活画出一位心地坦诚的作家的纯洁灵魂。
《家》、《春》、《秋》和《寒夜》早已拍成电影,饮誉国内外。
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语言风格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
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语言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故而巴金前期以《家》为代表的小说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而以小说《憩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
巴金前期作品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激越奔肆,一泻千里,无法以迁回婉转,含蓄凝炼对其加以规范;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
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它“象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
然而巴金也绝非只是一味任情纵笔、狂放无羁以至流于粗糙简滥。
在具体驾驭这种平白率真、热烈酣畅的文字时,巴金注重随情绪的起伏变化和延伸发展来安排句法的构造、修辞方式的搭配和音节的长短相间,让语言在热烈明快中自然跌宕成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产生一种流畅回环的音乐美感。
巴金散文的艺术特色
巴金散文的艺术特色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而著称。
本文将从巴金散文的主题、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其艺术特色。
巴金散文的主题广泛而深刻。
他的作品涉及了社会、历史、人性等多个层面,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思考。
例如,他关注农民的困境与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
他还关注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展现了他们的辛劳与奋斗。
此外,他还关注女性问题、家庭关系、友情等人性问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使读者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巴金散文的写作风格简练而富有感染力。
他善于运用平实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读者能够直接地感受到他笔下人物的喜怒哀乐。
他的句子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使整个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加突出。
他还常常使用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
巴金散文的表达方式真实而生动。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他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同时,他还注重通过对话和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更富有内涵和深度。
他的描写既真实又细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中的情感。
巴金散文以其广泛而深刻的主题、简练而富有感染力的写作风格以及真实而生动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特色。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还富有人文关怀和人情味道。
通过他的作品,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思考社会与人性问题,感受到作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巴金的散文作品经久不衰,对现代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巴金作品的特色
巴金作品的特色
第一,富于虚无主义的色彩。
“巴金”这笔名便是取安那其主义者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两人名字中之一音合成的。
虚无主义否定一切原理原则,否定一切政治的社会的权威,而把众人置于平等的共产状态之下,相信这个主义的人自然容易倾向那思想绝对自由的“虚无主义”。
巴金的处女作《灭亡》的主人公杜大心为了可怜人类而转为憎恨人类;为了憎恨人类而至于采取了对群众复仇的举动。
许多批评家都说巴金笔下的革命者带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罗曼蒂克的情调,都指此而言。
第二,提倡憎恨的哲学。
托尔斯泰、泰戈尔等宣传“爱的哲学”,中国新文学家受其影响者,当以冰心为代表。
而巴金呢?这位作家思想很奇怪,他竟取了与“爱”相反的“憎”来鼓吹“憎的哲学”。
第三,作品题材富有世界性。
巴金小说好采用异域故事。
他的《复仇》以十四个短篇组成,而其中十二篇的主人公皆为欧洲人物。
教案二:了解巴金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教案二:了解巴金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一、巴金的文学风格巴金的文学作品风格独具特色,代表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最高水平。
他的小说清新朴素,语言质朴自然,但又不失优美。
他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心灵的深刻领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和丰富的语言表现力,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巴金的小说情节严谨,最小限度地运用情节曲折,而是通过人物细节和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同时又不显得冗长和厌烦。
人物形象不仅具有立体感,而且符号性强烈,使人们能够从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意义。
另外,巴金的小说也非常注重细节描写,这不仅是对人物心理和环境细致地描写,而且也在正是细节中表达了他对思想、人性的深刻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进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它。
二、巴金的思想巴金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观念深刻,对于现代文学、现代文化、社会问题等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他的思想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人性与社会巴金认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社会环境对每个人都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人类生命性质和社会问题深刻的关注和思考。
他关注人的尊严,反对人的精神瓦解和人的形而上学的肤浅思维。
他的思想深入人心,对读者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教导意义。
2、追求真理的探究巴金的小说并不只是关注人的生活和社会现实,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小说的形式进行思辨探究,对诸如战争、革命、宗教、文学艺术的问题等作出深刻而独特的思考。
例如,他在《家》和《子夜》等作品中,表达了生命尊严和自由的主题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抗战时期人们内心的真实状态。
在《天上人间》中,他以独特的手法表达了思想倒退和理想低落的观察和反思。
3、追求人道巴金始终在追求人道的过程中思考现实,他所追求的人道也不是简单的悲情化,而是更加自觉地承认人性和人生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尊崇人的内心真实自觉,反对对人或事物的偏见、片面和扭曲的理解,因此他的思想深刻而且实用。
4、探索生命巴金关心生命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他捍卫人类自由和尊严,并提出了追求人生价值和真正意义的命题。
巴金文学的艺术特色
巴金文学的艺术特色㈠总述⑴【三部曲】善于长篇小说创作,写了大量的三部曲。
早期作品有概念化缺陷。
⑵【前后风格】前后的风格不完全相同。
30年代作品充满激情,是激情写作,是青春写作:单纯、热烈,躁动、焦虑。
主要以青年恋爱、婚姻、革命为主要表现对象,被称为“青春的赞歌”。
40年代作品趋向写实,思考人生世相,趋于冷静,甚至呈现出冷竣的色彩。
即使抒情,也是那种婉约式的情感,被称为是“人生的悲歌”。
⑶【家庭叙事】巴金最擅长的是写家庭,一是写封建大家庭,一是写小家庭。
一方面体现了作家自身的人生经历与文学作品的高度融合。
一方面体现了文学作品与时代社会的高度融合,深刻揭示了家庭与整个社会的密切关系。
⑷【抒情特色】巴金敏感、单纯、热情,以叛逆者与战士从事创作,充溢着作者对人生强烈的爱憎。
⑸【生命意识】从激情的抨击黑暗的封建势力到平静谛观冷暖人生,在伤感之余他总能陶冶人的心灵,唤起人奋发向上的志趣。
㈡前期艺术特色⑴【青年题材】多以青年的爱情、苦闷、理想与反抗为题材,艺术上主观倾诉、激情宣泄、激愤、绝望、哭诉的抒情风格,倾向单纯、热情、坦率,特别能引起青年共鸣。
情绪上满足了读者,而不是艺术上。
⑵【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者的深刻印痕。
如《灭亡》中的杜大心(行刺司令官,后被抓杀头)、《电》中的敏都走上暗杀的恐怖主义道路。
表现出个人“革命”行动绝对自由,无纪律约束的特点。
⑶【英雄主义】善于创造狂躁浪漫的抗争气氛与“英雄”,人物性格理想化、类型化。
如杜大心等都拼命工作,都患重病,内心苦恼而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都是人格高尚。
其理想追求、使命感、英雄主义的青春热情和奋斗精神,是现今生活中缺少的。
⑷【叙述简单】不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对环境也只作一般的描写,情节线索简单。
⑸【两类小说】巴金前期小说分为两类:⒈“革命系列”:正面描写青年投身社会斗争,如《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
⒉“家庭系列”:揭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如《激流三部曲》中的《家》。
巴金先生的作品特点
巴金的写作风格文字简约,饱含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从中可以清晰地体察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赫尔岑的影响,这与巴金当年从翻译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开始走上文学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巴金在谈到《家》的创作时曾经说过,他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目的是“我控诉”。
作品通过一系列美好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封建家庭的罪恶。
描写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艺术特色:(1)典型化的方法。
(2)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高觉新的复杂的性格。
(3)浓郁的抒情色彩。
平易、平白的文字,洋溢着浓郁的情感。
(4)心理描写。
例如作品对于鸣凤初恋心态的描写就很好地呈现了这个初恋的女孩子对于异性之爱的既惊又喜,以及青春期的萌动和羞涩。
作品在语言上也独具魅力。
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
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
艺术上的特色。
他的代表作《家》从1931年开始发表(一九三一年在《时报》连载发表,一九三三年初版),是现代文学中旧家庭题材小说的先驱。
作者在作品中设置的三个主要人物与《家》中的高老太爷、觉新、觉慧。
首先,是故事梗概与创作目的。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
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
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
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
巴金作品的特点
巴金作品的特点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巴金的写作风格文字简约,饱含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从中可以清晰地体察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的影响,这与巴金当年从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开始走上文学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巴金在谈到《家》的创作时曾经说过,他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目的是“”。
作品通过一系列美好生命的毁灭,控诉了封建家庭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封建家庭的罪恶。
描写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和反抗。
艺术特色:(1)典型化的方法。
(2)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高觉新的复杂的性格。
(3)浓郁的抒情色彩。
平易、平白的文字,洋溢着浓郁的情感。
(4)心理描写。
例如作品对于鸣凤初恋心态的描写就很好地呈现了这个初恋的女孩子对于异性之爱的既惊又喜,以及的萌动和羞涩。
作品在语言上也独具魅力。
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
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
艺术上的特色。
他的代表作《家》从1931年开始发表(一九三一年在《时报》连载发表,一九三三年初版),是现代文学中旧家庭题材小说的先驱。
作者在作品中设置的三个主要人物与《家》中的高老太爷、觉新、觉慧。
首先,是故事梗概与创作目的。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
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
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
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巴金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第十章巴金
一、巴金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二、创作:
创作变化:
1、前期——题材:一是表现青年无政府主义者的社会斗争。
如《灭亡》;二是揭示旧家庭的罪恶和没落,如《家》。
风格:热情的咏叹。
2、后期——题材:一是继续揭示旧家庭的罪恶和没落。
如《憩园》;二是表现抗战时期小人物的命运,如《寒夜》。
风格:深沉的叙写。
从浪漫的理想的英雄革命,到平淡琐屑的凡人小事;从单纯直接地倾吐热情,到抒情写意的客观化。
巴金前后期小说艺术风格的变化,标志着小说艺术的成熟。
阅读代表作品:《家》、《寒夜》
三、艺术风格:
1、以单纯、朴素、强烈的感情营造小说抒情氛围。
2、以大量的“独白”,透视人物的深层心理冲突。
3、诗化的语言。
四、《家》
1、“家”的结构:
金字塔形的家族形态。
新旧体制的杂合。
以觉慧的眼光,讲述觉新的故事。
2、人物谱系:
吃人者:高老太爷、冯乐山――权力的象征,专制的体现。
被吃者:三个惨死的女性――梅、瑞珏、鸣凤,年青美丽的生命被戕害。
觉新――新旧夹缝中挣扎。
旧的枷锁(责任)与新的希冀(自由)的矛盾。
这个人物为什么写得最好?1、处在矛盾冲突的漩涡中。
2、性格复杂而鲜明。
3、作者感情的倾注。
叛逆者:觉慧――大胆而幼稚,软弱而激进。
浅析《撞死了一只羊》的艺术风格
浅析《撞死了一只羊》的艺术风格《撞死了一只羊》是巴金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品,它以天真、朴实和深刻表现人性的独特风格,使它成为一部具有时代气息的小说。
该小说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的描写艺术小说的环境描写非常生动鲜活,作者采用了采用简介的语言,真实地描绘了生活在乡村的人们的生活。
通过对乡村简单、质朴的环境、土地、天气、风俗习惯等方面,使读者身临其境般感觉到这个完全不同于城市的世界。
通过环境的描写,表现了乡村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现实,揭示了社会对农民严格的等级制度和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
二、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小说刻画了一组非常生动、质朴的农民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在整个小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个个各具特色,性格鲜明,淳朴坚韧、又富有人情味。
特别是主人公吕四娘,表现了一个做母亲的坚韧和母性,她面对流亡的艰难困苦,在极端的环境中,无论生活还是感情,都表现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通过对主人公吕四娘、老伯父等形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质朴、纯真的生活氛围,传达了人性美和人性的深层内涵。
三、语言体现的艺术小说的语言非常朴实、自然、淳朴和生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通俗易懂、质朴自然。
语言的风格与主题相得益彰,使人想起乡村的景色。
小说的语言以平实、质朴为主,少繁多简,字句简练,像是一只强而有力的手,抓住读者的心灵,完整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综上所述,《撞死了一只羊》是一部充满了自然、朴素、淳朴风格的小说,以透彻、真实地反映农村生活为特点,作家借助这种风格展现了农村人性的朴实、真挚、无私和坚韧的一面。
这部小说不仅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而且在文学上卓有成就,在社会语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它不仅反映了中国故乡的人情味,也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的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从题材的选择和处理这个角度探讨巴金小说的创作个性,就会看到巴金小说题材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家庭生活题材为主,具有强烈的自传性和题材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偏爱并擅长表现家庭生活题材,缩影式地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举报补充回答:巴金小说的抒情特色借助于他的语言。
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
他的语言朴素、明朗、欧化,亲切自然,本色而热情。
而悲剧性的故事通过作者巴金朴素、明朗、欧化的语言叙述出来,真挚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巴金的代表作,在几代读者中最具影响的作品是《家》、《春》、《秋》(即〈激流三部曲〉)。
这部蜚声海内外的长篇巨制,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
作者对题材熟悉和感受的亲切,使作品获得了巨大的震撼力。
在动荡、巨变、大浪淘沙的年代里,《家》、《春》、《秋》奏起的时代进行曲,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的启蒙教育方面,曾起了很大的作用。
特别是其中的《家》,起的作用更大。
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年,反封建的任务异常艰巨。
二百多年前,伟大的曹雪芹写了《红楼梦》,成为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
巴金的《家、》《春》、《秋》是继《红楼梦》之后,描写封建旧家庭败落的最优秀的小说。
艺术上,这3部长篇也是巴金全部作品中成就最显著的作品。
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同一类人物也有很细微差别。
巴金不是凭客观冷静地描写取胜,而是靠澎湃的激情折服人。
他的小说,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却写得有条不紊,起伏有致。
新时期写的《随想录》轰动文坛,活画出一位心地坦诚的作家的纯洁灵魂。
《家》、《春》、《秋》和《寒夜》早已拍成电影,饮誉国内外。
巴金的写作风格
1、巴金小说创作风格始终处在缓慢的演变和发展之中,以《灭亡》和《寒夜》作为两极标志,巴金的小说创作可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2、早期是1929年《灭亡》发表至1941年《还魂草》发表之前,是其创作的情感爆发期,此期创作,数量众多,内容庞杂,风格多变,主观色彩浓厚,作品以激情渲泄为主要特色,人物多为理想化和类型化的“英雄”。
3、后期是1942年年初(发表《还魂草》为标志)至1949年,是其风格稳定期,此期之创作,数量减少,热情有所收剑,创作风格由多样趋向统一,创作激情由浮躁转向沉静,在客观写实中寄托人生理想,在表现与现实生活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中追求至善至美。
4、巴金创作风格的演变有三个标志:一是家庭概念的涵义的改变(早期是黑暗和专制的象征物,后期则是强权的对立物);二是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由早期的英雄形象转向后期的凡人琐事;三是作家创作情绪的变化,由早期的博爱思想到向后期的人道主义思想本色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