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章末检测(含解析)

合集下载

新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课后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新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课后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1 - 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 6 - 第五章测验 ................................................................................................................... - 12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基础巩固云南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却拥有全国6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58.9%的脊椎动物,其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在全世界都罕见,堪称世界“基因宝库”。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云南的生物物种正在急剧减少。

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云南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①人类为追求商业利益破坏环境②地壳运动、气候变迁③外来物种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④可再生资源有限,资源的后备储量不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①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进山②停止一切商业活动,加大执法力度③建设自然保护区④开展生态旅游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题,人类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外来物种的入侵是导致云南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

第2题,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进山,不符合实际,①错误;停止一切商业活动,不符合实际,②错误。

故选B项。

2.B历史上俄罗斯曾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

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失衡。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7)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右面是一张宣传海报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全球变暖C.臭氧层破坏D.酸雨2.图中反映的问题会造成全球 ( )A.陆地面积增大B.各地降水增多C.酸雨危害加剧D.海平面上升1.B 2.D[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北极熊生存范围缩小,是由于全球变暖,极冰融化,B对。

大气污染与北极熊生存范围缩小关系不大,A错。

臭氧层破坏是人们向大气中排放氟氯烃化合物,导致臭氧含量减少,与北极熊生存环境关系不大,C错。

酸雨是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导致的降水酸性增强,一般会腐蚀建筑物、危害水环境等,与极冰融化关系不大,D错。

第2题,由于全球变暖,极冰融化,陆地面积减少,A错。

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增大,但是不会导致各地降水增多,B错。

图示环境问题与酸雨关系不大,C错。

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D对。

]冬虫夏草又叫虫草、冬虫草,是著名的具有滋补作用的奇异中药材,也是传统出口的珍品,有着“一物竟兼动植两性”之说。

近年来,虫草价格一路飙升,最贵时,每千克价格高达4万元以上。

这刺激了大批的人进行采挖,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据此完成3~4题。

3.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 )A.三江平原B.内蒙古高原C.吐鲁番盆地D.青藏高原4.过度采挖冬虫夏草,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湿地减少B.土地荒漠化C.土地盐碱化D.草场退化、沙化3.D 4.D[第3题,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

第4题,青藏高原过度采挖会导致草场退化、沙化。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聚落位置变迁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森林破坏C.水土流失D.地面沉降6.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B.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5.A 6.D[第5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且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说明图示区域气候干旱,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A正确。

2023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同步检测试卷及答案

2023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同步检测试卷及答案

单元形成性评价(五)(第五章)(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1~3题。

1.图中②处的内容应是 ( )A.改善环境质量B.人类与环境统一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物质资料生产2.下列关于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不断向大自然索取是人类的任务D.人与自然是一种依附的关系3.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任务是( )A.减少大气污染B.预防自然灾害C.建立自然保护区D.控制人口规模【解析】1选A,2选A,3选D。

第1题,图示说明了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以及产生对立的原因和实现良性发展的途径。

据图可知,①与自身生产并列,都属于人类的生产,因此判断①为物质资料生产;③位于人类自身生产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之间,因此判断③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会改善环境质量,故②为改善环境质量;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即人类与环境统一,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故④为人类与环境统一。

第2题,人类只有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更好发展。

自然环境会影响社会发展,但不能决定社会发展。

人类不断向大自然索取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应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类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两者应该是平等、和谐统一的关系。

第3题,人口过快增长,人类不合理活动日益增多,向环境索取资源增多,排放废物的能力增强,导致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不断增多,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口问题,因此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任务是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

可以通过减少大气污染、预防自然灾害、建立自然保护区来协调人地关系,但都不是首要任务。

(2023·铁岭高一检测)彩虹之境生态村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该村只有43户住户,却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人居环境。

能源方面,居民利用太阳能发电,并且主动要求降低电能消耗;水资源方面,设置雨水收集设施,所有的污水都经过处理进行二次利用;建筑方面,建筑材料以木材、卵石、秸秆和泥土压块等本土材料为主。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章末检测题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章末检测题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章末检测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俄罗斯历史上曾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

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读图,回答1~2题。

1.该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 D.湿地萎缩2.当地出现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C.过度开垦D.过度灌溉某网站的微博认证用户在该网站发起“光盘”行动,该行动是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

据此回答3~4题。

3.“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生态可持续发展B.经济可持续发展C.社会可持续发展D.生活可持续发展4.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是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哪个原则( )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5~6题。

5.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6.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水能资源丰富④交通便利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林区农民烧荒种植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一下学期地理 必修第二册 第1-5章+期末 共6套测试卷(含答案)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一下学期地理 必修第二册 第1-5章+期末 共6套测试卷(含答案)

湘教版(2019)高一下学期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2.该区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A.①B.②C.③D.④截至2019年5月3日,全球230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5亿人,其中70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

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据此回答3~4题。

3.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10°S~20°S B.20°N~30°NC.30°N~40°N D.40°N~50°N4.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D.干旱区面积大下图是我国甲、乙两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甲乙5.甲、乙两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辽宁、山东B.湖南、宁夏C.新疆、四川D.西藏、内蒙古6.影响甲、乙两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可能是()A.甲省级行政区气候、乙省级行政区地形B.甲省级行政区地形、乙省级行政区水源C.甲省级行政区水源、乙省级行政区地形D.甲省级行政区气候、乙省级行政区植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

四川省2015年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

据此完成7~8题。

7.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东部地区经济衰退②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③家乡就业机会增加④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导致地价大幅下跌B.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C.减轻环境和资源压力D.提高城市化水平下图是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及预测趋势图。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

书P114
启示和教训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物种
《渡渡鸟的灭绝》
自然生态平衡破坏
大颅榄树险些灭绝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3.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 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产发展的现象。

要 污
大气污染



3.环境污染
水污染
水俣(yǔ)湾事件
海洋污染
课堂小结
环境
人 类 面 临
问题 的概 念与 类型


人类

面临



主要

环境

问题
环境问题 的概念
环境问题 的类型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问题 由环境污染演化
而来的问题 生态破坏问题 资源短缺问题
水污染、大气污 染、土壤污染
03
随堂练习
判断
PANDUAN
1 可再生资源不会出现资源枯竭问题。
2.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 生产和生活。
原因:
由于人们长期的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生态系统被严 重破坏,生物链被割断,导致生态失衡。
表现: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危害: 物种消失、生态失衡。
2.生态破坏
小白杨的遭遇
据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天然胡杨林从60年代初至今的三、四十年间已减少70%,丰 茂的草原已破坏退化、沙化85%以上,这场灾祸的制造者能是谁呢?!200年前,法国 一位哲。 人夏托布赖恩说过“野蛮时小期白是杨的森遭林遇,: 文明时期却又成了沙漠”。遗憾的 是,现实竟不幸被已故的哲人言中了。

2020_2021学年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章末检测卷

2020_2021学年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章末检测卷

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原始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环境文明时代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A.甲B.乙C.丙D.丁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图),完成4~5题。

4.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臭氧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气候变暖5.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6.图是闽南某山区农作物及其销售市场构成变化图。

第一阶段,最易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石漠化B.水土流失C.盐碱化D.地面沉降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

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

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

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

读图,完成7~8题。

7.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C.森林破坏D.土壤盐碱化8.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A.增加植被覆盖率B.提高水电发电量C.减缓沙丘移动速度D.提高土地利用率云南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38,却拥有全国60%以上的生物物种,其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在全世界都罕见,堪称世界“基因宝库”。

2020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章末检测(五)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0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章末检测(五)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章末检测(五)(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传统经济和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图,完成1~2题。

1.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B.图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C.图甲模式有利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D.图乙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2.下列哪组生产方式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A.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B.杭州研制成功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C.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D.海尔集团研制成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解析第1题,直接根据两图的经济发展特征可判断,图甲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图乙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故D项正确。

第2题,不可降解包装材料的使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故C 项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答案 1.D 2.C读我国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图,完成3~4题。

3.酸雨是一种环境污染事件,它反映的是(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C.土壤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4.我国西南地区出现重酸雨的原因主要有( )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②地形闭塞,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③多云雾,易形成酸雨④气温高,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第3题,酸雨是一种大气污染。

第4题,西南地区酸雨严重与这里的工业生产及自然地理状况有关。

盆地、山间低地的地形不利于空气扩散;降水和湿度大也大大加剧了酸性气体的溶解。

答案 3.A 4.A用普通水龙头,捧水方式洗脸,半分多钟,洗脸用水量为6千克左右,而用节水水龙头,同样方式、时间,平均用水量仅为1千克。

据此回答5~6题。

5.材料中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 )A.开源B.节流C.净化D.淡化6.下列生活方式中同上面类似的是( )A.用淘米的水来洗菜B.用淡化后的海水来做饭C.采用大的淋浴喷头D.利用未经净化的工业废水来洗衣服解析本题组利用生活中的新型生活用具,考查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方式,节水水龙头将洗脸的用水量减少,起到了节水的目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做法,如用淘米的水来洗菜,用节水马桶等。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
8.发展循环经济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D.谋求人地协调
9.下列农业生产符合循环经济特征的是( )
A.大棚农业B.桑基鱼塘农业
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10.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是( )
①生产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②可以减轻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减少资源消耗
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二、综合题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福建省光泽县位于闽江上游,最大白羽肉鸡养殖基地。养鸡场地面先铺一层谷壳,再投放鸡苗。一只鸡从破壳到出栏要产生4公斤鸡粪。该县境内某新型电厂以鸡粪和谷壳为原料燃烧发电,一年可处理鸡粪超过30万吨,节省标准煤11万吨。燃烧后的鸡粪残渣仅为原先的1/10,且富含磷,钾。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公正性原则
美丽的珊瑚岛礁三沙市永兴岛植被茂密、景色宜人。但长久以来,因为对淡水需求量大,岛上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一直存在。至2015 年底,永兴岛已完全停止了地下水的开采。
完成问题。
12.永兴岛停止开采地下水的原因是
A.防止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B.地下水开采成本太高
A.水污染和工业污染——春季B.噪声污染和光化学污染——夏季
C.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海洋污染——秋季D.化学农药污染和粉尘污染——冬季
4.目前,该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根本原因是( )
①城市人口增多,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
②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使生物物种数量减少
③工业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材料二:下图为若尔盖湿地分布示意图
(1)分析该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该湿地严重退化的原因。

2020-2021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第二册:第五章综合练习卷

2020-2021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第二册:第五章综合练习卷

综合练习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湖南张家界某山区的公路景观图”。

该公路号称“九十九道弯”,似玉带环绕,弯弯紧连。

据此完成第1题。

1.该公路“弯弯紧连”的目的是()A.减低线路坡度,保障行路安全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观光旅游C.通往更多村落,促进经济发展D.增加线路密度,构建交通网络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行动“蚂蚁森林”。

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

虚拟树长成后,就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

据此完成2~3题。

2.“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全球变暖B.水土流失C.生物多样性减少D.土地荒漠化3.目前该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 A.涵养水源B.防风固沙C.美化环境D.保持水土读我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完成4~5题。

4.图中反映出我国()A.人口增长速度减缓B.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D.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5.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B.人口总量占绝对优势C.人口密度先减后增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读某城市内某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完成6~7题。

6.根据客运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A.高级住宅区B.电子工业区C.中心商务区D.公园游览区7.下列关于该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厂企业集中B.地租昂贵C.环境污染严重D.文化教育发达墨西哥城人口近2 000万,预计到2050年人口达3 000万,为世界第一大城市,该城环境污染严重,城内有13万家工厂和150万辆汽车,每天墨西哥城笼罩在黄色烟雾之中。

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市区人口超过1 300万,近20年来,上海改善了交通状况,人均居住面积和绿地面积均有大幅度提高,目前城市环境问题正日益好转。

据此完成8~9题。

8.墨西哥城大气主要污染源是()①汽车尾气②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③氮氧化物④固体废弃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墨西哥城的城市问题的治理,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是()①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扩大城市规模③边污染边治理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不同地区的农业部门组合不同。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章末检测(含解析)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章末检测(含解析)

2021 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21)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章末检测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碳生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 地区 ) 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与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比 , 反映了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以下列图为2000—2021年京津冀碳生产率变化趋势图。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关于三省市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河北的能源利用率高B.北京的碳排放量最多C.天津的碳生产率逐年增长D.北京的年均碳生产率增速最快2.提高河北省碳生产率的有效措施是①控制人口规模②承接京津产业转移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④提高科技水平A .①③B .②③C.③④ D .①④3.天津市大力提高碳生产率能A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B.减轻城市交通拥堵C.增加城市热岛效应D.减少酸雨发生频率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循环系统中a、 b、 c、 d 依次为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5.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和和谐的生态功能B.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开展的成长阶段C.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D.该工业园属于高技术产业园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字母F、 H代表的含义是 ()①F表示资源开发②F表示产业活动③H表示废物排放④H表示产品消费A .①②B .③④C.②③ D .①④7. E 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过度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 .①②B .③④C.②③ D .①④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5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5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资源短缺②信息社会③经济④持续性⑤传统发展观念⑥传统发展模式⑦循环经济⑧公众参与[学思心得]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我国肩负的历史任务和面临的挑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当前正肩负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

同时,我国又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应对着人均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挑战。

如下图所示: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巨大的人口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22%的人口。

人口众多给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有相当一部分新增产值被新增人口消耗掉,再加上人口素质较低,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如下图所示:(2)资源相对短缺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国家。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再加上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紧缺程度。

如下图所示:(3)深刻的环境危机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使得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从全国来看,一方面,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如下图所示:1.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局部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A.①② B.②③C.②④D.③④(2)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 )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②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城市蔓延 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④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D (2)B [第(1)题,当前我国的人口压力主要表现为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净增长,就业人口压力大;农业资源日趋紧张,但尚未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高一地理下学期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复习与测试

高一地理下学期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复习与测试

2020-2021学年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复习与测试一、选择题科尔沁沙地是我国最大的沙地,原为科尔沁草原,由于距海洋较近,有沙地疏林分布。

沙地地势南北高,中部低,西辽河水系横贯其中。

科尔沁沙地地下水丰富,埋藏深度10米左右,目前在沙地腹地水稻种植喜获成功。

结合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小题。

1.科尔沁草原演变为沙地的自然背景是()A.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土壤稳定B.气候干燥,大风频繁,风力强劲C.地形崎岖,暴雨集中,流水冲刷D.植被稀疏,人口稠密,超载放牧2.网格栽培、瓶装种植、导管滴灌……初期,为提高水稻的成活率人们做了多种尝试,说明构建生态产业的主导因素是()A.资金支持B.政策扶持C.水源丰富D.科技投入3.如果在科尔沁沙地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可能会导致()A.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稻谷产量B.产量过高引发稻谷供求关系失调C.过度抽取地下水可能加剧生态恶化D.植被覆盖率提高恢复原始自然景观南宋末年,道教领袖丘处机西行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

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

”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问题。

4.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分别为()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C.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5.张家口以北地表植被破坏后,可能()A.北京沙尘增加B.降水变率减少C.地下水位上升D.蒸发量减少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由于灌溉方式不合理和灌溉面积的扩大,该地盐渍化面积不断增加。

近年来,道地采用多种方式防治土地盐渍化,如秸秆覆盖与还田等。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灌区土壤表层盐分的月份分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与6月相比,该地7、8月土壤表层含盐量较低的原因主要是()A.气温较高B.风力较弱C.降水较多D.灌溉较少7.在抑制土壤盐渍化时,秸秆覆盖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径流B.降水C.下滲D.蒸发8.该地最适合采用秸秆覆盖抑制土壤盐渍化的时间是()A.1-2月B.3-4月C.5-6月D.9-10月截至2020年2月初,澳大利亚东南部爆发的林火已燃烧了5个多月。

含答-案答案在前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含答案-答案在前

含答-案答案在前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五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的发展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由材料可知,碳生产率反映的是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河北的碳生产率最低可以反映出能源利用率低;图中仅反映了碳生产率的高低及变化,仅根据图中信息无法计算碳排放量;天津的碳生产率在2009~2010年呈下降趋势,因此并不是逐年增长;图中反映的11年时间里,北京的碳生产率增长最多,反映出年均增速最快。

故选D。

2.【答案】C【解析】科技水平高,能源利用率高,碳生产率高;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降低碳的排放量;控制人口规模与碳生产率无关,河北接受京津转移的产业多是高耗能产业,这些产业的转入会导致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碳生产率下降。

故选C。

3.【答案】A【解析】提高碳生产率符合目前的节能减排潮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减轻城市交通拥堵会提高碳生产率,但提高碳生产率并不一定会减轻城市交通拥堵。

能减弱城市热岛效应;酸雨是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导致的,与碳生产率关联度较小。

故选A。

4.【答案】D【解析】由图可以看出,a有生活污水进入,尾水流出,并且a指向深度处理,可判断a为污水处理厂;b 向d输送棉布,可知b为棉纺织;c向d提供服装设计,可知c为创意产业;d输出服装产品、废布料等可判断其为服装生产,故选D。

5.【答案】A【解析】由图可看出,该生态工业园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利于生态保护等,A项正确。

产业发展包括产业的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由图可知,该工业园区产业链长,各环节紧密联系,产业协作性强,该产业生产已进入成熟期,B项错误。

该生态工业园生产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工业产品都实现了循环利用,例如废水、废渣等,C项错误。

由图可以看出,该生态工业园区主要产品为服装产品、汽车内饰材料等,多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判断该工业园不属于高科技产业园,D项错误。

故选A。

6.【答案】C【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人类开发自然资源供人类使用,所以F表示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又会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H表示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检测试卷(两套,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章末综合检测试卷(两套,含答案解析)

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测评(两套) 第一套 (1)第二套 (12)第一套(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冬虫夏草是产自青藏高原的一种特有真菌,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5 000米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

读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完成1~2题。

1.有人认为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其珍贵主要体现在()①分布区域有限②天然产量较低③运输成本过高④人工采收困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过度采挖冬虫夏草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A.森林减少B.土壤盐碱化C.湿地萎缩D.草场退化答案:1.B 2.D解析:第1题,冬虫夏草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地区,分布区域有限,数量较少,人工采收难度较大,所以很珍贵。

第2题,过度采挖冬虫夏草会造成其生长区域的灌丛和草场遭到破坏,造成草场退化。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状况统计表,完成3~4题。

3.推测导致该地区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人口增长过快4.当时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风沙危害加剧B.大陆性气候减弱C.光照条件变差D.水土流失严重答案:3.B 4.D解析:第3题,根据植被覆盖率减小、耕地面积增加、河流含沙量增加等信息分析可知是由于破坏植被,毁林开荒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从而使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

第4题,据上题分析可知,河流含沙量增加,反映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很多科学家认为,北极周围形成的大量参差不齐的冰川将在2030年夏季完全消失(图甲)。

科学家借助卫星图证实,南极一巨大冰川正从冰架上断裂入海(图乙)。

据此完成5~6题。

甲乙5.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臭氧层破坏B.酸雨C.冰川运动D.全球变暖6.针对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①植树造林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③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④减少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⑤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5.D 6.B解析:第5题,图示是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章末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碳生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与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比,反映了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下图为2000—2011年京津冀碳生产率变化趋势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三省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北的能源利用率高B.北京的碳排放量最多C.天津的碳生产率逐年增长D.北京的年均碳生产率增速最快2.提高河北省碳生产率的有效措施是①控制人口规模②承接京津产业转移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④提高科技水平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3.天津市大力提高碳生产率能A.提高企业竞争能力B.减轻城市交通拥堵C.增加城市热岛效应D.减少酸雨发生频率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5.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和和谐的生态功能B.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C.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D.该工业园属于高技术产业园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①F表示资源开发②F表示产业活动③H表示废物排放④H表示产品消费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过度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

路透社巴西利亚2012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11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

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

结合下图回答下题。

8.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B.发达国家的商业性伐木C.过度的迁移农业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9.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C.增加全球降水极端事件的发生D.低纬度农作物产量减少10.下列热带雨林开发方式中,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有①鼓励保护性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②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④设立国际基金⑤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⑤D.②④⑤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

但在前些年,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劳动密集型产业B.农产品加工工业C.资源密集型工业D.高新技术产业12.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下列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模式缩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B.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D.该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污染范围的排放13.读人地关系模式图,回答下题。

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发生在①环节过程中的是A.水土流失B.大气污染C.地震D.旱涝灾害酸雨是指pH<5.6的雨、雾、雪、雹等大气降水。

下图为华东地区酸雨与降水量、相对湿度的关系图。

读图完成问题。

14.华东地区酸雨最强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15.影响华东地区酸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B.大气雾霾浓度C.相对湿度D.降水量2017年12月6日,为恢复原生态环境,洞庭湖自然保护核心区最后一棵欧美黑杨被砍伐清理。

源自欧美的黑杨,喜湿,生长快,适应性强,适合生长在河岸、河滩区域,自从欧美黑杨被引入洞庭湖地区栽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极大地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同时降低了湿地的行洪能力。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对洞庭湖的湖水面积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6月至9月份都是长江水补给湖泊水B.6月份洞庭湖面积大主要原因是多台风影响带来丰富降水C.湖泊西北部坡度比较缓D.7~9月份湖水面积小与流域内伏旱天气无关17.欧美黑杨迅速扩张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减少B.土壤肥力差C.土地退化D.物种较单一18.洞庭湖洲滩等湿地大量种植黑杨导致湿地蓄洪行洪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A.增加了湖泊水B.加剧了泥沙淤积C.造成地下水位上升D.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增大二、综合题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亚地区简图。

材料二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平衡,位于东南部的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国家之间形成的经济合作区域。

它将使中亚受限于交通不便的地缘劣势转变为优势,使中亚的资源优势也可以充分发挥。

(1)分析中亚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和地表水主要分布在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原因。

(2)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如何使地缘劣势转变为优势?(3)请为中亚农业的合理发展提几点建议。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麋鹿原产于我国,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

麋鹿善游泳,主要采食水生和陆生的禾本科及豆科植物,食性狭窄。

据科学家考证,距今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3 000年时麋鹿最为昌盛,数量达到上亿头,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下游地区,野生麋鹿在清朝初年绝迹。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施饲养麋鹿野化放归行动,在江苏、湖北、河南等地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

现今,麋鹿有效种群已达到50多个,结束了数百年来麋鹿无野生种群的历史。

(l)分析我国历史上野生麋鹿绝迹的原因。

(2)说明我国选择江淮地区建立麋鹿野生自然保护区的理由。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金刺梨喜光,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1—16.50C、年降水量1100mm以上、PH值5.5-6.5的酸性土壤、海拔1000—1600m的地区种植。

金刺梨营养价值极高,被称为“维C之王”,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酒、饮料、果脯和果酱等。

安顺金刺梨是安顺市独有的野生资源,是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独有品种,其在石漠化治理、助农增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培育好金刺梨,该市通过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等模式,与农户签定长期合作协议,积极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建设标准化果园。

如今,全市金刺梨由鲜果出售向精深加工转型,从单一种植向产旅融合发展。

图为安顺市位置示意图。

(1)分析安顺市金刺梨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安顺市“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对金刺梨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3)说明安顺市金刺梨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非穿山甲身体构造特化原始,全身布满鳞甲,奔跑能力差,遇敌时蜷成一团,属狭食性哺乳动物,雌性穿山甲每年只能生一胎。

主要分布在乍得、南苏丹、东非、南部非洲的热带稀树草原和开阔林地(如下图),近些年来,因人类活动影响使其生境逐渐丧失。

基于食用、医用等诸多原因,自2010年来在国际非法贸易中缉获的南非穿山甲数量呈剧增趋势,穿山甲濒危告急。

(1)简述南非穿山甲濒危的自身原因。

(2)说明南非穿山甲栖息地丧失的人为原因。

(3)保护濒危穿山甲,离不开公众、社会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通力合作。

请从公众角度谈谈如何践行对穿山甲的保护。

答案与解析1.D2.C3.A【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的发展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1.由材料可知,碳生产率反映的是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河北的碳生产率最低可以反映出能源利用率低;图中仅反映了碳生产率的高低及变化,仅根据图中信息无法计算碳排放量;天津的碳生产率在2009~2010年呈下降趋势,因此并不是逐年增长;图中反映的11年时间里,北京的碳生产率增长最多,反映出年均增速最快。

故选D。

2.科技水平高,能源利用率高,碳生产率高;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降低碳的排放量;控制人口规模与碳生产率无关,河北接受京津转移的产业多是高耗能产业,这些产业的转入会导致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碳生产率下降。

故选C。

3.提高碳生率符合目前的节能减排潮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减轻城市交通拥堵会提高碳生产率,但提高碳生率并不一定会减轻城市交通拥堵。

能减弱城市热岛效应;酸雨是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导致的,与碳生产率关联度较小。

故选A。

4.D5.A【解析】4.由图可以看出,a有生活污水进入,尾水流出,并且a指向深度处理,可判断a为污水处理厂;b向d输送棉布,可知b为棉纺织;c向d提供服装设计,可知c为创意产业;d输出服装产品、废布料等可判断其为服装生产,故选D。

5.由图可看出,该生态工业园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利于生态保护等,A项正确。

产业发展包括产业的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由图可知,该工业园区产业链长,各环节紧密联系,产业协作性强,该产业生产已进入成熟期,B项错误。

该生态工业园生产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工业产品都实现了循环利用,例如废水、废渣等,C项错误。

由图可以看出,该生态工业园区主要产品为服装产品、汽车内饰材料等,多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判断该工业园不属于高科技产业园,D项错误。

故选A。

6.C7.D【解析】6.由图中可以看出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人类开发自然资源供人类使用,所以F表示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又会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H表示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②③正确。

故选C。

7.E表示人类开发自然资源,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①④正确,故选D。

8.A9.B10.A【解析】8.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故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是导致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A正确;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B 错误;过度的迁移农业是导致雨林破坏的直接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热带雨林在短时间内被快速破坏,考虑是人为的大规模破坏所致,土壤条件不会导致雨林短时间发生改变,排除D。

答案第2页,总8页9.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雨林破坏会直接导致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故选B。

10.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加强环境教育并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③⑤,A选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