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下医学期刊的挑战与应对
互联网时代医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论述题在互联网时代,医学专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在互联网时代,医学专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1997年我国开始兴起互联网,从而开启了我国的互联网时代。
随着网络速度的提升、新的交流沟通工出现以及各种通讯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与突破,互联网正在向着深入、全面而广泛的方向发展。
互联网逐渐成为改变我们生活、观念、健康、习惯、交往、出行等各个方面的重要载体。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就医的传统生活方式,将大众引导入一种更为先进、轻松和便捷的就诊模式中。
记得在网上看过朱令案的始末,抛开案件本身不提,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它被称为中国互联网救助第一案。
1994年11月,聪明、美女的清华女生朱令离奇发病:秀发脱落、面肌瘫痪、四肢无力、发音含混、被送往医院,医院对此束手无策,中毒原因始终未查出。
1995年3月底,朱令陷入长达数月的昏迷之中。
1995年,朱令的高中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诚、蔡全清等人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求助以及之后的远程诊断网,在朱令铊中毒远程诊断的信息发布和协调上起了关键作用。
1995年4月10日,贝拿着朱令的病历复印件翻译成英语,和蔡全清一起在学校的机房发出了求救邮件。
电子信函发出三小时后便收到世界各地的热情回函。
4小时后求救信已传遍美国,两周后已传遍世界。
在随后的十多天里,国外许多著名医学专家根据描述的症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很快诊断出是罕见的铊(Thallium,81号重金属元素) 中毒,并建议用“普鲁士蓝”解毒。
的确,先进的互联网为我们快速、便捷的获取信息与帮助提供了便利。
如果互联网可以与医疗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想象,有多少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的病人可以获得新生。
网络舆情对医疗行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网络舆情对医疗行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医疗行业中,网络舆情不仅对医疗机构、医生及患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网络舆情对医疗行业的影响1.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网络舆情通过网络平台的迅猛传播,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
负面新闻或医疗事故的传播,可以短时间内迅速影响到大量的患者和社会公众,对医疗机构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2. 患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在互联网时代,患者不再仅仅依赖医生等传统渠道获取医疗信息。
他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健康资讯网站、医疗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获取医疗知识。
因此,医疗机构必须积极适应这种变化,提供准确、及时、可信的信息。
3. 舆情引导消费者的医疗选择:网络舆情可以对患者的医疗选择产生重大影响。
一则负面舆情可能导致患者流失,让他们转而选择其他医疗机构或医生,影响医疗机构的经营状况。
二、应对策略1. 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医疗机构应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对舆情信息进行全面监测和及时跟踪。
通过实时了解舆情,有针对性地制定舆情应对策略,及时遏制负面舆情的传播,防止进一步损害声誉。
2. 积极回应患者关切:医疗机构应在网络上积极回应患者的关切和问题,尽可能提供准确的医疗信息和专业意见,增强患者的信任。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建立医疗知识问答平台、开设官方博客等方式,与患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3. 增强危机公关能力:医疗机构在面临舆情危机时,应及时采取危机公关措施。
这包括成立专门的危机公关团队,制定应对方案,与公众沟通,承认错误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恢复公众对机构的信心。
4. 加强内部管理与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医疗服务流程和质控机制,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同时,注重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减少舆情危机的发生。
新媒体与医疗健康信息传播的挑战与机遇
新媒体与医疗健康信息传播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医疗健康领域,新媒体的出现给信息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在医疗健康信息传播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所带来的机遇。
一、挑战1.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这使得医疗健康领域的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
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医疗健康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夸大的甚至是错误的。
这给公众带来了误导和困惑,甚至可能对他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信息过载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大量的医疗健康信息涌入人们的视野。
然而,由于信息过载,人们很难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他们可能会被大量的信息淹没,无法准确获取所需的医疗健康知识。
3.缺乏专业性新媒体上的医疗健康信息往往缺乏专业性。
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医疗健康信息并非来自专业医生或权威机构,而是个人经验或传闻。
这种缺乏专业性的信息可能会误导公众,导致错误的健康决策。
二、机遇1.信息传播更加便捷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医疗健康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
通过社交媒体、健康类APP等平台,医疗健康知识可以迅速传播到大众中。
这使得公众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到医疗健康信息,提高了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2.互动交流促进医患关系新媒体的互动性质使得医患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
患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医生进行在线咨询,医生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健康知识,与患者进行互动交流。
这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3.个性化健康管理新媒体的个性化特点使得医疗健康信息传播更加精准。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算法,新媒体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健康状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这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三、应对策略1.加强信息监管为了保证医疗健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
加强对医疗健康信息发布者的资质审核,建立信息发布者的信用评价体系,对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保护公众的权益。
网络舆情对医疗行业的挑战与应对
网络舆情对医疗行业的挑战与应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也日益凸显。
医疗行业作为一个关系到人们生命和健康的重要领域,面临着来自网络舆情的各种挑战。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对医疗行业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网络舆情对医疗行业的挑战1.1 阻碍医疗信息传播网络舆情常常夸大、歪曲医疗信息,使得患者难以辨别真伪,导致医疗信息的失真和扭曲。
这对于医疗行业的发展和患者的选择造成了困扰。
1.2 威胁医疗机构的声誉网络舆情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一些负面事件和患者不满往往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导致医疗机构的公信力和信誉受到损害。
1.3 加剧医患矛盾网络舆情往往使得医患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一方面,患者通过网络舆情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抗议,对医疗机构和医生产生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医生和医疗机构对于网络上的恶意攻击和不实言论也会产生愤怒和反击。
二、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2.1 提升医疗行业的透明度医疗行业应积极加强信息的透明度,建立规范的信息发布机制。
及时公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信息,向患者提供准确、权威的医疗指导和建议,以增加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信任。
2.2 加强危机公关能力面对网络舆情的严峻挑战,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危机公关机制,及时、准确地回应负面舆情。
通过开展有效的危机公关活动,恢复公众对医疗机构的信任。
2.3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互动医疗机构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互动,倾听患者的声音,及时解答疑惑,回应患者的需求。
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降低因网络舆情引发的医患矛盾。
2.4 倡导合理用药和权威信息医疗行业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提倡科学、安全的用药观念。
同时,加强与权威媒体和组织的合作,共同打造权威的医疗信息发布平台,提供准确、可信的医疗信息。
三、结语面对网络舆情对医疗行业所带来的挑战,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要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正视问题,迅速作出应对,抓住机遇。
新媒体环境对医疗活动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环境对医疗活动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医疗活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给医疗活动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便利和机遇,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新媒体环境对医疗活动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新媒体环境下医疗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可信度增加。
在传统媒体时代,医疗信息一般由专业医学机构和媒体发布,具备一定的可信度。
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发布医疗信息,导致信息的可信度缺乏保障,容易出现错误或误导性的信息。
其次,新媒体环境下医患互动关系的改变。
传统模式下,医生和患者的沟通主要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医患之间的互动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这给医患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
患者可能会在网络上反馈自己的医疗经历和情况,医生需要更加及时地回应和处理这些信息。
最后,新媒体环境下医疗活动的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
随着个人健康数据的数字化和在线存储,医疗数据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黑客可能会入侵医疗机构的服务器,获取患者的个人和健康信息,从而造成严重的隐私问题。
针对新媒体环境对医疗活动的挑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进行应对。
首先,加强医疗信息的规范和管理。
相关机构需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医疗信息的监管和审核,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对医疗信息发布者的认证和审核,限制未经认证发布医疗信息的行为。
最后,加强医疗数据的保护和信息安全。
医院和医疗机构需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采取多层次的加密和验证手段,确保患者的个人和健康信息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加强对医疗数据使用和共享的监管,确保数据的正确使用和保密性。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对医疗活动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只有充分认识和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挑战,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医学期刊的网络安全监管问题不容忽视
自网络搜索引擎崛起以来,网络诈骗一直如影随形,但过去几年来医学学术期刊成了被诈骗的目标。
通常的诈骗方法是建立一个糊弄人的类似虚假网站地址,然后将网络流量引导至这个虚假网站。
抢夺官方域名则是一种更加狡猾的手段:措手不及的访问者在登陆被劫持的医学期刊网站之后,在试图支付订阅费用或购买文章时,可能会在此过程中泄露密码或账号。
当医学期刊的网站管理和安全被忽视时,这种新形式的医学期刊劫持就会日益猖獗。
即便是用互联网诈骗故事的标准衡量,这种事件也是厚颜无耻的。
近日,有一条建议称,骗子正在公然地从学术期刊出版商那里抢夺整个因特网地址,即因特网域名,并以此建立虚假网站。
在打劫网站的同时,他们还劫持这些出版商的期刊及网站流量。
当伊朗伊斯法罕信息技术科学家MehdiDadkhah发来相关建议之后,记者JohnBohannon 报道了这件事情。
他的报道不仅确定此次骗局是真实的,同时辨别出近期24次被劫掠的期刊网站域名,还发现了这些黑客可能如何做这件事情。
最难得的是区分哪些期刊在劫持者面前更脆弱。
一旦这些目标被确定,劫掠它们的域名就成为易事。
为了检测他的结论,Bohannon本人也拦截了一个域名。
在一天内,访问克罗地亚当代艺术学杂志官方域名的访问者被导向了理查德·艾斯特利1987年的一段经典音乐视频永不放弃你的网址。
当他们得知该做法后,该期刊编辑并没有感到诧异,因为该期刊经常被别人导向其他域名。
一直被犯罪分子忽视的医学学术期刊网站终于获得了关注。
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如今在线出版的绝对透明度,比如去年2万多家期刊发表了200多万篇电子文章。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资金流程。
如今,这个价值100多亿美元的产业仍然和订阅相关联,主要是由图书馆订购,但开放获取通道的收入份额正在日益增长。
去年,这一部分市场占到2.5亿美元,未来几年内相关利润将再翻一番。
因此,很多学术出版商的资金流通和非专业的网站管理使它们成为被抢劫者瞄上的诱人目标。
研究医疗纠纷网络媒体报道传播侵权及完善对策
研究医疗纠纷网络媒体报道传播侵权及完善对策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医疗纠纷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媒体上。
这些报道不仅对医生、医院和患者造成了严重的侵权,还对社会稳定和医疗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
对于医疗纠纷网络媒体报道的传播侵权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我们需要了解医疗纠纷网络媒体报道传播侵权的现状和表现。
在互联网时代,医疗纠纷报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杂志和电视,而是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如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百度贴吧等。
这些报道往往以引人注目的标题和图片吸引读者,内容大多没有经过严肃的审核和核实,甚至存在夸大、歪曲事实的情况。
这些报道很容易对医生和医院的名誉、声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不信任和憎恶情绪。
我们需要分析医疗纠纷网络媒体报道传播侵权的原因。
医疗纠纷报道在网络媒体上的传播侵权问题,一方面与网络媒体追求点击率和流量有关。
为了吸引读者,一些网络媒体不惜夸大事实、制造轰动效应,以便吸引更多的流量和广告收入。
也与一些医患关系不和、法律意识淡薄和医疗纠纷调解机制不完善等相关。
患者在面对医疗纠纷时,往往会通过网络媒体进行抱怨和寻求帮助,而医生和医院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有效的回应和解释,导致信息不对等,甚至双方陷入舆论漩涡。
针对医疗纠纷网络媒体报道传播侵权的问题,我们应该提出一些完善的对策。
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和争议解决平台,通过非法律途径解决医疗纠纷,尽量减少医患矛盾的升级和舆论的扩散。
网络媒体应当加强自律,加大事实核实和新闻真实性把关,及时对不实报道进行修正和道歉,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加强对医患关系的教育宣传,提高患者法律意识和医生职业道德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建立健全的医疗纠纷信息发布管理机制,通过严格审核和管理,规范医疗纠纷信息的发布,防止不实报道的传播。
在完善对策的还需加强医疗纠纷网络媒体报道传播侵权问题的研究。
需要深入挖掘医疗纠纷报道在网络媒体上的传播特点、规律和影响,探索解决医疗纠纷网络媒体报道传播侵权问题的科学途径和方法。
研究医疗纠纷网络媒体报道传播侵权及完善对策
研究医疗纠纷网络媒体报道传播侵权及完善对策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医疗纠纷事件的报道与传播也变得更加便捷与广泛。
在这一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侵权行为,对医生和医院的名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研究医疗纠纷网络媒体报道传播侵权及完善对策对于保护医生和医院的合法权益,提升医疗纠纷事件的舆论报道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网络媒体报道增加了医疗纠纷的曝光率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医疗纠纷事件得到了更广泛的报道和传播。
一些医患纠纷事件被过度渲染和放大,导致公众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度降低,给医生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2.网络侵权行为对医生和医院造成严重影响一些网络媒体报道医疗纠纷事件的方式和内容存在不实报道、夸大事实、捏造数据等侵权行为,给医生和医院的声誉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医生和医院甚至因此受到恶意诋毁和攻击。
3.网络传播对医疗纠纷事件的解决产生负面影响在网络媒体上过度渲染的医疗纠纷事件可能会导致事件当事人难以妥善解决问题,对医疗纠纷事件的解决产生负面影响。
虚假信息的传播也会给医生和医院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损失。
二、完善对策1.加强网络媒体内容的管理针对医疗纠纷事件的网络报道和传播,应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于不实报道、夸大事实、捏造数据等侵权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公平、公正的新闻报道环境。
2.加强网络传播的自律网络媒体自律是保护医生和医院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希望网络媒体能够自觉加强对医疗纠纷事件报道的自律,坚守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减少不实报道和恶意渲染,避免对医生和医院的侵权行为。
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应当鼓励和支持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相关责任和处罚,对于的不实报道、夸大事实、捏造数据等侵权行为进行严惩,以起到震慑作用,维护医生和医院的合法权益。
4.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媒体素养公众应提高对网络媒体报道的辨识能力,避免被不实报道和恶意渲染误导。
“互联网+”时代医学期刊的挑战与发展对策
54“互联网+”时代医学期刊的挑战与发展对策江雨莲,程开健,徐伟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摘 要:“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
“互联网+”时代给医学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在突飞猛进的互联网环境下,重新审视“互联网+”时代医学期刊的生存、发展,则十分必要。
笔者就“互联网+”时代医学期刊面临的挑战进行阐述,从而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医学期刊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医学期刊;挑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5-0054-02收稿日期:2018‐04‐04作者简介:江雨莲,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助理编辑,硕士,主要从事医学统计学及编辑学研究;程开健(通讯作者),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助理编辑,主要从事儿科学及编辑学研究;徐伟娟,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编辑部编辑,硕士,主要从事生物药剂学和编辑学研究。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互联网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的优化、转型和升级,为社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1]。
医学期刊,作为报道医学科研创新成果,传播医学行业新技术、新知识,指导临床实践的媒介,在突飞猛进的互联网环境下,重新审视“互联网+”时代医学期刊的生存、发展问题,则十分必要。
一、“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医学期刊的特点 医学期刊数字化发展,已成为“互联网+”时代医学期刊无法抵挡的态势,其具有纸质医学期刊无法比拟的优势[2]。
数字化的应用,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这已成为各传播媒体发展的聚焦点,也是医学期刊发展的突破点之一。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医学期刊具有如下特点。
手机媒体时代医学科普传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XJPPU^r^NOFNEWJEpHN^Yjg^ydoi:l0.3969/j.issn.1672-5166.2020.02.023手机媒体时代医学科普传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曹翠峰①周一思①0引言当前,健康中国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医学科普传播是提高全民健康意识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关键环节。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手机迅速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外的“第五媒体”。
如何应对手机媒体在医学科普传播中所面临的挑战,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在医学科普传播中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1手机媒体时代医学科普传播的特点1.1受众关注度逐年提高,结构呈差异化1.1.1受众对医学科普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据《今日头条》与《生命时报》联合发布的“国人健康关注度大数据”显示,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今日头条》健康资讯总阅读量为336亿,且近几年每年都有近百亿的增长。
在“抖音”上,每月生活健康类短视频播放量也已超百亿⑴。
由此可见,受众对健康的关注度是在逐年上升。
1.1.2受众结构呈现差异化从地域分布来看,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位列前3,表明来自大城市的受众更关注健康信息;从性别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市,100038作者简介:曹翠峰(1984—),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医院管S;E-mail:******************227©@中国卫生信息管理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INFORMATICS AND MANAGEMENT方面,女性目标群体指数(target group index,TGI)为151,男性为83,表明女性对医学科普知识的需求更加旺盛;从年龄方面,50岁左右人群对健康的关注度是25-35岁人群的2倍,表明年龄与健康关注度呈正相关[2l o2015年4月27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微信公众号开始运营,截至2018年7月,其净增用户为358人,用户分布的省级行政区(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为35个(含港澳台地区),其中排在前5位的省、市有北京市、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浙江省;排在前5位的城市是北京市、广州市、成都市、上海市、福州市。
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医疗领域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领域,也开始逐渐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进行创新和改革。
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医疗体验。
然而,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挑战,并分析其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1. 在线医疗咨询与问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患者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医生进行咨询和问诊。
患者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与医生进行沟通,不再需要亲自前往医院。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效率,还减少了医院的排队时间和人员压力。
同时,患者可以通过在线咨询获得更多的医疗知识和建议,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和医疗素养。
2. 互联网医疗平台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患者可以通过平台预约挂号、查询医生信息、查看检查报告等。
同时,互联网医疗平台还提供了在线购药、送药上门等服务,方便患者购买和使用药品。
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3. 远程医疗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远程医疗成为可能。
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与远程医生进行视频会诊,医生可以通过远程监测设备对患者的生理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远程医疗不仅可以解决地域限制问题,还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远程医疗还可以为偏远地区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二、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挑战1. 隐私和安全问题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涉及到大量的个人隐私和医疗数据。
如何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互联网平台需要建立起严格的数据保护机制,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和滥用。
同时,医疗机构和医生也需要加强对患者数据的保护意识,避免数据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2. 医患关系问题互联网医疗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医患关系。
医学期刊青年编辑挑战及应对策略
医学期刊青年编辑挑战及应对策略当前,期刊正处于发展市场化、国际化、数字化的趋势,只有高质量的期刊才能在信息化浪潮中凸显其竞争优势。
医学期刊不仅是宣传思想的重要手段,更是人类生命研究的重要资料,其内容的专业性非常强,需要我用严谨的工匠工作的精神来对待[1]。
医学期刊我在重视论文规范化的基础上更须认真细致,避免出现显而易见的错误。
高素质的医学期刊我是医学期刊高质量的保障,青年我的定位及发展方向更是不容忽视。
数字化时代医学期刊青年我应利用自身学习能力强的优势,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新型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代出版业的数字化和市场化。
一、数字化时代医学期刊我出版所面临的挑战(一)医学期刊我新生人才匮乏鉴于医学内容的严谨性和专业性,我国医学期刊出版社的审核制度非常严格,准入门槛相对较高,非医学相关的专业人员很难进入医学期刊领域。
而医学我工作因表象偏文并不受医学专业人员追捧,外加其高学历的要求,使从业人才愈加匮乏。
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具备医学专业素质的医学期刊我队伍迫在眉睫。
但因医学期刊我的培养周期很长,且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青年我也必然会承担愈来愈多的职责,更要不断适应数字化背景下的知识求新环境,以求在医学出版界的竞争中长久立足。
可见,期刊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新生代人才匮乏对期刊的发展非常不利,亟须予以重视。
(二)医学期刊我出版竞争愈发激烈数字化时代,愈来愈多的期刊开始争相运用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凭“内容为王”的优势夺得一席之地,如果医学期刊停留于传统办刊理念,必然被湮没于竞争激烈的信息化潮流中。
因此,医学期刊我要有长远的眼光,实现期刊电子化,且在其长期与医学研究者沟通过程中可以留意储备一批优秀的医学专业作者库及专家库,从而有利于掌握优质的内容资源,在及时获得文稿作者授权的基础上,借助多元化的网络平台,实时共享医学前沿知识并实现多渠道宣传,以优质的信息第一时间获得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关注,不断提升医学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医疗界互联网化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医疗界互联网化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一、引言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医疗行业也逐渐走向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如何保护患者隐私;如何确保医疗数据的安全;如何调整医疗服务的模式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医疗界互联网化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保护患者隐私的挑战患者隐私是医疗行业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互联网化的时代,医疗机构将患者信息录入到系统中,方便医生随时查看,却也面临着大量的隐私泄露风险。
如何保护患者隐私已成为医疗机构所必须应对的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患者个人信息的保密措施。
建立安全完善的信息系统,规范员工操作,增加日志记录,并定期进行信息安全的检查和测试。
同时,加强患者信息的收集,仅收集与医疗服务相关的必要信息,并在收集前明确告知患者收集用途和范围,征得其同意,严格按照信息处理程序执行。
三、确保医疗数据的安全医疗数据的安全问题是医疗互联网化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因医疗数据涉及患者健康状况、治疗方法、药物处方等敏感信息,所以医疗机构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医疗数据的安全。
首先,应该对医疗数据进行分类处理,根据敏感程度划分访问权限。
其次,必须建立合理的数据备份机制,以防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
此外,医疗机构还要采用防火墙、网络加密等技术手段,加强数据的保护。
四、调整医疗服务的模式互联网化的医疗服务,提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这虽然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但也给医疗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方面,采取“线上+线下”模式,要求医护人员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能够掌握使用新型医疗设备和信息系统的技能。
另一方面,医护人员要能够与患者进行更加密切的沟通,给予患者更充分的关爱,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这就需要医疗机构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更新,以提高医护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五、总结与建议随着医疗界互联网化的进程推进,信息安全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为了保护患者隐私、确保医疗数据安全、调整医疗服务模式,医疗机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互联网医疗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互联网医疗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逐渐成为医疗行业的热门话题。
互联网医疗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将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提供在线医疗服务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
它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传统医疗模式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医疗面临的挑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互联网医疗面临的挑战1.法律法规的缺失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相对较快,但相关的法律法规却相对滞后。
目前,互联网医疗领域缺乏明确的监管政策,导致一些不合规的行为层出不穷。
例如,一些平台上存在虚假宣传、未经授权的医疗行为等问题,给患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2.医患信任问题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离不开医患之间的信任。
然而,由于互联网医疗的特殊性,患者往往无法面对面地与医生交流,容易产生信任危机。
此外,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疗机构和医生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服务,也给患者带来了信任问题。
3.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互联网医疗涉及大量的个人健康数据,如何保护这些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
一旦个人健康数据泄露,将对患者的个人隐私和权益造成严重影响。
二、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1.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建设为了规范互联网医疗行业,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应加大对互联网医疗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互联网医疗的准入标准和运营规范,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2.提升医患信任度互联网医疗平台应加强对医生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医生的资质和专业能力。
同时,平台应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在线咨询和问诊服务,增加患者对互联网医疗的信任度。
3.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互联网医疗平台应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确保患者个人健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平台应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加密存储和传输患者数据,严格控制数据的访问权限。
4.推动医疗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互联网医疗平台应积极推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发展,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加均衡地分布。
中国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国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中国神经医学期刊在网络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从中国神经医学期刊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网络化发展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比如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提升期刊影响力,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等。
未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神经医学期刊的网络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为推动神经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发展,中国,现状,优势,挑战,对策,建议,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神经医学领域是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化的普及,神经医学期刊也逐渐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发展现状及对策,为推进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神经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以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为主要内容,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神经医学期刊在网络化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信息传播不畅、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有必要认真研究网络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促进中国神经医学期刊的网络化发展。
神经医学期刊的网络化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神经医学领域的进步。
本文将重点研究中国神经医学期刊网络化发展的现状和对策,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神经医学是一门与人类健康和生命密切相关的学科,神经医学期刊的发展与进步对推动神经医学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将这一特征运用到神经医学期刊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络化发展可以极大地拓展神经医学期刊的传播范围,加快科研成果的传播和应用。
通过网络化平台,可以更迅速地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疗法和技术,从而促进神经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医学期刊发表网上
医学期刊发表网上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医学期刊的发表方式也逐渐向网上转变。
传统的纸质期刊在传播速度、覆盖范围和交流效率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网上发表则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快速的交流。
本文将就医学期刊网上发表的优势和挑战进行探讨。
首先,医学期刊网上发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播速度快。
通过网络平台发表的医学期刊可以实现实时更新,读者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有利于医学知识的快速传播和交流。
二是覆盖范围广。
网络的覆盖范围几乎没有限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到医学期刊的信息,使得医学研究成果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分享。
三是交流效率高。
网络平台提供了评论、讨论、分享等功能,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学术观点的碰撞和交流,推动医学研究的进步。
然而,医学期刊网上发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学术诚信和质量控制问题。
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可能导致一些不实的信息或低质量的论文被发布,影响学术研究的正常秩序和发展。
其次是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医学期刊中可能涉及患者的隐私信息和敏感数据,如何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有效的信息保护和隐私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网络平台的信息过载和真假难辨也给读者带来了阅读和筛选的困难,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寻找到有价值的内容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医学期刊网上发表具有诸多优势和挑战。
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促进医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医学期刊网上发表能够更好地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服务,推动医学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网络舆情对健康与医疗行业的挑战
网络舆情对健康与医疗行业的挑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崛起,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网络舆情是指通过网络媒体传播、发布、评论和讨论的信息,它对社会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对健康与医疗行业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健康信息的扭曲与误导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速度和广泛传播途径使得各类健康信息无处不在。
然而,不少健康信息的来源不明确,科学性难以保证,甚至存在扭曲和误导。
这给公众带来了很大困扰,也对医疗行业的形象和服务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应对这一挑战,首先需要加强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士的相关知识普及,提高医疗从业人员在互联网舆情管理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建立健全的信息筛选机制,加强对网络健康信息的审查与监管,确保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
最后,积极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信息获取观念,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二、个人隐私泄露与信息安全问题在网络时代,个人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问题愈发严峻,尤其在健康与医疗领域更是如此。
对于一些患者来说,个人病情信息的泄露不仅损害了个人隐私权益,还可能导致个人声誉受损甚至身心健康受到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其次,医疗机构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另外,网络平台和应用开发者也应考虑用户隐私保护的需求,加强技术手段,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
三、网络谣言对医疗行业的冲击网络舆情中的谣言传播在健康与医疗行业中也是一大挑战。
一些未经证实的传言往往会引起公众恐慌和误解,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信任危机。
为应对这一挑战,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至关重要。
医疗从业人员应积极与公众沟通,及时消除谣言,提供准确的健康信息。
此外,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查处和处罚力度,维护医疗行业的声誉和秩序。
四、建立健康网络舆情管理机制针对网络舆情对健康与医疗行业的挑战,我们应积极推动建立健康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新媒体时代医学期刊运营现况
新媒体时代医学期刊运营现况医学期刊是小众的专业科技媒体,高质量的学术内容是其竞争的核心基础。
受限于规模、体制、科研指标评价导向等客观因素,中文医学期刊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掣肘,在学术影响力方面与世界一流期刊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当前移动互联网经济迅速崛起,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医学期刊与新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多数观点认为医学期刊可以借助新媒体融合实现弯道超车[1]。
医学期刊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该如何不忘初心,走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办刊之路,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
1医学期刊运营新媒体现状及原因分析2《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的探索2.3实行执行编委或特约专家专题组稿负责制稿源是期刊的生命,高质量的稿件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中国不缺高水平论文,也不缺学界大咖,如何与“国际期刊”竞争留住高质量稿件,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专题组稿机制是提高与保持期刊内容与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9],编辑部根据学科热点提前确定报道专题的负责执行编委或特约专家,由执行编委或特约专家负责当期组稿及相关专家邀约,再由编辑部出面通过面谈或视频会议形式邀约各组稿单位。
专题的选择需配合国家与卫健委重点科研方向,结合临床及基础且兼顾学科交叉和热点难点问题,执行编委为杂志编委会成员,特约专家一般为神经科学领域杰出学者教授。
专题组稿一般采取多组专题并行及交叉进行,编辑随时掌握跟进专题组稿进度及完成情况,专题稿件多数具有基金课题资助。
每期专题于期刊出版前一两个月由执行编委或特约专家根据同行评议结果组织召开视频定稿会。
经过近几年的尝试,该模式已经取得较大成效,在神经科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以本刊2022年为例,表1为报道专题。
2.4实行大综述类稿件的组稿策略2.5以提高专科学术水平及学术影响力为追求目标3结语。
医疗行业网络信息安全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医疗行业网络信息安全的挑战与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医疗行业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医疗行业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机会,但同时也给医疗行业的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医疗行业网络信息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挑战1.数据泄露和保护医疗机构拥有大量的病患数据,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诊断结果、用药记录等,这些数据的泄露会导致患者隐私受到侵害,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利器。
然而,由于医疗机构通常缺乏足够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人员和有效的数据保护措施,数据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2.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医疗机构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常常成为黑客和病毒的目标。
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不仅会破坏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还会导致病人的数据和病历记录被篡改、删除或者恶意加密勒索。
这对医疗机构的信誉和公众的信任造成了重大影响。
3.医疗设备和物联网的安全随着医疗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医疗机构越来越依赖于与互联网连接的设备和系统。
然而,这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并不完善,容易受到攻击和入侵。
一旦被黑客控制,医疗设备可能会被远程操控,对病患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二、解决方案1.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培训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员工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常见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辨识能力。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员工在通过电子邮件或点击链接时受到钓鱼攻击的风险。
2.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网络信息安全的责任和权限。
通过制定安全政策、规范和流程,以及建立信息安全团队和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确保医疗机构的网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3.加强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医疗机构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患者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这包括加密敏感数据、限制数据访问和使用权限、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等。
同时,应确保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隐私保护要求。
4.持续更新和维护安全系统医疗机构应持续更新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护系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平 台促进 期 刊 的发 展 。
( 二) 广告经营收人滑坡
目前 医 学 期 刊 更 多 地 依 靠 相 关 经 费 的 支 持 , 一 部 分 学 期刊 报 道 先 进 的科 技 成 果 、最 新 的医 学 知识 、学 术 动 期 刊 选 择 广 告 经 营来 补 充 经 费 的不 足 ,而 只有 少 部 分 期 态 更 需 要 与 时 俱 进 、 快 速 高 效 。然 而 网 络 传 播 下 医 学 期 刊 刊 能通 过 广 告 等 经 营 自主办 刊 。广 告 是 目前 科技 期刊 主 面 临 了很 多 的挑 战 , 要 想 继 续 发 展 、更 好 生 存 必 须 积 极 应 要 的经 营 模 式 并 且 是 单 一模 式 ,而 广 告 客 户 投放 广 告 主
与 读 者 的互 动 增 加 ;利 用 超 文 本 、 多 媒体 丰 富信 息 内容
表 现 :可 根 据 需 要 提 供 个 性化 出版 物 ;跨 时 空扩 大 信 息 刊 发展 的种 种挑 战 ,唯有 积极 应对才 能 谋求 更大 的发 展 。 共 享 范 围 ; 网 络 出 版 的 出 版 物 复 制 与 发 行 同 步 , 实 现 低 但 是 目前完全 网络 的转型 时机 尚不成 熟 ,仍 然面 临很 多 困
传播 与版权
面 函 丽 2 0 1 5 年第3 期 总第2 2 期
网络传播下医学期刊 的挑战与应对
王 娟 马慧群 郑 雯 董 妍 汤亚娥 张 亚妮
【 摘 要 】目前我 国医学期刊 的网络化程度较低 ,在信 息高速 发展的 时代 ,其 面临了发行量 下降、广告收入 滑
坡 、 同类 期 刊 竞 争 及 各 项 支持 不 到 位 等挑 战 。 面 对 期 刊 网络 化 进 程 中 的各 种 挑 战 ,应 积 极 地 应 对 ,通 过 树 立 品 牌 、 充 分 利 用 网络 资 源 、加 强 团队 合 作 和 积 极 对 外 交流 等 ,逐 步 完善 医学 期 刊 的 网络 化 ,为期 刊 的 发展创 建 一 个
学 期刊 建 立 独 立 网 站者 较少 。很 多 期 刊 并 没 有达 到真 正
意 义 上 的 网络 化 ,只 是 简 单 的 网页 链 接 和 文 章 下 载 。在
信 息高速 发 展 的时 代 ,医 学期 刊 也面 临 了很 多挑 战 。
( 四) 各项支持不到位
医学期 刊一般 都 依 附于医 院 、高校等 学术 机构 ,经 费 不足 、学 术编辑 缺 乏 、梯 度建 设不 合理 、缺 少 团队合 作 的
良好 的 平 台。
[ 关键 词】 医学 期刊 ;网络 传 播 ;挑 战 ;应 对 【 作 者】 王 娟 ,硕 士 ,西 安 交通 大学 医学 院 第 二 附 属 医院 中国 皮肤性 病 学杂 志 编 辑 部 ; 马慧 群 ( 通讯作 者 ),博士 ,研究 员 ,西安 交通 大学 医学院第二 附属医院 中国皮肤 } 生 病 学杂志编辑部主任 ;
学 期 刊 大 多依 附 于 医 院或 高 校 ,期 刊上 网主 要 有 三 种 形
式 :一 是 依 托 主 办 单位 网站 ,检 索 较 为 困难 ,发 布 的信
( 三) 同类期刊之间的竞争
纸 质 期刊 同类 期 刊 种 类 繁 多 , 如在 全 国近 5 0 0 0 份科
技 类 期 刊 中, 医 学类 期 刊 就 有 l 1 2 9 种 , 占全 国科 技 期 刊 总 数 的2 2 . 5 % 。 同类 期 刊之 间 的竞 争是 相 当激 烈 的 ,尤 其 是 专 业 性 较 强 的 期刊 ,如 皮 肤 科 方 面 的 期 刊种 类 就 达 2 O 种 之 多 ,而 作 者 群 体 是相 对 固定 的 ,要 想 在 诸 多 期刊 中 脱 颖 而 出 ,必 须 要有 一 定 的特色 与 实 力 。
、
网络传 播下医学 期刊的现状 与挑战
目前我 国医 学 期 刊 的 网 络化 程 度 不 一 ,学 术 质量 也 良莠 不 齐 , 国 内 医 学 期 刊 的 网 络 化 程 度 相 对 国 外 而 言 发
展 的时 间 短 ,评 判 标 准 也 没 有 统 ~ 的规 范 。 目前 我 国医
对 。现 就网络 传 播 下医 学期 刊 的挑 战与 应 对进 行探 讨 。
一
要 基 于 两 点 :一 是 期 刊 发行 对 象 ,二 是 期 刊 发 行 量 。 医 学 期 刊 的发 行 对 象 主 要 为 医 务 工作 者 , 日常 工 作 繁 忙使 得 获取 信 息 的方 式 大 多 愿 意采 取 电脑 、手 机 等媒 体 ,广 告 商 更愿 意 通 过 网络 来 投放 广 告 ,加 之 期 刊 发 行 量 的 下 降 必然 导致 广 告收 入滑 坡 。
郑雯、董妍 、汤亚娥 、张亚妮 ,西安 交通大学 医学院第二 附属 医院中国腆
} 生 病学杂志编辑部。
网络 的快 速 发展 对 期 刊 产 生 了巨大 的影 响 ,传 统 的 出 版 有 可 能最 终取 代 纸 质 出 版 ,应 该很 好 地 利 用 网 络 这
纸 质期 刊 已经不 能满 足人们 对知 识获 取 的速度 需求 ,期 刊 的 网络 化 已经成 为不 可逆转 的方 向。医 学期刊 更是 面 临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息较 少 ,为 读 者 的 网络 阅读 及 使 用 带 来诸 多不 便 。二 是
利 用 国 内权 威 性 科 技 网站 者 主 要 依 托 万 方 数据 资源 系 统
和 中 国期 刊 网 ,但 是 出 版 时 间 一般 要 滞 后 于 印刷 期 刊 , 期 刊信 息 只是 部 分 简单 搬 上 网 ,互 动 较 少 。三 是 国 内医
( 一) 期刊发行量下降
随 着 阅 读方 式及 获 取 信 息 习 惯 的 改变 ,期 刊 的 发 行 量 下 降是 一 个 必 然趋 势 , 网络 传 播有 以下特 征 : 出版 者
项 目等 ,都是 目前 网络传播 下阻碍 医学期刊发展 的原 因。
二 、应对策 略
有 挑 战 就 必 须积 极 地 应 对 ,面对 网络 传 播 下 医 学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