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形体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奇妙的人体之骨骼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奇妙的人体之骨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手册》中班上册第四章《认识身体》,详细内容围绕“奇妙的人体之骨骼”展开。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幼儿将了解骨骼的基本构造,骨骼对人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骨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骨骼的基本构成,知道骨骼在人体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幼儿保护骨骼的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人体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骨骼的基本构成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骨骼模型、挂图、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骨骼模型,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展开新课:(1)展示PPT,讲解骨骼的基本构成,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2)通过挂图,讲解骨骼在人体中的作用,让幼儿了解骨骼的重要性。
(3)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如何在生活中保护骨骼。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正确地画出人体的骨骼结构。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动手画一画人体的骨骼,并分享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人体之骨骼2. 内容:(1)骨骼的构成(2)骨骼的作用(3)如何保护骨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骨骼小超人,并注明骨骼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2. 答案:骨骼小超人形象生动,骨骼构成清晰,作用和保护方法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了解骨骼知识。
(2)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骨骼的作用,提高保护骨骼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互动性4.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与逻辑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骨骼的基本构成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奇妙的人体之骨骼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奇妙的人体之骨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认识身体》,详细内容围绕“奇妙的人体之骨骼”展开,通过生动的图文资料,向幼儿介绍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知道骨骼的作用。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骨骼模型、挂图、PPT课件。
2.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人体骨骼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我们身体里有什么作用呢?”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骨骼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保护骨骼的方法。
结合挂图,引导幼儿认识各个部位的骨骼名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活动:每组用彩泥制作一个骨骼模型,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观察和体验。
个人活动:幼儿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骨骼形象。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奇妙的人体之骨骼2. 内容:骨骼结构:头骨、脊椎、肋骨、四肢骨骨骼功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协助运动保护骨骼: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受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骨骼部位,并说明原因。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头骨,因为它保护着我的大脑,让我的思维更加敏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讲解、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骨骼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家中的人体骨骼模型,分享骨骼知识,培养幼儿对身体的关爱意识。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其他人体器官,激发探索人体奥秘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4. 作业设计:画出自己最喜欢的骨骼部位,并说明原因。
《奇妙的身体》教案(通用16篇)
《奇妙的身体》教案《奇妙的身体》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奇妙的身体》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奇妙的身体》教案篇1[主题的生成]小班阶段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兴趣,探索世界不妨从幼儿最贴近的自身开始。
当幼儿在讨论“奇妙的身体”题目时,许多幼儿充满了好奇,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和引发了疑问:“为什么我们人有手、脚丫、眼睛、嘴巴呢?”“为什么会有大便和小便,还有‘放屁’呢?”“为什么我们要穿上衣服呢?”“为什么身体会发出很多不同的声音呢?”“为什么爸爸的手比我的大呀?”……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奇妙的身体》,通过“搜集资料----认识外形----感知用途----学习保护”的步骤,让幼儿逐步认识自己的身体。
通过各门学科的整合:融合了绘画、常识、歌表演、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身体的构造,知道五官、消化系统等的外型特征以及其用途,并教育幼儿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主题的的实施]1、子题一:认识身体器官名称和作用从一起搜集回校的书籍,认识到眼眉、鼻毛、指甲、耳廓、胃、大肠、小肠等的名称和功用。
借着书本解释消化系统的运作过程,知道大、小便是怎样形成的,和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2、子题二:尝一尝大家合上眼睛,用舌头试试这些是什么?甜?酸?苦?辣?咸?3、子题三:嗅一嗅嗅嗅这些是什么?原来我们的鼻子能够辨别出很多东西呢!4、子题四:身体也能说话身体中有很多器官都会“说话”的,以表达出身体的机能状况,如“打嗝”代表氧气不够,胃发出“咕咕”声代表肚子饿等。
尝试利用自己的身体做出不同动作表达出一些友善和不友善的表情。
5、子题五:动动手利用不同的材料如:羽毛、绒线、粉笔、纸……集合在一起造成一个大巨人!小朋友自选身体其中一部分,例如将鼻子涂上水彩来画画。
幼儿园中班形体训练:健康体魄与灵动生活教案
幼儿园中班形体训练:健康体魄与灵动生活教案在幼儿园教育中,形体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形体训练,孩子们可以培养良好的体态和姿势习惯,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更重要的是,形体训练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在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份幼儿园中班形体训练的教案,希望能为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活动目的通过形体训练,让孩子们在健康的体魄基础上,享受生活的快乐。
培养孩子们的良好身体习惯,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灵活度,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教室或运动场地2. 多功能音响设备3. 形体训练相关道具:彩色球、橡皮圈、平衡木等4. 玩具娃娃或卡通形象图片,用以模仿和学习三、活动内容1. 热身运动:让孩子们做各种拉伸、转动、扭动和活动关节等简单热身运动,为后续形体训练做好准备。
2. 形体动作模仿:播放儿童音乐,让孩子们模仿动物、植物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动作,如跳跃、奔跑、转圈等,锻炼孩子们的肢体协调能力和灵活度。
3. 平衡训练:在平衡木上进行平衡训练,或者在地面上进行单脚站立、跳跃等练习,提高孩子们的平衡能力和体态控制能力。
4. 球类运动:进行一些简单的球类运动,如接球、传球、投篮等,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5. 柔韧训练:进行各种柔韧训练,如扭腰、弯腿、伸展等,帮助孩子们增强身体柔韧性和灵活度。
四、活动总结形体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健康的体魄,还可以让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通过形体训练,孩子们不仅能够学到健康的生活习惯,还可以培养协调性和灵活度,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个人观点与理解形体训练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形体训练,孩子们可以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形体训练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信心。
我认为形体训练应该成为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形体(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形体(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形体一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芹菜和菠菜二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旋转的物体三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形体一活动设计背景孩子们从小班到中班,随着年龄的增长,更爱做一些新奇的游戏,如用不同形体的积木搭建一些比较奇特建筑,但是也经常因为各种形体组合的不太正确而乱发脾气,为了让孩子们正确的认识不同形体的积木的作用,就安排了这么一个活动。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感知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2、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掌握几何体的动态特征是这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准备各种规格的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活动过程1、将各种形体混放在一起,请幼儿围坐在周围,引导他们尝试用各种几何体搭建物体。
2、讨论:哪些几何体能够搭建什么?哪些几何体不能叠放?为什么?3、请孩子们自由探索尝试:什么样的几何体站着最稳?什么样的几何体可以叠得高?4、讨论总结找出站得最稳的几何体,并请他们用各形体相互配合搭建出不同的物体。
这次活动使孩子们在建构活动中知道了各种几何体的特性,可以利用他们在用各种几何体搭建不同物体的同时进一步让他们了解不同形体的不同作用,使他们探索性地操作和学习,更好地促进孩子们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芹菜和菠菜二一、活动目标与要求1、让幼儿能正确叫出芹菜和菠菜的名称,了解其外形特征,并能从它们的根、茎、叶子加以区分比较了解不同点。
2、知道芹菜和菠菜它们都是蔬菜。
都有根、茎、叶子,有营养能做菜。
教育幼儿养成爱吃菜不挑食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洗净带根的芹菜、菠菜若干棵(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2、做好的炒芹菜和炒菠菜各一盘,消毒好的盘子每人一个,筷子每人一双。
3、售货员服装四套。
二、活动过程1、老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认识过什么蔬菜?你们平时还见过什么蔬菜?吃过什么蔬菜?请你们说出它的名称来”2、出示芹菜,老师:“谁认识这种蔬菜吗?它叫什么名称?”老师说出芹菜的名称后,分给幼儿一人一棵芹菜,请幼儿仔细观察芹菜的外形特征。
幼儿园健康教案奇妙的人体
幼儿园健康教案奇妙的人体1、幼儿园健康教案奇妙的人体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奇妙的人体活动目标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撑,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功能。
2.懂得用各种方法保护骨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活动准备1、课件-图片:身体的结构-骨头,2、图片:身体的结构-内部,3、图片:身体的结构-肌肉。
4、图片:我的身体活动过程一、以骨骼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图片:我的身体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谁呀呀?说说他的身体上长了什么?(幼儿自由议论,发言)二、了解人体的支架――骨骼1、出示-图片:身体的结构-骨头(1)说说哪儿有骨骼?它是怎样的?(2)结合图片了解人体骨骼的数量和名称。
总结:成人骨骼206块,包括颅骨、躯干、上肢、下肢。
2、了解骨骼的作用。
(1)支撑功能:人体的不同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接成一个整体,在体内起支撑作用。
(2)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人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挠”和损伤。
(3)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
(4)代谢功能: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非常密切。
(5)造血功能:骨骼的造血功能主要表现在儿童期,骨髓腔内有大量的造血细胞,参与血液的形成。
3.知道很多保护骨骼的方法。
三、了解身体的内部课件-图片:身体的结构-内部用图片向孩子介绍身体的内部结构。
四、了解身体的肌肉课件-图片:身体的结构-肌肉结合图片,向孩子介绍身体的肌肉。
五、师幼小结喝牛奶呀么呵嘿,喝牛奶呀么呵嘿,我们大家喝牛奶喝牛奶,喝牛奶骨骼强又壮呀!(喝牛奶可更换为:晒太阳、作运动、坐得直、站得稳等)活动延伸1.提醒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坐姿。
2、养成爱锻炼,不挑食物的良好的习惯。
2、幼儿园健康教案:奇妙的人体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奇妙的人体活动目标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
2、懂得用多种方法保护骨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中班健康活动奇妙的人体之骨骼教案
中班健康活动——奇妙的人体之骨骼教案一、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知识,知道骨骼对人体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的能力,能够简单描绘出人体骨骼的形状。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人体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自己身体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骨骼图片、人体模型、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2. 环境布置:在活动室中布置一个有关人体骨骼的主题环境,如骨骼图片、人体模型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骨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骨骼的名称,激发幼儿对骨骼的兴趣。
2. 骨骼知识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骨骼的基本知识,如骨骼的种类、作用等。
3. 观察人体模型: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人体模型,让幼儿了解骨骼在人体中的位置。
4. 幼儿绘画:教师分发画纸和画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认为的骨骼形状。
5. 分享与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描述骨骼的形状和特点。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骨骼健康,如正确的坐姿、行走姿势等。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营造一个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
五、活动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分析活动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六、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骨骼图片,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骨骼的形状和特点。
2. 故事讲解: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幼儿了解骨骼的生长和保健知识。
3. 游戏互动: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骨骼,提高学习兴趣。
4. 绘画表达: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方式表达自己对骨骼的理解和想象。
七、活动步骤1. 骨骼知识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骨骼的基本知识,如骨骼的种类、作用等。
2. 骨骼模型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人体模型,让幼儿了解骨骼在人体中的位置。
3. 绘画环节:教师分发画纸和画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认为的骨骼形状。
中班健康活动奇妙的人体之骨骼教案
中班健康活动——奇妙的人体之骨骼教案一、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知识,知道骨骼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骨骼的能力,学会正确的骨骼保护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骨骼的兴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 图片:骨骼图片若干。
2. 道具:骨骼模型一个。
3. 教具:黑板、粉笔。
4. 视频:骨骼动画视频。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骨骼模型,引导幼儿说出骨骼的名称和作用。
2. 讲解:通过图片、黑板、粉笔等形式,向幼儿讲解骨骼的基本知识,如骨骼的种类、作用等。
3. 观看视频:播放骨骼动画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骨骼的生长和保护方法。
4. 实践活动: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保护骨骼健康,每组给出建议。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家长了解骨骼保护的重要性,共同关注幼儿的骨骼健康。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骨骼知识角,让幼儿随时了解骨骼知识。
3. 区域活动:设置骨骼主题的区域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加深对骨骼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参与度: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骨骼知识的兴趣。
2. 幼儿表现: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骨骼保护意识的强弱。
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的反馈,了解活动对幼儿骨骼健康教育的影响。
六、活动步骤:1. 游戏引入:通过骨骼知识问答游戏,激发幼儿对骨骼的兴趣。
2. 骨骼模型观察:让幼儿触摸和观察骨骼模型,了解骨骼的形状和结构。
3. 骨骼图片分享:教师展示不同骨骼的图片,让幼儿识别并说出其名称。
4. 骨骼保护讨论: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骨骼健康,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5. 骨骼保护歌曲:学唱一首关于骨骼保护的歌曲,加深幼儿对骨骼保护的记忆。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骨骼模型和图片清晰可见,便于幼儿观察。
2. 在讨论环节,鼓励每个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奇妙的人体之骨骼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奇妙的人体之骨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认识自己”,详细内容为“奇妙的人体之骨骼”。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功能及其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知道骨骼对身体的作用。
2. 培养幼儿保护骨骼健康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骨骼的组成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骨骼的重要性,培养保护骨骼健康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骨骼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骨骼猜谜”游戏,引导幼儿关注骨骼。
2. 讲解骨骼的组成与功能(10分钟)教师展示人体骨骼模型,讲解骨骼的组成,如颅骨、脊椎骨、四肢骨等,并介绍骨骼的作用。
3. 观看视频,深入了解骨骼(5分钟)教师播放骨骼动画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骨骼的结构与功能。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保护骨骼?”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骨骼部位,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身体里的骨骼。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发挥想象,画出自己身体里的骨骼。
2. 作业题目:和家人分享骨骼的重要性。
答案:幼儿向家人介绍骨骼的组成、功能及其保护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骨骼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骨骼的组成及其作用。
2. 实践情景引入:骨骼猜谜游戏的设计与实施。
3. 例题讲解:为什么我们要保护骨骼?4. 作业设计:画出自己身体里的骨骼和家人分享骨骼的重要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家长参与骨骼知识讲座的组织和幼儿日常骨骼保护教育的落实。
一、教学难点:骨骼的组成及其作用骨骼的组成和作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戏剧表演活动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2. 培养幼儿表达自己情感和想法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4. 培养幼儿对戏剧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戏剧表演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儿歌CD。
2. 戏剧表演道具,如面具、服装等。
3. 图片、图片卡片等教具。
4. 故事书籍。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戏剧表演相关的音乐,如儿歌或戏剧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对戏剧表演的了解和想法。
第二步:学习戏剧表演基本要素(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图片卡片等教具,向幼儿介绍戏剧表演的基本要素,如角色、情节、服装等。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幼儿参与讨论,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要素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步:故事角色扮演(20分钟)教师选择一则适合幼儿的故事,然后读给他们听。
在读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
幼儿可以根据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表演相应的动作和台词。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戏剧道具,如面具、服装等,让幼儿更好地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
第四步:小组表演(2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然后进行小组表演。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如角色分配、台词编写等,帮助幼儿完成表演准备工作。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小组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步:欣赏和评价(15分钟)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幼儿观看并欣赏表演。
观看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一起评价每个小组的表演,认识到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和付出。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幼儿讨论,如“你认为哪个小组的表演最好?为什么?”等。
五、课堂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作自己的故事,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表演。
认识几何形体中班科学教案
认识几何形体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常见的几何形体,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能够根据不同的几何形体进行分类。
3.能够用简单的方法辨别不同的几何形体。
二、教学内容1.几何形体的认识- 圆形- 正方形- 三角形- 矩形- 椭圆形- 长方形2.几何形体的分类- 边的个数分类- 角的个数分类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 圆形的卡片- 正方形的卡片- 三角形的卡片- 矩形的卡片- 椭圆形的卡片- 长方形的卡片2.教学环境准备教室中应有足够的空间,桌椅摆放整齐,黑板清洁。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入新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们校园里有哪些常见的几何形体,如教室的门是什么形状,窗户是什么形状等,以激发学生对几何形体的兴趣。
步骤二:呈现几何形体(10分钟)教师将几何形体分别展示给学生,同时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师可以问学生们这些形状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逐渐认识不同的几何形体。
步骤三:认识几何形体(15分钟)教师将各几何形体的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摸索。
教师可以问学生们这些形状的特点是什么,比如圆形有一个特殊的边界——圆周,正方形有四条相等的边等等。
步骤四:几何形体的分类(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几何形体进行分类。
首先,可以从边的个数分类,让学生将各个几何形体分组。
然后,可以从角的个数分类,让学生将各个几何形体再次分组。
步骤五:巩固练习(15分钟)让学生进行几何形体的识别练习。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或手绘图形,让学生进行几何形体的辨认,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步骤六:拓展应用(15分钟)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些相关的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内寻找各种几何形体,找到后与同学分享,并描述其特点。
五、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所学到的几何形体的知识,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探索石头的形状: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分享
关于探索石头的形状: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分享近日,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一次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分享。
本次分享的主题是“探索石头的形状”,它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自然界的奇妙,更让他们了解了什么是科学,怎样通过科学方法去探究事物,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一、活动的开始我们将一些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石头放于讲台上,让孩子们自由的欣赏它们,接下来我们让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块石头,并告诉其他同学它们的名字和自己为什么这样喜欢它们。
这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自然界的石头,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探索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了解石头的形状,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去探索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
1.探究石头边角的形状我们提供了一些不同形状的石头,并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摸索和比较,找出石头边角的形状,例如“直角石”、“圆角石”、“锐角石”等。
孩子们通过观察、摸索和比较,发现石头的边角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探索不仅能够让孩子们认识到石头的形状多样化,也能够提高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从而形成好的观察习惯。
2.探究石头的质地我们提供了多种不同颜色、质地和形状的石头,并让孩子们用手摸摸石头的质地,让他们感受石头的光滑、粗糙、凉爽或温暖等以及颜色的深浅和透明度。
让孩子们从多角度去认识石头,了解它们不仅有形状的美感,更有自然的精华。
3.制作石头画作我们提供了一些白纸和颜料等材料,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用颜料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石头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画在白纸上。
这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还能够让他们加深对石头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色彩认知能力,让他们的艺术天赋得到发挥。
三、探索的收获本次活动让孩子们重新认识了石头,认识到石头不仅仅是路边的乱石堆,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质地,每一种石头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与特点,这些都是自然的精华,值得我们去好好认识和探索。
同时,这个活动还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体验等方式,让孩子们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使他们在探究石头的形状时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方法来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探索中不知不觉的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技能。
《奇妙的身体》主题教学反思(共5篇)
《奇妙的身体》主题教学反思(共5篇)第一篇:《奇妙的身体》主题教学反思中三班《奇妙的身体》中文主题反思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身体各方面都有所关注了,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
在幼儿的谈话中,有意无意说到了自己的身高,自己与别人的性别等,而且对这些非常感兴趣。
但这并不表明幼儿对身体有充分的熟悉。
幼儿的身体经验和身体知识受制于具体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形态,我们在本月开展了“奇妙的身体”这个主题,帮助幼儿正确的看待自己的身体,初步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把握初步的身体保健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并会欣赏和保护自己的身体,懂得活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更灵活等。
通过《奇妙的身体》的主题活动,使幼儿之间增进了解,也使幼儿愿意和同伴一起学习、游戏。
本主题的内容与要求:1、认识身体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征,体验他们的作用。
2、运用测量及比较的方法,体验自己在长大,并为自己长大而高兴。
重点关注:能过体验身体各主要部分的作用,为自己渐渐长大变得能干而自豪。
喜爱并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各方面都比小班时期有所关注了,他们喜欢和同性伙伴玩耍,喜欢比比谁长得高。
《指南》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懂得如何在实施课程计划时,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尊重幼儿的自主活动,支持幼儿的发展。
孩子们对自己的脚既熟悉又陌生,通过活动的开展,在了解脚、身体、脸蛋这些奥秘的过程中,孩子们还会发现父母为了孩子的长大付出很多心血,从而从心底里更加热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更能引发幼儿关爱自己的家人,使之从小就具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我们本月开展的主题“奇妙的身体”中,这个主题是请孩子观察自己的身体,发现自己身体有哪些东西,有哪些作用。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孩子们对自己的各方面都有所关注了,如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
在幼儿的谈话中,有意无意说到了自己的身高,自己与别人的性别等,而且对这些非常感兴趣。
中班健康活动奇妙的人体之骨骼教案
一、活动名称:中班健康活动——奇妙的人体之骨骼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骨骼的基本知识,知道骨骼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正确姿势保护骨骼。
3. 培养幼儿合作、观察、表达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 骨骼模型或图片2. 幼儿用书《奇妙的人体之骨骼》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4. 音乐、故事课件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骨骼模型或图片,引发幼儿对骨骼的兴趣。
2. 骨骼知识学习:教师通过讲解幼儿用书《奇妙的人体之骨骼》,让幼儿了解骨骼的基本知识,如骨骼的种类、作用等。
3. 骨骼保护意识培养:教师通过故事、实例等方式,教育幼儿正确姿势,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骨折等意外伤害。
4. 创作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利用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创作自己喜欢的骨骼形象,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5. 总结与展示: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内容,让幼儿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欣赏、交流。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骨骼特点,了解骨骼健康对人体的影响。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加入骨骼主题元素,如骨骼拼图、骨骼绘画等。
3. 骨骼健康主题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骨骼健康主题活动,如骨骼知识讲座、骨骼保健操等。
六、活动六:认识骨骼名称和位置1. 活动目标:让幼儿认识人体主要的骨骼名称和位置,提高幼儿对骨骼的认识。
2. 活动准备:骨骼模型、人体骨骼图、幼儿用书《奇妙的人体之骨骼》3. 活动过程:A. 导入:教师展示骨骼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骨骼的名称。
B. 教师通过讲解幼儿用书《奇妙的人体之骨骼》,让幼儿认识人体主要的骨骼,如头骨、手臂骨、腿骨等,并了解它们的位置。
C. 互动环节: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根据人体骨骼图,找出图中不同的骨骼,并说出它们的位置。
D.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内容,加深幼儿对骨骼名称和位置的认识。
小学美术《奇妙的形状》教案
-在生活观察环节,教师可举例说明形状在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形状美的普遍性。
2.教学难点
(1)形状的组合与创新:如何引导学生将不同形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有创意的画作;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很多创意和想法都让我感到惊喜。这说明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此外,关于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我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对形状的识别和组合这两个重点的讲解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难点部分,我可以尝试用更多的生活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突破难点。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基本几何形状的概念。几何形状是……(详细解释概念)。它们在美术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构建美丽的画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不同的形状组合成一幅有趣的画作,以及形状如何提高作品的美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基本形状的识别和形状组合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形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几何形体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几何形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有趣的几何形体”章节,主要详细内容为认识基本的几何形体,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以及学习描述这些形体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认知并命名常见的几何形体。
2. 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描述几何形体的基本特征。
3. 培养幼儿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描述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的几何形体,并能正确命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几何图形的卡片、模型、拼图。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用各种几何图形搭建的小房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这个小房子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分别拿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解每种形体的特征。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认识的几何形体。
4.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个几何形体,用拼图或模型拼出该形体,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六、板书设计板书中央写上“有趣的几何形体”,周围分别贴上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卡片,旁边标注各自的名称和特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到家中的物品,观察并记录下它们是由哪些几何形体组成的。
答案示例:电视遥控器是长方形的,水杯的杯口是圆形的,三角形的物品可以是衣架等。
2. 画一幅以“几何形体在我身边”为主题的画,要求用到至少三种今天学习的几何形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几何形体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幼儿对某些形体的认知程度,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观察周围的建筑物和自然景物,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几何形体,增强对几何形体的认知。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几何形体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几何形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认识几何形体》。
详细内容包括:基本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认知,各类图形特征的探索,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这些图形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说出四种基本几何图形的名称,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几何图形,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各种几何图形,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教学重点:掌握四种基本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能在生活中发现这些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四种基本几何图形的卡片、磁性教具、实物模型。
学具:学生用四种基本几何图形卡片、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礼物盒,让学生观察盒子上的图形,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四种基本几何图形的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通过磁性教具,演示图形的变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特征。
(3)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学生用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找出每种图形的特征。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并分享各自发现的图形。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几何图形2. 板书内容:(1)四种基本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2)图形特征:边数、角度、形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家人帮助下,找出家中的四种基本几何图形,并记录下来。
(2)用彩笔、剪刀、胶水,制作一个以几何图形为主题的创意作品。
2. 答案:(1)圆形:碗、盘子、钟表等;正方形:书本、桌子、窗户等;长方形:门、电视、冰箱等;三角形:三角尺、衣架、屋顶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形体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形体一、说教材(一)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最后一个教学单元中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含有曲面围成的最基本的立体图形。
由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扩展到研究圆锥的体积,这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内容。
内容包括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具体运用。
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全面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之间的本质联系、提高几何体知识掌握水平,为学习初中几何打下基础,同时提高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关键:组织学生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动脑、动手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二、说教法以谈话法、实验法为主,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为辅,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小学阶段学习的几何知识是直观几何。
小学生学习几何知识不是严格的论证,而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
根据课题的特点,主要采取让学生做实验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
主要引导学生做了三个实验。
一是比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强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这个必要条件;二是做在圆锥中倒的实验,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三是做在小圆锥里装满沙土往大圆柱中倒的实验,再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存在着的倍数关系,搞清了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计算公式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的身体真奇妙》初步感知身体的对称教学活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的身体真奇妙》初步感知身体的对称教学活动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感知身体对称性的存在;2.能够通过对比不对称的图形和自己身体的对称性,加深对身体对称性的认知;3.能够用简单词汇描述图形的对称性或不对称性,如左右对称、镜像对称等;二、教学重点1.让孩子初步感知身体的对称性;2.通过对比不对称的图形和自己身体的对称性,加深对身体对称性的认知;三、教学准备1.黑板或白板;2.彩笔或彩粉;3.折纸、剪刀、胶水;4.镜子;5.照相机;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给孩子们展示一个左右不对称的图形,然后问孩子们这个图形为什么看起来不对称,有什么不同之处。
引导孩子们思考和观察,并提问:人的左右是否会对称?他们的左手和右手是否相同?同学们是否发现自己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手足等也都是左右对称的,左右一致?2. 活动1:折纸练习(20分钟)老师教孩子们学习如何通过折纸制作左右对称的图形和不对称的图形。
示范后,让孩子们动手试着做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心形、六边形等。
然后老师再给孩子们一些折纸教材和彩笔让他们练习,去做一个自己设计的对称或不对称图形。
3. 活动2:照相对比(20分钟)老师让孩子们分别拿起照相机,先拍摄自己一个正脸的照片,然后再拍一个侧脸的照片,最后把正脸和侧脸的照片放在一起对比展示。
此时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发现自己的脸部是左右对称的,并通过镜子辅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身体是左右对称的。
老师还可以请一些孩子来到黑板或白板前,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大家发现身体动作的左右对称性和不对称性,如挥手、跳舞等。
4. 活动3:画出自己(30分钟)老师让孩子们将自己的轮廓画出来,然后剪下来。
再用折纸工艺让孩子们制作一个自己的剪影,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加深对身体对称性的认识。
如果条件允许,老师还可以为孩子们准备照相机,让每个孩子来一组自己的剪影照片,并以此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剪影画展。
五、教学反思此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来帮助幼儿初步感知身体的对称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图形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图形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图形(精选1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图形,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图形篇1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活动,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椭圆形的认识,学会按形状进行分类。
2、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各种形状,能用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拼图,培养幼儿的想象、动手及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1、各种形状的大积木若干;图形塑料片若干、分类篮:大的六个、小的九个;图形标志各一个。
2、各种图形头饰一个;图形挂饰每人一个;地上画各种形状的图形;三用机、音乐磁带。
3、图画纸、浆糊、小碟、各种形状的图形纸片、铅笔、水彩笔;小抹布;大积木;各种形状的玩具。
活动过程1、以“为小白兔盖房子”引入课题,巩固对各种形状的认识。
师:“刚才小白兔打来电话,说:一场大火把它的房子给烧了。
哎哟!天气这么冷,小白兔没有地方住,怎么办呢?小朋友快帮它想想办法吧!”引导幼儿说出为它盖房子。
“老师准备了一些砖头,请三个小朋友用它们盖一座房子,其他的小朋友看看这三个小朋友是用什么形状的砖头盖房子的。
”(1)、幼儿用积木搭房子。
(2)、说一说房子是由哪些形状的.砖头盖的?师:“房子盖好了,真漂亮!我们打个电话告诉小白兔,好吗?”2、学习按形状的不同进行图形分类。
以帮图形妈妈送图形娃娃回家,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请小朋友将小篮里各种形状的图形娃娃放在贴有图形标志的大篮里。
(2)、检查各篮的图形是否分得正确。
3、通过游戏,继续进行分类练习,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玩“图形娃娃找妈妈”游戏。
玩法:老师分别戴上不同形状的图形头饰,扮成不同的图形妈妈。
幼儿戴图形项链扮成图形娃娃。
游戏开始时,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表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形体
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形体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们从小班到中班,随着年龄的增长,更爱做一些新奇的游戏,如用不同形体的积木搭建一些比较奇特建筑,但是也经常因为各种形体组合的不太正确而乱发脾气,为了让孩子们正确的认识不同形体的积木的作用,就安排了这么一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2、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掌握几何体的动态特征是这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准备
各种规格的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活动过程
1、将各种形体混放在一起,请幼儿围坐在周围,引导他们尝试用各种几何体搭建物体。
2、讨论:哪些几何体能够搭建什么?哪些几何体不能叠放?为什么?
3、请孩子们自由探索尝试:什么样的几何体站着最稳?什么样的几何体可以叠得高?
4、讨论总结找出站得最稳的几何体,并请他们用各形体相互配合搭建出不同的物体。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使孩子们在建构活动中知道了各种几何体的特性,可以利用他们在用各种几何体搭建不同物体的同时进一步让他们了解不同形体的不同作用,使他们探索性地操作和学习,更好地促进孩子们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