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含课件
《奇妙的颜色》大班教案
![《奇妙的颜色》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8164d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4.png)
《奇妙的颜色》大班教案ppt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知红、橙、黄、绿、蓝五种基本颜色。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学会用色彩进行简单的创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知五种基本颜色,学会用色彩进行创作。
难点: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颜色卡片、彩色笔、画纸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五彩斑斓的彩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彩虹的颜色。
2. 基本颜色认知:教师出示颜色卡片,引导幼儿认识红、橙、黄、绿、蓝五种基本颜色。
3. 颜色实践:教师分发彩色笔和画纸,引导幼儿用五种基本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4. 作品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颜色认知环节是否能正确说出五种基本颜色。
2. 评价幼儿在颜色实践环节是否能运用五种基本颜色进行创作。
3. 关注幼儿在作品展示环节是否能积极参与交流、欣赏他人的作品。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对颜色的认知和运用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色彩创作活动。
2.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设置色彩区,提供各种色彩的颜料、画纸等材料,引导幼儿自主进行色彩创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及时帮助。
2. 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学内容是否丰富且具有启发性,能否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思考。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绘画展、摄影展等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色彩的魅力。
2. 邀请专业画家进行色彩知识讲座,让幼儿深入了解色彩的运用和创作。
九、教学评价表格:幼儿姓名:_________评价项目评价结果颜色认知_____颜色实践_____作品展示_____总分_____十、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五种基本颜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奇妙的颜色》大班科学精品教案
![《奇妙的颜色》大班科学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05feb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c.png)
《奇妙的颜色》大班科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奇妙的颜色》。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颜色形成的原理,掌握三原色的知识,并学会混合调配出新的颜色。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颜色的形成原理,知道红、黄、蓝三种颜色是基本色,称为三原色。
2. 学会使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进行混合调配,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三原色的概念,掌握颜色混合的技巧。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学会混合调配出新的颜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调色板,画笔,彩色图片。
2. 学具: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调色板,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彩色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颜色,并提问:“这些颜色是怎么来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红、黄、蓝三种颜色是基本色,称为三原色。
通过演示,让幼儿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
3.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进行混合调配,观察新颜色的产生。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不同的颜色,让幼儿尝试用三原色进行调配,并说出调配出的颜色名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颜色》2. 内容:三原色:红、黄、蓝颜色混合原理新颜色调配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调配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画出一幅画。
2.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颜色调配,完成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颜色混合的原理,但部分幼儿在颜色调配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如蔬菜、水果等)进行颜色提取,观察不同物品的颜色特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的三原色概念和颜色混合原理3. 动手操作的分组实践和观察新颜色产生4. 随堂练习的颜色调配和名称识别5. 作业设计的个性化创作和颜色提取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和探索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图片选择:应涵盖多种颜色,便于幼儿观察和辨识。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奇妙的颜色》含精彩课件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奇妙的颜色》含精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8e3d4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2.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奇妙的颜色》含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中的第二节《奇妙的颜色》。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红、黄、蓝三原色;了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学会用三原色调出其他颜色。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红、黄、蓝三原色的基本概念,知道它们是其他颜色的基础。
2. 学会颜色混合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颜色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色彩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红、黄、蓝三原色的认识,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动手实践,调出更多颜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彩色笔,课件。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图片中的颜色,激发他们对颜色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红、黄、蓝三原色,让幼儿观察这三种颜色的特点,并记住它们。
3. 实践操作:(1)让幼儿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调色,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变化,引导他们发现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
(2)教师演示如何用红、黄、蓝三原色调出其他颜色,如橙色、绿色、紫色等。
4. 例题讲解:以调色为例,讲解如何用红、黄、蓝三原色调出橙色。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动手实践,用红、黄、蓝三原色调出其他颜色,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颜色2. 内容:(1)红、黄、蓝三原色(2)颜色混合: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红、黄、蓝三原色调出你喜欢的颜色,并画一幅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红、黄、蓝三原色的概念和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其他颜色混合的可能性,并将作品带到幼儿园分享。
大班科学领域精品教案《奇妙的颜色》
![大班科学领域精品教案《奇妙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d755dfe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7.png)
大班科学领域精品教案《奇妙的颜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第三节《奇妙的颜色》。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学习颜色的调配方法,探索颜色的奇妙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颜色的基本概念,了解三原色及其搭配原理,学会简单的颜色调配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颜色带来的美感和乐趣,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颜色的调配方法和三原色的搭配原理。
2. 教学重点:掌握颜色的基本概念,学会简单的颜色调配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颜色卡片、颜料、调色板、画笔、范例作品。
2. 学具:颜料、调色板、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发学生对颜色的好奇,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a. 讲解颜色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颜色。
b. 介绍三原色及其搭配原理,引导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
c. 演示简单的颜色调配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调色。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进行调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用自己调出的颜色进行绘画创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颜色知识的理解。
b.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颜色》2. 内容:a. 颜色的基本概念b. 三原色及其搭配原理c. 颜色调配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今天学到的颜色知识,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颜色的基本知识和调配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2. 拓展延伸:课后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颜色素材,观察颜色的变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颜色世界的探索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含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6a714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c.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奇妙的颜色》,涉及章节为第三章“颜色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颜色的基本概念,红、黄、蓝三原色,以及颜色混合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掌握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颜色变化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颜色混合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红、黄、蓝三原色的认识,以及颜色混合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颜色卡片、调色盘、画笔、颜料。
2. 学具:调色盘、画笔、颜料、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作,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颜色。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生活中见过的颜色。
2. 新课导入(1)通过PPT课件,介绍红、黄、蓝三原色。
(2)讲解颜色混合的原理,演示颜色混合的实验。
3. 例题讲解(1)出示颜色卡片,让幼儿识别红、黄、蓝三原色。
(2)演示颜色混合,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混合后的颜色。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进行颜色混合实验。
(2)指导幼儿完成一幅以三原色为主题的画作。
(2)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颜色,探索颜色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颜色2. 板书内容:(1)红、黄、蓝三原色(2)颜色混合原理(3)颜色混合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红、黄、蓝三原色,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作业答案不唯一,以幼儿的创作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颜色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寻找大自然的颜色。
(2)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颜色探索之旅,共同完成一幅画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颜色混合原理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含课件2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含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cffe204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b.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奇妙的颜色》,涉及教材的第三章“颜色的奥秘”和第六章“颜色在我们身边”。
详细内容包括:颜色的基本概念、三原色的介绍、颜色混合的变化、生活中的颜色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颜色的基本概念,了解红、黄、蓝三原色及其相互混合后的变化。
2. 能够运用三原色进行简单的颜色调配,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感受颜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三原色相互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教学重点:掌握三原色的基本概念,学会简单的颜色调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彩色图片等。
学具:调色板、画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五彩斑斓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引发幼儿对颜色奥秘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三原色:红、黄、蓝。
(2)演示三原色相互混合后的颜色变化,如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3)邀请幼儿上台操作,观察并记录混合后的颜色。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颜料、调色板和画笔,让幼儿自己尝试进行颜色调配。
(2)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调配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4. 生活中的颜色应用(10分钟)(1)展示生活中的彩色图片,引导幼儿发现颜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讨论颜色在我们身边的作用,如红色表示危险、蓝色表示冷静等。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颜色知识。
(2)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颜色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它们有什么特点?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颜色2. 内容:(1)三原色:红、黄、蓝(2)颜色混合: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红、黄、蓝三原色画一幅画,并尝试进行颜色混合。
(2)观察生活中的颜色,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家人和同学。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二篇)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28b34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2.png)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教案名称:奇妙的颜色适用对象:大班幼儿教学目标:1.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颜色2. 能正确说出颜色的名称3. 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和观察能力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橙色、紫色等颜色的物品或图片2. 彩色纸张、彩色笔、彩色蜡笔3. 故事书籍:《彩虹的故事》4. 游戏道具:颜色认知卡片或色彩分类游戏卡片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1. 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颜色,例如班级里的彩灯、图画、小朋友们的衣服等。
2. 呈现几种颜色的实物或图片,介绍颜色的名称,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
活动二:认识不同颜色1. 让幼儿围成一圈,给每个幼儿一张颜色卡片,让他们根据颜色找到自己的位置。
2.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颜色卡片,并说出对应的颜色名称。
活动三:彩色绘画1. 分发彩色纸张、彩色笔和彩色蜡笔给幼儿。
2. 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画,鼓励他们尝试组合不同颜色并表达自己的创意。
活动四:故事分享1. 展示《彩虹的故事》的插图,引导幼儿观察彩虹上不同颜色的弧线。
2. 朗读故事《彩虹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彩虹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活动五:颜色分类游戏1. 准备颜色分类游戏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不同的颜色。
2. 让幼儿围成一圈,教师出示一张卡片,幼儿们一起说出对应的颜色名称,然后按卡片上的颜色分类。
3. 继续游戏,增加难度,例如逐渐提高游戏速度,减少反应时间。
活动六:颜色大探索1. 带领幼儿到户外或室内环境,观察周围的颜色。
2. 让幼儿找到某个颜色的物品,例如红色的花朵、绿色的树叶等。
3. 以小组形式,让每个小组找到不同颜色的物品,然后和其他小组分享。
活动七:游戏时间-动起来1. 制作颜色的动作牌,例如红色时跳、黄色时摇摆等。
2. 引导幼儿根据出示的颜色动作牌进行相应的动作表演。
活动八:小结通过问答、回放活动等方式复习已学的颜色知识,巩固幼儿对颜色的认知和记忆。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对颜色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6b11262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e.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第二节《奇妙的颜色》。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红、黄、蓝三原色,了解三原色混合后的变化,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名称,知道它们是三原色。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颜色变化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颜色的喜爱,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红、黄、蓝三原色混合后的变化。
教学重点:认识红、黄、蓝三原色,能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调色板,画笔,水彩纸。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的画笔,调色板,水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水的透明瓶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然后教师演示混合两种颜色,让幼儿猜测混合后的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画笔和水彩纸演示红、黄、蓝三原色混合后的变化,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混合后的颜色。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将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观察并记录混合后的颜色。
六、板书设计红 + 黄 = 橙红 + 蓝 = 紫黄 + 蓝 = 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红、黄、蓝三原色画一幅画,并尝试混合出其他颜色。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说出红、黄、蓝三原色混合后的颜色。
答案:橙、紫、绿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红、黄、蓝三原色及其混合后的变化。
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发现其他颜色,并尝试用三原色进行混合,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科学现象,如光的折射、反射等,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4年《奇妙的颜色》大班教案
![2024年《奇妙的颜色》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d68f4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a.png)
《奇妙的颜色》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了解颜色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敏感度,激发学生对色彩世界的探索欲望。
3.引导学生运用颜色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颜色的基本特征:红、黄、蓝、绿、白、黑等。
2.颜色的变化规律:混色、变色等。
3.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衣物、建筑、艺术作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颜色,了解颜色的变化规律,运用颜色进行创作。
2.教学难点:混色原理,颜色搭配。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颜色名称。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颜色?颜色有哪些特点?”2.颜色基本特征教学(1)教师介绍颜色的基本特征,如红、黄、蓝、绿、白、黑等。
(2)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感受颜色的特点。
(3)教师出示颜色卡片,让学生辨认并说出颜色名称。
3.颜色变化规律教学(1)教师演示混色实验,让学生观察颜色变化。
(2)学生分组进行混色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1)教师出示各种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衣物、建筑、艺术作品等。
(2)学生讨论颜色在生活中的作用,发表自己的看法。
5.创作环节(1)教师出示创作材料,如颜料、画纸、画笔等。
(2)学生分组进行创作,运用所学的颜色知识进行搭配。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创作等环节,对颜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颜色的认识程度。
2.学生在混色实验中的表现。
3.学生在创作环节的参与程度和作品质量。
4.学生对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程度。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教师展示红色、黄色、蓝色等基本颜色,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谁可以告诉我,红色给你什么感觉?黄色呢?”(3)教师通过故事讲解,如《小蓝和小黄》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混色原理:“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就变成了绿色,这是因为他们两个混合在一起啦!”2.教学难点:(1)教师准备混色实验材料,边操作边讲解:“我们今天用红色和蓝色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学生观察并尝试回答,教师继续引导:“是的,红色和蓝色混在一起,就变成了紫色。
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品教案《奇妙的颜色》含精品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品教案《奇妙的颜色》含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1c734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5.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品教案《奇妙颜色》含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索》第四章“奇妙颜色”中展开学习。
详细内容将围绕颜色基本概念、三原色认识以及颜色混合原理进行深入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颜色基本概念,认识红、黄、蓝三原色。
2. 培养幼儿对颜色混合产生新颜色兴趣,提高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颜色,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红、黄、蓝三原色认识,颜色混合原理。
难点:让幼儿理解颜色混合后产生新颜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彩色图片。
2.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画纸,水彩笔,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幼儿观察周围物体,找出不同颜色物品,引导幼儿关注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红、黄、蓝三原色,让幼儿观察并认识这三种颜色。
(2)讲解颜色混合原理,演示红、黄、蓝两两混合后产生新颜色。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动手操作,将红、黄、蓝三原色混合,观察并记录产生新颜色。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他们观察到新颜色,以及颜色混合原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颜色2. 内容:(1)红、黄、蓝三原色(2)颜色混合原理(3)新颜色产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三原色,并尝试混合产生新颜色。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在家庭中寻找三原色,并记录下来。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三原色创作画作,培养他们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颜色混合原理3. 随堂练习动手操作5. 作业设计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为让幼儿更好地关注和认识颜色,我会在课堂上创造一个充满色彩实践情景。
我将准备各种颜色物品,如红色气球、黄色玩具、蓝色书籍等,并将它们摆放在教室各个角落。
在活动开始时,我会引导幼儿去寻找这些颜色物品,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直观地感受不同颜色存在。
大班科学领域精品教案《奇妙的颜色》通用
![大班科学领域精品教案《奇妙的颜色》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85592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1.png)
大班科学领域精品教案《奇妙的颜色》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五章《多彩世界》,详细内容为第2节《奇妙的颜色》。
通过本章学习,幼儿将探索颜色的奥秘,了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培养观察、思考及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了解它们之间的混合规律,掌握颜色变化的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对颜色的辨识和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合作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颜色混合规律的掌握。
教学重点: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了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盘,画笔,彩色笔,白纸,多媒体课件。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盘,画笔,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五彩斑斓的画,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颜色,讨论画中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
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让幼儿认识这三种颜色。
(2)讲解颜色混合的原理,演示红、黄、蓝两两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一道颜色混合的例题,引导幼儿分析并解答。
4.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几个颜色混合的题目,让幼儿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红色、黄色、蓝色2. 颜色混合规律:红色 + 黄色 = 橙色红色 + 蓝色 = 紫色黄色 + 蓝色 = 绿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出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尝试用颜色混合的方式创作出新的颜色。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更多的颜色,尝试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创作出更多美丽的画作。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3eea675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5.png)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中的第二节《奇妙的颜色》。
详细内容包括:颜色的基本概念,三原色的认识,颜色的混合与变化,以及生活中的颜色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颜色的基本概念,理解三原色的含义,掌握颜色混合的基本方法。
2. 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探究颜色的兴趣。
3. 能够运用所学颜色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原色的认识,颜色混合的基本方法。
难点: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运用颜色知识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原色图片、颜色混合教具、PPT课件。
学具:彩色笔、画纸、调色盘、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多彩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颜色,引导学生关注颜色的丰富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颜色的基本概念,讲解三原色的含义。
演示颜色混合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用彩色笔在画纸上进行颜色混合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色彩游戏(10分钟)学生用调色盘和颜料进行颜色混合,创作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三原色的认识及颜色混合的方法。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运用颜色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颜色2. 内容:颜色的基本概念三原色:红、黄、蓝颜色混合方法:加法、减法生活中的颜色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以三原色为主题的画作。
2. 答案:作品要求运用红、黄、蓝三原色,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在颜色混合环节,部分学生对颜色变化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颜色,发现颜色的奥秘。
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颜色进行混合实验,探索更多的颜色变化。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奇妙的颜色》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奇妙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6a5209c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9.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奇妙的颜色》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知道颜色是由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1.2 学习通过混合颜料来创造新的颜色。
1.3 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准备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
2.2 准备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2.3 准备一些有关颜色的图书和图片。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有关颜色的图书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颜色。
3.2 讲解:向幼儿讲解颜色的基本概念,让他们了解颜色是由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3.3 实践:让幼儿分组进行颜料混合实验,观察和记录混合后的颜色。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让幼儿自由发挥,用混合出的新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4.2 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4.3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第五章:活动总结5.1 总结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表扬他们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操作。
5.2 总结活动内容,强调颜色的基本概念和混合颜色的方法。
5.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和绘画活动中继续探索和运用颜色知识。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讲授法:讲解颜色知识,引导幼儿了解颜色概念。
6.2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混合颜料,增强实践能力。
6.3 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6.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颜料混合实验,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第七章:教学内容7.1 颜色知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基本概念。
7.2 颜料混合:红、黄、蓝三种颜料的混合方法及混合后的颜色。
7.3 绘画技巧:如何使用画笔、画纸进行绘画创作。
第八章:教学步骤8.1 引入:展示有关颜色的图书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颜色。
8.2 讲解:讲解颜色知识,让幼儿了解颜色是由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8.3 实践:分组进行颜料混合实验,观察和记录混合后的颜色。
8.4 创作:让幼儿用混合出的新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8.5 展示: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欣赏和评价。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含课件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a527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b.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颜色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一节《奇妙的颜色》。
通过本章学习,幼儿将探索三原色,了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并在实践中体验颜色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红、黄、蓝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能够识别并说出这三种颜色的名称。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使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掌握颜色变化的基本规律。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掌握颜色变化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学会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颜色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调色板、画笔、抹布。
2. 学具: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画纸、画笔、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引导幼儿关注颜色的多样性。
2. 新课导入:a. 播放PPT课件,讲解红、黄、蓝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b. 分组讨论:让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如何用这三种颜色调出其他颜色。
3. 实践操作:a. 教师演示:现场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进行调色,调出其他颜色。
b. 幼儿操作:分发颜料、画笔等材料,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调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4. 例题讲解:a. 出示调色例题,引导幼儿观察并分析。
b. 讲解调色方法,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
5. 随堂练习:a. 出示范例,让幼儿自己尝试调色。
b.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操作错误。
a. 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调色成果,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b. 引导幼儿思考:除了调色,我们还可以在哪些地方运用到三原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调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画一幅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三原色及颜色混合的原理。
《奇妙的颜色》大班科学教案
![《奇妙的颜色》大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37027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d.png)
《奇妙的颜色》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多彩的世界》中的第二节《奇妙的颜色》。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颜色的基本概念、三原色的认识、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颜色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知道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名称,并能正确区分。
2. 掌握三原色的基本原理,学会颜色混合的基本方法。
3. 培养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三原色的认识及颜色混合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颜色的基本概念、颜色混合的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盘,画笔,彩色图片,教学PPT。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盘,画笔,彩色卡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彩色图片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对颜色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颜色的基本概念,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学会正确区分。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和实际操作,讲解三原色的基本原理和颜色混合的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颜色混合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颜色混合技巧。
六、板书设计1. 颜色基本概念:红、黄、蓝2. 三原色原理: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3. 颜色混合方法:混色、调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颜色混合,创作一幅美丽的画。
2. 答案:幼儿根据所学颜色混合方法,自由发挥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幼儿掌握了颜色的基本概念、三原色原理和颜色混合方法。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颜色混合实验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颜色现象,鼓励他们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三原色的认识及颜色混合原理的理解。
《奇妙的颜色》大班教案
![《奇妙的颜色》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543e5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3.png)
《奇妙的颜色》大班教案ppt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辨别不同的颜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认识和辨别不同的颜色。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彩色图片、色卡、画纸、画笔、彩泥等。
2. 材料:各种颜色的玩具、物品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幅彩色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颜色。
2. 认识颜色:教师向幼儿介绍颜色的基本概念,让幼儿辨别和说出不同颜色的名称。
3. 观察与想象:教师展示各种颜色的玩具和物品,让幼儿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颜色的特点。
4. 实践活动:a. 幼儿用画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颜色。
b. 幼儿使用彩泥制作彩色作品。
5. 总结与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在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向家长介绍颜色的名称和特点。
2. 延伸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颜色主题的户外活动,如寻找大自然的颜色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颜色的认识和辨别能力。
2. 听取幼儿在总结与展示环节的分享,了解他们的观察和想象力。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颜色主题活动的参与和兴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反应,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2. 在实践活动环节,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和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3. 注意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互动和合作,引导他们学会分享和交流。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让他们欣赏不同颜色的艺术作品。
2. 开展颜色主题的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
3. 开展颜色主题的校园环境布置,让幼儿参与设计和布置过程。
九、教学资源:1. 彩色图片、色卡、画纸、画笔、彩泥等教具。
2. 各种颜色的玩具、物品等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活动目标:
1.理解美术三原色、三间色及两两等量相加的意思。
2.大胆尝试动手操作、调配颜色、并记录。
3.感受三原色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体验认识色彩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魔法瓶三个、PPT课件一份;一瓶醋、一瓶矿泉水、一瓶牛奶;调色杯人手一份、颜料水共14份(红、黄、蓝)、记录单、笔。
2.经验准备:幼儿有认识颜色的经验。
3.环境准备:适宜操作的室内环境。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美术三原色、三间色。
2.难点:能准确的用"两两等量相加"调试出三间色。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渲染活动气氛,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装有白水的矿泉水瓶,请幼儿察验后开始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
2.这三个颜色宝宝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吗?幼儿回答……
3.教师:现在老师来告诉你们,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做"美术三原色",(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叫做原色,原色可以合成其他的颜色,而其他颜色却不能还原出本来的的色彩。
我们通常说的美术三原色,即红、黄、蓝。
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
4.你们来猜猜老师为什么去学这个魔术,然后今天在这里表演变魔术?幼儿回答……
5.师:因为这三个美术三原色宝宝想去彩色城堡玩。
(二)出示彩色城堡图。
1.师:但是想进彩色城堡必须打开城门。
怎么才能打开城门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彩色城堡的主人是怎么说的。
(彩色城堡的主人:"欢迎你们来彩色城,如果要打开彩色城堡的门,必须要6种颜色填满锁上的6个三角形组成的风车门才行。
现在你们的老师已经变出了红、黄、蓝三种颜色。
)
2.教师提问:
(1)现在只有三种颜色,城门能打开吗?为什么呀?幼儿回答……(2)请你们猜猜看,剩下的3个地方,有可能分别需要哪些颜色呢?幼儿回答……3.到底是什么颜色,我们还是来听听彩色城的主人是怎么说的吧。
(彩色城主人:"剩下的这3个地方,可不是随便什么颜色都能填的,一定要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等量相加后出现的颜色才行,小朋友们,快点帮帮美术三原色宝宝们吧。
")4.师:什么是"两两等量相加"?幼儿回答……(半杯醋加半杯牛奶,半杯醋加半杯矿泉水,半杯牛奶加半杯矿泉水,现场请幼儿演示、记录,特意确定如何"两两相等"。
)现在你们学会了"两两等量相加"这个本领了。
5.师:你们愿意帮助美术三原色宝宝们吗?那请你们有序的走到下面桌子去,每个小朋友的前面都有调色杯及你们需要用到的工具,桌子的中间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水,根据彩色城主人的要求,你们一定要将这些颜料水两两等量相加调试在一起才行。
不然我们就进不了彩色城堡。
(三)幼儿操作、记录、播放音乐,让幼儿进行调色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小朋友们有顺序的排队到下面的桌子去操作、然后填好记录单。
你是用哪个颜色和哪个颜色两两等量相加得到什么颜色的,请你在记录单上连好线哦,小朋友们需要合作才能更快的完成任务。
我们来比一比,看看那个小组的做的又快又准确,好吗?
(四)小结、讲解。
1.师:请小朋友讲解自己调出来的颜色以及自己用到了哪两种颜色。
你们调出来的颜色是不是开锁需要的?那我们来问一问彩色城堡的主人,好不好?(1)红色和蓝色两两等量相加在一起时是紫色、(2)红色和黄色两两等量相加在一起时是橙色、(3)黄色和蓝色两两等量相加在一起时是绿色。
2.当幼儿发现颜色量多或少,配出来的颜色也会尽然不同时,支持、鼓励幼儿的新发现,同时做进一步的规律总结。
如:"红色+蓝色",当蓝色配多时,会变成紫红色等。
(五)介绍"三间色"。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彩色城堡的主人让我们找的三种颜色全都找到了。
你们知道吗?紫色、橙色、绿色,这三种颜色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美术三间色"。
原来,这些美术三原色(红黄蓝)两两等量相加后还可以变出绿、橙、紫这些美术三间色呢,真神奇呀!
2.现在,6种颜色全都找到了,那我们可以进去了吗?问问彩色城的主人。
(彩色城主人:"你们可真厉害,6种颜色全找齐了呢,请进来吧。
")
3.师:彩色城里好漂亮啊,今天,彩色城里大丰收了,里面收获了许许多多的蔬菜水果,老师选出了三种水果,我们来看一下他们分别是什么?西瓜、茄子、橙子。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绿色、橙色、紫色)。
4.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美术三原色和三间色,哪位认真听课的小宝贝能告诉罗老师美术三原色是那三个颜色?幼儿回答……美术三间色是那三个颜色?幼儿回答……五、活动总结、延伸。
师:因为今天你们上课表现都非常的棒,所以彩色城堡的主人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们,我们来听听是什么任务。
彩色城堡的主人"小朋友们,你们今天的表现可都太棒了,我想交给你们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是你们回到你们班教室用今天你们学习到的美术三原色和美术三间色来装饰你们班的教室,我相信你们会完成得很好的"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彩色城堡主人交代的任务呢?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有秩序的排队回教室思考思考要怎么装饰,一会儿罗老师回教室时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哦。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认识风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食品安全我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