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主要包括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归纳:一、教育观1.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生观1. 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

2. 学生是独特的人:个体差异、个性特点等。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人格、主体性等。

三、教师观1.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成长。

2.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育教学问题、教育教学方法等。

3.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生者: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

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材、学生需求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五、教学实施1. 课堂教学管理:组织教学、调控教学过程、处理突发事件等。

2. 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等。

六、职业道德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教育教学规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严谨治学、提高自身素质。

七、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宪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2.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等。

八、科学素养1.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等。

2. 科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据分析法等。

九、文化素养1. 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中外文化等。

2. 文学艺术:文学、音乐、绘画、戏剧等。

以上是对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的详细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必背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必背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目录第一章职业理念15%(4+1)第一节教育观第二节学生观(每年都出题)第三节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0%(8)(只出单选)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15%(4+1)有2节职业行为(只单选)职业道德(单选+解答)第四章文化素养12%(9)(只出单选)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48%(4+1+1)三种题型:1单选:每年固定29,2分(第一到第五章都会出)2材料分析:3道第一、三、五(阅读理解)章3作文汇总一 职业理念第一节 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概述(一)素质教育观的概念(不需要背,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看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面向全体(1适龄儿童6周岁,2受教育机会公平)(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成绩,还看道德、兴趣、德智体美劳,但不平均发展)(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两全两发展记忆魔法创新和实践 【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改卷标准:踩点给分、多写不扣分材料分析题高分秘诀:三步走战略、总分总模式第一步(总):判断行为正确与错误正确:值得表扬,体现了··的要求,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错误:违反了··的要求,应该如何改正。

第二步(分)理论要求+材料分析注:分条罗列、逻辑清晰第三步(总)总结理论和材料分析第二章 学生观一、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不需要背,理解的基础上看一下就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重点)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转移,教师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到学生身上。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第三项不用记)2、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出单选)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包括教师道德素养、情感素质、审美素质、学术素质、实践素质等多方面内容。

具体包括:1. 教师道德素养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道德。

围绕教育工作所涉及的道德问题,如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如何处理同行关系、如何处理学校与社会关系等。

2. 教师情感素质教师应该具备爱心、耐心、责任心和同理心。

情感素质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长。

3. 教师审美素质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通过践行美育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美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

4. 教师学术素质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5. 教师实践素质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灵活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

第二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素质,是教师承担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

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以及其他专业素质。

1. 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应该具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

2. 教学组织能力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组织教学活动,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有效管理教学过程。

3. 教学实施能力教师应该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4. 教学评价能力教师应该具备科学准确的教学评价能力,能够运用多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其他专业素质包括课程开发能力、辅导与指导能力、教师自身素养、教育实践能力等。

第三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道德情操教师教育观念和道德情操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内核,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教资常考常识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教资常考常识汇总

教资笔试,常考这36个地理之“最”1.陆地和海洋(1)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

(2)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

(3)最大的海(最深的海)——珊瑚海(4)珊瑚海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海域,因有大量珊瑚礁而得名,世界有名的大堡礁就分布在这个海区。

(5)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6)最咸的海——红海(7)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呈现狭长型,其西北面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

(8)最淡的海——波罗的海(9)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西洋的属海。

世界最大的半咸水水域。

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

(10)最多岛屿的海——爱琴海1(11)爱琴海是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大海湾,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希腊和土耳其之间。

共有大小约2500个岛屿。

(12)沿岸国最多的海——加勒比海(13)加勒比海位于大西洋西部、南北美洲之间,沿岸有20个国家。

(14)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是世界最大岛。

(15)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2.地形和河湖(1)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2)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

(3)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青藏高原是中亚一个高原地区,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

(5)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6)巴西高原是南美洲东部位于巴西境内的广阔高原。

2(7)最大盆地——刚果盆地(8)刚果盆地又称扎伊尔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

呈方形,赤道横贯中部。

(9)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0)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系。

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

包括落基山脉、海岸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山脉。

(11)最长的山脉——南美安第斯山(12)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也称安弟斯山脉或安蒂斯山脉,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围从巴拿马一直到智利,被称为“南美洲的脊梁”。

(13)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14)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教师资格证中公中学综合素质重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中公中学综合素质重点归纳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主要考单选,材料分析单独考或结合考)教育观:“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观: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一、素质教育观的内涵:(两全一个一重点)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必背,加粗经常考)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得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深化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基础)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②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③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节学生观(选择,材料分析)补充:e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e人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e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必背,“两独一发”)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调动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①顺序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③不平衡性—把握最佳关键期④互补性—扬长避短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倡导形成性评价3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即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中学教师资格证是国家规定的具有中学教师资格的必备证书,而其中的《综合素质》知识点则是考核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围绕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展开讨论,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内容和备考重点。

首先,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包括教育理论基础、教学设计、课程评价、教师职业道德等内容。

教育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

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考生需要学会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课程评价是教学的必要环节,考生需要了解各种评价方法和技巧,能够客观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教师的基本准则,考生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遵守职业操守,为学生成长成才负责任。

其次,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还包括教育法规政策、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与技能等内容。

教育法规政策是中学教师必须了解的法律知识,考生需要熟悉教育相关法规政策,确保自己的教学活动符合法律规定。

学科专业知识是中学教师的基本功,考生需要深入学习所教授学科的知识,保持学科专业素养。

教学方法与技能是中学教师的必备技能,考生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还包括教学实践、教育管理、个人发展等内容。

教学实践是中学教师的重要任务,考生需要加强实习教学,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管理是中学教师的管理能力,考生需要了解学校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技能,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个人发展是中学教师的生涯规划,考生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学习进步,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综上所述,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涵盖了丰富的内容,考生应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为未来的教师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对待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优秀的中学教师。

教资中学综合素质必背考点

教资中学综合素质必背考点

教资中学综合素质必背考点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B. 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 素质教育就是取消考试和分数评价D.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即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教育家提出的?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夸美纽斯D. 陶行知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A. 爱国守法B. 爱岗敬业C. 关爱学生D. 追求名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严格按照教材讲解,不偏离主题B. 加大作业量,通过练习巩固知识C.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D. 强调分数和排名,激发竞争意识下列关于学生心理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 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匀速进行的B. 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相同的规律C. 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D. 学生的心理发展完全受遗传因素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下列哪些属于教师的基本权利?A. 教育教学权B. 管理学生权C. 科学研究权D. 获取报酬权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 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C. 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D.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下列哪些做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A.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B. 安排大量的机械记忆和重复练习C.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D.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关爱学生的要求包括:A.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B. 尊重学生人格C.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D. 对学生严加管教,不允许犯错下列关于教育法律法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B. 教师有权拒绝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C. 教师体罚学生是违法行为D. 教师可以私自扣留学生的作业本作为惩罚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

中学综合素质文化素养考点归纳: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概述1.素质教育的内涵《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大众化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学校及教師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第二,保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

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2)基础性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打基础的教育。

素质教育特别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般能力的掌握与培养,为受教育者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实现向较高层次的素质或专业素质的迁移。

第二,人类蕴含着极大的发展自由度,这就是人的可塑性。

自由度越高,可塑性越强;反之亦然。

第三,从教育控制论的意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人为的、优化的控制过程,以便受教育者能按照预定目标持续发展。

国家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

国家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

国家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国家教师资格证是教师教育的重要证书之一,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和认可。

国家教师资格证的综合素质考察内容丰富,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专业基础知识:1.教育学概念:教育的定义、内容、对象、目的等。

2.课程设计:课程的基本概念、特点、原则以及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3.教学设计:教学的基本概念、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等。

4.学习理论:学习的定义、类型、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

5.评价与考试:评价的目的、原则、方法、形式以及考试的基本概念。

6.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

二、教育学原理:1.人的发展理论:主要包括感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等。

2.教育方法:包括讲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

3.教育教学过程:包括预习、讲课、讨论、实验、复习、反思等。

4.教学过程管理: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过程评价等。

三、教育心理学:1.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等。

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注意、记忆、思维、情感等。

3.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包括教学效果评价、教学目标设定、课程设计等。

四、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的层级、效力等。

2.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包括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学生权益保障、学校管理规定等。

3.教育法律法规的应用:包括学校管理、师生关系、教育行政等。

五、教育伦理学:1.教育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伦理学的目的、基本原则等。

2.教育伦理学的内容:包括师德、教育公平、教育公正、教育责任等。

3.教育伦理学的应用: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行为规范、教育管理等。

综上所述,国家教师资格证的综合素质考察内容包括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伦理学等。

《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综合素质》是一门涉及面广泛的课程,它涵盖了职业素质、团队合作、沟通技巧、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综合素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汇总:1、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

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如诚实守信、公正廉洁等;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在职业中所表现出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如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等;职业能力则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如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等。

2、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也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

团队合作意识是指在团队中要有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团队合作能力是指在团队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团队建设能力则是指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建设,推动团队的发展和进步。

3、沟通技巧沟通技巧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交流中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书面表达能力是指在书面交流中能够简明扼要、严谨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倾听能力是指在交流中能够认真听取他人的观点和想法,理解他人的意图;沟通协调能力则是指在交流中能够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达成共识和合作。

4、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现代企业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也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内容。

它包括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打破常规、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创新能力是指在实践中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创新精神则是指具有不断探索、尝试、创新的态度和精神。

5、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应对复杂问题和挑战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也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部分。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
1.古代文化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楚辞》、《离骚》等。

2.经典著作:《史记》、《资治通鉴》、《四书五经》、《山海经》、《道德经》等。

3.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4.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5.传统艺术:中国画、京剧、曲艺、书法、篆刻等。

6.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7.传统美德:尊师重道、孝敬父母、礼仪文化、忍让精神等。

二、世界文化
1.古希腊文化:希腊神话、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古希腊剧。

2.古罗马文化:罗马艺术、罗马法、古罗马民主制度、罗马建筑等。

3.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文艺
大师。

4.文化名城:巴黎、罗马、雅典等世界文化名城。

三、现代社会文化
1.科学技术:蒸汽机、电力、汽车、计算机等。

2.文化现象:全球化、信息化、网络文化、消费文化、快餐文化等。

3.自然生态:生态平衡、可再生能源、碳排放、环境保护等。

4.社会问题:性别平等、贫富差距、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等。

上述知识点是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科目中常考的一些重要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文化素养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希望这些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大纲必背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大纲必背版)

《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一、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4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途径有:(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3)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方法有:(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素养)(2)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根据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进行分析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二、学生观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人的劳动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学生观的思想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历史部分,文学部分,自然科技常识,艺术鉴赏和文化常识。

根据近三年真题情况分析,不管是考幼教,还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这五个部分内容都会考到。

考试题量在九个,全部是客观题,分数是在十八分.从出题总体趋势来看,这五个部分都是有可能成为出题者所青睐的.因此,我们不能心存侥幸心理,要脚踏实地,全面复习。

一、历史部分(一)重要战争(1)中国古代重要战争1.牧野之战:商朝和周倒戈相向2。

春秋五霸:齐桓公(最早称霸)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吴越之战-卧薪尝胆)3.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纸上谈兵)4。

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5。

巨鹿之战:项羽(楚军)和秦军;破釜沉舟6。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官渡之战、夷陵之战、赤壁之战7.淝水之战:东晋和前秦军(苻坚—氐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8.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唐朝由盛转衰9.黄巢起义:首次提出了平均的思想10.靖康之变:宋徽宗和宋钦宗双双被俘虏,北宋灭亡11。

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的政权(2)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1。

中英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和澎湖列岛/1895 年—1945 年,50 年殖民地3.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

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凡天下田,天下人耕种/《资政新篇》5。

武昌起义:打响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枪6。

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7.北伐战争:国共第一次合作/合作破裂/国民党发动屠杀共产党的“白色恐怖”8.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9."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东北三省沦陷为日本殖民地10。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存疑、求疑,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1.更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中学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 +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 与 详解

中学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 +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 与 详解

中学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 +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与详解《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最重要的两科,分别考察了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育理论知识。

下面将分别对其知识点进行详解:一、《综合素质》1. 职业理念:了解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职业道德观。

2. 教育法律法规: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熟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 文化素养:掌握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科学知识等。

5. 基本能力:掌握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二、《教育知识与能力》1.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教育的概念、起源与发展,以及课程内容三要素。

2. 中学课程:掌握课程设置的意义和原则,理解课程内容,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3. 中学教学:掌握教学的概念、意义、任务和教学过程,理解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和策略。

4. 中学生学习心理:掌握中学生学习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中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发展,掌握中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迁移的能力。

5. 中学生发展心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中学生认知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掌握中学生品德发展和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6. 中学生心理健康:掌握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和策略。

7. 中学德育:掌握德育的概念、意义、任务和方法,理解德育过程和德育原则,掌握德育方法和途径。

8.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掌握班级管理的概念、意义、任务和方法,理解班集体建设的方法和班主任工作,掌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表现和维护方法。

总之,这两门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生深入学习和掌握。

希望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详解,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学笔记

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学笔记

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学笔记一、引言教师资格考试是教师职业准入的重要制度,其中科目一综合素质是评价教师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

对于中学阶段的教师来说,科目一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教资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学部分进行详细的笔记整理。

二、教育理念教育观: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观: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和复杂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教育心理学基础学生心理发展: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教育策略。

学习心理: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

教育评价:理解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功能,掌握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技巧。

四、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体系:了解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教师权利与义务:明确教师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学生权利保护:重视学生的权利保护,预防和处理学生权益受侵害的情况。

五、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作业与辅导:合理安排作业量,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答疑,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

六、学科知识中学阶段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中学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中学阶段各学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设计:能够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教育教学实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育教学评价: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一、教育理论与教育法律法规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等。

2.主要的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自由教育学派、行为主义教育学派、认知心理学派、教育人文主义派等。

3.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条例等。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1.知觉与注意:感觉、知觉、注意的定义、特点、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

2.记忆与思维:记忆的过程、遗忘规律、思维的类型与特点、创造性思维等。

3.学习与教学:学习的概念、类型、方法、条件、学习的规律和过程、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

三、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知识: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的分类、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关系等。

2.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的确定、不同类型的教学设计等。

3.信息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教育软件应用等。

四、教育与社会知识:1.现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球化与教育的挑战、教育公平与教育差异等。

2.中外著名教育思想家及其主要学说:孔子、庄子、罗素、居里夫人等。

3.现代教育与发展:新课程、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等。

五、教育评价与研究方法:1.教育评价基本概念与方法:评价的定义、评价的主要方法、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等。

2.教育研究方法与常用工具: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常用的研究工具和技术等。

3.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等。

以上只是《综合素质》部分的一些知识点,可能还有其他相关内容。

考生应在备考过程中,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法律法规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加强对教育与社会发展及教育评价与研究方法等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1一、教师权利的内涵1、含义:教师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和利益。

2、教师的权利:(1)要求他人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或履行法律义务的请求权;(2)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的教师法等法律所赋予的积极行为权;(3)受侵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权。

二、教师的基本权利1、教师的公民权(是指教师作为公民依法享有相关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包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权、平等权、人身权、文化教育权、经济权以及监督权。

2、教师的职业权利(1)教育教学权(2)学术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报酬待遇权(5)参与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三、新《义务教育法》关于教师权利的规定1、各级政府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

2、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

3、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教师享有补助津贴。

四、教师义务定义:教师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及其他法律法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必须履行的责任。

表现形式:(1)积极义务;(2)禁止性义务;(3)义务人侵犯他人权利和利益时,接受国家强制力保障其意义的履行。

五、教师的基本义务:1、拥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纪守法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保卫祖国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5、依法纳税义务六、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师义务1、遵纪守法;2、教育教学义务;3、思想教育义务;4、尊重学生人格;5、保护学生权益。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2一教育法律法规解读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
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2、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