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包括原理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包括原理方法论)《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人们的生活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学习《生活与哲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并对个体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真理、追求幸福给予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原理与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下面将对其进行总结。
一、原理《生活与哲学》的原理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与人生、精神世界与人的存在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原理包括:1. 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原理:人生观是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基本看法和评价,它是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个体的人生观受到社会、历史、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和发展。
2. 人的本质与存在的关系原理:人的本质是人的存在的根源和决定因素。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3. 人与自然的关系原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
人对自然的认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
4. 科学与人生的关系原理: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进行客观研究和客观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和发展社会,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二、方法论《生活与哲学》的方法论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其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研究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科学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用唯物史观来看待、研究、分析历史事实和社会现象的方法。
具体方法包括:1. 辩证法:辩证法是研究矛盾的普遍规律性和事物发展的科学方法。
辩证法强调对矛盾和矛盾的斗争的认识和处理,对事物发展的总揽和把握。
2. 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 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对理论的检验,才能认识和把握真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包括四个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一、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二、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三、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①规律具有客观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⑤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认识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第一篇: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违背客观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意识对物质有能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4、联系的普遍性内容: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5、联系的客观性新联系。
6、发展的普遍性内容: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喝酒事务的灭亡,整个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方法论:要求我7、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8、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即前途是光明方法论: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心支持和细心保护新事物的9、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内容: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内容: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两者相互联结(1)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2)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3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1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内容:⑴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件下相互转化。
《生活与哲学》四大板块的原理、方法论、识别的关键词.
《生活与哲学》四大板块的原理、方法论、识别的关键词一、唯物论(辩证的唯物论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②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1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识别的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情况,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制定…发展战略,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2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识别的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指导或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学习、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方法论〗(1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识别的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失败/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坚持实事求是/(2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精华版)
《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一、辩证唯物主义第一部分:辩证的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二、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唯物论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而不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实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一、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二、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实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之辩证唯物论一至十)(第四、五课)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方法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我们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三、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四、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承认运动绝对性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存在。
(制定政策既要不断推陈出新,又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和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_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大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A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普遍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打印版)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必背内容(精简版)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运动、规律)一、规律★★★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注意:规律不可改造、消灭、改变)4、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书本P41)★★1、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五、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原理、方法论整理
高中必备知识点大全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原理、方法论整理一、辩证唯物论⒈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世界是物质的: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③人的认识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⑴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是本源,意识是派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⑵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追溯过去,推测未来);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⒊规律客观性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规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②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即发挥主观能动性)⒋规律的普遍性(多数可以和“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一起用)【原理】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规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②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即发挥主观能动性)⒌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要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要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要探讨哲学思想、原理和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哲学思想的综合性特点:哲学是关于一切事物、现象和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其综合性特点就是哲学对于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进行系统性探讨和思考。
2. 哲学原理:哲学原理是哲学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观点,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学派。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是最基本的存在形式,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强调意识是最基本的存在形式,意识决定物质。
3. 哲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是研究哲学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方法。
主要包括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方法。
辩证法强调矛盾斗争和统一发展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方法强调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关系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
4. 哲学的社会实践作用:哲学思想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在指导社会实践中提供理论支持和思维方法,对人类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生活与哲学》主要涉及到哲学的综合性特点、哲学的原理和哲学的方法论,通过对哲学思想的研究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总结
《生活及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部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物质确定意识原理3、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4、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驾驭】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驾驭】6、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驾驭】7、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8、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及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2、物质确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其次性,物质确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动身的主观主义。
反对教条主义、阅历主义。
3、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相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安排性、主动创建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相识之物,而没有不行相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建出没有人的参及恒久也不行能出现的东西;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整和限制作用,昂扬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丢失斗志。
(3)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我们确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气,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文科生必备高三版本)(一)辩证唯物论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和方法论【原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反映和反作用两个方面)【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只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但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
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应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也是变化的,但不是人去改变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
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唯物辩证法1.普遍联系原理和方法论【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大全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辨证唯物论)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辨证唯物论)【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方法论整理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方法论整理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方法论)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发挥主动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要重视实践活动,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一)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①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①整体居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②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方法论整理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方法论整理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是高中哲学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并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哲学思维的能力。
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哲学问题、理解哲学思想、分析哲学观点等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下面是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论的整理。
一、生活与哲学之间的关系1.生活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的生活实践和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是哲学思考的基础。
2.哲学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和解析,以帮助人们理解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二、生活与思维的关系1.生活是思维的源泉。
人们通过对生活的感知和体验,产生思考、推理和判断等思维活动。
2.思维是生活的工具。
人们通过思维活动对生活进行把握、理解和改造。
三、哲学的起源和发展1.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宇宙、人生和人类社会等重大问题的思考。
2.哲学的发展:哲学在古代、中世纪和近代分别经历了原始哲学、经院哲学和现代哲学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四、思辨与批判思维1.思辨思维:是指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思考和辨析的能力。
思辨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去除思维的盲点和偏见,提升思维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2.批判思维:是指对观点、理论和权威进行质疑和评价的能力。
批判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分辨真假、优劣,培养对权威和传统的批判意识。
五、逻辑与思维1.逻辑是研究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学科。
逻辑能够帮助人们分析和判断思维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2.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条理和连贯的思维方式,它能够提高人们的思维清晰度和逻辑严密性。
六、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和创新思维方式时所表现出的思维能力。
2.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联想思维、超验思维等,它能够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和变通的思维方式。
七、对生活问题的思索1.对生活问题的思索能够帮助人们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2.通过对生活问题的思索,人们能够反思自身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高中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及方法论
高中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论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1、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4、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按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1、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认识论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及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错误的认识和谬误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阻碍作用。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总结
《生活与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辩证唯物论(8条原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3、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4、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6、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7、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8、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及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在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3、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9个)——第四、五课(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或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基本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另: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的,要求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基本内容: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三)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基本内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附——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的体现: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意识活动的特点)(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体现: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另一方面要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五)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或载体)。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六)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物质世界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七)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基本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八)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九)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第(八)条的方法论要求(3点)。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个)——第六课(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原理基本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的唯一标准、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坚持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三)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基本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①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真理超出了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②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四)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基本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22个)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5个)——第七课(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基本内容:联系是普遍的。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要求: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的联系。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基本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基本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如,直接、间接,内部、外部,本质、非本质,必然、偶然)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四)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1、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1、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2、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五)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原理(系统优化的方法)基本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要求: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对事物完整认识。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4个)——第八课(一)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基本内容: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方法论要求: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发展的实质基本内容: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发展的实质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发展的总趋势原理(或: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基本内容: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或: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四)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要求: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反对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
(把握好事物发展的度,坚持适度原则)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10个)——第九课(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的观点)基本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要求: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善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三)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基本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