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仔猪培育技术
工厂化养猪场
不同猪群合理的饲养密度
猪群类型
保育猪 生长猪 育肥猪
每栏饲养头数 实体地面猪栏 /(m2/头)
10~20 10~16 10~16
0.6~0.9 0.9~1.2
漏缝地板猪栏 /(m2/头)
0.2~0.4 0.4~0.6 0.6~0.8
工厂化养猪场
1.3 猪场的分类与规模
v 1.3.1 猪场类型划分 v 根据生产任务分:
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生段有计 划、有节奏地运行, v 特点: 定期配种、定期分娩、定期断奶、定期转群和定期上市, 每期母猪受孕、分娩数量相同,育成猪出栏数相同, 每年仔猪窝数相同 v 优点: 整个生产具有流水式作业的特点,实现养猪生产周期性连 续均衡地进行,使产品达到规格化,实现了全年度的均衡 生产。
工厂化养猪场
(三)空气
⑴气流
不同部位的空气温度差异造成猪舍内空气的流动。 v 作用:适当的气流能使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组成均
匀一致,有利于舍内污浊气体的排除。 v 气流速度要求: 猪舍内气流流动速度不能超过1m/s。 v 气流对猪体的影响
在炎热情况下,只要气温低于猪的体温,气流有助于猪体 散热; 在低温情况下,气流会增加猪体散热,加重寒冷对猪的威 胁,使生产力下降。
工厂化养猪场
不同类型猪舍内的有害气体含量上限
工厂化养猪场
v ⑶灰尘及微生物
v 影响: 灰尘落到猪体体表,影响皮肤的散热和健康,常常 出现皮肤发痒甚至发炎; 灰尘被猪吸入呼吸道,刺激鼻黏膜,对猪不利; 灰尘上常带有病原微生物,使猪感染其它疾病。
v 注意:绿化猪舍周围环境,加强舍内通风换气,改 善猪舍空气质量,保证猪体健康。
育种场 繁殖场 商品场
v 现代化养猪生产中的类型细分:
猪培育新品种方法
猪培育新品种方法
猪培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旨在通过选择和配对优良的品种,培育出更具经济效益和适应能力的新品种。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
猪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1.选择优良个体:通过对种猪的选择,挑选出生长速度快、
抗病能力强、肉质优良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父母猪。
可以通过
测量体重、测定肌肉组织和胴体脂肪的含量等指标来评估个体
的优势。
2.进行离散交配:选择优质的父系和母系猪,进行离散交配,将从中选择出的优秀后代进行进一步的繁殖。
这样可以增加基
因的多样性,并提高猪在适应环境和抗病性方面的能力。
3.亲代配对:通过亲代配对,将具有较高遗传价值的个体进
行配对交配。
例如,选择生长速度和肉质好的公猪与具有优良
母系的母猪进行配对,目的是获得具有优良遗传特征的后代。
4.渐次选择法:先选择合适的亲代,然后选择优良品质的后代,再选出更为优秀的下一代,逐渐淘汰不理想的个体。
这种
方法可以逐步改良品种,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5.基因编辑技术: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可
精确地修改猪的基因组,改变其遗传性状。
例如,通过编辑猪
的基因来增强其抗病能力、改善肉质和提高生产性能等。
总之,猪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可以通过选择优良个体、进行离散交配、亲代配对、渐次选择法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等。
这些方法旨在提高猪的经济效益和适应能力,从而满足人们对猪产品的需求。
工厂化养猪流程及关注点
五、猪不同阶段采食量和生产性能参考
一)乳、仔猪阶段:
日龄
体重(kg)
采食量(g/日)
备注
10
3
100
教槽料
15
4
100
20
5
200
25
7
300
30
8
300
断奶料
35
9
400
40
10
400
45
12
500
仔猪保育料
50
14
500
55
18
600
60
22
800
二)中、大猪阶段:
日龄
采食量(kg/天)
哺乳期
仔猪
7天—21天
教槽料
代谢能≥3300KC/kg、粗蛋白≥20%、钙0.75%、磷0.60%、Lys≥1.35%、
Met+Cys≥0.88%、Thr≥0.88%、Trp≥0.27%、食盐0.3—0.5%
平均100g/天
22天—28天
教槽料—断奶料
断奶
仔猪
29天—40天
断奶料
代谢能≥3300KC/kg、粗蛋白≥19%、钙0.75%、磷0.60%、Lys≥1.40%、
2、消化率高;
3、不下痢;
4、采食量高。
A、高档料的识别系统(红料)
B、使用卵黄抗体(格林速)减少血浆蛋白使用量,以保证高档仔猪料足够的利润空间。
C、使用高锌技术(锌2500-3000PPM,氧化锌)。
D、选用高消化率的蛋白质原料,使豆粕的用量不超过10%或不使用豆粕,使抗原符合仔猪的耐受范围,最好在断奶两周内使仔猪日粮具有高度可消化的高浓度养分,并且不损伤肠道和免疫系统。
现代规模化养猪
现代规模化养猪现代化养猪包括规模化养猪、工厂化养猪两种经营方式。
规模化养猪是现代化养猪的初级阶段,工厂化养猪是现代化养猪的高级阶段。
现代化养猪,就是采用先进的养猪科学技术,即采用先进的选种育种技术、饲料营养配制技术、猪舍环境调控技术、粪污处理技术、卫生防疫制度、饲养管理工艺以及相应产品加工和市场预测市场营销等。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给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生产环境,有利于发挥出较高的生产水平、劳动效益、经济效益和优质的产品。
现代规模化养猪是按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来生产猪,实行流水式生产工艺。
也就是说,按照养猪生产的7个环节(配种、怀孕、分娩、哺乳、保育、生长和肥育)组成一条生产线来进行生产。
正如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养猪场的每一栋猪舍相当于一个生产车间,在一个车间内完成1~2个生产环节(或称生产工序)。
产品从一个车间转到另一个车间,从一道工序转到下一道工序,每一车间,每一工序必须完成规定的加工工艺。
这样生产,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层层把关,生产节奏强,劳动效率高,技术规程易于实现,能保证出厂产品规格化。
这种方式不仅可用于物质技术装备精良的大型养猪工厂(或企业),也可用于现有传统式猪场的技术改造,使其逐步过渡到用工业生产方式来组织生产。
国内把采用工业生产方式组织工艺过程称为工厂化养猪,而把实现了工业生产方式的企业称为工厂化猪场,以区别于传统养猪模式。
一、现代化养猪的特点每个国家依据其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以及市场条件,对工厂化养猪的概念、形式、内容和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概括起来,现代化养猪应具有如下特点:①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将各生产工艺的猪群组织成有工业生产方式的流水式生产工艺过程。
按一定的生产节律和繁殖周期和企业的生产计划均衡地进行养猪生产。
②把养猪生产中的母猪配种、妊娠、分娩、仔猪哺乳、小猪育成和肥育等生产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
按照从母猪配种、妊娠、哺乳、小猪保育、育成、肥育、销售生产环节,形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有计划有节律地长年均衡生产。
工厂化养殖 工艺流程
工厂化养殖工艺流程
工厂化养殖是指基于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与设备,采用高效、规范的操作流程,完成对
动物饲养、繁殖、疫病治疗等方面的全程控制,以实现营养品质高,规模化、标准化、集
约化的养殖方式。
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策划阶段:策划阶段是工艺流程的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市场调查,确
定用户需求,根据目标市场选择出合适的动物品种,进而制定养殖计划。
2.选址与土地准备阶段:选址与土地准备阶段是工艺流程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需要进行土地勘测和评估,并确定水资源和电力供应情况,最终选择合适的土地。
3.建设阶段:在选定好的土地上进行厂房、泵房、储料库等工程建设,以保证设施的
质量和效益。
4.配置设备阶段:建设完成后,完成设备选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三个环节,以
确保设备方案的优化和稳定。
5.进口种苗与管理阶段:进口种苗与管理阶段是工艺流程的重要环节。
根据品种要求,进行种苗无疫区的选择、检测和入境操作,使其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
同时,对饲料、环
境和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
6.产前和产后配套服务阶段:产前和产后的配套服务阶段包括咨询、技术、产品优化
等方面的服务,全面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繁殖效益。
7.市场销售阶段:市场销售阶段是为了全方位服务客户,让客户享受到高品质的产品
和优质的服务。
综上所述,工厂化养殖的工艺流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选择、策划、实施和监控等各
方面的全面把控,从而实现养殖管理的科学、标准化和高效化。
规模化猪场各类猪存栏及栏位数的计算(1)
规模化猪场各类猪存栏及栏位数的计算(1)7—3 工厂化养猪工艺组织方法一、基本概念工厂化养猪就像工业生产一样,以生产线的形式,实行流水作业,按照固定周期节奏(一般以周为单位),连续均衡地进行生产。
生产过程包括了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肥育等六大环节。
现代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就是按照上述六个环节组成一条生产线进行流水式生产,正如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养猪场的一栋猪舍就是一个生产车间,每个车间完成1~2个生产环节(或生产工序),产品从一个车间转移到下一个车间,从一道工序转移到下一道工序,每一工序必须完成规定的生产工艺。
这样进行养猪生产,分工明确具体,设备使用熟悉,饲料利用规范,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
二、主要特点1.流水式的工艺流程工厂化养猪是将各生产阶段的猪群按一定的生产节律和繁殖周期,组织成有工业生产特点的流水式生产工艺过程。
也就是说,把养猪生产中的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育成和肥育等六个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全进全出的生产线,并按计划、有节律地常年均衡生产。
2.专门化的猪舍类别工厂化养猪必须建立能适应各类猪群生理和生产要求的专用猪舍,如配种妊娠舍、分娩哺乳舍、仔猪保育舍和生长肥育舍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生产工艺有序地进行。
3.完善化的繁育体系工厂化养猪须选用较高生产性能的猪种,并按繁育计划建立好繁育体系,保证生产优良种猪和商品猪,从而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4.系列化的全价饲粮工厂化养猪要按照猪群的划分,配制不同型号的全价饲粮,满足其营养需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猪的生产潜力。
5.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工厂化养猪猪群集约、全进全出,要求配备先进的设施与设备。
猪舍要达到保温隔热、冬暖夏凉、清洁干燥、空气新鲜的要求。
设备要符合猪的生理要求,方便劳动者的生产操作,并能给猪群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6.严密化的兽医保健工厂化养猪要求建立健全严格的消毒、防疫和驱虫制度,确保猪群健康。
同时要建立符合卫生要求的粪污处理系统。
养好仔猪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
2017 年第 4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242科研◎畜牧兽医加强仔猪的护理和饲养,提高仔猪的成活率、生长发育速度、个体均匀度、断奶窝重,是养猪生产的基础环节,直接影响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养好仔猪的关键是:做好仔猪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湿度,吃足初乳,早期饮水、早期补料、及时补铁、及时断奶、及时防疫等环节工作。
1 温度、湿度新生仔猪高温中枢没发育完全,皮下无脂肪层,被毛稀少,体表面积大,散热快,体温容易降低,非常怕冷,特别在低温环境里,仔猪易患低血糖、感冒、肺炎等疾病。
因此,要做好仔猪的寒保温工作。
仔猪生长的最适宜环境温度是:1~7日龄32~28℃;8~30日龄28~25℃;31~60日龄25~23℃、圈舍相对适宜湿度在50~60%,湿度过高会滋生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在低温和高温高湿且空气较差情况下,仔猪均易发病,应采取保暖、降温、通风等措施来使空气清新、通畅、干燥。
妊娠母猪怕热(适宜温度是15~18℃),产房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为仔猪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仔猪保育箱。
箱内装250W 的红外线灯泡或铺上电热板,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在仔猪保育箱内铺上柔软的垫草,靠一窝仔猪的体温来增加热量,采用保温箱可有效地避免仔猪冻死和被母猪踩死,并且能减少仔猪接触粪便的机会。
2 定好乳头、及时吃初乳产后3天内的母乳为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免疫球蛋白,这些球蛋白占初乳蛋白质的50%,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C 、D 和多种生长因子。
仔猪刚出生吃初乳容易吸收,增强仔猪的免疫力,24 小时后,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从每100毫升7-8克降到0.5克,及早吃上母猪初乳能提高仔猪的抗病力。
因此在仔猪出生后2~3内人工固定乳头,在固定乳头时,应将体大者放在后面的乳头上,体大者按摩乳房有力,可增加后部乳房的泌乳能力;将体小者放在前面奶多的乳头上,可弥补先天不足。
母猪所有乳头尽量都不空,可使所有乳头都得到充分的发育,提高母猪的利用效率,辅助几次就可以固定乳头。
简述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各阶段科学养殖技术优化措施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养殖大幅度提升了养殖的经济效益,但其生长发育快,易感病,需采取合理的营养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其健康快速成长。
根据保育猪的生理特征,论述了其在消化道功能、免疫功能和温度调节等方面的特征,本文简述了大型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加强舍内温度、加强营养供给、加强日常观察、加强猪群疾病控制、优化养殖环境,分析了发展规模化保育猪养殖技术的意义。
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可显著提高保育猪的生长、繁殖及品质。
一、保育猪的基本特征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将其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断奶前的泌乳期,此时仔猪以哺乳为主,约5周;第二阶段,断奶后这个阶段是泌乳早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发育不完善,对外界条件(尤其是饮食、生存环境等)的变化极为敏感,如不及时干预,极易导致生长发育受阻。
第三阶段为生长与育肥阶段,此阶段是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
现将保育猪的基本特征介绍如下:1、胃肠功能还不完善由于其生长受限,消化功能较差,部分食物消化功能较差,致使其胃肠功能及质量无法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且其产酸功能较弱,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能力较弱。
新生保育猪在断奶后,因其体内乳酸菌数量减少而引起的胃酸分泌减少,从而使其正常的消化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
8周龄之后,泌乳保育猪的乳糖酶活性会逐步降低,此时主要食用纯粮,这段时间有可能导致猪胰蛋白酶、淀粉酶等活性降低,导致断奶后出现腹泻症状。
因此,保育猪的肠胃消化系统的发育不完善,还需要在饲养过程中加以高效管理,时刻关注保育猪的状态,避免出现肠胃方面疾病问题。
2、体温调节机理尚需深入研究保育猪没有完善的神经系统,所以对外界的变化十分敏感,在外界变化的时候也会做出一些应对措施,例如,在冬季来临的时候温度降低免疫力就会降低,从而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生病。
但因其毛少,需较多热量,易受外界刺激。
因此,在保育猪的养殖技术应用与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和针对性的保育猪相关问题防范技术,开展针对性工作,从而降低保育猪的生病率。
工厂化养猪和快速育肥
一、工厂化养猪的意义集约化、工厂化养猪生产,由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减轻了劳动程度,简化了劳动操作,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
同时由于应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充分地发挥了养猪生产的潜力,猪群标准化、商品肉量多、猪群生长迅速、出栏周转快、增重消耗少、房舍利用率高。
且又规模大,所以可提供更多更优质的高品肉猪,经济效益明显。
二、生产工艺目前采用的饲养工艺流程有三种:(一)四阶段法(三次转群)是指从仔猪出生到肥育上市的肥猪生产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把生产过程划分为五个环节,生产分五个车间进行。
1.繁殖车间,在种猪组。
2.母猪分娩哺乳后,转回第一车间种猪组,不适繁殖者淘汰转入肥育车间。
仔猪三周断乳后,原圈饲养一周,转入保育车间。
3.在保育车间饲养40d后转入育成车间。
4.在育成车间饲养至120日龄后转入肥育车间。
5.肥育猪达到7月龄出栏上市。
(二)三阶段饲养(二次转群)它是将保育车间和育成车间合二为一的饲养工艺流程。
(三)二阶段饲养(一次转群)它是将分娩车间和保育车间合并成一个车间,把育成车间和育肥车间合并为一个车间的饲养工艺流程。
在上述三种工艺流程中第一种生产更加程序化,厂房利用率最高,但转群应激影响较大。
三、技术指标及工艺技术要求?(一)工厂化养猪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繁殖力。
一头母猪年繁殖2~2.5窝。
每窝成活仔猪在8头以上,年繁殖成活16~25头,仔猪采用4周龄断奶。
2.肥育速度。
170~180日龄,体重达到90-100kg。
3.饲料利用率。
肉料比为1∶4.5~5.04.每头肥猪占用的建筑面积及生产成本。
生产每头肥猪用的建筑面积1.0m2以下。
1 kg商品肉猪的生产成本相当于5.6~6.6kg配合饲料的价格,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5%左右。
5.劳动生产率。
按全员计算劳动生产率,每个劳动力年生产肉猪在250~1000头。
(二)工艺技术要求?1.猪群标准化及产品规格一致化。
2.饲养管理及日粮标准化。
3.卫生防疫制度化。
工厂化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工厂化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工厂化养殖是一种高效、规模化的养殖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工厂化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讨论了其对环境和动物福利的影响。
正文: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品需求的不断提高,工厂化养殖成为了满足需求的重要方式。
工厂化养殖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养殖过程标准化、机械化,并以大规模运作,使得生产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以下是工厂化养殖的常见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工厂化养殖的一种常见方法是栏舍养殖。
栏舍养殖适用于家禽和畜牧业中的哺乳动物,通过将动物圈养在有限的空间内,使得饲养管理更加便捷。
栏舍养殖通常要求牲畜具备一定饲料转化能力,以及适应密集环境的能力。
而对于家禽来说,则需要一个适宜的照明和通风系统。
此外,为了保持动物的健康,栏舍养殖还需要做好环境卫生和疾病预防工作。
其次,工厂化养殖的另一种常见方法是蓄水池和塘口养殖。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水产品的养殖,如鱼类、虾类和蟹类等。
蓄水池和塘口养殖可以实现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有效提高产量和减少投入。
在蓄水池和塘口中,需要提供恰当的水质和饲料,同时保持适宜的氧气含量和温度。
此外,定期监测水质并做好疾病防控是保证养殖成功的关键。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有一种常见的工厂化养殖方法是溶氧池和土壤埋藏技术。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某些特殊的养殖环境中,如虫类和昆虫养殖、蚕生产等。
溶氧池和土壤埋藏技术可以为这些昆虫提供恰当的环境和食物,使其能够快速并高效地繁衍和生长。
在进行工厂化养殖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是环保问题。
由于工厂化养殖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和排泄物,如果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资源和土地造成污染。
因此,工厂化养殖业者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建立废物处理系统以及定期检测和监测环境质量,确保其达到标准。
其次是动物福利问题。
由于在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动物往往会被圈养在狭小的空间内,丧失了自由行动的能力。
这可能导致动物精神状态的不平衡和行为异常。
猪育种的基本步骤
猪育种的基本步骤猪育种是指通过选择、繁殖和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猪种,以提高猪的经济性能和商品价值。
它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猪肉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满足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猪育种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目标确定猪育种的第一步是明确育种的目标。
通常,猪品种的育种目标主要包括:增加生产性能、改良品质和抗病性能。
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猪品种作为育种对象。
第二步:原始种群选择原始种群选择是对可用的种猪进行初步筛选,以确定具有可育性的个体。
原始种群选择主要考察猪的性状、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
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较好性状与性能的个体作为原始种群。
第三步:亲本选择亲本选择是指从原始种群中选择具有优良性状和遗传潜力的个体作为进行交配的亲本。
对于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猪种来说,亲本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亲本选择涉及到筛选亲本的性状、血缘关系、健康状况等多个方面。
通过相互交配,选择出表现较好并具有相关遗传基础的后代。
第四步:遗传评价遗传评价是通过对育种个体进行测定和测试,了解其遗传效应和遗传潜力。
常用的遗传评价指标包括遗传参数、育种值和遗传方差等。
通过遗传评价,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作为后续育种的重要依据。
第五步:配对设计与交配根据遗传评价结果,制定配对设计和交配方案。
配对设计要考虑血缘关系和个体之间的优势互补性,最大程度地利用遗传差异,减少遗传缺陷。
通过合理的交配方法,保持个体的遗传多样性,提高群体遗传水平。
第六步:后代选育对于交配所得的后代,进行评价和筛选,挑选出表现优良的个体作为下一轮的亲本。
后代选育要综合考虑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和经济性状等多个方面的指标,找出最具有潜力的个体进行保留。
第七步:群体改良与选择经过多代的选育,群体中逐渐聚集了一些优良基因,这时可以通过选择和育种,进一步提高群体的遗传水平和经济性能。
群体改良和选择是猪育种的持续过程,不断进行群体改良,逐渐优化猪种的性状和性能。
小规模养猪场哺乳仔猪管理关键技术
1092023年40卷第9期 SWINE INDUSTRY SCIENCE 猪业科学生产管理PRODUCING AND MANAGEMENT我国养猪历史约在3 000年以前就有记载,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对肉食品的需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高水平工厂化养猪大量涌现,国家级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重庆)已开始建设,近期也有报道湖北某地26层高楼养猪即将投产,这种模式具有技术集成和标准化程度高,仔猪饲养管理水平较高。
虽然因非洲猪瘟以及市场原因,小规模养猪及农户散养逐步减少,但这种模式仍然有存在的必要,仔猪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对其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1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性1.1 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较快初生仔猪体重在1 kg 左右,相体重不足成年猪的1%,但仔猪生长迅速。
有观察报道称,仔猪出生10 d 后能达到2 kg 左右,出生20 d 后,体重可达到5 kg 以上,出生2个月后,体重达到20~25 kg 。
仔猪组织成分分析蛋白质沉积是成年猪的30倍以上,新陈代谢净能所需达到成年猪的3倍。
而初生仔猪跟自然界其他动物一样,消化器官不发达,分泌消化酶的能力非常弱,对植物性饲料需求较抗拒,主要靠母乳喂养,需要后期慢慢开饲、补饲交易消化的植物性饲料。
小规模养猪场哺乳仔猪管理关键技术景绍红,胡占云 *,梅学华 *,李 星(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 402460;重庆市肉质评价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2460)基金项目:22540C-23项目资助《低盐发酵腌腊猪肉制品加工工艺研究》作者简介:景绍红(1967—),女,高级畜牧师*通信作者:胡占云(1964—),男,高级畜牧师;梅学华(1971—),男,高级兽医师1.2 初生免疫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差初生仔猪几乎同哺乳动物类似,先天无法采食人工饲料,营养来源靠吸食母乳,母初乳中含有Y-球蛋白。
刚刚出生的仔猪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仔猪生活环境中病原体较多,会造成仔猪拉稀等多种疾病,而抵抗疾病的抗体来源于母初乳,仔猪摄食后即可增强免疫力。
种猪的选择及选配技术
种猪的选择及选配技术工厂化养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即种猪、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
在这里我重点讲种猪的选择(包括选购、选留)及选配技术。
种猪包括种公猪和种母猪两种。
众所周知,猪的繁殖力高,表现在公猪射精量大[后备公猪的射精量一般为(150-200)ml,成年公猪的射精量一般为(200-300)ml,有的高达(700-800)ml。
],总精子数目多(1.5亿/ml),配种能力强;母猪常年多次发情,任何季节均可配种产仔,而且是多胎高产。
工厂化养猪把种猪视为生产和哺育仔猪的机器,饲料是原料,产品就是活猪。
可见,种猪是基础,养好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
要实现养猪高效益,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种猪群,掌握科学的选配技术,这样才能持续、均衡地生产出质量优、数量多的活猪。
因此,要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猪,更换成性能更佳、体型更好、适合市场需求的种猪。
一、种猪的淘汰原则1.公猪的淘汰原则:种公猪的使用年限一般控制在2年左右,种公猪年淘汰率在50%左右。
1)凡性欲低下,经调教及药物处理仍无改善的后备公猪应及时淘汰。
2)凡睾丸器质性病变(肿大、萎缩)的公猪应及时淘汰。
3)精液品质差、配种受胎率低、与配母猪产仔少的公猪应予淘汰。
4)患过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等疾病的公猪应予淘汰。
5)肢蹄疾病严重,影响配种使用的公猪应予淘汰。
6)因病长期不能配种的公猪应淘汰。
7)三周岁以上的老年公猪一般应予淘汰。
2.种母猪淘汰原则:1)正常淘汰:对年龄较大、生产性能下降的种母猪予以淘汰。
①传统栏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7-8胎,年更新比例为25%。
②工厂化限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6-7胎,年更新比例为30-35%。
2)异常淘汰①后备母猪长期不发情,经药物处理后无效者淘汰。
②后备母猪虽有发情,但正常公猪连配两期未能受孕者淘汰(屡配不孕或连续2次以上返情,经药物处理无效者)。
③能正常发情、配种,但生产情能低下,一般头三胎累计产仔低于24头;第2-4胎累计产仔低于26头;第三胎后连续3胎累计产仔低于27头者均应淘汰。
工厂化养猪的仔猪寄养
初 乳有 特异 性 , 生母 的初乳 最 适合 于亲 生仔 猪 。 生 在
{ , } 《 1 、
产 中经 常 见到 , 些 未吃生 母 初乳 的仔 猪 , 管寄 养 那 尽
时 身体 较 强壮 , 而且所 吃寄 母 的奶 头乳量 也 多 , 后 最 却 成 了弱小 的猪 2 4 后 产母 猪 的仔 猪 向先 产 的母 猪 寄养 时应 选 择 . 窝 中较 大 的仔猪 进行寄 养 , 的仔猪 身体 强壮 , 受 大 不
信息 ; - o— N— S H, H C H, H, H, — X— 可测 样 品类型 : 机 为主 / 有 无机 NI /R( R I 吸光系数 ) / O ~10 0 11 0 0 测量 光程 2 0 m ~1 0
工厂 化 养猪搞好 仔 猪 的寄养对 于提 高母猪 的繁 殖力 、 猪 成活 率 以及仔 猪 生 长 发 育 的整 齐 度是 比 仔 较经 济 而有效 的方 法 。 1 仔 猪 需要寄 养 的几种情 况
欺 负 。 产母 猪 的仔猪 向后 产 的母猪 寄养 时 , 选 择 先 应
于: ①分 布 速 度 快 ; ②样 品不 需 要进 行 预处 理 , 作 操 简单; ⑧无 污染 、 浪 费 、 本低 , 于分 析技 术 ; 无 成 属 ④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次测定 多种 成 分 和指标 ; ⑤信 息量 极 为丰 富 。 因此 , 现代 I 技 术 被认 为 具 有 解决 全球 分 NR
1 4 为 了促进 优 良初 产 母 猪 全 部乳 头 得 到充 分 发 .
育 , 以补充部分 仔 猪使母 猪 全部 乳头被 利 用 可
1 5 为 了提 高仔猪 生长 发 育的整 齐度 , 于母 猪分 . 对
蛋 白质 、 肪 、 维 、 脂 纤 水分 的测 定 。 牛奶 中 的脂肪 、 白质的测 定 。 蛋
工厂化猪场仔猪生产技术
宁 波农 业 科 技
2 0 No3 02 .
工 厂 化 猪 场 仔 猪 生 产 技 术
卢 军 林 徐 利 民
( . 县 梅 湖 万猪 场 1鄞 3 5 2 ;2鄞 县 畜牧 兽 医技 术 服 务 中 心 1 14 . 35 4 ) 1 1 1
11 母 猪 营 养 .
妊娠初期 母 猪 配 种 后 3 内受 精 卵 形 成 N 胚 胎 ,此 时 几 乎 不 需 要 额 外 的营 养 。 给母 猪
・
哺 乳 母 猪 应 采 用 高 营 养 水 平 的 饲 粮 ( E≤ D
26 ・
维普资讯
亡 。据 研 究 ,配 种 后 1 3 内胚 胎 死 亡 最 为 ~ 天
严重 。
设 施 面 积 3 0 m 5 0 ,拥 有 固 定 资 产 1 0 万 元 , 01 流 动 资 金 9 0 元 ,员 工 1 0 ,其 中专 业 技 6万 2人
术 人员1人 。 5
妊娠 中期 母 猪 配 种4 至 1 周 ,通 常 只 周 4 需 维 持 正 常 需 要 后 略 有 积 存 就 可 。 这 阶 段 应 以 中等 饲 粮 ( E≤3 1 卡/g P≤1 %), D .兆 k ,C 4 视母 猪 体 重 膘 情 日喂 20 22 g .- .k ,适 当 提 高 粗 纤 维 水 平 ,增 加 母 猪 的 饱 腹 感 ,减 少 死 胎 发
1 母 猪 的 饲 养 管 理
母 猪 的 生 产 力 状 况 是 仔 猪 生 产 的 先 决 条 件 ,养 好 仔 猪 首 先 得 养 好 母 猪 ,提 高 母 猪 的
生产力 。
乎 7 %用 于 泌乳 , 当饲 料 营 养 摄 入 不 足 或 不 5
仔猪繁育场工艺流程
01断奶前的准备1.1在仔猪断奶的前一天,一般北美的繁育场会给母猪注射疫苗一针联苗预防疾病,包括各型猪流感、猪丹毒、猪细小病毒病等常见疾病。
1.2仔猪断奶后,母猪从产仔栏转移到繁殖区的定位栏中,其中一小部分生病或者生育能力退化的母猪(8-10%)会被淘汰。
在抵达繁殖区后的第3—10天,陆续会有母猪发情,一般发情期持续3~4天。
1.3后备母猪不定期的补充进场,在隔离舍饲养40~50天后,等待后备猪自然发情。
1.4配种前,技术人员每天会用公猪检验哪些母猪发情,并选择最佳时期进行人工授精。
养殖人员会将公猪赶到母猪圈外,发情母猪会表现出竖耳、颤抖、体温升高等特有症状,下图是标准的发情鉴定。
02配种2.1处在发情期的母猪,每天进行1次深部授精,每次输入精液大约35毫升。
2.2每个情期至多连续授精2天,如果第3天仍有发情症状,则说明前2次未配种成功,需再次授精。
2.3在完成授精的第18~21 天后,使用公猪进行发情鉴定,只有极少量的母猪(<5%)可能再次出现发情症状,证明前3次都没有配种成功,通常将这种母猪称为返情母猪,返情母猪需要重复之前的步骤。
2.4通常返情是不允许的,因为一次配种失败意味着养殖成本的增加和母猪年产仔量的减少。
所以,如果母猪已经有过一次返情并在重新授精之后的发情鉴定中再次有发情症状,将会被淘汰。
2.5配种成功的母猪,在之后的第30-35天,将进行1次B超检查,以确认母猪受孕。
如果B超查出未孕,亦被称为空怀母猪,重复前述步骤。
2.6北美8000头的母猪场一般保证每周配种数量要达到380 头(配种分娩率按93%计),如果能繁母猪数量不够则需要用后备母猪来补充。
2.7母猪的孕期一般是114天,极少数会提前到110天或推迟到120天。
在第30~114天,如果母猪不生病、不流产,那就只需要保证适量的饲料和饮用水的供应及适宜的生活环境就可以。
03分娩3.1在预产期之前的5~9天,待产母猪需要从繁殖区的定位栏中转移到经过专业清洗、足够洁净并已消毒的产房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确立目标:断乳体重 成活率 薪酬制度:敏感之最 周转工艺:条件阀 物耗控制:划小核算单位,联效计酬
谢谢!
但愿我的努力 能为您的事业 助上哪怕半臂之力 那时我将感到无限欣慰
三、养好仔猪的标准
品种组合优良 个体发育健康 抗体水平高 专用特征强 同窝生长均匀 独立生活力强 没有遗传疾患 外科疾病 寄生虫感染
四、饲养管理总体要求
1、人:仁爱、勤快、精细 、踏实、 2、舍:温、洁、燥、清、静 3、物:用途专一、归置有序 4、事:依规、准确、精确 5、章:周密、严格、具体、可操作 6、表:系统、完整、意明
3、断乳关
性质:半寄生 独立, 第二个里程碑 特点:变化(饲料 温度 舍床 人员 群体 管理) 原则:渐变 减少项目 减缓程度 时间:21-45日龄 条件许可越早越好 太早 母旺仔弱 太迟 母弱仔恋 需要与承受矛盾加大
断乳关
条件:5kg以上,健壮,均匀,已开食半独立 其他注意:环境一致性 体大体小者 宁饿勿饱 切忌潮湿 夜间打堆
4、防疫关
猪群福利:以猪为本 友善呵护 亲如一家 心情舒畅 立体防疫: 免疫:程序 规程 链条 消毒:规程 对象 方法 步骤 选药 净化:驱虫、灭病(保健)、淘汰 环境:工三废农兽药 病死猪衣粪尿 高乔灌低花草 蚊蝇鼠气尘噪 人严控物限流 强捡验全档案
5、腹泻关
观察体会:年龄 季节 粪色形味 实验 治疗 死亡 分析推论1:仔、母、病、料、人、舍 分析推论2:损膜 抑酶 失衡 征候群(复合症) 对策措施:不究准确病原 不信灵丹妙药 改善环境控料 多食维酶菌酸 主靠防疫净化 剖解分析特点 缩小范围除扰 对症治防早补
工厂化 仔猪培育技术
一、生理六大矛盾
需要与承受 易病与抗体 强仔与弱仔 散热与产热 泌乳与哺乳 胆小与环境
二、如何养好仔猪
化解矛盾
初生关 补料关 断乳关 防疫关 腹泻关
1、初生关
性质:寄生 半寄生,第一里程碑
特点:环境变化 生理变化 原则:仿母过渡 重点:逐头监护 控制温度 人工哺乳
2、补料关
五、分娩舍饲养管理规程
1、项目进程(28步)
通知 接生 打号 诱食 验猪 擦干 保健 补料 洗涤 断脐 免役 分合 上床 入箱 寄养 断乳 记录 哺乳 补铁 升温 擦拭 称重 去势 转群 减料 断牙 补水 善后
2、日常操作(14项)
进舍前
查温 查料 查猪 复查
进舍后
查水 记录 哺乳 收工 它项 交班 清洁 夜班
原理:母泌乳规律 仔发育规律 消化功能弱 目的:补缺口 练胃肠 稳过渡 时间:5-7日龄 太早不现实 太迟不赶趟 特点:易说难做 原则:专人 耐心 持久 逐窝 量化 方法:乳头涂料 仿母诱食 少量勤添 母子分合 重点突破 其它配合 料质:物理性 适口性 消化性 营养性 评定:看粪色 看抢食 看毛泽 看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