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知识重点

合集下载

海洋知识

海洋知识

1. 知识点:船籍港是船舶注册的所在港口,例如天津港。

船籍港所属国家为船旗国。

如果船籍港是天津,则船旗国就是中国。

按规定,远洋货轮到港时应悬挂相应的旗子。

船尾挂船旗国国旗,且每天早晚应该升降旗,进入港口要尽量换全新船旗国国旗。

如果船舶所到港口为非船旗国港口,则在驾驶台顶部的主桅杆右侧升起所抵达港口国国旗以示尊重,大小要与船旗国国旗一致,左侧根据不同情况悬挂检疫旗、引水旗等;如果船舶所到港口是船籍港本国港口,则主桅杆不需要升国旗。

2. 知识点:国际上的1桶油是42加仑,换算成升为158.98升,大约135千克。

3. 知识点:海里是航海上度量距离的单位,它等于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1分所对应的弧长。

由于地球子午圈是一个椭圆,它在不同纬度的曲率是不同的,因此,纬度1分所对应的弧长是不相等的,不同国家的海里标准长度也是不同的。

1海里=1.852千米,这是目前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的海里的标准长度。

1海里=1.851千米是美国标准;1海里=1.853千米是法国标准;1海里=1.854千米是英国标准。

4. 知识点:节(Kn)以前是船员测船速的,每走1海里,船员就在放下的绳子上打个节,后来就用“节”做船速的单位。

1节(kn)=1海里/时=(1852/3600)m/s。

一般来说,VLCC的最高航速的理论值可达到16节。

延伸:“迈”通常是用作汽车的速度单位。

“马赫”则是火箭、航空飞船的专用速度单位。

5. 知识点: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的热带气旋为台风(typhoon)。

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分为:强热带风暴:最大风速10~11 级;台风:最大风速12~13级;强台风:最大风速14~15级;超强台风:最大风速≥16级。

6. 知识点:VLCC是超大型油轮“Very Large Crude Carrier”的英文缩写,载重量一般为20至30万吨,相当于200万桶原油的装运量。

高考地理海洋学基础知识清单

高考地理海洋学基础知识清单

高考地理海洋学基础知识清单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覆盖了超过70%的地球表面。

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海洋学研究海洋的形成、演化、气候、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海洋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海洋学的基础知识,以下是对高考地理海洋学基础知识的清单。

一、海洋的面积和分布1.海洋的面积: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覆盖,占地球总面积的大部分。

2.大洋的划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洲际洋、北冰洋。

二、海洋的特征和形成1.咸水:海洋水是咸水,含有较高的盐度。

2.海水的成分: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钙等溶解物质。

3.海洋的形成:海洋由地壳板块运动形成,与地球的火山活动和构造活动有关。

三、海洋的运动和循环1.洋流:由风力、重力等因素驱动的水流,分为暖洋流和寒洋流。

2.海水循环:包括水的蒸发、降水和冰雪的融化等过程。

3.海浪和海潮:海浪是风力作用下海面的波动;海潮是受月球和太阳引力影响的海面升降。

四、海洋的气候和气象1.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海洋对降水分布、气温调节和季风形成等有重要影响。

2.海洋性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的气候类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季风气候等。

五、海洋资源和环境问题1.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鱼类等丰富的资源。

2.海洋污染:如海洋油污染、塑料垃圾等对海洋环境造成的破坏。

3.海平面上升: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洋膨胀,海平面逐渐上升。

六、海洋生态系统1.海洋生物:包括海洋浮游生物、海洋底栖动植物等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2.珊瑚礁:热带海洋中特有的生态系统,是许多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3.海洋保护区: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而设立的特定区域。

通过以上对高考地理海洋学基础知识的清单,同学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海洋学的相关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强对海洋学的学习,提高对此考点的把握,为高考地理顺利通过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海洋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第二章海洋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第⼆章海洋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第⼀节海流海流概述:1.海流的定义及分类海流是指海⽔⼤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是海⽔重要的普遍运动形式之⼀。

海流⼀般是三维的,由于海洋的⽔平尺度远远⼤于其垂直尺度,因此⽔平⽅向的流动远⽐铅直⽅向上的流动强得多。

习惯上常把海流的⽔平运动分量狭义地称为海流,⽽其垂直分量称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海流的主轴是指海流流动⽅向上流速最⼤点的连线。

海流的规模常⽤流幅来表⽰,流幅是指垂于主轴的⽔平宽度和上下厚度。

海流的强弱常⽤平均流速或平均流量表⽰。

海流的单位常⽤kn(节)和n mile/d(海⾥/天)表⽰。

海流是⽮量,其⽅向以流的去向表⽰,通常以8⽅位或度数为单位。

按照海流的成因,海流可以分为风海流、梯度流、补偿流和潮流等;按照海流本⾝的温度与其所流经海域的温度⾼低,海流可以分为冷流、暖流和中性流;按照海流⽅向与海岸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向岸流、离岸流和沿岸流。

在海岸带实测到的海流通常是潮流、风海流、地转流等迭加后的合成海流,可以分解为周期性的海流(潮流)和⾮周期性的海流(余流)。

实际的海流往往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的结果,在近海通常以潮流为主,在外海则以风海流为主。

2.海流的表⽰⽅法海流多以⽮量分布图来表⽰,常⽤的有流场分布图和海流频率玫瑰图。

表层海风流成因与特征:在⽆限深海中,由于地转偏向⼒作⽤,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在北半球偏于风去向之右约45?,在北南球偏于风去向之左约45?。

海流流向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流速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变⼩。

到某⼀深度时,流向与表层海流相反⽽流速仅为表层流速的5%。

在浅海中,流向与海深、摩擦深度有关,流向与风向⼏乎⼀致。

地转流:地转流也称梯度流,它是指当等压⾯(海⾯)发⽣倾斜时,海⽔的⽔平压强梯度⼒和⽔平地转偏向⼒平衡时的稳定海流。

根据引起等压⾯倾斜的原因不同,地转流⼜可分为倾斜流和密度流两种。

倾斜流是指在不均匀的外压场作⽤下的地转流。

在海洋上⼤⽓压分布不均匀,⼤河⼊海的河⼝或迎风的海边出现的海⽔不均匀堆积等引起的海⾯(等压⾯)倾斜。

海洋基础知识

海洋基础知识

海洋基础知识
《海洋基础知识》
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广阔的环境之一,占地球表面积的71%,包含无数的生物种类和自然现象。

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解海洋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护海洋环境和开发海洋资源至关重要。

海洋包括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

在海洋中还有许多小海洋、海湾和海峡。

海洋的深度也很浅很深,最深处是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了11034米。

海水是海洋中最重要的成分,它包含了丰富的盐分和矿物质,同时还有大量的生物存在其中。

海水的密度比淡水要高,因为它含有更多的盐分和矿物质。

此外,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也有所不同,这也会影响到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分布。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庞大的鲸鱼,无所不包。

海洋生物与陆地生物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它们适应了海洋特有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海洋中的生物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海洋也是地球上的重要能源和矿产资源宝库。

除了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外,海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燧石、金属矿、钻石等。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有着极大的影响。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海洋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已经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许多海洋生物濒临灭绝。

因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环保的重要议题之一。

总而言之,了解海洋的基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充分了解海洋的特点、生物和资源,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海洋,实现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共存。

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向

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向

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向海洋科学是研究地球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结构、分布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向的概述:1.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包括海水、海底及其上空的空间。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约70%,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海洋的物理特性:–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透明度等参数及其变化规律。

–海流、潮汐、波浪等海洋动力学现象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3.海洋的化学成分:–海水中溶解的盐类、气体、有机物质等化学成分及其分布规律。

–海洋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如碳循环、氮循环等。

4.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生物的分类、生理、行为、繁殖等基本特征。

–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如珊瑚礁、深海生物群落等。

–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5.海洋地质与地形:–海底地形的分类,如大陆架、大陆坡、海山、海沟等。

–海洋地质构造,如板块构造理论在海洋中的应用。

–海底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6.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如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

–海洋环境问题,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海洋酸化等。

–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7.海洋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海洋观测技术,如卫星遥感、深海潜器、海洋浮标等。

–海洋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

–海洋模型模拟与数值分析。

8.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深海未知生物的研究。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海洋新能源的探索与开发。

–海洋灾害的预测与防范。

9.海洋科学在国家战略中的应用:–海洋权益与海洋法。

–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交流。

海洋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涉及众多领域的研究。

通过对海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的奥秘,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习题及方法:1.习题: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百分比是多少?解答: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约70%。

海洋基础知识

海洋基础知识

2.海洋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2.1海流2.1.1海流概述2.1.1.1海流的定义及分类题干:风和海流的方向:A.都是指来向B.风是指来向,流是指去向C.都是指去向D.风是指去向,流是指来向参考答案:B题干:海浪和海流的方向:A.都是指来向B.浪是指来向,流是指去向C.都是指去向D.浪是指去向,流是指来向参考答案:B题干:航向和流向:A.都是指来向B.航向是指来向,流是指去向C.都是指去向D.航向是指去向,流是指来向参考答案:C题干:表层大洋海流系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B.水温差C.大气环流D.气象要素分布不均匀参考答案:C题干:海流的主要成因是:A.风和海水的密度B.风和气温差C.地球与日月间的引力D.风和水温差参考答案:A题干:由于大范围盛行风所引起的一种流向和流速都比较稳定的海流,称为:A.漂流B.梯度流C.风生流D.潮流参考答案:A题干:由风对海面的切应力、地转偏向力、粘滞摩擦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稳定海流是:A.补偿流B.地转流C.风海流D.潮流参考答案:C题干:当海水的水平压力梯度与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形成的稳定流动是:A.补偿流B.地转流C.风海流D.潮流参考答案:B题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海流对船舶运动有一定影响B.较弱的海流对天气和气候有显著影响C.海雾的形成与冷、暖海流的分布无关D.海流不能带动冰山移动参考答案:A题干:海洋上最主要的海流是:A.风海流B.地转流C.补偿流D.潮流参考答案:A题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补偿流只有水平方向的B.补偿流只有垂直方向的C.出现上升流的海区常伴随低温D.出现上升流的海区常伴随高温参考答案:C题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补偿流只有水平方向的B.补偿流只有垂直方向的C.补偿流既有水平方向的,也有垂直方向的D.出现上升流的海区常伴随高温参考答案:C题干:地转流(又称梯度流)可分为:A.密度流,倾斜流B.补偿流,潮流C.定海流,风生流D.向岸流,离岸流参考答案:A题干:由于不均匀外压场作用下引起的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梯度流称为:A.密度流B.倾斜流C.补偿流D.外压流参考答案:B题干: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梯度流称为:A.倾斜流B.密度流C.补偿流D.潮流参考答案:B题干:在北半球背密度流而立,密度小的(高温)水域在,密度大的(低温)水域在。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学基础重点知识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学基础重点知识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学基础重点知识海洋科学导论重点知识第⼀章1.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然现象、性质以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研究对象:海洋---海⽔、海⽔的组成、海洋⽣物以及海洋的边界(海洋沉积、海底岩⽯圈,河⼝、海岸带,海⾯上的⼤⽓等)。

研究内容:海⽔的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物和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的基础理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海洋军事活动应⽤研究等。

2. 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1)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2)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其作⽤。

3)学科分⽀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趋明显。

相似问题:海洋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①海洋科学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②海洋中⽔---汽---冰的转化时刻都在进⾏;③海洋作为⼀个⾃然体系,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

3. 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布特点:深海锰结核以锰和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为主要组分,富含锰、铜、镍、钴等多种元素。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其次是⼤西洋和印度洋⽔深超过3000⽶的深海底部。

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30′~20°、西经110°~180°海区最为富集。

世界96%的锆⽯和90%的⾦红⽯产⾃海滨砂矿。

复合型砂矿多分布于澳⼤利亚、印度、斯⾥兰卡、巴西及美国沿岸。

⾦刚⽯砂矿主要产于⾮洲南部纳⽶⽐亚、南⾮和安哥拉沿岸;砂锡矿主要分布于缅甸经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沿岸海域。

中国近海⽔深⼩于200⽶的⼤陆架⾯积有100多万公⾥,某中含油⽓远景的沉积盆地有7个:渤海、南黄海、东海、台湾、珠江⼝、莺歌海及北部湾盆地,总⾯积约70万公⾥,并相继在渤海、北部湾、莺歌海和珠江⼝等获得⼯业油流。

在辽东半岛、⼭东半岛、⼴东和台湾沿岸有丰富的海滨砂矿,主要有⾦、钛铁矿、磁铁矿、锆⽯、独居⽯和⾦红⽯等。

七年级地理海陆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海陆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海陆知识点地理学科是孩子们学习的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海洋和陆地是我们地球上两个非常重要的自然元素。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七年级地理学科中,海陆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海洋知识点海洋是覆盖地球表面最广阔的自然水域,其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

下面是常见海洋知识点的相关内容:1.大洋区域大洋被分为五个区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

其中,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

2.海洋生物海洋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例如鲸鱼、鲨鱼、海豚、鲑鱼、虾、贝类等。

海洋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物种适应性,以及各种有趣的特性,让我们不断地惊叹并深入探索。

3.海底地形和海底火山海底地形由山脊、沟谷、海山、岛屿、海沟等构成。

海底火山活跃,释放能量,从而使许多物种也适应了这样的环境。

二、陆地地理知识点陆地是生命和物种的栖息地,地球表面的陆地占地球总面积的29%。

1.气候气候是地球最基本的自然现象之一。

气候可以归类为亚热带、热带、温带、寒带和极地气候。

每个气候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需要我们去了解和研究。

2.地形陆地地形包括高山、丘陵、平原、河流和湖泊。

地球上有许多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和落基山脉等。

河流的长度和流量非常重要,它们在地质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3.植被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力之一。

不同的植被地区会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物种适应性。

例如热带雨林、草原、沙漠等。

总结:本文讨论了七年级地理学科的海陆知识点。

海洋和陆地在我们地球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在研究和学习到这些知识是,能够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地球,进而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我们的环境和物种。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综合性科学,涉及海洋地质、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以及海洋资源等多个方面。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环境。

了解海洋科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地球的自然环境,还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海洋科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1. 海洋地质海洋地质是研究海洋地球化学以及地质历史的科学。

海底地质构造是研究海洋地壳和地幔结构的科学。

海底地形是研究海底的地形特征的科学。

地球化学是研究海水和海底沉积物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科学。

海洋磁性是研究海底的地磁特征的科学。

2. 海洋物理海洋物理是研究海洋的物理特性和规律的科学。

海洋动力学是研究海洋水流、潮汐和波浪等动力学过程的科学。

海洋热力学是研究海洋的热量传输和温度分布的科学。

海洋光学是研究海洋水体中的光传播和吸收过程的科学。

海洋声学是研究海洋中声波传播和反射等现象的科学。

3. 海洋化学海洋化学是研究海水中化学成分和化学过程的科学。

海水成分是研究海水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分布和浓度的科学。

海洋化学循环是研究海水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的科学。

海洋污染是研究海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来源、分布和影响的科学。

海洋生态化学是研究海洋生态系统中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4.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是研究海洋生物种类、分布和生态学特征的科学。

海洋生态系统是研究海洋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科学。

海洋生物资源是研究海洋中各种可利用的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科学。

海洋保护是研究海洋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科学。

5.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是研究海洋中各种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的科学。

海洋石油是研究海洋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的科学。

海洋矿产是研究海底矿物资源的分布和勘探开发的科学。

海洋渔业是研究海洋中各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海洋学基础知识

海洋学基础知识
海洋生态系统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命支持系 统。
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有重要影响,因此保护和恢复海洋 生态系统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海洋气候
01
海洋气候是指海洋及其周围大气之间相互作用所产 生的气候现象。
02
海洋气候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如调节全球气候、 影响天气系统等。
海洋化学是研究海水中化学物质的存 在、分布、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的科 学。
海洋化学的研究对于人类了解地球环 境和预测环境变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 义。
海水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溶解氧、 盐类、二氧化碳、营养盐等,这些成 分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都有重 要影响。
03 海洋生物
海洋植物
海洋藻类
包括绿藻、褐藻、红藻等,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 要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
海洋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主要基于神话和传说,如古希腊神话中的波塞冬。
中世纪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海洋的认识逐渐增加,如发现新大陆等。
18-19世纪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对海洋的兴趣逐渐增加,开始进 行系统的海洋观测和调查。
20世纪至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洋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涉及的学科越来越 多,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
海洋环境
海洋科学研究关注海洋环境的变化,包括气候变化、污染物排放、海平面上升 等,对全球环境变化有重要影响。
资源利用
海洋科学研究不仅关注环境保护,也致力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人类可持续 发展提供支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海洋气候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有重要影 响,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和研究。

地理海洋知识点总结

地理海洋知识点总结

地理海洋知识点总结一、海洋的概念- 地球表面71%被海洋覆盖,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 海洋包括大洋、海湾、海峡、海峡及大量的海洋岛屿。

- 海洋对地球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二、海洋地理1. 海洋分布:-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极洲洋是世界五大洋。

- 海洋的分布以及其中海岸线的形状,对气候、生态和地质过程有重要影响。

- 江浙和福建东部,是东亚季风气候的发源地,季风带来了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雨季和季风气候。

2. 海底地貌:- 海底多为大洋岭、海沟、海山、海台等地质形态。

- 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球表面海洋地形的形成及演变。

3. 海洋气候:- 海洋对气候有巨大影响,海洋循环、海洋风和海洋气团均对气候起重要作用。

- 在世界气候体系中,海洋气候是重要组成部分。

三、海洋生物1.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类、哺乳动物等。

-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大气、地表水和陆地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 塑料污染和过度捕捞严重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2.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包括海水、海盐、石油、天然气、有机物和矿产资源等。

- 海洋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渔业对人类经济和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四、海洋环境1. 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包括油污、塑料污染、工业废物、农业污染、船舶排放等。

- 污染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危害,对人类健康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2. 海洋保护:- 国际社会积极开展了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工作。

- 制定和实施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开展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综上所述,地理海洋学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分支,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深入了解海洋的地理、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参与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共同保护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

海洋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海洋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海洋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海洋科学概念和发展历史1.1 海洋科学概念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及其相关的地理、地质、化学、物理、生物等各种自然科学现象和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它包括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海洋物理学、海洋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1.2 海洋科学发展历史海洋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至古代。

古希腊人就开始关注海洋的现象和规律。

公元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是海洋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进行了初步的描述和研究。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科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家们的活动也促进了海洋科学的发展。

二、海洋地质学2.1 海洋地质学基本概念海洋地质学是研究海洋地质构造、地层、地貌、地球物理现象以及海底沉积物等的科学。

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陆地地质学有些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2.2 海洋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海底地貌:海底地形包括海底山脉、海沟、海台等,海洋地质学通过对海底地形的研究,可以揭示地壳构造和运动规律。

海底地壳:海底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是海洋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它与地球的演化和构造有密切关系。

海底沉积物:海底沉积物包括碎屑岩、化学沉积岩、有机质沉积物等,它们可以记录地球历史和环境变化的信息。

地质资源:海洋地质学还研究海底的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资源的分布和资源潜力。

2.3 海洋地质学的意义和发展前景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地球的演化和构造,了解地壳运动的规律,发现和利用海底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等。

未来,随着人类对深海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前景将更为广阔。

三、海洋化学3.1 海洋化学基本概念海洋化学是研究海水及其组成成分、性质、变化规律以及海水与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的学科。

它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地球化学、环境化学等学科相关。

3.2 海洋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海水成分:海水包括水和各种溶解的无机盐、有机物、气体等成分,海洋化学研究海水的主要成分及其分布规律和变化原因。

海洋学知识点

海洋学知识点

海洋学知识点海洋是地球上覆盖面积最广阔的水体,占地球表面积的约71%,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海洋学作为研究海洋的学科,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海洋学的基础知识点。

1. 海洋的分类根据水深和陆地关系,海洋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大洋、海、海湾、海峡等。

大洋是最大的海洋体系,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而海则是大洋的一部分。

海湾是狭长的海域,通常与陆地相连。

海峡是连接两个大洋或海之间的水道。

2. 海洋的特点海洋具有广阔的面积、深邃的水体、丰富的生物资源等特点。

海水的盐度一般是34.7‰,比淡水要咸,其中含有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海洋中的生物包括海草、海藻、鱼类、海豚、章鱼等,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3. 海洋的循环系统海洋中存在着不断运动的水流,形成了海洋的循环系统。

海洋循环可以分为大气驱动的风暴波浪、洋流、海—气交换等多个环节。

海洋循环对地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带来了潮汐、季风等气候现象。

4. 海洋资源的利用海洋资源包括鱼类、海洋石油、海洋风能、海水淡化、海底矿产等。

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防止过度开采和污染等问题。

5. 海洋保护面对海洋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国际社会积极采取行动,加强海洋资源保护。

建立专门的海洋保护区、加强海洋科研、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等措施是保护海洋的关键。

总结:海洋学作为研究海洋的学科,涉及到广泛的知识领域。

深入了解海洋的分类、特点、循环系统、资源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科学的发展和海洋环境的保护。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海洋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引起对海洋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初中地理海洋与海洋资源

初中地理海洋与海洋资源

初中地理海洋与海洋资源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蓝色领域,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约71%。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不仅对全球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影响,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本文将重点介绍初中地理中关于海洋与海洋资源的知识。

一、海洋的特点1. 平均海水面积地球上的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大约为1.5亿平方千米,占到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0%。

2. 平均水深海洋的平均水深约为3800米,其中最深处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10911米。

海洋的深度有规律地随着离陆地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形成了陆架、大陆坡和深海。

3. 落差潮汐与洋流运动海洋潮汐是因为地球的引力、地月相互引力和惯性离心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洋流是海洋中水体的大规模运动,它受到风力、温度、盐度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洋流对海洋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二、海洋资源的分类1. 生物资源海洋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圈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海洋中的生物资源主要包括鱼类、贝类、藻类、海洋哺乳动物等。

这些生物资源不仅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还用于药物开发、生物科学研究等领域。

2. 矿产资源海洋地质中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盐、金属矿等。

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对于维持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海底金属矿等资源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3. 能源资源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潮汐能、海洋风能、海洋温差能等。

这些能源资源具有可再生性和清洁性,是解决能源危机和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选择。

三、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 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例如,在渔业方面,需要控制捕捞量,避免过渔导致资源枯竭;在能源开发方面,应该注重开发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加强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会对人类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这包括减少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禁止非法捕鱼等举措。

地理学中的海洋学基础知识点

地理学中的海洋学基础知识点

地理学中的海洋学基础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学科,其中海洋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海洋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上约占百分之七十的海洋和海洋环境。

下面将介绍地理学中海洋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1. 海洋的定义和分类海洋指的是地球表面上连接或者包围大陆的广阔水域,由于地球表面约七成都是海洋,所以海洋在地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其形成方式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海洋可以分为大洋和边缘海。

大洋是指面积巨大的无缝隙海洋,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

边缘海是指位于大洋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海域,如地中海、北海等。

2. 海洋的地貌特征海洋地貌是研究海洋底部地形和水面地形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海底山脊、海沟、海岸线等。

其中,海底山脊是海洋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大地构造现象。

海沟是指海底最深的地方,其中最有名的是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达到了约1.15万米。

海岸线则是指海洋与陆地相交界面的线条,它的形状各异,有的是平缓的沙滩海岸,有的是多岛多湾的湾海岸。

3.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环境之一,其中包括了各类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

海洋动物包括鱼类、海豚、海龟、海鸟等,它们适应了海洋的环境,具有独特的生物特征。

海洋植物主要指海藻和浮游植物,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够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物能源。

4. 海洋的运动和循环海洋中的运动包括海水的波浪、潮汐和洋流。

波浪是海水表面的周期性波动,它的形成主要受到风力、地震和潮汐等因素影响。

潮汐是海洋中涨落的现象,它是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洋流是海洋中水的流动,它不仅对海洋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

5. 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海洋矿产、海水、海洋生物等,它们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

同时,由于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原因,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海洋基础知识

海洋基础知识
频率
2019/1/10
海流花图
东南流
平均流速
2.海流的分类

1)海流按其成因分为:风海流、地转流、补偿流和 潮流。
风海流是海洋上最主要的海流,其强度较强。风海 流是在海面风作用下形成的海水流动。 海流的成因主要是盛行风带、地转偏向力、和海陆 地形分布等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际上由单一原因产生的海流极少,往往是几个因 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有主次,近海以潮流为主, 外海多风海流和梯度流。
2019/1/10
330 在盛行西风带中海流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331 北半球NE信风带的海流___________. A.向西流动 B.向东流动 C.向西南流动 D.向西北流动 332 表层风海流的大小___________. A.与海面风速成正比 B.与纬度的正弦平方根成反比 C.A、B都对 D.A、B都错
海区的水温相差不大称中性流,一般东西向的流。

按照海流方向与海岸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向岸流、
离岸流和沿岸流。
2019/1/10
二、 世界大洋表层海流模式
1.信风流和赤道逆流: 在赤道区
3.东边界流:西风漂流在大 有一支从东向西的海流,即 北 洋东岸流向低纬的海流。东 赤道海流(NEC)和南赤道海流 边界流流动缓慢,幅度宽广 (SEC),南北赤道海流之间有一 支从西向东的赤道逆流。 具有寒流性质。
廓、底部起伏和水文特征,将世界大洋分为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
2019/1/10

太平洋:东西宽约19000km,南北最长约16000 km,面
积约1.8亿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50%,超过 了世界陆地面积的总和。平均深度为3957m,马里亚纳 海沟的最深处可达11034 m。

海洋学学科重点掌握方法

海洋学学科重点掌握方法

海洋学学科重点掌握方法海洋学是研究海洋及其相关现象的学科,对于掌握海洋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学习和掌握。

一、理论基础知识1.1 海洋学的定义和范围:了解海洋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明确海洋学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

1.2 海洋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海洋学中的基本概念,如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等,建立起对海洋学整体框架的认知。

1.3 海洋学的发展历程:了解海洋学的发展过程和里程碑事件,了解海洋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1.4 海洋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介绍海洋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如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以及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二、学科专业技能2.1 海洋观测技术:了解常用的海洋观测仪器和装置,掌握海洋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浮标观测、海洋测量船观测、卫星遥感等。

2.2 海洋实验技术:熟悉海洋实验室的常用仪器设备,学习操作实验仪器的基本技能,如水质分析仪器、生物采样器等。

2.3 航海技术:了解航海导航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如海图阅读、GPS 导航、声纳测深等,掌握航海技术的应用方法。

2.4 数据处理和分析:学习海洋学中常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如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和可视化等,培养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三、实践能力培养3.1 野外实践:参与海洋学实地考察和野外实验,亲自体验和掌握海洋学的实际操作和野外调查方法。

3.2 实验室实践:参与海洋学相关实验室的工作,进行海洋样品的采集、分析和测试,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3 专业实习:选择与海洋学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或海洋科研船进行专业实习,了解和熟悉实际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

3.4 学术研究:参与海洋学相关的学术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培养科研能力和学术写作的技巧。

总结起来,掌握海洋学学科的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科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系统地学习海洋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海洋学的研究范围和发展历程,培养海洋观测、实验技术和航海技术等专业技能,同时通过野外实践、实验室实践和专业实习等方式提高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掌握海洋学学科的方法和技能。

海洋学知识点

海洋学知识点

海洋学知识点1、海洋学研究内容既有海⽔的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物、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的基础理论,也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利⽤以及有关海洋军事活动所迫切需要的应⽤研究。

1、地球⾃转偏向⼒—科⽒⼒的特点?只改变物体运动⽅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北半球偏向⼒向右,南半球偏向⼒向左除⾚道外的运动物体受到该⼒作⽤。

2、地球的圈层结构?地核、地幔、地壳、岩⽯圈、⽣物圈、⽔圈、⼤⽓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3、海洋固有的形态特性?⼴漠⽽有垠,连通⼜阻隔,深⼜浅4、海和洋的划分及特征?洋:远离陆地,受陆地影响⼩,⾯积⼤,⽔深(2-3km),有独⽴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黏⼟。

海(54):靠近陆地,受陆地影响⼤,⾯积⼩,⽔浅,⽆独⽴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

5、构造学说的三个阶段?⼤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12)构造6、现代海岸带包含⼏部分——潮上下间带?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海岸,海滩,⽔下岸坡】7、海底地形包括哪些部分——架坡基?⼤陆边缘,⼤洋中脊,洋盆,稳定型⼤陆边缘【⼤陆架,⼤陆坡,⼤陆基】1、海⽔组成:热胀冷缩性质⽔,⽆机盐,有机物,悬浮物【纯⽔】4℃以上满⾜热胀冷缩性质,4℃以下不满⾜。

低于4℃有利于⽔分⼦缔合2、海⽔盐度(35‰)定义:发展历程(1)1000g⽔中所包含的溶质总质量(2)测定海⽔的氯度(电导率)与标准海⽔的⽐值(3)样品与KCI的电导率之⽐3、海⽔的热⼒性质:⽐热,位温,位密等(1)海⽔⽐热>空⽓(2)位温:某⼀温度海⽔绝热上升到海⾯时的温度(3)位密:位温下的密度4、海⽔状态⽅程描述海⽔密度与温、盐、压等理化特征参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5、海冰的分类新冰,尼罗冰,初期冰,⼀年冰,多年冰。

6、海冰与⽓候变化的关系在结冰的过程中,⽓温越低,结冰速度越快,冰层厚度发展越厚,被包围在其中的卤⽔越多,海冰的盐分越⾼;冻结前海⽔的盐度越⾼,海冰的盐度可能也⾼。

在南极⼤陆附近海域测得的海冰盐度⾼达22~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牢记:第一章 绪论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和毗连区法》等,属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相当于陆地国土面积的1/3(300万平方公里)。

第二章 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地球上互相连通的广阔水域构成统一的世界海洋。

根据海洋要素特点及形态特征,可将其分为主要部分和附属部分。

主要部分为洋,附属部分为海、海湾和海峡。

大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

第三章 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海水的盐度的平均值约是35psu水的密度变化有反常,℃时密度最大海面热收支:太阳辐射(进入海洋中的)、海面有效回辐射(长波辐射)、蒸发或凝结潜热以及海气之间的感热交换。

海洋中的水循环影响因子:蒸发、降水、大陆径流、结冰与融冰。

世界大洋表层盐度分布取决于蒸发和降水量之差。

(E-P)~S 成正比例。

主温跃层(永久性温跃层):低纬海域的暖水只限于薄薄的近表层之内,其下便是温度铅直梯度较大的水层,在不太厚的深度内,水温迅速递减。

这层铅直梯度较大的水层就是大洋主温跃层,它不随季节变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卷,1987)对水团的定义是:“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

”海水混合的形式有三种:分子混合、涡动混合(湍流混合)和对流混合。

第五章 海洋环流海流:是指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 。

“大规模”:它的空间尺度大,具有数百、数千千米甚至全球范围的流域;“相对稳定”:在较长的时间内,例如一个月、一季、一年或者多年,其流动方向、速率和流动路径大致相似。

海流的成因:一是海面上的风力驱动,它形成风生海流。

二是海水的温盐变化。

海流流速的单位,按SI 单位制是米每秒,记为m/s;流向以地理方位角表示,指海水流去的方向。

流向记为0°(北),向东流动则为90°。

流向与风向的定义恰恰相反,压强梯度力水平分量(大约1cm:1km 的斜面上向下滑动所受的力),是引起海水运动的重要作用力。

地转偏向力(科氏力, Coriolis Force ):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力,即称为地转偏向力或称科氏力。

科氏力的基本性质为:只有当物体相对地球运动时才会产生;如果人们沿物体运动的方向看,在北半球它垂直指向物体运动的右方,在南半球恰恰相反,即指向左方;科氏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水平科氏力的量值与物体运动的速率及地理纬度的正弦(sin φ)成比例,在赤道上为零。

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取得平衡时的定常流动,称为地转流。

由风驱动形成的风生环流,主要表现在大洋的上层。

世界大洋上层环流的总特征可以用风生环流理论加以解释。

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环流型有相似之处:在南北半球都存在一个与副热带高压对应的巨大反气旋式大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在它们之间为赤道逆流;两大洋北半球的西边界流(在大西洋称为湾流,在太平洋称为黑潮)都非常强大,而南半球的西边界流(巴西海流与东澳海流)则较弱;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沿洋盆西侧都有来自北方的寒流;在主涡旋北部有一小型气旋式环流。

印度洋南部的环流型,在总的特征上与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环流型相似,而北部则为季风型环流,冬夏两半年环流方向相反。

在南半球的高纬海区,与西风带相对应为一支强大的自西向东绕极流。

另外在靠近南极大陆沿岸尚存在一支自东向西的绕极风生流.由温、盐变化引起的环流常被称为热盐环流,相对而言,它在大洋中下层占主导地位。

第六章 海洋中的波动现象对深水波而言,其波速与水深无关,仅与波长有关,对浅水波而言则与波长无关而只与水深h 有关。

he b s w Q Q Q Q Q ±±-=深水波速πλ2g c =, 浅水波速gh c =。

小振幅重力波的总能量与波高的平方成正比:λρ281gH E = 波浪破碎:波陡达一定限度(实际观测1/10),波峰就会破碎。

对于密度连续变化海洋中的内波:内波能量的输送:能量以群速传播,但群速与波速量值不同,传播方向垂直,在同一铅直面上。

内波的反射:群速的入射与反射与铅直方向夹角相等。

风浪是指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涌浪则指海面上由其它海区传来的或者当地风力迅速减小、平息,或者风向改变后海面上遗留下来的波动。

第七章 潮汐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铅直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潮汐的类型 :1.正规半日潮;2.不正规半日潮; 3.正规日潮;4.不正规日潮。

地球上的物体,其所受到的月球的引力,与因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平动所产生的惯性力的合力,是该物体所受的月球引潮力。

引潮力与天体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太阴引潮力与太阳引潮力相比:约倍,因此,海洋潮汐现象主要是月球(和太阳)产生的。

人们为了计算太阳、月球的引潮力所引起的海洋潮汐,就把具有复杂周期的潮汐看作是许多周期长短各异的潮汐叠加而成的,而且假设与每一个这样周期的潮汐都对应有一个天体,即“假想天体”。

假想天体对海水所引起的潮汐称为“分潮”四个较大的分潮:M 2、S 2、K 1、O 1同潮时线是从无潮点发出的射线,等振幅线是绕无潮点的同心圆。

风暴潮(storm surges )是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所招致的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

第八章 大气与海洋在相互制约的大气海洋系统中,海洋主要通过向大气输送热量,尤其是提供潜热,来影响大气运动;大气主要通过风应力向海洋提供动量,改变洋流及重新分配海洋的热含量。

因此可以简单地认为,在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中,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热力的,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主要是动力的。

熟识:第一章 绪论海洋科学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与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第二章 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大地水准面:是既不考虑地表海陆差异、也不考虑陆、海地势起伏时的海面。

它在海洋中是不考虑波浪、潮汐和海流的存在、海水完全静止时的海面;它在大陆上是静止海面向大陆之下延伸的假想“海面”。

把三大洋在南极洲附近连成一片的水域称为南大洋或南极海域。

从南极大陆到南纬40°为止的海域,或从南极大陆起,到亚热带辐合线明显时的连续海域。

现代海岸带一般包括海岸、海滩和水下岸坡三部分。

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裸露于海水面之上,仅在特大高潮或暴风浪时才被淹没,又称潮上带。

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又称潮间带。

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潮下带,其下限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处,通常约10~20m 。

在大西洋,中脊位居中央,延伸方向与两岸平行,边坡较陡,称为大西洋中脊;印度洋中脊也大致位于大洋中部,但歧分三支,呈“入”字型展布;在太平洋内,因中脊偏居东侧且边坡平缓,故称东太平洋海隆。

海底扩张的速度大约为每年几厘米。

更新一次2亿年。

第三章 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1978年实用盐度标度(PSS78),实用盐度S (单位:PSU )。

实用盐度实质上是一个海水测样电导率与标准的比值,它是绝对盐度的一个代表量。

状态方程:描述海水状态参数温度、盐度、压力与密度或比容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海冰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海水温度降至冰点并继续失热、相对冰点稍有过冷却现象并有凝结核存在。

进入海水中的太阳辐射能(海洋净获得热量):1m:%;10m,%;100m,%;300m,0。

蒸发耗热与感热交换之比大约为10:1。

在纬向上,赤道附近的主温跃层较强、较薄,深度大约在300m左右;在副热带海域下降,深度加深,厚度加大(800m)。

高纬度区域,强度增大,厚度减小,水层变浅。

极地水域不出现永久性跃层。

在层结稳定的海洋中,只要温度或者盐度两者之一具有“不稳定”铅直分布(即盐度随深度减小,或者温度随深度增高),由于分子热传导系数大于盐扩散系数(K t≈102K S),便可能引起自由对流,从而促进海洋的内部混合。

由于这种海水混合现象完全是由热量与盐量通过分子扩散而引起的,因而称为“双扩散”效应。

第五章海洋环流海洋环流一般是指海域中的海流形成首尾相接的相对独立的环流系统或流旋。

作用在海水上的力归结为两大类:一是引起海水运动的力,重力、压强梯度力、风应力、引潮力等;另一类是由于海水运动后所派生出来的力,地转偏向力(Coriolis力,亦称为科氏力)、摩擦力等。

在静态的海洋中,当海水密度为常数或者只是深度的函数时,海洋中压力的变化也只是深度的函数,此时海洋中的等压面必然是水平的,即与等势面平行。

这种压力场称为正压场。

当海水密度不为常数,特别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时(或者由于外部的原因),此时等压面相对于等势面将会发生倾斜,这种压力场称为斜压场。

f—平面:如研究的海区纬度跨度不大,此时科氏参量f可视为常量。

f为常数的平面称为“f—平面”。

埃克曼无限深海漂流理论:基本假定:在北半球稳定风场长时间作用在无限广阔、无限深海的海面上;海水密度均匀,海面(等压面)是水平的;不考虑科氏力随纬度的变化;只考虑由铅直湍流导致的水平摩擦力,且假定铅直湍流粘滞系数Kz为常量。

当摩擦力与科氏力取得平衡时,海流将趋于稳定状态。

稳定后的海流称为风海流(漂流)。

风海流情况下,在北半球海水的体积运输方向与风矢量垂直,且指向右方。

上升流是指海水从深层向上涌升。

下降流是指海水自上层下沉的铅直向流动。

世界大洋的一级水团:1、表层水:具有高温、相对低盐特性,富溶解氧。

2、次表层水:高盐和相对高温3、中层水:低盐;也存在高盐中层水:地中海,红海4、深层水:贫氧.5、底层水:源于极地海区,高密。

第六章海洋中的波动现象波动的基本特点:在外力的作用下,水质点离开其平衡位置作周期性或准周期性的运动。

运动随时间与空间的周期性变化为波动的主要特征。

曲线的最高点称为波峰,曲线的最低点称为波谷,相邻两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波长(λ),相邻两波峰(或者波谷)通过某固定点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周期(T),显然,波形传播的速度C=λ/T。

从波峰到波谷之间的铅直距离称为波高(H),波高的一半a=H/2称为振幅,是指水质点离开其平衡位置的向上(或向下)的最大铅直位移。

波高与波长之比称为波陡,以δ=H/λ表示。

在直角坐标系中取海面为xoy平面,设波动沿x方向传播,波峰在y方向将形成一条线,该线称为波锋线,与波锋线垂直指向波浪传播方向的线称为波向线。

小振幅重力波:系指波动振幅相对波长为无限小,重力是其唯一外力的简单海面波动。

两列振幅、周期、波长相等,传播方向相反的正弦波叠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