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危险源识别及预控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预控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预控措施一、危险源识别1.安全检查:组织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设备、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

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2.工作场所分析:组织可以进行工作场所的分析,包括对设备、材料、人员等进行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3.工作任务分析: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其中的危险因素和风险。

4.事故和伤害记录:通过事故和伤害的记录,可以识别常见的危险源和导致事故和伤害的原因。

5.员工参与: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参与危险源的识别,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会有更准确的了解。

二、危险源预控措施1.设备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

2.工艺改进: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减少危险源的存在。

3.个人防护用具: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具,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4.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危险源的识别和对应的预控措施的了解。

5.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责任和规范,确保相关措施的落实。

6.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安装监测设备和报警系统,及时监测潜在危险源和预警。

7.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和疏散逃生预案,确保在危险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8.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预控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9.经验总结和分享:及时总结和分享事故和伤害案例,提高对危险源的认识和预控能力。

10.多方参与:组织应该鼓励员工、管理层和专家等多方参与预控工作,确保全面性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危险源识别及预控措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组织不断地进行分析和改进。

它对于保障员工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健康至关重要,也是组织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组织应该高度重视危险源识别及预控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详细完整版)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详细完整版)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一、物理危险源: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高温、高压、电击、辐射等。

2.控制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和工具,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维护,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手套、护目镜等),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设立明确的禁止和警示标识。

二、化学危险源: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易燃、爆炸品等。

2.控制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化学品,确保储存和操作环境通风良好,限制物质接触的方式,提供个人防护装备,设置泄漏应急预案和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巡视。

三、生物危险源: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病原微生物、有害生物等。

2.控制措施: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消毒和灭菌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个人防护用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实施严格的标本处理和废弃物管理。

四、人为因素: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不正确的操作、疲劳、不合理的工作安排等。

2.控制措施:设立明确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健康和安全,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评估,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环境因素: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

2.控制措施:根据具体环境特点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建造防风、防雷、防水等设施,合理规划工作场所布局,确保安全逃生通道畅通。

六、紧急情况处理:1.识别:包括火灾、泄漏、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

2.控制措施:建立紧急预案和逃生路线图,组织定期演练,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急救设备,指定专职人员负责紧急事件处理,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以上是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的详细完整版。

在工作场所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及时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此外,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也是预防事故和减少风险的重要手段。

在具体操作中,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1.保障员工安全:危险源辨识有助于发现工作场所存在的潜在危险,采取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2.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避免生产中断,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减少企业风险: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有助于企业合规和降低法律风险,避免因违反安全法规而导致的罚款和诉讼风险。

4.提升企业形象:良好的安全管理和危险源控制能够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1.审查文档和记录:对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工艺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审查,检查是否存在可能的危险源。

2.工艺绘图:绘制工艺流程图,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

3.事故分析:分析和研究已发生的事故和事故隐患,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员工参与:通过员工参与的方式,搜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了解员工的经验和观点,促进危险源的发现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危险源控制的措施:1.工程控制:通过改变工作环境、工艺设备、工作方式等手段,减少或消除危险源。

例如,在有害气体较多的场所安装通风设备,保证空气质量。

2.行政控制: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安全管理政策、标准和程序,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并告知员工如何识别和报告危险源。

3.个体防护措施:对于无法通过工程和行政控制措施控制的危险源,应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保护员工的安全。

4.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维护和检查工作场所和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措施在工作场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企业风险并提升企业形象。

通过审查文档和记录、工艺绘图、事故分析和员工参与等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危险源。

控制措施方面,可以采取工程控制、行政控制、个体防护措施和定期维护和检查等措施来降低和消除危险源,确保员工的安全。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是对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事故和伤害的发生概率。

在工作场所,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

物理危险源:1.高温、低温和辐射:-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隔热服等。

-加强训练,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

-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提供适当的休息和防护设施。

2.电气危险:-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使用绝缘工具和设备,避免电流传导。

-为员工提供电气安全培训,教授正确的操作方法。

3.机械危险:-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强制员工戴上安全装备,如头盔、护腕等。

-提供安全培训,提醒员工注意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4.高处作业:-安装防护设备,如安全网、安全带等。

-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每位员工按照规定进行高处作业。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的高处作业方法。

化学危险源:1.有毒气体:-使用通风设备,确保气体及时排放。

-配备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毒服等。

-对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生产过程进行改良,减少或消除有毒气体的生成。

2.易燃物质:-储存易燃物质时采取防火措施,如使用防火柜、避免潮湿环境等。

-加强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的应对能力。

-提供培训,提醒员工正确使用易燃物质的方法。

3.化学品泄漏:-加强化学品存放管理,确保密封和储存正确。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泄漏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蔓延。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处理和操作化学品。

生物危险源:1.病原体传播:-建立病原体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密闭操作、个人防护装备等。

-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场所。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处理和操作受感染的生物材料。

人为危险源:1.操作失误:-提供充分培训,将员工培养成熟练的操作员。

-建立操作规程,要求员工按照规程操作。

-设定警示标志和指示牌,提醒员工注意操作风险。

2.缺乏或错误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潜在危险,这些危险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和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有效地识别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因素。

例如,在建筑工地上,未固定好的脚手架、高空掉落的建筑材料、电气设备漏电等都是危险源。

在工厂里,运转的机器部件、高温高压的容器、易燃易爆的化学品等也属于危险源。

二、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1、物理性危险源如设备设施的缺陷、防护缺陷、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电磁辐射等。

2、化学性危险源包括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3、生物性危险源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4、心理生理性危险源例如,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等。

5、行为性危险源比如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等。

三、危险源识别的方法为了有效地识别危险源,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现场观察法直接到工作现场进行观察,了解工作流程、设备运行情况、人员操作等,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询问交流法与一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

3、查阅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技术文件等,获取有关危险源的信息。

4、安全检查表法根据相关标准和经验,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对工作场所和设备进行逐一检查。

5、事故树分析法通过分析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和逻辑关系,来识别危险源。

四、危险源识别的步骤1、确定识别范围明确需要进行危险源识别的区域、活动、设备、人员等范围。

2、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与识别范围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工艺流程、设备清单、人员操作手册、事故记录等。

3、划分作业活动将工作过程划分为不同的作业活动,便于更细致地进行危险源识别。

4、识别危险源运用上述的识别方法,对每个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逐一识别。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一、危险源识别1.机械危险:包括各种机械设备带来的切割、压力、磨擦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危险源。

通过对工作场所和机械设备的检查和评估,识别出潜在的机械危险。

2.化学物质危险:包括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储、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可能造成中毒、燃爆或其他危害的危险源。

通过对化学品的标识、安全数据表和剧毒物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识别出潜在的化学物质危险。

3.电气危险:包括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中可能造成电击、火灾等危害的危险源。

通过对电气设备的巡检和维护记录进行检查和评估,识别出潜在的电气危险。

4.物理危险:包括噪声、辐射、温度等物理因素可能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源。

通过对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的检查和评估,识别出潜在的物理危险。

5.人为因素危险: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合理操作可能引发事故和伤害的危险源。

通过观察和记录员工的行为和操作情况,识别出潜在的人为因素危险。

二、控制措施1.工程控制:通过改变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来消除或减少危险源的风险。

例如,安装防护设备、改善通风系统、合理布局等。

2.技术控制:通过采用安全技术和设备来减少和控制危险源的风险。

例如,采用自动化设备、减少危险物质的使用量、使用防护装备等。

3.管理控制: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来控制和管理危险源的风险。

例如,建立标准操作程序、培训员工安全意识、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等。

4.个体防护措施:对于无法通过工程、技术和管理控制来消除或减少的危险源,需要引入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来保护员工的安全。

例如,佩戴头盔、护目镜、防护服等。

5.健康监测:对于一些特殊岗位和工作环境,需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

三、危险源识别及控制的重要性1.保障员工安全: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消除或减少潜在的危险和风险,保护员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2.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进行改进和控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干扰和不必要的风险。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1.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引发事故、伤害、疾病或危害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因素。

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可以采用“四色识别法”的方法,将危险源分为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

-红色危险源:极高风险的危险源,需要立刻采取措施进行消除或隔离。

-黄色危险源:高风险的危险源,需要立即实施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蓝色危险源:中等风险的危险源,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绿色危险源:低风险的危险源,需要加强管理和监控。

1.物理危险源:指与材料、设备和场所相关的危险源,如高温、高压、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

2.化学危险源:指与化学物质相关的危险源,如易燃、易爆、有害物质等。

3.生物危险源:指与生物体相关的危险源,如细菌、病毒、动物等。

4.人为危险源:指人为因素引发的危险源,如操作失误、无意中破坏安全装置等。

5.社会危险源:指社会因素引发的危险源,如恐怖袭击、食品安全等。

在辨识出危险源后,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进行控制和降低风险。

以下是常用的预控措施:1.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善设备、工艺和场所,减少或消除危险源。

比如,安装防护装置、改进生产工艺等。

2.行政管理措施:通过规章制度、标准和培训来管理和控制危险源。

比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等。

3.个体防护措施:通过佩戴个体防护装备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比如,戴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4.应急管理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以迅速应对事故和突发事件。

在实施预控措施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实效。

此外,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修订和改进预控措施。

通过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并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在工程安全和环境管理中,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危险源是指可能对工人、设备或环境造成伤害、损失或污染的物质、条件或活动。

1.收集信息:收集与工程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设备、工艺流程、化学品等相关的信息。

2.观察现场:对工程现场进行观察,寻找可能的危险源。

例如,检查是否有不安全的设备操作或危险材料的存储。

3.分析风险: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以确定其对工人、设备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4.评估危险源:评估每个危险源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以确定其风险级别。

5.确定优先级:根据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级别,确定采取控制措施的优先级。

在识别危险源后,必须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或消除危险的风险。

控制措施可以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析和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1.工程控制:这是通过物理改变工作环境来控制危险源的方法。

例如,在噪声污染控制方面,可以安装隔声材料来减少噪声传播。

2.管理控制:这是通过制定政策、程序和培训来管理危险源的方法。

例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培训工人如何正确操作设备和处理危险材料。

3.个人防护措施:这是通过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来保护工人免受危险源的伤害。

例如,戴口罩、手套和眼镜等来防止接触危险化学品。

4.监测控制:这是通过监测危险源的水平和存在来控制危险源的方法。

例如,通过安装气体检测仪来监测可燃气体的浓度。

5.应急准备:这是为应对危险事件而制定的预案和措施,以减轻事故的后果。

例如,建立紧急撤离程序和设备。

实施控制措施后,还必须对其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

如果发现控制措施无效或需要改进,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总之,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对于确保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可以降低工人、设备和环境的风险,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应不断强化和完善控制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环境和要求。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非常实用)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非常实用)

目录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二、重大危险源清单三、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述情况的组合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称为危险源。

为了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应根据企业的施工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进行逐项评价,将其中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如可能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中毒以及其他群体伤害事故的状态。

同时必须建立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

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时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给予安,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

1、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

2、危险源的辨识范围①单位工程在其生产活动中,因自身活动,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危险源,包括:a) 施工准备阶段的危险源;b) 基础施工阶段的危险源;c) 结构施工阶段的危险源;d) 装修施工阶段的危险源;e) 设备安装阶段的危险源;f) 工程验收交付阶段危险源;g) 停止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②相关方(包括供货方、分承包合同方、劳务方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包括:a) 材料供应方提供原材料及产品的危险源;b) 工程分包方在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c) 设备租赁方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d) 劳务方在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c) 其他相关方(参观、访问、检查、实习)活动中的危险源。

③考虑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源a) 正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b) 异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c) 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抢险等)的危险源。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危险源是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造成环境破坏、引起财产损失等的物质、能量、设备或行为等。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可能遭遇各种危险源,因此,识别并采取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危险源的识别识别危险源是危险源控制的第一步,只有准确地识别出危险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识别危险源:1.环境因素:我们身处的环境是否存在危险,有无安全隐患。

比如建筑物的结构、通风、照明是否达标,道路是否存在塌陷、堵塞或破损等。

2.设施设备:观察设施设备的状态,是否出现老化、故障,是否维护得当。

比如,电器是否存在漏电、电线是否老化等。

3.人为行为:人为行为也是危险源之一,无论是工作中的职业行为,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都可能存在危险。

比如行人乱穿马路、交通违规、饮酒驾车等。

二、危险源的控制了解危险源后,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常见的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种:1.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将危险源最大限度地削减或避免危险源的发生。

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护网、脚手架等措施,就能有效降低高处坠落的风险。

2.屏障措施:屏障措施是采用物理屏障或人员进行隔离,将人和危险源分开。

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潜在的危险区域设置固定的安全栅栏,将危险源与人员区隔开来。

3.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在危险源无法完全避免或难以避免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将危险源的危险性控制到可接受范围内。

4.紧急处理措施:在危险源发生时,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例如,在火灾发生时,应开启灭火器或呼救,避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5.人员培训和知识普及:人员培训和知识普及是提高个人和集体安全意识的有效方式,通过提高人员的风险意识,能够有效减少危险源的发生和事故的发生。

总之,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识别各种可能的危险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自身和周围的人员的安全。

只有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防范工作,才能有效地消除危险源,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生产经济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一、危险源辨识1.物理危险源:包括噪声、震动、辐射等对人体有害的物理因素。

2.化学危险源:包括有毒气体、有害液体、易燃物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3.生物危险源: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对人体有害的生物体。

4.人为因素:包括不安全的工作方式、不合理的工作安排等人为因素。

5.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场所的布局、设施设备的安全性等。

二、危险源控制措施1.针对物理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噪声控制:采用隔音材料、降噪设备等措施减少噪声的生成和传播。

(2)震动控制:采用减震设备、减少振动源等措施减少震动的产生和传递。

(3)辐射控制:采用防护装置、减少辐射源等措施减少辐射的暴露。

2.针对化学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通风控制:采用良好的通风系统、防毒面具等防止化学物质的吸入。

(2)防护措施: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减少化学物质对身体的接触。

(3)替代措施:替代使用无毒无害的替代品减少对化学物质的暴露。

3.针对生物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卫生控制:加强个人卫生和工作场所的清洁,定期消毒和清洁。

(2)预防措施: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穿戴防护服等。

(3)健康检查:定期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

4.针对人为因素的控制措施:(1)培训教育:对从事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2)工作安排:合理安排工作流程、提供安全设备,确保员工的安全。

(3)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5.针对工作环境的控制措施:(1)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及时维护和修复。

(2)防火措施:采取防火材料、安全灭火器等措施,预防和控制火灾。

(3)紧急救援:建立应急救援机制,配置应急设备和药品,并进行相应培训。

综上所述,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危险源的识别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和消除潜在的危险,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1.机械危险源机械危险源包括旋转设备、移动设备、切割设备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安装护栏或安全栅栏,确保工人远离旋转或移动部件。

-安装带有急停按钮或安全开关的机械,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耳塞等。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化学危险源化学危险源包括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易燃物质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存储化学品时注意分类和标记,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储存。

-提供适当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低于可接受的标准。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安全眼镜等。

-建立应急响应计划,以应对化学泄漏事故。

3.高处作业危险源高处作业危险源包括梯子、脚手架、屋顶作业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梯子或脚手架,并定期检查其结构和安全性。

-提供适当的安全扶手和护栏,以确保工作人员在高处作业时有足够的支持。

-建立安全作业程序,并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以确保他们了解高处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4.电气危险源电气危险源包括电线、电器设备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电线的安全性,并确保其符合电气安全标准。

-提供适当的接地和绝缘设备,以减少电击风险。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在必要时提供培训和教育,以确保员工了解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除了上述常见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外,还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中的其他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预防性控制:尽可能在危险源出现之前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多重控制层次:采取多重控制层次,如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控制,以确保安全性。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已经采取了其他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增加额外的保护。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一、前言在工作过程中,我们经常面临多种危险情况。

尤其在工业企业中,各种机器、设备处处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源。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危险源识别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危险源的识别入手,探讨危险源的种类、识别方法以及具体的控制措施。

二、危险源的种类1、机械危险源机械危险源是工业企业中最常见的危险源之一。

例如:带锯机、钳工机、切床、打孔机、压力机、搅拌机等。

这些机器都会产生飞溅、切割、摩擦、磨损等危险情况。

在使用这些机器时,需要注意卡紧、夹严、防护等安全措施。

2、电气危险源电气危险源包括:高压电、电器零部件、电线接头、电缆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电击、短路、火灾等事件。

因此,需要进行电气安全检查,检查电气设备是否合格,是否存在漏电等现象。

3、化学危险源化学危险源包括有毒、易燃的化学品和气体。

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化学中毒、燃爆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化学品,注意办公室内通风等措施。

4、气体危险源气体危险源包括各种工业气体、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

这些气体可能导致中毒、窒息等。

在使用这些气体时,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检测、检验气体安全是否达标,注意通风等措施。

5、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声、辐射、震动等。

噪声超出环保标准、辐射超出国家安全标准、工程振动引起的危险情况,都是需要进行控制的危险源。

三、危险源的识别方法1、现场检查法现场检查法是一种常用的危险源识别方法。

在现场检查时,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设备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等。

同时,还要检查工人的安全教育、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2、资料调查法资料调查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危险源识别方法。

在进行资料调查时,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

同时,还需要查看历史安全事故记录,了解过去的安全问题,从而发现危险源。

3、接受专业检测法接受专业检测法是最为科学的危险源识别方法。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物质、设备、活动或环境等。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危险源,因此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危险源的识别方法以及常见的控制措施。

一、危险源的识别方法1.危险源清单危险源清单是一种常用的识别方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查,记录下各类潜在的危险源。

清单内容可以包括能源、化学品、机械设备、高处作业、火灾风险等。

制定完善的清单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从而更好地制定控制措施。

2.现场检查与安全分析现场检查和安全分析是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识别方法。

通过仔细观察工作环境、设备及流程,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可以通过安全检查表格记录现场问题,并进行风险评估。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常见的控制措施1.工程控制措施工程控制措施是指通过改变工作环境、设备或流程来减少危险源对人体的威胁。

常见的工程控制措施包括安装安全防护设备、改进工作站设计、提供有效的排风系统等。

例如,对于噪声危险源,可以考虑在噪声源头设置隔音设备,减少噪声对周围人员的影响。

2.行政控制措施行政控制措施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规定、标准和程序来管理和控制危险源。

这包括培训教育、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设立救急设备和应急预案等。

例如,在工作场所使用有毒化学品时,可以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

3.个体防护措施个体防护措施是指员工个人采取的措施,以减少危险源对自身的伤害。

这包括佩戴安全帽、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及遵守相关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员工应佩戴防护面罩、防火服等,以保护头部和身体不受高温的侵害。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的重要性,我们以一个公共场所的案例进行分析。

在某办公大楼中,火灾危险源普遍存在。

通过进行危险源清单和现场检查,可以发现潜在的火灾危险源包括电线老化、明火使用、烟雾报警系统故障等。

危险源辨识及其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其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其控制措施1.机械设备:对于工作场所中的机械设备,应对其进行辨识,如锯床、压力机、起重机等。

在使用这些设备时,应确保操作人员受到足够的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如佩戴防护设备、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发生擦伤、切割、压伤等事故。

2.化学品:辨识危险化学品,如酸、碱、毒物等。

对于危险化学品,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在必要时戴上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以避免皮肤接触或吸入引起的中毒。

3.火灾和爆炸:辨识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因素,如易燃物、可燃气体等。

在工作场所中,应加强火灾和爆炸的防控工作,如设置灭火器、疏散通道、安全门等,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4.高处坠落:对于存在高空作业的场所,应辨识高处坠落的危险源,如楼梯、天花板、施工脚手架等。

对于高处作业人员,应配备安全带、安全绳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安全。

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措施选择:根据危险源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控制措施。

例如,对于机械设备,可以采取物理措施,如加装防护罩、提供安全提示标识等。

对于化学品,可以采取技术措施,如隔离储存、密闭操作等。

2.预防:在辨识危险源的同时,要积极预防事故的发生。

通过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流程,以及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警示标志:在危险源周围设置警示标志,明确危险性和注意事项,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例如,使用黄色警示标识表示危险区域,使用红色警示标识表示禁止进入区域。

4.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场所的不同,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工人在进行危险作业时,应佩戴这些装备,有效保护自身安全。

5.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对工作场所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危险源,保持工作环境的安全。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场所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危险源识别是指对工作场所、设备、物质、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可能引发事故和伤害的潜在风险因素。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该以现场勘查、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等方式为基础,综合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常见的危险源包括:1.机械设备:一些设备可能存在设计缺陷、磨损、松动等问题,导致操作者受伤。

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

2.化学品:一些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产生毒性、刺激性或腐蚀性的影响。

员工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并正确使用化学品,并且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3.高处作业:在高处作业时,存在坠落、滑倒、失衡等风险。

必须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护栏、安全带等保护措施,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4.火灾和爆炸:火灾和爆炸可能由电器设备的故障、易燃物料的存在、不当处理可燃气体等原因引起。

应制定相应的火灾风险管理计划,包括消防设备、员工培训和应急计划等。

5.生物危险:一些工作场所可能暴露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危害。

必须加强卫生和通风措施,并提供相应的防护装备和培训。

针对以上危险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1.风险评估和管理计划:根据危险源识别的结果,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计划,明确各种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并将其纳入管理体系。

2.员工培训: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危险源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3.工艺改良:通过改进工艺流程,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例如,采用闭路控制系统、自动化设备等,避免员工直接接触危险环境。

4.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护栏、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5.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开发并实施合适的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员工按照安全的工作方法进行操作。

6.定期检查和维护:对设备和工作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并及时修复或替换存在问题的设备。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1000字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危险源在生产、生活中的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正确有效地识别危险源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环境健康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的相关知识。

一、危险源危险源是指企业、单位和个人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会对人身、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可能的危害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气等各种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物理危险源:如高温、低温、压力、辐射、震荡等。

(二)化学危险源:如毒物、腐蚀性物质、易燃物、爆炸性物质等。

(三)生物危险源:如病原体、毒菌、虫害等。

(四)机械危险源:如旋转机械、移动机械、压缩机等。

(五)电气危险源:如高压、低压、弱电等。

二、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识别是指通过分析工作场所的有关情况,辨认出可能引起事故和危害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的因素的过程。

正确认识和分析危险源是防范事故风险的基础。

危险源识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查找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

(二)检查现场设备、工具、备品备件等,发现可能的安全隐患。

(三)查看各类安全资料及记录,了解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问题。

(四)了解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查找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事故。

(五)进行现场实地勘察,查找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三、危险源控制措施危险源控制措施是指对已确定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手段,避免或减轻其对人身、财产和环境的风险。

危险源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选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设备、安装防护设施等,使其不会对人身、财产和环境产生危害。

(二)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督等,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防范人为失误。

(三)完善设备维护管理,做到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减少机械设备故障对人身、财产和环境的影响。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如下:
一、高空作业、高空坠落;
预控措施:高处作业施工时必须佩戴好安全带,并正确悬系好安全带。

二、临电使用、预防触电;
预控措施:正确使用临电设施、设备,严禁非电工操作,严禁私自合闸接线,电气设备应具有可靠的二次接地,施工时应具有防护设施和器具,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三、物体打击、预防磕碰;
预控措施:施工时应做到三不伤害,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严禁向下抛扔任何施工材料和其他物体。

四、禁止吸烟、禁止明火作业、预防火灾;
预控措施: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各项电气焊作业施工必须开具动火作业票,施工时具有看火人和灭火措施等。

五、机械伤害、预防机械事故伤害;
预控措施:机械使用应设置专人进行操作,并应持证上岗。

六、电葫芦、吊装作业;
预控措施:吊装作业前,应做好各项检查工作,设置专人员操作,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9、移动工具使用
序号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
1
使用移动电动工具胶皮线缠绕架体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
使用移动工具没有插头,用木棍代替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0、办公区内临时用电
序号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
1
保护零线截面太小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
保护零线颜色不对
20
电锤连杆甩出 伤人
伤人
注意加注机油,防连杆器套磨损松旷
21
手持工具刀具砂轮脱落
伤人
上片时与接盘安装稳固镙丝紧固加弹簧垫防脱落
4、电焊机作业
序号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
1
电焊机绝缘失效
人员伤亡
严禁使用绝缘失效电焊机
2
未配用专用配电箱
人员伤亡
按JGJ46-88执行
3
未使用专用线缆
人员伤亡
按JGJ46-88执行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6
手持灯具破损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4、外电防护搭设
序号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
1
高压防护设施搭设不坚固,受大风影响、倒塌
高压触电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
高压防护设施标志不明显
高压触电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
高压防护的搭设或拆除没有停电
伤人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
吊车司机在没有专业人员指挥的情况下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一、高空坠落危险源的识别(1)临边作业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头层墙高度超过3.2米的楼层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及顶层楼梯口,垂直运输接料平台等临边作业。

(二)洞口作业孔口与洞边口旁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米及2米以上的人孔,沟槽与管道,孔洞边沿上的作业。

板与墙的洞口,电梯井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门、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

(三)攀登与悬空作业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的作业为攀登作业。

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作业为悬空作业。

柱、梁和行车梁等构件吊装所需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用拉攀具,作业人员未从规定通道上下、阳台等吊车臂架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钢构件吊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衍架等大型构件、安装管道、模板支撑和拆卸,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门窗等悬空作业。

制定高处坠落预防措施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工程实际,在确定高处坠落危险源后制定本措施。

一、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二、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按不同层次(公司、项目部、班组)进行三级教育工作。

三、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处作业工作。

四、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首层完工后,搭设合理、牢固能起到防护作用的外脚手架,在架体内侧支挂密目式安全网,应注意的是在支挂密目式安全网时,必须按规定高出施工层一步架。

并在首层顶支挂第一道安全平网,在四层顶和顶层屋檐下支挂第二道和第三道安全平网,以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发生坠落事故。

五、对所有预留洞口,如通风道口,垃圾道口和短边边长超过250mm的预留洞口,加木盖进行防护,凡超过1000mm的洞口应在上方铺设厚度不小于50 mm的木板,并在下方支挂安全网。

六、对所有临边进行防护,如阳台临边可用预留的钢按规定绑扎严密,楼梯和进料楼层临边加防护栏杆,上栏杆在1.2米处,下栏杆在0.6米处各设一道,栏杆柱间距不大于2米,并在0.15米处加挡脚栏杆。

七、为保证防护措施能真正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项目负责人、安全专职人员及相关作业班组长,对防护设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制作过程和验收外,还应按规定要求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工作,以确保防护设施的完好性,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八、在外檐进行抹灰施工中,作业班组要对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架拉结点、安全平网和密目式安全网、脚手板等进行使用前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进行操作。

九、凡作业层以下无安全防所设施作业时,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使用前必须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其安全带或安全绳的使用必须遵照高挂低用的原则。

凡未使用防护用品用具的不准作业,以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二、施工机械危险源的识别制定机械伤害预防措施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机械对人体的伤害事故,制定本措施。

一、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设备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保管部门进行维修和安装。

二、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应进行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对该设备进行验收,经项目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

三、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按操作规程操作。

四、使用中要经常对该设备进行保养和检查,使用后要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

五、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上岗证者不允许从事特种设备的操作。

六、项目负责人、安全员、器材员及临电负责人,设备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中毒危险源的识别制定中毒事故预防措施为了防止现场中毒事故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措施。

一、凡从事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二、宿舍内严禁存放有毒有害及化学物品。

三、现场室内采暖一律使用独立的锅炉供暖,严禁使用明火照明、取暖,以防止煤气中毒事故,需要独立用煤火取暖的屋室,其炉灶必须设在室外。

四、食堂要有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和体检合格证上岗。

其生、熟食物必须分别加工制作存放。

凡变质、糜烂的食品,严禁食用,每天要做好防蚊、蝇传染源的控制工作。

五、食堂内严禁非炊事人员进入,炊事人员不能留长指甲,并保持个人卫生清洁,对食堂做到每日清扫。

四、物体打击危险源的识别高空坠落及水平崩溅物体造成人身安全伤害的。

人员不正确佩带安全帽、安全帽破损不合格高空作业人员随意抛掷物体、楼板缝、洞口下方、吊装作业、脚手架安装拆除区域内、模板安装拆除区域内、楼上垃圾废料清理、上料架吊蓝及上料平台、吊装思索人员挂钩、上下垂直作业人员作业、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都是易造成物体打击伤害的部位。

制定物体打击预防措施为了保证员工的身体不受伤害及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各级主管部门的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制定本措施。

一、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凡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帽。

三、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对人员形成打击威胁的部位,必须进行日巡查,保证其安全可靠。

四、对于吊装作业(含塔吊作业)除设指挥人员外,对有危险区域应增设警戒人员,以确保人身安全。

五、施工现场严禁抛掷作业(其中包括架体拆除,模板支撑拆除及垃圾废料清理)。

六、对卷扬机上料平台、上料花篮的安全门经常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其灵敏可靠,防止因失灵造成被吊物坠落伤人。

七、按规范要求在上料架、进料口、通道口搭设合格的安全防护通道,以保证员工的安全。

八、起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同时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和技能,熟悉操作规程。

司索人员应严格注意被吊物的整体状态,运行区域路线及其危险性。

如有可能对作业人员形成威胁,必须通报指挥人员暂停作业。

九、作业前项目负责人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状态及要点,避免事故发生。

十、作业前安全管理人员及操作手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空载运行,在确定无故障情况时方能进行作业。

五、火灾事故危险源的识别制定火灾事故的控制措施一、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救灾技能。

二、施工现场必须按上级要求建立义务消防队,成员应进行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做到有备无患。

三、建立明火作业报告制度,凡需明火作业的部位和项目需提前向项目部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进行明火作业,危险性较大的明火作业应派专人监护。

四、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证其常备有效,作到防患于未然。

五、严格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禁止将燃油、油漆、乙炔等物品混存于一般材料库房,应单独保管。

六、对易燃物品仓库选址要远离员工宿舍及火源存在区域,同时要增加防护设施。

七、临时用房、仓库必须留出足量的消防通道,以备应急之用。

八、对于临时线路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防止因产生电火花造成火灾。

九、冬季取暖炉应规范管理,符合防火防中毒要求。

十、定期对着火源、水源、消防器材等要害部位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六、坍塌事故危险源的识别制定坍塌事故的控制措施为防止开挖基坑、基槽时或在楼层屋面堆放过多物料及支撑模板出现坍塌事故,特制定预案措施。

一、为防止坍塌事故发生,在施工前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基本知识教育,严格按技术交底内容和操作规程施工。

二、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勘察,摸清地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按照土质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者固壁支撑。

三、对于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特别是在雨天和解冻时期更要加强检查。

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四、遇有特殊情况,进行抢工作业时,要加强周边的警戒力量,保证安全施工。

五、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六、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载荷,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

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楼层或屋面因施工需要必须放置材料机具的,必须进行结构载荷验算,采取有效支撑,加固措施,并经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放置。

七、施工用电危险源识别在建工程附近的外电线路、电器设备的接地与接零、配电箱与开关箱、漏电保护器、隔离开关、闸箱周围的物品、破损的闸具、漏电保护器参数、配电箱内的标记、照明专用回路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的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潮湿作业使用的照明线路及电压、配电线路材质、过道使用、闸具、熔断器的参数等以上为触电危险源。

预防触电的控制措施根据国家JGJ46—88规范规定,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制定本措施。

一、安装作业前,必须按规范、标准、规定对安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及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

二、在建工程外侧与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应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防护。

三、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四、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五、必须由持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的电管理及安拆。

六、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

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七、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日进行巡查,项目部每周、分公司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八、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米。

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九、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十、照明专用回路设专用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5米的应使用安全电压。

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并保证绝缘良好。

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

十一、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设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

十二、使用移动电气工具和砼振捣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